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underlying narrative has undergone a process of differentiation from monistic to pluralistic. In addition to the mainstream market occupied by big images and big-budget movies, the endorsement and writing of people at the bottom are still subject to competition by different ideologies. The "bottom film", which is committed to artistic exploration, narrates the moral differentiation and ethical choices of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by telling the story of the disillusionment of the dreams of the individuals at the bottom and the reincarna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fate, highlighting the ethical dilemmas at the bottom; The underlying narrative under the main theme convey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through the moral narrative, the underlying success myth telling, and the underlying spokesperson and rescuer setting; The commercial narrative of the "bottom"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ption has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bottom-level comedy films and low-level women's bitter dramas. Since the new century, the underlying narrative has tended to be absurd and black comedy, the bottom layer as the signifier has hollowed out in the film,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nderlying theme and the middle-class them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obvious. There are expressive dilemmas in the underlying narratives dominated by different ideologies. Respecting realistic creative method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true expression of the survival experience and life experience of the bottom layer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 by "bottom film".(AI翻译)
林进桃:(著)
林进桃,1980年11月生,电影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暨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2006年至今一直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6年入选云南省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在云南网挂职1年,时任云南网副总编辑。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百家》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撰学术著作2部。主持、参与各级科研、教改项目十余项。连续多次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年度学术成果推优论文类二等奖、三等奖,获云南省新闻论文奖二等奖。现为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云南省电影电视评论学会副秘书长。
一 著作
白小易:《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墨:《张艺谋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陈晓云等:《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诠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故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瑜:《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
程青松等:《我的摄影机不撒谎:生于1960—1970先锋电影人档案》,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戴清:《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戴锦华:《电影批评手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杜云之:《中国电影七十年》,电影图书馆出版部1986年版。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高小健:《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顾仲彝:《编剧自我修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郭于华:《倾听底层:我们如何讲述苦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郝建:《电影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郝建:《类型电影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胡伟希:《中国近现代思想与哲学传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焦雄屏:《映像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金忠强等:《中国大众影评概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李强:《社会分层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李强:《中国大陆的贫富差别》,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李胜利:《电视剧叙事情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厉震林:《电影的转身: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运动及其文化阐释》,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林勇:《文革后时代中国电影与全球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刘旭:《底层叙述:现代性话语的裂隙》,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路璐:《去蔽与显现: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底层空间建构》,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
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吕新雨:《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吕新雨:《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马宁:《从寓言民族到类型共和——中国通俗剧电影的缘起与转变(1897—1937)》,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聂欣如:《类型电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曲春景等:《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曲春景:《艺术主体与表达》,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饶曙光:《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申丹等:《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沈小风:《20世纪90年代电影批评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
宋彦:《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苏牧:《荣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9—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孙绍谊:《二十一世纪西方电影思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魏君子:《华语电影势力探秘——领袖访谈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吴素玲:《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等:《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葆耕:《电影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许纪霖等:《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从伦理叙事到意识形态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杨世真:《叙事道德的危机:解码影视传播中的失德现象》,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
应雄:《论张艺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张爱华:《当代好莱坞:电影风格与全球化市场策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钟惦棐:《钟惦棐文集》,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周月亮等:《电视剧艺术文化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健:《中国现代喜剧论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二 编著、主编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陈景亮主编:《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影100周年国际论坛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陈犀禾等主编:《重写电影史:向前辈致敬——纪念 〈中国电影发展史〉出版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
