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closely grasps the reality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crisis, grasps the requirement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adopts the research path of "strategy-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that China as a whole does not hav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ance", does not entangle itself in the obstacl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ut strategically sets the media as an important force as an actor, and starts from the framewor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rather than confront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opportunities, conditions and necessity of media "appearance"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ystematically study how the media can discover the space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rough strategic and dynamic discourse practice between the gaps of existing structures and systems,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networks and the generation of commo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ctions, and appropriately imagine the media system that supports the discourse practice of the media.(AI翻译)
姚劲松:(著)
姚劲松,1982年生,武汉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为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入选怀化学院“雪峰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研究领域为媒介与社会发展。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8个纵向、6个横向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9篇。
中文部分
1.专著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刘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白志鹏、王珺编:《环境管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布赖恩·特纳:《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郭忠华、蒋红军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载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陈堂发:《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戴佳、曾繁旭:《环境传播:议题、风险与行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戴元光编:《全球传播前沿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五版),崔保国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德弗勒、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理论》,杜力平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版。
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昭等:《信息管理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高芳芳:《环境传播:媒介、公众与社会》,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光复书局《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大美百科全书》(7),台北: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传教育司编:《环境宣传教育文献汇编》(2001—2005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汉诺·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刘晓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黄浩荣:《公共新闻学:审议民主的观点》,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5年版。
贾广惠:《中国环保传播的公共性构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贾广惠:《中国环境保护传播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贾西津编:《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金冠军等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三联书店2005年版。
康晓光:《创造希望: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研究》,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柯惠新:《传播研究方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莱斯利·A.豪:《哈贝马斯》,陈志刚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惠斌、杨雪冬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厉以宁、章铮:《环境经济学》,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年版。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涛:《环境传播:话语、修辞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罗伯特·K.殷:《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文第2版。
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罗德里克·M.克雷默、[美]汤姆·R.泰勒编:《组织中的信任》,管兵、刘穗琴等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罗杰·迪金森等编:《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 还是承认》,周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邱林川、陈韬文编:《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曲格平等编:《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选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斯旺伯:《普利策传》,陆志宝等译,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坦尼·哈斯:《公共新闻研究:理论、实践与批评》,曹进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张锐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邦佐等编:《政治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王积龙:《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莉丽:《绿媒体:中国环保传播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绍光、樊鹏:《中国式共识型决策:“开门”与“磨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信贤:《争辩中的中国社会组织研究:“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威廉·P.坎宁安主编:《美国环境百科全书》,张坤民主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吴锡泓、金荣枰编著:《政策学的主要理论》,金东日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忠标、陈劲编著:《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西奥多·格拉瑟编:《公共新闻事业的理念》,邬晶晶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席文举:《报纸策划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小约瑟夫·斯图尔特等:《公共政策导论》,韩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韩立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叶安珊编著:《环境科学基础》,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俞可平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曾繁旭:《表达的力量:当中国公益组织遇上媒体》,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中、下),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张合平、刘云国编:《环境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张曙光等编:《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周葆华:《效果研究:人类传受观念与行为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周金华:《新公民论——当代中国个体社会政治身份建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期刊论文
