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侃、徐大煜纂修:《咸丰县志》,民国三年(1914年)。
[2]陈丕显主修:《长阳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3]陈惟模主修:《长阳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
[4]崔绍元、龚绍仁纂修:《宜都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
[5]多寿、罗凌汉纂修:《恩施县志》,清同治七年(1868年)刻本,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6]何惠馨修、吴江纂:《利川县志稿》,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民国三十二年抄本。
[7]湖北省巴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巴东县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8]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长阳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年版。
[9]湖北省恩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恩施市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湖北省鹤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鹤峰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1]湖北省来凤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来凤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2]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利川市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13]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五峰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版。
[14]湖北省咸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咸丰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湖北省宣恩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宣恩县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6]黄世崇纂修:《利川县志》,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
[17]吉钟颖修,洪先焘纂:《鹤峰州志》,清道光二年(1822年)。
[18]李拔主修:《长阳县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
[19]李焕春纂修:《长乐县志》,清咸丰三年(1853年)。
[20]李焕春等修:《长乐县志》,清同治九年(1870年)。
[21]李涣春原本,郭敦祐续修:《长乐县志》,清光绪元年(1875年)。
[22]李勖修,何远鉴,张钧纂:《来凤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
[23]廖思树,肖佩声纂修:《巴东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
[24]齐祖望纂修:《巴东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25]沈云骏修,刘玉森纂:《归州志》,清光绪八年(1882年)。
[26]松林、周庆榕纂修:《增修施南府志》,清同治十年(1871年)。
[27]田恩远主修:《长阳县志》,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
[28]王峻德纂修:《鹤峰州志》,清乾隆六年(1741年)。
[29]王庭桢、李谦修纂修:《施南府志续编》,清光绪十年(1884年)。
[30]王锡修,张时纂:《归州全志》,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31]王协梦修:《施南府志》,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
[32]熊启咏纂修:《建始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年)。
[33]袁景晖纂:《建始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34]张金澜等修:《宣恩县志》,清同治二年(1863年)。
[35]张梓修,张光杰纂:《咸丰县志》,清同治四年(1865年)。
[36]朱叔香主修:《长阳县志》,清道光二年(1822年)。
[1]艾训儒:《湖北清江流域土家族生态学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2]巴东县文化馆编:《巴东民间故事传说集》(内部发行),巴东县印刷厂1982年版。
[3]白晓萍:《撒叶儿嗬——清江土家跳丧》,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局编:《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歌谣分册》(内部发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局1988年版。
[6]陈长平、陈胜利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生育文化》(上),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版。
[7]陈金祥:《触摸巴土风——长阳土家族文化纵横》,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8]陈金祥、周立荣、李华星等:《巴土长阳》,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储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邓贵艾、刘启明、向贤荣主编:《巴东民间谚语》,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1]邓红蕾:《道教与土家族文化》,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2]段超:《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3]恩施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委员会编:《恩施市民间故事集》(内部发行),1988年版。
[14]《恩施市民族志》编辑委员会编:《恩施市民族志》,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15]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高恨非、姚祖瑞、陈开沛主编:《宣恩县民族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17]龚发达:《土家风情》,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龚发达:《夷水古风》,人文出版社1993年版。
[19]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1]黄应贵主编:《人观 意义与社会》,台北“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1993年版。
[22]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3]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康进编:《中国建始文化丛书·民间舞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利川市民族志》编辑委员会编纂:《利川市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26]李焰云、徐瑞春、李江风:《清江流域旅游资源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27]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林继富主编:《酉水流域土家族民俗志》,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
[29]刘建、张素琴、吴宏兰:《舞与神的身体对话》(上、下),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30]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1]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2]潘光旦:《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3]彭万廷、冯万林主编:《巴楚文化源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5]荣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宋兆麟:《生育神与性巫术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37]田发刚、谭笑编:《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8]《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写:《土家族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万建中:《中国民俗通志·生养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0]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1]王建新、刘昭瑞编:《地域社会与信仰习俗:立足田野的人类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王峻峰主编:《清江文化与现代文明》,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43]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4]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5]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6]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王善才编:《清江考古》,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王善才:《香炉石——我国早期巴文化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王晓丽:《中国民间的生育信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0]王晓宁:《恩施自治州碑刻大观》,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51]王子君、陈洪、郑子华主编:《巴土研究》,长阳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长阳县民族文化研究会1999年版。
