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deals with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in Sino-British relations.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China under the Qing Dynasty became the target of the imperialist powers and began to become a semi-colonial country. On the side of the aggressor, with the rise of emerging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Germany in the Far East, Britain's interests in China, the flourishing "empire of the sun never sets", are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n response to this new situation, the third cabinet of Salisbury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d to adjust its China policy, from viewing China as a forbidden for Britain to participating in the division of spheres of influence among the great powers in China, and began to abandon its traditional policy of "glorious isolation" and try to find allies. In 1902, Britain and Japan concluded the "Anglo-Japanese Alliance", which marked a major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 in British foreign policy.(AI翻译)
(英)杨国伦(L.K.Young):(著)
杨国伦(L.K.Young),男,1926年生于英国伦敦,1951年伯明翰大学毕业。50年代后期曾在马来西亚大学执教,1960年以后定居香港,曾任香港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代理副校长等职。
刘存宽:(译)
刘存宽,男,1928年生,四川南充人,1952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研究生班毕业。197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曾担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12年逝世。在中俄中苏关系史和香港史领域发表过大量研究著述。
张俊义:(译)
张俊义,男,1964年生,河北沧州人,1985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专业研究领域为近代中英关系史、香港史。
英国外交部来往文书总档(英国国家档案局)
本书大部分依据的是英国外交部来往文书总档,中国目,F.O.17/。共有362个案卷,年限为1895—1902年。由于义和团问题的解决具有国际性,因而也需要参考来往文书总档中有关其他国家的档案。这些档案主要有:日本目,F.O.46/;德国(普鲁士)目,F.O.64/;俄国目,F.O.65/;法国目,F.O.27/;美国目,F.O.5/。
在使用英国外交部来往文书总档时,首先参考了英国外交部与英国驻外大使间的电稿和信函。义和团起义是一次重大国际事件,英国第一次在这些电报的基础上进行它的外交活动。由于当时通信联络受到干扰,发送函电所花费的时间从几小时到两周,甚至是两周以上不等。当对这些电报的号码顺序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有大批报告不是放错了位置,就是遗失了。其中有些发现附在后来的信函中,或是错误地进入了其他案卷。未能归档或密码模糊不清时,就只得求助于转发给其他政府部门的副本。为了弄清1900年夏天的事件,这个时期的外交部来往文书总档的函电序列上出现了严重的空白,我大量利用了在海军部档案中发现的副本。
外交公函和信函补充了电函的不足。它们是通过海路传送的。这就意味着它们要耽搁5周左右的时间送达上海,再用1周至10天的时间送达北京。它们对政策的实施没有多大影响,其用处主要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事件的详情。同时,我也大量利用了在各部大臣和外交部常务官员间传阅的部与部间的备忘录和批示。这些文件散见于来往文书总档各处,并附于来文之后。中国目中的各个杂类案卷提供了这些庞杂材料的丰富来源。
内阁文书(英国国家档案局)
尤其是内阁3(cabinet 3)与内阁37(cabinet 37)有用处,是特别为了引起内阁注意的通信和备忘录。
使馆和领事馆档案(英国国家档案局)
这部分档案中有关中国的档案,收在英国外交部档案F.O.228/目中。这部分材料提供了英国驻京公使和驻各条约口岸的领事官活动的详情。外交部的指示以及来往文书总档中找不到的公函有可能放在这部分档案中。其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案卷如下:F.O.228/1350,中国当局的来往公函,1900年;F.O.230/143,144,总理衙门来往信函簿,1900年;F.O.233/44,与中国当局的会谈记录簿,1897年6月30日—1899年10月31日,有索引;F.O.233/124,汉文秘书处,卷52,杂类文书,中英文。
