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参考文献仅收录主要著作及期刊;论文类见各章注释;各条目以拼音为序。)
《绸缪月刊》
《出版消息》
《创导》
《春秋》
《大众》
《大众电影》
《大众日报》
《大众文艺(理论)》
《当代电影》
《灯塔》
《电影》
《电影评介》
《电影世界》
《电影通讯》
《电影文学》
《电影新作》
《电影艺术》
《电影与播音》
《东方杂志》
《东方早报》
《读书月刊》
《妇女杂志》
《贡献》
《光明日报》
《广播周报》
《广东教育厅旬刊》
《广州市市政公报》
《国闻周报》
《华商晨报》
《华文文学》
《建国教育》
《江苏教育》
《教与学月刊》
《教育建设》
《经纬月刊》
《剧影春秋》
《良友画报》
《论语》
《旅行杂志》
《萌芽月刊》
《民国日报》
《民众教育通讯》
《民主政治》
《名作欣赏》
《明星》
《南国周刊》
《齐鲁晚报》
《前哨·文学导报》
《青年界》
《求是(月刊)》
《人民日报》
《人民文学》
《人言》
《山花》
《上海生活》
《上海影坛》
《社会月报》
《申报》
《十日戏剧》
《时代》
《时时周报》
《时与文》
《水准》
《顺天时报》
《通俗文化》
《同代人》
《万象》
《文化界》
《文讯》
《文艺报》
《戏》
《现代中国》
《新华文摘》
《新青年》
《新人》
《新上海》
《新文化史料》
《新形式与文艺》
《新学识》
《新影坛》
《学生文艺丛刊》
《一般》
《艺术》
《艺术与生活》
《艺文线》
《银星》
《影迷周报》
《影戏杂志》
《影艺书报》
《游戏世界》
《宇宙风》
《杂志》
《展望》
《政府公报》
《智慧》
《中国电影报》
《中国京剧》
《中流》
《中苏文化》
《中外经济情报》
《中外经济周刊》
《紫罗兰》
艾米:《山楂树之恋》,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德]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张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刘勉、郭永刚译,华龄出版社1996年版。
八一电影制片厂《闪闪的红星》创作组、摄制组:《评电影〈闪闪的红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班固:《白虎通德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北京电影制片厂剧本创作室编:《电影剧作讲座》,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蔡洪声:《蔡楚生的创作道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蔡明菲:《我们的拉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蔡智恒:《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蔡智恒:《痞子蔡作品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蔡智恒:《我不是痞子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蔡智恒:《永远的Flyin Dance——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曹懋唐、伍伦:《〈新女性〉的影子——艾霞》,《上海影坛旧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浩然同名小说集体改编:《艳阳天(电影文学剧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陈白尘:《陈白尘选集·第五卷·散文文论》,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白尘:《陈白尘选集·第四卷·电影剧本》,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陈白尘著,董健编:《陈白尘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谈社英编著:《中国妇女运动通史》(影印本),上海书店1990年版。
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戍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版。
陈伟华:《中国现代电影与文学之关联研究:以历史与比较的视角》,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
陈兴保、魏建华:《影视求索——影视艺术欣赏》,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陈阳:《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程季华主编,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程季华主编,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编著:《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程季华:《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电影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美]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戴锦华:《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全十二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方耘:《〈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和创作经验笔谈》,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冯果:《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困境:对电影与文学关系的一个考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傅明根:《从文学到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苏]高尔基:《俄国文学史》,缪灵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葛琴:《结亲》,群益出版社1949年版。
葛一虹:《从〈华北是我们的〉与〈好丈夫〉说到我们抗战电影制作的路向》,重庆市文化局电影处:《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1991年版。
顾也鲁:《影坛艺友悲欢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广西人民出版社:《〈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和创作经验笔谈》,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郭华:《老影片(1905—1949)》,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浩然:《金光大道(第一部)》,京华出版社1994年版。
浩然:《艳阳天(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贺红英:《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洪深:《洪深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荒煤:《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上)》,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荒煤:《中国电影文学论文选(下)》,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黄丹:《电影编剧教学实践: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师电影文学剧本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黄谷柳:《虾球传》,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黄曼君、许祖华、童秉国:《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戏剧·电影文学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黄淑娴:《女性书写:电影与文学》,香港青文书屋1997年版。
黄万华:《经典解码:20世纪中国文学与电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霍达:《霍达文集卷一:长篇小说卷·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贾植芳、俞元桂:《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
九把刀:《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康有为著,邝柏林选注:《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柯灵:《电影文学丛谈》,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柯灵主编,袁进编选:《纸片战争——〈红杂志〉〈红玫瑰〉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邝保威:《许鞍华说许鞍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美]罗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亚历桑德拉·雷恩格(Alessandra Raengo):《文学和电影:电影改编理论与实践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老舍:《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老舍:《老舍文集(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黎之彦:《田汉创作侧记》,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李劼人:《死水微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可:《杜拉拉升职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晓主编,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话剧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话剧志》,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
李心田:《闪闪的红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李泱、孙志强:《电影文学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李扬:《走近王蒙》,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梁秉钧、黄淑娴、郑政恒:《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梁振华:《冰与火的青春》,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
