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ing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 as the basic context, taking the image of Japanese people in film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observation of literature, film studies, aesthetics,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nd drawing on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is book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Japanese imag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and strives to reflect o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eople's perception of Japan through "foreign images" in the contex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t not only achieves a general view of the existence and changes of Japanese images in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Chinese film development, but also achieves personalized text analysis of typical film single films. The author also focuses on the origins of the image of Japanese peop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in the contex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Whether it is a writer in literary creation or a filmmaker in film produ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get rid of the position centered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so the screen image created by the film subject will carry a certain degree of "national thought" and "self-awareness", and these ideas and consciousnes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historical evolution, cultural chang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loseness and warmth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nd these factors also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shaping of the image of the Japanese in the film. Between phenomenon and essenc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image of Japanese peop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films in the context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AI翻译)
胡婷婷:(著)
胡婷婷,女,吉林大安人,吉林大学文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电影文学和网络舆情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1]孟庆枢:《继承、借鉴与创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思考》,《中日比较文学论集·续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段跃中:《当代中国人看日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3]余慕云:《香港电影的爱国主义传统——战前香港爱国电影概貌》,《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百年特刊》,中国电影年鉴社2005年版。
[4]张哲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乔晓英:《镜像与想象: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1930—2010)》,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齐隆壬:《台湾电影中的日本殖民记忆》,《当代华语电影论述》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6年版。
[7]陈惇、孙景尧、谢天振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杨乃乔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初稿)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10]电影检查委员会编:《电影检查工作总报告》,1934年版。
[11]阳翰笙:《逃亡 阳翰笙电影剧本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12]《现代汉语辞海》编委员会:《现代汉语辞海》,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编:《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张效林译,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版。
[14]首都《史学革命》编辑部编:《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1921—1967)》,1968年版。
[15]李少白:《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6]杨宁一:《了解日本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李玉:《中国的日本史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19]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20]林东泰:《新闻叙事结构有两种:话语结构与故事结构》,中华传播学会年会2009年版。
[21]国防部史政编译局译印:《香港·长沙作战》,《日军对华作战纪要丛书》,1987年版。
[22]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二卷、第三卷),香港次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版。
[24]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5]赵乐甡:《中日文学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6]李文:《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叶渭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想史》,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28]孟庆枢:《日本近代文学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9]吕元明、山田敬三:《中日战争与文学——中日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赵乐甡:《中日比较文学论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1]吕元明:《日本文学论释——兼及中日比较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靳明全:《中国现代作家与日本》,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3]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4]于长敏、宿久高:《中日比较文学论集——续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于长敏:《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漫笔》,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马良春、张大明等:《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37]严绍璗:《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文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8]王小秋、大庭修:《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9]陈惇、孙景尧等:《比较文学》,北京高教出版社1997年版。
