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阿]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恋爱中的博尔赫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意]安贝托·艾柯:《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意]安贝托·艾柯:《开放的作品》,刘儒庭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美]埃米尔·莫内加尔:《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陈舒、李点译,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英]奥利弗·萨克斯:《幻觉》,高环宇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昂智慧:《文本的世界:保尔·德曼文本批评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威利斯·巴恩斯通编:《博尔赫斯八十忆旧》,西川译,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阿]比奥伊·卡萨雷斯:《莫雷尔的发明》,赵英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美]布鲁斯·乌姆鲍:《贝克莱》,孟令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散文》,王永年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阿]博尔赫斯:《巴比伦彩票》,王永年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王永年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话录》,王永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口述》,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王央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七席谈》,林一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诗论艺》,陈重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阿]博尔赫斯:《作家们的作家:豪·路·博尔赫斯谈创作》,倪华迪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阿]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文集》,王永年译,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6年版。
[阿]博尔赫斯、萨瓦托:《博尔赫斯与萨瓦托对话》,奥尔兰多·巴罗内整理,赵德明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残雪:《解读博尔赫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残雪:《残雪文学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残雪:《残雪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残雪:《传说中的宝藏:残雪短篇小说代表作》,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残雪:《艺术复仇:残雪文艺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光孚:《魔幻现实主义》,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陈晓明:《后现代的间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思亦邪》,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
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晓明:《文学超越》,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众议:《博尔赫斯》,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美]戴卫·赫尔曼:《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陆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
郜元宝:《为热带人语冰——我们时代的文学教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格非:《卡夫卡的钟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格非:《小说艺术面面观》,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格非:《戒指花》,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格非:《青黄》,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格非:《眺望》,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郭春林编:《马原源码——马原研究资料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洪子诚、孟繁华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洪治纲编:《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江宁康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法]加斯东·巴什拉:《梦想的诗学》,刘自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两百年的孤独》,朱景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哥]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黄锦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理查德·泰勒:《形而上学》,晓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回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林舟:《生命的摆渡》,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刘雅音:《豪尔赫·路易斯·波赫士之怀疑主义魔幻写实》,硕士学位论文,静宜大学,2003年。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刘易斯·卡罗尔:《阿丽思镜中奇遇记》,许季鸿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
[英]刘易斯·卡罗尔:《爱丽斯漫游奇境》,吴钧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柳鸣九主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M.A.帕尔纽克主编:《作为哲学问题的主体和客体》,刘继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原:《虚构之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马原:《阅读大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马原:《细读精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马原:《虚构》,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马原:《爱物》,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马原:《百窘》,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秘]欧亨尼奥·陈-罗德里格斯:《拉丁美洲的文明与文化》,白凤森、杨衍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齐宏伟:《鲁迅和基督教文化》,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9年。
[法]乔治·塞巴格:《超现实主义》,杨玉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冉云飞:《陷阱里的先锋:博尔赫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申洁玲:《博尔赫斯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孙甘露:《忆秦娥》,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孙甘露:《访问梦境》,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黄灿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苏童:《寻找灯绳》,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苏童:《虚构的热情》,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苏童:《纸上的美女:苏童随笔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苏童:《白沙》,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苏童:《狂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苏童:《十八相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苏童:《桑园留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苏童:《垂杨柳》,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苏童:《香椿街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德威:《一九四九:伤痕书写与国家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吴岩主编:《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重庆出版集团2008年版。
王尧、林建法主编:《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尧、林建法主编:《我为什么写作:当代著名作家讲演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吴炫:《穿越中国当代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吴义勤主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肖锦龙:《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思想性质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林正:《先锋余华》,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赖大仁主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叶兆言、余斌:《午后的岁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余华:《内心之死》,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
