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is book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17+1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17+1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reveals the progress of the "17+1 cooperation" and the dilemmas and challenges to be faced. At the same time, i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explains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logic of the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and provides a path choice for improving the "17+1 cooperation" mechanism, helping the reform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nlightenment value of the study is generally revealed, and the topic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studied are proposed.(AI翻译)
徐菁忆:(著)
徐菁忆,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现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研究,在《中国行政管理》《屮国青年研究》《南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第2版。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
习近平:《结合中欧两大力量 打造四大伙伴关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年4月1日第1版。
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22日第2版。
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5年3月20日第2版。
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第2版。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第2版。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第1版。
习近平:《把握时代机遇 共谋亚太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9日第2版。
习近平:《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日第2版。
习近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党建》2018年第6期。
王毅:《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6年5月31日第7版。
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9日第6版。
蔡拓:《全球学与全球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蔡拓、杨雪冬、吴志成主编:《全球治理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陈岳、蒲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樊勇明、蒲思胜:《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高歌主编:《从“16+1”到“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共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黄平、刘作奎:《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五年成就报告:2012—2017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黄平主编:《中国—中东欧智库合作进展与评价报告(2015—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李永全、王晓泉:《“一带一路”蓝皮书:“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厉以宁、林毅夫等:《读懂“一带一路”》,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版。
刘建飞、罗建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战略》,新华出版社2018年版。
刘作奎:《欧洲与“一带一路”倡议:回应与风险(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秦亚青:《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
王镭、王立强主编:《“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王在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合作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习近平:《习近平谈“一带一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国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国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俞正梁、陈志敏:《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赵刚主编:《中东欧国家发展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朱晓中:《中东欧与欧洲一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朱晓中:《中东欧转型2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美]亨利·基辛格:《世界新秩序》,胡利平、林华、曹爱琴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美]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步少华:《中国—中东欧国家次区域合作的经验与展望》,《学习月刊》2015年第24期。
步少华:《中欧“次区域合作”:动力与未来方向》,《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2期。
蔡鹏鸿:《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陈春华:《波兰在欧盟影响力的发展趋势与决定因素》,《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3期。
陈明琨、陶文昭:《文化自信视阈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年第6期。
陈曙光:《人类命运与超国家政治共同体》,《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6期。
陈小鼎、王亚琪:《战后欧洲安全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6期。
崔宏伟:《“一带一路”倡议与容克投资计划对接前景探析》,《德国研究》2016年第1期。
崔洪建:《中国—欧盟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及前景》,《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1期。
樊勇明:《从国际公共产品到区域性公共产品——区域合作理论的新增长点》,《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
樊勇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
房乐宪、关孔文:《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政策内涵及态势》,《和平与发展》2017年第4期。
冯敏、宋彩萍:《运用“一带一路”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关系对策》,《经济问题》2016年第1期。
傅梦孜:《亚太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1993年第11期。
高歌:《“16+1”与“一带一路”:相同和不同》,《世界知识》2017年第1期。
高歌:《入盟十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政治不稳定》,《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5期。
高歌:《中东欧国家“欧洲化”道路的动力与风险》,《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第10期。
高歌:《中东欧国家在欧盟中的地位和作为》,《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第3期。
高奇琦:《全球治理、人的流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年第1期。
关朋:《全球安全局势中的新图景——略论习近平国际安全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6期。
郭传玲:《亚太经济合作的现状、特点及趋势》,《现代国际关系》1991年第3期。
胡丽燕:《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竞争与合作》,《俄罗斯研究》2008年第2期。
