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品集
1.《艾青全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储安平集》,东方出版社2011年版。
3.《丁玲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废名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李长之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赵树理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4.《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5.《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6.《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9年版。
二 研究专著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20世纪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6.程光炜:《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7.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董大中:《赵树理评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范智红:《世变缘常——40年代小说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费正清、费维凯编:《剑桥中华民国史》,杨品全、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冯友兰:《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3.高华:《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6.[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8.何兆武:《上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9.[美]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董晓萍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0.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1.[英]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23.[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24.李书磊:《1942:走向民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李杨:《抗争宿命之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6.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29.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0.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2.[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5.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7.[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8.[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9.[美]萨义德:《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0.[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尹庆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1.汤拥华:《宗白华与“中国美学”的困境:一个反思性的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2.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3.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5.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46.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47.王晓明编:《批评空间的开创: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48.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版。
4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1.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版。
52.谢泳:《储安平与〈观察〉》,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53.谢泳:《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计秋枫、朱庆葆、郑会欣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57.许纪霖:《新世纪的思想地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8.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家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9.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0.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杨联芬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一八九七—一九四九)》,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2.姚丹:《西南联大历史情境中的文学活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3.[美]易劳逸:《毁灭的种子》,王建朗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5.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6.岳南:《南渡》《北归》《伤别离》,(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版。
67.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68.朱鸿召:《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9.[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三 研究论文
1.陈思和:《关于编写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的几个问题》,《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2.陈思和:《共名和无名: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管窥》,《上海文学》1996年第10期。
3.陈思和:《简论抗战为文学史分界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4.陈思和:《评“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共生新体系”——范伯群教授的新追求和新贡献》,《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
5.陈太胜:《从李长之到梁宗岱——兼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二期》,《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6.程映虹:《政治朝圣的背后》,《读书》1998年第9期。
7.范家进:《农民启蒙的政治遭遇和形式探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8.郭建玲:《1945—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格局转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李春青:《略论“意境说”的理论定位问题——兼谈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可能》,《文学评论》2013年第5期。
10.刘志荣:《抗战爆发: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分界线》,《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11.刘增人:《四十年代文学期刊扫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12.罗钢:《意境说是德国古典美学的中国变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13.[日]丸田孝志:《国旗、领袖像:中共根据地的象征(1937—1949)》,刘晖译,《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年第十卷。
14.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15.王富仁:《河流·湖泊·海湾——革命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略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16.王富仁、朱鸿召、袁盛勇:《反思与重启:延安文学及其研究的当代性》,《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17.王增进:《关于“知识分子”词源的若干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卷第1期。
18.王丽丽、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的又一次探索——试论四十年代的文学环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9.王培元:《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20.王培元:《政治漩涡中的延安文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
21.王亚平、徐刚:《“五四”的改写与重塑——兼谈四十年代的文学转折与“当代文学”发生问题》,《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期。
22.文贵良:《危机与新生——战争年代(1937—1949)的文学话语转型》,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23.吴晓东:《〈长河〉中的传媒符码——沈从文的国家想象和现代想象》,《视界》2003年第12辑。
24.吴晓东:《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试论废名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现代中国》第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许纪霖:《书写知识分子的历史》,《书屋》1997年第5期。
26.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
27.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读书》2000年第1期。
28.杨奎松:《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9.杨奎松:《关于战后中共和平土改的尝试与可能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0.杨奎松:《新中国土改背景下的地主问题》,《史林》2008年第6期。
31.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4期。
32.易彬:《他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同学四人谈穆旦》,《文汇读书周报》2002年9月27日。
33.易彬采写:《“我当然很想到解放区去”——访诗人彭燕郊》,《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1期。
34.易彬采写:《“那代人都很理想主义”——访诗人彭燕郊》,《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2期。
35.易彬采写:《彭燕郊回忆同时代作家》,《新文学史料》2008年第4期。
36.臧棣:《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
37.张霖:《两条胡同的是是非非》,《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38.张岩泉:《诗人的聚合与诗坛的分化——40年代与九叶诗派有关的三次论辩述评》,《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9.赵园、钱理群、洪子诚等:《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四 民国报刊
1.《宇宙风》(1935年9月—1947年8月)
2.《文学杂志》(1937年5月—1937年8月,1947年6月—1948年11月)
3.《七月》(1937年9月—1941年9月)
4.《大公报》汉口版(1937年9月—1938年10月)、重庆版(1938年12月—1952年8月)
5.《新华日报》(1938年1月—1947年2月)
6.《文艺阵地》(1938年4月—1944年3月)
7.《抗战文艺》(1938年5月—1946年5月)
8.《宇宙风乙刊》(1939年3月—1941年12月)
9.《鲁迅风》(1939年1月—1939年9月)
10.《中国文化》(1940年2月—1941年8月)
11.《黄河》(1940年2月—1944年4月)
12.《大众文艺》(1940年4月—1940年12月)
13.《战国策》(1940年4月—1941年7月)
14.《解放日报》(1941年5月—1947年3月)
15.《万象》(1941年7月—1945年6月)
16.《诗创作》(1941年6月—1944年3月)
17.《文讯》(1941年10月—1944年7月;1946年1月—1946年12月;1947年6月—1948年12月)
18.《谷雨》(1941年11月—1942年8月)
19.《文艺先锋》(1942年10月—1948年9月)
20.《人世间》(1942年10月—1943年11月;1947年4月—1949年5月)
21.《时与潮文艺》(1943年3月—1946年5月)
22.《民族文学》(1943年7月—1943年11月)
23.《客观》(1945年11月—1946年4月)
24.《文艺复兴》(1946年1月—1947年11月,1948年9月—1949年8月)
25.《观察》(1946年9月—1950年5月)
26.《东北文艺》(1946年12月)
27.《诗创造》(1947年7月—1948年10月)
28.《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3月—1949年3月)
29.《中国新诗》(1948年6月—1948年10月)
30.《文艺报》(1949年9月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