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is the first to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and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aiwan history in Chinese mainland academic circles from 1949 to 2013. The main part ha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 discussion of macro issues such as the writing of Taiwan's general history and the theoretical methods of Taiwan history research, and the second to sixth chapters roughly describe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aiwan's history in different periods by time period. Each chapter basically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 to review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s of important research work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and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related problem research; The second is to summarize the col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important research materials and provide clues to relevant research materials; The third is to point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problems that need further research, and point out new research directions.(AI翻译)
张海鹏(主编): 暂无简介
李细珠(主编): 暂无简介
一 著作
1.安然:《台湾民众抗日史》,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版。
2.白纯:《台湾经济政策研究(1945.10—1948.12)》,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初版、1990年增订本。
4.陈国强:《台湾高山族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5.陈建樾:《台湾“原住民”历史与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台湾历史与两岸关系》,台海出版社1999年版;《台湾史事解读》,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心系两岸》,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走近两岸》,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走向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7.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九洲出版社1996年版;《台湾研究十年》,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陈名实:《闽台儒学源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陈小冲:《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
10.陈小冲主编:《台湾历史上的移民与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11.陈在正、孔立、邓孔昭等:《清代台湾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陈在正:《台湾海疆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扬智文化2003年版。
13.褚静涛:《二二八事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版;《中日钓鱼岛争端研究》,海峡学术出版社2013年版。
14.邓孔昭:《郑成功与明郑台湾史研究》,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郑成功与明郑在台湾》,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5.邓孔昭主编:《闽粤移民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杜继东:《美国对台湾地区援助研究(1950—1965)》,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17.范丽青:《台湾变局——民进党与国民党的政权争战》,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8.冯琳:《中国国民党在台改造研究(1950—1952)》,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19.郝时远、陈建樾主编:《台湾民族问题:从“番”到“原住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20.黄安余:《台湾经济转型中的劳工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1.黄福才:《台湾商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黄嘉树、刘杰:《两岸谈判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23.黄新宪:《台湾教育:从日据到光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4.贾超为:《日台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华艺出版社2011年版。
25.姜殿铭主编:《转型期的台湾》,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6.姜南扬:《台湾政治转型与两岸关系》,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27.蒋炳钊编:《天风海涛室遗稿》,鹭江出版社2001年版。
28.焦天龙、范雪春:《福建与南岛语族》,中华书局2010年版。
29.鞠德源:《钓鱼岛正名:钓鱼岛列屿的历史主权及国际法渊源》,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日本国窃土源流·钓鱼列屿主权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柯平:《反割台抗日运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1.李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鹭江出版社1992年版。
32.李家泉:《“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中国海峡两岸关系探讨》,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33.李理:《教育改造与改造教育——“教育部”审定高中台湾史课程纲要及教科书研究》,海峡学术出版社2010年版;《另一个视角看台湾》,海峡学术出版社2009年版;《日据台湾时期警察制度研究》,海峡学术出版社2007年版,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日本近代对钓鱼岛的非法调查及窃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34.李松林、祝志男:《中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考察》,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35.李松林:《中国共产党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及经验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6.李祖基:《近代台湾地方对外贸易》,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近代台湾对外贸易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台湾历史研究》,台海出版社2006年版。
37.李祖基主编:《台湾研究25年精粹·历史篇》,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
38.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源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9.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第3号,1930年版;《林惠祥人类学论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0.林金水主编:《台湾基督教史》,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41.林仁川、黄福才:《闽台文化交融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林仁川:《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文汇出版社1991年版。
43.林玉茹、李毓中编著:《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1945—2000)》第七册《台湾史》,“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2004年版。
44.刘大年、丁名楠、余绳武:《台湾历史概述》,三联书店1956年初版、1962年再版,香港三联书店1978年根据1962年版本重印。
45.刘国深:《当代台湾政治分析》,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46.刘红:《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
47.罗春寒:《台湾平埔族群文化变迁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8.茅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9.潘晋明主编:《大陆地区台湾研究论著目录》,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50.潘叔明:《“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卿汝楫:《美国侵略台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版。
