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the first work in China to comprehensively sort out,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basic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picture of various research field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70 years ago.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nd sixteen chapters, which not only examine the main parts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ut also comment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ome sub-disciplines, and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organizations. This book is informative, fair, and a family statement,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scipline system, 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AI翻译)
唐绪军:(主编)
唐绪军,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祖籍山东文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任中国报业协会会刊《中国报业》杂志执行主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业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团成员。曾获第四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业务,传媒经营管理。
《联共(布)关于报刊书籍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第1版。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1版。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加拿大]罗比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美]爱德华·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哈林、[意]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陈娟、展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汉诺·哈特:《传播学研究批判: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美]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士·W.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003中国广告年鉴》,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
《联共(布)关于报刊书籍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82年版。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卜彦芳:《传媒经济蓝皮书: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
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
陈崇山:《中国大陆传媒受众调研的发展历程》,《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陈崇山主编:《北京读者听众观众调查》,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
陈富清:《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陈刚:《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陈力丹编:《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陈力丹主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站在当代视角的全面回顾》,中国市场出版社2002年版。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玥:《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历史进路与范式建构》,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14年。
成思行、燕华《与传媒界名流谈心:打开洞悉中国新闻界的一扇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崔保国、杭敏、赵曙光主编:《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蔡尚伟:《广播电视新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结构之旅——从知识考古学到“人之死”》,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版。
邵华泽主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孙本文:《社会学名词汉译商榷》(原载《社会学刊》1930年第1卷第3期),《孙本文文集》第八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戴邦、卢惠民、钱辛波编:《新闻学基础知识讲座》,人民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戴元光、绍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党东耀:《传媒经济研究:发展与未来》,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丁柏铨、双传学主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丁淦林、房厚枢:《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丁淦林等:《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丁未:《流动的家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丁未:《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杜小真:《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方汉奇、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方汉奇:《总序》,《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复旦大学新闻系编:《新闻学小辞典》,广西日报编辑部1976年版。
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006年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庆光:《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一支新军——欧洲批判学派评介》,《新闻学论集》第1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韩少功:《暗示》(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郝振省编:《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百精:《中国公共关系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金冠军、戴元光主编:《中国传播思想史》(古代卷·近代卷·现当代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版。
胡翼青:《再度发言:论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版。
黄升民、丁俊杰等:《30所高等院校广告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广告新生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黄升民:《广告的消失和复活——中国广告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黄升民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天鹏:《新闻学入门》,上海光华书局1933年版。
季达:《宣传学与新闻记者》,国立暨南大学文化事业部1932年版。
姜弘:《广告人生》,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卜卫《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卜卫:《媒介与儿童》,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版。
姜弘:《广告人生》,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寇非:《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雷莹、邹火明:《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李公凡:《基础新闻学》,上海联合书店1931年版。
李红艳:《乡村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香港)2004年版。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初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海龙:《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刘建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泱育:《中国新闻事业史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刘艺:《改革开放初期复旦大学新闻教育研究(1977—1988)》,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2年。
柳斌杰主编:《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13》,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罗紫初:《出版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唐·伊德:《技术与生活世界——从伊甸园到尘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
