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entury-old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the sonnet has gone through an early import period, a normative creation period, a variant exploration period and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period, during which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sonnets were born.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rrowing link is the translation of works,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and work creation, through the above borrowing links to promote the sinification of the sonnet rhythm mode, section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ode, poetry organization and poetry group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hinese poetry style and new poetry, the sinification of sonnets is an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de by Chinese poe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s sonnets.(AI翻译)
许霆:(著)
许霆,1951年9月生,江苏太仓人。常熟理工学院教授。主持过国家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发生论稿”“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中国十四行诗史稿”和江苏省哲社规划重点项目“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研究”等,发表新诗理论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新格律诗研究》《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史论》《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综论》《闻一多新诗艺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论稿》《中国现代诗学论稿》《中国新诗发生论稿》《中国新诗自由体音律论》等著作。部分成果获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胡适:《胡适论十四行体》,《胡适全集》第27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思纯:《诗体革新之形式及我的意见》,《少年中国》第2卷第6期,1920年12月。
李思纯:《抒情小诗的性德及作用》,《少年中国》第2卷第12期,1921年6月。
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清华周刊》第7次增刊,1921年6月。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
闻一多:《律诗底研究》(1922年),《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饶孟侃:《再论新诗的音节》,《晨报副刊·诗镌》第6期,1926年5月6日。
徐志摩:《白朗宁夫人的情诗》,《新月》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
曹葆华:《〈寄诗魂〉序》,《寄诗魂》,(北平)震东印书馆1930年版。
闻一多:《谈商籁体》,《新月》第3卷第5、6期,1930年5、6月。
徐志摩:《〈诗刊〉序语》,《诗刊》第1期,1931年1月20日。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第1期,1931年1月20日。
柳无忌:《致曹葆华》,《清华周刊》第34卷第10期,1931年3月30日。
闻一多:《致曹葆华》,《国立清华大学校刊》第278号,1931年3月30日。
徐志摩:《〈诗刊〉前言》,《诗刊》第2期,1931年4月20日。
梁宗岱:《论诗》,《诗刊》第2期,1931年4月20日。
罗念生:《十四行体(诗学之一)》,《文艺杂志》第1卷第2期,1931年7月。
胡适:《通信》,《诗刊》第4期,1932年7月30日。
柳无忌:《为新诗辩护》,《文艺杂志》第1卷第4期,1932年9月。
塵鸥:《十四行诗三首·后记》,《商兑》1933年第1卷第3期。
李唯建:《〈祈祷〉小序》,《祈祷》,(上海)新月书店1933年版。
梁实秋:《谈十四行诗》,《偏见集》,(南京)正中书局1934年版。
罗念生:《〈龙涎集〉自序》,(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年版。
邵洵美:《〈诗二十五首〉自序》,(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年版。
郭沫若:《诗歌的创作》,《文学》第2卷第3期,1941年4月。
梁宗岱:《莎士比亚的商籁》,《民族文学》第1卷第2期,1943年8月。
柳无忌:《〈抛砖集〉后记》,(桂林)建文书店1943年版。
毕基初:《五十五首诗——刘荣恩先生》,《中国文学》1944年第3号。
梁宗岱:《试论直觉与表现》,《复旦学报》(文史)第1期,1944年10月。
李广田:《诗的艺术:论卞之琳的〈十年诗草〉》,《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4年版。
李广田:《沉思的诗:论冯至的〈十四行集〉》,《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4年版。
周煦良:《介绍吴兴华的诗》,《新语》1945年第5期。