52.单玉丽、刘克辉:《台湾工业化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发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53.沈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施联朱、许良国主编:《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55.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岳麓书社1998年版;《施琅评传》,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6.史式、黄大受:《台湾先住民史》,九州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6年增订版。
57.宋帮强:《日据时期台湾共产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8.宋春、于文藻:《中国国民党台湾四十年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59.孙立祥:《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0.孙逊:《美国华侨华人与台湾当局侨务政策》,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61.孙岩:《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汪小平:《美国对台政策的起源与演变(1941—196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63.王建民:《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64.王键:《日据时期台湾米糖经济史研究》,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战后美日台关系史研究(1945-1995)》,九州出版社2013年版;《战后日台经济关系的演变轨迹》,台海出版社2009年版。
65.王英津:《台湾地区政治体制分析》,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66.王在希:《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
67.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68.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诸教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3年增订版。
69.熊南京:《台湾语言政策和语言状况研究:1945—2006》,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70.徐博东:《民进党研究——大陆学者眼中的民进党》,海峡学术出版社2003年版。
71.徐锋:《当代台湾政党政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
72.徐晓望:《早期台湾海峡史研究》,海风出版社2006年版。
73.许维勤:《闽台行政建置关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4.薛军力、徐鲁航:《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75.杨国桢主编:《长共海涛论延平——纪念郑成功驱荷复台3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76.杨彦杰:《荷据时代台湾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台湾历史与文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77.杨彦杰主编:《光复初期台湾的社会与文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78.杨友庭:《明郑四世兴衰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9.尹全海:《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研究》,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80.袁辰霞:《台湾原住民族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1.臧世俊:《战后日、中、台三角关系》,前卫出版社1997年版。
82.曾思奇主编:《台湾南岛语民族文化概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83.张崇根:《台湾历史与高山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台湾四百年前史》,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
84.张春英主编:《海峡两岸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5.张海鹏、陶文钊主编:《台湾简史》,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台湾史稿》,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86.张海鹏:《书生议政——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海峡学术出版社2010年版、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87.张同新、何仲山主编:《“一国两制”与海峡两岸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张耀武:《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89.张玉冰:《大陆沿海与台湾地区竞争力比较研究》,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90.赵国辉:《近代初期中日台湾事件外交》,海峡学术出版社2008年版。
91.郑海麟:《钓鱼岛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香港明报出版社1998年版、中华书局2007年增订版。
92.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编:《割让与回归——台湾光复六十周年暨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海出版社2008年版;《林献堂、蒋渭水与台湾历史人物及其时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海出版社2009年版;《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清代台湾史研究的新进展——纪念康熙统一台湾33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5年版。
93.周呈奇:《战后台湾经济增长思想研究》,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94.朱双一:《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5.朱天顺主编:《当代台湾政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6.资中筠、何迪编:《美台关系四十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二 论文
97.安京:《清朝消极治台政策与台湾行政区划的设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3期。
98.白纯:《清代台湾建省述略》,《台湾研究》1996年第4期;《简析日据晚期的台湾“皇民奉公会”》,《台湾研究》2002年第1期。
99.边向国:《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的情报工作》,《军事历史》1998年第3期。
100.蔡史君:《日本南侵与“台湾本岛人利用论”——台湾总督府华侨政策“具体方案”的史料发掘》,《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1期。
101.藏佩红:《佐藤内阁时期“日台”关系》,《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102.曹大臣:《日本侵华时期在华南的毒化活动(1937—1945)》,《民国档案》2002年第1期。
103.曹树基:《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兼论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的不成立》,《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也谈清代台湾土地开垦、经济组织与社会经济形态——对周翔鹤相关批评的答复》,《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
104.曹云华、蔡秋燕:《台湾的侨务政策:嬗变与延续》,《东南亚研究》2012年第1期。
105.陈碧笙:《也谈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与周维衍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79年第6期;《十七世纪中叶台湾平埔族社会经济及其与汉族的关系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清代台湾大租的性质和作用——驳所谓“庄园说”》,《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3期。
106.陈彪:《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的交合点——台湾民主国》,《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07.陈才俊:《〈天津条约〉前美国人关于台湾的几种主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传教士与台湾形象在美国之早期传播与建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108.陈存冼:《从考古学看台湾文化的起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旧石器时代闽台文化关系》,《东南考古研究》第1辑,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9.陈动、陈孔立:《从“主权未定”到“主权独立”——台湾当局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政治目的》,《台湾研究》2005年第1期。
110.陈风、林真:《近三十年来台湾义勇队研究综述——纪念台湾义勇队成立70周年》,《闽台文化交流》2009年第2期。
111.陈奉林:《国内外战后日台关系研究综述——以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3期;《中日邦交的恢复与日台“外交”关系的终结》,《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12.陈福敏:《“美援”的作用与台湾经济的性质》,《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1期。
