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ook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explains and compares the study of Ba Jin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and sorts out the basic development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Ba Jin research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order to let Chinese scholars know more about the status of Ba Jin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learn from the "other vision" of scholar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provide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Ba Jin research, and build a bridg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literary research and cultural exchanges. In addition, this book also compares and compares the domestic Barjin research with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Barjin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China's Barjin research.(AI翻译)
王苗苗:(著)
王苗苗,博士,博士后,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牛津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外文化与文论》以及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参与编著多部,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多项。
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巴金:《寒夜》(中英对照版),茅国权、柳存仁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巴金:《生命的忏悔》,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巴金:《随想录》,三联书店1996年版。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曹雪芹:《红楼梦》,三民书局1972年版。
陈丹晨:《巴金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陈思和:《巴金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陈思和:《巴金研究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思和:《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陈思和:《巴金域外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陈思和:《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高慕柯:《中国知识分子与辛亥革命》,牛津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
龚明德:《巴金的修改》,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版。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贾植芳等编:《巴金专集(1)》(《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贾植芳等编:《巴金专集(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俄]克鲁泡特金:《面包与自由》,巴金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李存光:《百年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存光:《巴金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李存光:《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李存光:《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现代卷):巴金研究资料(上中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年版。
李存光:《巴金研究文献题录(1922—2009)》,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李辉:《巴金传》,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吕汉东:《心灵的旋律》,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马君武:《俄罗斯大风暴》,广智书局1902年版。
茅国权:《巴金和他的寒夜》,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
明兴礼:《巴金的生活和著作》,文风出版社1950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肖明翰:《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余思牧:《作家巴金》,南国出版社1970年版。
张立慧、李今:《巴金研究在国外》,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巴金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巴金创作研究小组编:《巴金创作评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世界人民百科全书》(第二卷),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7—1972年版。
白浩:《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武汉大学,2005年。
曹南燕:《重塑自我的历史形象》,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曹萍:《巴金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矛盾分析》,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陈静静:《巴金前期域外小说创作》,青岛大学,2009年。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苏州大学,2004年。
陈露:《相同的〈家〉,不同的结局》,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陈维裕:《论巴金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陈若竹:《巴金中长篇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功能》,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崔亚琴:《人生本相的艺术表达》,河北大学,2008年。
邸丽莉:《多元视角中的高老太爷》,吉林大学,2008年。
董轩:《历史、艺术与作家主体的心灵共振》,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冯群英:《巴金〈寒夜〉文本变迁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冯立娜:《巴金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河北大学,2009年。
范海霞:《巴金与李健吾通信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郭继毅:《论郑振铎的抒情散文》,西南大学,2010年。
郭艳:《论〈四世同堂〉对家族文化的深刻反思》,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韩敏:《〈收获〉的90年代》,四川大学,2004年。
韩永胜:《中国现代教育小说概论》,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郝君峰:《30年代中韩家族小说的叙事比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郝永萍:《契诃夫的影响与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青岛大学,2009年。
黄长华:《巴金小说叙事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黄科安:《知识者的探求与言说》,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黄晓婷:《论巴金〈随想录〉的忏悔意识》,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胡景敏:《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贺耀萱:《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中南大学,2010年。
简加言:《融合中外散文精华的艺术创造》,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江月华:《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观照下》,南昌大学,2008年。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李萌萌:《“弑父”与自断其根的文化批判》,青岛大学,2010年。
李昆明:《译本语言明晰化差异与翻译伦理》,重庆大学,2012年。
李文华:《十七年电影银幕上的现代文学名著》,西南大学,2011年。
李兵:《世俗社会的传统文人——民国时期范烟桥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
