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图书结果 全文结果

图书

搜索“周庆智” 共 2 条记录
  • 中国基层社会自治

    Social Autonomy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in China

    周庆智

    2017-10-01

    978-7-5203-0860-1

    315千字

    14

    基层组织 群众自治 研究 中国

    《中国基层社会自治》是用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全面解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基层社会结构变迁的一幅工笔画长卷。阅后新奇扑面,处处有一种新鲜感。第一,删繁就简,高度浓缩了中外名家关于基层社会的基本观点及其真知灼见,作为立论的由头,言简意赅,虽不穷形极状,却也使人一目了然。例如,讲“基层社会自治”,免不了要追溯它的“历史基础”,用“帝制时期”、“乡绅自治”之类概念,轻松转换为“集权制”下“代理治理”。巧妙越过乡里制度、保甲制度等种种乡村社会治理权力的门坎,单刀直入,直接叙说“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过程,提纲挈领,层次分明。这在林林总总探讨中国基层社会自治的著作中,独树一帜,令人刮目相看。第二,剥笋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层次的论列之中,并已成全书理论展现的基本路径。无论是乡村治理,还是社区治理;抑或是底层社会的权利、文化与制度变迁,还是城乡治理体系的重建,都是从乡村治理的结构形式、组织形式以及村民自治与基层社会自治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厘清治理主体范畴并做出相应改革,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转型。这其中也包括科层治理领域、社群治理领域和市场治理领域的各自专有的理论根据、基本原则、组织结构、协调方式和控制机制等。层层相因,环环相扣,鞭辟入里,头头是道。第三,贵在创新,不落俗套。面对变革的社会,重构基层社会自治,没有普世价值可循。不能用“西方社会自治形态”来判断和衡量中国的社会自治。因为用个人权利来衡量社会自治,必须从社会的基本价值和基础结构出发,而且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要充分注意社会自治所具有的民族共同体的制度文化特性,防止把西方社会的社会自治的利益组织化形式和结构形态作为“样板”,要中国削足适履。作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站在中国基层社会自治研究的前沿,以创新为务,对社会自治的治理、转型、秩序诸问题,都做了不一样的阐释,发人深省,具有创新意义。用班固评司马迁的话说,“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真学问也!是为序。白钢2017年7月22日 大暑

  • 治理沁源:中国县域治理改革创新样本

    QINYUAN GOVERNANCE:INNOVATION SAMPLE OF COUNTY GOVERNANCE REFORM IN CHINA

    周庆智

    2020-08-01

    978-7-5203-7091-2

    151千字

    3

    地方政府 行政管理 研究 中国

    沁源治理改革创新的最大政策启示意义,是沁源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关系全局的战略发展设计为统领和中心,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建构了科层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社群治理模式这三种比较稳定的治理模式。在各个治理主体规则明确、分权且结构分化的政治社会条件下,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各司其职、相互支持的县域治理制度体系。总结沁源治理实践经验,从体制上、制度上解决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动力问题,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既是中国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探索方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