冯文炳:《十四行集》,《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戴望舒:《〈恶之华掇英〉译后记》,《恶之华掇英》,上海怀正文化社1947年版。
朱自清:《诗的形式》,《朱自清全集》(二),江办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冯至:《〈十四行集〉序》,《十四行集》,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版。
郭沫若:《论写旧诗词》,《文艺报》1950年第4期。
安旗:《雁翼同志是怎样走上了歧路》,《红岩》1958年第12期。
王力:《商籁》(上)(中)(下),《汉语诗律学》,新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
郭沫若:《“就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答〈诗刊〉记者问》,《诗刊》1959年第1期。
修文:《从“十四行”说开去》,《四川文艺》1962年第10期。
安旗:《从“十四行”说到多样化——答修文同志》,《四川文艺》1962年第12期。
杨宪益:《译余偶拾》,《读书》1979年第4期。
彭邦桢:《〈彭邦桢自选集〉后记》,黎明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
唐湜:《〈海陵王〉附记》,《海陵王》,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杨牧:《诗的自由与限制》,《禁忌的游戏》,(台湾)洪范书局1980年版。
茅于美:《十四行诗与中国的词》,《文艺研究》1982年第6期。
周启付:《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翻译》,《外语学刊》1983年第1期。
冯至:《诗文自选琐记》,《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杨宪益:《试论欧洲十四行诗及波斯诗人莪默凯延的鲁拜体与我国唐代诗歌的可能联系》,《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林子:《谈谈〈给他〉》,(香港)华南图书文化中心1983年版。
周绵:《论冯至的十四行诗》,《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唐湜:《〈幻美之旅 十四行诗集〉前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罗念生:《评朱湘的〈石门集〉》,《二罗一柳忆朱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唐湜:《关于建立新诗体——我的格律试验与体会》,《文学评论丛刊》第2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卞之琳:《吴兴华的诗和译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2期。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在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3期。
唐湜:《迷人的十四行》,《东海》1987年第2期。
曾凡华:《〈北方十四行诗〉开头话》,《解放军文艺》1987年第3期。
杨匡汉:《诗人琴弦上的Sonnet变奏——〈屠岸十四行诗〉读后》,《读书》1987年第12期。
唐湜:《〈遐思——诗与美〉前记》,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钱光培:《论朱湘“石门”期的新诗创作》,《现代诗人朱湘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版。
屠岸:《十四行诗形式札记》,《暨南学报》1988年第1期。
张祖武:《论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格律诗》,《安徽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邹绛:《一点体会和一点希望》,钱光培编《中国十四行诗选(1920—1987)》,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王晓华:《灾难的历程与“幻美之旅”》,《当代浙江文学概观1986—1987》,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冯至:《我和十四行诗的因缘》,《世界文学》1989年第1期。
郑铮:《试论十四行诗的移植与继承》,《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唐湜:《一条舒展、开阔的探索道路》,《江南》1989年第2期。
魏家俊:《辉煌与黯淡:爱的欢乐与幻灭——孙大雨两首十四行诗赏析》,《名作欣赏》1989年第5期。
陈观亚:《十四行诗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许霆:《十四行体的借鉴与改造》,《江海学刊》1990年第2期。
谢冕、陈素琰:《论林子》,《文艺评论》1990年第2期。
唐湜:《在现实与梦幻之间》,《诗刊》1990年第2期。
宁建新、陈观亚:《“五四”以来十四行诗的轨迹》,《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陆钰明:《十四行诗源流初探》,《上海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钱光培:《交代与自白——写在〈中国十四行诗选〉出版时》,《文艺报》1990年10月6日。
钱光培:《中国十四行诗的昨天与今天——〈中国十四行诗选〉序言》,钱光培编《中国十四行诗选(1920—1987)》,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雁翼:《十四行体和我》,钱光培编《中国十四行诗选(1920—1987)》,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钱光培:《中国十四行诗的历史回顾(上)》,《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钱光培:《中国十四行诗的历史回顾(下)》,《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朱春丽:《十四行诗的起源》,《殷都学刊》1991年第3期。
许霆:《唐湜十四行诗抒情艺术》,《温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4期。
