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思:《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方克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李锦全:《人文精神的承传与重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精神》,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陈来:《传统与现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陈来:《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中国青年论坛》1989年第2期。
孙国珍:《儒家伦理道德与市场经济》,《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3期。
张岱年:《儒家伦理与企业道德》,《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8期。
杨明:《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程秀玲:《市场经济呼唤传统文化》,《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乔洪武、龙静云:《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江汉论坛》1997年第8期。
张德胜、金耀基:《儒商研究:儒家伦理与现代社会探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唐凯麟、罗能生:《冲突、契合、互补优化——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孔子研究》2000年第2期。
张辑:《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效应》,《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3期。
张洪波:《中国传统文化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高静文、王睿欣:《市场经济伦理的本质及其价值功能》,《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2期。
马云驰:《市场经济伦理秩序的思想文化资源》,《哲学研究》2007年第6期。
方国根、罗本琦:《略论儒家经济伦理的历史地位与现代价值》,《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5期。
王岩:《再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5期。
周道华:《传统义利观合理因素的现代意义新探》,《福建论坛》2000年第11期。
许玲:《传统义利观及其现代启示》,《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
谭玉萍:《传统义利观的当代审视》,《理论学刊》2007年第5期。
杨秀香:《诚信:从传统社会转向市场社会》,《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4期。
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
夏伟东:《论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张锡勤:《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
张芙华:《诚信:建构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石》,《求索》2004年第1期。
管宪平:《论传统诚信及其扬弃》,《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张怀承:《论中国传统道德的诚信精神及其现代意义》,《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于春梅:《试论传统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6期。
王永智:《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特点及其现代转换》,《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刘爽:《中国传统诚信道德的现代转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颜克亮:《从传统经典论勤政敬业的价值内涵》,《探索》2009年第3期。
袁哲:《中国传统勤俭思想与现代节约型社会建设刍议》,《长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王琳:《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对传统人本思想的吸收利用》,《理论导刊》1997年第1期。
许卫:《〈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当代财经》1998年第3期。
杨德盛:《〈三国演义〉与企业经营》,《现代企业》2001年第9期。
沈伯俊:《〈三国演义〉与经营之道》,《襄樊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潘宇:《韦伯经济伦理方法的社会心理学意义》,《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张绍学、吴清:《论儒学人格理论对现代企业家形象塑造的价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徐树英:《传统文化的诚信、和谐理念与企业文化构建——兼论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8期。
李艳:《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商场现代化》2007年2月(下旬刊)。
陈瑾瑜:《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企业文化构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年11月(中)。
陈凌:《信息特征、交易成本和家族式组织》,《经济研究》1998年第7期。
王军武:《家族企业不是落后的代名词》,《中国企业家》1999年第8期。
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何圣东:《家族传统、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的演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汪晓梦:《传统家族文化与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乡镇经济》2005年第1期。
周明生:《战国、秦汉时期国家干预思想的初步探讨》,《唯实》1984年第1期。
叶世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财政研究》1985年第4期。
周明生:《简论我国古代国家对经济管理手段的运用》,《求实》1989年第3期。
周明生:《试探中国古代国家管理经济的特征及其变化》,《经济评论》1993年第2期。
姚礼明:《试论古代中国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
石世奇:《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在当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许振洲:《试谈中国古代国家的经济—社会职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
聂志红:《中国古代的经济干预主义思想——〈管子〉“轻重论”》,《海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王来金:《“民主”与“民本”概念辩证》,《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林建华、田志闯:《“民本”与“民主”的对照与反思——再论中国政治文化中民主传统的缺失》,《理论学刊》2008年第8期。
余桂芳:《民本思想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史学月刊》2008年第10期。
刘泽华:《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炎黄春秋》2009年第4期。
张分田:《关于儒家民本思想历史价值的三个基本判断》,《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陈碧芬:《清初民本思想研究》(博士论文),云南大学2011年。
诸凤娟:《民本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现代转型》,《学术月刊》2012年第2期。
卢向国:《民主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探析》,《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邵汉明:《从传统治国方略说到以德治国》,《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温克勤:《我国历史上的“德治”和“法治”思想》,《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3期。
胡昌升:《关于“德治”的历史性思考》,《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丁原明:《从儒家的“德治”到“以德治国”——对“以德治国”的几点历史思考》,《理论学刊》2001年第6期。
龙静云:《以德治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高兆明:《中国古代“德治”发微》,《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李亚彬:《对我国古代德治的分析》,《哲学研究》2002年第4期。
安云凤:《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及其现代伦理价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陈寿灿、傅文:《儒家德治的思想内涵,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
李鸣:《依法治国与传统法文化的几点思考》,《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关健英:《先秦法家的法治精神内涵》,《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
宋洪兵:《论法家“法治”学说的定性问题》,《哲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戴者春:《“德主刑辅”思想对我国治国方略的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王鹏飞:《古代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及启示》,《理论探索》2007年第3期。
王发棠、张锡恩:《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性飞跃》,《东岳论丛》2014年第1期。
钱耿文、刘明波:《中国古代廉政制度浅析》,《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
刘守芬、王洪波、姜涛、陈新旺:《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卜宪群:《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及历史价值》,《中国监察》2006年第1期。
唐贤秋:《从传统廉政文化渊源谈为政之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崔延平:《略论古代廉政文化资源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吴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
黄义英、秦馨:《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构成分析》,《兰州学刊》2011年第6期。
颜克亮、陈洪娟:《传统文化中廉政思想的价值内涵》,《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付传:《官德建设视角下的传统廉政文化审视》,《红旗文稿》2012年第9期。
袁北星、问青松:《论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江汉论坛》2012年第12期。
孟鸿、张记国:《传统廉政文化对执政能力建设的启示价值》,《理论探索》2013年第5期。
孟祥才:《中国古代的防腐反贪与思想构建》,《山东教育》2014年第1期。
郭齐勇:《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武汉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张友谊、王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5期。
颜克亮:《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探索》2008年第4期。
