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共 5 条记录

每页显示:
  • 《楚辞》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Translation and Research on Chu Rhetoric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郭晓春

    2018-03-01

    978-7-5161-8458-5

    274千字

    111

    楚辞 英语 翻译 研究

    本书主要考察了《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译介和学术研究情况。在传播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较详细地展现了《楚辞》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概况,并对《楚辞》在其他国家的传播也进行了概述。在译介部分,主要论述了《楚辞》和屈原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并探讨了《楚辞》中一些特殊词汇的英译问题。在学术研究部分,着重介绍了英语世界汉学家关于《楚辞》的研究成果,并与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比,力图突出中外学者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本书对《楚辞》今后的研究走向进行了展望。

  • 艺术特质视域下的中国抒情传统研究:以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

    Research on Chinese Lyric Tradi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rtistic Qualities: Centering on the Reception of Poetics in the Two Han Periods

    任树民

    2016-03-01

    978-7-5161-7642-9

    280千字

    23

    抒情诗 诗歌研究 中国 宋代

    本书从艺术特质这一艺术范畴出发,以两汉诗学接受为中心,省思中国抒情传统,讨论与诠释两汉诗学在中国抒情传统构筑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中国抒情美典多面向的变迁。中国抒情传统不应该成为一个单线索的“超概括”,它不能以一个面向概括中国抒情美学多面向的变迁。抒情传统是理解或评论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但它只是平行研究视域下中国文学的一个异质性层面。中国抒情传统要在艺术特质层面阐释,而不能升华到艺术本质范畴。艺术特质是省思中国抒情传统论的有效凭借。

  • 《焦氏易林》文学研究

    A Literary Study of Jiao's Yilin

    刘银昌

    2016-07-01

    978-7-5161-8379-3

    379千字

    8

    古体诗 诗歌研究 中国 西汉

    《焦氏易林》是西汉焦赣所著的一部奇书,该书运用卦变原理,将《易经》六十四卦衍为四千〇九十六卦,并且仿照《诗经》的形式,为每一卦都配了整齐押韵的卦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汉代“两部非文学的文学杰作”之一(另一部为《史记》),被钱锺书先生誉为“几与《三百篇》并为四言矩矱”。《焦氏易林》本为占筮所著,曾被古人列入易学类和术数类。但因其内容丰富,文辞古雅隽美,明清以来亦为诗文家所关注。本书结合作者的研易心得和文学体悟,以文本细读为基础,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结合出土文献,对《焦氏易林》的作者、思想文化背景、文学成就、鬼神世界和民间信仰及其与签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研究,并对其影响和文学史地位进行了评定。本书对研究汉代文学、思想史、易学和术数文化以及民俗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研究《焦氏易林》之类的“异文学”有颇多借鉴意义。

  • 《国语》与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研究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of the State and the Literature of Language Style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吴建国

    2020-09-01

    978-7-5203-7158-2

    275千字

    23

    中国历史 春秋时代 史籍 《国语》 研究

    《(国语)与春秋时期语休文学研究》共六章,旨在确立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现象的存在,揭示其来源和发展演变及艺术特色。第一章探讨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的来源,介绍了春秋时期人们对语言的信仰和形成的理论。第二章揭示春秋时期语体文学繁荣的时代背景。语体文学繁荣表现为语体分类体式的确立,主要有事语、辩语、论语、对语、寓言。第三章介绍《国语》的编辑和语体文学的示范意义。第四章研究《国语》论说的知识背景和春秋时期士人的心态问题。第五章,研究《国语》语言的思想力量和论说艺术。第六章研究语体文学的发展演变。

  • 两汉《尚书》学研究

    Research on Shangshu of the Two Han Dynasties

    马士远

    2014-04-01

    978-7-5161-3935-6

    913千字

    53

    《尚书》 研究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断代《尚书》学学术史与文献辑考;完备的两汉“《书》教”传播系统;两汉“《书》教”传统的要义所在;两汉谋求“《书》教”传统融合的契合点;两汉《尚书》学盛衰演变的成因;西汉《尚书》学研究;“《书》教”传统与汉代政教;汉代称说《尚书》学文献辑考等。

跳转共1页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