Starting from the logical correlation between public rationality an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is book is committed to constructing a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s conducive to citizen participation, optimization of governance structures, improvement of decision-making quality, and maintenanc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governance calls for the institu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and in order for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o truly operate, 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normative requirements to carry out some beneficial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system based on public rationality is here.(AI翻译)
周岑银:(著)
周岑银,河南邓州人,政治学博士,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协商民主与基层治理,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一 中文文献
(一)中文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文集》第6—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以色列]阿哈龙·巴拉克:《民主国家的法官》,毕洪海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英]阿尔弗雷德·汤普森·丹宁:《法律的未来》,刘庸安、张文镇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格致出版社2005年版。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美]布赖恩·卡普兰:《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刘艳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布鲁斯·阿克曼:《我们人民:奠基》,汪庆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晁中辰主编:《中国谏议制度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中国深化改革的新路向新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陈敏编著:《公民参与司法研究:以刑事司法为视角》,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丛日云等:《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一项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方柏华、董明等:《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富参政与民主恳谈现象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群言出版社2016年版。
[法]弗朗索瓦·基佐:《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张清津、袁淑娟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高全喜:《政治宪法学纲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郭为桂:《大众民主:一种思想史的文本解读与逻辑重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兼论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协商民主理论构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澳]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澳]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侯东德主编:《我国地方立法协商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美]杰拉德·高斯:《当代自由主义理论:作为后启蒙方案的公共理性》,张云龙、唐学亮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美]肯尼斯·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丁建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梁文韬主编:《审议式民主的理想与局限》,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曹海军、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豪才等:《软法与协商民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麻宝斌等:《十大基本政治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美]马克·沃伦编:《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 2004年版。
马奔:《协商民主:民主理论的变迁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彭立群:《公共领域与宽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版。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托马斯·索尔森修订,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塞拉·本哈比主编:《民主与差异:挑战政治的边界》,黄相怀、严海兵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石路:《政府公共决策与公民参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年版。
宋月红、方伟:《城市立法与公民参与》,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年版。
隋斌斌主编:《国家机关与协商民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谈火生、霍伟岸、[澳]何包钢:《协商民主的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谭安奎:《公共理性与民主理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
谭安奎编:《公共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2013年版。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王洪树:《协商合作视野下的民主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
严海兵:《选举与民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杨光斌:《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比较历史视野下的民主与国家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杨光斌:《让民主归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杨仁忠:《公共领域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美]伊恩·夏皮罗、卡西亚诺·海克考登主编:《民主的边界》,张熹珂、孟玫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版。
[美]伊恩·夏皮罗、卡西亚诺·海克考登主编:《民主的价值》,刘厚金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菁译,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修订译本),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余英时:《人文·民主·思想》,海豚出版社2011年版。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澳]约翰·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杜威:《公众及其问题》,本书翻译组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英]约翰·邓恩:《让人民自由:民主的历史》,尹钛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新加坡]郑永年:《中国改革三步走》,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
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二)中文论文
蔡定剑:《中国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前景》,《民主与科学》2010年第5期。
陈东升、林国明:《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研究在东西方的兴起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陈映霞:《公共理性与多元主义》,《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陈兆旺:《将人大制度建设成协商民主实践平台:必要性及途径》,《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4期。
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代吉成:《协商政治:多党合作与民主参与的实现途径》,《求实》2006年第5期。
戴玉琴:《农村协商民主:乡村场域中群众路线实现的政治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龚群:《论公共领域与公德》,《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管兵、岳经纶:《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基于〈物权法〉和〈就业促进法〉立法参与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4期。
