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刚:(著)
张纯刚(1986.1- ),河北唐山人,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兴趣为灾害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和农村发展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入选2015年度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选。近年来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班固:《白虎通德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车安宁、尚峰:《灾害学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
陈默:《空间与西藏农村社会变迁:一个藏族村落的人类学考察》,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版。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映芳等:《都市大开发——空间生产的政治社会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段华明:《城市灾害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郭跃:《自然灾害与社会易损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国洪更编著:《古巴比伦神话故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黄承伟、彭善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社会影响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康敏:《“习以为常”之蔽——一个马来村庄日常生活的民族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李丰楙:《神化与变异:一个常与非常的文化思维》,中华书局2010年版。
李小云、赵旭东主编:《灾后社会评估:框架—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佐军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罗祖德、徐长乐:《灾害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马宗晋、高庆华、张业成、高建国:《灾害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石艳:《我们的“异托邦”——学校空间社会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宋治平、张国民、刘杰、尹继尧、薛艳、宋先月主编:《全球地震灾害信息目录》,地震出版社2011年版。
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唐彦东:《灾害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子平、孙东富:《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地震出版社1996年版。
王子平:《灾害社会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谢立中:《社会现实的话语建构——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叶涯剑:《空间重构的社会学解释——黔灵山的历程与言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袁方、王汉生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詹和平:《空间》,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丽萍、张妙仙主编:《环境灾害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功成:《灾害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主编:《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案例剖析》,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周岚:《空间的向度:798艺术区的社会变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法]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法]勒·柯布西耶:《精确性——建筑与城市规划状态报告》,陈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不正常的人——法兰西学院演讲系列,1974—1975》,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载杜小真《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71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陈永国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黄平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英]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张秋月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1卷),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主编:《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Ben Wisner,Piers Blaikie,Terry Cannon and Ian Davi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David L.Brunsma,David Overfeltand J.Steven Picou,eds.,,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10.
Eric Klinenber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Ian Hacking,?Cambridge,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Lloyd Timberlake and Anders Wijkman,,Lond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1986.
Malcolm Spector and John I.Kitsuse,,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
Marvin Olasky,,Nashville:W Publishing Group,2006.
Nelson Phillips and Cynthia Hardy,,Thousand Oaks,London and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2.
Nicholas DiFonzo and Prashant Bordia,,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7.
Norman Long,,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Richard Sylves,,Washington:CQ Press,2008.
Robert Audi,,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Theodore M.Porter,,Princeton and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Vivien Bur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借鉴国际经验的若干建议》,《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30期。
毕婧、黄耀志:《基于情感引导的灾后重建空间组织实践——在绵竹市汉旺镇灾后重建中的思考》,《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第1期。
陈蓓蓓:《汶川灾后重建与政府合法性的双轨效应》,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陈菲:《明确政府部门责任确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顺利进行——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就〈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答记者问》,《政府法制》2008年第13期。
陈默:《西藏农区的家屋空间及其意义——以西藏曲水县茶巴朗村社区调查为例》,《中国藏学》2009年第1期。
陈世栋、王为径、叶敬忠:《灾害应对机制中的发展主义“框构”——以汶川地震灾害应对与甬温线高铁事故处理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陈文超:《实践经济:国家与社会的共谋——以地震灾区贫困村民住房重建为例》,《天府新论》2011年第3期。
