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compares the results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clarifie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research on hot issues with social public opinion an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s typical, reviews th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methods, summarizes the public opinion information work under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support" and "public opinion crisi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ynergy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think tanks,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ncept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 law of public opinion change,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public opinion scie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I翻译)
毕宏音:(著)
毕宏音,女,1968年生,天津市人,法学硕士,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研究员。从2009年开始追踪新媒体发展,对新媒体舆情做了多年研究和探索。参与编写天津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出版《诉求表达机制研究》《微博表达机制研究》等专著,多次获得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奖。
房玄龄等:《晋书·郭璞传》。
顾炎武:《日知录》。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贾谊:《新书·大政上》。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李觏:《安民策》第五。
《全唐诗》第十一册,卷七四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
唐甄:《潜书》。
魏征主编:《隋书·炀帝纪上》。
张载:《经学理窟·诗书》。
张载:《正蒙·诚明》。
左丘明:《左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方付建:《把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林竹主编:《国外民意调查与政府决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综论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刘志明、刘晓红、杨斌艳:《中国舆情指数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刘志明、刘晓红、杨斌艳:《中国舆情指数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刘志明、刘晓红、杨斌艳:《中国舆情指数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国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案例汇编》(2007—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王君泽:《网络舆情应对的关键技术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王俊秀主编:《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王来华主编:《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王石番:《民意理论与实务》,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5年版。
魏宏晋:《民意与舆论:解构与反思》,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8年版。
夏征农主编:《辞海》(1999年版缩印珍藏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谢耘耕主编:《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新华汉语词典》编委会:《新华汉语词典》(彩色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版。
叶国平主编:《舆情视角下的协商民主建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
英国DK出版社:《社会学百科》,郭娜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版。
喻国明、李彪:《社交网络时代的舆情管理》,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喻国明、李彪主编:《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曾润喜:《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与治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张克生主编:《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赵国栋、黄永中:《网络调查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编著:《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研究》,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周晓虹:《理论的邂逅: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路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邹振东:《弱传播 舆论世界的哲学》,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 托马斯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四版),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普顿斯:《传播概念》,邵志择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艾新革:《政府舆情信息需求理论初探》,《图书馆论坛》2011年第2期。
敖鹏:《网红为什么这样红?》,《当代传播》2016年第4期。
白关峰:《南疆维吾尔农民社会心态分析——以和田、皮山两县为例》,《民族论坛》2016年第3期。
白淑英、肖本立:《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毕宏音:《当前农民社会心态解读及调适》,《前沿》2006年第9期。
毕宏音:《“关公战秦琼”何以可能:新媒体时代的谣言传播解读》,《社科纵横》2012年第6期。
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
毕宏音:《试论构建和谐社会对舆情信息工作特性的把握》,《社科纵横》2006年第7期。
毕宏音:《试论诉求表达机制的完善路径》,《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毕宏音:《网络舆情的基本共识及其动态规律再认识:多维视角考察》,《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
毕宏音:《网络语言与网民社会心态的折射》,《社科纵横》2007年第3期。
毕宏音:《网民的网络舆情主体特征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毕宏音:《“微博”热潮下的网络意见领袖变化趋势》,《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5期。
毕宏音:《现代舆情研究十年历程的回顾和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毕宏音、田华:《舆情“类反转”现象分析与反思——以“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为例》,《情报杂志》2019年第7期。
毕竟:《试论高技术传播时代的舆情预警》,《新闻记者》2006年第4期。
蔡立辉、杨欣翥:《大数据在社会舆情监测与决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行政论坛》2015年第2期。
蔡骐、曹慧丹:《何种意见?何种领袖?——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几点思考》,《新闻记者》2014年第8期。
曹丽娜、唐锡晋:《基于主题模型的BBS话题演化趋势分析》,《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11期。
曹林:《后真相传播中的“戏精”现象》,《青年记者》2017年第28期。
曹帅等:《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微博舆情预测模型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曹银忠、许方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
曹永森:《青年意见领袖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9期。
巢乃鹏、黄娴:《网络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6期。
陈波:《谈社会舆情预警机制》,《行政与法》2006年第10期。
陈昌凤:《斜杠身份与后真相 泛娱乐主义思潮的政治隐患》,《人民论坛》2018年第6期。
陈昌凤、霍婕:《权力迁移与人本精神:算法式新闻分发的技术伦理》,《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期。