殖民部通信(英国国家档案局)
殖民部档案C.O.521/1,2,3内收入有关1898—1902年威海卫事情的文件。
海军部档案(英国国家档案局)
这些文书提供了有关使馆解围所采取的措施、扬子江的安全、瓦德西的任命以及驻华舰队司令就军舰调动事向海军部提交的例行报告等方面的有价值的材料。有关的案卷收入海军部档案Adm.1/和Adm.116/目中。
陆军部档案(英国国家档案局)
这部分文书中的材料比海军部档案中的材料更具一般性,陆军部档案W.O.32/目中的案卷包含有关于中国“远征”的例行报告。W.O.106/目中的案卷提供了军事及情报的报告以及搜集到的有关中国的军事材料。
索尔兹伯里文书(牛津克赖斯特彻奇图书馆)
引用这批重要史料是按照①合订卷册,②函装档案,③未分类材料来进行的。
合订卷册有索引总目,下面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卷册目录:
第83卷——维多利亚女王来件。
第84卷——致维多利亚女王函件。
第89卷——内阁备忘录。
第93卷——海军部与陆军部。
第95卷——政务次官。
第96卷——私人秘书与备忘录。
第97卷——海军大臣查尔新·贝雷斯福德。
第106卷——中国与暹罗。
第114—119卷——法国。
第120—122卷——德国。
第126卷——日本。
第129卷——俄国。
第139—140卷——美国。
本书对引用的函装档案都作了必要的说明(例如:索尔兹伯里文书:内阁总档,1901年)。未分类材料也是这样引用的。
兰斯多恩勋爵与桑德森爵士(1898—1905年)私人文书(英国外交部图书馆和国家档案局)
1900年11月以后这段时间的材料比较有价值,尤其是有关联合照会的后期谈判、1901年1月至9月与中国达成和解及英日同盟的材料。这些文书装订成卷册,但没有索引。引用时注为“兰斯多恩文书”;兰新多恩文书收在英国外交部档案F.O.277/目中。桑德森文书收在英国外交部档案F.O.800/目中,有1897年以来一段时间的材料。
张伯伦文书(伯明翰大学图书馆)
1895—1903年在位的殖民国务大臣约瑟夫·张伯伦的文书中有关远东的内容很少。
汉密尔顿文书(印度事务部图书馆)
乔治·汉密尔顿勋爵在1895年至1903年期间担任印度事务大臣,这些收藏品中包括1卷出版物和34卷材料(包括出版物、打印稿与手稿)。引用时注为“汉密尔顿文书”,具体分布如下:
私人信件,印度,汉密尔顿致寇松:
卷l(1899年)C126/l。
卷2(1900年)C126/2。
卷3(1901年)C126/3。
私人信件,印度,第2部分,寇松致汉密尔顿:
卷16—18(1900年)D510/4—6。
卷19—21(1901年)D510/7—9。
阿德文书(英国国家档案局)
军事情报和动员处总监阿德少将的文件收入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40中,编在“赠品与寄存品”目下,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文件如下: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40/6,日记与秘密备忘录,1867—1901年。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40/14,备忘录,军事情报处杂件,1896—1901年(军事与政治),共二卷。
萨道义文书(英国国家档案局)
欧内斯特·萨道义爵士1895—1900年间任英国驻东京公使,1900—1906年间任英国驻北京公使。他的文书收入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中,编在“赠品与寄存品”目下,这是一项重要的史料来源,这一时期的有关材料在如下几处: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7/l,来往文书与私人文书,中国使团,1900年8月至1901年12月。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7/2,同上,1902年至1903年。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7/9,同上,杂件,包括萨道义的备忘录。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7/11,同上,使馆官员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8/l—24。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9/1—9,条约口岸领事官员来往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9/14,萨道义与窦纳乐等人的来往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9/18,19,同上,与克雷、盖斯利的来往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9/23.同上,与海军当局的来往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9/24,同上,与中国当局的来往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10/1,同上,与外国代表们的来往文书。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10/4—ll,杂件,各类函电。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14/11—13,书信登录册。
英国国家档案局存档P.R.O.30/33/16/3—6,日记,1899年l0月11日至1903年12月21日。
教会档案