[40]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41]孟繁华:《众神的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42]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4]刘中树:《东北学人现代文学研究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张福贵、靳丛林:《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49]饶芃子、王琢:《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0]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陈晓云:《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52]饶芃子:《比较文艺学论集》,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3]徐冰:《中国人的日本认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4]沈义贞:《影视批评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5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6]靳丛林:《东瀛文撷:20世纪中国文学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叶渭渠:《日本文学史》(全四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58]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陈荒煤、罗艺军:《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电影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61]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戴季陶:《日本论——了解日本的文化读本》,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
[63]董炳月:《“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4]张志彪:《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实践——以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为例》,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5]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8]周宪、刘康:《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9]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0]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71]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马伟业:《大野诗魂——论东北作家群》,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3]周斌:《电影历史与现实》,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4]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尹鸿:《当代电影艺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6]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77]沈殆炜:《电影的叙事》,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年版。
[78]杨远婴:《电影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
[79]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0]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1]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2]邵牧君:《电影新思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3]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84]李甦平:《圣人与武士:中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5]钟大丰、舒晓鸥:《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86]张中全:《当代中国电影的转型》,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
[87]吴小丽、张成杰:《苏俄电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8]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91]宋彦:《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2]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陆绍阳:《电影的斜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5]宋家玲:《影视叙事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96]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97]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99]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0]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01]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陈飞:《世界电影反派人物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104]吴菁:《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105]袁庆丰:《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06]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107]张秋:《历史的人质——个体命运在战争电影中的经典呈现》,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108]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冯佐哲:《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10]杨晓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111]宋彦:《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2]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3]胡德坤:《中国战争史(1931—1945)》,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4]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115]胡令远、徐静波:《近代以来中日文化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6]胡令远:《文明的共振与发展——中日文化关系研究》,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117]李法宝:《影视受众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8]李刚:《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文化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9]《钓鱼台档案》编写组:《钓鱼台档案(No.3):中日之间重大国事真相》,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120]《电影与观众》丛书编辑委员会:《社会电影观众》华艺出版社1988年版。