李红利:《巴金短篇小说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李宗琴:《巴金作品里的死亡书写与死亡意识》,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李曦:《创作意图、文学文本与文学史叙述》,西南大学,2008年。
李丽:《俄苏文学浸润下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家》,苏州大学,2008年。
李健:《孤独的守望》,青岛大学,2009年。
李晓丽:《巴蜀文化视野中的李劼人小说创作》,郑州大学,2008年。
黎保荣:《暴力与启蒙》,暨南大学,2009年。
林琳:《从美学视角看巴金译〈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林娜:《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家〉中对话的翻译》,郑州大学,2011年。
刘瑞琴:《20世纪中国双语作家的翻译活动及其影响》,山西大学,2010年。
刘玉芳:《巴金张爱玲家庭小说比较》,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刘阳:《“父与子”:巴金〈家〉中人物形象及其关系论》,吉林大学,2010年。
刘孝银:《从翻译美学析巴金译王尔德童话》,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刘一新:《记忆与光照》,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扬州大学,2008年。
刘璐:《论巴金女性观的生成与女性形象塑造》,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刘娴:《美国20世纪20年代萨柯》,内蒙古大学,2008年。
陆晓婷:《〈收获〉与“十七年”文学的长篇小说生产》,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吕佳擂:《译者的文化身份与翻译行为》,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雷莹:《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梅启波:《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对欧洲的接纳与变异》,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倪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的基督徒形象》,复旦大学,2008年。
朴海莹:《巴金〈家〉称谓语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
潘华方:《巴金的儿童文学翻译美学思想研究兼评〈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中译本》,中南大学,2010年。
齐浩:《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巴金的编辑出版思想研究》,河南大学,2005年。
苏树杰:《论中国现代作家的忏悔意识》,西北大学,2008年。
苏霞:《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奇葩》,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师泽伟:《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流变研究》(1924—1941),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苏美妮:《灵魂漂浮与人格矛盾》,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斯炎伟:《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与“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浙江大学,2007年。
唐君红:《巴金的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地域特色》,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唐伟:《从创伤记忆到记忆的创伤》,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田全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
魏娇:《叛逆与承担》,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魏思超:《从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看英若诚英译本〈家〉》,郑州大学,2012年。
魏桂秋:《狄更斯在中国的接受与影响》,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吴罗娟:《巴金的〈家〉和藤村的〈家〉》,武汉大学,2005年。
文险:《巴金的宗教情怀》,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汪太伟:《巴金家庭小说的解构主题》,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王辉:《从“出走”到“回归”》,西北大学,2011年。
王明科:《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沈洁:《知识分子、“文革”反思与消费热潮》,北京大学,2012年。
王晓乐:《巴金与路翎的家族小说比较》,西北大学,2011年。
王一莎:《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潮》,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汪振军:《独立精神的坚守与失落》,河南大学,2003年。
邢亚君:《域外视觉——丁来东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徐小敏:《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时期的文学编辑活动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徐迎红:《一段妇女解放的激情之旅》,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闫丽娜:《抗美援朝文学研究》,河北大学,2011年。
闫笑然:《巴金〈随想录〉版本比较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严丽珍:《论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复旦大学,2008年。
杨亚芳:《老舍小说中的家庭关系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杨建仙:《论中外文化对巴金家庭小说创作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杨晴琦:《因情生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尹莹:《小说中的重庆》,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於泽明:《“家园”的衰朽——巴金〈家〉与岛崎藤村〈家〉的比较》,吉林大学,2009年。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复旦大学,2012年。
原丽敏:《经典重构:从巴金小说〈家〉到2007年版电视剧〈家〉》,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杨剑龙:《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杨建仙:《论中外文化对巴金家庭小说创作的影响》,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杨明:《1949大陆迁台作家的怀乡书写》,四川大学,2007年。
于莲:《现代文学叙事中的知识分子自我型构》,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战红岩:《从〈收获〉杂志栏目设置变化探析其审美风格的流变》,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张成成:《“集体旅行”中投向域外的目光》,山东大学,2011年。
张娟:《自然之子的自由追求》,西南大学,2008年。
张平:《巴金〈随想录〉主题意蕴解读》,延边大学,2011年。
张妍:《巴金主编〈收获〉杂志的编辑活动研究》,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张白:《王尔德童话三个译本的描述翻译学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张全之:《无政府主义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南京大学,2004年。
张曼:《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张磊:《历史在这里沉思》,武汉大学,2010年。
张艳春:《论曹禺话剧〈家〉的经典性》,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复旦大学,2010年。
钟昕:《巴金的意义》,南昌大学,2007年。
周立刚:《〈家〉的接受研究》,河北大学,2008年。
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复旦大学,2007年。
周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家族小说中的“废墟”意象》,吉林大学,2011年。
周琼:《赫尔岑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朱杰:《选择与传播》,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朱秀锋:《中国现代小说中的肺病意象探析》,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朱运枚:《操纵理论和儿童文学中译》,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钟游嘉:《从〈文群〉到〈收获〉》,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赵双花:《可能与限度》,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赵平:《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复旦大学,2007年。
曾昭平:《民族命运的预演》,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郑红梅:《论老舍早期小说的“闹剧”特征》,延边大学,2009年。
艾苦:《巴金谈周立波同志》,《作家通讯》1980年第1期。
