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HISTORY

    李长莉 唐仕春 李俊领 吕文浩

    2017-10-01

    978-7-5203-1218-9

    665千字

    122

    社会史 研究 中国 近代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系统梳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5年间大陆学者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并对此前相关的学术源流稍作追述。回顾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范式与视角、学术流派与风格等基本问题,分析了该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趋势;对近代中国的人口与家庭、性别与婚姻、社会群体与团体、城乡与区域社会、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社会生活、大众休闲娱乐、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等专题的研究状况,述其脉络,析其得失。特别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历程与特色进行了专门介绍。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过去三十年间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基本研究状况,从理论方法到具体研究领域皆有所展示,评述简明扼要,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与教学的基础性参考书。

  • 礼俗与生活:近代中国东北乡土社会研究

    Rites and Customs and Life: A Study of Vernacular Society in Northeastern China in Modern Times

    刘扬

    2020-12-01

    978-7-5203-6211-5

    275千字

    84

    农村社会学 研究 东北地区 近代

    本书是一部旨在从民间信仰角度对近代东北乡土社会进行研究的专著。利用官书、民间文献、田调等资料系统梳理了东北乡土社会中的神灵、庙宇、礼仪、传说等,呈现了东北民间信仰渊源、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了近代社会变迁下的东北民众日常生活、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问题。

  •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

    Research on the Harmonious Concept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李玲 李俊 冀科峰

    2017-01-01

    978-7-5161-9084-5

    224千字

    36

    古建筑 研究 中国

    本书以中国丰富的古建筑文化遗存为主线,以蕴含在其中的古老而朴素的哲理为出发点,旨在揭示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语言给人的诸多启迪。现代建筑发展的价值目标在于建立一种生态式的建筑,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以达到和谐一致、动静互补,从而实现“诗意的栖居”;作者同时强调一种情感建筑、审美建筑、和谐建筑,以推动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在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中国古建筑必将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智慧。

  • 乡村:中国文化之本 第九卷

    The Countrysid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Volume 9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研究会

    2018-11-01

    978-7-5203-1970-6

    375千字

    12

    梁漱溟(1893-1988) 城乡建设 思想评论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呈现出“群体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百年乡村建设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融汇中西的作用,有其独特的学术内涵与时代特征,是我们认识传统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实施新一轮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忽视的学术遗产。

  •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

    Aesthetic Theory of Life in Ancient China

    张翠玲

    2018-10-01

    978-7-5203-2973-6

    223千字

    13

    社会生活美 研究 中国 古代

    本书是一本关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学术论著,它从社会文化基础、民族特性、社会形态、现代转化的可能性等方面对古代中国的生活审美活动及相关审美思想意识进行了研究。论著逻辑严谨、资料详实,在“古今”“中西”的比较视野下、在纵向和横向的织网中展开,具有宏观性、历史性和整体性。此项研究对古代中国断代史的生活审美研究,古代中国各个侧面(如服饰、交通、建筑等)生活审美的研究,古代中国美学现代传承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跳转共2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