梁振华:《中国当代影视文学导论(1949—201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林涵表:《电影电视文学创作》,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刘国铭:《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下)》,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华艺出版社1999年版。
刘金镛、宋家庚:《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刘诗兵:《中国电影表演百年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刘云若:《红杏出墙记》,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故事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鲁迅:《鲁迅书信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鲁迅:《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鲁迅:《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鲁迅:《准风月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鲁迅创作,许幸之编剧:《阿Q正传(六幕剧)》,光明书局1948年版。
鲁彦周、谢晋、黄蜀芹、廖瑞群等:《〈天云山传奇——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罗雪莹:《回望纯真的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罗雪莹:《红高粱:张艺谋写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戴晖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刘锋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法]莫尼克·卡尔科-马塞尔、[法]让娜-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改编》,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加拿大]马里奥·J.瓦尔德斯:《诗意的诠释学:文学、电影与文化史研究》,史惠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周宪、许钧主编:《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莫里斯:《你只年轻两回——儿童文学与电影》,张浩月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版。
[苏]M.罗姆等:《论文学与电影》,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版。
[苏]И.马涅维奇等:《文学遗产与电影》,伍菡卿等译,艺术出版社1956年版。
毛一波:《个人主义的哲学——斯丁纳学说的介绍》,上海光明书局1929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2)》,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2)》,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茅盾:《茅盾选集(5)》,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孟固:《电影艺术的文学解读》,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欧阳予倩:《电影半路出家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彭小苓、韩蔼丽编选:《阿Q70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平江不肖生著,舒群标点:《江湖奇侠传(上下)》,岳麓书社1986年版。
蒲松龄:《聊斋志异》,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钱俊生、余谋昌主编:《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秋瑾:《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版。
曲波:《〈林海雪原〉评价》,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清)沈复:《浮生六记》,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宋)苏东坡著,毛德富等主编:《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圣经》(中英对照·和合本·新修订标准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00年版。
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评电影〈闪闪的红星〉》,山东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资料组编:《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五辑“左联”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特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编:《银色印记:上海影人创作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沈从文:《柏子集》,岳麓书社2002年版。
沈从文:《边城》,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沈从文:《萧萧集》(《沈从文别集·萧萧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2002重印。
沈从文:《沈从文代表作》,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8)》,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文论》,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选集(五)》,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穗青:《脱缰的马》,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孙柏:《摆渡的场景:从文学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
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 下编 1977—200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唐锡光:《从电影的革命到革命的电影:20世纪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左翼电影》,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田汉:《田汉电影剧本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田汉:《田汉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田汉:《田汉全集(20)》,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田汉:《田汉文集(12)》,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田汉:《田汉文集(13)》,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田汉:《田汉文集(14)》,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田汉:《田汉文集(15)》,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田汉:《田汉文集(7)》,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田汉:《田汉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田汉:《影事追怀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田汉:《田汉自述》,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涂光群:《艺坛往事录——中国艺术家生活写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版。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王蒙:《青春万岁》,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平陵:《电影文学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王人殷:《东边光影独好·黄蜀芹研究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王运熙、王国安:《乐府诗集导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室合编:《电影导演的探索》(第四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室合编:《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二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文思:《铁道游击队传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翁世荣:《电影文学的技巧》,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吴迪:《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中、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吴辉:《影像莎士比亚:文学名著的电影改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伍蠡甫等:《西方文论选(上)》,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3)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家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文选》,张唤民、陈伟奇译,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英]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休谟:《人性论(全两册)》,关文运译,郑之骧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夏敬渠:《天下第一奇书·野叟曝言(1)》,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夏衍、陈白尘等:《电影剧作集——根据鲁迅小说改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夏衍:《电影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肖尹宪、吕绍连:《药(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电影文学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
