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cinema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Chinese-themed film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Hollywood film industry, not only in considerable number, but also in diverse genres, and the image of China as the other has constituted a very prominent phenomenon of Hollywood film image. On the surface, Hollywood's image of China always seems to oscillate between the poles of affirmation and denial, and a chaotic image genealogy appears in the history of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n a deeper examination, Hollywood shows more negative tendencies such as caricature, demonization and ugliness in the expression of Chinese images between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 and is full of pride and prejudice between the intersecting levels of race, gender and politics shown by flickering mirror images. Hollywood films and American realpolitik are often intertextual and have distinct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book attempts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image problem in Hollywood films, so as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of the Chinese image in films.(AI翻译)
吴卫华:(著)
吴卫华,男,1965年10月出生,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兼任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影视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各1门。2014年、2017年分别被授予“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
(一)主要参考专著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2][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法]雷吉斯·迪布瓦:《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李丹丹、李昕晖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法]路易斯·乔丹·米恩:《一个西方艺人的东方印象》,王鹏译,南京出版社2009年版。
[5][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美]爱德华·赫尔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多米尼克·士风·李:《晚清华洋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美]弗雷德里克·S.西伯特等:《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于殿利、陆日宇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14][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吉姆·赫尔姆:《外交与威慑:美国对华战略》,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16][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7][美]里克·杰·多林:《美国与中国最初的相遇——航海时代奇异的中美关系史》,朱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18][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19][美]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美]乔舒亚·库柏·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2][美]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3][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4][美]斯坦利·巴兰:《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美]陶乐赛·琼斯:《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邢祖文、刘宗琨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26][美]亚瑟·史密:《中国人德行》,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27][美]约翰·贝尔顿:《美国电影美国文化》,米静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8][美]詹姆斯·沃克:《美国广播电视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美]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美国的中国形象》,姜智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0][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意]利玛窦、[法]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英]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英]简·斯托克斯:《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6]邓鹏:《近观美国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都文伟:《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8]端木义万:《美国传媒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0]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1]高小刚:《北美华人中的故国想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何建平:《好莱坞电影机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3]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1995—2005》,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44]何兆武:《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上、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黄兴涛、杨念群:《西方的中国形象丛书》,中华书局2006年版。
[46]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姜智芹:《傅满洲与陈查理——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蓝爱国:《好莱坞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李麟、乔琰:《东方人与西方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52]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李希光、刘康:《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55]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6]李显杰、修倜:《电影媒介与艺术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7]李小兵等:《美国华人:从历史到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8]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9]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60]刘登阁:《全球文化风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2]刘明:《博弈:冷战后的美国与中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刘志光:《东方和平主义:缘起、流变及走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4]卢小永:《美利坚风雨二百年丛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版。