倪梁康等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现象与社会理论》,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隋岩:《符号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孙瑞祥:《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阐释》,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田丽:《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战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2016年。
童兵、陈绚主编:《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版。
童兵、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童兵、林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王文锋、肖华、王瑜:《传媒经济论·研究史纲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王文利:《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研究简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怡红、胡翼青:《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版。
吴廷俊:《马列新闻活动与新闻思想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信训、金冠军主编:《中国传媒经济研究 1949—2004》,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夏鼎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报刊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向新阳:《编辑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谢清果:《华夏传播学引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新华通讯社课题组编:《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新华出版社2017年版。
徐光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徐洪兴编:《求善·求美·求真——王国维文选》,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徐培汀、谭启泰编著:《新闻心理学漫谈》,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徐培汀:《二十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页。
徐培汀:《广告心理学初探》,《新闻大学》1985年第10期。
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杨国斌:《连线力:中国网民在行动》,邓燕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杨培青:《专论:广告学术研究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1997中国广告年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杨伟光:《中国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叶浩生:《老骥奋蹄:心理学一代宗师高觉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视域及其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徐尧、李哲民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编:《新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余明阳:《中国公共关系史(1978—200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余也鲁、郑学檬主编:《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袁爽:《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研究(1949—1957)》,博士学位论文,贵州财经大学,第17页。
昝廷全:《积极整合资源,加强我校传媒经济学学科建设》,《中国传媒经济》2006年第3辑。
张国良、胡薇:《传播学在中国30年:以专业期刊论文为研究视角》,载冯应谦、黄懿慧编著:《华人传播想象》,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12年版。
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载张国良:《社会转型与媒介生态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辉锋:《传媒经济学理论、历史与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第3版。
张咏华:《大众传播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张玉法:《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久洋出版社1985年版。
张振华:《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年版。
张自力:《健康传播与社会:百年中国疫病防治话语的变迁》,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宗厚、陈祖声:《简明新闻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
赵水福、傅显明:《列宁与新闻事业》,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赵一凡:《西方文论讲稿续编:从卢卡奇到萨义德》,三联书店2009年版。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赵玉明、艾红红、庞亮:《广播电视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年版。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年版。
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郑和平:《龙之媒广告选书·序》,引自马谋超《广告心理——广告人对消费行为的心理把握》,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
郑雯:《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郑学檬编著:《传在史中:中国传统社会传播史料选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注释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学论集》编辑组编:《新闻学论集》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马克思新闻思想研究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中、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主持编纂:《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1949年》,中国书籍出版社1995年版。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周鸿铎:《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周鸿铎:《传媒经济论·传经解读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朱增朴:《传播与现代化》,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
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加]达拉斯·斯迈思:《自行车之后是什么?——技术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属性》,王洪喆译,《开放时代》2014年第4期。
[美]威尔伯·施拉姆:《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王泰玄记录,《国际新闻界》1982年第2期。
安岗:《我们能不能建立一门新闻经济学?》,《新闻战线》1981年第3期。
巴斯摩尔、周煦良:《胡塞尔的逻辑学和现象学思想》,《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年第1期。
白汝瑗:《讲究宣传效果,改进宣传方法》,《新闻战线》1959年第16期。
卜卫:《“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探讨行动传播研究的概念、方法论与研究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2期。
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1991年第3期。
步及:《解放前的“月份牌”年画史料》,《美术研究》1959年第2期。
蔡骥:《传播研究范式与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4期。
陈崇山:《中国大陆传媒受众调研的发展历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陈大维:《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对待在报纸上开展批评的》,《新闻大学》1981年第2期。
陈大维:《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后期的党报思想》,《新闻大学》1983年第6期。
陈刚、孙美玲:《结构、制度、要素——对中国广告产业的发展的解析》,《广告大观》(理论版)2011年第4期。
陈刚、祝帅:《在批判中建构与发展——中国当代广告学术发展四十年回顾与反思(1979—2018)》,《广告大观》(理论版)2018年第2期。
陈刚:《关于广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0期。
陈刚:《什么是发展广告学》,《广告大观》(理论版)2012年第6期。
陈国权:《谁为媒体提供经济支持?——1949年以来中国媒体经济体制变迁与趋势》,《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0期。
陈昆玉、江宇:《我国传播学实证研究的进步与不足: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传播学实证性研究报告的统计分析》,《当代传播》2002年第4期。
