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文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6、1999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5.《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邓小平年谱》(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2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2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郑德荣:《国情·道路·现代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8.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索》,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尹保云:《现代化通病——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周安伯、严翅君、冯必扬:《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1.方雷:《现代化战略与模式选择》,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2.丰子义:《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诉求》,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13.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沈嘉荣主编:《中国现代化百年探索》,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5.秦千里、易豪精:《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16.蒋伏心、左用章:《中国现代化曲折三十年》,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17.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胡福明主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郑继兵、杨仑:《艰难的历程——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追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肖前等主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徐宗华:《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维度》,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23.胡伟等:《现代化的模式选择:中国道路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王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建设规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杜艳华、董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26.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维审视》,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27.张高陵:《中共领导人与中国现代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8.郭根山:《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9.秦宣、刘保国:《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0.金羽主编:《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1.严书翰等:《现代化与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思想研究》,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32.汪石满:《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陈占安:《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李贺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化视角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35.杨春贵主编:《学习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十二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36.刘琳:《开拓、超越、创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7.吴宏亮:《理念与现代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9.熊吕茂:《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谭来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1.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二、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43.朱敏彦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
44.郭桂英等主编:《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谢春涛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江流、傅青元主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纲(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张新:《科学地理解邓小平发展观的真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4期。
2.郭德宏:《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辉煌成就》,《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3.康晓光:《中国现代化的脉络和出路》,《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4.孙立平:《中国近代史上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学习与探索》1991年第3期。
5.郭晓君:《西方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吉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6.王传鸯等:《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及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义》,《行政论坛》1999年第1期。
7.张静如、朱志敏:《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8.张静如:《论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5期。
9.龚育之:《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由来和特色》,《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4年第4期。
10.王海光:《回眸中国确立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足迹》,《理论学习》2000年第2期。
11.武力:《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工业化与市场化——西欧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比较研究》,《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12.武力:《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历史分析》,《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3.王海光:《中国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西部开发》,《理论学习》2000年第9期。
14.武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5.郭德宏:《从四个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目标发展变化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5期。
16.虞和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史研究的新思考》,《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17.虞和平:《努力创建现代化史学科——虞和平研究员访谈》,《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18.郭德宏:《什么是现代化?》,《新视野》2000年第2期。
19.虞和平:《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历史学的创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20.郭德宏:《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其辉煌成就》,《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21.郭德宏:《中国人对现代化认识的演变》,《北京日报》,2001年1月22日。
22.贾高建:《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性进展与新的挑战》,《新视野》2010年第3期。
23.贾高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条件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第2期。
24.虞和平:《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解释体系和内容结构——由编写〈中国现代化历程〉而想到的几点体会》,《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5.王炳林:《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4期。
26.严书翰:《关于现代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几点思考》,《理论前沿》1995年第6期。
27.严书翰:《关于现代化研究的思考》,《红旗文稿》1995年第20期。
28.严书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1期。
29.严书翰:《试析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超前意识》,《红旗文稿》1998年第23期。
30.严书翰:《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国以来对工业化现代化不断认识和不懈奋斗的轨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
31.王锐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指导文献》,《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期。
32.丰子义:《现代化的实质与进程——马克思对现代化的基本看法》,《江淮论坛》1995年第3期。
33.萧功秦:《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挫折与历史后果》,《学术月刊》1995年第4期。
34.萧功秦:《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四次政治选择》,《学习月刊》2004年第8期。
35.许纪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36.杜艳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形成的理论轨迹》,《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37.叶楠、范仁庆:《中国式的现代化:缘起、内涵、意义——兼论现代化视角下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再认识》,《政法论丛》2004年第3期。
38.鲁俊海、周正艳:《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与探索》,《传承》2009年第6期。
39.田克勤:《一部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学术力作——评〈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40.邓剑秋:《一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作——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江汉论坛》2008年第8期。
41.唐培吉:《研究中国现代化理论、范式及规律的新成果——评《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年第1期。
42.马仲良:《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成果》,《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3.曹方俊:《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齐鲁学刊》2007年第5期。
44.蒲国良:《现代化建设视角下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45.陶海洋:《西方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回顾》,《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11期。
46.陶海洋:《试析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演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7.陶海洋:《当代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8.帅国文:《试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终点》,《岭南学刊》2004年第4期。
49.包艳:《试论社会分化理论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理论界》2007年第10期。
50.范建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试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理论月刊》2001年第4期。
51.杨信礼、王立胜:《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构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52.荣开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理论的新飞跃——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学习札记》,《学习月刊》1996年第4期。
53.荣开明:《论邓小平对我国现代化的跨世纪思考》,《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54.张曙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创新》,《理论建设》2005年第1期。
55.王关兴:《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国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上海党史研究》1999年第S1期。
56.史斌、王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国5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57.李强、张国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58.蒋中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4期。
59.孙玉健:《落后国家的现代化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60.宋吉玲:《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与现状——兼和谐社会理论探源》,《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1期。
61.周建超:《论江泽民与中国现代化理论创新》,《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第1期。
62.陈爱平、杨正喜:《论江泽民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3.谢霖:《论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年第2期。
64.萧功秦:《开展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65.黄金龙:《江泽民对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的新贡献》,《中共福建党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66.龙汉武、黄海波:《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67.李清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现代化的理论》,《河北社会科学论坛》1996年第3期。
68.于文杰、方永乾:《简析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理论架构》,《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
69.王飞南:《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实践诠释》,《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70.沈立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昂首阔步地迈向现代化——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的一点体会》,《特区经济》1997年8月25日。
71.沈洁:《高度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新近探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2.希成孝:《东方社会理论的现代化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73.李石:《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74.张丹华:《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现代化视野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5.彭兰成:《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涵》,《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6.刘琳:《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77.胡伟:《从政治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论江泽民同志“十二大关系”理论与“讲政治”思想的内在联系》,《社会科学》1996年第12期。
78.董一冰:《从现代化角度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理论研究〉评介》,《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3期。
79.梅祖寿:《从现代化背景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超越》,《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
80.曹春梅、窦凌:《从“以苏为戒”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两大飞跃》,《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S1期。
81.曾丽雅:《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82.郭瑞吉:《〈论十大关系〉闪烁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光辉》,《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1期。
83.梁柱:《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内在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新视野》2003年第6期。
84.何萍:《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85.秦刚:《毛泽东现代化建设理念的当代意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6.周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事业》,《理论视野》2011年第7期。
87.曾德盛:《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术论坛》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