[65]卢燕等:《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吕浦等:《“黄祸论”历史资料选辑》(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67]罗岗、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明安香:《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9]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0]饶芃子:《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施袁喜:《美国文化简史》(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72]石长顺:《电视传播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3]石长顺:《电视文本解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史景迁:《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温洽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75]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6]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7]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8]王北固:《好莱坞的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9]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0]王岳川:《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魏柳南:《中国的威胁?》,王宝泉、叶寅晶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82]许明龙:《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3]尹鸿、李彬:《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86]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张庆松:《美国百年排华内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9]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是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0]周观武:《民国影坛风云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1]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2]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3]周宁:《2000年西方看中国》(上、下),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94]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5]周宁:《中国形象:西方学说与传说丛书》,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
[96]朱汉民、肖永明:《杜维民: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二)主要参考论文
[1][美]查尔斯·莱昂斯:《打倒种族主义电影——亚裔美国人抗议影片〈龙年〉(1985)始末》,李时译,《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2][美]查尔斯·莱昂斯:《打倒种族主义电影——亚裔美国人抗议影片〈龙年〉始末》,《世界电影》2004年第3期。
[3][美]里克·屈尔:《上海“手势”:好莱坞全球市场输出与“扭曲”的中国形象》,孙绍谊、李玉涵译,《上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4]蔡春华:《东洋迷梦:西方视野中奇异的“他者”》,《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5]藏策:《后殖民主义与中国语境》,《南开学报》2001年第3期。
[6]陈爱敏:《“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建构》,《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7]陈定家:《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
[8]陈红梅:《意识形态话语与奇观呈现——从〈泰坦尼克号〉到〈红河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9]陈君静:《关于美国“丢失中国”的讨论及其影响》,《宁波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0]陈辽:《还是鲁迅对赛珍珠〈大地〉的评价正确》,《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6期。
[11]陈雅浈:《美国电影对于中国风味的再现》,《世界电影》2002年第4期。
[12]陈炎:《中国大陆的意识形态格局及其转化模式》,《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13]陈振明:《正确看待当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观点》,《岭南学刊》1996年第6期。
[14]程爱民、张瑞华:《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
[15]代迅:《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迁移》,《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16]丁顺茹:《论西方传教士在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广州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17]段义权:《1840—1899年: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8]方汉奇:《美国记者的爱恨中国情结——对100年来美国记者有关中国报道的回顾与反思》,《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19]葛桂录:《西方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误读阐释》,《淮阴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20]龚新琼:《跨文化传播中的他者定型》,《理论观察》2006年第4期。
[21]谷士刚、卢黎歌:《从〈东方学〉看后殖民主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2]顾钧:《论赛珍珠建构中国形象的写作策略》,《江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3]关武:《略论美国辱华电影的滋生和泛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4]官濛、杨舒:《镜与影: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及其变迁》,《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25]郝素玲:《评1931年中国人用英文撰写的关于赛珍珠〈大地〉的两篇书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26]何大进:《略论早期美国赴华传教士的鸦片贸易观》,《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
[27]何大进:《辛亥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对袁世凯的选择》,《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8期。
[28]何建平:《论好莱坞商业机制形成的文化/社会基础(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6月。
[29]何建平:《论好莱坞商业机制形成的文化/社会基础(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1月。
[30]胡大平:《他者: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一个新的支点?》,《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1]胡铁强:《后殖民语境中“他者”的双重建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2]胡晓琴:《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传教士的在华活动》,《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
[33]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
[34]纪启明、李明:《〈大地〉中的中国情结》,《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5]纪振奇、谢俊美:《翁同龢与近人教案及在华传教士的交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6]贾林华:《〈大地〉: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原生态艺术再现》,《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37]江玉琴:《后殖民主义批评在中国的讨论热点追踪及其探析》,《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8]姜玢:《凝视现代性: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文化与好莱坞因素》,《史林》2002年第3期。
[39]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
[40]焦国标:《值得商榷的“妖魔化”——评李希光先生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和〈再论“妖魔化”中国〉》,《国际新闻界》1997年6月。
[41]金冠军、冯光华:《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兼论传播中的“妖魔化”现象》,《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42]金秀芳:《“理想化”与“妖魔化”——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德国研究》2002年第1期。
[43]蓝爱国:《意识形态时代的文化表情——当代“政治异质书写”与民间立场的关系》,《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4]冷满冰:《土地,种族延续的根基——谈〈大地〉对“中国本质存在”的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7期。
[45]黎煜:《撒旦与家臣——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
[46]李夫生:《后殖民批评中的理论盲点》,《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47]李世涛:《还原意识形态的运作过程——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48]李希光:《再论“魔化中国”》,《国际新闻界》1997年5月。
[49]李喜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传教士在华的文化活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0]李一鸣:《银幕谎言:好莱坞电影中妖魔化的华人形象》,《大众电影》2002年第4期。
[51]李元书:《意识形态与政治社会化》,《学习与探索》2002年5月。
[52]林丰民:《〈一千零一夜〉中的东方形象与对他者的想象》,《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53]刘康、金衡山:《后殖民主义批评:从西方到中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54]刘柯兰:《美国电影生态变迁中的中国形象解读》,《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5]刘文:《美国电影的政治意识形态秘密与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6]刘晓红:《隔膜·冲突·融合——〈喜福会〉的跨文化审视》,《思想战线》1998年第9期。