各个教会的档案为在华各传教会的工作提供了详尽的记载,这些写回国内的报告与信函没有政治色彩,引人注目,因而,它们同收入使领馆档案中的领事官报告形成了鲜明对照。主要需查阅一下领事官对传教活动的看法,因为这对制定英国的政策有影响。本书写作中查阅了下列档案:
伦敦传教会
华北,5函(1894—1895年、1896—1898年、1899—1900年、1901年、1902年)
华南,2函(1898—1900年、1901—1903年)
英国圣公会传教会
发自华中与华南的报告比较有价值:
福建教区(GCH/P,1900—1908年)
华中教区(GCH/P,1895—1902年)
福音传道会:《传教士报告》,(原件),非洲与亚洲,1899年、1900年。来往文书附件亦见于《中国来信》,第2卷。
英国议会文书
蓝皮书在这段时期编了很多,但是,它们对英国外交的记述不够充分。有关的几十号是按英王谕令刊行的番号、日期及参考目录排列的:
条约编,第7号(1837年)。“英中关于修订1894年3月l日缅藏条约的协定”及地图。1897年2月4日订于北京。C.8654(1898年)CV129。
中国第2号(1898年)。女王陛下驻北京公使来件,呈交于中国政府就有关不出让扬子江流域所交换的照会。日期:1898年2月。C.8040(1898年),CV139。
条约编,第14号(1898年)。“联合王国与中国订租威海卫专条”,1898年7月1日在北京签署。C.9081(1899年)CIX635。
条约编,第16号(1898年)。“联合王国与中国关于展拓香港界址专条”,1898年6月9日在北京签署。C.9087(1899年)CIX639。
中国第1号(1898年)。“关于中国事务的来往文书”。C.8814(1898年)CV53。
中国第3号(1898年)。“女王陛下驻北京公使来函,呈交英国驻思茅代领事关于云南贸易情况的报告”。C.9083(1896年)CIX145。
中国第l号(1899年)。“关于中国事务的来往文书”。C.9131(1899年)CIX251。
“女王陛下政府与俄国政府关于各自在华铁路利益的通信”。C.9329(1899年)ClX。
“联合王国与俄国关于各自在华铁路利益交换的照会”。C.9241(1899年)CX。
中国第l号(1900年)。“关于中国事务的来往文书续编”。Cd.93 CV85。
中国第2号(1900年)。“与美国政府就有关外国对华贸易情况的来往文书”。Cd.94 CV731。
中国第3号(1900年)。“关于中国暴乱情况的来往文书”。Cd,257 CV523。
中国第4号(1900年)。“女王陛下驻华公使关于北京发生事件的报告”。Cd364 CV655。
中国第5号(1900年)。“关于1900年10月16日涉及中国问题的英德协定的来往文书”。Cd.365 CV719。
中国第l号(1901年)。“关于中国骚乱情况的来往文书”。Cd.436 XC11。
中国第2号(1901年)。“女王陛下驻圣彼得堡大使关于俄中‘满洲’协定的来函”。Cd.439 XCI735。
中国第3号(1901年)。“关于北京发生事件的来往文书续编”。Cd.442 XCI739。
中国第4号(1901年)。“关于北京发生事件的来往文书续编”。Cd.443 XCI775。
中国第5号(1901年)。“关于中国骚乱情况的来往文书续编”。Cd.589 XCI925。
中国第6号(1901年)。“关于中国骚乱情况的来往文书续编”。Cd.675 XCI403。
中国第7号(1901年)。“关于华北帝国铁路的来往文书”。Cd.770 XCI593。
“关于英军撤出北京颐和园的来往文书”。东印度,中国“远征”军(1900—1901年)。Cd.877 LXXX。
中国第1号(1902年)。“关于中国事务的来往文书。”Cd.1005 CXXX61。
中国第2号(1902年)。“女王陛下特使来函,内附英中条约”,1902年9月5日订于上海。Cd.1079 CXXX375。
中国第3号(1902年)。“关于撤军上海的来往文书”。Cd.1369 CXXX353。
“外国列强与中国恢复友好关系最后议定书”。1901年9月7日订于北京。cd.1390 LXXXVⅡ。
“联合王国与中国续议通商行船条约”。1902年9月5日订于上海。1903年7月28月交换批准书。Cd.1834(1904年) CX269。
“美于俄国占领满洲和牛庄的通信”。Cd.1936(1904年)CX121。
议会辩论
本书是按编、卷引录的。有关大臣及其他官员在半官方和私人集会上所作的公开讲演,作者参阅了“非常议会议事录”,1899—1900年,1900—1901年。
《英国外交部》,英国女王陛下驻北京公使制订的则例。伦敦,1902年,
《英国外交部》,关于贸易与财政的使领年度报告。1893—1911年。
《英国外交部》,关于贸易与财政的使领报告。杂件,1894—1899年。
G.P.古奇、H.坦波利编:《关于大战起源的英国文件,1898—1914年》。第一、第二卷:“从占领胶州到英法协约的缔结,1897年12月—1904年4月”。皇家出版局,1927年出版。
中国。上谕及有关材料取自《大清历朝实录》,4485卷,东京,1937—1938年。系按卷引用。《清实录》中有关义和团起义的上谕见于翦伯赞编:《义和团》(资料丛刊),4卷本,上海,1951年出版,1953年第三版。
——伦敦中国使馆,英国皇家维多利亚勋爵士罗丰禄在1900年6月至1901年2月间收发的函件,合订扩印本,手稿。
法国。法国外交部:《外交文件:中国,1894—1901年》。5部分:1894—1898年,巴黎,1898年出版;1898—1899年,巴黎,1900年出版,1899—1900年,巴黎,1900年出版,1909—1901年,巴黎,1901年出版;1901年6—10月,巴黎,1901年出版。
法国。法国外交部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文件出版委员会编:《法国外交文书,1871—1914年》。第1集,1871—1900年:1—15卷,1871—1899年(正在陆续出版)共15卷全10册,巴黎,1929—1959年出版。引用1959年出版的第15卷,时间年限为1899年1月2日—11月14日,卷内提供了列强在华竞争与法国对英俄协定态度的资料。第2集,1901—1911年:l—14卷,共14卷,13册,巴黎,1930—1955年出版。第1卷提供了有关义和团事件的解决以及东北和日本的资料,第2卷提供了有关德国对华政策、上海撤军、东北以及英国同盟的资料。
