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book is centered on the study of metadrama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and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etadrama throughout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since the 18th century to the west. This book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review and historical theory,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and explains the research of metadrama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from the dual dimensions of duration and synchronic times,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detecting differences" while "seeking common ground" with domestic metadrama research, thus effectively highlighting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drama research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terms of content and methods. As a brand new other, the study of metadrama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will further expand the academic horizon of domestic metadrama research, generate more academic thinking and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it, and better promote the strong complementarity and integration of metadrama research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new era. This is conducive to paving the bridge of academic friendship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Yuan miscellaneous operas, and also enlightens the strategic goal of better completing the strategic task of "going ou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uture,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comprehensively realiz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cultural power.(AI翻译)
李安光:(著)
李安光,男,1979年7月生,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西方文学与中西比较文学、海外汉学与比较诗学。主要讲授比较文学、欧美文学课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各一项,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两项。参与编撰“马工程”教材《比较文学概论》、通识教材《西方文化概论》,并在《探索与争鸣》《南京师大学报》《戏剧》《国际汉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1] [明]臧懋循:《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版。
[2] 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4]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 吴梅:《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6] 徐征主编:《全元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
[8] 郑骞:《北曲套式汇录详解》,台湾艺文印书馆1973年版。
[9] 郑骞:《北曲新谱》,台湾艺文印书馆1973年版。
[10] 郑骞:《校订元刊杂剧三十种》,台北世界书局1962年版。
[11]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2] 周维培:《曲谱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3] 周贻白:《中国剧场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4] [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5]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版。
[16] [明]李开先:《张小山小令序》,载路工辑校《李开先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7]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笺评》,姚品文点校笺评,中华书局2010年版。
[18] [清]焦循:《易余龠录》,载《丛书集成续编》第91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19] 冰心:《冰心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20] 卜健主编:《元曲百科大辞典》,学苑出版社1991年版。
[21] 蔡忠道主编:《第三届中国小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里仁书店2008年版。
[22] 曹广涛:《英语世界的中国传统戏剧研究与翻译》,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3] 曹晋:《总序》,载郑毓敏《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三联书店2006年版。
[24] 曹顺庆:《比较文学与文论话语:迈向新阶段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5] 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 都文伟:《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戏曲》,三联书店2002年版。
[27] 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 范希衡:《〈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29] 冯沅君:《古剧说汇》,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30] 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
[31] 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32] 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三联书店2004年版。
[34] 顾钧:《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35] 顾伟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国外传播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6] 郭英德:《优孟衣冠与酒神祭祀——中西戏剧文化比较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7] 洪素贞:《元杂剧中的悲剧观》,台北学海出版社1993年版。
[38] 胡优静:《英国19世纪的汉学史研究》,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39] 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国文哲研究所1998年版。
[40]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41] 黄士吉:《元杂剧作法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2] 蒋星煜:《西厢记的文献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3] 蒋星煜:《〈西厢记〉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4]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45] 李昌集:《元代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 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7]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8] 刘荫柏:《元代杂剧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9] 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0] 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1] 牛国玲:《中外戏剧美学比较简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52] 齐森华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3] 钱钟书:《钱钟书英文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54] 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8辑,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55] 任讷:《作词十法疏证序》,台湾西南书局1972年版。
[56] 邵曾祺:《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7] 施建业:《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