谢飞:《谢飞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谢晋、黄蜀芹、鲁彦周、廖瑞群等:《〈天云山传奇——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谢铁骊著,王小明编:《谢铁骊谈电影艺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珍藏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徐光耀:《徐光耀文集(2)中篇小说诗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徐枕亚:《玉梨魂·血鸿泪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
徐枕亚:《玉梨魂》,清华书局1929年版。
徐枕亚著,姜德铭主编:《中国现代名家名作文库·徐枕亚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
徐枕亚著,羊君校订:《玉梨魂》,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许鞍华著,邝保威编:《许鞍华说许鞍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阎折梧:《南国的戏剧》,超星数字图书馆藏,出版地及时间不详。
颜一炳:《中华女儿》,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版。
阳翰笙:《阳翰笙电影剧本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阳翰笙:《阳翰笙选集·第4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杨伯峻:《孟子导读》,巴蜀书社1996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4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杨远婴:《她们的声音:中国女电影导演自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叶元:《电影文学浅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俞小一:《中国电影年鉴2005增刊》(《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版。
虞吉:《中国电影史》,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5)》,香港三联书店、广州花城书店1982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6)》,香港三联书店、广州花城书店1983年版。
喻杉、梁延靖:《女大学生宿舍》(电影文学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喻杉:《女大学生宿舍》,《芳草》1982年第2期。
喻杉:《女大学生宿舍续篇》,《芳草》1983年第4期。
袁进主编:《艺海探幽》,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袁牧之:《袁牧之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加拿大]珍·毕林赫斯特(Jane Bilinghurst):《红颜史:神话、历史、文学和电影中的祸水红颜》,庄靖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5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萃·散文》,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张爱玲著,来凤仪编:《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张冲:《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
张崇琛:《中华家教宝库》,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福清:《女诫——妇女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恨水:《金粉世家》,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张恨水:《秦淮世家》,北岳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张恨水:《啼笑因缘》,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张恨水:《我的写作生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张骏祥、荒煤等:《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当代电影理论丛书二)》,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张来庆主编,上海市黄浦区《黄浦区续志》编纂委员会编:《黄浦区续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张翎:《余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伟:《纸上观影录(1921—1949)》,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张伍:《雪泥印痕:我的父亲张恨水》,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
张向华:《田汉年谱》,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张耀杰:《影剧之王田汉:爱国唯美的浪漫人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美]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钰选编:《胡子的灾难历程——张友鸾随笔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赵丹:《银幕形象创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赵庆超:《文学书写的影像转身:中国新时期电影改编研究》,齐鲁书社2012年版。
郑培为、刘桂清编选:《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中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郑逸梅:《艺坛百影》,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知侠:《铁道游击队》,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五四以来中国电影剧本选集》(上下册),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电影出版社编:《祝福——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史研究部编:《中国电影家列传(7)》,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电影年鉴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电影年鉴1981》,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编辑:《中国电影年鉴(1994)》,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原书版权页无出版时间)
《中国电影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电影年鉴(1991)》,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编辑:《中国电影年鉴2005年增刊·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出版。
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姜鸿涛主编,朱天纬、王珍珍、王功璐副主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77—1994》,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王功璐、王天竞主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舞台艺术片:1949.10—1976》,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王珍珍主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31—1949.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编,朱天纬、王珍珍主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编委会编著,龚育之等主编:《中国二十世纪通鉴(1901—2000)》(全五册),线装书局2002年版。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京剧丛刊(第5集)》,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仲夏编:《红高粱:张艺谋写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重庆市文化局电影处编:《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电影》,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周伶芬:《张爱玲文集·补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周晓明:《中国现代电影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1987年版(下册)。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剑、汪朝光:《民国影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林海原雪〉评介》,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