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2018-07-01
978-7-5203-2887-6
183千字
生态环境建设 研究 中国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依次形成从原始社会被动适应生态环境到农业社会顺应生态环境,再到工业社会主动改造生态环境的历史演进。在这一历史演进中,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很低,极少对自然界造成损害,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自然生态空间,使人类得以永续。但是,从1764年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工业社会伴随科技革命的不断飞跃,依次经历了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四个发展阶段,至今250多年。其间,人类通过加速效率变革,在创造了巨大社会财富和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扭曲,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生物多样性越来越难以为继,常常被喻为“工业黑金”之路,威胁当代人的生命,也影响人类的永续。要根本解决问题,改变工业社会发展的“旧颜”,打造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貌”,就必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当今世界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理性思考和价值追求。
孙爱军
2020-07-01
978-7-5203-6355-6
247千字
二氧化碳 排气 影响 对外贸易 经济绩效 评估 中国
后京都时代,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是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之一。经济总量第二和货物贸易额全球第一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厘清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计算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效率、技术缺口比率并分析其特征,对出口贸易、效率和经济水平等三者的协调发展做绩效评价,有助于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附录提供规范的研究数据,确保研究的结果可检验、可重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龙睿赟
2017-08-01
978-7-5161-9227-6
202千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环境建设 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新要求。从国内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生态文明建设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了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本书以此为契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探讨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潘家华
2019-03-01
978-7-5203-4029-8
200千字
生态环境建设 中国 学习参考资料
该书较为系统地学习、研究和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建设思想,梳理、探析和阐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认知、科学体系、逻辑主线以及方法论、认识观和实践性,追本溯源地探求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创作热情,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色、历史地位,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
肖建华 游高端
2020-07-01
978-7-5203-6722-6
219千字
地方政府 环境综合整治 研究 中国
该书系统论述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内涵、要素及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的指标体系,并以此来测量和评价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的状况。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依赖困境,并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经验,结合转型时期中国地方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