[58] 施叔晋:《西方人看中国戏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59] 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60] 孙歌、陈燕谷、李逸津:《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1] 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2] 谭正璧:《元曲六大家略传》,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版。
[63] 王安葵、刘桢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巴蜀书社1999年版。
[64]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5]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66] 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67] 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68] 王丽娜:《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
[69] 王宁:《比较文学:理论思考与文学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0] 王寿之:《元杂剧喜剧艺术》,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71] 王星琦:《元曲艺术风格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2] 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3] 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4] 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75] 吴乾浩:《白朴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
[76] 夏康达、王晓平:《20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7] 夏写时、陆润棠:《比较戏剧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78] 熊文华:《英国汉学史》,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79]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80] 徐朔方:《戏曲杂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81] 徐志平:《传播与交融:第二届中国小说戏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里仁书局2006年版。
[82] 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83] 严敦易:《元剧斟疑》,中华书局1960年版。
[84] 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一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85] 阎振瀛:《理雅各氏英译论语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86] 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 乐黛云、陈珏主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8]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 乐黛云主编:《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0]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1] 张柏然、许钧主编:《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2] 张大新:《二十世纪元代戏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 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4]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年版。
[95] 张国伟主编:《首届元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6] 张海惠主编:《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中华书局2010年版。
[97] 张弘:《中国文学在英国》,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98] 张西平主编:《欧美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99]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0] 郑骞:《景午丛编》(上),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
[101] 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02] 周发祥主编:《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103]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04] 周英雄主编:《英美学人论中国古典文学》,香港中文大学1973年版。
[105]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06]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107] 朱志泰:《元曲研究》,上海永祥印书馆1947年版。
[108]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9] [美]白之:《白之比较文学论文集》,微周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10] [美]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晓征、平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1]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112]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艺术精华》,王镇远译,黄山书社1989年版。
[113] [美]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4] [日]吉川幸次郎:《元杂剧研究》,郑清茂译,台湾艺文印书馆1960年版。
[115] [日]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隋树森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116]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第13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17]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组选编:《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8] 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编:《中华戏曲》,山西古籍出版社。
[11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家名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20] 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外国研究中国》第1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21] 《中国戏曲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艺术研究院1987年版。
[122]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123] 《2010年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中国古代文学部分),2010年。
1.博硕论文
[124] 陈建华:《元杂剧批评史论》,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25] 陈楠:《〈窦娥冤〉英译本中典故翻译策略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26] 崔彩红:《元杂剧悲剧新探》,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127] 单敬珍:《接受视野中的郑光祖》,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28]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29]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
[130] 黄季鸿:《明清〈西厢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31] 蒋秀云:《中国古典戏剧在20世纪英国的传播和接受》,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32] 林超:《〈西厢记〉三译本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33] 林喦:《关汉卿新论》,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34] 毛小雨:《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135] 彭栓红:《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36] 任晓彤:《元杂剧语气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37] 宋寒冰:《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0年。
[138] 王建坤:《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西厢记〉英译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39] 徐雪辉:《元杂剧文化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40] 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元杂剧宗教精神的全面解读》,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41] 张春丽:《元杂剧“悲剧说”辨析》,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3年。