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澳]何包钢:《中国协商民主制度》,陈承新摘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澳]何包钢、王春光:《中国乡村协商民主: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何进平:《司法潜规则: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功能的运行障碍》,《法学》2013年第9期。
贺雪峰:《乡村选举中的派系与派性》,《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4期。
胡伟:《民主与参与:走出貌合神离的困境?——评卡罗尔·帕特曼的参与民主理论》,《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1期。
黄天柱:《参与性政策主体:民主党派在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制度定位新探》,《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2期。
金安平、姚传明:《“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新视野》2007 年第5 期。
李海青:《理想的公共生活如何可能——对“公共理性”的一种政治伦理学阐释》,《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李强彬:《公共政策问题“界定”中的协商民主:逻辑、价值与理由》,《理论探讨》2012年第6期。
梁莹、黄健荣:《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廖永安:《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路径探析》,《中国法学》2012年第3期。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林少敏:《价值多元论及其悖论——对自由主义理论前提的一种检讨》,《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刘哲玮:《人民陪审制的现状与未来》,《中外法学》2008年第3期。
楼利明:《论公共利益——一种哲学式的诠释》,《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
[英]马修·费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王勇兵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马奔、李珍珍:《社会协商中的共同愿景建构——愿景工作坊的内涵、制度及其评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1期。
马德普:《协商民主是选举民主的补充吗》,《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4期。
马华:《村治实验: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样态及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马剑银:《通过公共领域的立法民主——商谈论视角下的立法过程模型》,《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第1期。
马伊里:《有组织的无序:合作困境的复杂生成机理》,《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英]迈克尔·萨沃德:《罗尔斯和协商民主》,何文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彭宗超、薛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齐文远:《提升刑事司法公信力的路径思考——兼论人民陪审制向何处去》,《现代法学》2014年第2期。
[美]乔治·瓦拉德兹:《协商、文化差异与原住民自治》,周岑银译,《世界民族》2014年第4期。
申建林、姚晓强:《协商民主理论的决策合法性构建及其批判》,《江淮论坛》2014年第4期。
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石瑛、朱孟才:《完善行政决策听证的策略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6期。
隋斌斌:《有限政治市场下的多赢治理——中国人大协商民主的发生、运作逻辑与政策建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4期。
孙柏瑛:《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治理:构建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的制度平台》,《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谈火生、吴志红:《哈贝马斯的双轨制审议民主理论》,《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2008年第1期。
谭清华:《谁之公共性?何谓公共性?》,《理论探讨》2014 年第4期。
唐兴霖、马骏:《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汪晖:《代表性断裂与“后政党政治”》,《开放时代》2014 年第2 期。
王钢:《公共协商与监督民主——对人大监督引入协商民主的理性思考和制度建构》,《人大研究》2009 年第3期。
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王锡锌:《公共决策中的大众、专家与政府——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个案的研究视角》,《中外法学》2006年第4期。
王向民:《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年第5期。
王学军:《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美]威廉·史密斯:《公民不服从与公共领域》,毛兴贵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吴冠军:《重新激活“群众路线”的两个关键问题:为什么与如何》,《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6期。
吴兴智:《从选举民主到协商民主:近年来乡村民主建设的新发展——浙江为个案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吴英姿:《司法的公共理性:超越政治理性与技艺理性》,《中国法学》2013年第3期。
肖存良:《人民概念重构与统一战线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的一种视角》,《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6期。
徐勇、沈乾飞:《村民议事会:破解“形式有权,实际无权”的基层民主难题》,《探索》2015年第1期。
薛冰、郑萍:《以商谈求共识:行政决策听证中公共意愿的形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 年第6期。
姚大志:《公共理性与合法性——评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叶娟丽:《协商民主在中国:从理论走向实践》,《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俞可平:《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理论参考》2014年第4期。
[澳]约翰·德雷泽克:《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摘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美]詹姆斯·菲什金:《实现协商民主:虚拟和面对面的可能性》,劳洁摘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等文、杨溢才:《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及其可持续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张方华:《协商民主语境下的公民参与》,《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张紧跟:《从维权抗争到协商对话:当代中国民主建设新思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张敏:《自治还是他治:村民自治权异变及其治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张晓峰、张璐露:《群众路线的政治逻辑及当代路径》,《理论视野》2013年第8期。
章荣君:《村民自治吸纳协商民主何以可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郑慧:《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周岑银:《公共利益的民主表达——聚合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朱德米:《公共协商与公民参与——宁波市J区城市管理中协商式公民参与的经验研究》,《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张等才、杨溢才:《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及其可持续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郑慧:《参与民主与协商民主之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二 英文文献
(一)英文著作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Carole Patema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
Carolyn Hendriks,The Politics of Public Deliberation:Citizen Engagement and Interest Advocacy,Palgrave Macmillan,2011.
Ethan Leib and Baogang He(eds.),The Search fo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Palgrave Macmillan,2006.
Fred D’Agostino and Gerald Gaus(eds.),Public Reason,Ashgate and Dartmouth,1998.
Gerald Gaus,The Order of Public Reason:A Theory of Freedom and Morality in a Diverse and Bounded Worl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Hannah Arendt,Crises of the Republic,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Hannah Arendt,On Revolution,Greenwood Press,1982.