113.陈国强:《略谈“结首制”——荷兰奴役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制度的商榷》,《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4期;《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台湾高山族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114.陈红民、段智峰:《差异何其大——台湾时代蒋介石与胡适对彼此间交往的记录》,《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
115.陈红民:《台湾时期蒋介石与胡适关系补正》,《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5期。
116.陈家麟:《“岛夷”、“雕题”、“东鳀”非台湾早期名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2期。
117.陈进国:《论日本侵占时期台湾佛教的日本化》,《日本研究》1997年第4期。
118.陈孔立:《清代台湾社会动乱原因与性质的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4期;《“有唐山公,无唐山妈”质疑——有关台湾早期人口性比例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第4期;《台湾“去中国化”的文化动向》,《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3期;《台湾政治的“省籍—族群—本土化”研究模式》,《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清代台海两岸航行时间》,《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台湾史研究的史观问题》,《台湾历史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119.陈立周:《从同化到多元化——台湾原住民社会运动对其社会政策发展的影响》,《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年第2期。
120.陈美霞:《台湾外省第二代家族书写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
121.陈名实:《清治以后台湾朱子学的兴起》,《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22.陈思:《17世纪中叶荷郑台海军事力量对比评述》,《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4期。
123.陈梧桐:《论施琅统一台湾的历史功绩》,《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3期。
124.陈小冲:《日据初期台湾抗日运动与总督府的“对岸经营”(1895—1904年)》,《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澎湖危机——贸易、战争与谈判(1622—1624年)》,《思与言》31卷4期,1993年;《十七世纪日荷在台冲突中的政治因素》,《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第2期;《抗战时期的台湾籍民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1937—1945年台湾皇民化运动再论——以总督府临时情报部〈部报〉资料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试论日本据台与闽粤移民之中挫——以〈清国人入境台湾条例〉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3期;《日据时期台湾移民问题初探》,《台湾研究》2010年第2期;《试论台胞在大陆的抗日活动及其对台湾前途命运的思考——兼评所谓日据时期台湾人的“台独”运动》,《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
125.陈学文:《明清时期台湾蔗糖业的发展》,《台湾研究》1997年第3期。
126.陈艳云:《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对南洋华侨的调查》,《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1期。
127.陈在正:《1874—1875年清政府关于海防问题的大讨论与对台湾地位的新认识》,《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1期;《台湾建省方案形成过程的考察》,《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1840年至1870年间欧美列强觊觎和侵犯台湾的活动》,《台湾研究集刊》1992年第2期;《牡丹社事件所引起之中日交涉及其善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册,1993年6月。
128.陈长伟:《台湾与越战——场充满悖论的历史遭遇》,《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2期。
129.陈支平:《从契约文书看日据时期台北芦洲的土地赋税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福建向台湾移民的家族外植与联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30.陈忠纯:《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以〈台湾研究集刊〉历史类论文(1983—2007)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2期;《论传教士利胜与郑氏集团的关系——以利胜的外交使命为中心的考察》,《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2期;《清前期平民领照渡台的范围探析——兼议限制渡台政策的转变及其原因》,《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张之洞“援外保台”思路演变及其与“台湾民主国”关系考论》,《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近代国人对郑成功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传承——以报刊文献中的郑成功传记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5期
131.程朝云:《战后台湾农会的制度改革(1950—1954)》,《玄奘人文学刊》第8期,2008年;《农复会与战后台湾四健会的设立与发展》,《台湾历史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清代台湾史研究的新进展》,《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132.褚静涛:《从台湾自治到回归祖国——日据后期台籍精英对台湾解放道路的探索》,《台湾研究》2005年第5期;《清朝台湾开发过程中的族群冲突》,《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33.丛耕:《也谈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的年代》,《贵州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134.崔军伟、毛文君:《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的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述评》,《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
135.戴建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的公债政策研究》,《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136.邓孔昭:《1662—1683年清荷关系探讨》,《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论清政府与台湾郑氏集团的谈判和“援朝鲜例”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第1期;《清代前期关于台湾开发的一些不同主张》,《台湾研究集刊》1998年第1期;《台湾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错误说法》,《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2期;《清代台湾史研究回顾》,载《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005年7月1日;《经历台湾史研究30年》,《台湾研究》2009年第2期;《试论清代台湾的女性移民》,《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5期。
137.邓利娟:《十九世纪下半期台湾海关税收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4期;《试析台湾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2期;《台湾公债政策评析》,《中国经济问题》1990年第6期。
138.丁名楠:《十七世纪中国人民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胜利斗争——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历史教学》1962年第3期。
139.杜继东:《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3期;《台湾“二·二八”事件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140.段承璞:《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分期问题刍议》,《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4期。
141.范宏伟:《缅北蒋军撤台与蒋介石“反攻大陆”:台湾与美国的分歧和妥协》,《南洋问题研究》2012年第2期。
142.范建鏋:《日据时期台湾警察与经济殖民政策之推进》,《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43.范景鹏、马世英:《1945年之前台湾回教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44.方英:《淮系人物与台湾近代化》,《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
145.冯琳:《国民党退台初期向下扎根的尝试》,《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5期;《台湾光复前国民党对台胞的宣传及其缺失——以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为例》,《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1期;《退台初中国国民党基层设置办法及其产生的问题》,《学习与实践》2011年第4期。
