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美]罗伯特·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冯克利校,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4.[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5.[英]安东尼·阿伯拉斯特:《民主》,孙荣飞、段保良、文雅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金克、徐崇温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8.[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9.[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亨利·M.罗伯特:《议事规则》,王宏昌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2.[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阿伦·李帕特:《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6.[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29.[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30.[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1.[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刚敏、聂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3.[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4.[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36.[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7.[美]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9.[美]阿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杨立峰、葛水林、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0.[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张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43.[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4.[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德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罗伯特·W.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8.[英]齐格蒙·鲍曼:《寻找政治》,洪涛、郭台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阎克文、汪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邢予青、赖平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1.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淮栋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52.[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美]艾伦·沃尔夫:《合法性的限度》,沈汉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4.[美]詹姆斯·马奇、马丁·舒尔茨:《规则的动态演变——成文组织规则的变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徐湘林、袁瑞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特里·N.克拉克、文森特·霍夫曼-马丁诺:《新政治文化》,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8.阿伦·威尔达夫斯基、内奥米·凯顿:《预算过程中的新政治学》,邓淑莲、魏陆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9.[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李丰斌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0.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1.[美]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2.[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特:《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3.[美]达龙·阿塞莫格鲁、詹姆士·A.罗宾逊:《政治发展的经济分析——专制和民主的经济根源》,马春文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5.王浦劬:《选举的理论与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6.王邦佐等编:《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8.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9.金太军:《行政腐败解读与治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0.金太军、赵晖等:《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1.金太军:《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金太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3.方世南:《时代与文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沈荣华:《现代法治政府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5.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8.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9.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理性主义及其限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80.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81.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3.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程竹汝等:《政治文明:历史纬度与发展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5.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王振海:《公共政治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8.刘永佶:《民主的权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9.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0.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1.施治生、郭方:《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2.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93.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4.刘晔:《理性国家的成长——中国公共权力理性化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95.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96.陈喜贵:《维护政治理性——雷蒙·阿隆的政治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97.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98.郭晓东:《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9.卢文华:《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0.王振亚等著:《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1.储建国:《调和与制衡——西方混合政体思想的演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2.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3.龙太江:《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靳尔刚、詹成付主编:《国外选举制度精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05.胡毓达、胡的的:《群体决策——多数规则与投票悖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106.谈火生:《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7.胡盛仪、陈小京、田穗生:《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8.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在出版社2005年版。
109.秦学颀:《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0.张慧敏:《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王桂山: 《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2.王大洲:《技术创新与制度结构》,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3.郭冲辰:《技术异化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5.杨庆峰:《技术现象学初探》,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6.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7.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8.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9.韩强:《程序民主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120.何俊志:《选举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1.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2.[澳]何宝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3.许耀桐、胡叔宝、胡仙芝等:《政治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24.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5.孙永芬:《西方民主理论史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6.王宗文:《权力制约与监督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7.叶长茂:《政治转轨的政治艺术——当代中国渐进式政治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8.李景治、熊光清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9.崔丽娜:《古典时期雅典的投票选举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莫吉武:《当代中国政治监督体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1.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32.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34.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5.曹沛霖、陈明明、唐亚林主编:《比较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36.赵宝云:《西方六国权力制衡机制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7.徐祥民、刘惠荣等:《政体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8.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年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3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40.高鹏怀:《比较选举制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41.黄百炼:《遏制腐败——民主监督的程序与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2.徐宗勉、张亦工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3.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44.耿云志等: 《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145.王振亚等:《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6.赵海月:《中国政治分析:视界与纬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7.俞可平主编:《中国政治发展30年(1978—2008)》,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
148.赵振宇:《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49.张伟胜:《实践理性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0.靳尔刚、詹成付主编:《国外选举制度精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51.陈冬生:《中国政治的民主抉择——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52.佟德志:《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与趋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3.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4.叶丽娟:《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5.严强、魏姝等:《政治学研究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56.温玉堂:《不同政党制度的社会成本分析与比较》,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157.应奇:《代议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58.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9.魏凤莲:《古希腊民主制研究的历史考察(近现代)》,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0.刘军宁等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1.李斯:《权术论》,陕西人们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63.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4.何宝钢:《民主理论:困境与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5.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66.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67.李凡主编:《温岭试验与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68.周平:《政治文明建设应该重视政治技术的创新和设计》,《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69.段志超:《政治技术的出场路径及基本点》,《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70.段志超:《政治技术:一个文献的研究》,《学海》2006年第4期。
171.段志超:《技术的政治化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
172.方盛举:《政治技术研究论纲》,《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73.桑玉成、施玮:《论民主的技术》,《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74.王焱:《民主的技术对其价值目标的修正》,《政法论坛》2007年第5期。
175.王英津:《民主性公民投票制度的功能及其局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6.陈凡:《当代西方民主技术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177.宋衍涛、陈明凡:《论西方政治体系的设计技术》,《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78.李俊:《民主运转的技术及其机制——基于四川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机理考察》,《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179.李永洪、聂应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重视民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中州学刊》2009年第7期。
180.李永洪:《试论民主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有效运行的理论与实践为分析视角》,《天府新论》2009年第11期。
181.钟宜:《民主的技术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求实》2008年第4期。
182.孙中会、廖薇:《论民主技术的发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83.M.邦格、鲁旭东:《技术民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替代物》,《哲学译丛》1994年第4期。
184.文成编译:《信息技术与民主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年第1期。
185.张爱军、赵小华:《科学技术与民主风险》,《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86.张爱军、孙贵勇:《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二重关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10期。
187.曹泳鑫、曹峰旗:《西方网络民主思潮:产生动因及其现实性质疑》,《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Bruce Bimber,Informat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Richard E.Sclove,Democracy and Technology[M].The Guilford Press,1995.
3.Iain McLean,Democracy and New Technology[M].Polity Press,Cambridge,1989.
4.Jens Hoff,Ivan Horrocks and Pieter Tops,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New Technology: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Innovations in Political Practice in Western Europe[M].Published 2000 by Routledge.
5.Daniel Lee Kleinman(ed.)Science,Technology and Democracy[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p.3.
6.A.D.Richard(ed.)Democratic Theory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y [M].New York:M.E.Sharpe,1988,pp.2-6.
7.Langdon Winner,Democracy in a Technological Society[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pp.1-4.
8.L.J.Frewer and G.Rowe,Public Participation Methods;A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J].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2000,25(1),pp.5-29.
9.Sanoff Henry,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ethods in Design and Planning [M].Chichester;John Wiley and Sons,2000.
10.J.B.Abramson,The Electronic Commonwealth:The Impact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on Democratic Politics[M].New York:Basic Books Inc.,1988.
11.Jim Dator,Electronic Democracy[J].Political Science,May 2003,p.5.
12.Benjamin R.Barber,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13.Edmund Byrne,Can Government Regulate Technology?[J].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Dordrecht: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3.
14.M.L.Goggin,Gover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 Democracy [C].Knoxville,TN: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1986.
15.Arterton,F.C.,Teledemocracy:Can Technology Protect Democracy? [M].New York:Sage Press,1987.
16.Jim Dator,Electronic Democracy[J].Political Science,2003,(5):5.
17.Borgmann Albert,Technology and Democracy[J].Research in Philosophy Technology.Landon:JAI Press Inc.,1984.
18.Dahl,Robert A.,A Preface to Economic Democracy[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