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新洋灰公司:《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1911年版。
[美]休曼:《实用新闻学》,史青译,上海广学会1913年版。
李作栋:《中国今日之经济政策》,日清印刷株式会社1913年版。
赵秉钧:《工商会议报告录》,工商部1913年版。
筹办巴拿马赛会出品协会事务所:《广告法》,巴拿马赛会出品所1914年版。
朱庆澜:《广告学》,商务书局1918年版。
梁启超:《梁任公近著》(第一辑 下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蒋裕泉:《实用广告学》,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陈友琴:《现代中国经济略史》,三民书店1928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中华国货展览会纪念特刊》,1928年。
杨先钧:《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下之中国》,太平洋书店1929年版。
《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出版地不详,1929年版。
周伯雄等:《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第1编),南京工商部1929年版。
高伯时:《广告浅说》,中华书局1930年版。
黄天鹏:《新闻学名论集》,光新书局1930年版。
黄天鹏:《中国新闻事业》,上海联合书店1930年版。
上海市国货陈列馆编查股:《上海市国货陈列馆十九年年刊》,上海市国货陈列馆总务股1930年版。
孙孝钧:《广告经济学》,南京书店1931年版。
罗运炎:《罗运炎文集》,卿云图书公司1931年版。
蒋裕泉:《实用广告学》,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何嘉:《现代实用广告学》,中国广告公会1931年版。
王澹如:《新闻学集》,天津大公报西安分馆1931年版。
实业部总务司、实业部商业司:《全国工商会议汇编》,实业部总务司编辑科1931年版。
张琴抚、郭逸樵:《社会问题大纲》,乐华图书公司1932年版。
黎天才:《帝国主义炮火下中国国防问题》,北方公论社1932年版。
罗宗善:《广告作法百日通》,世界书局1933年版。
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山东省国货陈列管国货年刊:民国二十一、二十二年合编》,山东省国货陈列馆1933年版。
陈彬龢:《陈彬龢论文》,生活书店1934年版。
孔士谔:《商业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杨大金:《现代中国实业志》,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中国经济情报社:《中国经济论文集》,生活书店1934年版。
王云五、李圣五:《中国经济问题》,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第三届铁展北宁馆筹备处:《铁道部第三届铁路沿线出品货品展览会北宁馆专刊》,1934年。
河北省国货陈列馆:《河北省国货陈列馆国货年刊》,河北国货陈列馆1934年版。
时敏:《复兴中华》,中国自强社1935年版。
吴其焯:《农工商业法规汇辑》,出版地不详,1935年版。
金忠圻:《商标法论》,会文堂新记书局1935年版。
上海市商会商务科:《新药业》,上海市商会1935年版。
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卅周纪念冊》,启新洋灰有限公司1935年版。
赵君豪:《广告学》,申报馆1936年版。
叶笑山:《中国经济年刊》,中外出版社,1936年版。
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一览》,中国博物馆协会1936年版。
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河南省政府秘书处:《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五年度行政计划》,河南省政府秘书处1937年版。
赵君豪:《中国近代报业》,申报馆1938年版。
仇兴:《赖琏言论集》,中国国民党湖南省党部1938年版。
钱亦石:《近代中国经济史》,生活书店1939年版。
陆梅僧:《广告》,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院公报》第8册,南京出版社1941年版。
严中平:《中国棉业之发展》,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陈文:《商业概论》,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4年版。
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东亚精神(甲)》,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1945年版。
叶心佛:《广告实施学》,中国广告社1946年版。
吴铁声、朱胜愉:《广告学》,中华书局1946年版。
张毓珊:《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关吉玉:《十五年来中国经济》,经济研究社辽沈分社1947年版。
陆梅僧:《广告》,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冯鸿鑫:《广告学》,中华书局1948年版。
朱斯煌:《民国经济史》,银行学会1948年版。
舒新城等:《辞海.合订本》,中华书局1948年版。
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中华书局1948年版。
贾植芳:《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棠棣出版社1949年版。
不详:《广告学》,南京不详。
五洲大药房:《人造自来血保证集》,出版年不详。
五洲固本皂药厂:《五洲固本皂药厂研究部管理分析报告》,上海,出版年不详。
《论商标注册不应展期》,《东方杂志》1904年第12期。
李文权:《告白学》,《中国实业杂志》1912年第1、4期。
抗白:《吾国商人之弱点》,《中国实业杂志》1912年第1期。
李文权:《忠告报界诸贤》,《中国实业杂志》1912年第9期。
高劳:《中国政治通览·实业篇》,《东方杂志》1913年第7期。
铭之:《广告法之研究》,《中华实业界》1914年第3期。