[142] 张石川:《白朴研究:以文体研究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143]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44] 赵变亲:《元杂剧用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45] 赵春宁:《〈西厢记〉传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46] 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年。
2.期刊论文
[147] 蔡运长:《〈西厢记〉第五本不是王实甫之作》,《戏曲艺术》1988年第4期。
[148] 曹广涛:《戏曲英译百年回顾与展望》,《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149] 曹广涛:《英语世界的元明戏曲英译研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
[150] 陈科龙:《〈汉宫秋〉中英剧比较》,《戏剧文学》2012年第9期。
[151] 陈茂琼:《元代文人与元杂剧兴盛相互关系论争综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52] 陈友冰:《英国汉学的阶段性特征及成因探析——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为中心》,《汉学研究通讯》2008年第3期。
[153] 陈志勇:《宋元剧场中“乐床”考辨》,《四川戏剧》2006年第4期。
[154] 程芸、何博:《英语学界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新动向(2007—2011)》,《戏曲研究》2012年第3期。
[155] 邓斯博:《20世纪关汉卿研究述评》,《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56] 丁明夷:《山西中南部的宋元舞台》,《文物》1972年第4期。
[157] 郭英德:《“中国趣味”与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戏剧研究》2010年第1期。
[158] 郭英德:《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1998—2008)》,《文艺研究》2009年第9期。
[159] 胡世厚:《20世纪的白朴研究》,《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8期。
[160] 胡小伟:《元杂剧繁兴原因新探》,《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1] 华生:《元杂剧繁荣原因之我见》,《文艺研究》1989年第5期。
[162] 黄育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的几点变化》,《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63] 蒋秀云:《英国汉学家杜威廉对中国古典戏剧的研究》,《安徽文学》2012年第8期。
[164] 金逸人、陈默:《试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165] 李昌集:《20世纪中国的元曲研究》,《江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66] 李大珂:《元代演剧的“乐床”与乐队》,《戏曲研究》1981年第4期。
[167] 李静:《20世纪上半叶的元杂剧研究(下)》,《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68] 李世洞:《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169] 李西成:《略论元杂剧中的公案剧》,《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170] 李以建:《中国传统戏剧在西方》,《戏曲研究》1984年第10期。
[171] 李玉莲:《元明清小说戏剧的翻译传播》,《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
[172] 林超:《考证严谨、意象忠实——浅谈〈西厢记〉奚如谷和伊维德英译本》,《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73] 刘达科:《五十年来元曲整体研究著作叙录》,《晋图学刊》2001年第12期。
[174] 潘莉:《关汉卿杂剧的女性主义阐释》,《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175] 任崇岳:《从历史因素探索元杂剧繁荣的原因》,《河北学刊》1987年第3期。
[176] 任会平:《元杂剧繁盛之内部成因》,《艺术百家》2006年第7期。
[177] 宋耕:《元杂剧改编与意识形态——兼谈“宏观文学史”的思考》,《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
[178] 苏力:《传统司法中“人治”模式——从元杂剧中透视》,《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
[179] 孙康宜:《谈谈美国汉学的新方向》,《书屋》2007年第12期。
[180] 王斌:《明代文人群体戏曲接受流变探微》,《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181] 王婧之:《元散曲与元剧曲之文学功用比较》,《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82] 王艳霞:《近25年来关汉卿研究述评》,《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83] 魏思齐:《不列颠(英国)汉学研究的概况》,《汉学研究通讯》2008年第2期。
[184] 翁敏华:《论衬字》,《淮北煤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
[185] 吴戈:《略谈元代勾栏中的“乐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186] 吴国钦:《20世纪上半叶的元杂剧研究(上)》,《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87] 武彩霞:《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西厢记〉的英译个案研究》,《安徽文学》2010年第10期。
[188] 解玉峰、赵俊伟:《20世纪元曲研究刍议》,《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89] 解玉峰:《近十年中国古典戏剧研究述略》,《民族艺术》2011年第1期。
[190] 徐扶明:《试论元杂剧的兴起和衰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191] 徐子方:《关汉卿研究的百年评点与未来展望》,《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92] 云峰:《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93] 云峰:《试论蒙古民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音乐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94] 云峰:《试论元代较宽松的思想政治等人文环境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95] 云峰:《论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叹世归隐类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96] 张大新:《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文学评论》1994年第6期。
[197] 张大新:《元杂剧兴盛的思想文化背景》,《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98] 张发颖:《元杂剧公案戏繁荣探因》,《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2期。
[199] 张发颖:《元杂剧起源新议》,《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4期。
[200] 张广龙:《英语世界中的“花间美人”——〈西厢记〉英译历程的描写性研究》,《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年。
[201] 张式平:《美国元曲研究现状》,《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202] 张维娟:《从〈窦娥冤〉看关汉卿的男权本质》,《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03] 张西平:《西方汉学的奠基人罗明坚》,《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04] 张筱梅:《20世纪元杂剧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05] 赵建坤:《“元曲四大家”:一个亟待梳理的含混概念》,《兰州学刊》2012年第6期。
[206] 周发祥:《近年来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一瞥》,《中外文学研究参考》1987年第7期。
[207] 周国雄:《论关汉卿对中国悲剧艺术范式的构建》,《齐鲁学刊》1996年第4期。
[208] 周婷:《浅析元杂剧〈灰阑记〉与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的异同》,《华章》2011年第36期。
[209] 朱伟明:《英国学者杜为廉教授访谈录》,《文学遗产》2005年第3期。
[210] Adolf E.Zucker,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1925.
[211] Anne Chang Williams, ,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60.
[212] Arthur Waley,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1964.
[213] Babara Godard,“Language and Sexual difference:the Case of Translation”, ,Vol.2,No.1,1984.
[214] Barrett H. Clark, ,New York:D.Appleton and Co.,1933.
[215] C.T. Hsi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216] Chang Hsin Chang,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1973.
[217] Ching-His Perng,“Excursions to Xanadu:Criticisms of Yuan Tsa-chu”, ,Vol.8,No.2,1977,pp.101–120.