[57]刘艳:《傅满洲——西方社会妖魔化中国的形象巅峰》,《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8]陆道夫:《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5月。
[59]陆薇:《从话语的消失看〈喜福会〉中主体的重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0]罗大正:《传教士东来与西学传播》,《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61]罗志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62]骆贤凤:《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迁移》,《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63]孟庆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妖魔化”》,《争鸣空间》2002年第9期。
[64]欧力同:《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人文杂志》1994年第5期。
[65]潘志明:《金斯顿小说〈孙行者〉中阉割的双重批评功能》,《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66]盘剑:《商业与政治:中国电影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时代选择》,《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7]戚国华:《复杂的凝视:〈庭院里的女人〉》,《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8]乔木:《对美国新闻媒体影响中美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论坛》2001年第6期。
[69]沈庆利:《虚幻想象里的“中西合璧”——论林语堂〈唐人街〉兼及“移民文学”》,《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70]沈义贞:《塑造国家形象:影视艺术的新使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1]生安锋:《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
[72]宋明炜:《后殖民理论:谁是“他者”》,《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
[73]宋明炜:《后殖民理论:谁是“他者”》,《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
[74]苏东晓:《认同的想象——略谈几部电影的西方他者视角》,《南方文坛》2000年6月。
[75]孙珉:《成龙电影与文化认同》,《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11—12期。
[76]谭惟:《飞龙再生——好莱坞语境下当代港台电影的文化西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7]汤开建、张 照:《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
[78]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
[79]汪朝光:《泛政治化的观照——中国影评中的美国电影(1895—1949)》,《美国研究》1996年第2期。
[80]王桂芬:《赛珍珠与东西方文化》,《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6期。
[81]王蔚、屈涛:《“妖魔化”与〈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前沿》2007年第2期。
[82]王晓红、李丽瑶:《“大地”托起“珍珠”、“珍珠”辉映“大地”——刍议赛珍珠及其代表作〈大地〉》,《学术交流》2004年第9期。
[83]王晓华:《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历史反思》,《浙江学刊》1995年第1期。
[84]王艳芳:《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2期。
[85]王岳川:《东西方文化视界中“后殖民主义”》,《中国音乐》1995年第1期。
[86]卫景宜:《美国主流文化的“华人形象”与华裔写作》,《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
[87]吴邦江:《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西方传教士》,《史学集刊》1997年第3期。
[88]吴宏凯:《海外华人作家书写中国形象的叙事模式——以严歌苓和谭恩美为例》,《华文文学》2002121(总第49期)
[89]肖欢:《媒体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与影响——兼评中美关系中的媒体因素》,《国际论坛》2000年第5期。
[90]肖路:《华语电影——中美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91]肖同庆:《早年纪录片里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
[92]薛伟中:《美国的中国形象与华裔美国文学》,《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93]颜纯钧:《论中国电影与中国政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94]杨金才:《文化对话与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12期。
[95]杨乐强:《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探析》,《江汉论坛》2000年第3期。
[96]杨乃乔:《后殖民主义还是新殖民主义——兼论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到东方主义的崛起》,《人文杂志》1999年第1期。
[97]杨新美:《拨开迷雾看“中国形象”潮起潮落》,《科学时报》2007年4月5日第 B02版。
[98]姚君伟:《近年中国赛珍珠研究回眸》,《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4期。
[99]姚君伟、张丹丽:《论赛珍珠笔下的王龙的负疚感——〈大地〉人物论之二》,《镇江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100]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101]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02]尹鸿、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当代电影》2001年第4期。
[103]俞祖华:《近世来华西人视野里的两种中国人形象》,《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4]袁书:《美国语境中的功夫片解读:从李小龙到成龙》,徐建生译,《世界电影》2005年第1期。
[105]袁霞:《从〈喜福会〉中的“美国梦”主题看东西文化冲突》,《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06]张其学:《媒介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当代形态》,《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107]张其学:《试析后殖民主义反文化霸权的策略》,《东岳论丛》2004第5期。
[108]张秀玲:《浅议意识形态的功能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109]赵景来:《关于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学术界》2001年4月。
[110]周观武:《略论美国辱华影片的衰退和消歇》,《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11]周宏:《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12]周宁:《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戏剧》2002年第3期。
[113]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问题与领域》,《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
[114]周锡山:《电影〈庭院里的女人〉述评》,《镇江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
[115]周韵:《试论〈印度之行〉的后殖民倾向》,《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16]朱爱莲:《〈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中国形象——纪念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四百周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17]朱锋:《“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美国“意象”的由来》,《美国研究》2005年第3期。
[118]朱刚:《排华浪潮中的华人再现》,《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19]朱刚:《政治词语、词语政治——一个赛义德后殖民主义个案研究》,《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
[120]朱辉军:《文艺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多重角色》,《文艺报》2007年4月7日第003版。
[121]朱坤领:《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对〈大地〉三部曲的女性主义解读》,《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22]朱希祥:《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的三个男主角解读》,《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23]祝远德:《屈辱的印记,扭曲的形象——对John Chinaman的文化解读与反思》,《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三)主要英文文献
[1]Cailin Romano,Nation,01/24/2000,Vol.270 Issue 3 WHO OWNS THE FOURTH ESTATE?
[2]Darel Paul,“Sovereignty,”Sovereignty,Survival,and the Westphilian Blind All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99),No.25.
