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学者著作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
冯天瑜等主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林少阳:《“文”与日本学术思想:汉语圈1700—1990》,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
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岳麓书社1985年版。
王晓秋:《近代中国与日本——互动与影响》,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2000年版。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交流》,中华书局2010年版。
彭修银:《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彭修银:《东方美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陈振濂:《维新:近代日本艺术观念的变迁》,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赵德宇:《西学东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中日西学比较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赵德宇:《日本近现代文化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孟庆枢主编:《日本近代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孙江、刘建辉主编:《亚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梁容若:《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谭汝谦:《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研究》,香港日本研究所1988年版。
李怡:《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肖霞:《浪漫主义:日本之桥与“五四”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伟:《“日本视角”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何德功:《中日启蒙文学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严绍璗:《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晓范:《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中日近代摄取西方政治思潮探微》,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刘献彪、林治广编:《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邱紫华:《东方美学史》,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主编:《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道路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聂振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周一平、沈茶英:《中西文化交汇与王国维学术成就》,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王晓平:《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雷锐:《跨近现代:中国文学现代化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研究20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饶芃子、王涿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日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赵乐甡主编:《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柏青:《鲁迅与日本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蔡震:《文化越境的行旅:郭沫若在日本二十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孟昭毅编:《比较文学通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芸:《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文学理论教材与教学的历史沿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蔡仪:《蔡仪美学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室:《中日文化与交流》,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
冯天瑜主编:《东方的黎明——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历程》,巴蜀书社1988年版。
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瑶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侯传文:《东方文化通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邹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振生:《日本近现代文学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64年版。
李瑞腾:《晚清文学思想论》,台北:汉光文化事业公司1992年版。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版。
黄锦珠:《晚清时代小说观念之转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版。
王锦厚:《“五四”新文化与外国文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日本管窥》,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缪朗山:《文学与文艺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吴调公:《文学学》,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许钦文:《文学概论》,北新书局1936年版。
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力:《汉语史稿》,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彭锋:《引进与变异——西方美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志翔:《20世纪的中国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晓路:《日本美术史话》,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 日本学者著作
[日]岡崎義恵:《岡崎義恵著作集1—10》,日本宝文館1962年版。
[日]岡崎義恵:《日本文芸学》,日本岩波書店1941年版。
[日]岡崎義恵:《史的文芸学の樹立》,日本宝文館1974年版。
[日]岡崎義恵:《文芸学概論》,日本劲草書房1978年版。
[日]岡崎義恵:《日本文芸学新論》,日本宝文館1961年版。
[日]岡崎義恵:《日本文芸の様式と展開》,日本宝文館1962年版。
[日]岡崎義恵:《芸術をめぐる考察》,日本宝文館1975年版。
[日]岡崎義恵:《日本文芸と世界文芸》,日本宝文館1971年版。
[日]日本文芸学会編:《日本文芸学の体系》,弘文堂1988年版。
[日]西尾実:《日本文芸学概論》,法政大学通信教育部1953年版。
[日]北住敏夫:《日本文芸学》,朝日新聞社1948年版。
[日]吉田精一:《日本文芸学論攷》,目黒書店1945年版。
[日]浜田正秀:《文芸学概論》,玉川大学出版部1977年版。
[日]佐藤道信:《明治国家と与近代美術》,吉川弘文館1999年版。
[日]金田民夫:《日本近代美学序说》,法律文化社1990年版。
[日]高阶秀尔:《日本近代的美意识》,青土社1986年版。
[日]濱下昌宏:《主体の学としての美学——日本近代美学史研究》,晃洋書房2007年版。
[日]木下長宏、中井正一:《新しい 「美学」 の試み》,平凡社2002年版。
[日]竹内敏雄:《美学総論》,弘文堂1979年版。
[日]伊藤虎丸、祖父江昭二、丸山昇編:《近代文学における中国と日本——共同研究·日中文学交流史》,汲古书院1985年版。
[日]大久保利謙編:《明治啓蒙思想集》,筑摩書房1967年版。
[日]大久保利謙編:《西周全集》,宗高書房1981年版。
[日]岡倉天心:《岡倉天心全集》,創元社昭和十九年版。
[日]佐藤道信:《〈日本美術〉誕生:近代日本の 「ことば」 と戦略》,講談社1996年版。