陈力丹、付玉辉:《繁荣而活跃的网络传播研究》,《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陈力丹、宋晓雯、邵楠:《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新闻记者》2016年第8期。
陈力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渊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陈力丹:《不拘一格的新闻写作——读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的作品》,《新闻大学》1982年第4期。
陈力丹:《传播学在中国》,《东南传播》2015年第7期。
陈力丹:《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陈力丹:《符号学:通往巴别塔之路——读三本国人的符号学著作》,《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1期。
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的创新》,《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陈力丹:《关于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报刊思想的几个问题》,《新闻学会通讯》1982年第12期。
陈力丹:《回归新闻学本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结构的变化》,《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2期。
陈力丹:《记〈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的成书经过》,《新闻知识》2018年第1期。
陈力丹:《坚持真理,尊重事实——记马克思的新闻工作作风》,《新闻大学》1982年第5期。
陈力丹:《马克思论巴黎公社的新闻工作》,《新闻学会通讯》1984年第3期。
陈力丹:《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新闻记者》2014年第10期。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分化、整合与研究方法创新》,《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陈力丹:《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新闻记者》2017年第9期。
陈力丹:《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新闻界》1986年第6期。
陈力丹:《新闻所早期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方面的贡献》,《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增刊。
陈培爱:《中国广告教育二十年的发展与基本经验初探》,《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陈世敏:《华夏传播学方法论初探》,《新闻学研究》1993年第71期。
陈韬文:《论华人社会传播研究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中国传媒报告》2002年第2期。
陈卫星:《从漂浮的能指到符号的资本——论符号学的方法论演变》,《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年第3期。
陈卫星:《西方当代传播学学术思想的回顾和展望》(上、下),《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1、2期。
陈先红、张凌:《大数据时代中国公共关系领域的战略转向——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6期。
陈先红:《陈先红:呼吁加快中国公共关系学科建设与发展》,《公关世界》2017年第11期。
陈中原:《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简要回顾》,《新闻大学》2005年第1期。
程广云:《学术突围:重构当代中国学术话语》,《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程国平:《如何选择广告媒介》,《管理现代化》1988年第3期。
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12月。
党东耀:《传媒经济学的交叉跨度与学科范式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邓绍根:《2017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新态势》,《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5期。
邓绍根、张文婷:《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新闻春秋》2019年第1期。
邓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闻工作》,《新闻战线》1959年第9期。
邓香莲:《数字出版:传统出版产业链的价值延伸》,《科技与出版》2007年第12期。
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张静:《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6期。
丁柏铨:《一项基础性的工程——新闻学专业主干课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刍议》,《视听界》1998年第8期。
丁淦林:《20世纪中国新闻史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丁淦林:《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件小事——关于1957年5月新闻工作座谈会发起单位的报道》,《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1期。
程曼丽:《中国本土公共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从企业公关到政府公关》,《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2期。
丛挺、李芳序、马傲雪:《基于定量分析的近十年我国数字出版理论研究进展(2006—2015)》,《出版发行研究》2016年第9期。
崔保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丁淦林:《中国新闻史研究需要创新——从1956年的教学大纲草稿说起》,《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丁汉青:《“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正式定名》,《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
丁和根:《“媒介经济学”还是“传媒经济学”》,《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5期。
丁名:《试析马克思早期“人民报刊”思想——兼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民报刊问题》,《新闻大学》1983年第6期。
董天策、昌道励:《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以2000—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ounal of Communication〉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7期。
杜骏飞:《以“政产学研合作”深化部校共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基本经验》,《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0期。
范东生:《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信息传播研究的先驱》,《新闻学会通讯》1984年第5期。
范红芝:《民国时期民意研究综述——基于民国期刊文献(1914—1949)的分析》,《新闻春秋》2013年第2期。
范敬宜:《坐一辈子冷板凳——在方汉奇、宁树藩文集出版发布暨座谈会上的发言》,《国际新闻界》2004年第1期。
范龙、王潇潇:《现象学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初探》《新闻大学》2010年第1期。
方汉奇、曹立新:《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与方汉奇教授谈新闻史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3月。
方汉奇、王天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方汉奇先生治学答问》,《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方汉奇:《1949年以来大陆的新闻史研究(一)》,《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1期。
方汉奇:《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体会和建议》,《新闻研究资料》1982年第1期。
方汉奇:《历代封建王朝对言论和新闻自由的迫害》,《新闻业务》1957年第4期。
方汉奇:《为〈大办报〉辩诬——应该摘掉〈大办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新闻大学》2002年第3期
方汉奇:《向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家队致敬》,《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增刊。
方汉奇:《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新闻战线》2009年第10期。
方厚枢:《新中国出版教育的历史回顾》,《出版史料》2005年第2期。
方兴东、陈帅、钟祥铭:《中国互联网25年》,《现代传播》2019年第4期。
方园:《商业美术漫谈》,《装饰》1959年第6期。
丰帆、周萃:《传播学研究的动力: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访谈录》,《新闻记者》2005年第7期。
冯瑶:《一部简明实用的好教材》,《中国出版》2014年第15期。
付洪泉:《综合性社科学报发展模式刍论》,《学术交流》2008年第9期。
甘春梅、梁栩彬、李婷婷:《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行为研究综述:基于国外54篇实证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8年第7期。
高晓红:《电视广告创作方法探究》,《新闻战线》1989年第11期。
宫策:《新闻与实践》,《新闻业务》1957年第1期。