胡勇:《南南合作视野下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胡勇:《欧盟扩大视野下的东南欧地区主义与地区合作》,《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
扈大威、房乐宪:《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次区域整体合作:中欧关系的新亮点》,《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3期。
扈大威:《中国整体合作外交评析:兼谈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6期。
黄海涛、刘志:《试析欧洲难民危机》,《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12期。
黄河、戴丽婷:《“一带一路”公共产品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太平洋学报》2018年第8期。
黄河:《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一带一路”》,《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6期。
黄平:《中国、世界与新天下观》,《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黄晓燕、秦放鸣:《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2015—2017):国内外研究综述》,《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8年第3期。
姬文刚:《中东欧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反思:基于政党政治发展的视角》,《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8期。
姜琍:《英国脱欧对欧盟和中东欧国家的政治影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5期。
鞠豪、苗婷婷:《罗马尼亚的欧洲化水平评估——基于规范性和认知性要素的分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8年第4期。
鞠豪:《转型二十年:中东欧国家的政府稳定性》,《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6年第2期。
孔寒冰、韦冲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孔寒冰:《“16+1”国家的差异性与“精准”的经贸合作》,《世界知识》2017年第1期。
孔寒冰:《对当前中东欧研究的几点学术辨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9年第1期。
孔田平:《“中等收入陷阱”与中东欧国家的增长挑战》,《欧洲研究》2016年第2期。
孔田平:《维谢格拉德集团的地位与中欧的未来》,《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
李滨、陈子烨:《实践逻辑视野下的新型国际关系建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11期。
李东燕:《全球安全治理与中国的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4期。
李俊:《浅析中国与中东欧务实合作》,《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第2期。
刘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进展与前景》,《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刘丰:《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刘丰:《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角色定位》,《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刘作奎、鞠维伟:《“多瑙河和新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欧洲研究》2016年第4期。
刘作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16+1合作”》,《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3期。
刘作奎:《新形势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问题分析》,《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1期。
刘作奎:《中东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4期。
刘作奎:《中国和中东欧合作是中国构筑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尝试》,《当代世界》2016年第12期。
刘作奎:《中国与中东欧合作:问题与对策》,《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5期。
柳思思:《“一带一路”:跨境次区域合作理论研究的新进路》,《南亚研究》2014年第2期。
龙静:《“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欧地区的机遇和挑战》,《国际观察》2016年第3期。
龙静:《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挑战及对策》,《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5期。
马斌:《中欧班列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应对》,《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6期。
马细谱:《中国与东欧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苏联因素——以“对华国际”活动为例》,《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4期。
欧阳康:《全球治理变局中的“一带一路”》,《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庞中英:《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欧洲》1999年第2期。
秦亚青、魏玲:《新型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合作实践》,《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曲岩:《“规范性力量欧洲”的理念与实践:以罗马尼亚入盟为例》,《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5期。
阮宗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助力中国战略机遇期》,《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1期。
阮宗泽:《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世界梦”》,《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
宋黎磊、王宇翔:《新形势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公共外交探析》,《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8期。
苏长和:《中国地方政府与次区域合作:动力、行为及机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
孙吉胜:《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孙琦:《欧美大国与中东欧利益关系对中国—中东欧合作之启示》,《学术交流》2018年第4期。
王鸿刚:《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时代的机遇与方向》,《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王明国:《构建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新格局》,《当代世界》2016年第7期。
王浦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思想论析》,《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3期。
王晓菊:《苏东剧变后波兰的人口状况及移民趋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8年第4期。
王寅:《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5期。
吴世韶:《从“次区域经济合作”到“次区域合作”:概念辨析》,《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吴宇、吴志成:《全球化的深化与民粹主义的复兴》,《国际政治研究》2017年第1期。
吴志成、迟永:《“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治理变革》,《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
吴志成、韩笑:《“一带一路”:以国际合作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8期。
吴志成、李冰:《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的中国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9期。
吴志成、李金潼:《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中国视角与实践》,《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5期。
吴志成、李金潼:《践行区域合作共赢与全球协商共治的中国方案——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一带一路”建设》,《当代世界》2015年第5期。
