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详情

首页

英文文献

我的书架

共 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中国乡村借贷体系研究:20世纪50年代前期

    常明明,刘恩云

    2018-12-01

    978-7-5203-1680-4

    270千字

    53

    农村 借贷 研究 中国 20世纪

    20世纪50年代初期,农村私人借贷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私人借贷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落后、家庭经济弱小,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和现代金融体系不发展。私人借贷主要发生在雇农、贫农和中农之间,主要表现为农户之间带有互助性质的自由借贷,它发生频率高,金额小,用途多样,还款灵活。农村私人借贷的开展,对于解决部分农民资金的“短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与解放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相比,该时期农村私人借贷的形式较为简化,在粮食统购统销之前,农民之间以借贷实物为主;统购统销之后,以借贷货币为主。随着国家银行业务在农村的延伸和农村信用社等现代金融组织的发展,在农村形成了私人借贷、国家农贷和农村信用社三者并存的乡村借贷体系,在新的借贷体系中,增加了农村资金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克服生活困难、发展家庭经济的需要,同时也压缩了民间高息借贷的活动空间,并使私人借贷利率呈下降的趋势。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前期 乡村借贷 私人借贷 现代农村金融组织

  •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绩效与制度创新研究

    陈时兴

    2010-08-01

    978-7-5004-9391-4

    279千字

    5

    农村金融 研究 中国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绩效与制度创新研究》在二元经济与二元金融框架下,采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从农村经济金融结构分析入手,研究农村金融组织行为特征、农村金融服务绩效和风险控制,并就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创新、非正规金融的政策规制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 中国村镇银行风险防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高晓光

    2019-05-01

    978-7-5203-2703-9

    178千字

    7

    农村金融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研究 中国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特大难题之一。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既是“三农”难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化解“三农”难题的一把“金钥匙”。而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金融竞争,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增加农村金融供给,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放宽农村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在增量改革方面,成立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上之前人民银行主导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了四类。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重点。从中可以看出农村金融改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农村金融改革总的要求是: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包括构建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显著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中央政府希望这一创新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将近十年过去了,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村镇银行发展得怎么样?有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村镇银行能否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业界关心的问题。本书结合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的可持续性、遇到的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梳理,提出了防范风险、促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本书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书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本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并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梳理了村镇银行的创新理论与制度构建及政策配套。第四章讲述了村镇银行发展历程及状况。第五章对村镇银行的风险类型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对村镇银行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对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六章分析了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方针、制度。第七章剖析了制约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本章主要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前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第八章分析了国外农村金融组织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本章分别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第九章主要选取了吉林省的典型案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形势。第十章首先分析了村镇银行所面临的金融生态环境,其次提出了村镇银行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本书是在作者主持的以下课题项目基础上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与控制路径研究——以吉林省为例”(18YJA790023)、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村镇银行的风险生成机理与防控措施研究”(20180418049FG)、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2019A3)、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JKH201804780SK)、吉林财经大学重点项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与控制路径选择”(2017Z11)、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风险生成机理与控制路径选择”(XZ2018032)和吉林省金融学会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省普惠金融发展问题研究”(2019JJX021)。本书获得吉林财经大学资助,并向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吉林财经大学科研处、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表示衷心感谢!在项目的调研和资料收集过程中,得到了吉林省金融办、吉林省银监局、人民银行长春分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吉林外国语大学罗俊成老师撰写了3万字的内容;在本书的完成过程中,我的同事刘吉舫、鞠国华老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许永健帮助完成了部分图表的制作,参与了文字校对。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由于理论水平、资料来源和时间紧迫等因素,本书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近期中央政府对民间资本开放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强,农村金融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加剧,这对村镇银行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本书撰写的过程中,作者及其团队对吉林省、黑龙江等省份的一些村镇银行进行了调研,但从全国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局限性,对问题的研究深度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不足之处,作者将在以后的研究中改进完善,恳请各位同人给予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高晓光2019年4月15日于吉林财经大学

  • 从排斥到包容:中国农村金融转型研究

    王修华

    2021-07-01

    978-7-5203-8785-9

    310千字

    5

    农村金融 研究 中国

    本书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演进视角构建农村金融排斥向包容转换的逻辑分析框架。建立数理模型阐释农村金融排斥向包容转换的机理,建立综合性的农村金融包容指数,定量测度农村金融包容水平及区域差异,从供给诱导、需求引致、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分析农村金融包容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及福利改善效应。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村金融的研究深度,促进了农村金融包容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认识中国农村金融转型发展的内在规律。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