艾思:《西方重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2年第5期。
艾晓明:《论巴金与克鲁泡特金》,《华中师范学院〈研究生学报〉创刊号》1980年12月。
艾晓明:《论“五四”时期巴金的思想与活动》,《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2期。
艾晓明:《大革命前后巴金的思想探索》,《文学评论丛刊》1982年第11辑。
艾晓明:《1927至1930年巴金的思想发展——巴金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文学评论丛刊》1982年第15辑。
巴金创作研究小组:《评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9年第2期。
北京师大中文系二年级师生:《论巴金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兼驳扬风、王瑶对巴金创作的评论》,《文学评论》1958年第3期。
北京师大巴金创作批判小组:《论巴金笔下的革命者形象》,《中国青年》1958年第20期
曹顺庆、李卫涛:《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曹顺庆、王苗苗:《翻译与变异——与葛浩文教授的交谈及关于翻译与变异的思考》,《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曹禺:《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文汇报》1978年8月6日。
岑光:《试论巴金建国后的文学创作》,《宁夏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岑光:《巴金的名、笔名及著作的辨正》,《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
岑光:《略谈巴金早期的新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2期。
陈传才、陈衍俊:《谈我们对巴金早期作品的看法》,《文学知识》1959年第3期。
陈传才、陈衍俊:《巴金作品的真实性和局限性》,《读书》1959年第1期。
陈丹晨:《关于〈坚强的人——方问巴金〉》,《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
陈丹晨:《评〈爱情的三部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
陈丹晨:《巴金的童年、少年时代》,《春风》文艺丛刊1980年第4期。
陈丹晨:《论巴金〈家〉的杰出历史作用》,《新文学论丛》1981年第2期。
陈丹晨:《战士的性格——从〈爝火集〉到〈随想录〉》,《读书》1981年第6期。
陈丹晨:《一本倾诉悲哀的书——评〈灭亡〉》,《文艺论丛》1982年第14辑。
陈思和、李辉:《怎样认识巴金早期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
陈思和、李辉:《巴金和俄国文学》,《文学评论丛刊》1982年2月第11辑。
陈思和、李辉:《巴金与法国民主主义》,《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
陈思和、李辉:《巴金和外国文学》,《外国文学》1985年第7期。
陈思和、李辉:《论巴金的文艺思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12月第4辑。
陈喜儒:《作家生命——记巴金在日本》,《艺丛》1980年第3期。
陈贤茂:《〈激流三部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海南师专学报》1979年第2期。
陈则光:《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读巴金的中篇小说〈寒夜〉》,《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程景林:《〈家〉的“局限性”异议——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对巴金〈家〉的批评》,《徽州师专学报》1982年第1期。
丁毅信谈:《〈家〉中青年形象的塑造》,《艺谭》1982年第4期。
德远:《从〈家〉中觉慧的出走谈起》,《学习生活》1946年第2期。
董鑫:《论巴金〈家〉中的男权主义思想》,《当代小说(下)》2011年第2期。
方铭:《生活的激流永远向前——重读巴金的〈家〉》,《安徽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冯华征:《巴金谈作家的生活》,《解放日报》1957年2月26日。
冯雪峰:《关于巴金作品的问题》,《中国青年报》1955年12月20日。
郭沫若:《想起了斫樱桃树的故事》,《文汇报·新文艺》1947年3月24日。
高擎洲:《巴金和他的创作》,《辽宁文艺》1957年5月号。
顾炯:《散论巴金的散文创作》,《文学评论丛刊》1982年2月。
公陶:《反封建的赞歌——读巴金的〈家〉》,《内蒙古日报》1979年5月6日。
韩斌生:《从〈家〉看巴金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宝鸡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第3期合刊。
韩文敏:《巴金的思想和创作》,《吉林大学学报》(人文版)1959年第2期。
韩悦行:《怎样理解巴金的〈家〉的现实意义》,《文艺学习》1955年第5期。
何阳:《巴金教育思想刍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8期。
胡景敏:《巴金〈随想录〉的发表、版本及其反响考述》,《长江学术》2009年第2期。
胡文斌:《是民主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文学知识》1958年第3期。
花建:《巴金和屠格涅夫》,《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黄丽:《曾树生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纪申:《读巴金〈序跋集〉有感》,《新民晚报》1982年11月25日。
金丁:《谈谈巴金作品的教育意义》,《读书》1958年第16期。
金介甫:《中国文学(1949—1999)的英译本出版情况述评》,查明建译,《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贾玉明:《情做血脉理做魂——巴金的创作思维初探》,《巴金研究》2008年第1期。
柯文溥:《略论巴金的〈家〉》,《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
孔繁娟:《相同的主题不同的导向——巴金与岛崎藤村同名小说〈家〉之比较》,《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林萤窗:《论巴金的家春秋及其他》,柳州文丛出版社1943年版。
老舍:《读巴金的〈电〉》,《刁斗》1935年第2卷第1期。
李冰若:《巴金在重庆》,《重庆日报》1956年12月30日。
李存光:《巴金研究的回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10月第3辑。
李多文:《试论巴金的〈家〉》,《文学评论丛刊》1980年8月第6辑。
李多文:《试谈巴金的世界观与早期创作》,《延边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李方平:《随想录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李辉:《理性透视下的人格》,《读书》1992年第5期。
李继昌:《〈爱情三部曲〉是一部反现实主义的作品》,《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59年第1期。
李均:《“家”并不因觉慧的出走而解体》,《读书》1958年第16期。
李恺玲:《巴金的早期创作与无政府主义》,《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李培澄:《重读〈家〉》,《河北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李瑞山:《从〈激流三部曲〉看巴金创作的思想倾向》,《南开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李蓉:《巴金作品教人向真向善向美》,《文学知识》1958年第2期。
李玉铭:《〈家〉在青年读者中的影响》,《文汇报》1958年10月29日。
李希凡:《谈〈雾·雨·电〉的思想和人物》,《文学评论》1958年第4期。
李希凡:《关于巴金作品的评价问题——评扬风的〈论巴金〉》,《管见集》1959年9月版。
黎舟:《巴金与屠格涅夫》,《福建师大》1982年第4期。
林真:《读巴金〈随想录〉的随想》,《集萃》1980年第3期。
路遥:《爱与憎迸发的火花——喜读〈巴金近作〉》,《四川日报》1978年6月29日。
罗荪:《巴金评传》,《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
罗四鸰:《〈随想录〉的“春秋笔法”》,《文艺争鸣》2008年第4期。
刘国盈、廖仲安:《用什么尺度衡量巴金过去的创作》,《文学评论》1958年第4期。
刘慧英:《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以女权批评解读巴金的〈寒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2009年。
柳之琪:《反封建反礼教的控诉书——重谈巴金的〈家〉》,《江苏文艺》1978年第6期。
马怀强:《巴金新型家庭伦理关系探究》,《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曼生:《重读巴金的〈家〉》,《光明日报》1980年1月16日。
曼生:《巴金访问记》,《书评》1980年第3期。
曼生:《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现实意义》,《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曼生:《论巴金早期的世界观》,《文学评论》1981年第3期。
明兴礼:《当代中国文学》,《外国书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牟书芳:《巴金早期短篇小说人物形象漫谈》,《齐鲁学刊》1983年第2期。
牟书芳:《论巴金小说中的家庭伦理观》,《东岳论丛》1989年第5期。
潘克明:《略论巴金早期创作的思想》,《现代文艺论丛》1980年第1期。
邱雪松:《〈寒夜〉人物塑造中的阴影——论巴金创作的男权意识》,《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年第4期。
沈从文:《给某作家》,《废邮存底》1937年1月。
沙叶新:《喜读〈家〉重印后记》,《上海文艺》1978年第1期。
邵伯周:《巴金和他的〈家〉》,《语文学习丛刊》1978年第1期。
孙中田:《论巴金及其长篇〈家〉》,《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2期。
宋曰家:《谈〈寒夜〉中汪文宣的形象》,《文苑纵横谈》(3)1982年7月。
谭兴国:《论巴金的〈家〉及其有关批评》,《文艺论丛》1979年11月第8辑。
谭兴国:《动人心魄的英雄颂歌——读巴金〈英雄的故事〉》,《四川日报》1979年10月14日。
唐金海:《“挖掘人物内心”的现实主义佳作——评巴金的〈寒夜〉》,《钟山》1980年第3期。