吴志成、吴宇:《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初探》,《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3期。
吴志成、吴宇:《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8年第3期。
西仁塔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探析:一种跨境次区域合作视角》,《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2期。
向洁、何伦志:《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盟”对接之基础、困境、模式与路径探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年第2期。
项佐涛:《“中东欧研究在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1期。
项佐涛:《试析中东欧新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国际政治研究》2017年第2期。
肖欢容:《地区主义及其当代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2期。
肖洋:《中欧陆海快线与“一带一路”物流网的巴尔干支点》,《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8期。
徐刚:《第二届“中国—中东欧论坛”综述》,《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1期。
徐刚:《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新阶段、新挑战与新思路》,《现代国际关系》2015年第2期。
杨洁勉:《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思维和谋划》,《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于军:《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现状与完善路径》,《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2期。
张殿军:《习近平对外人文交流战略思想论略》,《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张骥、陈志敏:《“一带一路”倡议的中欧对接:双层欧盟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1期。
张宇燕:《中国对外开放的理念、进程与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11期。
赵卫涛、鞠维伟:《“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综述》,《欧洲研究》2017年第1期。
赵卫涛:《国外中东欧政治转型研究:范式、过程与反思》,《国外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郑保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辩证统一性》,《国际问题研究》2018年第6期。
郑先武:《新区域主义理论:渊源、发展与综合化趋势》,《欧洲研究》2006年第1期。
钟飞腾:《“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与大国关系》,《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钟振明:《公共产品与联盟经济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钟准、杨曼玲:《中国“铁路外交”:历史演变与当前类型》,《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第3期。
曾向红:《全球化、逆全球化与恐怖主义新浪潮》,《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朱行巧:《大国争斗与夹缝中的中东欧》,《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1期。
朱行巧:《中东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3期。
朱晓中:《大国在中东欧的重新布局》,《当代世界》2013年第9期。
朱晓中:《中东欧国家转型和资本主义类型》,《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年第2期。
朱晓中:《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阶段及特点》,《世界知识》2017年第1期。
朱晓中:《中国中东欧研究的几个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16年第5期。
Andrew,Hurrell (1995),:,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sian Development Bank (2012),: 2012-2022,Manila:Philippines Press.
Balassa,Bela (2013), (),London:Routledge Press.
Buzan,Barryand Ole Waever,eds.(1998),:,Boulder: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Chan,Gerald,Pak K.Lee and Lai-Ha Chan (2011),:?London:Routledge Press.
Demko,George J.(1998),,New York:Routledge Publisher.
Doidge,Mathew (2014),,New York:Springer Press.
Estevadeordal,Antoni,Brian Frantz and Tam Robert Nguyen,eds.(2002),:,Washington:IDB Publications.
Fujita,Masahisa,Paul R.Krugman and Anthony J.Venables (2001),:,,,Cambridge: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Fürst,Rudolf and Filip Tesarˇ,eds.(2014),':,,Prague: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albraith,James K.(2012),,,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as,Ernst B.and Desmond Dinan (1958),:,,,1950-1957,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ttne,Björn (1999),:,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András Inotai and Osvaldo Sunkel (2000),,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
Hix,Simon (1999),,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Katzenstein,Peter J.(2005),:,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ed.(2013),:,London:Routledge Press.
Kindleberger,Charles Poor (1986),,1929-1939,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wrence,Robert Z.(2000),,,,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Mayer,Maximilian (2018),,Singapore:Palgrave Macmillan.
Melissen,Jan (2004),,New York:Springer Press.
—— (2011),,New York:Springer Press.
Nye Jr,Joseph S.(2003),:'',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New York:Routledge Press.
—— (2004),:,Public Affairs.
Radaelli,Claudio M.(2006),,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Sandler,Todd and Lawrence E.Blume (1992),:,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hambaugh,David L.(2013),:,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öderbaum,Fredrik,eds.(2013),:,New York:Routledge Press.
Warleigh-Lack,Alex,NickRobinson and Ben Rosamond,eds.(2011),:,,London:Routledge Press.
White,Stephen,Paul G.Lewis and Judy Batt,eds.(2013), 5,London: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Windhoff-Héritier,Adrienne,et al.(2011),:,Marylan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Altmann,Franz-Lothar (2003),“A Schem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Europe”,3(1).
Andreev,Svetlozar A.(2009),“Sub-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Expanding EU:The Balkans and the Black Sea Area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1(1).
Ash,Timothy Garton (1986),“Does Central Europe Exist?” 9.
