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Theory of Fujian Culture" is one of the series of "Fujian Yanhuang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Fujian Culture Series Research", the whol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e cultural fragrance of shells and stone gong - the beginning of Fujian culture; The Origin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 Treatise on Min Studies (Part I); The Composition of Immigrant Society in Central Fujian and the Rise of Confucianism: A Treatise on Min Studies (middle) and other chapters. "New Treatise on Fujian Culture" is suitable for reference and reading of those engaged in related research work.(AI翻译)
汪征鲁:(著)
汪征鲁,祖籍上海市宝山县,1947年8月1日生,1989年9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中国史学会理事、福建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史、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至今出版有《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等专著六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先后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二次,福建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二次。2009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1.《诗经》。
2.《尚书》。
3.《论语》。
4.《老子》。
5.《史记》。
6.《资治通鉴》。
7.《续资治通鉴长编》。
8.《三国志》。
9.《汉书》。
10.《后汉书》。
11.《晋书》。
12.《周书》。
13.《魏书》。
14.《隋书》。
15.《旧唐书》。
16.《新唐书》。
17.《旧五代史》。
18.《新五代史》。
19.《宋史》。
20.《金史》。
21.《元史》。
22.《明史》。
23.《明太祖实录》。
24.《清史稿》。
25.《通典》。
26.《通考》。
27.《文献通考》。
28.《唐六典》。
29.《唐会要》。
30.《唐律疏义》。
31.《唐大诏令集》。
32.《贞观政要》。
33.《全唐文》。
34.《全唐诗》。
35.《唐摭言》。
36.《册府元龟》。
37.《太平广记》。
38.《太平御览》。
39.《文苑英华》。
40.《佛祖历代通载》。
41.《神会语录》。
42.《法华经玄义》。
43.董仲舒《春秋繁露》。
44.干宝《搜神记》。
45.刘义庆编撰《世说新语》。
46.《朱子语类》。
47.《朱子文集大全类编》。
48.(唐)释道宣《广弘明集》。
49.(唐)释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
50.(唐)陆淳《春秋啖赵集传纂例》。
5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
52.(唐)陆贽《陆宣公奏议全集》。
53.(唐)皇甫湜《皇甫持正文集》。
54.(唐)欧阳詹《欧阳行周文集》。
55.(唐)黄滔《黄御史集》。
56.(唐)韩偓《玉山樵人集》。
5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58.(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
59.(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
60.(宋)岳珂《金佗粹编》。
61.(宋)洪迈《夷坚志》。
62.(宋)李俊甫《莆田比事》。
63.(宋)王明清《挥尘录》。
64.(宋)鹏九万辑《乌强诗案》。
6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
66.(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67.(宋)范纯仁著、范能浚辑补《范仲宣集补编》。
68.(宋)秦观《淮海集》。
69.(宋)苏辙《栾城集》。
70.(宋)文天祥《文天祥全集》。
71.(宋)叶适《叶适集》。
72.(宋)周敦颐《周子全书》。
73.(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
74.(宋)张载《张载集》。
75.(宋)朱松《韦斋集》。
76.(宋)朱熹《朱文公文集》。
77.(宋)陆九渊《陆象山全集》。
78.(宋)陈襄《古灵先生文集》。
79.(宋)杨时《杨龟山先生全集》。
80.(宋)罗从彦《豫章文集》。
81.(宋)吕祖谦《吕东莱集》。
82.(宋)陈傅良《止斋文集》。
83.(宋)楼钥《攻媿集》。
84.(宋)李若水《忠愍集》。
85.(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86.(宋)杨亿《武夷新集》。
87.(宋)陈渊《默堂集》。
88.(宋)陆游《渭南文集》。
89.(宋)蔡襄《荔枝谱》。
90.(宋)王禹偁《小畜集》。
91.(元)王祯《农书》。
92.(明)王守仁《王阳明集》、《王阳明集补编》。
93.(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
94.(清)吴任臣《十国春秋》。
9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
96.(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97.(清)王植《皇极经世全书解》。
98.(清)顾炎武《亭林文集》。
99.(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100.(清)龚自珍《龚自珍全集》。
101.(清)郑观应《郑观应集》。
102.(清)吴汝纶编:《李文忠公全集》。
103.(清)贾桢等纂:《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
104.(清)宝鋆等纂:《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105.(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106.(清)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
107.(清)蒋垣《八闽理学源流》。
108.(清)皮锡瑞《经学历史》。
1.黄仲昭《八闽通志》。
2.孙尔准、陈用光修,陈寿祺纂:《重纂福建通志》。
3.何乔远《闽书》。
4.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5.梁克家《三山志》。
6.黄岩孙纂《仙溪志》。
7.周华纂《兴化县志》。
8.怀荫布等:《泉州府志》。
9.黄惠等:乾隆《尤溪县志》。
10.朱升元等:道光《晋江县志》。
11.黄锦灿:光绪《福安县志》。
12.邢址:嘉靖《邵武府志》。
13.谢纯、汪佃等:嘉靖《建宁府志》。
14.道光《厦门志》。
15.光绪《侯官乡土志》。
16.陈衍等:民国《福建通志》。
17.石有纪等:民国《莆田县志》。
18.郑丰稔等:民国《崇安县新志》。
19.蔡占祥等:建阳《庐峰蔡氏族谱》。
20.漳州柳江营《白石丁氏古谱》。
21.乾隆《延寿徐氏族谱》。
22.民国《闽杭赖氏宗谱》。
23.仙游《郭氏正续世庆志》。
24.厦门《颍川陈氏族谱》。
25.漳州官林《李氏七修族谱》。
26.晋江西街《留氏家谱》。
27.《开闽忠懿王族谱》。
28.《永泰张氏族谱》。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5.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版。
6.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9.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10.王栻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苏舆编:《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2.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郭嵩焘日记》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4.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魏源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
15.中山大学历史系编:《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85年版。
16.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7.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9.《中国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20.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韩国盘:《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2.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年版。
23.李铁:《中国文官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4.葛金芳:《唐宋变革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葛荣晋主编:《中国实学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6.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
27.陈仲安、王素:《汉唐职礼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
28.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日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30.高端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2.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戚其章:《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4.龚书铎主编:《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5.王先明:《近代新学——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6.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华东师范大学,1987年。