[52]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3]向国成、王平主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4]向子钧、周益顺、张兴文主编:《来凤县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5]萧国松整理:《孙家香故事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56]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7]徐丹:《倾空的器皿——成年仪式与欧美文学中的成长主题》,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58]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59]杨发兴、陈金祥编注:《彭秋潭诗注》,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
[60]杨筑慧:《中国西南民族生育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袁希正主编:《建始县民族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2]张蔚:《闹节:山东三大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3]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64]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5]《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北卷》(上、下),中国ISBN中心,1995年。
[66]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所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7]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68]钟以耘、龚光美主编:《鹤峰县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9]周伟民、安治国主编:《咸丰县民族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0]朱狄著:《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英]格雷戈里·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李霞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英]特纳·布莱恩:《身体与社会理论》,谢明珊译,台湾国立编译馆2010年版。
[5][美]阿兰·邓迪斯:《民俗的解析》,户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法]路易·杜蒙:《阶序人Ⅰ: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王志明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8][法]路易·杜蒙:《阶序人Ⅱ: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王志明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9][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彬彬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美]大卫·费特曼:《民族志:步步深入》,龚建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日]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方法序说——柳田国男与民俗学》,於芳、王京、彭伟文译,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12][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德]优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美]迈克尔·赫茨菲尔德:《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刘珩,石毅,李昌银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17][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英]西蒙·格里菲斯协助,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0][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英]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李东晔、王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4][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邹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日]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与乡土生活研究法》,王晓葵、王京、何彬译,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26][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7][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 科学 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8][英]布鲁尼斯诺·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29][美]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干春松、杨凤岗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0][法]马赛尔·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佘碧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1][英]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袁同凯、周建新译,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32][美]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法]马塞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5][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6][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传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美]艾·威尔逊等:《论观众》,李醒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
[39][美]茱莉亚·伍德:《生活中的传播》,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1][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2][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陈兴贵:《土家族人生仪式中礼物馈赠的文化解读》,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2]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洪颖:《艺术人类学行为研究的主要范畴刍论》,载《民族艺术》2007年第2期。
[4]胡锦献:《土家族传统民间舞蹈“花鼓子”初探》,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英]埃蒙德·R.利奇:《关于时间的象征表示》,见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7][英]埃蒙德·R.利奇:《从概念及社会的发展看人的仪式化》,见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8]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本真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见张仲谋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9]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载《民俗研究》2003年第2期。
[10]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1]乔健:《从实求美:艺术人类学的田野实践》,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2]田世高:《土家族的打喜花鼓》,载《民族音乐研究》2000年第2期。
[13]王铭铭:《象征的秩序》,载《读书》1998年第2期。
[14]汪晓云:《艺术发生学与艺术人类学》,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5]翁玲玲:《从外人到自己人——通过仪式的转换意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16]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7]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载《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8]张举文:《重认“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19]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0]郑元者:《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10期。
[21]周星:《艺术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可能性》,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Jeremy Coote and A.Shelton ed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
[2]Arnold Van Gennep,,Trans.by Monika B.Vizedom and Gabrielle L.Caffe,Introd.by Solon T.Kimba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3]A.David Napier,:,,,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4]S.J.Tambiah,,London:The British Academy and Oxford Univ.Press,1979.
[5]Victor Turner,:,New York:PAJ Publications,1982.
[6]Sheila Whiteley,Andy Bennett and Stan Hawkins ed.,,:,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