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6期。
安妮·博格:《通过规制实践建立责任与信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
包国宪、郎玫:《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曹立新:《化农民与农民化:乡村建设运动中大众传媒的功能与策略分析——以 〈农民〉 报为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3期。
陈炳辉、王卫:《民主共识的达成——协商民主解决多元偏好冲突的路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陈刚:《范式转换与民主协商:争议性公共议题的媒介表达与社会参与》,《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2期。
陈刚:《转型社会争议性议题的媒体再现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陈华明:《中国环境新闻学发展现状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4期。
陈怀林:《九十年代中国传媒的制度演变》,《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总第53期。
陈家刚:《协商民主中的协商、共识与合法性》,《清华法治论衡》2009年第1期。
陈力丹:《论我国舆论监督的性质和存在的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陈天祥、徐于琳:《游走于国家与社会之间:草根志愿组织的行动策略——以广州启智队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程明:《论媒介功能的拓展与媒介的竞争力》,《新闻前哨》2001年第6期。
程少华:《环境新闻的发展历程》,《新闻大学》2004年第2期。
池建宇:《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的经验分析——基于北京市电视收视市场》,《产业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褚松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资格权利的发展》,《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戴元光、尤游:《媒介角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邓国胜:《中国环保NGO的两种发展模式》,《学会》2005年第3期。
邓国胜:《中国环保NGO发展指数研究》,《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年第2期。
丁柏铨:《新闻传媒:特殊的执政资源》,《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敦诚(注:冯建三笔名):《资本总动员下的地方媒体:小区文化的修辞不敌政经逻辑》,《当代》1995年第10期。
冯必扬:《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高春芽:《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情绪、理性、身份与承认》,《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高立鹏、唐秀萍:《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及趋势》,《新闻记者》2002年第9期。
龚培渝、颜德如:《认同与身份:承认政治理论的两种模式及其争论》,《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郭建梅:《中国民间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以北大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5期。
郭小平:《论“风险社会”环境传播的媒体功能》,《决策与信息》2018年第7期。
郭镇之:《中国的人民广播和世界的公共广播——数字时代中国公共频道的展望》,《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
韩福国:《从治理理念到制度治理——基于“我们圆桌会”的分析》,《杭州》(我们)2013年第1期。
韩韶君:《环境传播中的媒体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基于环境问题社会建构理论》,《中国出版》2018年第6期。
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
何家振:《关于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的思考与建议》,《中国环境管理》2011年第4期。
何艳玲、陈晓运:《从“不怕”到“我怕”:“一般人群”在邻避冲突中如何形成抗争动机》,《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何艳玲:《“嵌入式自治”:国家—地方互嵌关系下的地方治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何艳玲:《西方话语与本土关怀——基层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研究综述》,《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12期。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研究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1期。
何增科:《政治合法性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一项初步的经验性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侯健:《三种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比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郇庆治:《发展的“绿化”:中国环境政治的时代主题》,《南风窗》2012年第2期。
黄旦:《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模式,《现代传播》1994年第4期。
黄旦:《由功能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化》,《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黄瀚:《百名政协委员难阻厦门百亿化工项目》,《瞭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21期。
黄惠萍:《审议式民主的公共新闻想象:建构审议公共议题的新闻报导模式》,《新闻学研究》(台湾)2005年总第83期。
黄煜、曾繁旭:《从以邻为壑到政策倡导:中国媒体与社会抗争的互激模式》,《新闻学研究》(台湾)2011年总第109期。
黄月琴:《社会运动中的承认政治与话语秩序:对厦门“散步”事件的媒介文本解读》,《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2年总第20期。
贾广惠:《论传媒环境议题建构下的中国公共参与运动》,《现代传播》2011年第8期。
贾广惠:《论环境传播中的“公民”参与》,《新闻界》2011年第2期。
贾广惠:《论环境事件中传媒公共性的断裂》,《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4期。
晋军、何江穗:《碎片化中的底层表达——云南水电开发争论中的民间环保组织》,《学海》2008年第4期。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1978—1998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年夏季号。
乐国安、纪海英:《班杜拉社会认知观的自我调节理论研究及展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雷蔚真、陆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舆论监督的话语变迁: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线索》,《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年总第6期。
黎群:《公共管理理论范式的嬗变:从官僚制到网络治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李富贵、熊兵:《环境信息公开及在中国的实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4期。
李建国:《着力民生 构筑协商民主的媒体平台——杭报集团“三位一体”以民主促民生机制的实践与思考》,《新闻实践》2009年第6期。
李立峰:《范式订定事件与事件常规化:以YouTube为例分析香港报章与新媒体的关系》,《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9年总第9期。
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李良荣、张春华:《论知情权与表达权——兼论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李明、朱德米:《从“知识传播”到“行动倡导”:我国环境教育新动向——“十二五”环境宣传教育政策分析》,《环境保护》2012年第4期。