[3]Elizabeth Noelle-Neumann,The Spiral of Silence: 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Univer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4]Iver B.Neuman and Ole Waever,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sters n the Making? Routledge,1997,Introduction.
[5]Jeffery Checkel,“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World Politics(1998).
[6]John G.Ruggie,Constructing the World Polity,Pluteledge,1998.
[7]John Mearsheimer,“A Realist Reply,”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5),20.
[8]John 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1994\ 1995),No.19.
[9]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0]Myers,S.L.(1999.May 8).Death reported,The New York Times.
[11]Nicholas G.Onuf,World of Our Making: 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89.
[12]Peter J.Katzenstein,Robert Keohane,and Stephen D.Kraser eds.,Exploration and Cons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Cambridge,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90).
[13]Richard K.Ashley,“The Poverty of Neorealism,”International Oganization,Spring 1984.
[14]Robert O.Keohane,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15]Roxanne Lynn Doty,“Aporia: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AgentStruchute Problematiqu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Eu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97),No.3.
[16]Students don't understand democracy?Look to journalism education,Clearing House,Jan/Fed96,Vol.69 Issue 3,David L.Martinson.
[17]Vendulka Kubalkova,Nicholas Onuf,Paul Kowert,ed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a Constructed World(Armonk,NY: M.E.Sharpe,1998).
(四)主要参考影片
《紫禁城》
《偷渡者》
《龙种》
《齐格菲歌舞团》
《黑玫瑰》
《扬子江事件》
《生死恋》
《四万万人民》
《港澳轮渡》
《香港之行》
《老子博士的七张脸》
《龙胆虎威》
《杀死比尔》
《解放军占领巴黎》
《武先生》
《炙手可热》
《天路历程》
《新西兰大地震》
《冒险中国之旅》
《圣保罗号炮艇》
《飞虎娇娃》
《六福客栈》
《山路》
《北京55日》
《地道战》
《末代皇帝》
《功夫之王》
《太阳帝国》
《上海快车》
《迷途之岛》
《中国战事》
《香港》
《征服者》
《北京故事》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战云》
《苏丝黄的世界》
《猪排山》
《角斗士》
《珍珠港》
《爱丽丝漫游仙境》
《龙珠》
《纽约的秋天》
《血仍未冷》
《生死格斗》
《黑衣人3》
《云图》
《生化危机5》
《僵尸世界大战》
《致命信件》
《邮政恐怖分子》
《黄与白》
《功夫熊猫》
《艺伎回忆录》
《龙争虎斗》
《战争艺术》
《撞车》
《蝙蝠侠:侠影之谜》
《暗物质》
《残花泪》
《中国盒子》
《尖峰时刻2》
《上海正午2》
《花木兰2》
《龙子》
《面纱》
《黄石的孩子》
《西藏七年》
《吃一碗茶》
《消失的地平线》
《颍州的孩子》
《北京五十五天》
《阿甘正传》
《蝴蝶君》
《明日帝国》
《超级战舰》
《环形使者》
《敢死队2》
《钢铁侠3》
《环太平洋》
《致命武器4》
《乒乓特种兵》
《十三罗汉》
《007明日帝国》
《热带惊雷》
《死亡游戏》
《非常人贩》
《127小时》
《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
《尖峰时刻3》
《阎将军的苦茶》
《喜福会》
《大班》
《情人》
《庭院里的女人》
《卧虎藏龙》
《南京》
《红色角落》
《达赖的一生》
《北京快车》
《中国在反击》
《生死格斗》
《龙种》
《碟中谍3》
《龙之吻》
《防弹武僧》
《007:大破天幕杀机》
《大鱼》
《太极侠》
《变形金刚4》
《上海红美丽》
《致命罗密欧》
《迈阿密风云》
《上海之吻》
《霹雳娇娃》
《李小龙传奇》
《尼克松》
《幸福终点站》
《间谍游戏》
《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
《狼犬丹尼》
《霹雳娇娃2》
《太阳帝国》
《上海正午》
《花木兰1》
《大地》
《龙年》
《南京梦魇》
《小活佛》
《美国往事》
《中国门》
《黄手帕》
《代号46》
《红美丽》
《古墓丽影2》
《木乃伊3》
《燕尾服》
《邻家特工》
《伯爵夫人》
《赤色黎明》
《碟中谍5》
《安娜与国王》
《伯爵夫人》
《谍海风云》
《雪花与秘扇》
《满洲候选人》
“傅满洲电影系列”
《环游地球八十天》
《毛的最后一位舞者》
《功夫梦》
《神奇四侠2》
《华尔街2》
“陈查理电影系列”。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