陈朝晖:《透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传媒观察》2008年第7期。
陈虹、沈申奕:《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陈惠雄、吴丽民:《国民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设计的理论机理、结构与测量学特性分析》,《财经论丛》2006年第5期。
陈力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舆论学研究》,《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2期。
陈力丹:《“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陈力丹、董晨宇:《2010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鲜话题》,《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陈力丹、王敏:《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个新鲜话题》,《当代传播》2018年第1期。
陈龙:《修辞术博弈:后真相时代的政治传播症候》,《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陈龙、陈伟球:《网络民粹主义传播的政治潜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陈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电子政务》2011年第12期。
陈强、徐晓林:《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要素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11期。
陈剩勇、林龙:《利益失衡与利益协调:城市贫困群体利益表达的困境》,《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陈潭、黄金:《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传播逻辑》,《理论探讨》2011年第4期。
陈新杰、呼雨、兰月新:《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代情报》2012年第5期。
陈旭:《公共知识分子的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8期。
陈友华:《德尔菲法、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在民生调查中运用研究——以南京市建邺区为研究个案》,《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1期。
陈宇:《“网络水军”泛滥与网络舆情监测的完善》,《青年记者》2011年第15期。
陈远、刘欣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意见领袖识别研究》,《情报科学》2015年第4期。
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应急和预防机制与舆情》,《社科纵横》2006年第7期。
陈忠:《从后真相到新秩序:别样共同性及其公共治理》,《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陈子晨:《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谣言特点分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第2卷第2期。
程亮:《网络舆情研判方法的探析》,《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3期。
崔薇、曾润喜、王国华:《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情报科学》2011年第1期。
戴维民、刘轶:《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第1期。
戴玉磊:《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开封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戴媛、程学旗:《面向网络舆情分析的实用关键技术概述》,《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第6期。
戴媛等:《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第4期。
戴媛、姚飞:《基于网络舆情安全的信息挖掘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6期。
邓爱华:《谁是“网络水军”?》,《科技潮》2011年第2期。
邓国峰、唐贵伍:《网络谣言传播及其社会影响研究》,《求索》2005年第10期。
邓国华:《CATI——一种卓越的现代统计调查技术》,《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19期。
邓国华:《统计调查的有力工具——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理论导报》2008年第12期。
丁柏铨:《对舆情概念的认知和思考》,《编辑之友》2017年第9期。
丁柏铨:《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
丁柏铨:《舆情研判:特征把握、内涵解读和对策研究——以对近期热点事件的舆情分析为例》,《当代传播》2016年第4期。
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的舆论格局与舆情研判》,《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丁春福、柳林秀:《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及其引导》,《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
丁汉青、王亚萍:《SNS网络空间中“意见领袖”特征之分析——以豆瓣网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丁和根:《舆论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与拓展》,《新闻大学》2017年第5期。
丁祥艳、赵海姣:《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的构建》,《法制与社会》2015年8月中。
董向慧:《“后真相时代”网络舆情与舆论转化机制探析——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的研究》,《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5期。
董永亮、方付建、王国华:《多主体参与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以方舟子遇袭事件为例》,《电子政务》2013年第7期。
杜骏飞:《流言的流变:SARS舆情的传播学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杜骏飞:《中国网络研究的学术进展与学科结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杜骏飞、魏娟:《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 、类型与效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杜智涛、谢新洲:《利用灰色预测与模式识别方法构建网络舆情预测与预警模型》,《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第15期。
范秀珍:《“网络水军”的信息传播模式》,《传媒》2011年第9期。
方付建、王国华、徐晓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基于网民的视角》,《情报杂志》2010年第4期。
方付建、肖林、王国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系列化呈现”问题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2期。
方倩琳:《高校舆情信息工作应着力“三抓”》,《人民论坛》2011年第1月中。
方涛:《习近平群众路线思想的三个维度》,《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方兴东:《网络空间舆情生态的变革、问题与对策》,《新湘评论》2013年第22期。
冯亮能:《统计调查中CATI应用研究》,《上海统计》2001年第9期。
冯希莹:《当前我国主流社会舆情分析之我见》,《前沿》2010年第21期。
冯希莹、王来华:《舆情概念辨析》,《社会工作》2011年5月(下)。
付翔:《智能时代网络舆论的风险治理与引导》,《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22期。
傅国春:《从网络流行语看舆情之嬗变》,《新闻知识》2012年第2期。
傅铿:《默顿的社会学中层理论》,《社会》1984年第6期。
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学理论》2012年第19期。
淦文燕、刘常昱、李德毅:《基于拓扑势的网络热点话题发现研究》,《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0年第3期。
高承实等:《网络舆情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情报杂志》2011年第11期。
高承实、荣星、陈越:《微博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9期。
高钢、彭兰:《三极力量作用下的网络新闻传播——中国网络媒体结构特征研究》,《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高丽:《网上调查的方法与问题初探》,《上海统计》2001年第5期。
葛荃:《论贾谊政治思想对中华帝国的贡献》,《东岳论丛》2012年第11期。
耿晓娜:《论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参与》,《沧桑》2010年第4期。
龚群:《后真相时代与民粹主义问题——兼与吴晓明先生唱和》,《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
顾明毅、周忍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
郭耿等:《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微博舆情演化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5期。