146.冯玮:《从“同化政策”看日本殖民统治及殖民扩张主义的特征和本质——对日本在台湾推行“同化政策”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47.傅衣凌:《关于郑成功的评价》,《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1期;《郑成功研究的若干问题》,《福建论坛》1982年第3期。
148.傅宗文:《宋元时期的闽台交往与东洋航线》,《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149.高振农:《台湾佛教与中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佛学研究》第7期,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8年版。
150.葛坤英、周文顺:《古越人东渡台湾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151.古琳晖:《清代台湾行政区划变迁考略》,《台湾研究》2005年第2期。
152.管建强:《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纷争》,《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153.郭沫若:《由郑成功银币的发现说到郑氏经济政策的转变》,《历史研究》1963年第1期;《再谈有关郑成功银币的一些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2期。
154.郭志超、吴春明:《台湾原住民“南来论”辨析——兼论“南岛语族”起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55.郭志超:《清代汉族影响下的高山族农业技术的变革》,《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1期;《清代台湾生态环境的变迁与高山族耕猎生产的变动》,《农业考古》1985年第1期。
156.韩起:《台湾省原始社会考古概述》,《考古》1979年第3期。
157.韩昭庆:《从甲午战争前欧洲人所绘中国地图看钓鱼岛列岛的历史》,《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58.韩振华:《郑成功时代的对外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1期;《再论郑成功与海外贸易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159.郝时远:《荷兰殖民占领时期台湾原住民人口辨析》,《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清代台湾原住民赴大陆贺寿朝觐事迹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60.何迪:《“台海危机”和中国对金门、马祖政策的形成》,《美国研究》1988年第3期。
161.何卓恩:《“修宪”与“护宪”: 1950年代前后雷震的“宪政”思想》,《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1期。
162.胡文生、徐博东:《甲午战争以来台湾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演变》,《台湾研究》2011年第1期。
163.黄福才:《试论清初台湾封建经济的特征》,《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4期;《略论1840—1895年闽台贸易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论清代台湾商品市场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164.黄国盛:《论清代前期的闽台对渡贸易政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3期。
165.黄嘉树:《台湾地方自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166.黄俊凌:《清代台湾戏曲活动之探析》,《中华戏曲》2011年第1期。
167.黄新宪:《荷据时期台湾的基督教教化探略》,《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日据时期台湾女子初等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教育评论》2005年第6期;《日据时期台湾女子留学日本考》,《教育评论》2010年第4期。
168.黄跃荣:《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的民族歧视政策》,《台湾研究》2002年第2期。
169.季云飞:《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抗法保台策略》,《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清代台湾班兵制研究》,《台湾研究》1996年第4期;《清代台湾防务观演化之探析》,《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清代台湾少数民族政策之历史考察》,《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清统一台湾之役善后问题研究》,《台湾研究》2002年第4期。
170.翦伯赞:《台湾番族考》,原载上海《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开明书店1947年版,又载《翦伯赞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71.蒋小波:《费正清的两岸关系论述及其台湾效应》,《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4期。
172.蒋宗伟:《日据时期台湾青年赴大陆求学探略》,《台湾研究集刊》2007年第4期。
173.孔立、陈在正、邓孔昭:《郑成功评价的方法论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174.孔立:《“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述评》,《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元置澎湖巡检司考》,《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康熙二十二年:台湾的历史地位》,《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清代台湾分类械斗的若干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3期;《清代台湾人口的几个问题》,《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早期台湾人口与耕地的重新估算——兼论郑氏时代对开发的贡献》,《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3期。
175.李德霞:《章太炎在台湾的新闻活动考述》,《台湾研究》2009年第3期。
176.李非:《台湾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与困境》,《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第4期;《论殖民地时期台湾经济的基本特征》,《台湾研究》2003年第3期。
177.李鸿彬:《郑经与三藩之乱》,《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4期。
178.李家泉:《台湾社会经济的性质与发展道路》,《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1期;《关于台湾社会经济性质的再探讨》,《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4期;《关于四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评估》,《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
179.李金明:《十七世纪初荷兰在澎湖、台湾的贸易》,《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
180.李蕾:《十七世纪中前期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网络的展开——以荷兰大员商馆经营的贸易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181.李理、赵国辉:《李仙得与日本第一次侵台》,《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
182.李理:《“六三法”的存废与台湾殖民地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4期;《“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编纂》,《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日据台湾时期警察对原住民的绥抚与镇压》,《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第4期;《近代日本对钓鱼岛的“踏查”及窃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4期。
183.李路曲:《台湾政党政治的腐败与政治转型》,《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6期。
184.李细珠:《大陆学界台湾史研究的宏观检讨》,《台湾研究》2014年第5期;《略论康熙皇帝对台湾的认识及其理台政策的演变》,《台湾历史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85.李湘敏:《清末台湾教案述略》,《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4期;《试述19世纪下半叶外国侵略势力在台湾的活动》,《台湾研究》1999年第3期。
186.李永玉:《鸦片战争期间搁浅台湾英船性质考》,《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87.李祖基:《论外国商业资本对台湾贸易的控制(1860—1894)》,《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3期;《论清代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与王长云同志商榷》,《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2期;《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城隍信仰与台湾历史》,《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1期;《晚清台湾社会的转型及其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论清代移民台湾之政策——兼评〈中国移民史〉之“台湾的移民垦殖”》,《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大陆台湾史研究三十年的回顾与感想》,《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冒籍:清代台湾的科举移民》,《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88.连心豪:《日本据台时期对中国的毒品祸害》,《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4期;《三十年代台湾海峡海上走私与海关缉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89.廖宗麟:《刘永福并未任职台湾民主国》,《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90.林惠祥:《台湾石器时代遗物的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1955年第4期。
