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艾思奇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安启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独秀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陈金龙等:《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邓建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杜亚泉文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冯契文集》第1—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顾海良、丁俊萍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1919—19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央中共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
郭刚:《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梁启超与西学东渐》,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郭建宁:《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郭建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野》,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岳麓书社2013年版。
何干之:《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生活书店1947年版。
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侯建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胡绳文集(1935—1948)》,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胡适文存》1—4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
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瞿秋白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达全集》第1—20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李大钊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
李敬煊:《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宗桂:《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梁启超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黄山书社2008年版。
马芳若编:《中国文化建设讨论集》上中下编,上海龙文书店1935年版。
马启民、侯静:《试论20世纪上半期学术界“中国化”思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梅荣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潘梓年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汤一介主编:《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版。
陶德麟、何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陶德麟、何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汪信砚:《范式的追寻—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王继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南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王增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杨明斋:《评中西文化观》,黄山书社2008年版。
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1977年版。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张允熠:《中国主流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上、下册),黄山书社2010年版。
赵士发:《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朱琳:《激荡与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三大社会思潮》,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朱志敏:《中国近现代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参考》2015年8月20日。
陈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3日。
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辨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10期。
付秀荣:《文化传承与当代中国文化的“新现代性”》,《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7期。
关海庭、马胜强:《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9期。
郭建宁:《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胡长栓:《毛泽东的文化理论及其内在逻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2期。
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演变的反思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
李安增:《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齐鲁学刊》2014年第3期。
李白鹤:《李达的文化思想探析》,《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5期。
李白鹤:《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本位文化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李白鹤《20世纪30年代“学术中国化”的倡导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动态》2015年第5期。
李白鹤:《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李白鹤、王丹桂:《科玄论战与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江汉论坛》2013年第7期。
李白鹤:《文化认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汉论坛》2008年第11期。
李维武:《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习近平文化观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李维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4期。
刘怀玉:《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任平:《全球文明秩序重建与中国文化自信的当代使命》,《社会科学文摘》2017年第10期。
孙旭红:《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科学家》2013第10期。
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陶德麟:《略论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借鉴》,《哲学研究》2013年第6期。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9期。
汪信砚:《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汪信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王磊、王跃:《论五四时期的“主义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1期。
王明生:《论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思想在华传播的特征》,《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王向清、彭臻:《〈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5期。
肖贵清、张安:《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
徐家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年第3期。
许门友:《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传播及其特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许全兴:《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理论参考》2009年第11期。
许全兴:《毛泽东的文化观与文化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1期。
雍涛:《〈新民主主义论〉与毛泽东的文化哲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