田惠兰:《封建宗法制度的控诉书——谈巴金的〈家〉》,《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3期。
田一文:《回忆巴金——关于〈火〉第二部的写作》,《布谷鸟》1981年第4期。
田一文:《忆巴金写〈憩园〉》,《长江文艺》1982年第6期。
童佶:《系统研究巴金的思想和创作的第一本专著——〈巴金评传〉》,《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
汪文顶:《老树新花——谈新中国成立后冰心和巴金的散文创作》,《福建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
王德威:《英语世界的现代文学研究之报告》张清芳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王立明:《论巴金〈随想录〉的价值及赫尔岑对该书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王苗苗:《从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浅析巴金〈寒夜〉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当代文坛》2013年第6期。
王苗苗:《跨异质文明语境下〈寒夜〉翻译的误读》,《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年总第24期。
王苗苗:《英语世界的巴金研究对中国巴金研究的启示》,《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年总第29期。
王树荣:《读〈巴金评传〉》,《光明日报》1982年4月5日。
王薇:《巴金〈寒夜〉与契诃夫小说中的“小人物”》,《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王文超:《巴金及其长篇小说〈家〉》,《辽宁日报》1978年9月7日。
王瑶:《论巴金的小说》,《中国新文学史稿》1982年。
王瑶:《论巴金的小说》,《文学研究》1957年第4期。
王易庵:《评论巴金的〈家〉〈春〉〈秋〉及其他》,《杂志》1942年第6期。
王正:《从巴金的〈家〉到曹禺的〈家〉》,《文学评论》1963年第3期。
王向东:《应当承认世界观有一个转变过程——对〈试谈巴金的世界观与早期创作〉一文的一点意见》,《文学评论》1980年第1期。
吴定宇:《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读巴金的〈憩园〉》,《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2年第2期。
吴定宇:《巴金与〈红楼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吴金海:《也谈巴金的〈家〉》,《语文学习丛刊》1978年第5期。
伍寅:《童话世界里的两颗童心——记爱罗先珂与巴金的童话比较》,《应用写作》2013年第1期。
夏一粟:《论巴金先生》,《现代出版界》1934年第25期。
肖明翰:《巴金与福克纳家庭小说的比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徐杰:《〈巴金和他的作品〉介绍》,《文献》1981年2月丛刊。
徐文:《〈家〉中的个人主义》,《光明日报》1958年10月31日。
徐中玉:《评巴金的〈家〉〈春〉〈秋〉》,《艺文集刊》第1辑1942年。
杨渡:《巴金〈创作回忆录〉出版》,《人民日报》1982年6月15日。
杨风:《巴金论》,《人民文学》1957年7月号。
杨风:《巴金作品的民主主义思想》,《读书》1958年第19期。
姚健:《试论觉新形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读巴金〈激流三部曲〉札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2辑。
姚文元:《论巴金小说〈灭亡〉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中国青年》1958年第19期。
姚文元:《论巴金小说〈家〉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和它的消极作用——并谈怎样认识觉慧这个人物》,《中国青年》1958年第22期。
袁建平:《性格在矛盾中发展——浅谈〈家〉中觉新的形象》,《固原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张放:《关于〈随想录〉评价的思考》,《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6期。
张德让:《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1年第4期。
张慧珠:《“青春是美丽的”——论巴金的〈家〉》,《三十年代作家作品论集》1980年10月。
张慧珠:《中国封建家庭崩溃的历史缩影——论巴金的〈家〉》,《文学论集》1980年第3辑。
张民权:《巴金小说与民族文化传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张民权:《巴金小说心理描写浅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张明健:《谈鸣凤之死》,《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5期。
张晓云、唐金海:《巴金笔名考析》,《新文学史料》1981年第1期。
张香还:《试论巴金的创作思想和他的童话》,《儿童文学研究》1980年第4期。
翟瑞青:《巴金小说中的家庭教育观》,《德州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赵瑞蕻:《赠巴金先生》,《雨花》1980年11月号。
赵瑞蕻:《读巴金先生的一封信》,《文汇报》1999年2月。
曾绍义:《巴金晚年思想的再思考——重读〈随想录〉和〈再思录〉》,《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郑振铎:《复芾甘》,《文学旬刊》1922年第49期。
周芳芸:《觉新形象的再探讨》,《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第4期。
周启华:《巴金与托尔斯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朱正:《读巴金〈随想录〉后的随想》,《文艺增刊》1980年第3期。
Cao,Shunqing..Heidelberg:Springer Press,2014.
Cornelius C.Kubler.V.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East Asia Program,1976.
Aldridge,A.Owen,ed..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69.
Anderson,Marston..,Berkeley: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Avrich,Paul..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
Baker,Hugh D..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Baldwin,Boger..New York:Vanguard Press,1927.
Baring,Maurice..London,1910.
Berkman,Alexander..New York:Mother Earth Publishing Association,1912.
Berkman,Alexander..New York:The Vanguard Press-Jewish Anarchist Federation,1929.
Berlin,Isaiah..London,1978.
Berry,Michael..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Bieler,Stacey.“”“”:.New York:M.E.Sharpe,Inc.,2004.
Birch,Cyril,ed..New York:Praeger,1963.
Bloom,Harold..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Bonavia,David..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Bourdieu,Pier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Brandt,Conrad. 1924-27.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Burgess,Ernest W.and Locke,Harvey J..New York,1953.
Button,Peter..Leiden:Brill,2009.
Cahm,Caroline. 1872-1886.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Chambers,Ross..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Chang,Carsun. a.New York:Bookman Associates,1952.
Chang,H.C..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73.
Chang,Shelley Hsueh-lu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0.
Chatman,Seymour..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Chen,Lingchei Lett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Chen,Ta..Peking:Peking Leader Press,1927.
Chen,Mao..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7.
Chow Tse-Tu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Chow,Tse-tsung..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7.
Craigie,William A..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2003.
Creel,Herrlee 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Croll,Elisabeth J..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Davis,Deborah,Stevan Harrell,and Joint Committee on Chinese Studies(US),Ed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De Bary,William Theodo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0.