郭继志、阎瑞雪、宋棠:《网络调查方法的优势与局限》,《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年第1期。
郭鹏:《基层协商与基层公共决策常态化对接机制建设初探》,《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郭小安:《网络抗争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2期。
郭小安、滕金达:《衍生与融合:框架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对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年第7期。
郭小平:《信息的“协同过滤” 与网民的“群体极化”倾向》,《东南传播》2006年第12期。
郭勇陈、沈洋、马静:《基于意见领袖的网络论坛舆情演化多主体仿真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2期。
郭中军:《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来袭》,《社会观察》2009年第12期。
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解析》,《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
郝晓玲:《网络舆情研判技术的研究进展》,《情报科学》2012年第12期。
何白:《网络集群:非理性行为的温床——浅析“网民围攻”事件中的集群及影响》,《东南传播》2007年第7期。
赫泉玲、肖剑:《网络民意的形成机制及其理性表达的引导策略》,《情报科学》2013年第4期。
洪小娟等:《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2019年第8期。
洪小娟、刘雅囡、姜楠:《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侯俊东、肖人彬:《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结构逆转:内在机理与现实表征》,《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侯天佐:《新社会阶层政治倾向的调查分析》,《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胡守为:《“举谣言”与东汉吏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胡新华、陈晓强:《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越轨及其社会控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胡翼青:《后真相时代的传播——兼论专业新闻业的当下危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胡泳:《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4期。
胡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意见领袖?》,《新闻记者》2012年第9期。
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3期。
黄蜺、郝亚芬:《社会心理学视阈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季乃礼:《公众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兼论舆情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桂海论丛》2015年第1期。
江黎黎:《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江黎黎:《中国古代舆情汇集制度及其得失探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江苏省委统战部联合课题组:《不断增强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认同》,《中国统一战线》2014年第2期。
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 ——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姜方炳:《污名化:“网络暴力”的风险效应及其现实隐喻——以“李刚门”事件为分析个案》,《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姜胜洪:《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舆情问题研究》,《社科纵横》2011年第2期。
姜胜洪:《从热点事件看2012年中国社会的一些舆情》,《红旗文稿》2013年第2期。
姜胜洪:《当前我国理论工作者的舆情分析》,《前沿》2009年第6期。
姜胜洪:《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6期。
姜胜洪:《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学刊》2011年第3期。
姜胜洪:《当前政治谣言七大“惑众”特征》,《人民论坛》2012年第18期。
姜胜洪:《当前中国城市弱势群体的舆情分析》,《理论界》2009年第2期。
姜胜洪:《构建和谐社会中产业工人阶层的舆情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姜胜洪:《古代群体性事件与政治谣言——中国古代政府防控谣言的经验教训》,《人民论坛》2013年第15期。
姜胜洪:《和谐社会构建中知识分子阶层的舆情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姜胜洪:《近期我国社会谣言传播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红旗文稿》2011年第16期。
姜胜洪:《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舆情问题》,《前沿》2007年第9期。
姜胜洪:《论和谐社会进程中新的社会阶层的舆情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姜胜洪:《弱势群体的舆情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及解决途径》,《前沿》2007年第4期。
姜胜洪:《试论低收入群体不良舆情的产生原因及其调适》,《社科纵横》2007年第2期。
姜胜洪:《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舆情问题》,《社科纵横》2007年第8期。
姜胜洪:《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舆情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姜胜洪:《网络谣言的形成、传导与舆情引导机制》,《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姜胜洪:《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兰州学刊》2010年第5期。
姜胜洪:《我国目前“顺口溜”的舆情分析》,《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姜胜洪:《舆情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民谣》,《社科纵横》2014年第3期。
姜胜洪:《中国古代政府与官员对政治谣言的防控》,《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姜天丽:《从习近平的调查研究思想看党的群众路线》,《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
蒋建国:《网络族群:自我认同、身份区隔与亚文化传播》,《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解迎春:《从消费偶像到符号“红人”——1998—2008年中国“网络红人”现象透视》,《青年记者》2009年第15期。
金晖:《打造立体化舆情信息工作新格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第11期。
金兼斌:《网络舆论调查的方法和策略》,《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金鑫、李小腾、朱建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及其情感分析研究》,《现代情报》2012年第12期。
景刚:《论主流媒体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功能表达》,《新闻界》2004年第3期。
柯惠新、刘绩宏:《重大事件舆情监测指标体系与预警分析模型的再探讨》,《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匡文波、郭育丰:《微博时代下谣言的传播与消解——以“7·23”甬温线高铁事故为例》,《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2期。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衍生舆情监测模型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年第3期。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传播规律模型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14期。
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增1期。
兰月新等:《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主体交互机理与对策研究》,《图书与情报》2016年第3期。
兰月新等:《基于HHM的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研究》,《情报杂志》2014年第10期。
兰月新等:《基于SWOT分析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策略研究》,《现代情报》2012年第3期。
兰月新等:《信息异化视角下网络舆情衍生效应模型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1期。
兰月新、邓新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模型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8期。