李瑞昌:《理顺我国环境治理网络的府际关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李淑文:《环境传播的审视与展望——基于30年历程的梳理》,《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
李万新、李多多:《中国环境信息的主动发布与被动公开——两个环境信息公开试点项目的比较研究》,《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
李文星、郑海明:《论地方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与公众互动式沟通机制的构建》,《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5期。
李想:《生态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走向整合的产物》,《理论前沿》2009年第10期。
李艳红:《传媒产制的“第三部门”:北美和澳大利亚社区媒体的实践、制度及民主价值》,《开放时代》2009年第8期。
李艳红:《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开放时代》2006年第6期。
李勇军:《政策网络与治理网络:概念辨析与研究维度》,《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林芬、赵鼎新:《霸权文化缺失下的中国新闻和社会运动》,《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年第6期。
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刘建明:《传媒深度功能的多层互动》,《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刘建鸣等:《“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
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2004年第4期。
刘涛:《环境传播的九大研究领域(1938-2007):话语、权力与政治的解读视角》,《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
刘小青:《公众对环境治理主体选择偏好的代际差异——基于两项跨度十年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刘玉照、田青:《新制度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制度变迁新机制的“通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总第71期。
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1995年第6期。
吕忠梅:《再论公民环境权》,《法学研究》2000年第6期。
罗以澄、侯迎忠:《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
罗以澄、姚劲松:《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演进中的媒介角色变迁考察》,《当代传播》2012年第2期。
马克·莱伯伊:《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俯瞰与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马晓明、易志斌:《网络治理:区域环境污染治理的路径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孟建、董军:《“倒逼机制”与传统新闻媒体话语权的重建》,《视听界》2011年第6期。
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对“三贴近”本质和核心的思考》,《新闻战线》2003年第11期。
潘一禾:《写在 〈我们圆桌会〉 改版之际》,《杭州》(生活品质版)2013年第3期。
潘岳:《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上),《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19期。
潘岳:《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下),《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21期。
潘岳:《直面中国资源环境危机——呼唤以新的生态工业文明取代旧工业文明》,《国土资源导刊》2005年第2期。
潘忠党:《“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3期。
潘忠党、陈力丹、赵月枝等:《反思与展望: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笔谈》,《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年总第6期。
潘忠党:《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新闻学研究》(台湾)1997年总第54期。
潘忠党、陆晔:《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0期。
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潘忠党:《作为一种资源的“社会能见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彭波、王聪盈:《一个社区报实践者的心声》,《传媒》2012年第6期。
秦鹏:《环境公民身份:形成逻辑、理论意蕴与法治价值》,《法学评论》2012年第3期。
青木昌彦:《什么是制度?我们如何理解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6期。
丘昌泰:《从“邻避情结”到“迎臂效应”:台湾环保抗争的问题与出路》,《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2年第17期。
邱大昕、罗淑霞:《邻避与被邻避:身心障碍机构与设施抗争处理经验之研究》,《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刊》(台湾)2011年第1期。
邱林川:《信息“社会”:理论、现实、模式、反思》,《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年总第5期。
沈荣华、王扩建:《制度变迁中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拓展与行为异化》,《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年第3期。
石义彬、吴世文:《大众传媒在文化身份再现和建构中的角色探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
司景新:《共识的焦虑:中国媒体知识分子对危机与风险的论述》,《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1年总第15期。
司开玲:《“铅毒”中成长的环境公民权》,《环境保护》2011年第6期。
孙瑞祥:《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传播动力学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孙玮:《媒介话语空间的重构: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媒介话语的三十年演变》,《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8年总第6期。
孙玮:《“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孙玮:《转型中国环境报道的功能分析——“新社会运动”中的社会动员》,《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新闻与传播评论》,2002年。
唐慧玲:《“后革命”时期国家治理:基于承认政治的理论视角》,《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唐亚林:《社会资本与治理》,《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8期。
田飞龙、王又平:《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政治治理》,《绿叶》2012年第9期。
田哲轶:《环境报道如何突破局限》,《中国记者》2008年第8期。
童兵:《简论新闻传媒的宣泄功能》,《新闻记者》2010年第2期。
童兵:《试论休闲需求和媒介的休闲功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童静蓉:《中国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话语》,《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6年总第1期。
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王才勇:《承认理论的现代意义辨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
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社会》2010年第2期。
王积龙:《环境新闻的核心价值》,《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
王莉:《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公众参与及调整——环境风险的视角》,《新闻知识》2011年第1期。
王利涛:《从政府主导到公共性重建——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生态学报》2003年第9期。
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4期。
王名、胡英姿:《探索政府与环保社会组织的合作共治》,《环境保护》2011年第12期。
王名、贾西津:《中国NGO的发展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王强:《治理与社会资本问题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王诗宗:《地方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其限度——以宁波市海曙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政策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4期。