191.林劲:《战后海外台独运动与日据时期台湾抗日自救运动之比较》,《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3期;《试论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实质性转变》,《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第1期。
192.林立强:《日据时期台湾基督教的历史发展及其特点论析》,《台湾研究》2010年第1期。
193.林梅村:《〈郑芝龙航海图〉考——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雪尔登中国地图〉名实辨》,《文物》2013年第9期。
194.林其泉:《郑成功死因析——兼与台湾省学者李腾岳先生商榷》,《争鸣》1982年第4期;《施琅与清初治台政策》,《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洋教在台湾的传布和台湾同胞的反洋教斗争》,《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95.林乾:《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决策》,《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96.林庆元:《台湾高山族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确立》,《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2期。
197.林仁川:《明代大陆人民向台湾迁移及对台湾的开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十七世纪初基督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1期;《荷据时期台湾的社会构成和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汉族人民早期移居台澎探析》,《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4期;《明清时期台湾的稻米生产》,《中国农史》2002年第3期;《论清代台湾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评荷兰在台湾海峡的商战策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98.林晓光:《吉田书简、“日台和约”与中日关系(1950—1952年)》,《抗日战争研究》2001第1期;《战后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40年代末—60年代初)》,《台湾研究》2001年第1期;《战后日本的“台湾帮”日台关系》,《台湾研究》2004年第4期。
199.林长华:《论1949年后台湾经济的分期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3期;《战后台湾“公营”经济及其民营化的性质剖析》,《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4期;《论战后的日台投资关系》,《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第2期。
200.林真:《台湾义勇队的筹组及在福建的活动》,《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第4期;《抗战时期福建的台湾籍民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2期。
201.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
202.灵若枫:《“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综述》,《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第1期。
203.刘彼德:《1636年淡水原住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17世纪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社会结构和特征》,《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3期;《17世纪小琉球原住民灭族始末和原因探讨》,《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6期。
204.刘春明:《〈马关条约〉与钓鱼岛列岛》,《太平洋学报》2012年第7期。
205.刘大年:《1874年美国和日本合作进攻台湾的经过》,《新建设》第5卷第3期,1951年12月1日。
206.刘大禹:《蒋介石对1958年炮击金门的应对——以〈蒋介石日记〉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
207.刘国深:《试论百年来“台湾认同”的异化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3、4期;《台湾“省籍族群”的结构功能分析》,《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3期。
208.刘红:《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台湾研究》1996年第3期;《关于台湾政治多元化的几个问题》,《台湾研究》2007年第5期。
209.刘江永:《马关条约百年后的日台关系》,《日本学刊》1995年第6期。
210.刘平:《林爽文起义原因新论》,《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天地会与林爽文起义之关系辨正》,《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11.刘如仲、苗学孟:《清代台湾高山族的狩猎与捕鱼》,《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
212.刘雅军:《美国对台湾的援助政策初探:1949—1953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6期。
213.刘燕南:《“解严”前台湾有关新闻出版法规评析》,《台湾研究集刊》1998年第1期。
214.刘一彬:《清代福建乡试对台应试保障制度及其历史影响》,《台湾研究》2010年第6期。
215.刘正刚:《清代移民与台湾食盐贸易制度化》,《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清代移民开发边疆与少数民族关系——以台湾为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康熙时期台湾学宫建设经费探析》,《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嘉庆时期藏兵赴台湾始末探析》,《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7年第3期。
216.陆卓宁:《1950年代台湾地区“反共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
217.路阳:《中国大陆台湾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基于1991—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台湾研究立项项目的量化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5期。
218.栾雪飞、刘颖:《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219.罗炤:《郑成功与天地会》,《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220.吕俊昌:《清代前期厦防同知与闽台互动关系初探》,《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第1期。
221.吕淑梅:《台湾早期海港与陆岛网络的初步形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222.马波:《清代闽台地区主要灾种的时空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
223.毛晓阳:《清代台湾宾兴考述》《清代台湾宾兴的特色及其影响》,《台湾研究》2006年第1期、2010年第5期。
224.米庆余:《〈隋书·流求传〉辨析》,《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琉球漂流民事件与日军入侵台湾(1871—1874)》,《历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25.莫世祥:《台湾近代反日独立运动中的国家认同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2期。
226.牛大勇:《美国迫使台湾当局从华南边境和沿海岛屿撤兵问题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27.牛军:《浅析美国对台湾政策及美台关系的历史演变》,《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第3期;《三次台湾海峡军事斗争决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28.牛可:《美援与战后台湾的经济改造》,《美国研究》2002年第9期。
229.潘云东:《清代台湾平埔族汉化原因试探》,《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3期。
230.戚其章:《关于台湾民主国的评价问题》,《北方论丛》1984年第4期;《论乙未割台的历史背景》,《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丘逢甲离台内渡考》,《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
231.齐涛:《东鳀即日本的理由能够成立吗——与陈国强等同志商榷》,《学术界》1991年第1期。
232.秦美婷、汤书昆:《1895—1898年日本售台言论的形成与舆论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
233.曲晓范:《刘永福与乙未台湾抗日保岛运动述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34.任力、吴如嵩:《康熙统一台湾的战略策略及其得失》,《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1期。
235.荣孟源:《澎湖设巡检司的时间》,《历史研究》1955年第1期。
236.桑兵:《甲午战后台湾内渡官绅与庚子勤王运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
