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5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6年.湖北卷

    欧阳康,赵泽林,刘启航

    2017-12-01

    978-7-5203-2252-2

    106千字

    25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核算 研究报告 湖北 2016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绿色GDP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艰辛研究,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创制合理可行的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和研究算法,开发出相关专用软件,依托于有关部门公开发布的数据,以湖北省17个地市为例开展绿色GDP绩效综合评估,以第三方身份,就其总量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GDP和绿色发展指数做出客观可感的综合性排名,并运用大量的分析图和数据表客观呈现了湖北省17个地市从2008至2014年问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的年度变化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性建议。该报告主张通过绿色GDP绩效评估引领绿色发展,以绿色发展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本报告成果不仅为湖北绿色发展提出明晰的前提性图景和科学参照体系,也为我国开创绿色快速发展之路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推广的思想理论、评估体系和方法论原则。该报告是我国探索绿色GDP理论与实践沉寂十多年以来,首个由高校智库公开发布的地方绿色发展绩效评估报告。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龙睿赟

    2017-08-01

    978-7-5161-9227-6

    202千字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环境建设 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新要求。从国内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轨迹看,生态文明建设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了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大势。本书以此为契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探讨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体系研究

    黄新建

    2011-12-01

    978-7-5161-0204-6

    182千字

    11

    鄱阳湖 生态区 产业体系 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由此会产生了各种生态问题,对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改善生态环境,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类关注的永恒主题。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在经济的适度发展中,尽可能采用污染少、对生态环境破坏较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以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又不能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限制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央的要求,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正如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所阐述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探索和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江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的本质,就是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建设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区,以带动整个江西的进位超赶,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模式,就是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养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引导整体、和谐、开放、文明的生态文化,孵化高效、低耗的现代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鄱阳湖生态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把握四个方面的特征:(1)发展要体现质与量的统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个部分的发展不仅是数量和规模的变化,也包括质量的变化。人口的发展既有数量和规模的变化,也包括人口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物耗和能耗、生态和环境的发展也是如此。(2)发展要反映环境友好行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内容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与环境友好的行为,这种行为越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就越高。因此,应提倡设置反映这类活动的指标体系。(3)发展要突出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对各种自然资源及其承载力十分重视,特别强调资源总量、环境容量的承载力问题。(4)发展中的物耗、能耗不仅强调要流量,也要注重其存量。流量和存量是一对范畴,流量限制于存量是其动态的表现形式,忽视存量,就有可能失之于流量。江西省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具有生态环境优势,完全有条件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大显身手、后来居上。为此,江西应该遵循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比较优势,实施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新型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形成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实现江西“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而且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应以循环经济为核心。一是要树立循环理念,探索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推动“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传统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构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二是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现代生态工业、现代生态服务业、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在本书中,我们对鄱阳湖区域的产业体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些研究成果已为江西省有关部门所采纳。(1)鄱阳湖经济区要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工业。在进一步整合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通过优化整合,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全面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机联系,逐步实现上游、中游、下游物质与能力的逐级传递,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壮大环保产业。以现有工业园区为依托,进行优化组合。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化,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加大原有基础工业、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升级。让工业园不仅是创业园,而且成为循环工业、节能减排、集中排污治污集结地,实现中水循环利用的生态园。(2)鄱阳湖经济区要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型商品粮基地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江西省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鄱阳湖大型优质粮基地建设,注重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启动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以畜禽生态养殖示范为抓手,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突出发展适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实现品质优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安全化和科学管理化。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绿色认证体系,变“绿色壁垒”为绿色动力,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出口。(3)鄱阳湖经济区要努力做强现代生态旅游业。鄱阳湖地区内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极为丰富,工农业与旅游业基础较好,名山名水、名镇名楼(包括寺观书院)星罗棋布,赣鄱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均在其中。如享誉中外的瓷文化、铜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候鸟文化等,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与优势。要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设计并推出一批生态旅游产品。坚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建设若干主题型生态旅游区,使生态旅游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品牌,带动全省旅游业整体水平的提高。(4)鄱阳湖经济区要加快发展现代生态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开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现代物流配送业务。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和批发贸易中心,合理布点,建设不同服务层次的商业网点,逐步形成集信息、仓储、加工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层次、专业化、标准化的现代物流网络。改造市区内现有的商业中心,在新市区建设集购物、娱乐、饮食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和一些大型高档次商业中心。加快发展金融业。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特别是已在沿海落户的外资金融机构在南昌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以金融手段引导生态产业投资导向,重点支持环保清洁产业和生态保护项目的发展。(5)鄱阳湖经济区要突出发展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超赶、绿色崛起的根本希望和主要路径所在。要以将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成江西经济未来主导产业为总目标,以抢抓项目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做强做大企业为重点,以设区市与省政府有关部门结合推进为主要方式,以协调组织好产业合作推进会为主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启动建设项目、转变消费观念、培育消费市场等,引导和促进江西生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体系研究》是世界银行资助的研究项目,也是由我主持的学术团队集体完成的研究江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作。本书的选题、大纲拟订、主要章节的写作、修改和统稿是以我为主完成的。参加课题研究和本书写作的有南昌大学戴淑燕博士、付智博士、王勇博士;南昌航空工业大学谢奉军教授、杨海军副教授;南昌大学邱文文老师、陈美华老师、谢菲老师等。赵黎黎博士、崔丽硕士、王大林硕士也参加了资料收集、英文翻译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教授陈栋生对本课题研究给予了具体指导,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郭熙保教授对研究大纲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江西省发改委吴晓军副主任、李庆红处长及鄱阳湖区域有关县市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卢小生先生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水平,本书的错漏难免,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黄新建2011年12月26日

  •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潘家华

    2019-03-01

    978-7-5203-4029-8

    200千字

    52

    生态环境建设 中国 学习参考资料

    该书较为系统地学习、研究和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建设思想,梳理、探析和阐发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认知、科学体系、逻辑主线以及方法论、认识观和实践性,追本溯源地探求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创作热情,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色、历史地位,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的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南。

  • 中国碳排放效率改善的途径及其影响:基于区域和产业视角的分析

    张友国

    2014-05-01

    978-7-5161-4221-9

    350千字

    5

    生态经济 经济效率 研究 中国

    本书从环境责任分配机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区域和产业层面碳排放效率的改善途径及由此所产生的经济—环境影响,其核心内容已经发表于《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hina Economist、Energy Economic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一些重要观点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采用,还有部分内容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跳转共10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