Deeney,John J.ed..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0.
Denton,Kirk 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Denton,Kirk Ed.,1893-194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Dirlik,Arif..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Dirlik,Arif..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Dittmer,Lowell. 1949-1981.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7.
Donzelot,Jacques..New York:Random House,1979.
Ebrey,Patricia Buckle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Epstein,Mara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1.
Fairbank,John K.,ed..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57.
Fairbank,John King,ed. 1912-194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Fairbank,John King. 1800-1985.New York:Harper & Fan,Hong..London:Routledge,1997.
Feng,Han-yi..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Fitzgerald,Carles Patrick..New York:Prager,1952.
Frankfurter,Marion Denman and Jackson,Gardner,eds..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30.
Freedman,Maurice,ed..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Furst,Lilian R.,Ed..London & New York:Longman,1992.
Fussell,Paul..New York:Summit Books,1983.
Galik,Marian.,1917-1930.London:Curzon Press,1980.
Gallagher,Catherine.“Marxism and the New Historicis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9.
Gallie,Walter Bryce..London:Chatto & Windus,1964.
Geertz,Clifford..New York:Basic Books,1973.
Hall,Edward..Garden City,New York:Anchor Books,1976.
Halperin,Jone,ed.The Theory of the Novel.New Essay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Hanan,Patrick..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Hanan,Patrick..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Hansen,Chad.“Punishment and Dignity in China”in Donald J.Munro,ed..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5.
Hegel,Robert and Richard Hessney,ed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5.
Hegel,Rob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Hershatter,Gail..Berkeley,Los Angeles,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7.
Hoffman,Michael J.,and Patrick D.Murphy.eds..Durham &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1988.
Hsia,Adrian..London:Orbach & Chambers,1972.
Hsia,C.T. 1917-1957.New Haven,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Hsia,C.T..(Third Editio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
Hsiao,Tso-liang.,1930-1934.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1.
Hsu,Kai-yu..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Huang,Joe C..New York:Universe Books,1974.
Hung,Chang-tai.,1937-1945.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Hursserl,Edmund..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5.
Isaacs,Harold R..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1.
Jacoby,Susan..New York:Harper,1983.
Jaeger,Werner.,Trans.Gilbert Highe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9.
Joll,James..London:Eyre and Spottiswoode,1964.
Kerrigan,John..Oxford:Clare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Keyishian,Harry..1995.New York:Humanity-Prometheus,2003.
Kiang,Wen-han..New York:King’s Crown Press,1948.
Kirby,E.Stuart,ed..Hong Kong:Dragonfly Books,1965.
Knight,Sab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Kolb,Harold H..University of Virginia.Charlottesville:Th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1969.
Peter Brook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
Peter Kropotkin.“An Appeal to the Young”,.Baldwin,ed.New York:Dover Press,1970.
Robert Scalapino & George Yu. 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Schwarcz,Vera. 1919.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Teng,Ssu-yu and John Fairbank..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Thurston,Ann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Trilling,Lionel..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Books,1957.
Uzzell,Thomas H..New York:Harcourt,Brace & Company,1923.
Van der Valk,M.H..Peking:Catholic University of Peking,1939.
Wagner,Rudolf..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Wang,Ba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Wang,Chi-che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4.
Wang,Ci C..New York:New Republic,1928.
Wang,Zheng..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Wang,David Der-Wei. 20.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
Weisstein,Ulrich Werner..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3.
Wright,Arthur F.,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Yang,C.K..Cambridge:M.I.T.Press,1959.
Yee,Lee..New York:Hippocrene Books,1983.
Yu,Paulin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7.
Yu,Simu..Hong Kong:Nanguo,1964.
Yu,Ssu-mu..Hong Kong:Nan-kuo Ch’u-pan She,1964.
Zarrow,Pet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Zhao,Hen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Zhao,Suisheng..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Lang,Olg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Lang,Olg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0.
Mao,K.Nathan..Boston:Twayne Publisher,1978.
Robinson,Lewis S. 20.Hong Kong:Tao Fong Shan Ecumenical center,1986.
Vladimiro Munoz.().New York:Revisionist Press,1977.
Ba Jin..Trans.Nathan K.Mao,and Liu Ts’un-yan,Hongkong,Seattle &London: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and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3.
Ba Jin..Trans.Sidney Shapiro.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58.
Ba Jin..Trans.Sidney Shapiro.Illinois:Waveland Press,Inc,1972.
Ba Jin..Trans.Pek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54.
Ba Jin..Trans.Edward A.Suter.Monterey,Calif.: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nal Studies,1993.
Ba Jin..Trans.Geremie Barme.Honhkonh:Joint Publishing Co.,1984.
Ba Jin..Trans.Wang Mingjie,etc.Beijing: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Ba Jin..Trans.Sidney Shapiro,Liu Tan-Chai.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8.
Ba Jin..Trans.Nathan K.Mao.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78.
Ba Jin..Trans.Germie Barm&ecute.Hong Kong:Joint Publishing Company,1984.
Ba Jin..Trans.Jock Ho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8.
Ba Jin..Tran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54.
Ba Jin.The Autobiography of Ba Jin.Trans.May-lee Chai.Indianapolis:University of Indianapolis Press,2008.
Ba Jin..Trans.Haili Kong & Howard Goldblatt.Hong Kong:Long River Press,2012.
Amanda B.“Post Script:Elevated by a Boom in Grooming,Mr.Zhang is China’s Hair Apparent.”:1.Sep.10,1985.
“Asia & the Pacific(Book Review).” 67.4(1993):888.
August,Melissa,et al.“Died.Ba Jin.”.Oct.31,2005:27.
“Ba Jin [Ba Kin] Anarchiste.”45.Mar.,2013.
“Ba Jin’s Legacy.”:4.Oct.25,2005.
“Ba Jin Remembered for Recording Truth.”:4.Oct.19,2005.