德国。德国外交部。J.勒皮修斯、A.M.巴托尔第、F.蒂姆合编:《德国外交文件》,1871—1914年,共40卷,全54册,柏林,1922—1927年出版。特别需查阅第14卷第l部分;《世界政争》;第16卷:《中国动乱与列强》,1900—1902年。
俄国。俄国的《红档》档案仅使用刊登于《中国社会及政治学报》上的译文,注释中标明了出处。
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美国外交文书》,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898年开始出版,按年分卷。
——《美国外交文书,1901年》,附录:“故赴华特使威廉·柔克义关于中国事态的报告及附件”,华盛顿,1902年出版。
马克谟:《列国对华约章汇编,1894—1919》,二卷,纽约,1921年出版。
中华帝国海关:《中外条约体定汇编》,二卷,上海,1917年第2版。
——《通商海关华洋贸易全年总册》,上海,1882—1912年出版。
——《海关十年报告》,上海,1892—1901年,1902—1911年。
英商中华社会:1900年的报告见于英国外交部档案F.O.17/1449。
本书参考的报章在注释中引用。当时的期刊列于下述第“7”部分内。
本部分包括当时有关义和团起义及1895—1902年间义和团活动及英国对华政策的资料。不著作者姓氏的期刊文献按刊名列出,必要时附以略注。
艾伦:《北京使馆被围记》,伦敦,1901年出版;《关于导致保护北京外国公使馆的原因问题》,《科恩希尔杂志》,第54期(1900年12月),第754—776页。
R.阿利尔:《中国的动乱与基督教传教会》,巴黎,1901年出版。
佚名:《论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处境》,巴黎,1900年出版。
——《义和团运动在华的兴起与发展》,摘自美国圣经学会驻天津代表的报告。横滨,1900年出版。
——《关于山西大屠杀的进一步报道》,上海,1901年出版。
G.安舒茨:《义和团》,《美国评论之评论月刊》,第22期(1990年9月),第838—339页。
昂图瓦男爵:《中国对外国的反抗:义和团》,巴黎,1902年出版。(昂图瓦是法国驻北京公使馆的一等秘书)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作者”著:《远东本帝国的未来》,《当代评论》,第74期(1898年8月),第153—166页。
E.班布里奇:《中国与列强》,《当代评论》,第78期(1900年8月),第172—182页。
A.C.巴拉斯库德:《1900—1901年中国战役》,瓦讷,1983年版。
A.A.S.巴恩斯:《中国团的积极服役,第一中国团1900年3月至10月在华北作战纪实》,伦敦,1902年出版。
(巴罗上校)西姆拉军需兵司令部情报分部:《直隶省军事简报》,西姆拉,1900年出版。
巴罗:《生命之火》,伦敦,1942年出版。
A.巴顿:《长江流域与英国贸易》,《帝国与亚洲评论季刊》,第3辑,第6期(1898年7月),第62—68页。
R.巴辛:《军舰掌旗官亨利》,图尔,1905年出版。
Z.C.比尔斯:《中国与义和团》,多伦多,1901年出版。
《幕后》;《远东问题》,《帝国与亚洲评论季刊》,第3辑,第5期(1898年4月),第275—300页。
贝思福勋爵:《中国的分裂,兼述其目前的贸易、货币、水道、军队、铁路、政治及前景》,纽约和伦敦,1899年出版。
P.伯特兰:《中国战争的暴行》,巴黎,1899年出版。
壁阁衔:《在华一年记,1899—1900年》,伦敦,1901年出版。
H.比斯马尔克:《北京之围》,上海,1901年出版。
《布莱克伍德杂志》;《中国的纠纷》,第163期(1898年4月),第552页;《英国在远东的利益》,第163期(1898年5月),第718页;《中国的危机》,第163期(1898年2月),第295页,《威海卫作为海军基地的价值》,第165期(1899年6期),第1069页;《狂乱的中国》,第168期(1900年8月),第287页。
《商务部之刊》;《长江在商业上的重要性),第24期(1898年6月),第651—657页。
P.贝尔:《在华天主教传教会的保护与法国的远东政策》,巴黎,1899年出版。
H.布雷尼埃:《里昂赴华商业考察团,1895—1897》,里昂,1898年出版。
D.C.布尔杰:《对中国的争夺》,《当代评论》,第78期(1900年7月),第1—10页。
海思波:《中国内地传教会殉难教士录》,“兼述一些幸免者的危难”。伦敦,1901年出版。
——《中国内地传教会殉难教士遗书及记载续录》伦敦,1901年出版。
A.J.布朗:《古老中国的新生力量》,(“不受欢迎但必不可免的觉醒”)。纽约和伦敦,1904年出版。
宝复礼:《随联军从天津到北京》,伦敦,1902年出版。并参阅:《义和团和其他关于中国的回忆》,伦敦,1936年出版。
玛丽·布赖森:《十字架与王冠:华人殉道者的故事》,伦敦,1904年出版。
H.N.G.:《英日协定》,《十九世纪及其后》杂志,第51期(1902年8月),第369—382页。
A.E.巴特沃思:《海军中国站女王陛下英军总司令旗舰“光荣”号的使命,1900—1904年》,伦敦,1904年出版。
C.G.:《随海军舰队从朴次茅斯经莱迪史密斯至北京》,香港,1901年出版。
G.卡瑟利:《拳民的土地:联军统治下的中国》。纽约、孟买和伦敦,1903年出版。
W.G.张伯伦:《奉命前往中国》,伦敦,1904年出版。
J.谢米农;《在华军事事件》,巴黎,1902年出版。
吉尔乐:《远东问题》,伦敦和纽约,1896年出版。
——《我们帝国在近东和远东的利益》,伦敦,1905年出版。
司督阔:《盛京三十年,1883—1913》,伦敦,1914年出版。
C.科茨:《中国与门户开放》,布里斯托尔,1899年出版。
W.A.科依实(麦克利什):《1900华6月15日至7月16日被围时及其后的天津》,上海,1900年出版,1901年第2版。
葛林德:《一个比利时人的远东通讯》,安特卫普,1901年出版。
柯乐洪:《变革中的中国》,伦敦和纽约,1898年出版。
——《俄国针对印度——争夺亚洲的斗争》,伦敦,1900年出版。
——《由陆路去中国》,纽约和伦敦,1900年出版。