王诗宗、何子英:《地方治理中的自主与镶嵌——从温州商会与政府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王诗宗:《治理理论与公共行政学范式进步》,《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王晓明、单文婷:《新媒体倒逼传统媒体新闻改革》,《视听界》2011年第6期。
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吴飞:《新闻场与社团组织的权力冲突与对话》,《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吴峰:《环境危机考验中国智慧》,《世界环境》2005年第3期。
吴予敏:《功能主义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影响之审思》,《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夏光:《构筑环境保护的“中国模式”》,《环境保护》2012年第1期。
夏倩芳:《公共利益界定与广播电视规制——以美国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
夏倩芳、黄月琴:《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
夏倩芳、袁光锋、陈科:《制度性资本、非制度性资本与社会冲突性议题的传播——以国内四起环境维权事件为案例》,《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2年总第22期。
萧苹:《介绍国外媒体监督组织FAIR和Media Watch》,《新闻学研究》(台湾)1999年总第60期。
徐立军、王京:《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电视研究》2013年第2期。
徐祥民:《环境权论——人权发展历史分期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徐云、曹凤中:《对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思考》,《中国环境管理》2011年第4期。
许海:《“资本积累”与转型社会中的媒介功能》,《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
杨楠:《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功能的固有特性》,《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9期。
鄞益奋:《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
于建嵘:《转型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理论参考》2006年第5期。
郁建兴、王诗宗:《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哲学研究》2010年第11期。
郁建兴:《治理与国家建构的张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郁建兴、周俊:《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公民社会》,《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总第106期。
岳璐、方世荣:《风险再现与媒介正义——以 〈南方周末〉 空气污染报道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5期。
曾繁旭、戴佳、王宇琦:《媒介运用与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以反核事件为例》,《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曾繁旭:《国家控制下的NGO议题建构:以中国议题为例》,《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9年总第8期。
曾繁旭:《环保 NGO 的议题建构与公共表达——以自然之友建构“保护藏羚羊”议题为个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0期。
曾繁旭:《环境抗争的扩散效应:以邻避运动为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曾繁旭、黄广生:《地方媒介体系:一种都市抗争的政治资源》,《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3年总第24期。
曾繁旭:《形成中的媒体市民社会:民间声音如何影响政策议程》,《新闻学研究》(台湾)2009年总第100期。
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翟学伟:《从社会资本向“关系”的转化——中国中小企业成长的个案研究》,《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翟学伟:《是“关系”,还是社会资本?》,《社会》2009年第1期。
张紧跟:《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社会》2012年第3期。
张康之:《合作治理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归宿》,《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张康之、李东:《论任务型组织的舆论资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张康之、李东:《组织的舆论资源及其获取》,《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张康之:《论社会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张康之:《通过合作和信任把握历史的脉动》,《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张康之:《有关信任话题的几点新思考》,《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张康之:《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张康之、张乾友:《论共同行动的基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张康之、张乾友:《论共同行动中的共识与默契》,《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张康之、张乾友:《认同、承认与通向合作之路》,《长白学刊》2010年第1期。
张立伟:《从娱乐到帮闲——传媒创建和谐新功能》,《青年记者》2006年第21期。
张立伟、杨飚:《广播电视事业与产业的关系新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第10期。
张敏:《协商治理:一个成长中的新公共治理范式》,《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
张墨宁:《灰霾背后的环境危机》,《南风窗》2012年第2期。
张瑞静、葛艳玲:《试论大众传媒的“期望设置”功能》,《中国广播》2011年第10期。
张涛甫:《风险社会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舆论风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
张威:《环境报道的宣传色彩与新闻的客观性》,《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0期。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章剑锋:《今天,让我们有态度地呼吸》,《南风窗》2012年第2期。
赵蕾:《多元治理模式与NGO角色复位》,《学术探索》2004年第5期。
赵士林、周仲洋:《二十一世纪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报道的观念变革》,《新闻记者》2012年第2期。
郑保卫:《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郑镇:《环境危机的实质与我国环境问题的理性选择》,《现代哲学》1999年第3期。
钟新:《危机效应与传媒功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5期。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以“厦门PX事件”为例的经验研究》,《开放时代》2011年第5期。
周葆华:《作为“动态范式订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发公共事件为例》,《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周超、易洪涛:《政策论证中的共识构建:实践逻辑与方法论工具》,《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周宏春:《政府环境信息披露》,《世界环境》2008年第5期。
周训芳:《环境概念与环境法对环境概念的选择》,《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周翼虎:《抗争与入笼:中国新闻业的市场化悖论》,《新闻学研究》(台湾)2009年总第100期。
朱德米:《网络状公共治理:合作与共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朱狄敏、谢金金:《我们圆桌会:共话城市治理》,《浙江人大》2013年Z1期。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朱玉宽、张鹏等:《贾峰:中国环保NGO尚处于儿童阶段》,《绿色视野》2013年第1期。
诸葛俊、黄于恬、汪明生:《地下电台传播行为对台湾高雄地区公民社会影响之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2年总第20期。
3.学位论文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冯敏:《中国转型期媒体与环保NGO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黄月琴:《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2007-2009年国内系列反PX事件的媒介建构》,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年。