徐耀魁:《施拉姆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姜飞:《中国传播研究的三次浪潮》,《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罗昕:《被忽视的登陆点:施拉姆、余也鲁广州讲学35周年的历史考察》,《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2期。
桂世河、汤梅:《中国广告学专业教育起源于民国时期的商科教育》,《科技风》2018年第5期。
郭碧翔:《战后日本广告媒体的新特点》,《现代日本经济》1985年第5期。
郭建斌:《民族志传播:一副不十分完备的研究地图——基于中文文献的考察》,《新闻大学》2018年第2期。
郭庆光:《大众、信息环境与社会控制——从“沉默的螺旋”假说谈起》,《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3期。
郭炜华:《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郭小安:《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5期。
郭小平:《“邻避冲突”中的新媒体、公民记者与环境公民社会的“善治”》,《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5期。
郭镇之:《评“阶级斗争工具”说——兼论报纸的根本属性》,《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
韩素梅、秦海珍:《2006—2016年关于数字出版的文献规模及主题分布——以CSSCI刊论文为例》,《中国出版》2017年第12期。
杭敏、罗伯特·皮卡特:《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历史、方法与范例》,《现代传播》2005年第4期。
郝俊慧:《“钱稿交易”的背后——新闻传播学科专业期刊境况探究》,《新闻记者》2005年第2期。
郝永华、周芳:《人肉搜索的第一个十年(2001—2012)——基于集体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3期。
郝雨、李林霞:《算法推送:信息私人定制的“个性化”圈套》,《新闻记者》2017年第2期。
何道宽:《麦克卢汉研究的三次热潮和三次飞跃》,《华中学术》2002年第2期。
何道宽:《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贺蓓:《暨大新闻人才培养“六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教材、进课堂》,《南方都市报》2018年12月19日。
胡百精:《“非典”以来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的总体回顾与评价——兼论危机管理的核心概念、研究路径和学术范式》,《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胡百精:《合法性、市场化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史纲——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三十年》(中),《当代传播》2013年第5期。
胡百精:《社会转型、专业化与新世纪以来中国公共关系史纲——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三十年》(下),《当代传播》2013年第6期。
胡百精:《新启蒙、现代化与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关系史纲——中国现代公共关系三十年》(上),《当代传播》2013年第4期。
胡翼青、张婧妍:《功能主义传播观批判:再论使用满足理论》,《新闻大学》2016年第1期。
胡翼青:《传播研究本土化路径的迷失——对“西方理论,中国经验”二元框架的历史反思》,《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胡翼青:《范式的重塑:社会化媒体时代对功能主义路径的反思》,《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胡翼青:《论传播研究范式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兼论中国传播学30年的得失》,《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胡翼青:《为媒介技术决定论正名:兼论传播思想史的新视角》,《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胡泳、陈秋心:《中国网络传播研究:萌芽、勃兴与再出发》,《新闻战线》2019年第2期。
胡正荣、冷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新闻战线》2016年第11期。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黄旦、韩国飚:《1981—1996: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几种新闻学术刊物的简略考察》,《新闻大学》1997年第1期。
黄旦:《报刊的历史与历史的报刊》,《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黄旦:《突破“记者式”研究的框式——对新闻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黄旦:《新闻传播学科化历程:媒介史角度》,《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0期。
黄旦:《由功能主义转向建构主义》,《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黄旦:《走自己的路:新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先声”——1956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
黄汉生:《设问辞和文章的波澜——从修辞上分析“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右派是反动派?”一文的表现方法》,《新闻战线》1958年第12期。
黄升民、刘珊:《“互联网思维”之思维》,《现代传播》2015年第2期。
周鸿铎:《我理解的“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融合》,《现代传播》2015年第8期。
黄先蓉:《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创新走向》,《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10期。
黄星民:《华夏传播刍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慧珍:《美国广告小景》,《新闻战线》1980年第2期。
姬建敏:《改革开放40年高校哲学社科学术期刊的分期、特征与经验》,《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季为民:《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历史、使命和方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江宇、朱莹:《比较视野中我国内地新闻传播学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3)期。
姜飞:《中国传播研究的三次浪潮》,《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姜桂英:《美国电视广告受谁制约?》,《新闻战线》1987年第5期。
姜克安:《传播学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姜涛:《传媒经济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重庆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我国的传播》,《学术月刊》1959年第10期。
蒋蕴慧:《信息传播与受众心理》,《新闻与写作》1987年第5期。
俞文昭:《大众传播中的心理学问题》,《复旦学刊》(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荆学民、苏颖:《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新闻大学》2010年第3期。
喻国明、何其聪、吴文汐:《传播学研究范式的创新:以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为例——用户媒介接触与使用的研究范式及学术框架》,《新闻大学》2017年第1期。
俱鹤飞:《反思与突破:我国传播学研究40年之进路——基于知识图谱的文献量化分析》,《西部学刊》2018年第10期。
王怡红:《从历史到现实:“16字方针”的意义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康荫:《论人民报刊的本质——学习马克思办报思想体会》,《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匡文波:《论网络传播学》,《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兰殿君:《我国商业广告小史》,《文史杂志》1988年第5期。
黎澍:《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
黎汶:《马克思心目中的“党刊”——读新发现的〈马克思一八四七年给费尔特海姆的信〉》,《新闻大学》1983年第6期。
李本乾、张国良:《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李彪:《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构造——对1995—2007年我国四种主要学术期刊的考察》,《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期。
李彬、刘海龙:《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回顾》,《现代传播》2016年第1期。
李彬、刘宪阁:《如何想象,怎样激活?——1949年以来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现状、路径及内容》,《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年第1期。
李彬、刘宪阁:《新闻社会史:1949年以后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种可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3期。
李彬:《“新新闻史”:关于新闻史研究的一点设想》,《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李斌、杨立新:《论建国后毛泽东的对外宣传策略》,《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年第1期。
李秉忠:《〈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书讯》,《新闻实践》1987年第10期。
李红生:《深圳特区开展政府公关的实践》,《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李红涛:《中国传播期刊知识生产的依附性:意识形态、机构利益与社会关系的制约》,《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13年第23期。
李建伟:《编辑出版学建设的“十一五”回顾及“十二五”展望》,《中国出版》2011年第3期。
李建伟:《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中国出版》2013年第5期。
