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著
陈国强著:《反讽及其理性:阿里斯托芬诗学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
陈平原著:《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晓明著:《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陈英群著:《阎连科小说创作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振华著:《小说反讽叙事 基于中国新时期的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丁玉柱著:《王蒙简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董迎春著:《反讽时代的孤寂诗写——当代诗歌话语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房伟著:《文化悖论与文学创新——世纪末文化转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葛红兵、朱立冬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葛红兵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龚敏律著:《西方反讽诗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桂琳著:《拧巴的一代——成长视野中的王朔》,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郭宝亮著:《洞透人生与历史的迷雾——刘震云的小说世界》,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郭宝亮著:《王蒙小说文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韩少功著:《阅读的年轮:〈米兰·昆德拉之轻〉及其他》,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韩袁红编:《王小波研究资料》(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韩袁红著:《批判与想象——王小波小说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胡亚敏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江志全著:《比较文学视域中的王小波:中西资源与态度选择》,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乐文城著:《王小波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李洱著:《问答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李小均著:《自由与反讽——纳博科夫的思想与创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李银河著:《王小波十年祭》,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林建法主编:《阎连科文学研究》(Ⅰ)(Ⅱ),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蔺春华著:《王蒙文化人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吕晓英著:《听音寻路者:王朔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南帆著:《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廿一行著:《王小波十论:精神游牧与诗意还乡》,西苑出版社2013年版。
庞晓明、姜迎春著:《批判、隐喻与反讽——当代西方左翼学者资本主义研究方法论辨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齐裕焜、陈惠琴著:《镜与剑:中国讽刺小说史略》,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钱理群著:《心灵的探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宋炳辉、张毅编:《王蒙研究资料》(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万元书著:《第十位缪斯——中国现代讽刺小说论(1917—1949)》,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汪晖著:《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德威、陈思和、许子东主编:《一九四九以后——当代文学六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王德威著:《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德威著:《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王洪岳著:《审美的悖反:先锋文艺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王蒙、郜元宝著:《王蒙郜元宝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沁著:《鲁迅小说文体反讽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两卷本),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王益著:《王朔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心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魏天真著:《我读李洱——求真的愉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温奉桥著:《王蒙文艺思想论稿》,齐鲁书社2012年版。
吴锡德著:《文学中的幽默与反讽》,麦田出版2003年版。
徐畅著:《现代性视域中的“没有个性的人”:以反讽为线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阎连科、梁鸿著:《巫婆的红筷子——阎连科、梁鸿对谈录》,漓江出版社2014年版。
阎连科、张学昕著:《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阎连科文学对话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阎连科著:《拆解与叠拼 阎连科文学演讲者》,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阎连科著:《阎连科文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阎连科著:《一派胡言:阎连科海外演讲集》,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杨冬著:《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杨小滨著:《中国后现代——先锋小说中的精神创伤与反讽》,愚人译,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9年版。
於可训著:《王蒙传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禹权恒编著:《刘震云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德祥、金惠敏著:《王朔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赵虹:《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赵毅衡编:《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赵毅衡著:《反讽时代:形式论与文化批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赵毅衡著:《苦恼的叙述者》,四川出版集团2013年版。
赵毅衡著:《重访新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曾衍桃著:《反讽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朱寿桐主编:《论王蒙的文学存在》,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丹麦]索伦·奥碧·克尔凯郭尔著:《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汤晨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福柯著:《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加]琳达·哈琴著:《反讽之锋芒:反讽的理论与政见》,徐晓雯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美]W.C.布斯著: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世界·文本·批评家》,李自修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欧文·M.等著:《言论自由的反讽》,刘擎、殷莹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维塞尔著:《马克思与浪漫派的反讽》,陈开华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意]焦石(Pietro Giordan)著:《轻盈地掠过现代性的泥淖——沈从文小说中的反讽意象和异域情调》,杨子琴译,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英]D.C.米克著:《论反讽》,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英]马克·柯里著:《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伊格尔顿著:《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 论文