陈香兰:《索绪尔与结构主义形成》,《太原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程浩:《木结构建筑在汶川农居重建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以古代木结构建筑抗震检验为例》,《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24期。
丁一:《民间组织在灾后农村社区重建中的作用探析——基于成都市灾区重建调查的思考》,《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董峻、牛纪伟、谢登科:《新农村六大误区:贴瓷砖造洋房扛锄头进电梯》,2006年3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3/04/content_4257361.htm,2014年7月23日。
冯雷:《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的四个主题——对后现代空间论的批判性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冯兴元:《规则的逻辑与意蕴——〈宪政经济学〉评介》,《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符平:《贫困村灾后重建中的社会资本问题》,《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高宏娟、马昭:《统筹安排 倒排工期 确保工程建设》,《西安日报》2000年9月9日第1版。
宫入兴一:《灾民生活重建支援对策的演进及存在的问题》,杨华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顾东辉:《本土导向:灾后社区社会重建的实践智慧》,《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郭虹、杨娜:《灾害及灾后重建社会评估研讨会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
郭苏夷:《轻型木结构:以柔抗震保护生命》,《城市住宅》2008年第12期。
郭占锋:《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发展人类学视角下的国际发展项目》,《开放时代》2010年第1期。
韩伟:《参与式灾后重建的实践和思考——以四川省茂县雅都乡大寨村灾后重建调查为例》,《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韩伟:《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需求评估和建议》,《农村经济》2008年第12期。
何传启:《生态现代化与灾后重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年第1期。
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黄寰:《论灾区重建中的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期。
姜艳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林业科技情报》2006年第1期。
康晓光:《中国特殊论——对中国大陆25年改革经验的反思》,《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喇明英:《羌族村寨重建模式和建筑类型对羌族文化重构的影响分析》,《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3期。
李宏伟、屈锡华、严敏:《社会再适应、参与式重建与反脆弱性发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示录》,《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李棉管:《贫困村灾后重建中的扶贫开发模式——“整村推进”与“单项突破”的村庄比较》,《人文杂志》2010年第2期。
李琴、杨娇:《试论汶川地震行政力量与民间力量协同善治——兼论抗震救灾新模式:“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李小云:《应该切实重视灾后社会评估工作》,《四川省情》2008年第9期。
李永祥:《什么是灾害?——灾害的人类学研究核心概念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1期。
梁鑫巍、徐右谦、廖金萍:《浅析灾后政府管理——危机处理和灾后经济重建的初步探讨》,《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4期。
梁振华、李倩、齐顾波:《农村发展项目中的村干部能动行为分析——基于宁夏张村的个案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廖明君:《现代社会中的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彭兆荣访谈录》,《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刘斌志:《“5·12”震灾后的社区重建:含义、策略及其服务框架》,《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4期。
刘国栋:《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灾民参与研究》,《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年第10期。
刘海:《论我国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角色与作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刘红勇、韩能、韩侠:《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中城市土地权属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1期。
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卢阳旭:《突生与连续:西方灾后恢复的社会学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卢阳旭:《灾害干预与国家角色——汶川地震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过程的社会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吕超:《从“乌托邦”到“异托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27日第B01版。
孟李娜:《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NGO与政府合作模式》,《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
孟莹:《灾后重建路径下的四川少数民族地区聚落空间探讨》,《规划师》2012年第S2期。
纳日碧力戈:《现代视野中的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民族艺术》1999年第1期。
农辉锋:《家屋的建构与人观的叠合——宜州“百姓人”家屋文化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彭新万:《现代乡村发展理论述评及其对灾后农村重建的启示》,《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1期。
彭兆荣:《“5·12”汶川:灾难中的人文关怀——灾难与人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秦红增:《乡村社会两类知识体系的冲突》,《开放时代》2005年第3期。
邱建、蒋蓉:《关于构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的探讨——以汶川地震为例》,《城市规划》2009年第7期。
瞿剑:《“一案三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科技日报》2004年9月3日。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巨灾后部分国家和地区恢复重建经验的比较与借鉴——基于资金筹集方式及制度的视角》,《西南金融》2008年第9期。
阮修星、童芬芬、朱振、刘婷婷、张媛源:《一场8级地震的突袭:汶川地震150小时全纪录》,《中国工商时报》2008年5月19日。
沈黎、刘斌志:《台湾“9·21”灾后重建的经验与启示》,《社会福利》2008年第8期。
沈清基、马继武:《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回顾、分析及思考》,《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4期。
史文通、王茂军、岳娜:《建房不看“风水”看“规划”》,《河北日报》2006年12月20日第6版。
孙睿昕、叶敬忠:《由斯皮瓦克命题到福柯命题——中国参与式发展话语的国家化》,《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孙晓晖:《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动员问题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孙咏梅、徐浩:《机构话语研究述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展望》,《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覃继牧、易峥、何波、曹春霞:《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的灾后重建规划模式探讨》,《城市规划》2009年第11期。
唐钧:《应该重视灾后重建的社会评估》,《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6期。
