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斯蒂芬·里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丽贝卡·鲁宾、艾伦·鲁宾、琳达·皮尔:《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黄晓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英]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要新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志成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迈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阎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英]科林·斯巴克斯:《全球化、社会发展与大众媒体》,刘舸、常怡如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美]保罗·韦斯、冯·沃格特:《宗教与艺术》,何其敏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 美国文化》,米静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韩]朴燕真:《韩国电影审查、电影法及民族电影》,载钟大丰、梅峰主编《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法]弗里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刘成富等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美]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孟华译,《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陶乐塞·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1896—1955)》,邢祖文、刘宗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3年版。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哈特:《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意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罗钢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英]约翰·菲斯克:《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牟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技术垄断》,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法]J.F.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意]奥里亚娜·法拉奇:《好莱坞的七宗罪》,刘儒庭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于尔根·弗里德里希:《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张世鹏等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曹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庞璃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权力、媒介、性别和科技》,曹晋主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赫伯特·席勒:《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刘晓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全球传播》,尹宏毅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拉里·A.萨默瓦等:《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美]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甄春亮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J.斯托克斯:《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黄红宇、曾妮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大卫·普特南:《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李欣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美]陶乐赛·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邢祖文、刘宗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高晓玲译,吉林出版集团2011年版。
[英]菲利普·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的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评论》,梁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杰·科曼、吉姆·杰罗姆:《剥削好莱坞》,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冯锦芳:《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张京媛:《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认同》,台湾麦田出版文化有限公司1998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英进:《审视中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从霍尔到莫利的伯明翰范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
黄会林:《影视受众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凤铸、胡智锋:《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陈犀禾:《跨文化视野中的影视艺术》,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庆光、方汉奇:《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主编:《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
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周晓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刘思平、邢祖文:《鲁迅与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奥斯卡光与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卢燕、李亦中:《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银色梦的多元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卢燕、李亦中:《聚焦好莱坞文化与市场对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柠:《文化的病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陈韬文:《文化转换:中国花木兰传说的迪斯尼化与全球化》,《传播学论文选粹》(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郑雪莱:《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晓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钟蕾:《美国电影积极传播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岩:《媒介批判——立场范畴命题方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光泉:《全球化理论谱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天铎编著:《重绘媒介地平线——当代国际传播全球与本土趋向的思辨》,台湾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宇清:《他山之石:海外华语电影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版。
李金铨:《“传播帝国主义”理论的省察》,载李金铨《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展望》,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版。
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晓立:《美国文化的变迁——从清教文化到消费文化的历史演变》,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陈先达:《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爱华:《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胡克、游飞:《美国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徐海娜:《影像中的无意识——美国电影中的保守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放桐:《刘放桐自选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金惠敏:《积极受众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宁:《天朝遥远》(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滑明达:《美国电影跨文化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蒋晓丽等:《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孟建、李亦中:《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晓萌:《现场:中国电影对话世界》,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郑树森:《文化批判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犀禾、彭吉象:《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蓝爱国:《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影像民间及其工业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蓝爱国、马薇薇:《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电影产业的文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尹鸿:《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尹鸿、曹书乐:《影视传播研究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国涛:《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陈天群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唐丽君:《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金冠军:《华语电影:跨地交往与身份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孙绍谊:《电影经纬——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课题组:《2011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银皮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杨远婴:《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文化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罗钢:《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上、下),《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6期。