——《中国问题与英国的政策》,伦敦,1900年出版。
——《印中铁路联接》,《帝国与亚洲评论季刊》,第3辑,第6期(1898年8月),第35—61页。
——《中国问题及其对本帝国所能发生的影响》,《英国皇家军事协会会刊》,第42期(1898年4月),第406—437页。
——《西伯利亚——满洲大铁路》,《英国皇家军事协会会刊》,第44期(1900年12月),第1408—1431页。
满乐道;《北京被围记——义和团的排外战争》,费城,1901年出版。
科南特:《美国在东方》,波士顿和纽约,1900年出版。
康格:《北京信札》,伦敦和芝加哥,1909年出版。
《当代评论》:《俄中条约秘史》,第71期(1897年2月),第172—173页。
——《远东问题》,第73期(1898年2月),第93—201页。
——《我国对外政策的失败》,第73期(1898年4月),第457—480页。
高第:《中国的革命及起源》,莱顿,1900年出版。
——《关于中国与欧洲关系的会谈》,鲁昂,1901年出版。
高葆真:《中国概览》,伦敦,1901年出版。
G.克劳:《英国军舰“慑敌”号的使命》,伦敦,1903年出版。
寇松:《1899年俄国在中亚及英俄问题》,伦敦,1889年出版。
——《远东问题:日本、朝鲜、中国》,伦敦,1894年出版;1896年新版。
A.S.达格特;《赴华解围远征行动中的美国》,堪萨斯城,1903年出版。
E.达西:《法国驻北京使馆的保卫》,巴黎,1901年出版。
L.德博霍:《1900年的北京惨剧》,巴黎,未注明日期(大约是1900年出版)。
L.多伊奇:《在西伯利亚的十六年》,伦敦,1905年出版。关于海兰泡大屠杀的记载,见第327—343页。
E.狄西:《复仇及其后》,《十九世纪》杂志,第48期(1900年8月),第339—344页。
E.L.狄龙:《维特先生和俄国商业危机》,《当代评论》,第79期(1901年4月),第472—501页。
“外交家”:《我国对华政策的失败》,《双周评论》,新辑,第63期(1898年5月),第844—854页。
——《索尔兹伯里侯爵的新对华政策》,同上,第65期(1899年4月),第539—550页。
——《远东的危机》,同上,第68期(1900年7月),第143—151页。
——《我们有一项对华政策吗?》,同上,第68期(1900年8月),第327—336页。
——《即将到来的中国问题的解决》,同上。第68期(1900年9月),第513—522页。
——《拉姆斯多尔夫伯爵的首次失败》,同上,第68期(1900年10月),第694—700页。
——《在中国的协同一致》,同上,第69期(1901年1月).第135—146页。
C.C.狄克新:《1900年中国义和团起义时的世界海军》,伦敦,1905年出版。
A.多伊西:《新远东》,伦敦,1900年第2版。(关于日本的论著)
G.唐奈:《1900—1907年在华纪实》,巴黎,1902年出版。
J.B.埃姆斯:《英国人在中国》(此书记载了1600年到1843年的英中关系并概述了其后发生的事件),伦敦,1909年出版。
《爱丁堡评论》:《中国与国际问题》,第192期(1900年10月),第450—477页。
E.H.爱德华兹:《山西的火与剑》,纽约,1903年出版。
法思远:《山西大屠杀纪实》,上海,1900年出版。
——《庚子殉难录》,伦敦,1904年出版。
《双周评论》:《索尔兹伯里侯爵与远东》,第63期(1898年6月),第1029—1038页。
H.N.弗雷:《北直隶的法国人与联军:1900年的中国战役》,巴黎,1904年出版。
G.吉普斯:《在华北作战》,伦敦,1901年出版。
A.E.格洛佛:《中国的千里奇迹:上帝从山西义和团手中解除权力的个人记录》,伦敦,1904年出版。
H.E.戈斯特:《中国》(论中国的经济资源及该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状况),伦敦,1899年出版。
H.根瑟:《北京的恐怖日子》,哈姆,1902年出版。
M.J.F.吉约:《外国人占领下的北京,1900—1901》,巴黎,1904年出版。
盖德利:《中国今昔》(对外交往、进展及资源;教会问题等),伦敦,1895年出版。
H.哈珀:《巧手人在中国:英国海军舰队的远征》,香港,1901年出版。
赫德:《北京使馆》,上海,1900年出版。
——《“这些从秦国来”:中国论集》,伦敦,1901年出版,1903年第2版增加一章“中国改革与列强”。
何德兰:《中国的英雄:义和团起义时当地教民受虐纪实》,纽约,1902年出版。
W.海因兹;《围攻北京使馆》,海德堡,1901年出版。
L.亨利:《1900年从北塘到北京之围》,北京,1920年出版。
J.W.休伊特:《在一所中国监狱里》,伦敦,1901年出版。
许立德:《1900年6月至8月北京使馆被围日记》,伦敦,1900年出版。并参阅:《在华四十年》,伦敦,1943年出版。
何天爵:《中国的真正问题》,纽约,1900年出版;伦敦,1900年出版。
M.胡克:《在北京的幕后:使馆被围亲历记》,伦敦,1910年出版。
谢立山:《“满洲”:它的人民、资源和最近的历史》,伦敦,1901年出版,1904年再次发行。
R.L.杰克:《中国的边远地区》,伦敦,1904年出版。
R.L.杰斐逊:《中国和当前的危机》,伦敦,1900年出版。
J.约翰斯顿:《中国及其未来》,伦敦,1899年出版。
I.C.凯特勒:《保定府惨案》,纽约,1902年版。
庆丕:《在中国海关;四十七年的亲身经历》,上海,1924年出版。
A.克劳斯:《衰败的中国:远东问题手册》,伦敦,1898年出版。
——《俄国在亚洲:1558—1899年事件纪实及研究》,伦敦,1899年出版。
F.洛尔:《北京被围记》,巴黎,1904—1905年出版。
E.E.勒格朗德—吉拉德:《1900—1901年中国的特性》,巴黎,1903年出版。
P.勒鲁瓦—博利奥:《东方的觉醒:西伯利亚、日本、中国》,纽约,1900年出版。
A.利马涅;《苦修会士在中国》,巴黎,1911年出版
立德:《中国的税收与新条约》,上海,1902年出版。
A.T.马汉:《甄洲问题及其对国际政策的影响》,波士顿,1900年出版。
让—德—马尔西亚克:《开放的中国》,巴黎,1900年出版。
丁韪良:《北京之围:中国对抗全世界》,爱丁堡和纽约,1900年出版。
