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蔡学军,谢晶
2021-03-01
978-7-5203-7882-6
334千字
职业 管理 制度 研究 中国
本书所称职业管理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关职业活动和职业发展管理与服务的法律、政策和规则,包括职业分类制度、职业指导制度、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职称制度、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职业保障制度、职业信息公共服务制度。职业管理制度是政府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本书综合运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我国职业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实践基础和改革路径。本书对加强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管理、促进“人”与“事”结合以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分类改革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鹏
2021-06-01
978-7-5203-8375-2
435千字
职业教育 教育制度 研究 中国
本书从追问“李约瑟之谜”与“韦伯疑问”开始,反思“学习评价究竟有什么用”的问题。整合关于学习的评价、促进学习的评价和作为学习的评价等评价新理论,以制度分析理论为框架,采用混合研究的技术路线,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课堂观察等方法展开职业教育学习评价效用的理论、现状与改进的研究。重点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应有的效用观,拓展了“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的传统观念;从“评价——改进——新的学习”的过程结构,建构了职业教育学习评价制度效用的分析框架与链式中介模型;运用沃斯特根指数和发展指数,测算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的公平情况与促进发展的效用。
路宝利
2018-10-01
978-7-5203-3221-7
338千字
职业教育 教育史 中国
在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上,依托由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构成的“三位一体”的中国模式至关重要。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如是。问题是,在中国百余年“被现代化”历程中,“西方话语”渐次主导了本土模式,遂使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自然进程遭到“断裂”。换言之,职业教育“中国话语”呈整体性被遮蔽甚至遗失,但“西方话语”最终不能破解中国问题,当下中国职业教育内在困境逐一凸显,此即关键因素之一。遂厘清传统社会匠人、匠制、匠道的基本框架,即重构职业教育“中国话语”之逻辑起点与基因谱系。尽管与之有别,但颇受“夏商周断代工程”启鉴,是故以此命名。匠人,即手工业者。本研究试图超越这一惯常理解,遂采介先秦管子“四民分业”的政策规制,包括士、农、工、商四部分。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与儒学相比,“四业”多属技艺承传。以现代话语诠释,其间以“技术知识”、“缄默知识”或“实践知识”成分居多。秦汉之后,“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故仅有部分属于该范畴,以“匠士”相称谓。农人、工者、商贾与“匠士”有所不同,完全归于掌握行业技艺的庶民。诸业之兴衰与农耕文明的文化底色息息相关,这些于士策、农策、工策、商策层面多有凸显。诚如“农本商末”与“农商俱利”有别,其结果自然有异。正如长期“农本”之策使农艺发明从三皇五帝至清末相继不辍,而商贾技艺虽起于商代,发展于唐宋,但辉煌时已进明清。言及匠人,传统“匠籍”制度不能逾越。设若将“匠籍”制度仅仅视作被“奴役”则有失公允,在一定意义上,“匠籍”制度对于确保技艺“家传”至关重要。自夏禹开端,商代发展,至西周成熟的“职业为氏,行业族居”的制度逐渐成为一种文化,并成为“匠籍”制度的习俗积淀。可以说,商代起对于“匠人”的垂青一直盛行于整个封建历史时期。当然,其间糟粕需有辨析。问题在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世人皆耳熟能详,但是,东周《考工记》、宋代《营造法式》等却鲜有人知。事实上,诚如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所揭示的:“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哲学家传统,一个即工匠传统。”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这正是阐论匠人部分的主旨所在。匠制,即匠人生产与技艺传承的制度设计。本研究主要因循两条主线。其一是行业主线,即不同行业之间传承制度之异,诚如农业传承的“劝课农桑”,工业传承的“学徒制”;其二是技艺特征主线,即具有不同特征的技艺之间传承制度之别,正如民间工艺一般采介“箕裘相继”或“学徒制”,官府工艺则是“艺徒制”。中医、艺术等则依托于专门职业学校,中国第一所职业学校——“鸿都门学”即是如此。诸制度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以现代话语阐释,即“产教融合”“教、学、做一体”构成诸制度共同的特征。但其间又差别各异,譬如“学徒制”的“师门文化”、“职官制”的“畴人世学”、“艺徒制”的“物勒工名”等皆各具特色。问题在于,即便是手工时代,匠人培养制度皆如此之丰富,故近代以来完全以“学校制”一统天下自然不妥。当下,在世界范围内探究“现代学徒制”,是对职业教育传统的一种“回归”。前人之宝贵经验,学界不能视而不见,这是当下设计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逻辑起点之一。只是于民间“隐性”存留的传统制度需经“现代化”的变革,继而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空间中构建本土职业教育制度框架。匠道,即“工匠精神”。其对“中国制造2025”至关重要。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可参照日、德先进工艺,但不可照搬整个匠人体系,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存在,其间的“工匠精神”尤其如此。当下言及德国工业4.0之时,每每引述德国“工匠精神”,这既是长期“被现代化”过程中由“西方话语”遮蔽所致,也在另一维度表明,德国“工匠精神”从未停止自然现代化之脚步,遂而使传统性与现代工业融合一体。支撑“中国制造2025”务须中国“工匠精神”,故需在“西方话语”遮蔽中,在民间工艺传承中,在历史文化记述中,剥离出本土的、传统的“工匠精神”是为起点。本研究在掌握翔实匠人、匠艺材料基础之上,揭示出由通艺通道、德艺兼求、维新守庸、强勉拙诚、民生家国所构成的中国本土“工匠精神”框架。与西方相比,有三点特质,即在走向、取向与信仰维度所彰显的特殊品性。就走向而言,欧洲“匠道”最终走向科学,中国“匠道”则最终走向艺术;就取向而言,欧洲“匠道”最终生成视“职业”为天职的“职业主义”Clarke,L.,Winch.C.A European skills framework?—but what are skills?Anglo-Saxon versus German concepts[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6(3):255-269.,中国“匠道”则最终顺应于自然之“道”;就信仰而言,欧洲“匠道”最终皈依上帝,中国“匠道”则终蕴家国情怀。二者各具特色,难分伯仲。当然,揭示该框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视之为走向自觉现代化“重建”之路的逻辑开端。本研究是职业教育中国话语之“传统”部分,是一种全景式、事实性描述,尽管其间多是本人个体的诠解,但并没有着意作出个人主观性的价值判断,故其价值更多属于文献层面。但历史的价值并非只拘囿于文献功用,因为“历史”是“现实”的逻辑起点,“现实”则是“历史”的延续。研究并没有就此终止,接下来,将聚焦于中国职业教育“断代工程”研究,本书是其基础。在谋篇布局之时,本研究受美国学者桑德斯《匠人》一书启发,故以匠人、匠制、匠道三部分搭建出中国传统职业教育——基因谱系的基本框架,但并没有照搬该书一味“叙事”之手法,而多有个体“建构”之元素。但由于本人史学修养及对职业教育理解之局限,难免有错误与偏颇之处,敬请学界同人批评指正!著者2017.6于江城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