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欧阳向英 张新宁
2016-05-01
978-7-5161-7945-1
317千字
西方经济学 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批判和诘难。他们站在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阶级立场,从时代不同、模型不同、逻辑不同、规律不同、结论不同等各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理论、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唯物史观、历史发展动力学说和国家学说等全面提出批评,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本书选取了米塞斯、熊彼特、凯恩斯、萨缪尔森、布坎南、罗斯托、波普尔、诺斯等八位经济学家,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入手,引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相关问题的论述与发展,辨析二者的理论分歧,旨在挖掘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批驳中屹立不倒的科学内核,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整个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谭春玲
2018-07-01
978-7-5203-2953-8
365千字
海关 经济史 研究 天津 清后期
同治九年(1870),天津教案爆发,中央决定裁撤三口通商大臣,添设津海关道,专管中外交涉和新、钞两关税务。津海关道的设置突破了原本由天津道兼管交涉和海关事务的常规做法,成为一个特例。自设立以来,津海关道以其重要的地位逐步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得力臂膀,并在办理对外交涉、管理海关以及投身洋务新政事业的过程中日益拓展自身职能,成为尽力弥补中外隔阂,缩短中外差距的近代新式官僚。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离职,津海关道职权、薪体等制度逐步丧失了直隶总督的支持与保护,津海关道长袖善舞的形象悄然发生改变,最后收缩在清末中央和地方缺乏周密安排的改革浪潮中,终结在清王朝灭亡的大变革时代里,这是津海关道制度内在多重矛盾使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胡乐明 杨静
2018-05-01
978-7-5203-2445-8
609千字
资本主义经济 经济危机 研究 经济周期
本书秉持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写作思路,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条是经济史,一条是经济思想史,两条主线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印证。本书的写作既注重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组织和劳动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资本主义制度、体制和政策的变化等层面入手,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发生机制与外在表现的历史演变,又注重系统梳理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者和西方主流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代表性观点,全面反映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理论演变。
汪敬虞
2020-10-01
978-7-5203-0613-3
451千字
工业化 研究 中国 近代
本书汇集了作者研究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中国工业资本估计问题、中近代的产业革命精神等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主要专题文章,主要文章有中国近代手工业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的起步、1933年中国制造所得、中国工业资本估计等。
蒙慧
2015-02-01
978-7-5161-5634-6
283千字
西部经济 区域开发 经济思想史 研究 中国
本书以20、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历史为背景,以中国共产党在西部地区的经济活动为线索,以党的有关历史文献为依据,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的论述为重点,对自陕甘宁边区以来的7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西部开发思想,做了一次较为全面、较为系统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本书首先将中国共产党自陕甘宁边区以来的70多年西部开发历史分为5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开发陕甘宁边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发西部地区时期、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发西部地区时期、第三代领导集体开发西部地区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开发西部地区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开发西部地区时期。然后对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西部开发思想产生的背景条件、思想的内涵、特点、理论贡献及其实施效应做了逐一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对中国共产党开发西部地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得出具有规律性和现实指导性意义的七点启示,从而为现在正在进行的西部开发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