李彬勇:《〈十四行诗集〉后记》,百家出版社1991年版。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的移植》,《新格律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的新成果》,《新格律诗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雁翼:《诗形体小议》,《女性的十四行诗》,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夏宇:《十四首十四行·小序》,《腹语术》,(台湾)自印本1991年初版。
许霆、鲁德俊:《再论十四行体在中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2期。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在中国的几个问题》,《中外诗歌交流与研究》1992年第3期。
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许霆:《把视野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新时期十四行诗的发展》,《重庆日报》1992年8月4日。
陈明远:《郭沫若与“颂内体”》,郭沫若、陈明远《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张惠仁:《〈新潮〉的艺术表现和形式格律》,郭沫若、陈明远《新潮》,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宗白华:《〈无价的爱情〉序》,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92年版。
鲁德俊:《中国现代第一抒情十四行体长诗——论李唯建的〈祈祷〉》,《吴中学刊》1993年第2期。
许霆:《论十四行体音步移植八式》,《洛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许霆:《十四行体移植中国的途径研究》,《渝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许霆:《浦薛凤与中国第二首十四行诗》,《文教资料简报》1993年第3期。
薛明秋:《十四行诗可能是一曲东西合璧的奏鸣曲》,《嘉兴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冯光荣:《法中十四行诗沿革及其结构要素比较》,《外国语文》1993年第3期。
孙大雨:《莎译琐记》,《中外论坛》1993年第4期。
鲁德俊:《屠岸十四行诗概论》,《理论与创作》1993年第6期。
杜荣根:《艰难的选择——论十四行诗》,《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许霆:《意识流 性格史 变格体——唐湜〈海陵王〉的创作特色》,《中外诗歌研究》1994年第1期。
许霆:《十四行体与中国传统诗体》,《中国韵文学刊》1994年第2期。
孙琴安:《关于十四行诗在中国的演播》,《中文自修》1994年第6期。
金丝燕:《李金发诗歌节奏的西化与变形》,《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本益:《十四行诗的节奏形式》,《汉语诗歌的节奏》,(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许霆:《中国十四行诗的题材拓展》,《社科信息》1995年第1期。
丁芒:《〈十四行体在中国〉序言》,《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汪剑钊:《在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转折点上——冯至〈十四行集〉论》,《求是学刊》1995年第5期。
许霆:《说说十四行体的中文译名》,《写作》1995年第5期。
王泽龙:《论冯至的〈十四行集〉》,《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余小刚:《蹁跹人生植被的彩蝶——评颜烈诗集〈蝴蝶梦〉》,《汕头特区报》1995年12月11日。
鲁德俊、许霆:《十四行体在中国大事记(1914—1994年)》,《文教资料》1995年第12期。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在中国》,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冯中一:《中国味的十四行诗——致唐祈同志》,《新诗品》,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观亚:《文学之根:析三首特殊的十四行诗》,《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向雨:《反传统与传统——白朗宁夫人与林子创作比较的一个角度》,《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徐丽松整理:《读郑敏的组诗〈诗人与死〉》,《诗探索》1996年第3期。
李赋宁:《甜蜜的十四行诗》,《名作欣赏》1996年第3期。
欧阳红:《十四行诗(sonnet)评述》,《渝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方李珍:《朱湘十四行诗:体式的迷误》,《福建论坛》1996年第6期。
周云鹏、钟俊昆:《论中国十四行诗的发展历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屠岸:《〈中国十四行体诗选〉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在中国”钩沉》,《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2期。
稂诗曳:《冯至诗歌研究述评》,《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王金凯:《十四行诗研究的误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骆寒超:《〈三星草 汉式十四行诗三百首〉序》,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方平:《〈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集〉新版序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方平:《情诗赏析》,《白朗宁夫人爱情十四行诗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周云鹏:《中国现代十四行诗的主题形态》,《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黄泽佩:《〈“十四行体在中国”钩沉〉之钩沉》,《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屠岸:《关于十四行诗的通信》,《诗探索》1998年第4期。