李建新:《新闻教学课程设置及核心课程选择》,《当代传播》2008年第6期。
李金铨、黄煜:《中国传媒研究、学术风格及其他》,《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李金铨:《传播研究的典范与认同》,《书城》2014年第2期。
李金铨:《视点与沟通:中国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学术的对话》,《新闻学研究》2003年总第77期。
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李良荣:《期待创新——审视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新闻记者》2003年第3期。
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李龙牧:《加强新闻学的理论建设》,《新闻业务》1962年第4期。
李龙牧:《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新闻战线》1958年第2期。
李频:《出版专业教育转型分析框架略述——问题单及其结构的试清理》,《出版科学》2011年第2期。
李唯梁:《中国新闻传播学译著:概念及其特征分析》,《现代传播》2017年第9期。
李希光、秦轩:《谁在设置中国今天的议程?——电子论坛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对党报议题的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李小华:《多维视角与深度探析:美国传播学旗舰学刊论文分析》,《中国出版》2013年第8期。
李晓静、韩羽昕:《欧美新媒体传播硕士课程教学分析与反思》,《新闻记者》2018年第5期。
李艳红、陈鹏:《“商业主义”统合与“专业主义”离场: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新闻业转型的话语形构及其构成作用》,《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9期。
李幼蒸:《结构主义与电影美学》,《电影艺术译丛》1980年第3期。
李志武:《期刊广告学初探》,《编辑学报》1989年第4期。
连水兴:《被遮蔽的存在: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经验性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3期。
梁晨、董浩、李中清:《量化数据库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
廖声武、罗以澄:《中国新闻学教育中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现代传播》2016年第10期。
廖圣清:《我国20年来传播学研究的回顾》,《新闻大学》1998年第4期。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现代传播》2019年第3期。
林溪声:《口述史:新闻史研究的一种新路径》,《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林溪声:《学术自觉:建构中国新闻理论话语的历时考察》,《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林毅夫:《中国经验: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缺一不可》,《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0期。
林莹:《陈培爱:从广告学教育的荒原到森林》,《中国广告》2008年第12期。
刘大旭:《传媒经济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究——评〈传媒经济学:理论、历史与实务〉》,《传媒》2016年第16期。
刘方:《传播学研究方法使用概况——基于对〈国际新闻界〉2008—2010年期刊的分析》,《东南传播》2011年第7期。
刘海龙、李晓荣:《孙本文与20世纪初的中国传播研究:一篇被忽略的传播学论文》,《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12期。
刘海龙:《“传播学”引进中的“失踪者”:从1978—1989年批判学派的引介看中国早期的传播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胡翼青:《双重学术标准的形成:对批判学派“夭折”的反思》,《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李彬:《批判学派与中国》,《青年记者》2013年第1期。
刘海龙:《被经验的中介和被中介的经验——从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看传播学在中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刘海龙:《传播研究本土化的两个维度》,《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
刘海龙:《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刘海龙:《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1期。
刘海龙:《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刘家林:《传学东渐考——纪念施拉姆来华讲学30周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刘兢:《1990年代以来英语文献里的当代中国传媒改革研究》,《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
刘明华:《日本广告杂谈》,《国际新闻界》1983年第3期。
刘涛:《身体抗争:表演式抗争的剧场政治与身体叙事》,《现代传播》2017年第1期。
刘涛:《视觉修辞的学术起源与意义机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
刘晓红:《试论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1期。
卜卫:《论心理实验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1期。
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马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刘学宏:《广告与心理学》,《经济与管理研究》1983年第4期。
刘洋:《“沉默螺旋”的发展困境:理论完善与实证操作的三个问题》,《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1期。
刘逸帆:《传播学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话语体系——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庆光教授》,《中国广播》2015年第4期。
刘拥军、李宏葵:《编辑出版学专业20年发展追溯》,《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2期。
龙小农:《I-crowd时代“沉默的螺旋”倒置的成因及影响——以“PX项目事件”的舆论引导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第2期。
楼小燕:《美国电视广告片的生产》,《新闻战线》1981年第2期。
陆斌:《广告教育正是欣欣向荣时》,《现代广告》2005年第1期。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4期。
罗列:《批判新闻教育中的资产阶级路线》,《新闻战线》1958年第6期。
罗以澄、王继周:《网络社交媒体的新闻文体“杂糅”现象分析——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账号“侠客岛”为例》,《现代传播》2016年第2期。
罗紫初:《改革开放30年的出版学研究》,《编辑之友》2008年第6期。
马克:《论电影宣传画的创作》,《美术》1957年第1期。
梅明丽:《国际化与规范化——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期刊的现状与走向》,《编辑之友》2014年第1期。
[美]丹尼尔·J.布尔斯丁:《美国广告问题的形成与特点》,张景明、王泰玄译,《国际新闻界》1982年第1期。
[美]迈克尔·墨菲:《报刊广告与电视广告的起落》,吴书剑译,《国际新闻界》1979年第2期
孟建、董军:《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2期。
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孟威:《网络“虚拟世界”的符号意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苗伟山:《中国新闻传播学海归学者的学术实践与身份认同》,《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12期。
闵大洪:《2004年的中国网络媒体》,《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闵大洪:《中国互联网Web2.0阶段的传播与管理》,《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7年刊。
闵大洪:《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年刊。
明安香:《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发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宁树藩、曾健雄:《强化本体意识,探求自身规律——新闻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新闻记者》1998年第9期。
欧阳宏生、唐牧希:《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学术研究的历史进程》,《现代传播》2018年第8期。
欧阳宏生、唐希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研究发展历程回顾》,《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潘霁:《恢复人与技术的“活”关系: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9期。
潘力剑:《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问题》,《新闻记者》2004年第7期。
潘祥辉:《“对天发誓”:一种中国本土沟通行为的传播社会学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5期。
潘向光、丁凯:《中国大陆院校广告教育的历史走向》,《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潘向光:《中国大陆院校广告教育的历史走向》,《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
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年春夏卷。
潘忠党、魏然:《大众传媒的内容丰富之后——传媒与价值观念之关系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1期。