Jane Mansbridge,Beyond Adversary Democracy,Basic Books,1980.
Jeffrey Abramson,We the Jury:The Jury System and the Ideal of Democrac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John Dryzek,Discurs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John Dryzek,Foundations and Frontiers of Deliberative Govern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John Gastil,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Deliberation,Sage Publications,2008.
John Parkinson and Jane Mansbridge(eds.),Deliberative Systems:Deliberative Democracy at the Large Scal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John Rawls,The Theory of Justic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Jon Elster(ed.),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Jorge Valadez,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Legitimacy,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Multicultural Societies,Westview Press,2001.
Maarten Hajer and Hendrik Wagenaar(eds.),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Michael Saward(ed.),Democratic Innovation:Deliberation,Representation and Association,Routledge,2000.
Robert Goodin,Innovating Democracy:Democr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after the Deliberative Tur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Robert Goodin,Reflective Democrac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二)英文论文
Amy Gutmann,“The Challenge of Multiculturalism in Political Ethics”,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Vol.22,No.3,1993.
André Bächtiger,et al.,“The Deliberative Dimensions of Legislatures”,Acta Politica,Vol.40,No.2,2005.
Baogang He and Mark Warren,“Authoritarian Deliberation:The Deliberative Turn in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on Politics,Vol.9,No.2,2011.
Bernard Manin,“On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Deliberation”,Elly Stein and Jane Mansbridge(trans.),Political Theory,Vol.15,No.3,1987.
Bruce Ackerman,“Why Dialogue?”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86,No.1,1989.
Carolyn Hendriks,“Institution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tic Processes and Interest Groups:Roles,Tensions and Incentives”,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Vol.61,No.1,2002.
David Gauthier,“Public Reason”,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Vol.12,No.1,1995.
EdnaEinsiedel and Deborah Eastlick,“Consensus Conferences as Deliberative democracy:A Communications Perspective”,Science Communication,Vol.21,No.4,2000.
Eric Ghosh,“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Countermajoritarian Difficulty:Considering Constitutional Juries”,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Vol.30,No.2,2010.
Erin Kelly,“Public Reason as a Collective Capability”,Rutgers Law Journal,Vol.43,No.2,2012.
Gerald Gaus,“The(Severe)Limit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the Basis for Political Choice”,Theoria,Vol.55,No.117,2008.
Ida-Elisabeth Andersen and Birgit Jæger,“Scenario Workshops and Consensus Conferences:Towards More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Vol.26,No.5,1999.
James Bohman,“The Coming of Ag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Vol.6,No.4,1998.
Jason Delborne,et al.,“Virtual Deliberation?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for Integrating the Internet in Consensus Conference”,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Vol.20,No.3,2011.
Jean-Daniel Rinaudo,et al.,“Combining Scenario Workshops with Modeling to Assess Future Irrigation Water Demands”,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Vol.130,2013.
Jenia Iontcheva,“Jury Sentencing as Democratic Practice”,Virginia Law Review,Vol.89,No.2,2003.
Jennifer Dodge,“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Deliberative Policy Making:Interpreting Environmental Controversies in the Deliberative System”,Policy Science,Vol.47,No.2,2014.
John Gastil and PhillipWeiser,“Jury Service as an Invitation to Citizenship:Assessing the Civic Value of Institutionalized Deliberation”,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Vol.34,No.4,2006.
John Rawls,“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Revisited”,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Vol.64,No.3,1997.
Joshua Cohen,“The Economic Basi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Vol.6,No.2,1989.
Miguel Vatter,“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and the Reason of State:Schmitt and Rawls on the Political”,Political Theory,Vol.36,No.2,2008.
Noelle McAfee,“Three Models of Democratic Deliberation”,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Vol.18,No.1,2004.
Penny Street,“Scenario Workshops: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Sus tainable Urban Living?”Futures,Vol.29,No.2,1997.
Simon Joss and John Durant,“The UK 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Plant Biotechnology”,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Vol.4,No.2,1995.
Simone Chambers,“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Vol.6,No.1,2003.
Stephen Elstub,“The Third Gener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Political Studies Review,Vol.8,No.3,2010.
Thomas McCarthy,“Kantian Constructivism and Reconstructivism:Rawls and Habermas in Dialogue”,Ethics,Vol.105,No.1,1994.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