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西方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王嘉陵等编译,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英]考德威尔:《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陆建德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法]C.克莱芒等:《马克思主义对心理分析学说的批评》,金初高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德]尼采:《看哪这人》,张念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郭宏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贝斯特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加拿大]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斯蒂文·贝斯特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德]贝克、[英]吉登斯、[英]拉什:《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杨文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加拿大]琳达·哈琴:《后现代主义诗学:历史·理论·小说》,李杨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英]克里斯·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孔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法]尼古拉·埃尔潘:《消费社会学》,孙沛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艺术来自何处及原因何在》,户晓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艾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法]奥利耶维·阿苏利:《审美资本主义:品味的工业化》,黄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英]奥斯汀·哈灵顿:《艺术与社会理论——美学中的社会学论争》,周计武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居依·德波:《奇观社会》,王昭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刘小枫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匈]阿诺尔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史》,黄燎宇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美]阿瑟·C.丹托:《美的滥用:美学与艺术的概念》,王春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瑞士]奥特:《不可言说的言说》,林克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美]卡罗尔:《超越美学》,李媛媛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加]埃克伯特·法阿斯:《美学谱系学》,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德]汉斯·科赫:《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佟景韩译,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
[美]霍华德·S.贝克尔:《艺术界》,卢文超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英]贾斯汀·奥康诺:《艺术与创意产业》,王斌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
[日]今道友信编:《美学的将来》,樊锦鑫等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英]凯·贝尔塞等:《重解伟大的传统》,黄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林赛·沃斯特:《美学权威主义批判》,昂智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吴松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现代悲剧》,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伊格尔顿:《瓦尔特·本雅明或走向革命批评》,郭国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与社会》,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谈瀛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利奥塔:《非人》,罗国祥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澳]格雷姆·特纳:《英国文化研究导论》,唐维敏译,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苏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加]弗莱:《批评之路》,王逢振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出版社1997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美]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莫瑞·克里克:《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法]法约尔·罗杰:《批评:方法与历史》,怀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怎样做理论》,朱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俄]列夫·舍斯托夫:《旷野呼告无根据颂》,方珊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英]以赛亚·柏林:《俄国思想家》,彭淮栋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法]茱莉亚·克莉斯蒂娃:《恐怖的力量》,彭仁郁译,桂冠出版社2003年版。
[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孙兆政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斯洛文尼亚]齐泽克、[德]阿多尔诺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约翰·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澳]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美]J.希利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英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法]阿兰·巴迪欧:《第二哲学宣言》,蓝江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阿瑟·伯格:《理解媒介:媒介与文化研究的关键文本》,秦洁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黄晓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英]贝尔西:《批评的实践》,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布鲁斯·罗宾斯:《知识分子:美学、政治与学术》,王文斌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李凤丹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迪克·赫伯狄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偶然性、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陆梅林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王岳川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赵长峰:《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审美话语》,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鲁越等:《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李惠国等编:《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汤龙发:《异化和哲学美学问题——〈巴黎手稿〉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李建盛:《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爱德华·P.汤普森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付德根等:《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永清、马元龙:《后马克思主义读本:文学批评》,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张永清等编:《后马克思主义读本——理论批评》,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岳川:《20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二 中国美学与批评理论研究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蔡仪等:《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狄其驄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蒋孔阳:《美在创造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钱中文:《文学原理——发展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王元骧:《文学理论与当今时代》,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曾繁仁:《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聂振斌等:《艺术化生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聂振斌等:《思辨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中杰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章启群:《百年中国美学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汀阳:《美学与未来美学:批评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戴阿宝、李世涛:《问题与立场——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汝信等:《美学的历史: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党圣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遭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蒋述卓等:《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经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代迅:《断裂与延续: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历史回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古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蒋寅:《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3年版。
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胡经之、王一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衍柱:《路与灯——文艺学建设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志宏主编:《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立元:《历史与美学之谜的求解》,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朱立元:《美学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徐岱:《艺术新概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岱:《基础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与范式》,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徐岱:《美学新概念》,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高建平:《全球化与中国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高建平:《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建平、王柯平主编:《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高建平:《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杰:《审美幻象研究:现代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杰:《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18辑),中央编译出版社。
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春青:《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法:《文艺与中国现代性》,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周宪:《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段吉方:《理论的再生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南帆:《理论的紧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赖大仁:《文学批评形态论》,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李英明:《文化意识形态的危机》,时报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陈奇佳、张永清:《左翼立场与悲剧文化》,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炎:《积淀与突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方宁:《批评的力量》,人民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蒋原伦、潘凯雄:《文学批评与文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惠敏:《反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精神》,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金开诚:《艺术丛谈》,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蒯大申:《朱光潜后期美学思想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李英明:《文化意识形态的危机》,时报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毛峰:《神秘主义诗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彭修银:《中国当代(1985—2000)前卫艺术家的美学追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陶东风等编:《亚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陆扬、王毅选:《大众文化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徐碧辉:《实践中的美学——中国现代性启蒙与新世纪的美学建构》,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恒醇:《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评》,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杨春时:《生存与超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卫:《中国当代艺术生态》,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颐武:《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周均平:《美学探索》,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邹华:《和谐与崇高的历史转换》,敦煌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