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1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当代中国社会心态与道德生活状况研究报告

    马向真

    2015-10-01

    978-7-5161-6696-3

    463千字

    6

    社会心理 研究报告 中国 道德社会学 研究报告 中国

    书稿早就交付,可是却迟迟未动笔写序,说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心境促成的,直至今日,再次尝试提笔时却感觉下笔有些沉重。我知道,这个沉重并非因为心理学与伦理学跨界的艰难。在从心理学跨界伦理学后,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自己喜欢,又适合自身学术特长的领域做研究。回顾多年来的探索,有意无意间和社会心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早的专著《社会心理学原理与方法》到《社会心理与控制》《道德心理研究》,再到本书,探索着一条从理论到实证发展的路径,探索建设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社会心态的伦理—心理理论构架与互动模式。这种跨界的痛苦在撰写《道德心理研究》时已经从挣扎趋向升华。这种沉重决非调查研究中样本收集与数据处理之艰难引起的。本书历时多年,有多个调查研究交叉着同时进行,从最初的样本分布、群体分层、入户调查乃至夏日炎炎到建筑工地上的采样与访谈情景都历历在目,如今已经是快乐的回忆了。沉重的感受也不是因为社会心态的测量与研究之艰难引起的。社会心态的复杂性在于它是社会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内容,是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同时也表现在社会心态的两层含义上:第一,社会心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包括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第二,针对某一特定时期来看,社会心态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心态会出现小的变化,但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社会心态内涵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都会对社会心态的分析和测量带来很大困难。但这恰恰也是我探索的意义所在。当初我选择了对社会心态与道德生活状况这两个主题进行综合研究。之所以选择社会心态,是因为在每一个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都是必须注重的研究领域。一方面,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社会变迁的一个表达和展示;另一方面,对社会心态的把握和调适,也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社会心理条件。无论作为宏观决策和管理部门,还是作为对中国现实社会变迁及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机构,都会特别关注这一研究的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心态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社会心态不仅对于了解社情民意、社会热点以及公众情绪非常重要,而且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前提。选择道德生活状况是为道德建设做准备的。我觉得个体、群体乃至社会的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人文精神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乃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治和法律的事情,而且也是道德伦理的事情,因为只有通过道德伦理的方式而不是政治法律的方式才能真正深入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世界。道德生活状况可以塑造、影响、调控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社会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属于自发的、无形的、隐性的、无序的、零乱的社会意识,隐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只有通过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显现出来。因此道德建设可以通过理想信念、价值规范、行为习俗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塑造良好的社会心态。研究社会心态可为道德建设开辟新的途径,社会心态的状态是衡量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尺度,优化社会心态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均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和作用。在回想并重新翻阅研究报告时,我有些感悟到那份沉重是从哪里来的:是数据背后传递出的社会现实信息,是各大群体对社会心态与道德生活现状的评价相对消极的实情,是屡屡爆发的群体性事件背后的隐患。从最初看到数据结果时的惊讶、疑惑,到现在的沉思,反省自己未来还可以再做些什么。本书是多年实证调查研究的汇总,都是第一手资料。应该说,绝大部分数据都没有公开发表过,我觉得无论是单独发表哪一种数据都不够全面,不足以让人了解全貌,因而现在才得以以完整的形态呈现在您的面前。诚如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中所言,传统的数据分析样本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这也是本书的局限。未来的大数据样本将为社会心态与道德生活研究的变革带来崭新机遇。希望本书的出版可以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人从跨界的角度探索这个主题。我们可尝试从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交叉研究。对社会心态进行精神哲学的考察,采用心理学的量化研究方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模式。我们可以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实验小镇、现场实验,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论模型或者是释义系统,这在短期之内未必会实现,在路途中摸索,举步维艰总好过举步不前。这也将是我前行的动力。马向真2015年9月20日于牧心斋

  • 中国与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研究

    卢艳兰

    2020-10-01

    978-7-5203-6320-4

    243千字

    26

    人生观 教育 对比研究 中国、新加坡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以中国和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生动实践为研究基础,以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核心概念分析为逻辑起点,从教育背景、教育理念、教育实施、教育规律及教育效益等方面对中新两国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共性和差异性的比较。通过比较,目的在于总结和揭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般性规律,借鉴新加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探索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 “社会生态人”新人性假设与人的全面发展:基于价值哲学视角

    钟贞山

    2019-12-01

    978-7-5203-5038-9

    282千字

    5

    价值(哲学) 研究

    当前,人与社会关系对峙时有发生,人与自然关系恶化还未被根本扼制,人与自身关系异化凸显。本书以人与社会、自然及自身关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导向,构建以人一境和谐共生为精神旨归的“社会生态人”人性假设,阐释“社会生态人”以协同进化为价值目标、以社会责任和代内代际公平为根本规范的人性范式,探讨“社会生态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阶段、目标、内涵与价值的基本逻辑,应对和化解人的社会化生存与发展中面临“人性危机”“生态危机”“心态危机”的严峻挑战。

  • 中国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机制探源

    陈晓龙,姚成得

    2019-09-01

    978-7-5203-4754-9

    270千字

    9

    品德教育 研究 中国 古代

    人格养成就其一般过程来说,是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是一般,而人格养成所表现出的个体道德品质是个别,要使一般的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必须使处于一般层面的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具体化、个体化、生动化、丰富化,这样才能为个体所接受,才能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相比较而言,在个体人格养成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先民经过长期的社会生产与交往,逐步建立起的一系列民间规约、民间仪式、私学教育和民间道德楷模等非正式制度,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正式制度。面对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古代人格养成过程中,民间规约、民间仪式、民间道德楷模、民间教育机构等非正式制度作为载体和途径,在促使一般社会价值观念具体化、个体化、生动化、丰富化,以培育个体道德品质方面作用的发挥,于今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伦理文化的人格透视

    孔润年

    2010-10-01

    978-7-5004-9186-6

    285千字

    11

    伦理学 研究 中国

    本书论述了文化与人格的关系;对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家伦理和佛家伦理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了人格透视;按照士、农、官、商的社会分层,探讨了当代中国的伦理文化和人格建设问题。具有构思新颖,观点明确,资料丰富,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等特点。对研究人的发展、伦理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宣传,以及个人学习修养等,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跳转共3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