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宋燕鹏
2019-12-01
978-7-5203-5753-1
312千字
知识分子 公用事业 研究 中国 南宋
科举制带来社会阶层一定程度上的流动,并且在唐代中期开始形成以科举为业的士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也覆盖到江南地区。北方士人迁入南方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加上科举制继续发展,从而增加了南宋士人群体的数量。这源于南宋地方公私教育的普及,以及印刷出版技术的发达。南宋士人的身份的自我认同比较一致,士人的形成方式开始趋同,并且该阶层还出现了基本的分层。作为南宋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因士人自身社会地位的优势,富民对士人地位的追捧,以及地方官员对士人的礼遇和互动,在这些基础之上,士人进而在参与公益事业过程中通过与政府官员和富民等阶层发生互动,从而获得一定的“文化权力”。南宋大部分公益事业依然是地方官员为主导,士人仅是参与力量,并未达到控制地方事务的程度。
陆严冰
2020-02-01
978-7-5203-5958-0
333千字
建筑艺术 研究 中国 民国
本书是作者在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旨在以“现代性”概念阐述中国建筑现象的可能性。作者认为,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划分可以用来解释现代中国建筑,纪念碑性与园林性作为建筑属性,分别代表了中国建筑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中国现代建筑的特点是整体性在个体性之上,以局部的审美现代性来补充主体框架的启蒙现代性。作者还梳理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意识的发展与转变。
张海鹏 李细珠
2015-12-01
978-7-5161-6969-8
532千字
台湾省 地方史 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梳理和总结了1949—2013年间中国大陆学界对台湾史的研究状况。主体部分有六章,第一章是关于台湾通史撰写及台湾史研究的理论方法等宏观问题的讨论,第二至第六章大致按时段叙述不同时期对台湾史的学术研究状况。每章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问题评述重要研究论著的学术贡献,理清相关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二是概述重要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出版情况,提供相关研究资料的线索;三是指出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指明新的研究方向。
李陶红
2019-12-01
978-7-5203-5695-4
422千字
城市史 研究 大姚县
“滇之大,惟铜与盐。”盐在云南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书选取云南重要的盐产区之一白盐井(今为石羊古镇)为田野点,以“盐”为切入点,加入历时的维度,回溯了其城镇化的历时表达,即“因盐而兴”的城镇化、“因盐而衰”的城镇化和“因盐复兴”的城镇化。并分析抽离出影响石羊古镇城镇化的关键因素:资源、市场、人的流动、国家角色,这些要素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互相作用。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中国本土语境下的城镇化表述。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