心一:《说广告之利益》,《中华实业界》1914年第4期。
忘筌:《最近广告术》,《直隶实业杂志》1914年第9期。
钱香如:《洋商牌子》,《繁花杂志》1915年第6期。
杨曾询:《劝告商人宜注意货物的包装》,《实业浅说》1916年第53期。
《国货烟草大放光明》,《中国实业杂志》1918年第10期。
瘦魂:《假冒商标之害》,《广益杂志》1919年第1期。
君豪:《商业制胜问题:女店员与样子间》,《广益杂志》1919年第2期。
陈听彝:《广告学》,《新中国》1919年第6期。
戚其章:《广告的研究》,《复旦》1920年第11期。
梅:《论登书籍及杂志广告的利益》,《东方杂志》1920年第1、5期,1921年第6期等。
《五洲药房营业状况》,《医药杂志》1921年第6期。
荆生:《模拟的国货》,《晨报副刊》1923年10月23日。
汪钧素:《商标问题》,《工商学报》1924年第2期。
《劝劝上海人:劝登滑头广告者》,《劝善杂志》1924年第3期。
君豪:《广告谈》,《上海总商会月报》1924年第6期。
顾宝善:《仝人俱乐部:广告杂谈》,《大陆银行月刊》1924年第8期。
戴景素:《广告运动》,《工商新闻百期汇刊》1925年。
《东方杂志》1925年五卅增刊,内页广告。
小慧:《广告琐谈》,《半月》1925年第3期。
施督辉:《广告学之研究》,《钱业月报》1925年第5期。
《月报宣言》,《英美烟公司月报》1926年第1期。
《化妆品业之利益谈 牌号之价值》,《化学药业杂志》1926年第3期。
蒋明祺:《论好誉》,《上海总商会月报》1926年第8期。
《商业丛谈:本公司的广告》,《英美烟公司月报》1926年第10期。
含凉:《广告中的上海》,《新上海》1926年第11期。
《广东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农民丛刊》1927年第1期。
澄子:《双十牌梁新记兄弟牙刷公司发展史》,《国货月刊》1928年第3期。
《工商部部令》,《国民政府工商部·工商公报》1928年第4期。
《广告浅说》,《农工商周刊》1928年第21期。
莫若强:《沪渎广告事业之蓬勃》,《农工商周刊》1928年第46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最近状况之调查》,《工商半月刊》1929年第1期。
徐宝璜:《广告学》,《报学月刊》1929年第3期。
伤痕:《从保存与促进说到推销》,《福建促进国货公会月刊》1929年第8期。
郑飞:《我国商标制度沿革及注册商标之统计分析》,《工商半月刊》1929年第12期。
《国民政府工商部·工商公报》1929年第14期。
孔祥熙:《国货陈列馆开幕词》,《工商部国货陈列馆开幕纪念特刊》,1929年。
《工财内三部审核免征国货广告税办法》,《工商半月刊》1929年第18期。
张温:《我对于振兴商业救国的管见》,《商学研究本校第18周年纪念特刊》,1929年。
琳:《二一二布!》,《机联会刊》1930年第2期。
卓鸣:《上海南京路的过去与现在》,《机联会刊》1930年第18期。
俯唐:《国货界之有魄力者》,《机联会刊》1930年第22期。
洪抑威:《替乡下人喊冤》,《机联会刊》1930年第22期。
木公:《国货发展问题:同业合作》,《机联会刊》1930年第23期。
健:《设立国货陈列馆之必要条件》,《机联会刊》1930年第24期。
《发刊词》,《人钟月刊》1931年第1期。
陈子密:《谈中国之广告事业》,《商业月报》1931年第2期。
《诗钟披露》,《人钟月刊》1931年第2期。
《荆梦蝶·人钟铭》,《人钟月刊》1931年第2期。
李治:《谈中国的广告》,《商业月刊》1931年第1期。
《肥皂测验法》,《机联会刊》1931年第37期。
《祝辞》,《海王》1932年第1期。
王镂冰:《发刊词(三)》,《国货研究月刊》1932年第1期。
自新:《人造自来血之功效》,《卫生杂志》1932年第3期。
《国货介绍(一)新亚化学制药公司之出品:化学之部》,《国际贸易周报》1932年第3期。
《民国二十年度之农工业》,《中国银行报告》1932年第3期。
《函覆山东省国货陈列馆游行广告免费照办》,《济南市市政月刊》1932年第5期。
钱承绪:《中国工厂史略:(二)华成烟草公司》,《循环》1932年第8期。
杜重远:《在重重压迫下国货该怎样谋出路》,《申报国货周刊》1933年1月1日。
达伍(廖沫沙):《广告摘要》,《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20日。
《我的夏日用品》,《申报·国货周刊》1933年6月29日。
《本团体广告之十一》,见《国闻周报》,《海王》1933年第11期。
天虚我生:《职业指导: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机联会刊》1933年第82期。
陆梅僧:《中国的报纸广告》,《报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
徐启文:《商业广告之研究》,《商业月报》1934年第1期。
《日货倾销下哈尔滨面粉业不振》,《东北消息汇刊》1934年第1期。
沈麟玉:《研究商学的态度及方法》,《大夏》1934年第4期。
张竹平:《十年来的新闻事业》,《大夏》1934年第5期。
唐庆增:《十年来之中国经济》,《大夏》1934年第5期。
顾毓全:《修改商约与中国的工商业》,《东方杂志》1934年第12期。
南郭:《祝久大二十周年纪念》,《海王》1934年第30期。
《国府明令:(一)褒奖事项:二、天厨味精制造厂捐资购置飞机明令褒奖》,《内政公报》1934年第35期。
《商标问题讨论:胡西园氏对司法院解释商标意见》,《机联会刊》1934年第97期。
俞友清:《提倡国货从谁人做起?》,《机联会刊》1934年第100期。
亦敏:《中国化学工业社(工商史料之十二)》,《机联会刊》1934年第104期。
巴玲:《景纶衫袜厂》,《机联会刊》1934年第109期。
《上海户外之广告:南京路之一角》,《广告与推销》1935年第1期。
《梁新记弟兄牙刷公司广告》,《华洋月报》1935年第1期。
味橄:《随笔:老牌子》,《新中华》1935年第6期。
思棣:《报纸登载外货广告》,《钱业月报》1935年第8期。
何炳勋:《参观梁新记牙刷厂宣传电影试片提倡国货与广告技术》,《汗血周刊》1935年第19期。
何炳勋:《木炭画片与国货广告》,《汗血周刊》1935年第21期。
禾秋:《推销术讲座》,《机联会刊》1935年第112期。
向宏昌:《商品包装与推销之关系》,《机联会刊》1935年第112期。
亦敏:《无敌香皂厂》,《机联会刊》1935年第122期。
徐百益:《广告对于国货厂商的前途》,《机联会刊》1935年第112期。
亦敏:《华生电器厂(工商史料之二十五)》,《机联会刊》1935年第119期。
《为国货卷烟业巨擘华成烟草公司出品之金鼠牌广告》,《礼拜六》1935年第591期。
《编者·发刊词》,《方舟》1936年第1期。
不敏:《论出版业与广告经济》,《工读半月刊》1936年第4期。
程守中:《推销上之耗费》,《工商管理月刊》1936年第5期。
《天津东亚商行刺绣编织法》,《方舟》1936年第11期。