余华:《说话》,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余华:《高潮》,华艺出版社2000年版。
余华:《余华小说》,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余华:《现实一种》,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余华:《鲜血梅花》,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余华:《我胆小如鼠》,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余华:《战栗》,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余华:《黄昏里的孩子》,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余斌:《张爱玲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余斌:《午后的岁月》,广西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余斌:《文人与文坛》,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余斌:《字里行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美]伊丽莎白·S.拉德克利夫:《休谟》,中华书局2002年版。
曾利君:《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詹姆斯·伍德尔:《博尔赫斯:书镜中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张闳:《感官王国——先锋小说叙事艺术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学昕:《南方想象的诗学:论苏童的当代唯美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德明:《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阿尔贝托·桑切斯:《博尔赫斯》,《外国文学报道》1986年第3期。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答记者问》,陈晨译,《外国文学动态》1980年第5期。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就诺贝尔文学奖奖金问题答记者问》,朱景冬译,《外国文学动态》1981年第9期。
程光炜:《如何理解“先锋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2期。
陈凯先:《博尔赫斯和他的短篇小说》,《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1期。
陈凯先:《现代文学大师》,《译林》1996年第3期。
陈凯先:《博尔赫斯作品的独特见解》,《外国文学》1992年第5期。
陈凯先:《杰出的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纪念博尔赫斯百年诞辰》,《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1期。
陈光孚:《论路易斯·博尔赫斯》,《外国文学报道》1986年第3期。
陈光孚:《对博尔赫斯作品的解析》,《外国文学》1985年第5期。
董晓:《我所理解的苏联文学经典》,《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2期。
蒂姆·帕克斯:《博尔赫斯和他的幽灵们》,王永年译,《译文》2004年第2期。
哈·阿尔瓦拉多:《博尔赫斯其人、作品与爱情》,《外国文学》1992年第5期。
贺桂梅:《先锋小说的知识谱系和意识形态》,《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理查·依德尔:《从诺贝尔奖金谈到博尔赫斯》,《外国文艺》1979年第1期。
刘志华:《超越西藏的反省——谈谈色波的三个短篇》,《西藏文学》1986年第7期。
刘武:《怀疑的时代》,《当代文艺思潮》1986年第4期。
[秘]略萨:《博尔赫斯的虚构》,《世界文学》1997年第6期。
玛丽亚·儿玉:《博尔赫斯遗孀答记者问》,《外国文学动态》1988年第1期。
马原:《现实的虚构》,《作家》2001年第9期。
季进:《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帕斯:《博尔赫斯:在时间的迷宫中》,《天涯》1999年第6期。
滕威:《作为“文化英雄”的博尔赫斯》,《读书》2006年第11期。
滕威:《博尔赫斯是“后现代主义”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托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生活中的一天》,《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第2期。
汪晖:《无边的写作——〈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序》,《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汪介之:《巴赫金的诗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流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
汪介之:《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
吴亮:《回顾先锋文学——兼论80年代的写作环境和文革记忆》,《作家》1994年第3期。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余华:《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1989年第5期。
余华:《博尔赫斯的现实》,《读书》1998年第5期。
姚岚:《余华对外国文学的创造性吸收》,《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3期。
张汉行:《博尔赫斯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1期。
张汉行:《博尔赫斯研究资料(1979—1998)索引》,《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1期。
张学昕:《“真实”的分析——以“新写实小说”和“先锋小说”为例》,《北方论丛》2000年第4期。
张学昕:《虚构的热情——苏童小说的写作发生学》,《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6期。
张玞:《虚构的帝国——评马原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5期。
张新颖:《马原观感传达方式的历史沟通——兼及传统中西小说观念的比较》,《上海文论》1988年第1期。
张新颖:《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小说》,《上海文学》1990年第12期。
郑万隆:《走出阴影》,《世界文学》1988年第5期。
赵稀方:《博尔赫斯·马原·先锋小说》,《小说评论》2000年第6期。
左娟:《论博尔赫斯在叙述方式上对余华的影响》,《时代文学》2008年第11期。
IonTudro Agheana,,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1988.
EdnaAizenberg,,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90.
JaimeAlazraki,,London:Cambridge UP,1988.
DanielBalderston,,Durham & London:Duke UP,1993.
Ana MaríaBarrenechea,,Robert Lima ed.&trans.New York:New York UP.,1965.
Gene H.Bell-Villada,:A Guide to His Mind and Art,Chapel Hill:Unit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UP.,1999.
LisaBlock de Behar,,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3.
William H.Bossart,,New York:Peter Lang,2003.
Jorge Luis Borges and Richard Burgin,,Mississippi:Mississippi UP,1998.
Italo Calvino,,trans.Patrick Creagh. London:Vintage,1997.
Ronald J.Christ,,New York:New York UP.,1969.
J.M.Cohen,,Edinburgh:Croythorn House,1973.
René de.Costa,,Detroit:Wayne State UP.,2000.
Mary Lusky Friedman,' .Durham:Duke UP.,1987.
EvelynFishburn,ed.,London:Institute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1998.
EvelynFishburn and Psiche Hughes,,London:Duckworth Academic and Bristol Classical Press,1990.
Mark F.Frisch,,Cranbury:Fairleigh Dickinson UP,2004.
Didier Tisdel Jaén,' ,New York:America UP.,1992.
Norman Thomas diGiovanni,,London: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1995.
CarolynKorsmeyer, .ed.Jorge J.E.Gracia,Carolyn Korsmeyer,Rodlphe Gasche,London:Routledge,2002.
Paul de Man,“A Modern Master”,,Ⅲ,7(November 19,1964).
Floyd Merrell,,West Lafayette:Purdue UP,1991.
SylviaMolloy,,Durham:Duke UP,1994.
Naomi Lindstrom,,Boston:Twayne Publishers,1990.
PatriciaMerivale and Susan Elizabeth ed.,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UP.1999.
GregaryRacz,J.(1899—1986) ,New York:Edwin Mellen Press,2003.
Beatriz Sarlo, .ed.John king,New York:Verso Books,2007.
Sassón-Henry Perla, 2.0:,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7.
DonaldLShaw,,Leeds:Francis Cairns,1992.
John O.Stark,,Published by Books on Demand,1991.
Tzvetan Todorov,,trans.Richard Howard,Cleveland: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ress,1973.
Forence L.Yudin,,Published by Cátedra de Poética "Fray Luis de León",Universidad Pontificia de Salamanca,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