237.商鸿逵:《姚启圣和施琅(清史札记一则)》,《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1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38.沈志华:《50年代初美国对台政策的酝酿和武装侵占台湾的决策过程》,《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5期;《中共进攻台湾战役的决策变化及其制约因素(1949—1950)》,《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39.施联朱:《略谈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兼与周维衍同志商榷》,《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3期;《高山族族源考略》,《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
240.施伟青:《论刘国轩》,《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再论施琅的几个问题——与王铎全同志商榷》,《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4期;《关于澎湖癸亥海战的气候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第2期;《关于施琅复出前夕的若干问题》,《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第3期;《再论澎湖癸亥海战的气候——也论相关方法论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3期。
241.时殷弘:《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和台湾问题》,载《中美关系史论文集》第2辑,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42.宋帮强:《日本侵占时期台湾共产党政治纲领焦点问题评析》,《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4期。
243.苏格:《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酝酿过程》,《美国研究》1990年第3期。
244.孙彩霞:《陈仪与台湾》,《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2期。
245.孙代尧:《威权体制下台湾的地方选举与政治变迁》,《台湾研究》2002年第1期;《台湾威权政体的转型:策略互动、成本计算与理性选择》,《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
246.孙艳红、付平:《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台政策关系之新辩》,《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47.孙云:《冷战后的日台关系浅析》,《台湾研究》2001年第1期;《从“我群”到“他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认同转变的成因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3期。
248.檀江林:《蒋介石力阻美国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249.汤象龙:《台湾海关税收和税收分配统计(1862—1894)》,《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250.汤志钧:《章太炎在台湾》,《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251.唐次妹:《日据时期台湾的“市区改正”及其对城镇发展形态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4期。
252.汪曙申:《试论十七世纪荷兰海权的崛起与对台湾的侵占》,《台湾研究》2011年第5期;《试论近代日本海权的扩张与对台湾的侵占》,《台湾研究》2012年第4期。
253.汪婉:《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同化”教育与近代“民族国家”之认同》,《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4期。
254.汪小平:《构想同盟:1950年前后远东“太平洋公约”问题与美国对台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55.汪义明:《五十年代美国对台湾的外交政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报)1988年第3期。
256.汪毅夫:《从台南石姓某家的户籍誊本看日据时期台湾社会的若干情况》,《台湾研究集刊》1998年第4期;《从“福建台湾府”到“福建台湾省”——台湾建省初期闽、台关系的一个侧面》,《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第1期。
257.王东:《从“中国化”到“本土化”——台湾社会科学“中国化”运动的学术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258.王铎全:《关于郑成功和施琅的评价》,《学术月刊》1982年第8期;《关于施琅的再评价》,《上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259.王宏斌:《清代前期关于福建台湾海防地理形势的认识》,《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260.王缉思:《论美国“两个中国”政策的起源》,《世界历史》1987年第3期。
261.王家骥:《1895—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台湾的殖民地经济》,《上海经济研究》1983年8月25日
262.王建朗:《钓鱼岛三题》,《抗日战争研究》2013年第2期。
263.王建民:《试论战后台湾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台湾研究》1995年第4期;《简析台湾权力结构与地方派系关系之演变》,《台湾研究》2001年第2期。
264.王键:《冷战时期日台关系的演变轨迹》,《日本研究》2007年第4期;《抗战时期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对广东、海南的经济侵掠》,《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
265.王蕾、郑建明:《台湾书院发展述略》,《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
266.王庆成:《英国起草的“中日北京专条”及与正式本的比较》,《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67.王茹:《台湾“宪政”变迁中的“国安会”与“总统”权力》,《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2期;《台湾当前的政治危机与“省籍—族群—本土化”进程》,《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4期。
268.王汝丰:《乙未割台与反割台斗争的历史回顾》,《台湾研究》1995年第3期。
269.王绳祖:《1874年日本侵占我国领土台湾和英国的“调停”》,《南京大学学报》1962年第2期。
270.王先明:《1950—1980年代台湾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审视》,《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
271.王新天、吴春明:《关于台湾原住民研究的几个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272.王玉国:《1968—1970年间台湾当局对钓鱼岛主权维护的因应》,《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光复初期招商局在台湾的接收与经营》,《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1期;《1949年招商局迁台述论》,《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2期。
273.王泽京:《再论“牡丹社事件”——以清中央政府为视角》,《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1期。
274.王长云:《从台米产销看台湾经济重心之北移——与台湾学者商榷》,《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2期。
275.王政尧:《略论康熙统一台湾及其影响》,《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276.王志平、吴敏霞:《日据初期日本在台湾的宗教调查及其宗教政策——以佛教调查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3期。
277.王仲、曹曦:《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社会运动与民间组织的生成路径——以环保组织为例》,《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
278.韦庆远:《论1884—1885年反法侵略的台湾保卫战》,《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
279.魏嵩山:《岛夷释》,《学术月刊》1980年第1期。
280.温强:《试论尼克松对华决策机制及其面临的内部反弹——以对台军援问题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1期。
281.翁飞、方英:《海峡两岸纪念刘铭传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282.吴春明、陈文:《“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283.吴凤斌:《郑成功父子时代与东南亚华侨》,《南洋问题》1983年第1期;《郑成功父子时代与日本华侨》,《南洋问题》1983年第3期。
284.吴慧颖:《荷据时期台湾戏曲活动初探》,《戏曲研究》2008年第3期。
285.吴琳琳:《台湾财经杂志发展研究(1949—2010)》,《台湾研究》2012年第2期。
286.吴玫:《论姚启圣的招抚活动》,《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刘铭传在台湾建省后的财政措施》,《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3期;《论黄梧降清》,《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4期;《杨昌浚与台湾建省》,《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2期;《中法战争期间大陆对台湾的支援》,《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4期。
287.吴能远:《台湾经济的性质》,《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1期;《也谈“台湾经济模式”》,《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
288.武柏索:《〈台湾民报〉和台湾新文学运动》,《新文学史料》1998年第3期。
289.武寅:《日本对外战略与台湾问题》,《世界历史》2000年第2期。