陶鹏、童星:《灾害概念的再认识——兼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流派及整合趋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陶斯文:《灾后重建过程中受灾群众的社区融入与适应——以“一村两地”居住模式下的羌村为个案》,《西北人口》2010年第1期。
童大焕:《“新农村建设”最怕搞运动》,2006年3月17日,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47824/node95768/node95871/userobject1ai1920267.html,2014年7月23日。
童强:《论空间语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王宏伟:《试析汶川震后的恢复与重建》,《中国应急救援》2009年第1期。
王玲:《救灾政治:合法性经营视角下的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王敏:《“巴扎”(集市)里的空间与文化含义》,《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
王卓:《参与式方法对灾后乡村重建的作用和影响》,未刊稿,四川大学,2008年10月16日。
魏曙光:《唐山地震灾后援助行动的经验教训及政策启示》,《前沿》2010年第2期。
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解读米歇尔·德赛图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吴铀生、丁一:《汶川灾后重建中民间组织的困境与发展》,《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
谢金林:《公民有效参与灾后恢复重建:以汶川震后恢复重建为例——兼及托马斯“有效决策模型”的应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熊贵彬、柴定红:《中美灾害救助体制比较——以汶川地震和卡特里娜飓风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徐玖平、刘雪梅:《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社区心理援助的统筹优选模式》,《管理学报》2009年第12期。
徐勇:《村干部的双重角色:代理人与当家人》,《二十一世纪》(香港)1997年8月号。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阎云翔:《从南北炕到“单元房”——黑龙江农村的住宅结构与私人空间的变化》,载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杨春燕、姜熙:《都江堰灾后社区重建模式探索》,《新建筑》2009年第6期。
杨继绳:《我看“中国模式”》,《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
杨继涛:《知识、策略及权力关系再生产——对鲁西南某景区开发引起的社会冲突的分析》,《社会》2005年第5期。
杨正文:《巨灾风险分担机制探讨——兼论“5·12”汶川大地震“对口援建”模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野草、王超:《地震灾难与国家形象的呈现、变异和塑造——以汶川大地震与海地大地震的比较分析为例》,《中外文化与文论》2010年第1期。
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于冰:《中央大街——都市空间与意义生产》,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袁艺、张磊:《中国自然灾害灾情统计现状及展望》,《灾害学》2006年第4期。
张海超:《建筑、空间与神圣领域的营建——大理白族住屋的人类学考察》,《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张克俊、张鸣鸣:《以大爱文化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培育和灾后重建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张品:《何谓“空间”——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思考》,《前沿》2011年第15期。
张原、汤芸:《“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9期。
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赵旭东:《平常的日子与非常的控制——一次晚清乡村危机及其社会结构的再思考》,《民俗研究》2013年第3期。
郑震:《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科学响应系统研究”课题组:《震后人民生活现状大调查》,《科技日报》2011年12月28日第005 版。
钟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周大鸣、夏少琼:《国外灾难研究百年:十大转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周俭、夏南凯:《立足跨越发展的都江堰城区灾后重建规划思想——关于空间、时间、形态的关系》,《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第4期。
周岚:《僭越与合谋:798异托邦的空间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09年。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周利敏:《从经典灾害社会学、社会脆弱性到社会建构主义——西方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比较启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周宁:《花园:戏曲想象的异托邦》,《戏剧文学》2004年第3期。
周雪光:《芝加哥“热浪”的社会学启迪——〈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解剖〉读后感》,《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朱竑、钱俊希、封丹:《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示》,《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6期。
朱健刚、胡明:《多元共治:对灾后社区重建中参与式发展理论的反思——以“5·12”地震灾后社区重建中的新家园计划为例》,《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
庄天慧、牛廷立、张玉玺:《灾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机制探析——以“5·12”大地震四川农村灾区为例》,《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邹赞:《表征与意指实践——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定义》,《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法]卡尔·布兰切:《参与式发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程金华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第4期。
[法]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韩]金光亿:《日常世界与人类学》,载马戎、周星《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何为灾难?”:人类学对一个持久问题的观点》,彭文斌、黄春、文军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2期。
[美]安东尼·奥立佛-斯密斯:《风暴中的声音:救灾与重建中的社会关系》,彭文斌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
[美]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美]苏珊娜·M.霍夫曼:《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彭文斌译,《民族学刊》2011年第4期。
“Natural disaster trends”,February 24 2014,http://www.emdat.be/disaster_trends/index.html.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央媒体报道纪实》,2008年6月3日,http://news.qq.com/a/20090427/001278_1.htm,2013年12月20日。
《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进展情况》,2008年9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9/11/content_9923910.htm,2014年7月24日。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08年9月23日,http://www.gov.cn/zwgk/2008-9/23/content_1103686.htm,2011年4月2日。
Charles E.Fritz,“Disaster”,in Robert K.Merton and Robert A.Nisbet,eds.,,New York and Burlingame:Harcourt,Brace & World,Inc.,1961.