《欢迎各界义务稿件》,《抵羊声》1936年第33期。
《各区销价概况》,《抵羊声》1936年第33期。
亦敏:《五洲药房》,《机联会刊》1936年第152期。
亦敏:《天厨味精》,《机联会刊》1936年第153期。
谭忆:《橱窗陈列为最有效之广告》,《百代月刊》1937年第1期。
贤:《征求标语》,《商业实务》1939年第1期。
问天:《老牌子》,《五云日升楼》1939年第16期。
《电影院入不敷出,实行广告紧缩》,《电影》1939年第46期。
《货品的包装》,《职业与修养》1940年第1期。
诚毅:《营业方针与政策》,《商业实务》1940年第1期。
《每天早晨要用半硬的牙刷与丝带牌牙粉刷牙一次》,《三六九画报》1940年第3期。
罗西:《牌子和资格》,《机联会刊》1940年第18期。
《别开生面之广告影片三友实业社摄制“大胖儿子”》,《艺海周刊》1940年第20期。
星谷:《胞妹吕美玉即美丽牌上的广告》,《大众影讯》1940年第42期。
汪英宾:《报业管理要义》,《新闻学季刊》,1941年第1期。
朱小英:《做广告的》,《大陆》1941年第3期。
陈嘉祥:《关于本报的广告》,《燕京新闻》1941年第10期。
炎炎:《橱窗特写》,《新都周刊》1943年第26期。
司徒亚当:《阜丰面粉厂的开山始祖》,《海涛》1946年创刊号。
《简明新闻:最合算之播音广告》,《胜利无线电》1946年第3期。
马克昌:《花瓶:富有诱惑力的女店员,商店公司点缀品》,《上海特写》1946年第5期。
履之:《鹤鸣店主杨抚生蜡烛脾气》,《秋海棠》1946年第6期。
红女:《广告事业重兴》,《海涛》1946年第8期。
洛神:《上海广告公司的内幕》,《一周间》1946年第8期。
陈定闳:《从报纸广告看中国社会》,《民主与统一》1946年第11期。
涵郎:《不变更的广告》,《七日谈》1946年第14期。
小平:《电话簿的广告费:收入四万万元》,《新上海》1946年第47期。
黄醒华:《民族资本家发达史:化工元老吴蕴初》,《经济导报》1947年第4期。
黄倩华:《胡西园的事业》,《经济导报》1947年第7期。
《牌子》,《沪西》1947年第8期。
《播音圈“音讯”:播音员与广告品》,《胜利无线电》1947年第11期。
倩华:《火柴大王刘鸿生》,《经济导报》1947年第13期。
倩华:《四川丝业巨子——范崇实》,《经济导报》1947年第18期。
范剑平:《中华珐琅厂》,《机联会刊》1947年第207期。
省斋:《老牌子与新牌子》,《机联会刊》1947年第210期。
梅氾:《三友实业社》,《机联会刊》1947年第214期。
《实业巨子:荣德生》,《中央日报》1947年8月4日。
卞其薿:《略谈广告设计》,《工商管理》1948年第2期。
道光:《美国货的牌子》,《一四七画报》1948年第9期。
陈如一:《谈商号与商标》,《工商新闻》1948年第21期。
《一周动态:做点牌子给人看》,《工商新闻》1948年第89期。
费培:《广告的效率测验》,《机联》1948第224期。
《上海商情》,《经济通讯》1948年4月17日,4月28日,4月23日,4月25日。
静心:《写给每个播音员:谈谈无线电广告:“真”“实”“第”“一”》,《播音天地》1949年第5期。
立仁:《中国粉厂扬声海外:英国人看无锡茂新一厂》,《面粉工业》1949年第6、7期。
《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总会商品陈列所第四届展览会附设临时国货商场陈列本厂象牌水泥的证书壹纸》,1926年,上海市档案馆藏,资料号:Q414—l—659。
《临时国货证明》,1933年,天津市档案馆藏,资料号:J0128—3—0006949—014。
《抵羊牌商标》,1933年,天津市档案馆藏,资料号:J0128—3—0006949—014。
《章华毛绒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章华纺织厂关于国货产品的征集、参加组织、调查研究、介绍提倡等来往文件》,1933—1935年,上海市档案馆藏,资料号:Q199—33—293。
《天津东亚毛纺呢有限公司周年纪念》,1934年,天津市档案馆藏,资料号:J252—1—2—2451。
《全国现有经销处》,《天津东亚毛纺呢有限公司周年纪念》1934年,天津市档案馆藏,资料号:J252—1—2—2451。
吴铁三:《中国旧式广告之探讨》,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1934年毕业论文,上海市档案馆藏,资料号:Q242—1—828。
《祥生汽车公司电台广告》,1936年,上海市档案馆藏,资料号:Q407—1—43。
《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特刊》,1937年,天津市档案馆藏,资料号:J252—1—2—0506。
李文莲:《广告与推销技术》,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1941年毕业论文,上海市档案馆藏,资料号:Q242—1—824。
裘祖范:《商业广告技术之研究》,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1949年毕业论文,上海市档案馆藏,资料号:Q242—1—823。
《申报》
《新闻报》
《大公报》
《东方杂志》
《国货月刊》
《机联会刊》
《上海工商》
《永安公司时装表演特刊》
《国货展览会特刊》
《美帝怎样摧残我工商业》,十月出版社1950年版。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美]汉斯·科恩:《民族主义:它的意义和历史》,普林斯顿1955年版。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孙毓堂:《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孔经纬:《中国工商业史上的几个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周季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北京瑞蚨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东亚工厂编写小组:《大地回春》,1960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60年版。