潘忠党:《“补偿网络”:作为传播社会学研究的概念》,《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3期。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上)》,《现代传播》1996年第4期。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下)》,《现代传播》1996年第5期。
彭兰:《“新媒体”概念的三条线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3期。
彭兰:《Web2.0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0期。
彭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新闻界》2019年第1期。
彭明:《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教学与研究》1964年第1期。
彭玉生:《“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齐辉、秦润施:《民初〈新闻学刊〉的出版境遇与学术探索》,《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0期。
钱江:《〈人民日报〉1956年的改版》,《新闻研究资料》1988年第6期。
乔桂云:《国内外广告心理学研究新动向》,《应用心理学》1986年第3期。
乔全生:《从语言角度谈包装广告的形式和内容》,《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曲飞帆、杜骏飞:《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以2015年以来的研究文献为例》,《当代传播》2016年第5期。
饶丽娜:《网络三剑客谁主沉浮》,《新闻知识》2006年第1期。
张蓬:《现象学方法和结构主义方法》,《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10期。
阮捷、张志强:《民国时期的出版教育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单波、侯雨:《思想的阴影:西方传播学古希腊渊源的批评性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2期。
单波:《如何表现中国传播研究的智慧?》,《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邵培仁、姚锦云:《寻根主义:华人本土传播理论的建构》,《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申明河:《菲律宾提倡健康的报刊电视广告》,《新闻战线》1982年第5期。
沈翠婷、王海龙:《中国大陆地区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分析——对我国三种主要学术期刊的考察》,《东南传播》2010年第4期。
沈兴耕:《谈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沈育:《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江淮学刊》1963年第8期。
石长顺:《广播电视学:作为学科的内涵与知识体系》,《现代传播》2013年第7期。
石义彬、周劲:《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年第00期。
时唤民:《毕晓普副教授访问人大新闻系》,《国际新闻界》1981年第2期。
宋小卫:《受众需要论》,《现代传播》1992年第10期。
孙美玲:《解构与重构: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告业合法性的获得》,《浙江传媒学报》2018年第2期。
陶东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流行歌曲的传播语境与接受效应——以邓丽君为个案的考察》,《现代传播》2019年第3期。
孙玮:《城市传播的研究进路及理论创新》,《现代传播》2018年12期。
孙玮:《从新媒介通达新传播:基于技术哲学的传播研究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孙玮:《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学术月刊》2015年第12期。
孙旭培:《“〈华夏传播论〉招标启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孙旭培:《我国传播学研究向何处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孙雪天:《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新闻战线》1959年第6期。
孙正一、柳婷婷:《新中国新闻事业50年概述》,《新闻战线》1999年第10期。
谭天、刘方远:《探析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10期。
唐皇凤:《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1期。
唐忠朴:《我国高校第一个广告学专业创办过程的回忆》,《中国广告》2019年第1期。
陶建杰:《农民工人际传播网络结构分析》,《现代传播》2016年第10期。
田流:《从农村实际看农村宣传》,《新闻战线》1959年第14期。
童兵:《报刊活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新闻学会通讯》1983年第13期。
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泰斗:甘惜分》,《新闻论坛》2014年第6期。
涂光晋、陈曦:《全学科视野下中国政府公关研究的宏观脉络与整体图景》,《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2期。
涂光晋、陈曦:《“非典”十年来中国政府危机特点的变化与反思》,《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5期。
涂纪亮:《法兰克福哲学——社会学学派基本思想的历史发展》,《哲学译丛》1978年第5—6期。
万安伦:《论人类出版的内涵、外延、阶段及风貌》,《出版参考》2019年第3期。
万红、金蓝海:《秉笔直书写报史——记吴玉章奖得主吴廷俊教授》,《中国人才》1998年第7期。
汪琪、沈清松、罗文辉:《华人传播理论:从头打造或逐步融合?》,《新闻学研究》2001年总第69期。
王波:《出版教育过去、未来共斟酌》,《编辑之友》2001年第3期。
王辰瑶:《反观诸己:美国“新闻业危机”的三种话语》,《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8期。
王芳:《十年来我国网络传播研究的进步与不足——对1996—2005年网络传播研究的实证分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1期;柯惠新:《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王芳:《我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回顾与问题思考》,《东南传播》2009年第6期。
王凤超:《如何编写新闻史——新闻研究所、北京新闻学会座谈会纪要》,《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第3期。
王凤超:《新闻业史研究的新收获》,《读书》1983年第12期。
王凤超:《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新闻史工作者协作编写〈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第3期。
王凤仙:《国外传播学领域网络舆论研究现状——基于ISI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王国全:《广告的研究与广告学的定位》,《中国广告》1991年第1期。
王金礼:《传播的理论与理论的传播:传播学史研究及其知识社会学方法》,《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
王珏:《精辟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文献——重温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王珏:《马克思和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王漫宇:《编写稿件要注意修辞》,《新闻战线》1983年第1期。
王庆凯:《用户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经济新模式》,《中国广播》2016年第4期。
王五兰,田同生:《对广告问题的探讨》,《经济问题》1981年第4期。
王锡苓、姚慧、段京肃:《对实证研究方法课程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现状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7期。
王晓乐:《民国时期公共关系教育创建始末——中国近代公共关系教育若干史料的最新发现》,《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6期。
王怡红:《传播学发展30年历史阶段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
王怡红:《从历史到现实:“16字方针”的意义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王怡红:《走出传播研究本土化的空谷》,《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王振铎、蔡冬丽:《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第12期。
王中:《新闻学原理大纲》,《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第3期。
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魏然:《新媒体研究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5年第31期。
文昌:《八个报社交流广告工作经验》,《新闻战线》1959年第16期。
文彦仁:《空谷足音——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新闻大学》1986年第13期。
闻言、秦中河:《列宁报刊活动编年》,《新闻大学》1982年第4期。
吴锋:《全球传播学领域国际发表产出竞争力嬗变轨迹及最新态势(1996—2014)——兼论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2期。
吴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现状统计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吴汉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6期。
吴世文:《转向新媒体事件研究:理论命名、研究视域与理论问题》,《现代传播》2014年第4期。
吴书剑:《美国的广告》,《国际新闻界》1979年第3期
吴文虎:《本体迷失和边缘越位——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误区》,《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吴文虎:《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吴予敏:《功能主义及其对传播研究的影响之审思》,《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吴赟:《中国编辑出版研究学术史简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武伟、建华:《多种视野一个主题——传播学学科研讨会侧记》,《新闻大学》1985年第11期。