白振有:《王朔小说语言的话语权力意识》,《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曾利君:《马尔克斯与中国文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陈安慧:《反讽的轫迹——西方与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陈浩:《从荒诞到反讽——论现代文学叙事的产生和含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陈众议:《全球化?本土化?——20世纪拉美文学的二重选择》,《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方英:《论叙事反讽》,《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傅元峰:《一种被推向极致的反讽叙述——试读〈故乡面和花朵〉》,《小说评论》2000年第4期。
黄平:《反讽、共同体和参与性危机——重读王朔〈顽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7期。
黄平:《革命时期的虚无——王小波论》,《文艺争鸣》2014年第9期。
黄擎:《论当代小说的情境反讽与意象反讽》,《东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黄擎:《论当代小说的叙述反讽》,《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江南:《刘震云小说语言论》,《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李伯杰:《“断片”不断——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断片形式评析》,《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李凤亮:《思想与音乐的交响——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结构隐喻》,《福建论坛》2005年第6期。
李凤亮:《政治与性爱:公众视角与私人情境——米兰·昆德拉小说题材的历史内涵与存在意味》,《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李嘉娜:《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李建军:《论小说中的反讽修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6年。
李运转:《论“卡夫卡式”与“马尔克斯式”的中国叙事——中国当代小说叙事试验的一种解读》,《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刘伟:《论王蒙小说的反讽结构》,《枣庄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鹿丽萍:《米兰·昆德拉不说观中的哲学意蕴》,《理论月刊》2010年第7期。
马金起:《论古典反讽与现代反讽——兼论现代反讽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存在方式》,《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南帆:《反讽:结构与语境》,《小说评论》1995年第5期。
孙旭:《文学与政治的“平行游戏”——试论马尔克斯作品中的文化政治学》,《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孙宜学、花萌:《中国“马氏神话”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艺术的理论探讨》,博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8年。
王文颖:《历史的新解构——谈〈故乡天下黄花〉中的反讽》,《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文旭:《反讽话语的语境暗示和限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吴茂林:《矛盾地带:还原与反讽之间——刘震云小说创作小论》,《当代文坛》2003年第2期。
吴文薇:《论当代小说的反讽叙述》,《当代文坛》1994年第3期。
徐勇:《结构寓言写作与感觉现实主义——评阎连科最新长篇〈炸裂志〉》,《文艺评论》2014年第3期。
徐真华:《米兰·昆德拉:小说是关于存在的诗性之思》,《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
杨剑龙:《反讽:鲁迅乡土小说的独特魅力》,《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
杨剑龙:《论王朔小说的反讽艺术》,《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杨学民:《现代反讽在当代小说中的存在方式举隅》,《修辞学习》2003年第5期。
余向军:《论反讽叙事对读者的“召唤”》,《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张东焱:《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反讽》,《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张冠夫:《论刘震云的反讽叙事特征》,《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张其学:《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反讽——克尔凯郭尔论反讽》,《广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
张清华:《身份困境与价值迷局: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处境》,《文艺争鸣》2012年第8期。
张少文:《旧瓶新论——论浪漫主义反讽的叙事体式》,《外国文学》2003年第5期。
张伟:《王蒙的反讽》,《修辞学习》1999年第5期。
张懿红:《王小波小说艺术的渊源与创化》,《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张志忠:《青春·历史与诗意的追寻和质询——王蒙与米兰·昆德拉比较研究》,《文史哲》2003年第6期。
赵毅衡:《反讽:表意形式的演化与新生》,《文艺研究》2011年第1期。
周春娟:《王蒙小说中的反讽及其文化解读》,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7年。
朱静宇:《王蒙对米兰·昆德拉的承继与创新——以〈一嚏千娇〉为例》,《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第1期。
卓玛:《不相近的原始互渗 相似的现代阐释——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与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上的魂〉比较研究》,《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三 文学作品类
刘震云:《故乡面和花朵》(1—4卷),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
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刘震云:《手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刘震云:《我叫刘跃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刘震云:《一地鸡毛》,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刘震云:《一腔废话》,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米兰·昆德拉:《慢》,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米兰·昆德拉:《玩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米兰·昆德拉:《无知》,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
米兰·昆德拉:《笑忘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王蒙:《暗杀3322》,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蒙:《活动变人形》,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王蒙:《季节》(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蒙:《青狐》,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王蒙:《王蒙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年版。
王蒙:《王蒙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蒙:《王蒙自传》(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王朔:《动物凶猛》,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过把瘾就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看上去很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谁比谁傻多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顽主》,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我的千岁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我是你爸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朔:《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王小波:《王小波全集》(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阎连科:《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上社2006年版。
阎连科:《风雅颂》,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阎连科:《坚硬如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阎连科:《坚硬如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阎连科:《受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阎连科:《四书》,麦田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版。
阎连科:《炸裂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