——《中国的觉醒》,伦敦,1907年出版。
A.H.马蒂尔:《被围的日子》,纽约,1903年出版。
马丁荣:《1900年6月13日至8月15日法国驻京使馆保卫记》,巴黎,1902年出版。并参阅:《在龙的国家十年记》,巴黎,1910年出版。
麦美德:《庚子中国殉教者传》,纽约,1903年出版。
A.米奇:《中国和基督教》,波士顿,1900年出版。
——《维多利亚时代在华的英国人》,两卷本,伦敦,1900年出版。
A.B.F.米特福德:《使馆人员在北京》,伦敦,1900年出版。
M.蒙尼:《1900年7—8月北京的惨剧》,巴黎,1900年出版。
A.冯·米勒:《中国骚乱与联军的作战》,柏林,1902年出版。
H.纽曼:《印度分遣队在中国》,加尔各答,1900年出版。
N.C.D.N.:《在北京和前往南方路上的逃难经历》,上海,1900年出版。
N.奥利芬特;《庚子年夏北京使馆被围日记》,伦敦,1901年出版。
伯拉科:《1900年华伦将军到达前对中国的远征》,巴黎,1903年出版。
R.皮农:《中国的开放》,巴黎,1900年出版。
吕非—德—蓬代夫:《海军人员在中国》,巴黎,1903年出版。
卜舫济:《中国的爆发——它的起因》,纽约,1900年出版。
杰西·兰塞姆:《北京被围医院的经历和1900年5—8月事件日记》,伦敦,1901年出版。
芮恩施:《19世纪末东方形势影响下的世界政治》,纽约和伦敦,1900年出版。
李提摩太:《留华四十五年记》,伦敦,1916年出版。
J.H.罗伯茨:《天津逃生记》,波士顿,1903年出版。
罗约翰:《义和团在“满洲”》,上海,1901年出版。
——《“满洲”传教法》,爱丁堡,1903年出版。
骆三畏:《北京被围记》,伦教,1901年出版。
S.M.:《中国与联军》,巴黎,1903年出版。
M.M.P.塞林斯:《庚子中国之役》,巴黎,1901年出版。
A.H.萨维奇—兰多:《中国与联军》,两卷本,伦敦,1901年出版。
J.沙伊泊特:《中国之战》,柏林,1901年出版。
E.肖特:《中国骚乱及其起因》,莱比锡,1900年出版。
西摩:《我的海军生涯》,伦敦,1911年出版。
《文汇报》:《义和团起义:义和团为祸中国史》,上海,1900年出版。
M.M.休梅克:《从圣彼得堡至北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纽约与伦敦,1903年出版。
明恩溥:《动乱中的中国》,两卷本,爱丁堡和纽约,1901年出版。
司米德:《中国内幕——中国危机的真相》,伦敦,1901年出版。
施美志等:《中国的危机》,纽约,1900年出版。
R.E.斯皮尔:《中国的教会与政治》,纽约,1900年出版。
诺曼·斯图尔特少将:《我的军旅生涯》,伦敦,1908年出版。
H.C.汤姆森:《中国与列强:庚子起义爆发纪实》,伦敦,1902年出版。并参阅:《中国事件》。伦敦,1933年出版。
R.蒂西埃:《1900—1901年战役期间的法国红十字会及医疗船》,巴黎,1903年出版。
A.雨拉:《俄中帝国》,巴黎,1903年出版。1904年英译本。
H.B.沃思:《圣乔治与中国龙:解围纪实》,伦敦,1902年出版。
L.M.J-维扬:《北京的末日》,巴黎,1902年出版; M.L.琼斯英译本,波士顿,1902年出版。
武尔披齐:《俄国向太平洋的扩张与西伯利亚铁路》,伦教,1899年出版。
J.沃尔顿:《中国与目前的危机》,伦敦,1900年第2版。
辛博森编:《发自北京的轻率信函》,伦敦,1907年出版。
H.沃蒂斯:《笫三届索尔兹伯里政府,1895—1900年》,伦敦,无出版日期。
H.J.惠格姆:《满洲与朝鲜》,伦敦,1904年出版。
T.H.怀特黑德:《英国在华利益》,香港,1897年出版,
——《对华贸易的扩大》,伦敦,1901年出版。
M.威廉:《跨越戈壁滩:1900年6—10月义和团起义期间逃生记》,俄亥俄,1901年出版。
威迩逊:《中国》,纽约:1901年出版。
B.M.艾伦:《欧内斯特·萨道义爵士传》,伦敦,1933年出版。
L.S.艾默里:《我的政治生涯》,卷1,《风暴前的英国,1896—1914》,伦敦,1953年出版。
阿斯皮诺尔—奥格兰德:《罗杰·凯斯》,伦敦,1951年出版。
中国银行研究部:《中国政府的外债》,上海,1935年出版。
W.G.贝林:《中国的外债》,天津,1925年出版。
H.K.比尔:《西奥多·罗斯福与美国世界霸权的兴起》,巴尔的摩,1956年出版。
W.G.比斯利:《大不列颠与日本的开关,1834—1858》,伦敦,1951年出版。
E.A.贝年斯:《剑桥英帝国史》,詹姆斯·巴特勒爵士、C.E.卡林顿编,第3卷,《帝国联邦,1870—1919年》,剑桥,1959年出版。
濮兰德·巴克斯爵士:《慈禧外纪》,伦敦,1910年出版。W.R.布雷斯特德:《美国的太平洋海军,1897—1909》,奥斯汀,1958年出版。
E.布兰登伯格:《从俾斯麦到世界大战》(A.E.亚当斯译自1924年柏林出版的德文版),伦敦,1927年出版。
裴丽珠:《赫德爵士传奇》,伦敦,1909年出版。
M.V.布雷特编:《伊谢尔子爵·雷金纳德日记及书信集),4卷本,伦敦,1934—1938年出版。
G.E.巴克尔编:《维多利亚女王书信集》,第三编:1886—1901年,8卷,伦敦,1990—1932年出版。
B.冯.比洛:《冯·比洛亲王回忆录》,英译本,4卷本,波士顿,1931年出版。
J.F.卡迪:《法帝国主义在东亚的源起》,纽约,1954年出版。
M.E.卡梅伦:《1898—1912年中国的改革运动》,斯坦福,1931年出版。
A.E.坎贝尔:《英国和美国,1895—1905》,伦敦,1960年出版。
C.S.坎贝尔:《特殊商业利益与门户开放政策》,耶鲁,1951年出版。
——《1898—1903年英美谅解》,巴尔的摩,1957年出版。
E.C.卡尔逊;《1877—1912年的开平煤矿》,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57年出版。
C.卡里—埃尔威斯:《中国和十字架:教会史研究》,伦敦,1957年出版。
格温多琳·塞西尔女士:《索尔兹伯里侯爵罗伯特传》,4卷本,伦敦,1921—1922年出版。
陈重兴(音):《中国的租借地》,巴黎,1925年出版。
张忠绂:《英日同盟》,巴尔的摩,1931年出版。
张嘉璈:《中国发展铁路的斗争》,纽约,1943年出版。