夏鼎铭:《马克思论泰晤士报》,《新闻大学》1984年第7期。
夏倩芳:《“挣工分”的政治:绩效制度下的产品、劳动与新闻人》,《现代传播》2013年第9期。
夏雨禾:《微博互动的结构与机制——基于对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
王秀丽:《网络社区意见领袖影响机制研究——以社会化问答社区“知乎”为例》,《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
潇湘:《第四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综述》,《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3期。
肖东发、许欢:《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肖荣春、白金龙:《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介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实践为观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2期。
谢清果、陈昱成:《“风草论”:构建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的尝试》,《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谢清果:《风草论:建构中国本土化传播理论的尝试》,《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谢清果:《内向传播的视域下老子的自我观探析》,《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6期。
谢新洲、李彬:《新媒体研究的困境与发展》,《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2期。
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辛彬:《马克思主义的记者如何上路——读刘少奇同志有关新闻工作的论述》,《新闻大学》1982年第5期。
徐丽芳:《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7期。
徐耀魁:《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得与失》,《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许家林、蔡传里:《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珞珈管理评论》2007年第1期。
严三九、张国良:《怀念丁淦林(二则)》,《书屋》2012年第2期。
严石:《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反对〈社会民主党人报〉办报方针的斗争》,《新闻大学》1983年第6期。
阎学通:《改革开放40年的国际关系学术研究》,《国际政治科学》2018年第4期。
杨国斌:《中国互联网的深度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年春夏卷。
杨石华、齐辉:《抗战时期新闻学术期刊出版中的“一颗流星”——基于对燕京大学〈报学〉出版物的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杨雅、喻国明:《试论技术现象学视阈下媒介技术的“在场效应”》,《当代传播》2018年第1期。
杨玉圣:《学术打假与学风建设》,《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杨喆、冯强:《微博研究回顾:主题、理论与方法——对6份cssci新闻传播类期刊相关文献的定量分析(2010—2012)》,《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姚晓鸥:《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反思——对传播领域的实证主义观念的现象学反思》,《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6期。
伊天威、孙薇:《广播电视学:融合视野中的学理重构》,《出版广角》2017年第2期。
尹力:《什么是公共关系学》,《新闻记者》1981年第1期。
尹明华:《“部校共建”的实践探索——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例》,《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4期。
尹舟:《谈报纸的广告》,《新闻战线》1958年第2期。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线》2014年第1期。
俞振伟:《报纸广告:趋势、模式与特征——1985—1988上海报纸广告内容分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禹卫华:《中国大陆首次实验法“第三人效果”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
喻国明、李彪、李莹:《意识阈限下信息刺激的传播效果研究——基于ERP的实验研究》,《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
喻国明、潘佳宝:《西方传媒经济学发展的学科图谱——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2003—2014)》,《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喻国明、胥琳佳:《岁月有代谢四时景不同——新中国传媒业:60年历史演进的10个“片段”》,《编辑之友》2009年第9期。
喻国明:《中国传媒经济学发展的学科图谱——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2003—2014)》,《新闻与写作》2015年第12期。
曾润喜、蒋欣欣:《媒介议题、公众议题与政策议题的转变及关系》,《现代传播》2016年第3期。
展江:《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再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张殿国:《试论广告效果测定的几种方法》,《商业科技》1986年第8期。
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我国首次就传媒“议题设置功能”进行抽样调查》,《新闻记者》2001年第6期。
张国良、张巧雨:《中国传播学研究近况实证分析——以专业期刊论文为研究视角(2008—2013)》,《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9期。
张晋升、杜蕾:《数字出版产业链融合的价值和路径》,《中国出版》2010年第16期。
张君昌、郑妍:《媒体舆论与全民动员——中国传媒抗击非典报道全景透视》,《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张立:《数字出版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中国出版》2006年第12期。
张玲、金洪梅:《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及发展》,《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
张伦:《个体在线网络关系建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4期。
张培森:《中央台是怎样传播苏联宇宙火箭的喜讯的》,《新闻战线》1959年第1期。
张涛甫:《新闻传播理论的结构性贫困》,《新闻记者》2014年第9期。
张天君:《广告策略初探》,《商业研究》1985年第11期。
张晓峰:《不断提升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质量和水平》,《当代传播》2018年第6期。
张莹、申凡:《从〈现代传播〉(1994—2003年)管窥我国十年来的传播学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张振亭:《试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演变》,《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张之华:《建国初期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概述》,《新闻研究资料》1992年第2期。
张志强:《英美国家的出版学学科归属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出版》2009年第9期。
章晓英、苗伟山:《互联网治理:概念、演变及建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年第9期。
赵超、赵万里:《知识社会学中的范式转换及其动力机制研究》,《人文杂志》2015年第6期。
赵浩生:《美国的新闻事业》,《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第1期。
赵鸿燕、李金慧:《政治修辞:媒体外交的传播智慧——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框架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3期。
赵荣麟:《苏联的广告》,《国际新闻界》1980年第4期。
赵睿、喻国明:《“赛博格时代”的新闻模式:理论逻辑与行动路线图——基于对话机器人在传媒业应用的现状考察与未来分析》,《当代传播》2017年第2期。
赵毅衡:《第三次突变:符号学必须拥抱新传媒时代》,《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1期。
赵毅衡:《符号学理论发展与模式更新研究》,《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6期。
赵毅衡:《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6期。
赵瑜:《媒介市场化、市场化媒体与国家规制——从净化荧屏、反三俗和限娱令谈起》,《新闻大学》2015年第1期。
赵玉明:《谈谈广播电视研究和广播电视学学科建设》,《媒介研究》2007年。
赵育冀:《社会主义广告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赵育冀:《现代广告战略问题的探讨》,《北京商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赵月枝:《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郑保卫、徐泓、雷蔚真:《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现实考察与理论论证》,《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
郑保卫:《新闻语言的修辞特点》,《新闻知识》1987年第5期。
郑保卫:《中国传媒经济学术研究应走向世界》,《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6期。