Barboza,David.“Ba Jin,100,Noted Novelist of Prerevolutionary China.”:Oct.18,2005.
Baum,Julian.“Peking Ousts Party Members.”.Aug.14,1987.
Bernstein,Richard.“Books of the Times in China,3 Generations,Much Trouble and Rice.”.Nov.13,1995.
Bernstein,Richard.“Film;Grappling with Modern China.”.Mar.17,1991.
Bernstein,Richard.“Review/Film Festival;Taiwanese‘Rouge of the North’.”.Mar.17,1989.
Bix,Herbert P.“Asia Week:Yearend Special:Books:Nobel Finish;Award Caps Asia’s Literary Year.”Asiaweek Dec.29,2000:1.
Burns,John F.“Writers’s Congress in China Demands Artistic Freedom.New York Times.”.Jan.1,1985.
Chen Tan-chen.“Pa Chin the Novelist:An Interview.”6,1963.
Chen,Danchen.“Ba Jin’s Literary Career.”25.1989.
“China:Ex-Party Officials Open‘Unofficial’Cultural Revolution Museum.”1.May.19,2005.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Memoir Becomes Bestseller.”BBC 1.Oct.20,2005.
“Chinese Culture Broadens its World Influence.”4.Dec.8,2000.
“Chinese Foreign Minister Holds Live News Conference 7 March-Text.”.Mar.7,2006.
“Chinese Intellectuals Propose Cultural Revolution Museum.”1.Mar.13,2006.
“Chinese Leaders Attend Cremation of Ex-Politburo Member Song Renqiong.”1.Jan.26,2005.
“Chinese Literature in‘Books Abroad/World Literature Today’,1939-1990.”World Literature Today 65.3(1991):382.
“Chinese Officials Attend Funeral of‘Literary Master’Ba Jin.”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1.Oct.24,2005.
“Chinese People Call for Reflecting on Cultural Revolution-Hong Kong Paper.”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1.Apr.13,2006.
“Chinese President Hu Jintao’s Speech to the French National Assembly.”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1.Jan.28,2004.
“Chinese Writer Ba Jin Dies of Cancer at Age 101.”BBC Monitoring Asia Pacific:1.Oct.17,2005.
Chow,Rey.“Translator,Traitor;Translator,Mourner(Or,Dreaming of Intercultural Equivalence).”New Literary History 39.3(2008).
Clifford,Nicholas R.“A Revolution is Not a Tea Party:The‘Shanghai Mind(s)’Reconsidered.”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 59(1990).
Coble,Parks M.“Writing about Atrocity:Wartime Account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Uses.”Modern Asian Studies 45.2(2011).
Cong,Xiaoping.“Localizing the Global,Nationalizing the Local:The Role of Teachers’ Schools in Making China Modern,1897-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2001.
Duke,Michael S.“Ba Jin(1904-):From Personal Liberation to Party‘Liberation.’“In Mason Y.H.Wang,ed.,Perspectiv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Michigan:Green River Press,1983.
Dutton,Michael.“The Mao Industry.”Current History 103.674(2004).
“East.”China Daily:5.Jun 10 2005.ProQuest.Web.7 Sep.2013.
Eber,Irene.“Social Harmony,Family and Women in Chinese Novels,1948-58.” 117,1989.
Enid Tsui in,Hong Kong.“FT.Com Site:Revered Writer a Beacon for Modernising China.”FT.com(2005).
Ebrey,Patricia.“Introduction:Family Life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 10.4,1984.
Egan;Michael,uJia,n in Milena Dolezelova-Velingerova(ed).,v.1,The Novel,Leiden,E.J.Brill,1988.
Evyatar,Ilan.“Writing the Waves of Change.”.May 1,2010.
Feng,Jin.“En/gendering the Bildungsroman of the Radical Male:Ba Jin’sGirl Students and Women Revolutionaries.”In Feng,The New Woma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Fiction.West Lafayette,IN: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04.
FitzGerald,Carolyn Michelle.“Routes through Exile and Memory:The War of Resistance(1937-45)and Displacement in Chinese Art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7.
Fisac,Taciana.“Anything at variance with it must be revised accordingly:Rewrit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during the 1950s.”The China Journal.67(2012).
Frank,Geet.“Personal Journal;Your Life—Calendar:A Guide to Leisure & Arts Activities in Asia.”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Jan 30,2004.
Friedman,Edward.“The Original Chinese Revolution Remains in Power.” 13.3,1981.
Gao,Qian.“Remembe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History and Nostalgia in the Marketplace.”University of Oregon,2007.
Galik,Marian.“Pa Chin’sCold Night:the Interliterary Relations with Zola and Wilde.”In Galik.(1898-1979).Wei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86.
Ge,Liangyan.“The Mythic Stone in Hongloumeng and an Intertext of Ming-Qing Fiction Criticism.” 61.1,2002.
Geremie,R.Barm.“A Dissenting View on Ba Jin.”.168.10(2005).
Glanz,Rudolf.“The‘Jewish Execution’ in Medieval Germany.” 5,1943.
Guo,Jie.“From Patriarchal Polygamy to Conjugal Monogamy:Imagining Male Same-Sex Relationship in Modern China.”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5,1(Spring 2013).
Hareven,Tamara K.“The History of the Family and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Change.” 96.1,1991.
Hegel,Robert E.“A‘Golden Age’for Chinese Writers.”World Literature Today 59.3(1985).
“In Brief.”China Daily:2.Apr.14,2001.
“In Brief.”China Daily:3.Nov.26,2003.
“In Memoriam.”Poets & Writers Jan.2006:15.
Jize,Qin.“Global Esperanto Gathering Concludes in Beijing.”China Daily:2.Aug.2,2004.
Jiao,Wen.“A Woman of Letters.”China Daily:14.Nov.15,2006.
Jin B.“Peers Praise Ba Jin for His Devotion,Sincerity.”China Daily:13.Oct.19,2005.