王迁:《暴风雨下的安全港——美国 〈家庭娱乐与版权法案〉评析》,《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6期。
朱虹:《中国数字电影的现状与发展战略》,《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颜纯钧:《景观电影——电影史的又一个幼稚时期》,《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周宁:《世纪末的中国形象:莫名的敌意与恐慌》,《书屋》2003年第12期。
彭晶晶:《受众:“商品”的发现与“人”的忽视——“受众商品论”的一种解读》,《新闻世界》2009年第4期。
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当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张爱华:《中美电影WTO贸易争的裁决始末与思考》,《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
陈双寅:《上海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业未来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0年第10期。
黄式宪:《以文化的主体创新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电影艺术》2010年第5期。
凌燕:《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商业大片的本土接受》,《文艺研究》2009年第12期。
谭苗:《电影产业研究综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张颐武:《“中国梦”:想象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陈犀禾、刘向宇:《走向“共存”和“共赢”——“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电影》2006年第5期。
何建平:《90年代美国电影——媒体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莱坞制片策略》(上、下),《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孙绍谊:《权力格局中的“普适性”策略:好莱坞与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中国电影》,《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黄式宪:《华语大片: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电影》2006年第10期。
黄式宪:《与好莱坞“博弈”:中国电影产业结构重组的新格局——兼论2004年新主流电影“三强”的品牌效应》,《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颜纯钧:《全球化和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本》,《福建艺术》2004年第5期。
[美]乌尔夫·赫德托夫特:《处于文化全球化和民族诠释之间的当代电影》,《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
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4期。
吴从环:《跨文化沟通:实现文化认同》,《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郝良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帝国主义的入侵》,《中西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
陈刚:《全球化与文化认同》,《江海学刊》2002年第5期。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影视艺术》2001年第1期。
[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狼逼门前:1994—2000年的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市场》(上、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现代传播》2001年第1期。
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官方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电影艺术》2002年第1期。
陈龙:《媒介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意识形态的涵化》,《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郑洞天:《TO BE,OR NOT TO BE?——进入WTO以后的中国电影生存背景分析》,《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邓光辉:《“他者”重述:电影的全球化修辞》,《电影艺术》2001年第4期。
陈晓明:《二十一世纪:如何想象中国》,《电影艺术》2001年第4期。
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戴晓东:《一种现代主义的视角——文化帝国主义评介》,《美国研究》2003年第3期。
吴予敏:《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新闻大学》2000年第4期。
郑红娥:《消费社会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
陈晓云:《美国电影: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神话》,《当代电影》1998年第2期。
陶东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6期。
李道新:《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玛丽·坎珀:《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电影艺术》1999年第2期。
刘怀玉、伍丹:《消费主义批判:从大众神话到景观社会——以巴尔特、列斐伏尔、德波为线索》,《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张一兵:《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江汉论坛》2008年第9期。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上、下),《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第5、6期。
李安:《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视野》,《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李峤雪:《电影制作与电影运营的共振——中美合拍模式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当代电影》2012年第2期。
黄式宪:《文化胸襟与文化磨合——来自中国合拍电影风景线的报告》(上、下),《电影通讯》2005年第5、6期。
黄会林、高永亮:《“第三极电影文化”构想》,《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叶宇:《1930年代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8年。
李静:《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0年。
余莉:《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中高票房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周文萍:《当代美国电影里中国资源中国形象》,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9年。
赵菲:《美国影评人视野中的中国电影》,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Matthew Fraser.Weapons ofMass Distraction: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New York: Thomas Dunne Books,St.Martin's Press,2005.
Stuart Hall.“The Question of Identity.”In Hall,D.Held & T.McGrew 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2.
Zukin,Sharon and Jennifer SmithMaguire.“Consumers and Consump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004.
Herbert I.Schiller.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Domination.New York: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Inc.,1976.
Benjamin C.Schwarz.“The Diversity Myth.”Atlantic Monthly,1995(5).
Francis J.Grund.The Americans in Their Moral,Social and Politi cal Rela-tions.New York: Johnson Reprint,1968.
Grant McCracken.Culture & Consumption.lndiana: l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Paul,Gilroy.“Diaspora and the Detours of Identity.”Identity and Difference.Ed.Kathryn Woodward:Sage Publications and Open University,1997.
Renee Montahen.Hollywood Partners with China toMake“The Painted Veil”Morning Edition(NPR),12/14/2006.
Lury,Celia.Consumer Culture.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6.
Herbert Schiller.The MindManagers.Boston: Beacon Press,1972.
Simmel G.“The Metropol is and Mental Life.”Reprinted in Levine,D.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Introduction”,Translate by Richard Nice,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1984.
David Morley.Elevision,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1992.
George Melloan.“Don't Take Hollywood's Cultural Exports Too Seriously.”Wall Street Journal,15 February,2000,A27.
David Morley.Family Television: 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Comedia Pub.Group,1986.
Stanley Rosen.“China Goes Hollywood.”Foregin Policy,January/Feburary 2003.
Frank Chin.“Come All Ye Asian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Real and the Fake.”In The Big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New York: Meridian Books,1991.
GinaMarchetti.Romance and the“Yellow Peril”: Race,Sex,and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Hollywood Fiction.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Dave Morley.Reconceptualising the Media Audience:Towards an Ethnography of Audiences.Stenciled Occasional Paper.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