郑保卫:《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百年形成发展历程》,《新闻春秋》2018年第1期。
郑宏:《一本传播“儿童学”的译本》,《人民教育》1951年第6期。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在我国的传播》,《学术月刊》1959年第10期。
张允侯:《列宁的哲学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哲学研究》1959年第12期。
郑青华:《连接经济:传媒经济本质的再阐释》,《新闻大学》2018年第6期。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项目组:《2010年的传媒经济研究:跨界与整合》,《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期。
钟瑛、余秀才:《1998—2009年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
仲富兰:《中国古代广告探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6期。
周利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第10期。
周庆安、吴月:《断裂的平衡:中国对外传播制度史探析(1966—1976)》,《全球传媒学刊》2017年第3期。
周翔、韩为政:《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教育中的现存问题与提升路径探析——以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为例》,《新闻传播研究方法》2016年第10期。
朱冰莹、董维春:《学科评价省思:场域特性、价值趋向与制度构建——兼议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年第8期。
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我们带来什么》,《现代传播》1994年第2期。
朱卉、聂慧敏:《我国新闻传播学量化研究方法历史概述》,《新闻世界》2015年第3期。
祝建华、左贞:《广告与上海新闻媒介》,《新闻大学》1986年第13期。
祝建华:《精确化、理论化、本土化:20年受众研究心得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4期。
祝建华:《控制实验——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三》,《新闻大学》1986年第4期。
祝建华:《上海郊区农村传播网络的调查分析》,《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祝建华:《实地调查——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一》,《新闻大学》1985年第3期;《内容分析——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二》,《新闻大学》1985年第4期;《控制实验——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三》,《新闻大学》1986年第4期。
祝建华:《中文传播研究之理论化与本地化:以受众及媒介效果的整合理论为例》,《新闻学研究》2001年第68期。
祝帅:《新中国前30年广告研究的格局及其基本面向——1949—1979年间中国的广告学术论著的历史与分析》,《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年第2期。
余家宏、丁淦林:《王中研究新闻学的经过与贡献》,《新闻大学》1995年第1期。
宗益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两点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增刊。
支庭荣、谭天、吴文虎:《传媒经济不是经济学的弃儿——与周鸿铎教授商榷》,《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程曼丽:《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具备战略视野》,《光明日报》2015年7月21日第7版。
丁允朋:《为广告正名》,《文汇报》1979年1月14日。
《致读者》,《人民日报》1956年7月1日。
《中华美术大学添招特别生广告》,《申报》(上海版)1922年9月9日第4版。
《柏生绘画学院暨附设月份牌特科招男女生》,《申报》(上海版)1927年7月14日第4版。
闵大洪:《2000年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回眸》,《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1月3日第3版。
姬德强:《媒体融合推动新时代国家治理与社会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28日。
Boulding,Kenenth.Theimage:Knowledge inlife and society.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otan Carton,A Semiotic Approach to The Internal Functioning of Publics: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Relations,Public Relations Review,no.21,1998.
Bourdieu,P.et al.,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1990.
Carter,S.M.,& Little,M.,Justifying knowledge,justifyingmethod,takingaction:Epistemologies,methodologies,and methodsinqualitativeresearch.,Vol.17,No.10,2007.
Edward Bernays,Propaganda,NewYork:HoraceLiveright,1928.
Hong Yu,“Between corporate development and public service:the cultural system reformin the Chinese mediasector,”Media Culture & Society,vol.36,No.5,2014.
Hu,B.J.,Huang,Y.H.& Zhang,D.,“Public Relations and Chinese Modemity:A21St-Centaury Perspective,”,no.27,2015.
James Carey,“The Chicago School and the Hist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Eve Munson and Catherine Warren,ed.,:.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Lin Chun,“The Trans 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
Neuman,L.W.,,6/.Pearson EducationIndia,2007.Pen Wen Baldwin Sun,,.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New York University,1925.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Culture,Communicationand Political Economy,”In James Curran & Michael Gurevitch,Mass Mediaand Society,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0.
Peter A.Hall,“Conclusion:The Politics of Keynesian Ideas”,in Peter A.Hall,ed.,The Political Power of Economic Ideas:Keynesianism across N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89.
Polanyi,Karl,1944/2001,The Great Trans 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oston:Beacon Press.
Potter,W.James,Cooper,Roger & Dupagne,Michel,“The Three Paradigms of Mass Media Research in Mainstream Communication Journals”,,Vol.3,No.4,1993.
Robert T.Craig,“Communication Theoryasa Field”,Communication Theory,Vol.9,No.2,2010.
Short,J.,Williams,E.& Christie,B.,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Chichester:Wiley,1976.
Sung Tae Kimand David Weaver,“Communication Researchaboutthe Internet:A Thematic Meta-Analysis”,New Media & Society,Vol.4,No.4,2002.
Timothy Glander,:,2000.Mahwah:Lawrence Erlbaum.Christopher Simpson,:,1945-196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Tomasello T.K.,Lee Y.& Baer A.P.,“New media research publication trend sandoutletsin communication,1990-2006”,New Media & Society,Vol.12,No.4,2010.
W.James Potter,Roger Cooperand Michel Dupagne,“The Three Paradigms of Mass Media ResearchIn Mainstream Communication Journals”,Communication Theory,Vol.3,No.4,1993.
Wilbur Schramm,StevenChaffee,EverettRogers,ed.,The beginnings of communication study in America:apersonalmemoir,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7.
Xu Wu.Chinese Cyber Nationalism:Evolution,Characteristics,and Implications.New York:Lexington Books,2007.
Joseph Man Chan,“Communication researchin Hong Kong:problematics,discoveries and directions”,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2,No.2,1992.
Winifred Raushenbush,Robert E.Park:Biographyofa Sociologist.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7.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