兰月新、曾润喜:《基于Lotka—Volterra的微博群体竞争模型》,《情报杂志》2013年第7期。
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情报杂志》2013年第5期。
蓝江:《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蓝云:《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中国记者》2016年第6期。
乐媛、杨伯溆:《网络极化现象研究——基于四个中文BBS论坛的内容分析》,《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雷闪闪、郭小安:《关于被遗忘权法律性质的再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李宝华:《“狂欢”理论视域下新一代网红传播学解读》,《今传媒》2016年第8期。
李彪:《网络事件传播阶段及阈值研究——以2010年34个热点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0期。
李彪、郑满宁:《微博时代网络水军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影响效力研究——以近年来26个网络水军参与的网络事件为例》,《国际新闻界》2012年第10期。
李彬:《重思中国传播学》,《当代传播》2015年第4期。
李昌祖:《论社会舆情的汇集与干预机制》,《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李昌祖、胡思佳、杨延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指数的构建——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李昌祖、许天雷:《舆论与舆情的关系辨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李昌祖、许天雷:《舆情的运行状态解析》,《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李昌祖、郑苏法、周杰:《舆情的运行状态及其干预机制》,《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
李福兰:《基层舆情信息工作浅议》,《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年第6期。
李吉等:《网络口碑舆情情感强度测度模型研究——基于PAD三维情感模型》,《情报学报》2019年第3期。
李金昌、李霞:《网上调查方法技术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李良荣:《警惕网络民粹主义“暴力”——中国民粹主义新动向》,《人民论坛》2015年第1期。
李良荣、徐晓东:《互联网与民粹主义流行——新传播革命系列研究之三》,《现代传播》2012年第5期。
李良荣、郑雯、张盛:《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机理:“传播属性”与“事件属性”双重建模研究——基于 195 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QCA)》,《现代传播》2013年第2期。
李明洁:《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编辑学刊》2011年第4期。
李培林:《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问题和对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
李婷玉:《网络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以2008年网络事件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李贤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李焱:《新形势下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与社会心态变迁》,《理论观察》2016年第3期。
李莹:《国内主观社会指标研究概述》,《前沿》2009年第6期。
李莹:《国外民意调查的主要方法》,《社科纵横》2007年第4期。
李莹:《民意调查技术的新发展》,《社科纵横》2007年第3期。
李莹:《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社科纵横》2013年第7期。
李莹:《生活满意度与政府工作评价》,《社科纵横》2013年第9期。
李莹:《协商式民意调查的过程与效度》,《未来与发展》2015年第6期。
李莹:《主观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理论界》2010年第10期。
梁琪:《反映社会舆情 做好舆情信息工作》,《当代图书馆》2009年第1期。
廖卫民:《上海“11·15”特大火灾舆论波研究——基于大学生网络舆情实测的分析报告》,《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林嘉琳、陈昌凤:《人工智能时代的舆论引导》,《中国记者》2019年第9期。
林荧章:《清末民国期间关于舆论和舆情认知的分野与演变》,《新闻界》2019年第7期。
林竹:《调查中的误差与偏差》,《中国统计》2012年第7期。
林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重视“社情民意”的思想论述》,《社科纵横》2006年第8期。
林竹:《民意调查方法客观真实性探讨》,《中国统计》2011年第9期。
林竹:《民意调查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社科纵横》2007年第8期。
林竹:《西方民意调查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林竹:《西方民意与政策相关性研究模型》,《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林竹:《西方政策与民意采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社科纵横》2015年第9期。
林竹:《西方政策与民意调查结果背离的分析研究》,《社科纵横》2016年第1期。
刘海明:《论网络舆情预警的主客体及其伦理问题》,《情报杂志》2015年第8期。
刘晗:《隐私权、言论自由与中国网民文化:人肉搜索的规制困境》,《中外法学》2011年第4期。
刘霁雯:《当前我国农民的社会心态初探》,《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刘建明:《“后真相论”的执迷与幻觉》,《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12期。
刘建明:《中国古代十大舆论定律》,《新闻爱好者》2015年第3期。
刘建荣:《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大学生网络舆情探析》,《学术论坛》2013年第6期。
刘勘、李晶、刘萍:《基于马尔可夫链的舆情热度趋势分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第36期。
刘丽群、刘丽华:《情感与主题建模:自然灾害舆情研究社会计算模型新探》,《现代传播》2018年第7期。
刘锐:《“人肉搜索”与舆论监督、网络暴力之辨》,《新闻记者》2008年第9期。
刘晓明:《新形势下的舆情特点和分析方法》,《党政论坛》2005年第7期。
刘新玲、关变娜:《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形成要素的社会学分析——以韩寒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刘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1年第1期。
刘毅:《刍议中国古代舆情收集制度》,《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刘毅:《简析舆情变动规律》,《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理论界》2007年第1期。
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刘毅:《试论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理论月刊》2005年第6期。
刘毅、马缘园:《我国舆情信息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我国舆情信息工作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为例》,《新闻界》2011年第6期。
刘英杰、黄微、闫璐:《基于A-V-P的网络舆情信息情感维度空间的模型建构》,《情报资料工作》2017年第6期。
刘永明:《欠发达地区农民社会心态分析——以甘肃省武山县坪塬村为例》,《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刘正强:《关于公安舆情机制建设的思考》,《公安研究》2007年第12期。
楼天阳、陆雄文:《虚拟社区与成员心理联结机制的实证研究:基于认同与纽带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第2期。
楼旭东、刘萍:《“网络水军”的传播学分析》,《当代传播》2011年第4期。
卢艳荣、金天星:《“拟态环境”语境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人民论坛》2012年第14期。
陆晓文:《知识分子:一个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招商周刊》2003年第6期。
陆益龙:《从农民的社会心态看乡村社会的发展态势——基于“千人百村”调查》,《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0期。
吕宗力:《汉代的流言与讹言》,《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罗亮、黄毅峰:《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型时期社会危机的新形态》,《求实》2011年第1期。
马皑、乐国安:《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马广军:《后真相时代网络社交媒体传播技术因素研究》,《新闻战线》2017年第18期。
马兰州、张强:《古代诗歌的舆情功能思想与中医治欎理路的会通》,《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马宁等:《基于动态网络分析(DNA)的意见领袖识别研究》,《科研管理》2014年第8期。