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全四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厦门市政协委员会:《厦门史料辑录》第二辑,厦门市政协委员会1961年版。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全二辑),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严中平等:《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启新洋灰公司史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毛纺史料组:《上海民族毛纺织工业》,中华书局1963年版。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上海棉纺织工业公司、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永安纺织印染公司史料组:《永安纺织印染公司》,中华书局1964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鸿生企业史料》全三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永安公司的产生、发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上海文化史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上海地方史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
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五四运动在广州资料选编》,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1984年版。
黄汉民等:《荣家企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许维雍、黄汉民:《荣家企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姚公鹤著、吴德铎标点:《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徐百益.:《实用广告学》,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
上海市粮食局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中华书局1987年版。
上海市医药公司:《上海近代西药行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吴广义、范新宇:《苦辣酸甜——中国著名民族资本家的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史金生:《中华民国经济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方宪堂:《上海近代民族卷烟工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上海档案馆:《吴蕴初企业史料:天原化工厂卷》,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徐新吾等:《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黄天鹏:《新闻学刊全集》,上海书店1990年版。
黎志刚、冯鹏江译,载韩格理:《中国社会与经济》,张维安等译,台北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版。
杨俊科、梁勇:《大兴纱厂史稿》,展望出版社1990年版。
[美]舒尔茨:《广告运动策略新论》,刘毅志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忻平等:《民国社会大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重庆文史资料》第35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王振亚:《报刊广播电视编辑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孙果达:《民族工业大迁徙——抗日战争时期民营工厂的内迁》,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美]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林桦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上海档案馆:《吴蕴初企业史料:天厨味精厂卷》,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叶浅予:《细叙沧桑记流年》,群言出版社1992年版。
重庆市档案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法规》,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政协天津市南开区文史委员会天津市南开区文化局:《南开春秋文史丛刊》,政协天津市南开区文史委员会1992年版。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重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7辑,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版。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胡光明:《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28—193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徐鼎新:《中国近代企业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顾柄权:《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陈礼正、袁恩桢:《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站在当代视角的全面回顾》,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
