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9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涵与路径

    Major-country Diplom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nnotation and Paths

    王灵桂

    2018-05-01

    978-7-5203-2228-7

    208千字

    9134

    外交战略 研究 中国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承接的中宣部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2016年立项的“国际战略”特殊学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该专著主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以来为背景,重点探讨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模式与实现路径,目的是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提供力所能及的智力支持。

  • 中国和伊朗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与风险评估

    CHINA AND IRAN JOINTLY BUILD

    陆瑾 王建

    2017-10-01

    978-7-5203-1240-0

    80千字

    91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研究 中国、伊朗

    中国和伊朗友好交往的历史和相互需求的现实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使伊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支点国家。中国和伊朗经济互补性强,并且有长期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双边共建“一带一路”。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将中伊关系推向新高度,双方共建“一带一路”迎来了新机遇。中伊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困难和风险不容忽视。抓住新机遇,从问题入手,控制风险,是中国和伊朗共建“一带一路”的关键。

  • 中外关系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

    The Silk Road and Northwestern Peopl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万明 杜常顺

    2018-09-01

    978-7-5203-2534-9

    318千字

    24

    中外关系 国际关系史 研究

    由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和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联合主办,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外关系史视野下的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市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隆重开幕,本书即此次会议的论文集。包括《丝绸之路青海道的命名及研究成果综述》《整体视野下的丝绸之路——源自青海的澜沧江即“黑水”考》《丝路古国“朅盘陀”名义新考》《汉代新疆丝绸之路北道路线探析》《后凉、南凉易代之际:西平大族与河湟地域政治》《隋大业四年榆谷长城考》《元代驿站、客馆的建设与丝绸之路的畅通》等关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交通及民族文化的研究,对推动丝绸之路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论坛“八大行动”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EIGHT MAJOR INITIATIVES”OF THE FORUM ON CHINA-AFRICA COOPERATION

    杨宝荣

    2020-10-01

    978-7-5203-7419-4

    131千字

    43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研究报告 中国、非洲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非一致同意将“中非合作论坛”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平台,峰会所提出了旨在深化中非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八大行动”。由此,“八大行动”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对非合作体现“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窗口。广泛领域合作的“八大行动”及具体项目体现了中国对非合作的传统价值,也是新时代中国关注非洲发展需要,对接非洲发展需要的具体举措。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八大行动”稳步落实,成效显著。针对非洲发展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帮助非洲应对疫情走出困境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

  • 国际话语权视角下中国公共外交建设方略

    Construction Strategy for Chinese Public Diplom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檀有志

    2016-06-01

    978-7-5161-8226-0

    224千字

    36

    外交 研究 中国

    抓住机遇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崛起谋求未来发展大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公共外交因其内容的丰富度、形式的灵活度以及效用的持久度而对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灵巧能动的增效作用。瞄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提升这一靶标,本书旨在就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宏观布局与微观建构这一重要议题进行积极探索。我们主张,中国公共外交体系建设这一宏图伟业应从主体意识、实践载体、建构方式三个层面重点践行三“W”原则,同时从普及理念、促发功能、优化结构、升级部件、盘活资源五条路径加以审慎推进。

跳转共19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