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日报》
《武汉报》
《申报》
《大众报》
《汉口民国日报》
《汉口中西报》
《国民政府公报》
《成都快报》
《文汇报》
《湖北日报》
《大汉报》
《武汉日报》
《大公报》
《成都国民日报》
《大楚报》
《解放日报》
《汉口中山日报》
《民呼报》
《国民新报》
《大风报》
《正潮报》
《光明》
《光明报》
《竞业旬报》
《一四七画报》
《半月微言》
《道路月刊》
《东方杂志》
《读书与生活》
《湖北省政府公报》
《湖北文史》
《民主与统一》
《青年与妇女》
《商民运动》
《上海党史与党建》
《上海警察》
《上海市政府公报》
《新成都》
《新汉口》
《新汉口市政公报》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93—8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39—11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93—2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93—3
成都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93—4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Q109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Q131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Q132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Q139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Q149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Q155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9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13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18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40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70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0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资料,全宗:bB1122
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Bb13
《国民党“二大”会议关于商民运动决议案记录》(1926年1月18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上)。
《拟请规定改良警察办法以收实效案》,《内务部第一次警务会议汇编·议决录》。
E.J.Hobsbaw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Inc.,1959.
Gustave Le Bon,,London:Unwin,1895.
Louise A.Tilly & Charles Tilly,eds.,,London:Sage Publication,1981.
Natalie Zemon Davis,:,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
Neil J.Smelser,,New York:Free Press,1963.
[奥]希夫/作画、[奥]卡明斯基/著文:《海上画梦录——一位外国画家笔下的旧上海》,钱定平译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C.E.布莱克:《现代化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中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保罗·诺克斯、斯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张景秋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彼得·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非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美]丹尼尔·B.贝克:《权力语录》,王文斌、张文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杜赞其:《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鲁西奇、罗杜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江溶、鲁西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马克·布坎南:《隐藏的逻辑——乌合之众背后的模式研究》,李晰皆译,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美]切斯特·何尔康比:《中国人的德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生存和反叛》,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日]水野幸吉:《汉口——中央支那事情》,刘鸿枢、唐殿薰、袁青选译,上海昌明公司1908年版。
[以]S.N.艾森斯塔特:《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映芳:《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中国的“城市奇迹”何以可能》,《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冯筱才:《“社会主义”的边缘人:1956年前后的小商小贩改造问题》,《中国当代史研究(三)》,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韩延龙、苏亦工:《中国近代警察史》(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姜良芹、孙扬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李文治:《晚明民变:底层暴动与明朝的崩溃》,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段炼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陆汉文:《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皮明庥:《武汉简明史》,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
沙莲香等:《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商业部商管局编:《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文件选编》(上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
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孙中山文集》第9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
唐艳香、褚晓琦:《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田涛、郭成伟:《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涂文学:《城市早期现代化的黄金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涂文学:《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文化的近代化》,《城市史研究》1998年第15—16辑。
王露璐:《乡土伦理——一种跨学科视野中的“地方性道德知识”探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日根:《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魏文享:《中间组织——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崇一、萧新煌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邢义田、林丽月:《社会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武汉地方志办公室编纂:《民国夏口县志校注》(下册),武汉出版社2010年版。
武汉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总类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武汉市档案馆编:《大武汉旧影》,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徐焕斗:《汉口小志·户口志》,1915年铅印本。
徐明庭、张振有、王钢校注:《民初罗氏汉口竹枝词校注》,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杨伟民主编:《法学辞海》,蓝天出版社年1999年版。
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张建民、周荣:《汉口:近代前夜的社会保障》,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2008年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朱英:《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朱英:《商民运动研究(1924—193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常兆儒、俞鹿年:《中国警察制度史初探》,《学习与探索》1983年第2期。
迟汗青:《传统社会官民对立及其调整》,《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4期。
褚晓琦:《近代上海菜场研究》,《史林》2005年第5期。
董玉梅:《从华景街到华清街》,《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2期。
杜涛:《清末十年民变研究述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方秋梅:《近代汉口市政发展与城市形象的变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胡俊修、李美佳:《近代中国城市的底层民生与市政冲突——1908年汉口摊户风潮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胡俊修、田春丽:《城市治理视域下的一九四六年上海摊贩风潮探析》,《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11期。
胡俊修、姚伟钧:《二十世纪初的游动摊贩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武汉、上海为中心的考察》,《学术月刊》2008年第11期。
胡俊修、李静:《近代中国城市民变的比较审视——以1908年汉口摊户风潮与1946年上海摊贩风潮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胡俊修、索宇:《流动摊贩与近代城市大众文化》,《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贾全全:《晚清到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对摊贩的治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江凌:《城市阶层、市民社会与近代汉口报刊媒体的兴起》,《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
蒋渊、张金库:《略论1946年上海摊贩请愿事件的几个问题》,《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第3期。
李黎明:《浅析近代上海摊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条件》,《齐鲁学刊》2008年第5期。
李三星:《发生在60年前的上海摊贩事件》,《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第2期。
刘平:《清末农村民变散论》,《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刘石吉:《一九二四年上海徽帮墨匠罢工风潮——近代中国城市手艺工人集体行动之分析》,《江淮论坛》1989年第1期。
马自毅:《新旧杂糅的清末民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麦小宇:《民间信仰中的烧头香》,《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4期。
苗雁群:《上海摊贩斗争纪实》,《党史资料》1984年第1期。
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彭南生、胡启扬:《近代城市社会管理中的市民参与——以民国汉口保安公益会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5年第4期。
青锋:《从摊贩事件说到中国经济的崩溃》,《青年与妇女》1947年第1期。
邵媛媛、张国登:《神鬼信仰意义域在仪式实践中的凸显与强化——以辽宁岫岩“太平香”祭祖还愿仪式为例》,《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王静:《民初天津摊贩生存空间的转换与控制》,《历史教学》2010年第10期。
吴雁南:《清末民变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辑刊》1980年第2期。
熊月之:《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特点》,《史林》2006年第2期。
许纪霖:《近代上海城市“权力的文化网络”中的文化精英(1900—1937)》,《复旦学报》2012年第6期。
杨鹏程《长沙抢米风潮中的官、绅、民》,《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3期。
姚胜祥:《1946年上海摊贩抗争运动始末》,《党史文苑》2007年第11期。
姚胜祥:《震惊中外的上海摊贩抗争运动》,《党史纵横》2008年第1期。
张海英:《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学术月刊》2008年第6期。
张康之:《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张人佑:《取缔摊贩之办法和困难》,《上海警察》1947年第2期。
张远新:《建国后我党对个体私营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章承祖:《从摊贩事件论警察与暴动》,《上海警察》1946年第5期。
章征科:《辛亥革命时期乡村民变的特点及成因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郑也夫:《信任的简化功能》,《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周以让:《武汉三镇之现在及其将来》,《东方杂志》1924年第21期。
朱海城、贾全全:《1952—1955年武汉市摊联会筹委会研究》,《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朱英:《国民革命时期商民运动的成效与缺陷》,《史学月刊》2011年第8期。
朱英:《清末“官商联盟”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3期。
邹俊杰:《晚清地方政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1908年汉口摊贩罢市风潮中的警民冲突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陈燕军:《城市流动摊贩治理的困境和对策》,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丁芮:《北洋政府时期京师警察厅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2011年。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贾全全:《建国初期武汉市摊贩的治理与改造(1949—1956)》,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李严:《清末民变再认识》,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0年。
李敏昌:《历史与现实的审视: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宋波:《1946年上海摊贩抗争事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王开帅:《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的供销社与小商贩》,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杨湘容:《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