37.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9.汪林茂:《晚清文化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1.丁伟志、陈崧:《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2.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曹跃明:《梁漱溟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4.胡奇光:《中国文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5.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46.刘俊文:《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
47.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8.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9.许同莘:《张文襄公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50.汤志钧:《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中华书局1984年版。
51.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1986年版。
52.步近智、张安奇:《中国学术思想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4.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5.李海生:《朴学思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56.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7.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8.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9.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60.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1.谢重光:《陈元光与漳州早年发展史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62.荣新江:《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S.6981—13624)》,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年版。
63.王星等:《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4.庄锡昌、顾晓鸣、顾云深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
66.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7.司马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8.武文:《宏观文化人类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9.赵昭昞:《富饶的福建海域》,福建科技出版社1982年版。
70.中村裕一:《唐代制敕研究》,汲古书院,1991年。
71.[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2.[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3.[德]李凯尔特,涂纪亮译:《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5.[英]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卫惠林、王人英:《台湾土著各族近年来人口增加与聚落移动调查报告》,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专刊第三种,1966年。
2.胡厚宣:《甲骨文中鸟商族鸟图腾的遗迹》,《历史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
3.胡厚宣:《卜辞下乙说》,《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3册,1940年。
4.林观得:《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载《台湾海峡》1982年第1卷第2期。
5.金景芳:《论井田制度》,《吉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6.李时岳、胡滨:《论洋务运动》,《人民日报》1981年3月12日。
7.韩国盘:《关于科举制创制的两点小考》,载《隋唐五代史论集》。
8.何兹全:《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2辑。
9.刘后滨:《公文运作与唐前期三省关系中门下省的枢纽地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编《史学论丛》,中国书店1999年版。
10.李锦绣:《唐“王言之制”初探》,载《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雷闻:《从S.11287看唐代论事敕书的成立过程》,《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葛金芳:《对宋代超经济强制变动趋势的经济考察》,《江汉论坛》1983年第1期。
13.王尔敏:《清季知识分子的中体西用论》,中华文化复兴活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18篇《近代思潮》。
14.苏沛:《张之洞与戊戌变法》,《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
15.肖名俊:《泰宁主要姓氏入籍小考》,《泰宁文史资料第七辑》,1990年。
16.陈家锥、林家瑞等:《同安主要姓氏·郭姓》,《同安文史资料》精选本下册,1966年11月。
17.陈存洗等:《福建南平樟湖板崇蛇习俗的初步考察》,《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
18.陈元熙:《畲族图腾崇拜物琐谈》,《福建民族》1993年创刊号。
19.林蔚文:《福建崇蛇民俗研究》,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0.李锦绣:《唐前期支度国用计划的纺制与实施(上)》,《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21.齐思和:《魏源与晚清学风》,《燕京学报》第39期,1950年12月。
22.《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一),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版。
23.严家理:《严复先生及其家庭》,《福建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
24.贝塔郎菲:《普遍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国外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
1.裴文中等:《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陈国强、叶文程、吴绵吉:《闽台考古》,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尤玉柱主编:《漳州史前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周国兴、张兴永:《元谋人——云南元谋古人类文化图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编:《河姆渡文化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裴安平、熊建华:《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福建省博物馆:《建国以来福建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载《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8.福建省博物馆:《五十年来福建省文物考古的主要收获》,《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9.《福建史前文化概论》,《福建文博》1990年增刊。
10.《福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收获》,《福建文博》2002年第2期。
11.曾凡:《关于福建史前文化遗存的探讨》,《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12.福建省博物馆、三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明市博物馆:《三明万寿岩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文博》2002年第2期。
13.尤玉柱等:《清流狐狸洞人类化石初步研究》,载《福建历史博物馆学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4.尤玉柱等:《福建清流发现人类牙齿化石》,《人类学学报》第8卷第3期。
15.严晓晖:《福建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与文化遗存之研究》,载《福建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6.吴春明:《闽江流域先秦两汉文化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5年第2期。
17.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组、福建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探掘报告》,《考古学报》1955年第10册。
18.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第四次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2期。