许霆:《十四行体移植中国的文化分析》,《诗探索》1998年第4期。
朱徽:《中英十四行诗》,《诗探索》1998年第4期。
唐宓:《英国十四行诗体的演进及其在我国的移植》,《楚雄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许霆:《闻一多与十四行诗》,《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
黄泽佩:《不同凡响的十四行诗——严人杰〈蜕变〉评赏》,《阅读与欣赏》1998年第8期。
奚密:《现代汉语十四行探微》,《现当代诗文录》,(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开富:《试论中国近体诗与西方十四行格律》,《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尹青:《雁翼的十四行诗》,《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陈世杰:《中国十四行诗体的形式特征综述》,《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
张崇富:《十四行诗体的节奏移植及其语言学考察》,《东方丛刊》1999年第3辑。
李春林、臧思钰:《辉耀中西文化的“三星”——评唐湜、岑琦、骆寒超的汉式十四行诗集〈三星草〉》,《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赵文书:《W.H.奥登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战时〉组诗发表六十周年》,《当代外国文学》1999年第4期。
黎志敏:《中国新诗中的十四行诗》,《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
黄泽佩:《郭沫若十四行诗补阙》,《郭沫若学刊》2000年第2期。
北塔:《论十四行诗式的中国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3期。
李晓玲:《唐湜十四行诗的多样化实验》,《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陈观亚:《移植的生命——谈中国的十四行诗》,《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周云鹏:《论朱湘的十四行诗》,《理论与创作》2000年第5期。
汉乐逸:《中国十四行诗:一种形式的意义》(),雷登大学CNWS出版社2000年版。
唐湜:《蓝色的梦幻之旅》,《一叶诗谈》,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林庚:《新诗断想:移植与土壤》,《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周云鹏:《十四行体汉语化发展态势论——从朱湘、冯至的十四行诗谈起》,《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李飒飒:《英十四行诗与中国词的艺术特色比较》,《池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陈尚真、赵德全:《十四行诗的英国化进程》,《燕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许霆:《马安信:真诚的爱的独白——读马安信十四行情诗》,《当代文坛》2001年第5期。
刘继业:《一颗为我们遗落的明珠——丽尼〈梦恋(sonnet)八章〉解读》,《名作欣赏》2001年第6期。
王宝童:《吴钧陶的诗和译诗评析》,吴钧陶《幻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屠岸:《吴钧陶诗歌的新视野——〈幻影〉序》,吴钧陶《幻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许霆:《十四行体由欧洲向中国的转徙》,李岫主编《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周云鹏:《十四行与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高岩:《与心安处——谈苗强的诗》,《诗潮》2002年第5期。
黄仲明:《关于十四行诗》,《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12期。
江弱水:《〈线装的心情〉自序》,《线装的心情》,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版。
卞之琳:《介绍江弱水的几首诗》,《线装的心情》,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2年版。
苗强:《〈沉重的睡眠〉后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王岳川:《从生命边缘升华出诗歌意义——评苗强的〈沉重的睡眠〉》,《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4期。
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上)(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骆寒超:《论岑琦的诗歌创作(代序)》,《岑琦诗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唐湜:《幻美的旅者——唐湜论》,《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唐湜:《唐祈在40年代——唐祈论》,《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唐湜:《怀念唐祈》,《九叶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红慧:《秋风里飘扬的风旗——论冯至〈十四行集〉的形式建构》,《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期。
