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2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中国广告产业转型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Advertising Industry

    杨雪

    2017-05-01

    978-7-5203-0203-6

    169千字

    20

    广告业 产业发展 研究 中国

    本文借鉴了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产业组织调整等理论框架,通过透视中国广告产业面临的三个重大背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数字传播及整合营销传播,全面分析解读了中国广告产业转型的核心内涵是发展方式转型、业务转型以及产业形态转型。

  • 中国文化产业跨行业国际营销研究

    Cross-Industrial Advance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李敏

    2020-06-01

    978-7-5203-6400-3

    201千字

    21

    文化产业 国际营销 研究 中国

    当今时代,各国相继启动了以先导产业为主导的跨越式、跨产业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革命。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先导、对传统产业实施重塑和变革,盘活、整合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优质资源,借助文化产品的“原产地”创造效应、品牌效应及产业关联效应,促进经济向创意经济跃迁。本书通过中外前沿理论、实践经验及中国现实剖析,揭示了文化产业跨行业国际营销的内涵、源起及动因。基于文化产业跨行业国际营销的组织形式、空间形态及联合经济性分析,本书探讨了文化产业跨行业国际经营的产品服务营销、区域营销、国家营销功能,并为中国文化产业跨行业国际营销过程中遭遇的国际竞争、规模和品牌优势缺乏、“外来性劣势”等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

  • 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Study on the Measurement of Chinese Consumer Ethical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郑冉冉

    2016-11-01

    978-7-5161-9686-1

    389千字

    21

    消费者行为论 研究 中国

    郑冉冉博士是我所在的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的高级访问学者,为人踏实、治学严谨,长期潜心从事消费者行为研究,尤其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制度背景下的消费者伦理行为及中国内地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研究。近年来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在《管理世界》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我作为她的访学合作导师,为她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现在她的专著即将出版,我乐于为其作序。消费者伦理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部分国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学术界对此的探讨也不充分。既有的消费者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无论是研究对象还是研究者),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伦理研究相对匮乏,以中国内地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消费者伦理研究尤为稀缺。目前在中国内地,消费者伦理这一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至今尚未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研究。这与中国内地消费者人数众多,以及中国内地的消费者伦理现状不容乐观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在上述背景下,郑冉冉博士专门针对中国内地消费者伦理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展开了深入研究。作者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文献的研究成果,立足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特征,开发、修订了相关问卷量表,基于小规模深度访谈和大样本问卷调查,进行了深入的实证检验,为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管制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提供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操作依据。其研究内容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兼具,不仅丰富、拓展了消费者伦理研究的理论探讨,而且能为中国内地的消费者伦理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概括地说,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选题具有学科前沿性引导消费者转变其伦理行为模式,必须首先对消费者伦理行为及其内在影响机理有一个准确把握。然而,对于消费者伦理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即便经济发达国家对此也存在不少研究盲点,中国内地更是缺乏这方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中国内地既有研究看,仅有极少数学者涉及该领域,深入的解释性研究非常匮乏。本书以中国内地消费者为考察对象,紧密围绕中国内地消费者伦理现状及特点、面子威胁感知与自我概念对中国内地消费者伦理信念的影响、顾客忠诚在中国内地消费者伦理信念与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展开探索性研究,选题具有理论前沿性。二 理论归纳全面、分析论证深入本书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例如,作者对消费者伦理、面子威胁感知、自我概念、顾客忠诚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计划行为理论、知信行理论、地位剥夺及偏差副文化理论、挫折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中和技术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影响机理模型。而且,本书理论论证深入,所提对策建议也颇有启发意义。例如,作者基于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影响机理模型,分别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干预、企业营销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有效且具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思路。三 经验数据翔实、重视实证研究作者通过回收中国内地14个省市区的1247份有效调研问卷,运用SPSS和AMOS统计分析软件展开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典型相关分析等),对本书整体研究框架中的46个研究假设(12个验证性假设、34个开拓性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书仅图表就有106个,这在同类专著中是不多见的。本书的研究为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机理的“黑箱”提供了第一手经验证据。研究消费者伦理行为及其影响机理尚属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方面可做开拓性研究。我相信,这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专著的出版,将有助于推进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机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研究结论可为政府、社会、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材料。苏晨汀2016年3月6日于香港城市大学

  • 中国零售业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ese Retail Industry

    李子文

    2020-10-01

    978-7-5203-7433-0

    216千字

    21

    零售业 劳动生产率 测度(数学) 研究 中国

    零售业是中国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中介和枢纽,在融通生产与消费两端、推进国民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零售业曾经历高速成长的黄金期,但近年来在要素成本红利趋弱、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以及社会流通和居民消费方式数字化转型的冲击下,逐渐面临发展瓶颈,亟需尽快由粗放的要素依赖型增长路径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模式转变。本书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出发,综合考虑外资进人、电商冲击、连锁化经营、技术创新等因素,研究了中国零售业在行业、企业和商店三个维度的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政府产业部门认识零售业的发展规律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零售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 法律与经济: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的反思与创新.2014.第2卷

    Law and Economy: Rethinking and Innov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in China's Market Economy.2014.Vol.2

    席月民 娄丙录

    2015-12-01

    978-7-5161-7188-2

    384千字

    20

    经济法 中国 文集

    律师在法治国家中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律师制度有科学完善的认识是建成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律师法学的新发展》一书集合了法学界对于律师法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动态地呈现了法学界对于律师的性质与定位、素质与资格、权利与义务、管理与自治、法律援助、律师辩护、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律师法学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研究的新状况、新认识,并立足于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求对相关认识、论述进行判断与评价,以期对法治中国的建设有所裨益。

跳转共6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