290.习五一:《1895—1931年台湾食糖贸易研究——台湾、日本、大陆三角贸易考察》,《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91.夏蓓蓓:《郑芝龙:十七世纪的闽海巨商》,《学术月刊》2002年第4期。
292.向安强:《台湾史前农业探微》,《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探研》,《中国农史》1999年第2期。
293.谢冰:《清代台湾高山族的贸易活动》,《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294.谢峰达:《雍正乾隆年间台湾竖旗案与天地会的关系》,《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2期。
295.熊俊:《关于唐诗〈岛夷行〉的探讨》,《台湾研究》2001年第2期。
296.徐博东:《台湾人民抗日保台爱国斗争的光辉一页——1895年“台湾民主国”性质初析》,《台湾研究》1988年第1期。
297.徐健竹:《郑芝龙、颜思齐、李旦的关系及其开发台湾考》,《明史研究论丛》第3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98.徐晓望:《论早期台湾开发史的几个问题》,《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论晚明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3期;《明末西班牙人占据台湾鸡笼、淡水时期与大陆的贸易》,《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2期;《论唐宋流求与台湾北部的十三行文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99.徐心希:《略论晚清福建船政与台湾经济近代化》,《台湾研究》2006年第3期。
300.徐扬杰:《历史地评价郑克塽率台归清问题》,《学术月刊》1982年第8期。
301.徐振伟:《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的鸦片政策》,《日本学刊》2008年第1期。
302.许彬彬、李无未:《日据初期台湾闽南话会话课本教学与方言史价值》,《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2期。
303.许森安:《隋朝陈稜到的地方究竟是琉球还是台湾》,吕一燃主编《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04.许维勤:《日本同化政策对台湾社会的戕伤——以台中雾峰林氏家族为例》,《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4期。
305.许正文:《论历史时期大陆向台湾的移民与往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期。
306.薛述祖:《“康熙统一台湾”研究情况简介》,《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4期。
307.颜章炮:《论康熙朝对台湾的农业政策和措施》,《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清代台湾寺庙的特殊社会功用——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一》,《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清代台湾官民建庙祀神之比较——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二》,《台湾研究》1996年第3期;《略谈清代台湾民间对寺庙的管理——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清代之台湾商人与寺庙——台湾清代寺庙碑文研究之四》,《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清代台湾民间的守护神信仰和分类械斗》,《清史研究》1998年第4期。
308.杨冬磊:《试析“台湾人认同”内涵的多面性》,《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3期。
309.杨光彦等:《台湾革命同盟会述论》,《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第3期。
310.杨国桢:《清初台湾农业区域的形成》,《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清代台湾大租述论》,《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十七世纪海峡两岸贸易的大商人——商人Hambuan文书试探》,《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311.杨欢进:《李国鼎及其经济思想》,《台湾研究》1999年第2期。
312.杨锦麟:《康熙战略决策的形成及其特点一例》,《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在“政治不稳态”中的台湾政党政治》,《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
313.杨奎松:《毛泽东与两次台海危机——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国对美政策变动原因及趋向》,《史学月刊》2003年第11、12期。
314.杨立宪:《台湾光复以来的劳资关系状况考察》,《台湾研究》1996年第4期、1997年第2期。
315.杨齐福:《试论1911年梁启超台湾之行》,《台湾研究》2004年第5期;《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移民问题刍议》,《台湾研究》2006年第2期;《清代台湾举人之概论》,《台湾研究》2007年第5期;《台湾举人与清代台湾社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4期。
316.杨荣庆:《光复初期国民政府对台北帝国大学接收及改制的困境——以罗宗洛、陈仪之争为中心的考察》,《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试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的经济思想》,《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5期。
317.杨晓:《对日据时期台湾“殖民地教育论”的再认识》,《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
318.杨彦杰:《从外国资料看施琅统一台湾》,《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清代台湾大米对福建的输入——以兵眷米谷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清代台湾抚恤琉球遭风难民的案例分析》,《现代台湾研究》1998年总第24、25期;《荷据时期澎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台湾研究》2003年第2期。
319.姚一平:《台湾中产阶级及其历史地位》,《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4期。
320.姚永森:《陈稜赴台时间及原因之考辨》,《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321.叶纲:《百余年来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研究述评》,《军事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322.叶涛:《日据台时期闽台贸易考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1期。
323.叶张瑜:《近几年关于战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与美国关系研究综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324.伊文成:《日本对我国台湾的经济掠夺(1895—1945)》,《世界历史》1982年第1期。
325.尤玉柱:《史前时期人类迁徙台湾诸问题的探讨》,《文物季刊》1996年第4期。
326.余子道:《第三次台海危机:台湾的“军事反攻”与美国政府的政策》,《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一次台海危机与美台关系中的“外岛”问题》,《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327.宇晓:《十七世纪荷兰、西班牙传教士在台湾高山族地区的活动及其影响》,《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328.臧运祜:《十年共铸一剑 青史赓续台湾——〈台湾史稿〉读后》,《台湾历史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329.詹冠群:《论日据时期在闽的“台湾籍民”若干问题》,《台湾研究》2001年第4期。
330.张宝蓉:《外显与内隐:台湾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实践解读——以“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及教科书为中心》,《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第2期。
331.张彩霞、林仁川:《论张燮〈东番考〉的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2期;《中国海商:17世纪台海贸易的主导者》,《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4期。
332.张彩霞:《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3期。
333.张崇根:《南宋已在台湾地区建立政权机构》,《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毗舍邪——宋代台湾之别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第4期;《鸟夷、东鳀补证》,《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第3期;《三国孙吴经营台湾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周婴〈东番记〉考证》,《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1辑;《日据时期的台湾民族学调查与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4期。
334.张春英:《试论蒋介石五次抵制美国分离台湾的图谋》,《台湾研究》2000年第2期;《民主革命时期台湾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关系之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5期。
335.张凤山:《对国民党“台湾化”的透析》,《台湾研究》1995年第1期;《台湾地方派系问题初探》,《台湾研究》2004年第1期。
336.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新石器时代的台湾海峡》,《考古》1989年第6期
337.张海鹏、李国强:《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兼及琉球问题》,《台湾历史研究》第1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338.张寄谦:《清末民初孙中山和梁启超等人与台湾的关系》,《台湾研究》1994年第1、2期。
