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现代理论著作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李鹏程编:《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黄子平:《革命、历史、小说》,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徐纪霖:《20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刘小枫:《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陶东风:《重思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张颐武主编:《现代性中国》,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20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美]斯皮瓦克著,陈永国等编:《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与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法]克里斯蒂瓦:《反抗的意义和非意义》,林晓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日]山之内靖:《受苦者的目光——早期马克思的复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蔡翔:《革命叙事——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现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纪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法]古斯塔夫·勒龙:《乌合之众》,哈尔滨出版社2011年版。
宋伟:《后理论时代的来临》,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红旗:《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1923—1933》,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二)中外电影史、电影美学
夏衍:《中国新文学大系·电影集(一、二)·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陈播主编:《中国左翼电影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早期中国电影的叙述与记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世明:《权力的影像——权力视野中的中国电视媒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夏衍:《懒寻旧梦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陈墨:《百年电影闪回》,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方明光:《海上旧梦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法]乔治·萨杜尔:《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版。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李庄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年版。
[法]豪利·阿杰尔:《电影美学概述》,徐崇业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德]鲁道夫·爱因海姆:《电影作为艺术》,杨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苏]爱森斯坦:《爱森斯坦论文选集》,魏边石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苏]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罗楚生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美]李·波布克:《电影的元素》,伍菡卿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李正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德]齐格弗理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苏]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三)“左翼电影(影评)”理论评论文章
阳翰笙:《左翼电影运动的若干历史经验》,《电影艺术》1983年第11期。
陈播:《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诞生、成长与发展》,《当代电影》1991年第4期。
司徒慧敏:《左翼电影运动的经验与教训》,《当代电影》1991年第4期。
夏衍:《中国左翼电影运动60年》,《当代电影》1993年第2期。
柯灵:《这是个历史进程——纪念左翼电影运动60年》,《当代电影》1993年第2期。
舒湮:《电影的“轮回”——纪念左翼电影运动60年》,《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1期。
李少白:《简论中国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的兴起》,《当代电影》1994年第3期。
李少白:《兴起与高涨——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初期的成就》,《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王尘无:《王尘无电影评论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郦苏元:《对左翼电影的再认识》,《当代电影》1995年第2期。
胡克:《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社会理论》,《电影艺术》1996年第2期。
汪朝光:《三十年代初期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电影艺术》1997年第3期。
勇赴:《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代电影》1997年第2期。
钟大丰:《中国无声电影剧作的发展演变》,《当代电影》1997年第1期。
罗艺军:《电影批评的黄金时代》,《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赵小青:《新兴电影批评的历史特征》,《电影艺术》1999年第2期。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9年第5期。
李少白:《论夏衍对中国电影的历史性贡献》,《电影艺术》2000年第6期。
孟繁华:《中国电影文化的民族性与政治想象——初期社会主义中国电影文化的再评价》,《电影艺术》2001年第4期。
黄献文:《对三十年代“软性电影论争”的重新检视》,《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程季华:《党领导了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电影艺术》2002年第5期。
肖尹宪:《中国电影的三个坐标》,《电影艺术》2003年第4期。
唐锡光:《浅谈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寓言化倾向》,《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高小健:《新中国以来对中国电影历史的复读》,《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郦苏元:《30年代中国电影运动名称刍议》,《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余纪:《早期中国电影剧作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评判》,《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孟君:《话语权·电影本体:关于批评的批评——“硬性电影”与“软性电影”论争的启示》,《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葛飞:《市场与政治: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5期。
陈永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安徽史学》2005年第6期。
张英进:《新世纪海外中国电影研究书评》,《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李亦中:《三十不惑:蔡楚生电影观刍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林伟民:《左翼电影的现代性审美特征》,《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袁庆丰:《1922—1936年中国国产电影之流变》,《学术界》2009年第5期。
詹庆生:《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在电影批评中的应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王予霞:《20世纪美国左翼文艺思潮研究综述》,《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
谢雅琴:《左翼电影的趣味策略及其生成语境》,《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杨菊:《左翼电影研究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前沿》2010年第24期。
邹赞:《1930年代左翼电影中的底层女性形象》,《艺术评论》2010年第5期。
宋建林:《1930年代新兴电影的理论建设》,《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2期。
陈犀禾、齐伟:《革命电影观的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12年第10期。
房默:《民粹主义与左翼电影的文化策略》,《文艺争鸣》2012年第11期。
刘永昶、金昌庆:《从技术到艺术:论左翼电影的现代性风貌》,《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松丹铃:《中共与1930年代“左翼电影”的关系》,《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3期。
李永东:《租界里的民国机制与左翼电影的边界》,《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
顾孟宏:《论中国左翼电影的起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0期。
(四)“左翼电影(影评)”博士学位论文
石秋仙:《论中国早期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关系》,山东大学,2005年。
李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复旦大学,2005年。
秦喜清:《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赵鹏:《鲁迅与中国电影批评范式的双轨解读》,山东大学,2006年。
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行的构成》,复旦大学,2007年。
叶宇:《1930年代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北京大学,2008年。
唐佳琳:《新兴电影运动:30年代中国电影的现代性追求》,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杨菊:《中国左翼电影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
薛峰:《论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上海大学,2010年。
房莹:《(1927—1937)国民党的文艺统制》,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张波:《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话语权威与身份的建构(1937—1949)》,上海大学,2011年。
刘君:《谁的话语空间?中国电影与公共空间的建构》,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张淳:《形象的焦虑——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现代人”与“现代性”》,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邓文河:《传统文脉的延续与现代思想的进入——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批评研究》,上海大学,2014年。
(五)参考影片目录(1927—1937)
《二八佳人》郑正秋编导,明星影片公司,1927年。
《挂名的夫妻》郑正秋编剧,卜万苍导演,阮玲玉主演,明星影片公司,1927年。
《野草闲花》孙瑜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0年。
《歌女红牡丹》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民众影片公司,1931年。
《共赴国难》孙瑜、王次龙、史东山、蔡楚生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2年。
《狂流》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
《春蚕》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
《上海24小时》夏衍编剧,沈西苓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
《时代的儿女》夏衍、郑伯奇、阿英编剧,李萍倩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
《母性之光》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
《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
《都会的早晨》蔡楚生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
《小玩意》孙瑜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3年。
《姊妹花》郑正秋编导(根据其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改编),明星影片公司,1933年。
《渔光曲》蔡楚生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
《神女》吴永刚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
《大路》孙瑜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
《新女性》孙师毅编剧,蔡楚生导演,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
《风云儿女》田汉、夏衍编导,许幸之导演,电通影片公司,1935年。
《逃亡》阳翰笙编剧,岳枫导演,艺华影业公司,1935年。
《劫后桃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5年。
《新桃花扇》欧阳予倩编导,新华影业公司,1935年。
《船家女》沈西苓编导,明星影片公司,1935年。
《壮志凌云》吴永刚编导,新华影业公司,1936年。
《迷途的羔羊》蔡楚生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6年。
《生死同心》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6年。
《狼山喋血记》沈浮、费穆编剧,费穆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6年。
《十字街头》沈西苓编导,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
《马路天使》袁牧之编导,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
《压岁钱》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
《夜半歌声》马徐维邦编导,新华影业公司,1937年。
《青年进行曲》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新华影业公司,19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