Jitao,Xu.“Ba Jin’sFuneral Held Amid Tears,Praise.”China Daily:2.Oct.25,2005.
Kaldis,Nichola.“Ba Jin’sFamily:Fiction,Representation,and Relevance.”In Joshua Mostow,ed,and Kirk A.Denton,China section,ed.,Columbia Companion to Modern East Asian Literatures.NY:Columbia UP,2003.
Kinkley,Jeffrey C.“Review 16—no Title.”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pre-1986)42.3(1983).
Knapp,Bettina L.“China—La Litterature Chinoise Moderne by Paul Bady.”World Literature Today 68.2(1994).
Kral,Oldrich.“Pa Chin’sNovel The Family.”In Jaroslav Prusek,ed.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Berlin:Akademie-Verlag,1964.
Kropotkin,Peter.“An Appeal to the Young.”.New York:Benjamin Blom,1968.
Kubler,Cornelius.“Europeanized Grammer in Ba Jin’s Novel Jia.”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0,1(Feb.1985).
Kwan-Terry,John.“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Nobel Prize.”World Literature Today 63.3(1989).
Lechowska,Teresa.“In Search of a New Ideal:The Metamorphoses of Pa Chin’sModel Heroes.”Archiv Orientalni 42(1974).
Leo Ou-Fan,Lee.“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A Review Article.”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pre-1986)44.3(1985).
“Letters.”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68.11(2005):4.ProQuest.Web.7.Sep.2013.
“Letter from China-Young Writers Test the Limits.”New York Times.Jan.11,1987.
Lee,Gregory,and Dutrait.“Conversations with Gao Xingjian:The First‘Chinese’Winner of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The China Quarterly.167(2001).
Li,Ping.“Price Reform:the Progressive Way.” 4-10,1992.
Lin,Canchu.“Demystifying the Chameleonic Nature of Chinese Leadership.” 14.4,2008.
Lister,Alfred,“An Hour with a Chinese Romance,”in,v.1.
Liu,Yu.“Maoist Discourse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Emotions in Revolutionary China.” 36,3,2010.
Li,Xing.“Fabulous Four should be our Guiding Lights.”China Daily:4.Oct.20,2005.
Li,Xing.“No Kidding,Niu’s Got a Camera.”China Daily:10.Jan.2,1997.
Li,Xing.“Literature Museum an Epilogue for Authors.”China Daily:1.May.24,2000.
Li,Xing.“Novel Offers Insight into Chinese History.”China Daily:13.Oct.19,2005.
Link,Perry.“ASIA;Taste:Ba Jin:What might have bee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sia:0.Oct.28,2005.
“Literature Archive Under Construction.”China Daily:9.May.27,1998.
“Literary Witness to Century of Turmoil.”China Daily:9.Nov.24,2003.
Mao,Nathan.“Pa Chin’sJourney in Sentiment:From Hope to Despair.”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1(1976).
McDougall,Bonnie.“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The China Quarterly.146(1996).
McDougall,Bonnie,“The Impact of Western Literary Trends,”in Merle Goldma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Mcintosh,Donald.“Weber and Freud: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uthority.” 35.5,1970.
McLaren,Anne,and Chen Qinjian.“The Oral and Ritual Culture of Chinese Women:Bridal Lamentations of Nanhui.”Asian Folklore Studies 59.2(2000).
Mink,Louis O.“Narrative form as a cognitive instrument.”.Madison,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8.
“Mischievous Lovers and Feudal Families Take Stage.”China Daily:10.May.13,2006.
Nakamoto,Michiyo.“Chinese Tourists Steer Clear of Japan.”Financial Times:4.Oct.6,2012.
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People’s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hina.Beijing:Xinhua News Agency,2002.
Ng,Mau Sang.“Ba Jin and Russian Literature.”Chinese Literature:Essays,Articles,Reviews 3,1(Jan 1981).
“No Holiday for Concert-Goers.”China Daily:9.Apr.21,2003.
“North.”China Daily:5.Sep.14,2006.
Pa Chin.“How I wrote the Novel‘Family’”,,January,1958.
Pa Chin.The Path I Trod, e,6,1962.
Pa Chin.Fu-ch’ou [Revenge].Tuan-p’ien,I,20;Wen chi,VII.
Pieke,Frank N.“Review:Chinese Anthropology and History.” 21,1989.
Pochagina,Olga.“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PRC:Sociocultural and Sociopsychological Aspects.” 31,2003.
Qian,Wang.“The Legend of Huang Yongyu.”Chinese Literature Today 2.2(2012).
Rabinowitz,Paula.“The Proletarian Moment:The Controversy over Leftism in Literature by James F.Murphy.” 79.3,1992.
Rado,Lisa.“Primitivism,Modernism,and Matriarchy.”.New York and London:Garland publishing,Inc.,1997.
Reuben,Hill.“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Family Theory.” 28.1,1966.
Reuters.“Chinese Novelist is Elected Chairman of the Writers Union.”New York Times.Dec.24,1981.
“Reviews:book.”China Daily:20.Apr.24,2007.
Robinson,Lewis.“Family:A Study in Genre Adaptation”,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No.12(Jul.,1984).
Rojas,Carlos.“Chinese Modern:The Heroic and the Quotidia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2.1(2003).
Sheila M.“Weekend Journey—Writer:A Reformer with a Conscience.”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13.May.15,1998.
Simmel,Georg.“The Metropolis and Modern Life.” 3.New York:McGrawHill,2000.
Sternberg,Meir.“Telling in Time(I):Chronology and Narrative Theory.” 11.4.1990.
Stevenson,Nick.“Globalization,National Cultures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38.1.1997.
Shaw,Craig.“Changes in The Family:Reflections on Ba Jin’s Revisions of Jia.”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4,2(1999).Singh,G.“Mario Luzi’sLatest Poetry.”World Literature Today 59.3(1985).Sujie,Man.“Golden Sheaves Stand upon the Harvested Fields.”China Daily:9.Feb.23,1995.