[日]青木茂、酒井忠康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美術》,岩波書店1989年版。
[日]河北倫明:《日本近代美术の流れ》,岩波書店1996年版。
[日]小田部胤久:《芸術の逆説——近代美学の成立》,東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版。
[日]金田民夫:《美と藝術への序章》,法律文法社1990年版。
[日]土居光知:《文學序説》,岩波書店1927年版。
[日]铃木贞美:《文学的概念》,王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日]神林恒道:《“美学”事始——近代日本美学的诞生》,杨冰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日]佐佐木健一:《美学入门》,赵京华、王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日]加藤周一:《日本文化论》,叶渭渠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三联书店1983年版。
[日]黑田鹏信:《文艺学纲要》,俞寄凡译,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日]厨川白村:《近代文学十讲》,罗迪先译,文学研究会总会1922年版。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丰子恺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日]本间久雄:《新文学概论》,章锡琛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日]本间久雄:《欧洲近代文艺思潮概论》,沈端先译,开明书店1928年版。
[日]宫岛新三郎:《文艺批评史》,高明译,开明书店1930年版。
[日]冈泽秀虎:《苏俄文学理论》,陈望道译,开明书店1930年版。
[日]儿岛献吉郎:《中国文学概论》,胡行之译,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版。
[日]夏目漱石:《文学论》,张我军译,上海光华书局1931年版。
[日]小泉八云:《文学谭》,石民译,北新书局1931年版。
[日]盐谷温:《中国文学概论》,孙俍工译,(台北)开明书店1976年版。
[日]藤森成吉:《文艺新论》,张资平译,现代书局1933年版。
[日]丸山学:《文学研究法》,郭虚中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日]儿岛献吉郎:《中国文学概论》,隋树森译,世界书局1943年版。
[日]安万侣:《古事记》,周启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日]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论》,隋树森译,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日]桑原武夫:《文学序说》,陈秋峰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日]浜田正秀:《文艺学概论》,陈秋峰、杨国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日]竹内敏雄:《艺术理论》,卞崇道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日]依田憙家:《近代日本与中国》,卞立强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孙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李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日]渡边洋:《比较文学研究导论》,张青译,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版。
[日]山本正男:《东西方艺术精神的传统和交流》,牛枝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日]坪内逍遥:《小说神髓》,刘振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日]永田广志:《日本哲学思想史》,陈应年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三 欧美学者著作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瓦迪斯瓦夫·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英]M.苏立文:《东西方美术的交流》,陈瑞林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乔纳森·斯潘塞:《改变中国》,曹德骏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美]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
[美]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韩德生:《文学研究法》,宋桂煌译,光华书局1933年版。
[英]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景昌极等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苏]蔡特林:《文艺学方法论》,任白涛译,北新书局1950年版。
[苏]阿拉伯莫维奇、季莫菲叶夫:《文学理论教学大纲》,曲秉诚、蒋锡金译,东北教育出版社1951年版。
[苏]季摩菲耶夫:《文学概论》,査良铮译,平民出版社1953年版。
[苏]谢皮洛娃:《文艺学概论》,罗叶等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苏]波斯彼洛夫:《文艺学引论》,邱榆若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美]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余徵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苏]瓦·叶·哈利泽夫:《文学学导论》,周启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四 词典、工具书等
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编:《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
高名凯、刘正埮编:《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编:《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陈慧、黄宏熙主编:《世界文学术语大词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郑方泽编:《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朱立元、陈超南编:《美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缉委员会等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王向峰编:《文艺学辞典》,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衍柱、朱恩彬编:《文学理论简明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郑乃臧、唐再兴主编:《文学理论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张光忠编:《社会科学学科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
胡敬署编:《文学百科大辞典》,华龄出版社1991年版。
乐黛云编:《世界诗学大辞典》,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钱仲联编:《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孙文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1840—1919)》,黄山书社1999年版。
陈树鸣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1897—1929)》,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尹学义、顾明耀编:《新日汉大辞典》,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冯契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饶芃子等编:《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陈炳超:《国外现代辞书选介》,福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新宪:《中外教育史大事对照年表》,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日]竹内敏雄主编:《美学百科辞典》,池学镇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日]北浦藤郎、苏英哲、郑正浩编著:《新中日辞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