[121]白瑞雪:《寻找抗战经典影片幕后的故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22]毕英杰:《白描·铁证——日本随军记者镜头下的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0年版。
[123]边国立:《战争与和平:中国军事电影回眸》,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4]布衣:《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想象——当代中国影视流行剧中的女性呈现模式罪孽的报应:日本和德国的战争记忆与反思(1945—199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5]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6]曹顺庆:《比较文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27]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
[128]曹顺庆:《比较文学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9]陈大鹏:《世界战争电影》,军事谊文出版社2006年版。
[130]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31]丁亚平:《老电影时代》,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132]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1][日]青木正儿:《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梁盛志译,北京国立华北编译馆1942年版。
[2][法]让-马克·莫哈等:《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彭姝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5][日]小田岳夫、稻叶昭二:《郁达夫传记两种》,李平、阎振宇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6][美]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吕万和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8][日]伊藤虎丸、刘柏青、金训敏编(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选粹》,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日]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文学研究室译,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0][日]坂本太郎:《日本史概说》,汪向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1][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刘绩生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2][日]源了圆:《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郭连友、漆红译,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13][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日]竹内实:《解剖中国的思想——传统与现代》,郭兴工、黄英哲译,台湾前卫出版社1996年版。
[15][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6][日]津田道夫:《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程兆奇、刘燕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7][日]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丛林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加]诺思洛普·弗莱:《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孟祥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0][日]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21][苏]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魏边实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22][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英]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杨松锋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4][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论理、意识形态》,陈勇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郭青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美]范茜秋:《电影化叙事》,王旭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鲍玉珩、钟大丰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
[28][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29][苏]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30][德]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3——1960年以来》(上),郑再新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31][法]德拉热·吉格诺:《历史学家与电影》,杨旭辉、王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美]D.G.温斯顿:《作为文学的电影剧本》,周传基、梅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33][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4][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35][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6][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武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英]柯里·马克:《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法]泰西埃:《日本电影导论》,谢阶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0][日]岩崎允胤:《中日价值哲学新探》,王玉樑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1][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42][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张慧芝、张露璐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43][法]努瓦利耶:《社会历史学导论》,王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白睿文:《光影语言》,罗祖珍、刘俊希、赵曼如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46][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7][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青闰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年版。
[48][英]大卫·休谟:《人性论》,贾广来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9][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苏炳文译,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51][法]麦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2][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张效林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54][法]麦茨:《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5][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1]李登辉、小林よしのり:《李登辉学校の教え》,小学馆2001年版。