Tang,Jie,et al.“Trends of the Precipitation Acidity Over China during 1992-2006.”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17.
Tang,Xiaobing.“The Last Tubercula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On Ba Jin’sCold Nights.”In Chinese Modernism:The Heroic and the Quotidian.Durham:Duke UP,2000.
Tao,Ji.“Xiao Dies,Leaves Rich Legacy.”China Daily:9.Feb.26,1999.
“‘The Family’Returns to Stage.”China Daily:9.Nov.24,2003.
“The 1982 Jurors and their Candidates for the 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Book Review).”World Literature Today 55.4(1981).
“The Statesman(INDIA):Pen Mightier than Politics.”The Statesman:1.Oct.17,2000.
“Time to Add New Meaning.”China Daily:4.Nov.14,2006.
Vanzetti.“Vanzetti:an Unpublished Letter”,.Vol.7.No.2.July/August,1948.
Waldron,Arthur.“War and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57.5(1993).
Wang Miaomiao,From“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to“Creative Treason”—A Brief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Cross-Languages in Pa Chin’s.Singapore: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Oct.2013
Wang,Shanshan.“Acclaimed Novelist Ba Jin Passed Away at Age of 101.”China Daily:1.Oct.18,2005.
Wang,Shanshan.“Country Mourns Literary Giant of Past Century.”China Daily:13.Oct.19,2005.
“What Ba Jin has been writing at 80.”New York Times.Jan.12,1985.
“What they are saying”China Daily:4.Jul.17,2003.
Wipo Publishes Patent of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Ba Jin,Zhenping Hu and Ning Yang for“Method,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enb Malfunctions”(Chinese Inventors).US Fed News Service,Including US State News(Washington,D.C)Mar.15,2013.
“Writing for the Grand Prize.”Beijing Review Aug.5,2004.
Wuji,Yan.“Why China’sLove for Ibsen was such a Drama.”China Daily:13.Aug.22,2006.
Yang,Guobin.“Days of Old are Not Puffs of Smoke:Three Hypotheses on Collective Memorie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China Review 5.2(2005).
Yu Kai,China,Daily staff.“Literary Genius Acclaimed.”China Daily:9.Dec.31,2002.
Zhang,Yu.“Young Readers Not Big Fans of Famous Author.”China Daily:13.Oct.19,2005.
Zhou,Raymond.“Telling Truth Not Simply Black and White.”China Daily:4.Oct.22,2005.
Zhang,Xudong.“Shanghai Image:Critical Iconography,Minor Literature,and the Un-Making of a Modern Chinese Mythology.”New Literary History 33.1(2002).
Betty Wong..Columbia University,1967.
Carl W Montgomery..University of Utah,2008.
Christopher John Scholten..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00.
Cornelius C Kubler..Cornell University,1975.
Du,Kejun..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2002.
Granat,Dian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72.
Hao Zhou..Columbus,Ohio:Ohio State University,2010.
Huang,Yiju..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2011.
Feng Ji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0.
Fan,Jiangping..Winona State University,1998.
Hyun,Sungjin.“.”Ph.D.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7.
Lang,Olga..Columbia University,1962.
Larissa Castriotta..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2000.
Larry Kent Browning..Stanford University,1961.
Li,Jie.(1949-1976).Harvard University,2010.
Liu,Jiajia..Harvard University,2005.
Liu,Xinhui..University of Alberta,2010.
Mark J Harty..Harvard University,1978.
Mau Sang Ng..London:British Library,1978.
Nancy Au..Northwestern State College of Louisiana,1965.
Peter Norman Lovrick..University of Toronto,1981.
Ru,Yi-ling..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89.
Shang Lan Mui.Jin Ba.Editing and Translating Pa Chin’sThe Kao Family.Colorado State College of Education,Division of Humanities,1947.
Shaw,Craig Sadler.“”.Princeton University,1993.
Soh,Yoojin.,2012.
Sue W Perng..Harvard University,1998.
Song,Mingwei.,1900-1958.Columbia University,2005.
Walter Marie Henshaw..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77.
Wang,Rujie..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1993.
Wang,YunHui..University of Wyoming,2004.
Xiao,Minghan..Ohio University,1989.
Arzybasheff,M.“Morning Shadows?”in .Trans.Percy Pinkerton.New York Huebsch,1927.
Duke,Michael S.“Ba Jin(1904-):From Personal Liberation to Party’ Liberation.”InMason Y.H.Wang,ed.,.Michigan:Green River Press,1983.
Feng,Jin.“En/gendering the Bildungsroman of the Radical Male:Ba Jin’sGirl Students and Women Revolutionaries.”In Feng,.West Lafayette:Purdue University Press,2004.
Galik,Marian.“Pa Chin’s:the Interliterary Relations with Zola and Wilde.”In Galik,ed.,(1898-1979).Wei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86.
Hsia,C.T.“Pa Chin”In C.T.Hsia,.2nd ed.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Kaldis,Nichola.“Ba Jin’s:Fiction,Representation,and Relevance.”In Joshua Mostow,ed,and Kirk A.Denton,China section,ed., s.NY:Columbia UP,2003.
Kaldis,Nichola.“Ba Jin”In David Levinson,ed.,.ed.David Levinson.New York:Scribner’s2003,vol.1:209a-209b;Ref.:vol.5.
Kaldis,Nichola.“Ba Jin”In ,1900-1949.Ed.Thomas Moran.NY:Thomson Gale,2007.
Kral,Oldrich.“Pa Chin’sNovel .”In Jaroslav Prusek,ed..Berlin:Akademie-Verlag,1964.
Tang,Xiaobing.“The Last Tubercula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On Ba Jin’s .”In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Produced by Chung-wen Shih,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1982.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