孙金华、张国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陈鸿:《当代中国社会价值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李庆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统文化底蕴——兼论党的几代领导人的传统文化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6期。
黄凯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
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求是》2012年第12期。
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党的文献》2015年第1期。
丁守和:《关于传统道德的分解与继承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罗国杰:《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传统——关于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的一点思考》,《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1期。
陈代湘:《外儒内道——中国传统处世智慧》,《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莫尔高:《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道德建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徐柏才:《历史的视角: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再认识》,《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胡鸣铎、邢洪儒:《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严春友:《“精神家园”综论》,《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严春友、朱红文:《简论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唐凯麟:《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国现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唐凯麟教授访谈录》,《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4期。
郑晓江:《寻觅生活的意义与建构生命的价值——基于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视野的思考》,《南昌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王晓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构建的文化哲学之维》,《理论月刊》2012年第8期。
苏振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王松华、廖嵘:《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
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9年第1期。
厉无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意转化》,《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
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人民论坛》2010 年9月(下)。
丁丽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开发传统文化产业的结合路径》,《海峡法学》2011年第3期。
杨坤:《对立足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产业科技论坛》2011年第19期。
刘宇、张礼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本位基因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朱正威、王勇、梅红、吕晓宁:《论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王亚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典型对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理论与改革》2013年第5期。
王慧敏:《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基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王颖晖、张雪钰:《历史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创意扩散驱动机理研究》,《人文杂志》2013年第12期。
方克立:《经济全球化情势下的中华文化走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李存山:《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发展——兼论儒学在全球文化对话中的作用》,《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
胡经之:《中华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深圳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郝建平:《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天府新论》2006年第2期。
乐黛云:《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其对世界可能的贡献》,《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汤一介:《“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学术月刊》1997年第10期。
胡同庆:《佛教的社会理想——佛教伦理思想漫谈之二》,《道德与文明》1987年第1期。
蔡亚志:《宗教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以佛、道教为例》,《中国宗教》2007年第10期。
郭齐勇:《儒释道三教中的心理学原理》,《湖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费孝通、吴晗:《皇权和绅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曹国庆:《明代乡约发展的阶段性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
董建辉:《传统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的历史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张中秋:《乡约的诸属性及其文化原理认识》,《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林婷:《乡土社会秩序的现代性危机解读——从权威与秩序的角度透视》,《天府新论》2005年第2期。
李永刚:《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6年第1期。
董建辉:《“乡约”不等于“乡规民约”》,《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陈绍方:《清代地方乡村治理的传统特征》,《晋阳学刊》2006年第3期。
陈洪生:《传统乡村治理的历史视阈:政府主导与乡村社会力量的对垒》,《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贺雪峰:《中国传统社会的内生村庄秩序》,《文史哲》2006年第4期。
王玉亮:《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质》,《历史教学》2006年第9期。
骆正林:《中国古代乡村政治文化的特点——家族势力与国家势力的博弈与合流》,《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贺雪峰:《差序格局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李寒、李建斌、胡宜:《国家与乡村社会揉合下的宗族:一种历史的反思》,《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靳环宇:《社会管理创新的传统审视》,《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韩星:《寓治于教——儒家教化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12期。
杨宗科:《中国古代社会管理的基本经验》,《政法论丛》2013年第4期。
张雪红:《试论宋代社会教化的新特征》,《河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版。
刘柱彬:《略论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特质》,《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
张广修:《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毕天云:《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思想战线》2003年第4期。
冯尔康:《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李效民:《论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谈志林:《再造理论和我国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中国民政》2006年第1期。
黄辉祥:《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与村民自治的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路径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王冬梅:《从小区到社区——社区“精神共同体”的意义重塑》,《学术月刊》2013年第7期。
[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
[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
魏德东:《佛教的生态观》,《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何中华:《儒道“天人合一”与当代环境保护》,《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6期。
黄仕军、王忠春:《论“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智慧及现代性转化——兼评科技理性与人的发展》,《齐鲁学刊》2002年第1期。
张志宏:《关于生态伦理的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
方克立:《“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白奚:《儒家的人类中心论及其生态学意义:兼与西方人类中心论比较》,《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
赵芃:《道教的生态观及其现代意义》,《齐鲁学刊》2004年第4期。
刘沛林、申秀英:《诗意地栖居:和谐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境界》,《求索》2005年第12期。
赵玉:《儒、道、释:三种相异而互补的自然生态观》,《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文史哲》2007年第4期。
陈彩棉:《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郑丹凤:《海外学者对儒家生态思想的研究》,《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2期。
袁梅:《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伦理育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赵海月、王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性》,《理论学刊》2010年第4期。
贺少华:《传统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前沿》2010年第10期。
马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罗安宪:《道家关于生态文明的智慧》,《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8期。
洪修平:《佛教思想与生态文明》,《中国宗教》201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