Barnett,Michael and Raymond Duvall (2005),“Power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59(1).
Bechev,Dimitar (2006),“Carrots,Sticks and Norms:the EU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Europe”,3(1).
Beeson,Mark and Diane Stone (2013),“The European Union Model's Influence in Asia after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12(2).
Best,Jacqueline,et al.(2017),“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Meets the Unexpected:Brexit,Trump and Global Populism”,24(2).
Breslin,Shaun (2011),“The ‘China Model’ and the Global Crisis:From Friedrich List to a Chinese Mode of Governance?” 87(6).
Bruszt,Laszlo (2002),“Making Markets and Eastern Enlargement:Diverging Convergence?” 25(2).
Copsey,Nathaniel (2014),“The Influence of Newer Member States in the European Union:The Case of Poland and the Eastern Partnership”,-66(3).
—— and Karolina Pomorska (2010),“Poland's Power and Influ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The Case of Its Eastern Policy”,8(3).
Cottey,Andrew (2012),“Regionalism and the EU's Neighbourhood Policy:The Limits of the Possible”,12(3).
Cowling,Keith and Roger Sugden (1999),“The Wealth of Localities,Regions and Nations:Developing Multinational Economies”,4(3).
Doidge,Mathew (2007),“Joined at the Hip:Regionalism and Interregionalism”,29(2).
Drahokoupil,Jan (2009),“After Transition:Varieties of Politic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7(2).
Elkins,David J.(1979),“A Cause in Search of Its Effect,or What Does Political Culture Explain?” 11(2).
Fallon,Theresa (2015),“The New Silk Road:Xi Jinping's Grand Strategy for Eurasia”,37(3).
Gartzke,Erik,Quan Li and Charles Boehmer (2001),“Investing in the Peace: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55(2).
Gerstl,Alfred (2013),“China's New Silk Roads.Categorising and Grouping the World:Beijing's 16+ 1+ X European Formula”,10(1).
Gilson,Julie (2005),“New Interregionalism?The EU and East Asia”, 27(3).
Gu,Jing,John Humphrey and Dirk Messner (2008),“Global Governanc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ise of China”,36(2).
Hamanaka,Shintaro (2015),“What Is Subregionalism?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wo Case Studies from Asia”, 30(3).
Hettne,Björn (1993),“Neo-mercantilism:The Pursuit of Regionness”,28(3).
—— and Fredrik Söderbaum (2000),“Theorising the Rise of Regionness”,5(3).
Holslag,Jonathan (2017),“How China's New Silk Road Threatens European Trade”,52(1).
Hyde-Price,Adrian (2006),“‘Normative' Power Europe:A Realist Critique”,13(2).
Ikenberry,G fobn (2008),“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87(1).
Ito,Takatoshi,et al.(2014),“China's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World:Editors' Overview”,9(2).
Jerdén,Björn (2014),“The Assertive China Narrative:Why It Is Wrong and How So Many Still Bought into It”,7(1).
Johnston,Alastair Iain (2013),“How New and Assertive Is China's New Assertiveness?”37(4).
Jovic',Dejan (2006),“Croatia and the European Union:A Long Delayed Journey”,8(1).
Kaczmarski,Marcin and Jakub Jakóbowski (2015),“China on Central-eastern Europe:‘16+1’as Seen from Beijing”,166(4).
Kindleberger,Charles Poor (1981),“Dominance and Leader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Exploitation,Public Goods,and Free Rides”,55(2).
Knobel',A.(2017),“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Possible Obstacles”,59(5).
Kundera,Milan (1984),“The Tragedy of Central Europe”,28(10).
Lane,David (2005),“Emerging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in Former State Socialist Societies”, & 9(3).
Libman,Alexander (2016),“Link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Mission Impossible”,6(1).
Lindstrom,Nicole (2003),“Between Europe and the Balkans:Mapping Slovenia and Croatia's ‘Return to Europe’ in the 1990s”,27(3).
Loke,Beverley (2018),“China's Economic Slowdown:Implications for Beijing's Institutional Power and Global Governance Role”,31(5).