马向真:《当前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诉求调查与研究》,《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马彦:《大数据环境下微博舆情热点话题挖掘方法研究》,《现代情报》2014年第11期。
马意翀:《农民工舆情表达渠道分析——以北京地区农民工为例》,《东南传播》2009年第4期。
马映红:《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演变机理与社会效应》,《学习月刊》2010年第4月下旬。
马圆圆:《网络话语权的出卖现象研究——以网络“水军”为例》,《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7期。
梅松、齐心:《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孟奂:《网络段子的衍生与传播特征探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4期。
孟英、王舵:《西安农民工社会政治心态问题研究》,《新西部》2011年第15期。
倪琳:《晚清清议向舆论演替的历史动因》,《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欧阳小婷:《网民群体极化倾向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现代视听》2009年第1期。
彭兰:《更好的新闻业,还是更坏的新闻业?——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新挑战》,《新闻出版》2017年第24期。
彭兰:《假象、算法囚徒与权利让渡:数据与算法时代的新风险》,《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彭兰:《人人皆媒体的困境与突围可能》,《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1期。
彭兰:《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浦国华、徐金强:《各种市场网络调查方法的比较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10期。
齐先朴:《虚拟空间“网络民意”失真问题研究——以治理“网络水军”问题为例》,《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齐心、梅松:《大城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统计研究》2007年第7期。
齐杏发:《2001年以来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社会影响实证分析》,《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齐杏发:《当前中国中产阶层政治态度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强韶华、吴鹏:《谣言信息传播过程中网民个体行为仿真研究》,《情报科学》2015年第11期。
秦青:《提高CATI调查质量之我见》,《中国统计》2011年第7期。
邱建新:《为“网络公众舆论”正名——关于“网上群体性事件”概念适当性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曲飞帆、杜骏飞:《复杂系统论:中国网络舆论研究的范式转向》,《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全燕:《“后真相时代”社交网络的信任异化现象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课题组:《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社会》2002年第12期。
沈霄等:《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情报杂志》2016年第11期。
生奇志、高森宇:《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特征、类型与发展趋势》,《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石新宇:《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第1期。
史安斌、王沛楠:《作为社会抗争的假新闻——美国大选假新闻现象的阐释路径与生成机制》,《新闻记者》2017年第6期。
史安斌、王沛楠、张耀钟:《2017年全球新闻传播新趋势》,《国际传播》2017年第4期。
史安斌、杨云康:《后真相时代政治传播的理论重建和路径重构》,《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9期。
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4期。
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
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史伟、单中元:《关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维度思考》,《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史献芝、刘建明:《关于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问题的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舒贸扬:《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舆情信息工作》,《湖北宣传》2009年第2期。
宋好:《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今传媒》2010年第11期。
苏国强、兰月新:《基于SIR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扩散模型研究》,《武警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苏林森:《当前我国职工舆情的问题和应对——基于历次全国职工状况调查的分析》,《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苏林森:《当前职工舆情及应对——基于历次全国职工状况调查的分析》,《工会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苏娜:《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江苏高教》2014年第3期。
孙博逊、初明利:《“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11期。
孙凤:《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模型》,《统计研究》2007年第2期。
孙光宁:《网络水军的反民主危害及其规制》,《理论视野》2012年第8期。
孙蕾:《网上调查与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比较》,《统计教育》2002年第3期。
孙玲芳等:《基于改进K-means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发现技术》,《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年第4期。
孙明:《城市中产阶层的改革态度:利益驱动与理念牵引》,《江海学刊》2015年第5期。
孙少晶等:《“算法推荐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新闻大学》2019年第6期。
孙旭:《论习近平群众路线思想的三个特质》,《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孙燕:《谣言风暴:灾难事件后的网络舆论危机现象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5期。
孙亦祥:《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建构》,《情报科学》2015年第1期。
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汤景泰:《偏向与隐喻:论民粹主义舆论的原型叙事》,《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9期。
汤景泰、星辰:《技术污名化的传播机制:基于系列邻避事件的分析》,《现代传播》2018年第2期。
唐超:《突发型群体性事件网络影响力演进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4期。
陶睿:《论群体性事件与政府网络舆情控制》,《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0期。
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滕云、陈玲:《网络舆情特点的实证研究——基于高校 BBS 论坛的文本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田俊静等:《基于决策树方法的网络舆情反转识别与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9年第8期。
涂凌波:《草根、公知与网红:中国网络意见领袖二十年变迁阐释》,《当代传播》2016年第5期。
汪继业:《习近平群众路线思想的三重内涵浅析》,《湘潮》2015年第8期。
汪行福:《“后真相”本质上是后共识》,《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王道勇:《匿名的狂欢与人性的显现——对2006年网络集群事件的分析》,《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王东:《网上调查利弊的方法论权衡和评估》,《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4期。
王高贺:《习近平调查研究思想初探》,《求实》2015年第8期。
王国华等:《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中的@上海发布为例》,《情报杂志》2015年第4期。
王国华等:《网络热点事件中的舆情关联问题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7期。
王国华、方付建:《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王国华、方付建:《我国舆情信息工作体系建设:现状、困境、走向》,《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6期。
王国华、闵晨、钟声扬:《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热点事件网民舆论“反转”现象研究——基于“成都女司机变道遭殴打”事件的内容分析》,《情报杂志》2015年第9期。