339.张建华:《英国与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北大史学》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340.张景全:《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对日本外交的影响》,《日本研究》2003年第1期。
341.张静:《周恩来与基辛格1971年密谈中的台湾问题及日本因素——基于美国解密档案的考察》,《党的文献》2012年第2期。
342.张娟:《台湾地区新音乐(1945—1960)发展管窥》,《音乐研究》2009年第2期。
343.张求会:《唐景崧内渡:一个让陈寅恪为难的话题》,《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2期;《唐景崧内渡后的一份“自辩”——跋〈唐景崧致春卿三弟函〉之一》,《中国文化》2013年第1期。
344.张绍铎:《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美“外交”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45.张卫明:《借法异域:1874年台湾漂民案中的国际法话语建构》,《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1期。
346.张文生:《李登辉分裂主义路线的社会与政治根源》,《台湾研究》2010年第4期。
347.张先清、谢必震:《清代台湾与琉球关系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48.张晓辉:《日据时期的台湾银行与广东政府》,《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49.张燕清:《试论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海防建设》,《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350.张羽:《二十年来台湾民众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研究——以台湾的博物馆为观察场域》,《台湾研究》2009年第4期;《日据时期台湾医师的疾病医疗书写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2期;《光复初期台湾知识分子文化认同问题研究——以杂志〈台湾文化〉为中心》,《台湾研究》2011年第1期;《日本殖民台湾时期糖业文化书写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351.张云、孙兆军:《中国传统兵学与郑成功东征台湾之役》,《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352.张振鹍:《关于中国在台湾主权的一场严重斗争——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之役再探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
353.张宗洽、郑梦彪:《郑成功家族族谱的新发现——明崇祯版〈石井郑氏族谱〉评介》,《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54.张宗洽:《郑成功家世资料〈郑氏宗谱〉和〈郑氏家谱〉的新发现》,《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4期。
355.赵金康:《“林献堂蒋渭水——台湾历史人物及其时代”学术研讨会综述》,《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356.赵学功:《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台湾海峡危机》,《南开学报》2005年第3期。
357.赵雅丹:《郑成功水师与荷兰海军装备、作战方式差异之探析——以台江之战为例》,《军事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358.赵玉榕:《台湾家庭农场经营面积的扩大与第二次土地改革》,《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台湾农业劳动力流动浅析》,《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3期;《台湾农地管理制度浅析》,《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
359.郑学檬、陈孔立:《郑成功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2年第1期。
360.郑泽清:《荷兰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经济》,《台湾与东亚》1983年第4期;《清代台湾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台湾研究集刊》1984年第4期。
361.郑振满:《清代台湾的合股经营》,《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3期;《清代台湾家庭结构的若干特点》,《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2期。
362.钟安西:《论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台湾抗日五十年》,《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第4期;《日据时期台湾教育制度述评》,《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6期;《蒋渭水和台湾的抗日民族运动》,《台湾研究》2007年第2期。
363.周世跃:《妈祖信仰及其在台湾的传播》,《台湾研究集刊》1985年第4期;《李登辉执政后“大陆政策”的调整》,《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2、3期。
364.周维衍:《台湾历史地理中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
365.周翔鹤:《清代台湾给垦字研究》,《台湾研究集刊》1988年第2期;《清代台湾垦照与番社给垦字研究——清代台湾早期土地文书研究之一》,《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垦首考辨——清代台湾后期土地文书研究之一》,《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2期;《气候与郑成功用兵成败之关系》,《台湾研究集刊》1993年第2期;《日据时期台湾经济总体评价》,《台湾研究》1994年第2期;《日据时期台湾改良糖廍研究》,《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2期;《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研究方法论》,《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1期;《1880—1937台湾与日本小工业和家庭手工业的比较研究》,《台湾研究集刊》1996年第3期;《关于清代台湾一田二主制的一个分析模式》,《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清代台湾土地开垦、经济组织与社会经济形态——评曹树基〈清代台湾拓垦过程中的股份制经营〉一文》,《台湾研究集刊》2000年第3期;《明郑时期台湾海峡海上交通问题的探讨》,《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2期;《关于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清郑澎湖海战的天气及相关方法论问题的探讨》,《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1期;《1895—1937台湾地方社会的教育和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3期;《制度、地方官、“汉番关系”——关于清代台湾“番政”形成的一些考察》,《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3期;《19世纪后期台湾的山地社会与“开山抚番”》,《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政策与台湾企业》,《台湾研究》2006年第3期。
366.周运中:《元朝台湾历史新考》,《国家航海》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5月版。
367.周志怀:《台湾政治变局与陈水扁的执政困境》,《台湾研究》2006年第6期。
368.朱杰勤:《十七世纪中国人民反抗荷兰侵略的斗争——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周年》,《历史研究》1962年第1期。
369.朱瑞熙:《两宋时期的台湾——与张崇根同志商榷》,《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1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版。
370.朱双一:《1995年台湾文坛有关“本土化”的一场论争》,《台湾研究集刊》1997年第1期;《从新殖民主义的批判到后殖民论述的崛起——197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文化思潮发展的一条脉络》,《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4期;《“郑经是台独分子”说质疑——以〈东壁楼集〉为佐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日本统治带给台湾现代化”流行论调辨析》,《台湾研究》2008年第6期;《从祖国接受和反思现代性——以日据时期台湾作家的祖国之旅为中心的考察》,《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
371.朱天顺:《清代以后妈祖信仰传播的主要历史条件》,《台湾研究集刊》1986年第2期;《台湾地方选举制度剖析》,《台湾研究集刊》1992年第1期;《台湾地方自治制度评析》,《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2期;《台湾地方自治制度改革》,《台湾研究集刊》1995年第3、4期。
372.庄国土:《清初中国与南洋关系》,《台湾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海贸与移民互动: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海外原因分析——以闽南人移民台湾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73.资中筠:《历史的考验——新中国诞生前后美国的对台政策》,《国际问题研究》1982年第6期。
374.左双文:《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375.左玉河:《日据时期台湾的墨学研究——以黄纯青、连雅堂、张纯甫等人为中心的考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明清鼎革之际的台湾儒学》,《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6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