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4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生态建设篇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Zhejia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周志山 孙定建 向德彩

    2018-12-01

    978-7-5203-3826-4

    207千字

    21

    社会主义建设 研究 浙江 生态环境建设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40年来,浙江一直被看作改革开放的前沿桥头堡,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还是在民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政治上,浙江努力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总书记在浙江时的“八八战略”、“法制浙江”、“平安浙江”、“文化浙江”、“两富浙江”等战略方针,干在实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40年来,浙江全面确立市场经济地位,从依赖农民工人口红利到智能制造的转型,发展外向型经济,2018年全省GDP总量达到5万多亿(人民币),人均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真正做到了富可敌国。浙商遍及全球,“浙江人”成为创业、勤劳致富的代名词。近年来,浙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主动开展“五水共治”,大打环境保卫战,让天空变得更蓝,让河水变得更清,让新农村变得更加亮丽。杭州、宁波等城市成为全国十大最有竞争力、最适宜于居住的城市。杭州的高科技、宁波的制衣与电器、台州的制造业、义乌和温州的商贸等等,创造了名震全国的现代经济发展新典范。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开展生态县,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的浙江农村风貌堪比西欧的乡村,正成为城市人休闲之好去处。县县通高速,市市有高铁,家家有小车,人人住洋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反映浙江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实践”系列丛书,分别从浙江的社会治理、工业强省、科技强省、智能制造转型、特色经济、新农村发展、生态建设、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基层党组织建设、平安浙江、海上浙江等领域,分期分批地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变化与发展,向国内外展示浙江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也十分关心本丛书的编写,从2018年开始,与我们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支持浙江师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在此,对各级关心我们学科建设的领导、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我们自身研究水平的限制,以及长期来深居高校不熟悉社会的制约,在编写本丛的过程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冀希大家不吝指教,多提宝贵建议、意见。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特邀研究员郑祥福 章秀英

  • 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年.湖北卷

    China Green GDP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eport. 2016. Hubei Volume

    欧阳康 赵泽林 刘启航

    2017-12-01

    978-7-5203-2252-2

    106千字

    37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核算 研究报告 湖北 2016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绿色GDP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艰辛研究,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创制合理可行的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和研究算法,开发出相关专用软件,依托于有关部门公开发布的数据,以湖北省17个地市为例开展绿色GDP绩效综合评估,以第三方身份,就其总量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GDP和绿色发展指数做出客观可感的综合性排名,并运用大量的分析图和数据表客观呈现了湖北省17个地市从2008至2014年问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的年度变化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性建议。该报告主张通过绿色GDP绩效评估引领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报告成果不仅为湖北绿色发展提出明晰的前提性图景和科学参照体系,也为我国开创绿色快速发展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推广的思想理论、评估体系和方法论原则。该报告是我国探索绿色GDP理论与实践沉寂十多年以来,首个由高校智库公开发布的地方绿色发展绩效评估报告。

  • 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The Road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henzhen

    车秀珍 邢诒 陈晓丹

    2018-11-01

    978-7-5203-3142-5

    227千字

    23

    生态环境建设 研究 深圳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中国逐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更是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深圳作为改革开发的排头兵和试验田,改革创新是其历史使命和强大动力,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瞻远瞩,不断开展实践探索,早在2007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方针,2008年被环保部选定为首批生态文明试点地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尝试,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蓬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书以“五位一体”为脉络,理论探讨结合实践探索,系统梳理了深圳的生态文明战略选择,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总结生态文明领域的主要经验,并展望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新定位和关键路径,对于国内其他地区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 中国农村工业及污染问题研究

    A STUDY OF THE INDUSTRY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李玉红

    2020-05-01

    978-7-5203-6455-3

    284千字

    40

    农村 工业污染防治 研究 中国

    21世纪初以来,中国农村工业的规模、形成机制及其污染程度已与传统乡镇企业时期大为不同。本书通过一套识别城乡地域的新方法估算出中国工业在城乡空间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农村工业规模与城镇工业基本相当;农村地区分散性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共存,不但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而且还有大量的高污染密集型企业;城乡在企业用地成本、环境规制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农村地区成为工业园区和企业的主要分布空间;政府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与工业城乡空间布局关系错位,农村工业污染问题亟需解决。城乡二分视角有助于理解中国工业污染的空间差异性,对于现实的工业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潘家华

    2019-03-01

    978-7-5203-4029-8

    200千字

    108

    生态环境建设 中国 学习参考资料

    该书较为系统地学习、研究和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建设思想,梳理、探析和阐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认知、科学体系、逻辑主线以及方法论、认识观和实践性,追本溯源地探求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创作热情,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色、历史地位,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

跳转共9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