陈捷:《义和团运动史》,上海,1931年出版。
陆志让:《袁世凯,1859—1916》,伦敦,1961年出版。
M.C.陈:《法国报界与中国问题,1894—1901年:外国列强在中国的竞争研究》,巴黎,1941年出版。
蒋湘泽:《捻军》,西雅图,1954年出版。
J.L.克里斯琴:《近代缅甸》,伯克利,1942年出版。
P.H.克莱门茨:《义和团起义》,纽约,1915年出版。
O.J.克林纳德:《日本对美国海军的影响,1897—1917》,伯克利,1947年出版。
P.A.科恩:《中国和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1860—1870》,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63年出版。
H.康罗伊:《日本攫取朝鲜,1868—1910:国际关系中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研究》,费城,1930年出版。
A.G.库恩斯:《中国的外国公债》,费城,1930年出版。
H.高第:《1860—1900年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3卷本,巴黎,1901—1902年版。
W.C.科斯廷:《1833—1860年的英国与中国》,牛津,1937年出版。
A.坎宁安:《1895年5—6月四川骚乱史》,上海,1895年出版。
C.C.戴维斯:《1890—1908年的西北边界问题》,剑桥,1932年出版。
T.德涅特:《美国人在东亚》,纽约,1922年出版。
——《海约翰:从诗歌到政治》,纽约,1933年出版。
A.L.P.丹尼斯:《1896—1906年美国外交上的冒险》,纽约,1928年出版。
B.E.C.达格代尔:《阿瑟·詹姆斯·贝尔福伯爵传》,2卷本,伦敦,1936年出版。
冯·艾卡尔德斯坦男爵:《回忆录》,3卷本,莱比锡,1920—1921年出版。
L.埃尔金德:《德皇言论集》,伦敦,1904年出版。
A.H.D.埃利奥特:《戈申子爵传》,2卷本,伦敦,1911年出版。
E.A.福尔克;《多哥与日本海上力量的兴起》,纽约,1936年出版。
B.法夫尔:《中国的秘密结社》,巴黎,1933年出版。
H.费斯:《欧洲世界的银行家,1870—1914》,纽黑文,1930年出版。
费维恺:《中国早期的工业化:盛宣怀与官办企业》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58年出版。
G.C.芬德利、W.W.霍尔兹沃思:《美以美卫理公会史》,5卷本,伦敦,1924年出版。
P.弗莱明:《北京之围》,伦敦,1959年出版。
A.加迪纳:《威廉·弗农·哈考特爵士传》,两卷本,伦敦,1923年出版。
J.L.加文、J.艾默里:《约瑟夫·张伯伦传》,4卷本,伦敦,1932—1951年出版。
L.M.盖尔伯:《英美友谊的兴起;1898—1906年世界政治研究》,纽约,1938年出版。
J.L.格兰维尔:《1896—1905年意大利对英国的关系》,巴尔的摩,1934年出版。
J.H.格里森:《英国仇俄情绪的源起》,哈佛,1950年出版。
W.L.戈德歇尔:《三种旗帜下的青岛》,上海,1929,年出版。
N.古德尔:《1895—1945年伦敦传教会史),伦鼓,1954年出版。
F.戈塞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尤其是1890—1914年间英国对外政策的运用》,E.C.冯·加夫译,莱顿,1948年出版。
J.M.古茨瓦德:《1898—1904年英国“光荣孤立”政策结束的几个问题》,鹿特丹,1952年出版。
J.A.S.格伦维尔:《索尔兹伯里侯爵和外交政策:19世纪的终结》,伦敦,1964年版。
A.W.格里斯沃尔德:《美国的远东政策》,纽约,1938年出版。
E.M.古尔:《英国在远东的经济利益》,伦敦,1943年出皈。
K.滨田:《伊藤亲王》,伦敦,1937年出版。
维多利亚·希克斯·比奇夫人:《圣·艾德文伯爵迈克尔·希克斯·比奇传》,2卷本,伦敦,1932年出版。
H.C.欣顿:《1845—1911年中国的纳粮税制》,马萨诸塞州次布里奇,1956年出版。
S.菱田:《日本作为一个大国的国际地位》,纽约,1905年出版。
H.T.S.霍夫曼:《1875—1914年英德贸易竞争》,费城和伦敦,1933年出版。
B.H.霍兰德:《第八代德文郡公爵斯潘塞·康普顿传》,2卷本,伦敦,1911年出版。
侯继明:《1895—1937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外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1954年。大学缩微胶卷出版号10267,安阿伯,1954年。
G.F.赫德森:《世界政治中的远东》,牛津,1939年第2版。
恒幕义编:《清代名人传》,2卷本,华盛顿,1943—1944年出版。
石井菊次郎:《外交评论集》,W.R兰登编译,巴尔的摩,1936年出版。
M.B.詹森:《日本人与孙逸仙》,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54年出版。
P.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1894—1900》,伦敦,1928年出版。
耿爱德:《中国内债发行史》,上海,1934年出版。
J.S.凯利:《被遗忘的一次会议:1900—1901年北京谈判》,日内瓦和巴黎,1963年出版。
A.L.肯尼迪:《索尔兹伯里传》,伦敦,1953年出版。
甘博士:《中国铁路发展沿革史》,伦敦,1907年出版。
E.V.季南:《英国对华外交,1880—1085》,伦敦,1939年出版。
郭颂平(音):《中国对外国人蚕食的反应:专论中日甲午战争及其直接后果》,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1953年。大学缩微胶卷出版号6552,安阿伯,1954年。
W.L.兰格;《1890—1902年帝国主义的外交》,纽约,1951年第2版。