19.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厦门大学考古实习队:《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64年第12期。
20.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昙石山第六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6年第1期。
21.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昙石山遗址发掘新收获》,《考古》1983年第12期。
22.福建博物院:《闽侯昙石山遗址第八次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福建省博物院、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闽侯昙石山遗址2004年考古发掘报告》,见内部印行的《昙石山文化资料选集》。
24.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侯庄边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61年第1期。
25.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庄边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8年第2期。
26.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白沙溪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考古》1980年第4期。
27.福建省博物馆:《闽侯溪头遗址第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4期。
28.福建省博物馆:《福建闽侯黄土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29.陈龙等:《闽侯古洋商周时代印纹陶遗址》,《福建文博》1983年第1期。
30.曾凡:《福州浮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8年第2期。
31.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福清县东张镇白豸寺新石器时代遗址第22—39探方发掘报告》,《厦门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
32.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5年第2期。
33.福建省博物馆:《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7期。
34.林聿亮、郑辉:《浦城党溪牛鼻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福建文博》1990年第1期。
35.福建省博物馆、浦城县文化馆:《福建浦城石排下遗址的发掘》,《考古》1986年第12期。
36.《浦城县林化厂工地唐墓出土器物简介》,《福建文博》1987年第1期。
37.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建瓯和建阳新石哭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4期。
38.《闽北建瓯、建阳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61年第4期。
39.《福建建瓯县古文化遗址调查》,《江西文物》1990年第1期。
40.《建阳将口唐窑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90年第3期。
41.《福建崇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59年第11期。
42.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崇安城村遗址试掘》,《考古》1960年第10期。
43.福建省博物馆:《崇安城村汉城探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44.《崇安黄土隋唐墓清理简报》,《福建文博》1986年第1期。
45.杨琮:《福建崇安城村汉代城址出土的铁农具》,《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46.福建省博物馆等:《崇安汉城北岗一号建筑遗址》,《考古学报》1990年第3期。
47.福建省博物馆,光泽县文化局、文化馆:《光泽县古遗址与古墓葬的调查和清理》,《考古》1985年第2期。
48.陈颖华:《政和发现五代铜钟》,《福建文博》1984年第1期。
49.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闽东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59年第11期。
50.福建省博物馆:《武夷山市葫芦山遗址发掘简报》,未刊稿。
51.吕荣芳:《厦门灌口区临石寨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1958年第12期。
52.《福建惠安涂岭新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考古》1990年第2期。
53.尤玉柱:《东山海域人类遗骨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福建文博》1988年第1期。
54.徐起浩:《福建东山县大帽山发现新石器贝壳遗址》,《考古》1987年第2期。
55.庄锦清、林华东:《福建南安大盈出土青铜器》,《考古》1977年第3期。
56.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丰州狮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1年第4期。
57.《福建南安丰州狮子山东晋古墓(第一批)发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1977年第1期。
58.《福建永春金峰山唐墓》,《福建文博》1983年第1期。
59.黄汉杰等:《福建谷仓明器初论》,《福建文博》1997年第1期。
60.林朝:《金门富国墩贝冢遗址》,见台湾《考古人类学刊》1973年第33—34合刊。
6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考古》1974年第5期。
6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六)》,《考古》1979年第1期。
6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十)》,《考古》1986年第7期。
6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
65.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66.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年第1期。
67.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等:《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68.河南省博物馆等:《河南密县我沟北岗新石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1期。
69.甘肃省博物馆等:《1980年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7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71.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泗水尹家城第一次试掘》,《考古》1980年第1期。
72.刘敦愿:《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调查》,《考古学报》1958年第1期。
73.李家和等:《樊城堆文化初论》,《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
74.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考古》1961年第11期。
75.广东省博物馆:《广东东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61年第12期。
76.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等:《广西南宁地区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75年第1期。
77.江西省博物馆:《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
78.江西省博物馆等:《清江筑卫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6年第6期。
79.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地区陶瓷器几何拍印纹样综述》,《文物》1976年第9期。
80.游修龄:《对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出土稻谷和骨耜的几点看法》,《文物》1976年第8期。
81.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82.浙江省博物馆自然组:《河姆渡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83.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嘉兴马家浜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1961年第7期。
84.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学刊》(1931年)。
85.《江山县南区古遗址墓葬调查试掘》,《浙江省文物考古学刊》1981年号,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86.《试论吴城文化》,《文物集刊》第3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87.鄂博、崇文:《湖北崇阳出土一件铜鼓》,《文物》1978年第4期。
88.裴文中等:《贵州黔西观音洞试掘报告》,《古脊椎与古人类》1965年第3期。
89.朱非素、彭加策、刘德诚:《谈谈马坝石峡遗址的几何印纹陶》,《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90.黄宣佩:《关于良渚文化若干问题的认识》,《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
91.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南方民族考古》第1辑。
92.林公务:《福建境内史前文化的基本特点及区系类型》,载福建省博物馆编:《福建历史文化与博物馆学研究》,福建教育版社1993年版。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