郑观应:《盛世危言》,王贻梁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徐新吾等:《上海近代工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潘君祥:《近代中国国货运动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美]约翰·菲力普·琼斯:《广告与品牌策划》,孙连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李克让:《上海名牌竞风流》,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版。
王永斌:《杂谈老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版。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严国海:《中国近代国货名牌的创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秦其文:《中国近代企业广告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0年版。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商海浮沉》,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高家龙:《中国的大企业:烟草工业中的中外竞争》,樊书华、程麟荪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萧关鸿编:《老舍》,文汇出版社2001年版。
上海市政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美]高家龙:《大公司与关系网:中国境内的西方、日本和华商大企业(1880—1937)》,樊书华、程麟荪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左旭初:《中国商标史话》,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左旭初:《中国近代商标简史》,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余明阳:《品牌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马姗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由国庆:《与古人一起读广告》,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刘泓:《广告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儒年:《欲望的想像:1920—1930年代〈申报〉广告的文化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左旭初:《著名企业家与名牌商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日]内山完造等:《中国人的劣根和优根》,尤炳圻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林德发:《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汪秀英:《企业品牌工程的运营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林升栋:《20世纪上半叶:品牌在中国》,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上海市档案馆:《上海近代广告业档案史料》,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费孝通:《关于民族识别》,《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
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
丁浩《文采风流今尚存——浅谈近代我国广告画种与广告画家》,《中国广告》1982年第4期。
马学斌:《我国企业报史考略:解放前的企业报》,《新闻与传播研究》1983年第5期。
王金奎、陈醒民:《黄楚九和他的经营术》,《上海政策报》1986年4月18日。
钟祥财:《简析上海近代民族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思想》,《上海经济研究》1990年第4期。
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民国档案》1992年第1期。
徐鼎新:《二十至三十年代上海国货广告促销及其文化特色》,《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吕亮、张文:《近代民族企业的“名牌”意识》,《史学月刊》1996年第6期。
徐百益《树一代广告人物画新风的庞亦鹏》,《现代广告》1997年第5期。
朱英:《近代中国广告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4期。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余明阳、舒咏平:《论“品牌传播”》,《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黄兴涛:《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认同性质论——一种“中西古今”互动分析的尝试》,《北京档案史料》2004年第2期。
安青虎:《品牌与商标》,《中华商标》2006年第5期。
杨海军:《论中国古代的广告媒介》,《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汪永平、贺宏斌:《中国近代知名民族品牌的名称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3期。
易斌:《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品商标品牌的形成》,《消费导刊》2009年第5期。
王仲:《民国时期上海知名品牌及其营销策略探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Coulsen,John S.(1989),“An Investigation of Mood Commercials”,in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Advertising,Patricia Cafferata and Alice M.Tybout,ed.,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