[1]凌海衡:《历史创伤的再现——大屠杀电影叙事的两种方法》,《文艺研究》2010年第1期。
[2]燕俊:《结构的意义:电影板块式叙事结构研究》,《电影评介》2009年第4期。
[3]王玉:《历史的背面——试析电影〈南京!南京!〉叙事视角的意义》,《电影评介》2009年第1期。
[4]张重岗:《〈海角七号〉的叙事纬语》,《华文文学》2009年第3期。
[5]胡牧:《从成长到胜利——“十七年”革命英雄主义电影美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名作欣赏》2009年第10期。
[6]王颖吉:《从传统电影到奇观电影——电影叙事模式变化及其前景》,《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
[7]李恒田:《近年来抗战题材电影叙事视角变化分析》,《文化与诗学》2008年第2期。
[8]徐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日本研究》1995年第3期。
[9]戴德刚:《新时期大陆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0]刘翠霞:《从后殖民记忆到后殖民想象——台湾电影中的日本书写》,《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11]赵春:《台湾电影中的日本情结》,《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2]刘文:《后殖民主义的书写——试论台湾电影的后殖民色彩》,《艺术世界》2014年第7期。
[13]庄佳颖:《寻找失落的恋人——台湾电影中的日本印象》,《台湾师大历史学报》2014年第6期。
[14]刘传鸿:《也谈鬼子》,《语言研究》2008年第4期。
[15]黄爱玲:《中国电影史上的黑洞》,《信报》2005年6月10日。
[16]杨健:《革命样板戏的历史发展》,《戏剧》1996年第10期。
[17]徐敏:《“样板戏电影”:电影工业、文本政治与献身者的国家仪式》,《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
[18]刘一凡、江沂:《“样板戏电影”拍摄回头看》(上),《档案春秋》2005年第10期。
[19]冯小宁、金天逸:《警惕法西斯——冯小宁谈〈紫日〉》,《电影新作》2001年第4期。
[20]段吉顺:《〈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合作记事》,《电影通讯》1982年第12期。
[21]张郁强:《从〈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看“佐藤风格”》,《电影艺术》1982年第11期。
[22]翟建农:《“样板戏电影”的兴衰──“文革电影”:20世纪特殊的文化现象》(一),《当代电影》1995年第3期。
[23]赵实:《创造辉煌攀登高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回顾》,《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24]李尔葳:《姜文与〈鬼子来了〉》,《电影新作》1999年第4期。
[25]夏榆:《冯小宁:拍了10年战争,最终“壮烈”了》,《南方周末》2005年第9期。
[26]陆川、高桥:《〈南京!南京!〉:黑白世界的人性挣扎》,《大众电影》2009年第9期。
[27]朱文奇:《东京审判与南京大屠杀》,《政法论坛》2007年9月。
[28]袁航:《必须为观众考虑——采访纪录片〈南京〉导演比尔·古登泰格》,《中国电视(记录)》2013年第6期。
[29]弘石:《“文革电影”备忘录》,《文化月刊》2006年第12期。
[30]陈奉林:《战后日本对台湾政策的来龙去脉》,《日本学论坛》2000年第12期。
[31]严绍璗:《文化的传递与不正确理解的形式》,《中国比较文学》1998年第4期。
[32]卢德平:《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33]张戈:《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之我见——看〈鬼子来了〉的一些思考》,《电影评介》2011年第5期。
[34]曾丽莉:《中国抗战影片中对日本的他者形象建构》,《电影文学》2011年第11期。
[35]王向远:《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36]王向远:《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37]倪骏:《历史的印痕——中国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世界知识》2005年第10期。
[38]刘璞:《论中国现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日本人形象》,《电影文学》2011年第6期。
[39]王利丽:《民族记忆与影像抒写——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7期。
[40]刘春林:《浅谈新中国大陆抗战电影中日本军人形象的变迁》,《青春岁月》2013年第11期。
[41]李云凤:《十七年时期大陆抗战题材影片的创作模式探究》,《电影文学》2008年第6期。
[42]陈播:《伟大时代中的中国抗战电影》,《当代电影》1995年第11期。
[43]刘舸:《海峡两岸当代中日战争书写比较》,《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44]少舟:《一部别开生面的影片——介绍日本反战士兵主演的〈东亚之光〉》,《电影创作》1995年第7期。
[45]谭春发:《中国的抗战电影》,《中外文化交流》1995年第6期。
[46]刘舸:《百年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演变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47]李雁南:《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8]苏奎:《娱乐·历史·记忆——冯小宁编导〈举起手来〉系列》,《文艺争鸣》2011年第4期。
[49]鲍焕然:《模式与意义:文化整体性视域中的“样板戏”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11期。
[50]巩宝荣:《中国电影:没有远虑必有近忧——由冯小宁〈举起手来〉说起》,《艺术评论》2005年第10期。
[51]于小植:《从电影〈举起手来〉丑化日本兵形象说起》,《电影文学》2006年第7期。
[52]徐刚:《一场未遂的历史对话——关于电影〈南京!南京!〉引发的争议》,《粤海风》2009年第9期。
[53]吴翔:《〈南京!南京!〉是一部好电影,好在人性——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研究员朱成山谈〈南京!南京!〉》,《电影》2009年第6期。
[54]黄鑫:《电影〈南京!南京!〉叙述视角分析》,《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55]陈日红:《如何叙写沉重的历史——浅谈电影〈南京!南京!〉的叙事维度》,《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56]卢晓云:《焦虑的叙述者——电影〈南京!南京!〉叙事策略分析》,《电影评介》2009年第9期。
[57]陈迪:《人性的拷问与民族情感——电影〈南京!南京!〉》,《电影文学》2009年第9期。
[58]王小平:《包容“他者”:中国电影艺术的新视阈——评陆川电影〈南京!南京!〉的差异化文化立场》,《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59]王汝虎:《主体的困境与找寻——从〈海角七号〉到〈艋舺〉的台湾电影》,《电影评介》2011年第12期。
[60]史博公:《新时期以来抗战电影述论(1979—2015)》,《当代电影》2015年第9期。
[61]边国立:《新中国抗战影视扫描》,《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2]李道新:《帝国的乡村凝视与殖民的都会显影——以1937年“满映”制作的“文化映画”〈光辉的乐土〉和〈黎明的华北〉为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63]王艳华:《“满映”与电影的国策思想宣传》,《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64]丁珊珊:《论“满映”的女明星形象及其文化内涵》,《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65]逄增玉:《“满映”影片中的殖民叙事与帝国主义美学》,《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
[66]逄增玉:《殖民主义电影机构的殖民性与现代性及其复杂纠结——对“满映”理事长甘粕正彦的历史考察》,《文艺争鸣》2015年第9期。
[67]逄增玉:《“满映”电影杂志的殖民主义宣传策略及其复杂性》,《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6期。
[68]王洪:《隐匿于文字后的历史真实——从〈满洲映画〉杂志看“满映”“国策电影”思想》,《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7期。
[69]王格格:《“满映”中的电影类型分析》,《艺术科技》2016年第4期。
[70]钟珊:《从抗日神剧的热播看消费社会历史建构的困境》,《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71]梁超:《“抗日神剧”的生存土壤与发展走向》,《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第5期。
[72]何天天:《抗战剧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从经典抗日剧到“抗日神剧”》,《新闻爱好者》2016年第2期。
