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李晓灵,王晓梅
2016-05-01
978-7-5161-7808-9
329千字
电影评论 中国 现代
中国电影因其独特的建构与想象,成为国家形象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的影像话语和系统的媒介建构,沉淀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记忆,并凝聚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自我民族史志之一。中国电影国家形象的想象与建构基于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式的建模。它以1978年新时期以来的35年(1978年-2013年)作为时间区间,以11大国际电影节获奖为标准,表现为“人像”(艺术形象、明星形象、导演形象为主)、“族像”(藏族形象为典型)、“空间形象”(以村落形象、县镇形象和台湾形象为构成的区域形象,以及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形象为主干)、“符号形象”(以场景符号、语言符号和音乐符号为主)和“产业像”(由产品数量、票房、市场占有率和管理体制等构成)为内容的整体建构。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凸显了影像化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特殊维度。其中,中国/世界、东方/西方、我者/他者、被凝视/凝视、女性/男性、少数/主流以及客体/主体是主要的关系模式,同时,权力、认同和传播是深层的动因所在,而想象和建构则是永恒的命题。
张晓飞
2018-05-01
978-7-5203-2392-5
215千字
电影评论 中国 20世纪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和电影批评是中国艺术史和电影史,乃至政治文化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相关研究也持续了80多个春秋。本书立足于当下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从文化研究视角对“左翼影评”这一现象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梳理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阐发其中蕴涵的政治文化、主体文化、审美文化思想,突出对其“国族话语”“启蒙话语”“影像话语”等权力话语意义生成的开掘。在坚持唯物史观充分肯定“左翼影评”历史合法性的同时,本书对其现代性表征作出理性概括,并反思其历史局限性,尝试建构左翼电影理论批评的体系化科学化形态。
巴丹
2018-06-01
978-7-5203-0973-8
159千字
电影事业 产业发展研究 中国
本书以新媒体技术及其产业实体逐渐渗入电影产业为研究主线,通过对电影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的产业环节变革,以及相关的各个环节的产业组织形态、结构演变的分析研究,找到传统电影产业的转型之道。通过对产业融合的线性梳理,以电影产业中制片、发行、放映三个基本环节,以及电影产业链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电影产业的新媒体化过程和新媒体化过程中产业环节及产业链发生的变革,回答了中国电影产业转型的动因、转型过程、转型方向等系列问题,指出了我国电影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缘由和先天的不足,充分论证了如何在继承传统的优良作风下,与新媒体及互联网形成优势互补,在政策的支持下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建出具有中国自己品牌的优质电影和相关的事业链,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可行性建议。
吴卫华
2017-10-01
978-7-5203-1654-5
525千字
好莱坞 电影评论 国家 形象 研究中国
在一个多世纪的美国电影史上,中国题材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数量可观,而且体裁多样,作为他者的中国形象已然构成了好莱坞电影形象的一个十分突出现象。表面看来,好莱坞的中国形象似乎总是在肯定和否定两极之间跳荡摇摆,生产与传播史上显现出了混乱的形象谱系。而深层次审视,好莱坞在集体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对中国形象表现上却更多呈现出了漫画化、妖魔化和丑化等负面倾向,在忽明忽暗的镜像所展示的种族、性别与政治等的交错层面间充满着傲慢与偏见。好莱坞电影与美国现实政治常常是一种互文关系,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本书试图对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形象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一次描述和阐释,以进一步厘清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的内涵与实质所在。
林进桃
2020-06-01
978-7-5203-6633-5
248千字
电影评论 中国 现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底层叙事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分化过程。在被大影像、大制作电影占据的主流市场之外,对底层人的代言与书写,仍然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争逐。执着于艺术探索的“底层电影”,通过讲述底层个体梦想幻灭与代际命运轮回的故事,叙述底层民众的道德分化与伦理抉择,凸显底层的伦理困境;主旋律基调下的底层叙事,通过道德叙事、底层成功神话讲述、底层代言者与拯救者设定,传递主流意识形态;消费语境中对“底层”的商业化叙事,促生了底层喜剧电影和底层女性苦情戏的繁荣。新世纪以来,底层叙事趋于荒诞化与黑色喜剧化,底层作为能指在影片中空洞化,底层题材与中产阶级题材融合日渐明显。不同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底层叙事均存在表达困境。尊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注重对底层生存经验和生命体悟的真切表达,是“底层电影”建构自身文化品格的关键。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