舒奇志:《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歌文体比较——以中国律绝和英国十四行诗为例》,《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江义勇:《十四行诗的起源、衍变和翻译》,《陨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肖学周:《北大十四行》“自序”,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年版。
沈弘、郭晖:《最早汉译英诗应是弥尔顿的〈论失明〉》,《国外文学》2005年第2期。
王添源:《十四行诗的起源与发展》,《幼狮文艺》623期(2005年11月)。
余旸:《张枣诗歌中元诗意识的历史变迁》,《新诗评论》2005年第2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屠岸:《十四行诗找到了儿童诗诗人金波》,《诗刊》2005年第11期。
江弱水:《商籁新声:论现代汉诗的十四行体》,《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覃志峰:《论权力话语与十四行诗译介》,《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浦丽琳:《〈给玳姨娜〉,中国第二首十四行诗》,《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3月30日。
高黎:《十四行诗的起源、兴起与流变》,《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惠远飞:《别样纯粹的爱情——读郑海军先生“爱的十四行诗”系列》,《各界文论》2007年第4期。
徐腾飞:《英汉诗歌语篇结构对比研究——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李商隐七律为例》,《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谭桂林:《论现代诗学中的十四行体式的理论建构》,《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倪丽、刘燕:《凡庸生活中纯净爱情的溃退——浅析王佐良的〈异体十四行〉》,《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5期。
覃志峰:《十四行诗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聂珍钊:《英语诗歌形式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兰志丰:《十四行诗在中国译介的文化语境》,《电影评介》2008年第3期。
任岩岩:《从十四行诗与中国律诗的比较看建立新诗格律的必要》,《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马永军:《冯至〈十四行集〉与里尔克》,《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
屠岸:《“呼痛”的诗的记录——序沈泽宜〈西塞娜十四行〉》,沈泽宜《西塞娜十四行》,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沈健:《苦难的慈航 沈泽宜论——以〈西塞娜十四行〉120首为中心》,沈泽宜《西塞娜十四行》,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沈泽宜:《〈西塞娜十四行〉后记》,漓江出版社2008年版。
唐湜:《我的诗艺探索历程》,《一叶的怀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郭珊珊:《英诗汉译中的美感移植——试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及其汉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许霆:《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体格律论》,《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
许霆:《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体的文化意义》,《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刘立军、王海红:《十四行诗与中国新诗体系的理论建构》,《河北学刊》2009年第6期。
吴钧陶:《从〈中耳炎〉到〈恶之花〉——记译友钱春绮》,《传记文学》2009年第8期。
钱春绮:《〈十四行诗〉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鄢冬:《谁审判了“我”——读〈命运的审判者〉》,瞿炜《命运的审判者——瞿炜爱情十四行诗选》,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黄乐琴:《十四行诗》,《中国现代分体诗批评与鉴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崇富:《汉语十四行诗对英语十四行诗的移植》,《长江学术》2010年第2期。
李小平:《外国十四行诗在我国现当代的形式变化》,《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
许霆:《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体论》,《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李文静、王华民:《英汉格律诗的结构与意义——五七言律诗与十四行诗的对比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4期。
赵元:《西方文论关键词:十四行诗》,《外国文学》2010年第5期。
程光炜:《“薇”的哲学——评陈陟云的〈新十四行:前世今生〉第五章》,《诗歌月刊》2010年第5期。
何清、孙良好:《十四行诗内在变革倾向探讨——从朱湘的〈十四行英体·六〉谈起》,《名作欣赏》2010年第14期。
金波:《〈常常想起的朋友〉后记》,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版。
钱光培:《写在中国第一本十四行儿童诗集出版之际》,金波《常常想起的朋友》,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版,