王海、何洪亮:《中国古代舆情的历史考察—从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说起》,《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王欢:《涉警舆情反转的生成机理与治理——以庆安枪击案为研究样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王欢:《涉警舆情态势分析:根源、现状与趋势》,《山东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王嘉、戴艳军、王智宇:《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研究—— 基于人人网》,《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7期。
王建龙:《把握社会舆情》,《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20期。
王建明:《我国近代舆情概念的使用及其思想内涵的历史嬗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王军凤:《和谐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期。
王君泽等:《微博客意见领袖识别模型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
王君泽、曾润喜、杜洪涛:《基于网页转载关系判别的网络舆情传播态势分析》,《情报杂志》2015年第1期。
王来华:《略述民意研究、民意测验的沿革及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4期。
王来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舆情信息汇集分析机制》,《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王来华:《舆情变动规律初论》,《学术交流》2005年第12期。
王来华、白红光、李莹:《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感受:生活质量和舆情分析两个视角》,《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2期。
王来华、林竹、毕宏音:《对舆情、民意和舆论三概念异同的初步辨析》,《新视野》2004年第5期。
王莉:《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数据隐私”的合理使用——知情同意、未知情同意与参与式同意》,《编辑之友》2018年第10期。
王妮、郭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弱势群体心态考察》,《社会视点》2012年第6期上。
王秋菊:《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引导难点及建议》,《青年记者》2017年第16期。
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王仕勇:《社会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王仕勇:《网络流行语:关涉议题及议题建构》,《求索》2014年第8期。
王仕勇:《网络流行语概念及特征辨析》,《探索》2014年第4期。
王仕勇:《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分析》,《探索》2016年第6期。
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王小兰:《舆情信息工作的实践困境与现实建构》,《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王小青、徐川、刘晓:《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理论依据、特征及管理机制》,《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王兴国:《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王亚鹏:《“网络红人”现象剖析》,《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王妍卓、潘丽莉:《2019年度重大社会思潮研判》,《人民论坛》2019年第35期。
王玉龙:《舆情反转:突发事件过程中网络群体极化的角色研究——基于“天价鱼事件”的分析》,《电子政务》2016年第5期。
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情报杂志》2014年第7期。
王子文、马静:《网络舆情中的“网络推手”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2期。
卫海英:《网上调查方法的发展与改进》,《北京统计》2002年第5期。
魏晓东、李明章:《“改革开放与新的社会阶层论坛”综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文静:《传播学视野下新网红走红原因探析——以 papi酱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0期。
吴玲、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吴廷俊:《走出新闻史研究的“学术内卷化”》,《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3期。
吴婷:《基于角色引导的大学生网络舆情治理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研究》,《高教探索》2014年第6期。
吴晓明:《后真相与民粹主义:“坏的主观性”之必然结果》,《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吴诣民、罗剑兵:《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贫困群体分析》,《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
武源:《浅论胡锦涛民主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实现途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席海莎:《浅析后真相时代下的舆情反转》,《新闻知识》2017年第9期。
夏学銮:《当前中国八种不良社会心态》,《人民论坛》2011年第12期。
夏学銮:《网络时代的谣言变局》,《人民论坛》2009年第23期。
夏炎:《古代执政者如何把握社会舆情——以唐代为例》,《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7期。
夏炎:《唐朝执政者如何把握社会舆情》,《决策》2012年第5期。
肖鸿雁等:《基于直觉模糊推理的微博舆情危机预警研究》,《情报探索》2019年第7期。
肖燕雄、陈志光:《匿名、假名与实名之别——以铜须事件为例解析网络论坛中的网民行为》,《当代传播》2007年第4期。
谢金林:《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 ——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1期。
谢科范等:《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谢新洲:《专题: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与预测研究(序)》,《图书情报工作》2013年第15期。
谢新洲、安静:《网络意见领袖的多维视角分析》,《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9期。
谢新洲、张炀:《我国网民网络社交行为调查》,《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6期。
辛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0期。
新社会阶层江苏研究基地课题组:《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认同研究》,《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熊光清:《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徐敬宏等:《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徐静、刘晓星:《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权利话语把握及危机应对》,《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徐砺:《抢购风波背后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徐向红:《舆论的形成初探》,《东岳论丛》1988年第1期。
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徐学荣、王小婷、陈斌:《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薛程、吴蔚:《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5期。
薛可、陈晞:《BBS中的“舆论领袖”影响力传播模型研究》,《新闻大学》2010年第4期。
闫岩:《网络水军》———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变异性研究》,《新闻传播》2011年第3期。
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杨斌艳:《“舆情、舆论、民意”等词的定义与变迁》,《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2期。
杨红辉:《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农民社会心态的调查研究》,《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年第5期。
杨家宁:《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1期。
杨谨铖等:《面向涉恐舆情的网民心理演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情报杂志》2019年第3期。
杨静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网络舆情案例匹配模型》,《现代情报》2019年第10期。