Cynthia Hardy,“Researching Organizational Discourse”, & ,Vol.31,No.3,2001.
Denis Smith,“Through a Glass Darkly:A Response to Stallings”,in Ronald W.Perry and E.L.Quarantelli,eds.,?,Philadelphia:Xlibris Corporation,2005.
Dennis Lai Hang Hui,“Research Note:Politics of Sichuan Earthquake,2008”,,Vol.17,No.2,2009.
E.L.Quarantelli,“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Disasters of the 21st Century: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Implementation”,in Ronald W.Perry and E.L.Quarantelli,eds.,?,Philadelphia:Xlibris Corporation,2005.
E.L.Quarantelli,“What is a Disaster?”,,Vol.13,No.3,1995.
E.L.Quarantelli,“What Should We Study?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ers about the Concept of Disaster”,,Vol.5,No.1,1987.
Gary A.Kreps and Thomas E.Drabek,“Disasters are Non-routine Social Problems”,,Vol.14,No.2,1996.
Gary A.Kreps,“Disaster as Systematic Event and Social Catalyst:A Clarification of Subject Matter”,,Vol.13,No.3,1995.
Henry W.Fischer,“The Sociology of Disaster:Definitions,Research Questions,& Measurements,Continuation of the Discussion in a Post-September 11 Environment”,,Vol.21,No.1,2003.
John Twigg,“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A Global Overview”,http://r4d.dfid.gov.uk/Output/174613/,2001.
Kathleen J.Tierney,“From the Margins to the Mainstream?Disaster Research at the Crossroads”,,Vol.33,2007.
Kathleen J.Tierney,“Toward a Critical Sociology of Risk”,,Vol.14,No.2,June 1999.
Kenneth Hewitt,“Excluded Perspective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Disaster”,in E.L.Quarantelli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Philip Buckle,“Disaster:Mandated Definitions,Local Knowledge and Complexity”,in Ronald W.Perry and E.L.Quarantelli,eds.,?,Philadelphia:Xlibris Corporation,2005.
Robert A.Stallings,“Disaster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Order”,in E.L.Quarantelli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Ronald W.Perry,“What is a Disaster?”,in Havidán Rodríguez,E.L.Quarantelli and Russell R.Dynes,eds.,,New York:Springer,2007.
Russell R.Dynes,“Coming to Terms with Community Disaster”,in E.L.Quarantelli ed.,?,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Russell R.Dynes,“Cross-Cultural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ociology and Disaster”,,Vol.6,No.2,1988.
Sebastian Heilmann and Oliver Melton,“The Reinvention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in China,1993-2012”,,Vol.39,No.6,2013.
Susan L.Cutter,“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in Ronald W.Perry and E.L.Quarantelli,eds.,?,Philadelphia:Xlibris Corporation,2005.
Terry Cannon,“Vulner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Natural’Disasters”,in Ann Varley ed.,,Chichester:John Wiley & Sons Ltd,1994.
The World Bank. 12 2008,Good Practice Notes,Vol.1,May 27,2008.
Xiaoqian Liu,The State through Its Mirrors:An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a “Respect-the-Elderly Home” in Rural China at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Ph.D.Dissertation,LSE,2013.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