陈犀禾等主编:《当代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与工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犀禾等主编:《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犀禾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郭鸿编:《现代西方符号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胡克等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金冠军主编:《华语电影:跨地交往与身份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李恒基等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李建强等主编:《中国电影批评(2000—2007)》,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郦苏元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陆扬等编选:《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孟建等主编:《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曲春景主编:《上海电影研究:21世纪之交范式转型期的思想景观》,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孙绍谊等主编:《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孙晓忠编:《方法与个案:文化研究演讲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唐丽君主编:《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对话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王先霈等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王志敏等主编:《理论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吴小丽等主编:《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电影分册)》,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许纪霖主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凤凰出版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真编:《城市一代: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与社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凤铸等主编:《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宏森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谢晋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工作委员会编:《中国电影理论评论六十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三 译著
[澳]杰华:《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化》,吴小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德]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法]大卫·勒布雷东:《人类身体史和现代性》,王圆圆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法]德勒兹:《时间—影像》,谢强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法]米歇尔·德·塞尔托:《历史书写》,倪复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夏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荷兰]扬·M.彼得斯:《图象符号和电影语言》,一匡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加]安德烈·戈德罗等:《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大卫·鲍德韦尔等主编:《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永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等:《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祯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香港电影的秘密》,何慧玲译,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述活动》,李显立等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朱金鹏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2版),牟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戴维·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弗莱德·R.多迈尔:《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佳亚特里·斯皮瓦克:《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斯皮瓦克读本》,陈永国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修订版),乔国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好莱坞怎样讲故事:新好莱坞叙事技巧探索》,李燕等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程相占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宋协立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焦雄屏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美]迈克尔·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邓正来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美]罗伯特·C.艾伦等:《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美]迈克尔·哈特等:《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张彤禾:《打工女孩:从乡村到城市的变动中国》,张坤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蔡青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美]张英进等主编:《华语电影明星:表演、语境、类型》,西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James Phelan等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文化》,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意]基多·阿里斯泰戈:《电影理论史》,李正伦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丹尼尔·米勒:《物质文化与大众消费》,费文明等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英]戴维·莫利等:《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20世纪后期英国男性气质和社会空间》,余宁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吉尔·布兰斯顿:《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闻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英]理查德·戴尔:《明星》,严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罗吉·福勒主编:《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袁德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杨松峰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齐格蒙特·鲍曼:《工作、消费、新穷人》,仇子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英]威廉·雷蒙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英]Jill Nelmes:《电影学入门》,陈芸芸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四 期刊、报纸
白烨:《近期文坛热点两题》,《南方文坛》2008年第2期。
蔡翔等:《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
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年第8期。
陈超等:《“底层文学”批评的话语歧途与精神重构》,《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
陈思和等:《文学如何面对当下底层现实生活——关于长篇小说 〈泥鳅〉 的讨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陈晓明:《在“底层”眺望纯文学》,《长城》2004年第1期。
陈晓云:《中国电影中身体创伤的符号意义》,《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
陈旭光:《“影像的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比较论》,《文艺研究》2006年第12期。
陈旭光:《论第四代导演与现代性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陈旭光:《大众、大众文化与电影的“大众文化化”——当下中国电影生态的“大众文化”视角审视》,《艺术百家》2013年第3期。
程波等:《〈钢的琴〉 ——作为“新主流”的底层喜剧电影》,《电影新作》2011年第4期。
程波等:《中国先锋电影的底层视角》,《电影文学》2007年第22期。
程波等:《“底层”、“同性恋”、“泛自传”——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先锋策略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程波:《中国新生代电影的“泛底层”现象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丛坤赤:《论台湾新电影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注》,《电影文学》2009年第16期。
丛坤赤:《论台湾新电影中的“底层叙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杜晓娟:《底层想象与社会病征——浅析电影 〈好奇害死猫〉》,《电影文学》2008年第3期。
冯果:《“失语者”与“倾诉者”——从 〈十七岁的单车〉 看新生代电影的变迁》,《上海文学》2004年第1期。
郭文元等:《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学资源》,《当代文坛》2012年第5期。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韩琛:《“电影民工”的“游民电影”——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电影评介》2006年第19期。
韩少功:《熟悉的陌生人》,《天涯》1998年第3期。
何英:《在边缘与漂泊状态下寻找——新生代底层电影的主题研究》,《文艺争鸣》2013年第4期。
洪治纲:《底层写作仅仅体现了道德化的文学立场》,《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胡谱忠:《主旋律电影与商业片的互动渐变规则》,《贵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贾磊磊:《中国主流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及其表述策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江腊生:《当下农民工书写的想象性表述》,《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