李静:《试论我国环境报道对受众环境意识的构建》,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7年。
李萌:《美国发展传播研究的历史考察:发展传播现代化范式的生成、危机与重构》,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孟庆垒:《环境责任论——兼对环境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反思》,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潘祥辉:《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演化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年。
裴沙沙:《我国环境新闻生产影响因素的个案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9年。
覃哲:《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2年。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07年。
王扩建:《转型期地方核心行动者行动逻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1年。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年。
徐艳旭:《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研究(1978—2008)》,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9年。
徐迎春:《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2年。
尹瑛:《冲突性环境事件中的传播与行动——以北京六里屯和广州番禺居民反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0年。
余丽丽:《社会转型与媒介的社会控制——透视中国传媒调控机制嬗变的动因、轨迹与逻辑》,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袁长波:《当前我国媒体环境报道的框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11年。
张潇:《〈人民日报〉 环境报道三十年:变化、趋势、影响》,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0年。
英文部分
1.专著
Alison Anderson,Media,Culture and the Environment,London:UCL Press,1997.
Anders Hansen(eds.),TheMass Media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
Anders Hansen,Environment,Media and Communication,Milton Park:Routledge,2010.
Arthur Charity,Doing Public Journalis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5.
Arvind Singhal and Everett Rogers,Entertainment-Education:A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 Social Change,Mar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9.
Beate Kohler-Koch and Rainer Eising,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London:Routledge,1999.
Herbert I.Schiller,Mass Communications and American Empire,Boston:Beacon Press,1971.
JackMartin,Jeff Sugarman and Sarah Hickinbottom,Persons:Understanding Psychologi cal Selfhood and Agency,New York:Springer,2009.
James S.Fishkin,Democracy and Deliberation:New Directions for Democratic Refor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1.
Jane Goodall,Jane Goodall:40 years at gombe,New York:Stewart,Tabori & Chang,1999.
Libby Lester,Media and Environment:Conflict,Politics and the News,Cambridge:Polity Press,2010.
Manuel Castells,The Power of Identit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97.
Michael Polanyi,The Tacit Dimens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9.
Robert Cox,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2006.
Tim O’Sullivan,John Hartley and Danny Saunders et al.,Key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New York:Methuen & Co.Ltd,1983.
Timothy J.Nulty,Primitive Disclosive Alethism:Davidson,Heidegger,and the Nature of Truth,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2006.
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Alejandro Portes,“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In Alejandro Portes and Robert K.Merton,eds.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repreneurship,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5.
Chin-Chuan Lee,“Mass Media of China and about China”,In ChinChuan Lee,eds.Voices of China: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0.
David R.Roskos-Ewoldsen et al.,“Media Priming:A Synthesis”,In Jennings Bryant and Dolf Zillmann,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2nd ed.),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2.
Erik Hans Klijn,“Policy Networks:An Overview”,In Walter J.M.Kickert,Erik-Hans Klijn and Joop F.M.Koppenjan,eds.Managing Complex Networks:Strategies for the Public Sector,Leicester:SAGE Publications Ltd,1997.
Gordon White,“The Dynamics of Civil Society in Post-Mao China”,In Brian Hook,eds.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in China,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Hua Wang and Arvind Singhal,“Entertainment-Education Through DigitalGames”,In Ute Ritterfeld,Michael Cody and Peter Vorderer,eds.SeriousGames:Mechanisms and Effects,New York:Routledge,2009.
Jack McLeod,Zhongdang Pan and Dianne Rucinski,“Levels of Analysis in Public Opinion Research”,in Theodore Lewis Glasser and Charles T.Salmon,eds.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Consent,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5.
Maxwell McCombs and Amy Reynolds,“News Influence on Our Pictures of the World”,In Jennings Bryant and Dolf Zillmann,eds.Media Effects: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2nd ed.),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2.
Michael Gurevitch and Jay G.Blumler,“Politi 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Democratic Values”,In Judith Lichtenberg,eds.Democracy and theMass Media:A Collection of Essay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Pierre Bourdieu,“The Forms of Capital”,In John G.Richardson,eds.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Westport:Greenwood Press,1986.