[218] Ching-Hsi Perng,“Review on George A.Hayden. ”, ,Vol.39,No.2,1979,pp.474-483.
[219] Ching-Hsi Perng,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78.
[220] Christina Shu-hwa Yao,“The Design Within:The Symbolic Structure in ”,in ' ,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76,pp.319-337.
[221] Ch'u Chai, ,New York:Appelton-Century-Crofts,1965.
[222] Chung-wen Shih,.tran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
[223] Chung-wen Shih,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
[224] Colin Mackerras, ,Beijing:New World Press,1990.
[225] Colin Mackerra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3.
[226] Cyril Birch,“Translating and Transmuting Yuan and Ming Plays: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 ,Vol.14,No.4,1970.
[227] Cyril Birch, ,New York:Grove Pr.,1965.
[228] Dale R.Johnson,“One Aspect of Form in the Arias of Yuan Opera”, ,No.3,1969.
[229] Dale R.Johnson, “ ”, ,No.24,1985,pp.130-154.
[230] Dale R.Johnson,“The Prosody of Yuan Drama”, ,Vol.56,No.1-3,1970,pp.96-146.
[231] Dale R.Johnson,“Yuan Drama:New Notes to Old Texts”, ,Vol.30,1972-1973,pp.426-438.
[232] Dale R.Johnson, ,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0.
[233] Dale R.Johnson, ,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80.
[234] David Hawkes,“Reflection on Some Yuan Tsa-chü”, ,No.16,1971,pp.69-81.
[235] David Holm,“Review on ”, ,Vol.42,No.2,1983,pp.392-392.
[236]Epiphanius Wilson, ,London:Colonial Press,1900.
[237] Ernest B.Brooks,“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rias in Yüan Ch'ü and Peking Opera”, ,Vol.4,1974,pp.64-75.
[238] Ernst Wolff,“Law Court Scenes in the Yuan Drama”, ,Vol.29,1970-1971,pp.193-205.
[239] Fan Pen Chen,“ :A Yuan Drama”, ,Vol.14,No.2,1997,pp.157-199.
[240] Faye Chunhuang Fei,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9.
[241] Frances Hume, ,London:Rodale Press,1954.
[242] George A.Hayden,“Review on Shih,Chung-wen. ”, ,Vol.36,1976,pp.279-283.
[243] George A.Hayden,“The Courtroom Plays of the Yuan and Early Ming Periods”, ,Vol.34,974,pp.192-220.
[244] George A.Hayden,“The Legend of Judge Pao:From the Beginnings through the Yuan Dynasty”,in Laurence G.Thompson ed., :' ,San Francisco:Chinese Materials Center,1976.
[245] George A.Hayden,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46] Harold Acton,“The Creative Spirit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No.1,1935,pp.398-399.
[247] Henry H. Hart,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248] Henry W.Wells,“Chinese Classical Drama:A View from the West”,& ,Vol.14,No.4,1970.
[249] Henry W. Wells,“ ”,in Vera R.Irwin ed., ,Penguin Group(USA)Incorporated,1972.
[250] Herbert A. Giles, ,New York:D.Appleton and Co.,1901.
[251] Hugh M.Stimson,“Song Arrangements in Shianleu Acts of Yuan Tzarjiuh”, ,Vol.5,No.1,1957,pp.86-106.
[252] Iris Urwin and Kalvodova Sis, ,London:Spring house,1957.
[253] J.I.Crump,“Giants in the Earth:Yuan Drama as Seen by Ming Critics”,in J.I.Crump and William P.Malm eds., ,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e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75,pp.1-38.
[254] J.I.Crump,“The Conventions and Craft of Yuan Drama”, ,Vol.91,No.1,1971,pp.14-29.
[255] J.I.Crump,“The Elements of Yuan Opera”, ,Vol.17,No.3,1958,pp.417-434.
[256] J.I.Crump, ,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0.
[257] J.P. Seaton,“' :A Yuan Farce and Its Implications”,in William H.Nienhauser ed.,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76,pp.147-157.
[258] Jack Chen, ,London:Dennis Dobson,1948.
[259] James J.Y.Liu,“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est:Recent Developments,Current Trends,Future Prospects”, ,Vol.35,No.1,1975,pp.21-30.