[73]孙均桥:《“抗日神剧”的前世今生》,《军营文化天地》2013年第7期。
[74]贺纪乐:《“抗日神剧”剧情产制因素分析及其历史观思考》,《声屏世界》2015年第9期。
[75]谢逸:《抗日神剧带给我们的思考》,《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年第9期。
[76]西坡:《抗日老兵:最反感的就是抗日“神剧”》,《共产党员》2015年第9期。
[77]钱兆成:《抗日神剧,何以成了笑料?》,《文学报》2013年第6期。
[78]范国英:《试论〈紫日〉的人文关怀——兼论影视对大学生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2期。
[79]冯小宁:《警惕法西斯——冯小宁谈〈紫日〉》,《电影新作》2001年第8期。
[80]刘力超:《以〈紫日〉为例谈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影视鉴赏中的作用》,《电影评介》2008年第7期。
[81]李彦:《〈紫日〉得奖夏威夷》,《大众电影》2002年第1期。
[82]王卓明:《那一脉历史的容颜——关于电影〈紫日〉》,《当代电影》2001年第7期。
[83]焦仕刚:《美丽人性的一首赞歌——电影〈紫日〉赏析》,《现代语文》2003年第2期。
[84]陈美霞:《〈海角七号〉与台湾电影产业》,《艺苑》2009年第1期。
[85]郭亮亮:《〈海角七号〉:台湾身份的认同和确认》,《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86]葛娟:《〈海角七号〉戏剧化叙事风格论析》,《电影文学》2010年第3期。
[87]吴丽芬:《“海角派青春电影”对台湾本土文化生态的救赎——以〈海角七号〉为例》,《东南传播》2009年第5期。
[88]王璟:《论台湾本土电影中的后殖民元素——以〈海角七号〉为例》,《电影文学》2002年第12期。
[89]吴闻博:《〈海角七号〉:台湾电影文化的转型尝试》,《电影艺术》2009年第5期。
[90]常丽平:《包容中的守望、追寻与迷失——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电影文学》2009年第5期。
[91]王莉:《等待·回归·寻找——由〈海角七号〉浅谈台湾人的飘零感》,《电影评介》2009年第7期。
[92]陈迪:《论台湾本土电影〈海角七号〉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电影文学》2009年第5期。
[93]赵茜:《对日本殖民的不同记忆——以〈多桑〉和〈鬼子来了〉为例》,《焦作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94]饶军:《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之我见》,《电影评介》2006年第8期。
[95]钱庆国:《新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故事片形态演变》,《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96]唐雷、林春田:《影视反派人物的喜剧化》,《电影文学》2007年第13期。
[97]刘辉:《香港电影研究的现状分析》,《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98]许乐:《1979—2005年香港警匪电影创作扫描》,《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3期。
[99]陈犀禾、刘宇清:《华语电影新格局中的香港电影——兼对后殖民理论的重新思考》,《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100]列孚:《2007:香港电影及其于中国电影文化新格局中的因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101]少舟:《一部别开生面的影片——介绍日本反战士兵主演的〈东亚之光〉》,《电影创作》1995年第3期。
[102]谭春发:《中国的抗战电影》,《中外文化交流》1995年第6期。
[103]黄钟军、侯孝贤:《“前新电影”时期作品中的城乡二元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04]傅书华:《林道静余永泽形象意义的再解读》,《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
[105]张东钢:《新中国电影人物的变迁——现实主义电影表演创作美学原则的流变历程》,《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106]刘民:《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人物造型的嬗变分析》,《当代电影》2012年第9期。
[107]张慧竹:《中国电影人物创新衰落》,《电影新作》2007年第3期。
[108]孙慰川:《秉持写实主义精神谋求美与真的统一——读侯孝贤的“悲情三部曲”》,《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109]苏冰:《资产阶级政治软骨病思想幼稚病患者——“假洋鬼子”形象辨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
[110]万晓高:《反面人物悲剧性探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111]姚定一:《“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质疑》,《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112]诸葛明:《反面人物的“让躲迎矮背”》,《戏剧艺术》1978年第4期。
[113]海阔:《幕后叙事者:样板戏电影的颠覆与重构》,《电影文学》2008年第5期。
[114]Chris Berry:《文革“样板戏”电影中的颜色》,《戏曲艺术》2012年第8期。
[115]左丹丹:《“国族神话”的建构与消解——论大陆抗战电影(1949—2013)的历史变迁》,《文艺评论》2014年第2期。
[116]《“抗日战争电影”座谈会发言摘要》,《当代电影》1995年第11期。
[117]张慧瑜:《“现代”主体的浮现与历史记忆的改写——以“幻灯片事件”〈鬼子来了〉〈南京!南京!〉为例》,《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118]姚汝勇:《纯真年代里的“红色类型片”——重读“十七年”抗战电影》,《福建艺术》2005年第11期。
[119]付传海:《从〈共赴国难〉到〈金陵十三钗〉——20世纪30年代初抗战电影与当代抗战电影现实主义比较》,《美与时代》(下)2014年第5期。
[120]孙俊华:《鬼性与人性:关于“鬼子叙事”的检讨》,《电影文学》2009年第11期。
[121]边国立:《黄河在怒吼——新中国抗日战争电影主题巡略》,《电影新作》2005年第6期。
[122]马潇:《主旋律电影的“今世前生”——简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旋律电影的流变》,《当代文坛》2011年第1期。
[123]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124]林黎胜:《电影叙事研究与电影叙事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25]韩琛:《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
[126]苗壮:《“十七年”抗战电影史观与类型化研究》,《当代电影》2016年第1期。
[127]游晓光、黄瑞璐:《新中国抗战电影述论(1949—1978)》,《当代电影》2015年第9期。
[128]颜汇成、姜庆丽:《香港抗战题材电影论述》,《当代电影》2015年第9期。
[129]胡建红:《姜文作品〈鬼子来了〉叙事特征之探微》,《电影评介》2011年第5期。
[130]李跃庭:《生存意识与历史记忆——从小说〈生存〉到电影〈鬼子来了〉》,《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4期。
[131]余琼:《历史创伤记忆的影像表述——“中国梦”视阈下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当代电影》2014年第7期。
[132]田利兰:《从两部电影剖析南京大屠杀血泪史》,《电影文学》2014年第4期。
[133]邴静怡:《南京大屠杀影像中外传播的困境——以〈南京!南京!〉〈拉贝日记〉〈金陵十三钗〉为例》,《视听》2014年第2期。
[134]严前海:《欧美与中国电影中的“后屠杀”叙事》,《文艺研究》2010年第1期。
[135]路璐:《性别元素叙事视角与话语逻辑——西方批评视野中的〈金陵十三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136]卢晓云:《焦虑的叙述者——电影〈南京!南京!〉的叙事策略分析》,《电影评介》2009年第9期。
[137]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
[138]林黎胜:《电影叙事研究与电影叙事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139]海阔、罗钥屾:《电影叙事空间文化研究范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40]陆绍阳:《“影戏”传统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41]邵岩:《〈新宿事件〉成龙被“毙”》,《电影世界》2009年第8期。
[142]木卫二:《尔冬升的两难〈新宿事件〉》,《电影世界》2009年第7期。
[143]秋雁:《〈稻草人〉:荒诞笔法书写悲情历史》,《新京报》2005年8月12日。
[144]张人捷:《平庸年代——看电影〈东京攻略〉》,《大众电影》2000年第3期。
[145]张璐:《人性抑或国民性——〈新宿事件〉观后感》,《电影评介》2009年第12期。
[146]杨健:《革命样板戏的历史发展》,《戏剧》1996年第10期。