Sharon Dunwoody,“Scientists,Journalists,and the Meaning of Uncertainty”,In Sharon M.Friedman,Sharon Dunwoody and Carol L.Rogers,eds.Communication Uncertainty:Media Coverage of New and Controversial Science,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9.
Thomas Tufte,“Entertainment-education in 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BetweenMarketing Behaviours and Empowering People”,In Oscar Hemer and Thomas Tufte,eds.Media & Glo cal Change: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for Development,Buenos Aires:Clacso Books/Nordicom,2005.
William J.Brown and Arvind Singhal,“Entertainment-Education Media Strategies for Social Change:Promises and Problems”,In David Demers and K.Viswanath,eds.Mass Media,Social Control and Social Change:A macrosocial perspective,Ames:Iowa State Univenity Press,1999.
3.期刊论文
Anders Hansen,“Media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Media Development,Vol.56,No.2,2009.
Anthony A.Leiserowitz,“Day After Tomorrow:Study of Climate Change Risk Perception”,Environment:Science and Polic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V ol.46,No.9,April 2004.
Antonio López,“Defusing the Cannon/Canon:An Organic Media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Vol.4,No.1,March 2010.
Arvind Singhal,Everett M.Rogers and William J.Brown,“Harnessing the Potential of Entertainment-Education Telenovela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Gazette,Vol.51,No.1,1993.
Bob Jessop,“Interpretive Sociology and the Dialectic of Structure and Agency”,Theory Culture Society,Vol.13,No.1,1996.
Bryan W.Husted and David B.Allen,“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Value Creation among Large Firms”,Long Range Planning,Vol.40,No.6,2007.
Carol Ebdon and Aimee L.Franklin,“Searching for a Role for Citizens in the Budget Process”,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Vol.24,No.1,March 2004.
Daniel Riffe and Tom Hrach,“Study Explores Audience’s Views on Environmental News”,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Vol.30,No.3,2009.
Daniel Riffe,“Frequent Media Users See High Environmental Risks”,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Vol.27,No.1,2006.
Donald Horton and Richard Wohl,“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Observations on Intimacy at a Distance”,Psychiatry,Vol.19,No.3,1956.
Emily Moyer-Gusé,“Toward a Theory of Entertainment Persuasion:Explaining the Persuasive Effects of Entertainment-Education Messages”,Communication Theory,Vol.18,No.3,2008.
Guobin Yang,“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81,March 2005.
Guobin Yang,“The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A Preliminary As sessment”,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12,No.36,2003.
Guobin Yang,“Weaving a Green Web:The Internet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in China”,China Environment Series,No.6,2003.
Heather J.Hether,Grace C.Huang,Vicki Beck,Sheila T.Murphy and Thomas W.Valente,“Entertainment-Education in a Media-Saturated Environment:Examining the Impact of Single and Multiple Exposures to Breast Cancer Storylines on Two Popular Medi cal Dramas”,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Vol.13,No.8,2008.
Herbert Blumer,“Social Problems as Collective Behavior”,Social Problems,Vol.18,No.3,January 1971.
James S.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94,Supplement,1988.
Jan Kooiman,“Social-Politi cal Governance:Overview,Reflections and Design”,PublicManagement Review,Vol.1,No.1,1999.
Jan van Cuilenburg and Denis McQuail,“Media Policy Paradigm Shifts:Towards a New Communications Policy Paradigm”,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8,No.2,June 2003.
Jesper Strömbäck,“In Search of a Standard:Four Models of Democracy and Their Normative Implications for Journalism”,Journalism Studies,Vol.6,No.3,2005.
Jingfang Liu,“Picturing a Green Virtual Public Space for Social Change:A Study of Internet Activism and Web-based Environmental Collective Actions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4,No.2,2011.
Jonathan Sullivan and Lei Xie,“Environmental Activism,Social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The China Quarterly,No.198,June 2009.
Katherine A.McComas,James Shanahan and Jessica S.Butler,“Environmental Content in Prime-Time Network TV’s Non-News Entertainment and Fictional Programs”,Society&Natural Resourc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14,No.6,2001.
Louise Phillips,“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Problems:Discourse on Ecologi cal Risks and Politi cal A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5,No.2,June 2000.