[260] James J.Y. Liu, ,London:China Society,1955.
[261] James J.Y. Liu, ,Massachusetts:Duxbury Press,1979.
[262] James J.Y. Liu, ,London:Routledge & K.Paul,1967.
[263] James Laver, ,London:William Heinemann,1929.
[264] James R.Brandon and Martin Banham,eds.,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265] John Lyman Bishop,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266] Jung-en Liu,ü ,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 Ltd.,1972.
[267] K.C.Leung,“Review on George A.Hayden.”,(),Vol.1,Jane 1979,pp.129-131.
[268] Kate Buss, ,Boston:The Four Seas Co.,1922.
[269] L.C.Goodrich,“Chinese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o.1,1931.
[270] Léon Wieger,Edward T.C.Wemer,trans., ,Hsien-Hsien Press,1927.
[271] Lewis C.Arlington, ,Shanghai:Kelly and Walsh,1930.
[272] Martha Davidson, , Ⅰ: ,Ann Arbor:Published for 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 1952.
[273] Michel Foucault,“What Is an Author”,in Paul Rabinow ed., ,New York:Pantheon Books,1984,pp.101-120.
[274] Michigan,University of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62.
[275] Min Tian,“‘Alienation-Effect’ for Whom? Brecht's(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Theatre”, ,Vol.14,No.2,1997,pp.200-222.
[276] Min Tian,“Stage Directions in the Performance of Yuan Drama”, ,Vol.39,No.3-4,2005,pp.397-443.
[277] Patricia A.Sieber,“Comic Virue and Commendable Vice:Guan Hanqing's and ”, ,Vol.32,No.1,1994,pp.43-64.
[278] Patricia A.Sieber,,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
[279] Patrick Hanan,“Judge Bao's Hundred Cases Reconstructed”, ,Vol.40,No.2,1980,pp.301-323.
[280] Pax Robertson, ,London:Chelsea Public Co.,1923.
[281] R.Fu-shen Yang,“The Function of Poetry in Yuan Drama”, ,Vol.29,1970-1971,pp.163-192.
[282] R.Fu-shen Yang,“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Yuan Drama”, ,Vol.17,1958,pp.331-352.
[283] R.Fu-shen Yang, ,Taipei:China Post,1972.
[284] René Wellek,and Austin Warren, ,3 ed.,New York:Harcourt,1962.
[285] Robert E.Hegel,“ :A Play by Qin Jianfu”,in Maghiel Crevel,Michel Hockx and Tian Yuan Tan eds., ,2009,pp.83-112.
[286] Robert J.Maeda,“Some Sung,Chin and Yuan Representations of Actors”, ,Vol.41,No.2-3,1979,pp.132-156.
[287] S.I. Hsiung, ,London:Methuen and Co.,1935.
[288] S.W.Williams,“The Compared Tunic,a Drama in Four Acts”, ,No.18,1849.
[289] Sally K.Church,“Beyond the Words:Jin Shengtan's Perception of Hidden Meanings in ”, ,Vol.59,No.1,1999,pp.5-77.
[290] Samuel.W.Williams,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Vol.2,1883.
[291] Shiao-Ling Yu,“Taoist Themes in Yuan Drama”, ,Vol.15,No.2,1988,pp.123-149.
[292] Shizue Matsuda,“Rain on the Wutong Tree”, ,No.3,1974,pp.53-61.
[293] Stephen H.West and Wilt L. Idem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294] Stephen H.West andWilt L. Idema, ,Indianapolis:Hackett Pub.Co.,2010.
[295] Stephen H.West,“A Study in Appropriation:Zang Maoxun's Injustice to Dou E”, ,Vol.111,No.2,1991,pp.283-302.
[296] Stephen H.West,“Jurchen Elemens in the Northern Drama Hu-Tou-P’ai”,' ,Second Series,Vol.63,No.4-5,1977,pp.273-295.
[297] Stephen H.West,“Mongol Influence on Northern Drama”,in John D. Langlois ed.,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1.434-465.
[298] Stephen H.West,“Text and Ideology:Ming Editors and Northern Drama”,in P.J.Smith and R.von.Glahn eds.,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pp.329–373.
[299] Stephen Orgel,“What Is a Text”,in David S.Kastan and Peter Stallybrass eds., ,Taylor&Francis,1991.