李道新:《阶层的寓言与电影的社会学——影片 〈农民工〉 里的个人梦想与国家意愿》,《当代电影》2009年第2期。
李金泽:《精神救赎:“底层文学”的主题开掘向度》,《学术界》2012年第11期。
李钦彤:《底层的武侠想象和叙述伦理——论新世纪文学中的农民工题材电影》,《新闻界》2011年第8期。
李永乐等:《从现代性、现实、现场看当代底层人物的生存命运——论电影 〈三峡好人〉 的人文关怀》,《文艺评论》2007年第5期。
李云雷:《“底层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天涯》2008年第1期。
李云雷:《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底层叙事》,《艺术评论》2008年第3期。
林焕平:《关于小我与大我》,《文艺理论研究》1989年第4期。
练暑生:《〈诗经〉 中的底层文学表述问题》,《东南学术》2006年第5期。
梁毅:《由中法底层社会电影差异看中法文化差异》,《名作欣赏》2013年第18期。
刘藩:《底层:被关注的题材和被关怀的灵魂——从几部关于矿工的电影谈起》,《当代电影》2007年第4期。
刘辉:《论斯皮瓦克的属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刘旭:《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天涯》2004年第2期。
刘忠:《“底层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对接与歧异》,《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刘继明等:《底层文学,或一种新的美学原则》,《上海文学》2008年第2期。
刘继明:《我们怎样叙述底层》,《天涯》2005年第5期。
刘坛茹等:《当代中国底层电影的寻找叙事研究》,《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
路璐等:《在社会转型中构造底层的生存之镜——解析当代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底层电影》,《艺术百家》2008年第5期。
罗岗:《“主奴结构”与“底层”发声——从保罗·弗莱雷到鲁迅》,《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吕新雨:《“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2011南京独立纪录片论坛上的发言与补充》,《电影艺术》2012年第5期。
陆绍阳:《20世纪中国电影的写实传统》,《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南帆:《底层:表述与被表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南帆:《曲折的突围——关于底层经验的表述》,《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南帆等:《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
聂伟:《“假领子”、底层奇观与大银幕生产——近年来第六代电影创作的几个侧面》,《南方文坛》2011年第1期。
裴和平:《王小帅电影中的底层空间与平民历史》,《电影文学》2011年第22期。
瞿华兵:《“底层文学”创作的转向——以 〈明惠的圣诞〉、〈国家订单〉和〈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 三部小说为例》,《当代文坛》2012年第6期。
曲春景等:《女性意识是革命意识形态的剩余物——“十七年电影”底层女性的群体特点》,《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曲春景等:《电影的“叙事伦理批评”与“伦理批评”方法的综合研究》,《电影新作》2019年第4期。
曲春景等:《“政治道德化”: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西方语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
曲春景:《导演的叙事行为是否具有道德豁免权》,《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4期。
曲春景:《蚀心故事与被污染的叙事主体——当前影视艺术的叙事伦理病症剖析》,《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5期。
饶曙光:《社会/文化转型与电影的分化及其整合——90年代中国电影研究论纲》,《当代电影》2001年第1期。
饶曙光:《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年的观察》,《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申丹:《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在视角上的差异》,《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沈湘平:《大众趣味的权力化及其后果》,《求是学刊》2007年第2期。
施学云:《论当代文学中流动农民形象书写的嬗变轨迹》,《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5期。
王敏等:《底层记忆与文化想象——新中国电影中的流动农民形象建构及其文化阐释》,《当代文坛》2008年第6期。
王洋:《来自底层文化的“嚎叫”——评析电影 〈嚎叫〉》,《电影文学》2012年第19期。
王鸿生:《事关未来的正义》,《天涯》2011年第5期。
王岩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王岳川:《90年代大众传媒的审美透视——由政治意识形态到消费意识形态转型》,《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夏钢:《艺术电影与艺术家的责任》,《电影艺术》2001年第3期。
谢晓霞:《从符号化到具象化的底层形象——论第五代电影中的底层形象》,《当代文坛》2010年第4期。
谢晓霞:《底层世界的自然主义描绘——论新生代电影中的底层形象》,《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谢晓霞:《论贾樟柯电影的底层形象》,《当代文坛》2008年第4期。
谢晓霞:《论张艺谋电影中的底层形象》,《当代文坛》2009年第1期。
薛毅等:《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第1期。
张春:《〈功夫熊猫〉 系列电影的底层叙述与价值探讨》,《电影文学》2013年第10期。
张韧:《从新写实走进底层文学》,《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张真:《亲历见证: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都市电影》,《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张光芒:《是“底层的人”,还是“人在底层”——新世纪文学“底层叙事”的问题反思与价值重构》,《学术界》2018年第8期。
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写作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张颐武:《底层文学:认知的焦虑》,《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
周国栋等:《底层电影的精神演进》,《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10期。
朱雁芳:《关于陈果、贾樟柯底层电影比较研究》,《电影文学》2011年第13期。
邹赞:《1930年代左翼电影中的底层女性形象》,《艺术评论》2010年第5期。
刘勇等:《“底层写作”与左翼文学传统》,《文艺报》2006年8月22日第3版。
解玺璋:《城市中的他者——从 〈泥鳅也是鱼〉 兼谈电影对当代农民的想像》,《北京日报》2006年2月21日第14版。
朱其:《当代艺术如何言说底层社会》,《东方早报》2008年9月3日第C10版。
五 未刊文献
范萍:《当下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顾闻:《底层平民生存状态的艺术呈现——贾樟柯电影作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汲生才:《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表达》,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8年。
乐惠娟:《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黎明:《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08年。
罗锋:《“历史的细语”:新纪录运动中的底层影像研究(1991—2010)》,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1年。
朴宰亨:《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创作》,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谢晓霞:《新时期以来电影中的底层形象与现实主义问题》,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年。
佘德珩:《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喻慧冉:《底层电影的叙事模式和价值诉求》,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杨晓林:《叛逆与困惑——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5年。
朱洁:《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新生代电影文化阐释》,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周丽娣:《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六 外文文献
Gianni Vattimo,The End of Modernity: Nihilism and Hermeneutics in Postmodern Culture,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1.
Jerome Silbergeld,China into Film: Frames of Refer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London: Reaktion Books,1999.
Mette Hjort and ScottMackenzie,Cinema and Na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
Nick Brown,New Chinese Cinemas: Forms,Identities,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Paul Clark,Chinese Cinema: Culture and Politics Since 1949,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Paul Ricoeur,Oneself as Another,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Sheila Cornelius and Ian Haydn Smith,New Chinese Cinema: Challenging Representation,London and New York: Wallflower Press,2002.
Song Hwee Lim and Julian Ward,The Chinese Cinema Book,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11.
Vera Schwartz,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Zhang Yingjin,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 Configurations of Space,Time,and Gender,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Zhang Yingjin and Zhiwei Xiao,Encyclopedia of Chinese Film,London:Routledge,1998.
Zhang Zhen,The Urban Generation: Chinese Cinema and Society at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2007.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