Makarov,I.and A.Sokolova (2016),“Coordination of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n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Opportunities for Russia”,11(2).
Manners,Ian (2002),“Normative Power Europe: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40(2).
Mattern,Janice Bially (2012),“Why Soft Power Isn't So Soft:Representational Force and the Sociolinguistic Construction of Attraction in World Politics”,33(3).
McCourt,David M.(2012),“What's at Stake in the Historical Turn?Theory,Practice and Phronēsi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41(1).
McGee,T.G.and Charles Greenberg (1992),“The Emergence of 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ASEAN:Towards the Year 2000”, 9(1).
Mierzejewski,Dominik (2018),“Poland External Relations Briefing:Foreign Policy in 2018”,4(3).
Milner,Helen (1992),“International Theories of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44(3).
Nölke,Andreas and Arjan Vliegenthart (2009),“Enlarging the Varieties of Capitalism:The Emergence of Dependent Market Economies in East Central Europe”, 61(4).
Nye Jr,Joseph S.(2009),“Get Smart:Combining Hard and Soft Power”,88(4).
Olson,Mancurand Richard Zeckhauser (1966),“An Economic Theory of Alliances”,48(3).
Ong,David M.(2017),“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Bringing ‘Asian Values’ to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20(3).
Palmer,Pelagidis Theodore and Harry Papasotiriou (2002),“Globalisation or Regionalism?States,Market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28(3).
Pan,Chengxin (2014),“The ‘Indo-Pacific’ and Geopolitical Anxieties about China's Rise in the Asian Regional Order”,68(4).
Pencea,Sarmiza and Iulia Monica Oehler-Şincai (2015),“Romania,Strategic Partner in China-CEE Relations”,3(1).
Pridham,Geoffrey (2007),“The Effects of the European Union's Democratic Conditionality:The Case of Romania during Accession”,23(2).
Reiterer,Michael (2006),“Interregionalism as a New Diplomatic Tool:The EU and East Asia”,11(2).
Sangar,Kaneshko (2017),“Russia and China in the Age of Grand Eurasian Projects:Prospects for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Eurasian Economic Union”,1.
Schweiger,Christian (2014),“Poland,Variable Geometry and the Enlarged European Union”,66(3).
Simic',Jasminka (2015),“The Economic Belt of the New Silk Road:Chinese Breakthrough in the West or a Response to Asian Challenges”,67(2).
Sjursen,Helene (2006),“The EU as a ‘Normative’ Power:How Can This Be?” 13(2).
Skalamera,Morena (2018),“The Silk Road 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Russian and Chinese Competition for Central Asia's Energy”,20(4).
Smith,Karen E.(2005),“The EU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The Absence of Interregionalism”,27(3).
Smith,Michael and Natee Vichitsorasatra (2010),“The European Union's Asia Strategies:Problems of Foreig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47(3).
Söderbaum,Fredrik (2013),“Rethinking Regions and Regionalism”,14(2).
——and Luk Van Langenhove (2005),“Introduction:The EU as a Global Actor and the Role of Interregionalism”,27(3).
Solioz,Christophe and Paul Stubbs (2009),“Emergent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South East Europe:Towards ‘Open Regionalism’?” 9(1).
Solomon,Ty (2014),“The Affective Underpinnings of Soft Power”, 20(3).
Stephen,Matthew D.(2017),“Emerging Powers and Emerging Trends in Global Governance”,23(3).
Tang,Shiping (2012),“Outline of a New Theory of Attribution in IR:Dimensions of Uncertainty and Their Cognitive Challenges”,5(3).
—— (2018),“China and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Order (s)”, & 32(1).
Tsardanidis,Charalambos (2011),“EU and South-eastern Europe:From Asymmetrical Inter-regionalism to Dependencia Sub-regionalism?” 11(4).
Tuszynski,Rafal (2015),“Polish Perspectives on Cee-China ‘16+1’ Cooperation:The Unexpected Ukrainian Factor”,9(1).
Walker,Martin (2007),“Russia v.Europe:The Energy Wars”,24(1).
Wendt,Alexander (1995),“Construct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s”,20(1).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