杨久华:《关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的研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杨久华:《试论当前我国的网络群体事件及其治理思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杨盛菁:《CATI技术的应用前景》,《中国统计》2012年第5期。
杨盛菁:《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技术及其应用分析》,《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年第2期。
杨枝煌:《网络水军类型、多重信用及其治理》,《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姚福生、钱芳、苏畅:《大学生网络舆情主题演化探究及其预警指标设计》,《学术论坛》2012年第2期。
姚望:《邓小平利益表达思想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易承志:《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分析》,《情报杂志》2011年第12期。
阴立影:《试析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水军”现象》,《今传媒》2012年第2期。
殷俊、姜胜洪:《网民与网络谣言治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
尤吴晶:《网络舆情诱发大学生集群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师》2013年第1期。
于家琦:《民间组织在舆情信息机制中的作用》,《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3期。
于家琦:《舆情调查的优劣势分析》,《中国统计》2010年第12期。
于家琦、王来华:《论公共政策过程中运用舆情调查的双重理性》,《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于志君、郭根生:《“网络水军”的形成机制与传播效力研究》,《现代视听》2011年第5期。
余霞:《网络红人: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草根偶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喻国明:《AI“谣言粉碎机”:从原理到效能》,《现代视听》2019年第2期。
喻国明:《传播学的学术创新:原点、范式与价值准则——在“反思传播学圆桌论坛”上的发言》,《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2期。
喻国明:《当前中国社会舆情的现状及特征》,《新闻世界》2012年第7期。
喻国明:《基于语料库方法的舆论热词数据库的构建——以2011——2013年全国两会舆情中心词和关联词的发现与分析为例》,《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1期。
喻国明:《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特征及统计分析》,《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年第4期。
喻国明:《喻国明:“网红”是多元社群的“文化标签”》,《前线》2016年第10期。
喻国明等:《传播学研究:大数据时代的新范式》,《新闻记者》2013年第6期。
喻国明、冯菲:《区块链对后真相的重新建构:“分散—聚合”模式的设想》,《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喻国明、李彪:《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下)——基于第三代网络搜索技术的舆情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喻国明、李彪:《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及借鉴意义》,《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6期。
袁宏珍:《加强舆情信息工作的思考》,《现代领导》2011年第7期。
昝玉林、许文贤:《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探析》,《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19期。
曾繁旭、黄广生:《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
曾润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第8期。
曾润喜、杜换霞、王君泽:《网络舆情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比较研究》,《情报杂志》2014年第4期。
曾润喜、毛子骏、徐晓林:《非传统安全的缘起、话语变迁及治理体系》,《电子政务》2014年第5期。
曾润喜、王晨曦、陈强:《网络舆情传播阶段与模型比较研究》,《情报杂志》2014年第5期。
曾润喜、魏冯:《“互联网+”缘何爆红?——基于网络流行语舆情表征的互文性解读》,《情报杂志》2016年第4期。
曾润喜、魏冯:《强势模因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语义演变及流行理据——基于“你懂的”八年进化轨迹的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16年第2期。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情报杂志》2009年第11期。
张爱军、师琦:《人工智能与网络社会情绪的规制》,《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4期。
张爱军、张媛:《大数据与网络草根民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张德存:《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1期。
张富良:《构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新探》,《求实》2002年第10期。
张海东、邓美玲:《新社会阶层的政治态度测量与比较研究——基于六省市调查数据》,《江海学刊》2017年第4期。
张华:《“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
张家文:《关于网络调查研究方法的思考》,《鄂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张珂:《论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
张克生:《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4期。
张克生:《舆情研究中对系统方法的运用与创新》,《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5期。
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张丽红:《简析农民工子女不良舆情及其调适》,《社会工作》2008年第2期下。
张丽红:《农民工的政治权利探析》,《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
张丽红:《试析我国基层社区舆情工作的相关机制或制度》,《理论界》2010年第4期。
张丽红:《新生代农民工的矛盾性特征及其应对》,《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第3期。
张丽红:《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分析——以天津为例》,《社科纵横》2012年第7期。
张丽红:《舆情的基本机制研究综述》,《前沿》2009年第9期。
张丽红:《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加强党内舆情的信息汇集、研判和引导》,《理论与现代化》2017年第3期。
张鹏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危机预警》,《电子政务》2016年第11期。
张鹏等:《基于扎根理论与词典构建的微博突发事件情感分析与舆情引导策略》,《现代情报》2019年第3期。
张素梅:《关于舆情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张涛甫:《舆论、价值、文化:理解民意的三个维度》,《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期。
张涛甫:《重新出发:新传播生态下中国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编辑学刊》2017年第2期。
张涛甫、徐亦舒:《寻求对话:在舆论研究的特殊性与普适性之间》,《新闻大学》2017年第5期。
张涛甫、徐亦舒:《重新出发:新传播生态下中国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编辑学刊》2017年第2期。
张文英:《康熙时期对“舆情”的使用及其研究》,《理论界》2010年第9期。
张文英:《士人成为中国古代舆情主体的原因探析》,《社科纵横》2013年第7期。
张文英:《中国古代舆情表达方式探析》,《天府新论》2013年第3期。
张跣:《重建主体性:对“网红”奇观的审视与反思》,《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张毅:《网络舆情管理及分析系统的构建》,《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张玉峰、何超:《基于Web挖掘的网络舆情智能分析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4期。
张玉亮:《基于信息交换均衡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分期研究》,《现代情报》2013年第1期。
张玉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与导控策略——基于网络舆情主体心理的分析视阈》,《情报杂志》2012年第4期。
张钰莎、罗莉霞:《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情绪分析》,《价值工程》2017年第27期。
张元龙:《关于“舆情”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浙江学刊》2009年第3期。
张泽波、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9期。
张志安:《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想象》,《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2期。