[300] Stephen Owen, 1911,New York:W.W.Norton,1996.
[301] Tan Ye,ü ,Lewiston:Edwin Mellen Press,1997.
[302] Thomas H.C.Lee, ,Hong Kong:The China University Press,Nam Fung Printing Co.,Ltd.,1991.
[303] T'ien-Ch'ang Lai and ed. Gamarekian, ,Hong Kong: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Asia)Ltd.,1973.
[304] Victor H.Mai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0.
[305] Wenwei Du,“Historicity and Contemporaneity:Adaptations of Yuan Plays in the 1990s”, ,Vol.18,No.2,2001,pp.222-237.
[306] Wenwei Du,“Comes Full Circle:From Yuan Drama Through the Western Stage to Peking Opera”, ,Vol.12,No.2,1995,pp.307-325.
[307] William Chao-chung Hu and J.I.Crump,eds.,(),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University of Michigan,1962.
[308] William Dolby,“Gazing Homewards:One Scene from a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 ,Vol.7,No.1,1990,pp.76-94.
[309] William Dolby,“Kuan Han-ch'ing”, ,Vol.16,1971,pp.1-60.
[310] William Dolby,“Some Mysteries and Mootings About the Yuan Variety Play”, ,Vol.11,No.1,1994,pp.81-89.
[311] William Dolby,“Tea-trading Ship”and“the Tale of Shuang Chien and Su Little Lady”, ,Vol.60,No.1,1997,pp.47-63.
[312] William Dolby,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1986.
[313]William Dolby, ,London:Paul Elek,1976.
[314] William Dolby,'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1986.
[315] William Dolby, ,London:Paul Elek,1978.
[316] William Dolby,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1983.
[317] William Dolby,' ,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1986.
[318] William Dolby,' ,Glasgow:Caledonian Books,2002.
[319] William McNaughton, ,Tokyo:Charles E.Tuttle Co.,1974.
[320] William W. Appleton,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1951.
[321] Wilt L.Idema and Stephen H. West, ,Indianapolis: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12.
[322] Wilt L.Idema,“Li Kaixian's ()and the Textual Transmission of Yuan Zaju as Seen in Two Plays by Ma Zhiyuan”,,No.26,2005-2006,pp.47-65.
[323] Wilt L.Idema,“Poet Versus Minister and Monk:Su Shi on Stage in the Period 1250-1450”,' ,Vol.73,No.4-5,1987,pp.190-216.
[324] Wilt L.Idema,“Sexuality and Innocence:The Characterization of Oriole in the Hongzhi Edition of the ”,in Eva Hung and Robert E. Hegel,eds.,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94,pp.21-59.
[325] Wilt L.Idema,“Shih Chün-Pao's and Chu Yu-Tun's ’ü-' :The Variety of Mode within Form”,' ,Vol.66,No.4-5,1980,pp.217-265.
[326] Wilt L.Idema,“The Orphan of Zhao:Self-Sacrifice,Tragic Choice and Revenge and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Mongol Drama at the Ming Court”, ,No.21,1988,pp.159-190.
[327] Wilt L.Idema,“The Pilgrimage to Taishan in the Dramatic Literature of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Vol.19,1997,pp.23-57.
[328] Wilt L.Idema,“The Story of Ssu-ma Hsiang-ju and Cho Wen-chün in Vernacular Literature of the Yüan and Early Ming Dynasties”,' ,Second Series,Vol.70,No.1-3,1984,pp.60-109.
[329] Wilt L.Idema,“Why You Never Have Read a Yuan Drama:The Transformation of Zaju at the Ming Court”,in S.M.Carletti,M.Sacchetti and P. Santangelo eds., ,Napoli:Istituto Universiatorio Orientale,Dipartimento di Studi Asiatici,1996,pp.765-791.
[330] Wilt L.Idema,,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Pty.Ltd,2009.
[331] Wu–chi Liu,“Notes on the Sex of a Yuan Dramatist”, ,No.1-2,1957,pp.246-254.
[332] Wu–chi Liu,“The Original Orphan of China”, ,Vol.5,No.3,1953,pp.193-212.
[333] Wu-chi Liu,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6.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