[147]刘舸:《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日本人形象”比较》,《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148]林慧频:《台湾香港当代文学中日本人形象比较》,《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6期。
[149]尔冬升:《新宿事件》,《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9年第6期。
[150]徐舸:《日本对香港统治方式评析》,《民国档案》1997年第11期。
[151]丁钢:《日本殖民教育与香港:一个比较分析》,《教育评论》2006年第12期。
[152]曹必宏:《日据时期的香港殖民教育》,《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8期。
[153]李以庄:《香港电影与香港社会变迁》,《电影艺术》1994年第5期。
[154]颜汇成:《香港抗战题材电影述论》,《当代电影》2015年第3期。
[155]吴辉:《香港日本研究现状》,《日本研究》1993年第5期。
[156]刘芳:《从历史到电影:〈赛德克·巴莱〉与〈南京!南京!〉的抗日想象对比》,《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7期。
[157]刘翠霞:《从殖民记忆到后殖民想象——台湾电影中的“日本书写”》,《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58]尹鸿:《当代中国文化的影像多棱镜——关于中国抗战题材影视创作的对话》,《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159]陈犀禾:《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160]杨一:《光影中的日本情结与本土意识——21世纪台湾纯爱电影浪潮》,《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161]韩琛:《后殖民乡愁:当代台湾电影的日本想象》,《东方论坛》2012年第2期。
[162]刘文:《后殖民主义的书写——试论台湾电影的后殖民色彩》,《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第4期。
[163]翟建农:《“样板戏电影”的兴衰——“文革电影”:20世纪特殊的文化现象》(一),《当代电影》1995年第3期。
[164]陈犀禾:《六十年来台湾电影的“国族”想象》,《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
[165]鲍焕然:《模式与意义:文化整体性视域中的“样板戏”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11期。
[166]艾明江:《伤痕与暧昧:台湾人心中的日本想象》,《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年第7期。
[167]颜士梅:《台湾“日本情结”的形成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
[168]武晓茏:《台湾的“日本情结”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
[169]尚道:《台湾电影笔记(上)》,《台声》2007年第4期。
[170]赵春:《台湾电影中的日本情结》,《齐鲁艺苑》2010年第8期。
[171]曹娟:《新十年台湾电影中的身份认同》,《电影文学》2012年第11期。
[172]弘石:《“文革电影”备忘录》,《文化月刊》2006年第12期。
[1]马宁:《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
[2]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5年。
[3]张芳馨:《中国电影的对比叙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3年。
[4]张志彪:《中国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文学院,2007年。
[5]王艳华:《“满映”与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殖民化电影研究——以导演和作品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周营:《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4年。
[7]杨菊:《中国左翼电影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年。
[8]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5年。
[9]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10]王祯:《滥觞的大片——〈日本间谍〉的历史文化研读》,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8年。
[11]张宛初:《建国后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辽宁大学,2014年。
[12]王恒:《嬗变的历史影像》,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3]娄洁:《建国以来,中国战争电影中的外国人形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13年。
[14]台丽静:《郭沫若与日本——从文化交流与日本认识的角度》,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年。
[15]雷晓丽:《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6]杜宜浩:《何非光抗战电影研究(1937—1945)》,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6年。
[17]凌思娟:《日本纯爱电影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2年。
[18]杨晓青:《文本分析与传播方式研究:中日关系蜜月期中国银幕上的日本电影(1978—1989)》,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9]高小健:《重论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0]朱冰:《中国电影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形象——抗日战争集体记忆的视角》,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2年。
[21]王丽娟:《中国电影艺术的现代转型——论80年代中国电影思潮的流变》,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2]王晓芳:《从样板戏到样板戏电影》,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3]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24]许海燕:《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电影文学研究(1990—2005)》,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
[25]俞洁:《“十七年”中国反特电影的类型研究(1949—1966)》,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2年。
[26]杨燕青:《论谢晋电影中的另一极——谢晋电影中的反面角色》,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7年。
[27]隋志强:《南京大屠杀电影的叙事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8]聂明群:《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9]李哲:《南京的无奈——南京大屠杀在中国电影中的影像呈现》,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年。
[30]吴婷:《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1]田怡:《南京大屠杀题材类电影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工商大学,2013年。
[32]许涵:《血色南京的影像表述》,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3]王雁:《论台湾电影的国族认同观之变迁》,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11年。
[34]朱水兵:《新世纪以来的台湾小清新电影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5]庞昊:《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想象与探询(2008—2012)》,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36]王永佳:《试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浅析近三十年香港电影》,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13年。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