Lyn Kathlene and John A.Martin,“Enhancing Citizen Participation:Panel Designs,Perspectives,and Policy Formation”,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Management,Vol.10,No.1,1991.
Mariel Vilella Casaus,“Press News Coverage of GM Crops in Catalonia in 2005:A Case Study in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Catal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Cultural Studies,Vol.2,No.1,2010.
Merilee S.Grindle,“Good Enough Governance:Poverty Reduction and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Administration,and Institutions,Vol.17,No.4,2004.
Michael B.Salwen,“Setting the Agenda for Environmental News:The Effects of Media and Public Characteristics”,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Vol.5,No.1,1988.
Peter Ho,“Embedded Activism and Politi cal Change in a Semiauthoritarian Context”,China Information,Vol.21,No.2,2007.
Peter Ho,“Greening Without conflict?Environmentalism,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Development and Change,Vol.32,No.5,2001.
Phillip J.Tichenor,George A.Donohue and Clarice N.Olien,“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34,No.2,1970.
Qingjiang Yao,“Media Use,Postmaterialist Values,and Politi cal Interest:theMaking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ists and Their Views on Their Social Environment”,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18,No.3,2008.
R.A.W.Rhodes,“The New Governance: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 cal Studies,Vol.44,No.4,1996.
Ricky Y.K.Chan,“Determinants of Chinese Consumers’Green Purchase Behavior”,Psychology &Marketing,Vol.18,No.4,April 2001.
R.Lance Holbert,Nojin Kwak and Dhavan V.Shah,“Environmental Concern,Patterns of Television Viewing,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s:Integrating Models of Media Consumption and Effects”,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Vol.47,No.2,2003.
Robert Cox,“Nature’s‘Crisis Disciplines’:Does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Have an Ethi cal Duty?”,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Vol.1,No.1,2007.
Sanna Inthorn and Michael Reder,“Discourses of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How Television Teaches Us to be Gre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Politics,Vol.7,No.1,2011.
Sony Jalarajan Raj and Rohini Sreekumar,“The Commercial Misrepres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Comparing Environmental Media Coverage in the First World and the Developing Nations”,Amity Journal of Media & Communications Studies,Vol.1,No.2,2011.
Subas P.Dhakal,“Ca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Benefit from ICT-Social Capital Nexus in Civil Society?”,Triplec(Cognition,Communication,Co-Operation):Open Access Journal for a Global Sustainable Information Society,Vol.9,No.2,2011.
Thomas Payne,“The Role of Consensus”,The Western Politi cal Quarterly,Vol.18,No.3,Sep.1965.
Wanxin Li,“Environmental Governance:Issues and Challenges”,Environmental Law Reporter,Vol.36,No.7,2006.
Xiaoquan Zhao,“Personal Valu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China and the US:The Mediating Role of Informational Media Use”,Communication Monographs,Vol.79,No.2,June 2012.
4.会议论文
Bruno Takahashi,“Discourse Coalitions in the Media:The Reconfiguration of Peru’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paper deliver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untec City,Singapore,June 22-26,2010.
C.Uppal,“Providing Mobilizing Information:A New Approach to Study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Media”,paper deliver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New Orleans,Louisiana,May 27-31,2004.
D.Maher and S.Jacobs,“The Clayoquot Sound Controversy:News Coverage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paper delivered to Alta Conference on Argumentation,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American Forensic Association,1995.
Jingfang Liu,“A Green Virtual Space for Social Changes in China:Internet Activism and Chinese Environmental NGOs”,paper deliver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Marriott,Chicago,IL,May 21-25,2009.
Philip S.Hart,Erik C.Nisbet and James E.Shanahan,“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Media Use on Predispositions for Public Engagement in Wildlife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paper deliver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Marriott,Chicago,IL,May 21-25,2009.
Qingjiang Yao,Zhaoxi Liu and Stephens Lowndes,“Exploring the Social Dynamics in the U.S.Democracy:Presidential and Public Opinions About,and Media Coverage of,Environmental Issues”,paper deliver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Marriott,Chicago,IL,May 21-25,2009.
Shi Song,“Web2.0 Useamong Chinese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paper delivered 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Suntec City,Singapore,June 22-26,2010.
5.学位论文
Jane E.Knight,Building an Environmental Agenda:A Content and Frame Analysis of News about the Enviro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1890 to 1960,Ph.D.dissertation,Ohio University,2010.
6.报告
Shayne Bowman and Chris Willis,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July 2003.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