钱芳:《中国十四行诗在儿童诗领域开拓的成功——论金波的十四行诗》,金波《常常想起的朋友》,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版。
赵飞:《论张枣“言志合一”的诗歌写作向度》,《江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李杰:《中国律诗的韵律特征与语篇特征——与英语十四行诗比较》,《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王红升、郑欣欣:《雁翼对十四行诗的改造与创新》,《河北学刊》2011年第9期。
杜雪琴:《评邹惟山组诗〈九凤神鸟〉》,《文学教育》(上)2011年第10期。
施颖洲:《译诗的艺术——中译〈莎翁声籁〉自序》,《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曾艳:《三类十四行诗的语言学比较分析》,《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郭红:《融合和新生——雁翼十四行诗体的个性化探索》,《文艺理论批评》2012年第2期。
张一池:《十四行诗与唐诗格律管见》,《课程教学研究》2012年第5期。
袁甲:《50—70年代中体十四行诗创作特征研究》,《长城》2012年第6期。
周思缔:《真爱独白,真情释放——试论马安信十四行情诗的艺术追求》,《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
王钰哲:《卞之琳的十四行体的译与作》,《淄博师专学报》2012年第6期。
陈观亚:《民族之魂:中英两首十四行诗之比较》,《名作欣赏》2012年第18期。
朱国荣:《十四行诗和南朝乐府》,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
邹惟山(邹建军):《〈时光的年轮〉后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邱景华:《郑敏〈诗人之死〉细读》,《诗探索》2013年第1期。
胡茂盛:《心为形役:拟古话语下的商籁和十四行诗之名》,《唐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袁甲:《文革时期汉语十四行诗创作的精神价值》,《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袁甲:《文革时期汉语十四行诗创作概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3期。
刘立军、王海红:《西方十四行诗或源于中国律诗》,《河北学刊》2013年第6期。
陈俐:《曹葆华十四行诗创作的场域和独特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12期。
邬冬梅:《〈十四行集〉:中国十四行诗的民族化》,《华章》2013年第31期。
曾思艺:《楚骚之苗裔——读〈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长江出版社2013年版。
颜红菲整理:《十四行诗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验——读者热议邹惟山先生汉语十四行抒情诗》,《邹惟山十四行抒情诗集》,长江出版社2013年版。
鲁德俊:《中国诗人对十四行体段式的移植》,《诗的格律与鉴赏》,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程国君:《大化·空灵·圆形——〈十四行集〉的化转意识、时间体验与诗美建构》,《南开学报》2014年第1期。
白阳明:《圆融和美,上善若水——邹惟山十四行诗管窥》,《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第2期。
袁甲:《文革时期汉语十四行诗创作的审美意蕴研究》,《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3期。
覃莉:《关于汉语十四行诗的写作与翻译——邹建军先生访谈录》,邹建军网站“中外文学讲坛”。
周亚芬整理:《十四行诗:美丽的圆环与神秘的声音——邹建军教授访谈录》,《文学地理学与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教育:邹建军教授访谈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
白天伟:《〈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世界文学评论》2014年第2期。
颜培芬、马雷:《唐诗与十四行诗中貌离神合的意象初探》,《安徽文学月刊》2014年第10期。
屠岸:《〈幻想交响曲——屠岸十四行诗240首〉跋》,(香港)雅园出版公司2014年版。
吴思敬、屠岸:《关于十四行诗的对话》,屠岸《幻想交响曲——屠岸十四行诗240首》,(香港)雅园出版公司2014年版。
郑敏:《论屠岸的十四行诗》,屠岸《幻想交响曲——屠岸十四行诗240首》,(香港)雅园出版公司2014年版。
江弱水:《言说的芬芳:读张枣的〈跟茨维塔伊娃的对话〉》,《今天》2015年春季号。
张柠、李壮:《秘密世界的结石——读马莉诗集〈时针偏离了午夜〉》,《南方文坛》2015年第1期。
徐江:《“执念”与诗——马莉和她本土“十四行诗”》,《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
罗振亚:《有限空间内的精神“飞翔”——评马莉的诗集〈时针偏离了午夜〉》,《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
张德明:《马莉诗歌的艺术嬗变》,《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
虞云国:《请读钱春绮的“文革”十四行诗》,《中华读书报》2015年4月22日。
汪少川:《坚守在山水抒情诗格律实验的麦田》,《中国诗歌》2015年第4期。
曾琮琇:《汉语十四行诗的现代转化——以李金发、朱湘、卞之琳为讨论对象》,《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第4期。
许霆:《十四行诗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0月26日。
许霆:《论徐志摩对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台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许霆:《论骆寒超对于汉式十四行诗的探索》,《星河》2015年冬季卷。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