张志安、李蔼莹:《2017年中国新闻业年度发展报告》,《新闻界》2018年第1期。
张志安、晏齐宏:《网络舆论的概念认知、分析层次与引导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5期。
张志安、张美玲:《网民社会心态与舆论引导范式转型》,《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版第5期。
张志安、张世轩:《5G时代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传媒》2019年第22期。
张志安、邹禹同:《大数据时代 “被遗忘权”的中国引入:意义与限制》,《中国出版》2018年第2期。
张宗云:《努力提升新形势下舆情信息工作水平》,《福建理论学习》2009年第6期。
赵开开、孙秦敏:《论习近平大兴调查研究思想》,《学术探索》2018年第5期。
赵开开、郑曙村:《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新成果:习近平民主思想创新》,《新疆社科论坛》2015年第5期。
赵开开、郑曙村:《民主的真谛与实现路径:习近平民主思想论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
赵美英:《新社会阶层政治诉求的调查与机制研究》,《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赵前卫:《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场新变化》,《今传媒》2016年第6期。
赵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远?对“网络红人”现象的传播学解读》,《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4期。
赵双阁、孙苌蕊:《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与新闻传播的冲突及平衡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郑方辉、李旭辉:《民意调查与公共政策评价》,《江汉论坛》2007年第3期。
郑曙村、郭永奎:《当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需求及其引导》,《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年第9期。
郑文标:《基于在线数据的网络调查研究方法》,《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郑雯、桂勇:《网络舆情不等于网络民意——基于“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2014)”的思考》,《新闻记者》2014年第12期。
支庭荣、罗敏:《“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新闻界》2018年第1期。
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江苏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调查与研究》,《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钟敏娟:《无标度特性下的有界信任交互网络伪舆情演化建模及仿真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7年第6期。
周葆华:《新媒体与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意见表达——以上海为例的实证研究》,《当代传播》2013年第2期。
周葆华:《作为“动态范式订定事件”的“微博事件”——以2010年三大突发公共事件为例》,《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周德丰:《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民主性精华”》,《北大中国文化研究》(总第三辑),2013年12月31日。
周德丰、李杨:《中国古代民主性精华——刘光汉(师培)〈中国民约精义〉旨要》,《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2期。
周定平:《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与规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周海灯、王国华、方付建:《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研究——以思念水饺“致病门”事件为例》,《电子政务》2012年第10期。
周荐、刘静静:《从当代流行语看社会文化变迁》,《当代修辞学》2018年第2期。
周兢:《塔尔德对立理论视域的舆情危机及其消解》,《学术论坛》2012年第2期。
周静、卢敦基:《中国智库:历史渊源与当代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周俊:《基于方法论分析倾向性网络舆情的思考》,《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18期。
周可达:《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的思考》,《桂海论丛》2012年第3期。
周湘智:《迎接智库研究的2.0时代》,《中国科技奖励》2015年第8期。
周晓虹:《传播的畸变——对“SARS”传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周星:《网络吐槽现象的正反观——观察papi酱的网红现象》,《人民论坛》2016年第13期。
周耀明、张慧成、王波:《网络舆情演化模式分析》,《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周裕琼:《从标语管窥中国社会抗争的话语体系与话语逻辑:基于环保和征地事件的综合分析》,《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5期。
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周裕琼、齐发鹏:《策略性框架与框架化机制:乌坎事件中抗争性话语的建构与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8期。
朱春鹰:《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朱辉、骆公志:《网络舆情评估EHA三维指标体系的构建》,《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朱孔来、曹圆圆:《关于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探讨》,《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朱润萍、张美静:《浅论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的网络舆情》,《新闻传播》2013年第3期。
朱山、章海波:《试论民意调查与政府决策》,《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2辑。
朱晓杰、王靖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社会心态适应性探究》,《理论观察》2015年第9期。
朱毅华、张超群:《基于影响模型的网络舆情演化与传播仿真研究》,《情报杂志》2015年第2期。
诸凤娟:《古代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祝华新、赖龙威:《专业化智库:舆情监测转型新途径》,《中国报业》2014年第23期。
祝兴平:《网络推手及网络信任危机》,《新闻实践》2009年第8期。
庄杰:《论我国政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邹诗鹏:《后真相世界的民粹化现象及其治理》,《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4期。
邹振东:《“一刀切”治理大数据“杀熟”——“机器算计时代”的服务器管理》,《人民论坛》2019年第36期。
单学刚、朱燕、贾伟民:《2016年中国网络舆情新趋势》,《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辑刊)2017年第1期。
曹银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2年。
马献忠:《舆情研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前景广阔——关于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舆情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9月25日。
吴阿娟:《舆情语境新变化与舆情应对新视角》,《天津日报》2018年7月30日。
谢耘耕:《构建中国特色舆论学学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0月20日。
张洋:《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任务使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周耀明:《网络舆情行为演化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Bernard C.Hennessy,Public Opinion,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Inc.,1970.
Kolbitsch J,Maurer H A.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b:How Emerging Communities Shape the Information we Consume. J.UCS,2006.
中国农村研究.2018年卷.上
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指数报告.V2.0,趋势·经验·对策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Report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V2.0:Trends,Experiences and Countermeasures劳动关系比较研究:中国、韩国、德国/欧洲(英文版)
Comparative Industrial Relations:China,South-Korea and Germany/Europe分离与重构——中国大众传媒产业经济绩效分析
有闻必录:一个中国新闻口号的兴衰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