赖德烈:《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纽约,1929年出版。
J.R.列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伦敦,1959年修订第2版。
W.利维:《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纽约,1953年出版。
李剑农:《1840—1928年中国政治史》,邓嗣禹、英格尔斯译,伦敦,1956年出版。
A.马洛泽莫夫:《1881—1904年俄国的远东政策》,伯克利、伦敦,1958年出版。
A.J.马德:《1880—1905年的英国海军政策》,伦敦,1940年出版。
R.S.麦科多克:《1894—1900年的英国远东政策》,纽约,1931年出版。
A.迈耶多夫:《史选尔男爵外交通信集》,2卷本,巴黎,1929年出版。
G.蒙戈:《孤立的结束:1900—1907年的英国外交政策》,伦敦,爱丁堡,1963年出版。
马丁:《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卷本,纽约,1910—1918年出版。
——《中朝制度考》,伦敦,1908年出版。
A.墨菲:《法国帝国主义的思想意识》,华盛顿,1948年出版。
牛顿勋爵:《兰斯多恩勋爵传》,伦敦,1929年出版。
I.H.尼什:《1894—1907年的英日同盟:两个海岛帝国的外交》,伦敦,1966年出版。
R.A.诺里姆:《胶州租借地》,伯克利,1936年出版。
E.H.诺曼:《日本作为近代国家的出现》,纽约,1940年出版。
《北华捷报》馆:《1891年的排外骚乱》,上海,1892年出版。
大隈重信编:《新日本的十五年》,纽约,1909年出版。
C.F.帕斯科:《福音传教协会外土传教二百年史,1701—1900》,2卷本,伦敦,1901年出版。
伯尔考维茨:《中国通与英国外交部》,纽约,1948年出版。
P.L.彭森:《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在任时期的外交事务》,伦敦,1962年出版。
M.珀哥蒙特:《北京的外交使馆区》,北京,1927年出版。
A.M.普利编:《林董伯爵秘密回忆录》,纽约、伦敦,1915年出版。
R.L.鲍威尔:《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1895—1912》,普林斯顿,1955年出版。
J.L.罗林森:《中国发展海军的奋斗,1839—1895》,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67年出版。
C.F.雷麦:《外人在华投资》,纽约,1933年出版。
N.里奇:《弗里德里克·冯·霍尔斯坦:俾斯麦和威廉二世时代的政治与外交》,2卷本,剑桥,1965年出版。
S.H.罗伯茨:《法国殖民政策史,1870—1925》,2卷本,伦敦,1929年出版。
罗曼诺夫:《俄国在“满洲”,1892—1906》,附英文提要,列宁格勒,1928年出版。S.W.琼斯英译本,安阿伯,1952年出版。
罗纳德谢公爵:《寇松勋爵传》,3卷本,伦敦,1928年出版。
O.罗森:《1864—1902年的德日关系:远东的欧洲帝国主义研究》,大学缩微胶卷出版号19132,安阿伯,1956年。
A.J.萨金特:《英日商业与外交》,牛津,1907年出版。
C.A.M.史密斯:《中国和远东贸易中的英国人》,伦敦,1920年出版。
G.苏利:《慈禧:义和团的皇太后》,巴黎,1911年出版。
L.A.斯彭德:《欧洲五十年》,伦敦,1933年出版。
G.N.施达格尔:《中国与西方: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纽黑文,1927年出版。
E.斯托克:《英国圣公会传教会史》,3卷和补遗卷,伦敦,1899年,1916年。
谭春霖:《拳乱》,纽约,1954年出版。
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文献考察,1839—1923》,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1954年出版。
W.D.塞耶:《海约翰的生平和书信集》,2卷本,波士顿,1915年出版。
D.汤姆森编:《新编剑桥近代史》,卷12,《暴乱的年代,1898—1945》,剑桥,1960年出版。
J.A.C.蒂利、S.盖斯利:《英国外交部》,伦敦,1933年出版。
《泰晤士报》:《泰晤士报电,1785—1948》,4卷本,伦敦,1935—1952年出版。
M.E.汤森:《德意志殖民帝国兴衰史,1884—1918》,纽约,1930年出版。
陶敏谦(音):《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条约关系所生发的法律义务》,上海,1917年出版。
P.A.瓦格:《门户开放外交家柔克义生平》,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52年出版。
——《传教士、中国人和外交家,美国新教在华的传教活动,1890—1952》,普林斯顿,1958年出版。
瓦德西:《瓦德西元帅回忆录》,迈斯纳编,3卷本,斯图加特,1923—1925年出版。F.怀特英文简译本,伦敦,1924年出版。
A.W.沃德爵士、G.P.古奇编:《剑桥英国对外政策史,1783—1919》,3卷本,剑桥,1923年出版,第3卷。
E.S.韦尔利:《英国、中国和反教会骚动,1891—1900》,明尼阿波利斯,1966年出版。
韦罗壁:《外国在华特权和利益》,2卷本,巴尔的摩,1927年出版。
E.L.伍德沃德:《英国与德国的海军》,牛津,1933年出版。
魏尔特:《中国关税自主沿革史,1843—1938》,上海,1938年出版。
——《赫德与中国海关》,贝尔法斯特,1950年出版。
吴朝光(音):《对华传教运动的国际性》,巴尔的摩,1930年出版。
孙任以都:《1898—1911年的中国铁路和英国利益》,纽约,1954年出版。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