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volum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poetics of the Qianlong dynasty, taking the poetry's backlash to Wang Yuyang's Shenyun poetics and the acceptance of Ye Xie's poetics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and unfolds the changes and fluctuations of poetic thought in the past 60 years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nd discusses in turn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crit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hen Deqian's new style poetics, Ji Xiaolan's trial post poetics, Yuan Zhiling's poetics, Weng Fanggang's poetics, Tongcheng school poetics and Gaomi school poetics, and identifi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his idea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ater poetics under the theme of academic and temperament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 Adhering to the academic concept of "entering the process", the book strives to unfold the internal differences of various schools of poetics in the diachronic observation, so that the poetic history of the Qianlong Dynasty not only presents its unprecedented richness, but also shows a clear context and overall pattern. In short, whether it is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Qianlong's poetics or the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ach poetics, this volume puts forward a new thesis different from the academic definition.(AI翻译)
蒋寅:(著)
蒋寅,江苏南京人,本科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取得硕士学位,后考入南京大学,师从程千帆先生治唐宋诗学,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历任古代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曾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华侨大学、安徽大学特聘教授及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庆北大学、台湾逢甲大学、东华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国际东方诗话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诗学》《海外中国古典文学译丛》主编。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中华书局1982年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
《高宗实录》,中华书局1987年版。
素尔讷等纂:《钦定学政全书》,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刊本。
孙葆田等纂:《山东通志》,台湾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本。
颜嗣徽纂:《归顺直隶州志》,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羊复礼纂:《镇安府志》,光绪十八年刊本。
金鼎泰等纂:《道光桐城续修县志》,道光刊本。
吴仰贤等纂:《光绪嘉兴府志》,光绪刊本。
李锡符等修:《高密李氏家谱》,同治十年石印本。
永瑢等纂:《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马国翰:《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山东图书馆藏钞本。
牟房辑:《雪泥屋遗书目录》,山东省图书馆藏民国间钞本。
钱泰吉:《曝书杂记》,同治七年刊本。
孙德祖:《寄龛甲志》,光绪二十年刊本。
沈曾植:《海日楼题跋》,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由云龙编:《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张舜徽:《清代文集别录》,中华书局1963年版。
雷梦水:《古书经眼录》,齐鲁书社1984年版。
台湾“中央图书馆”编印:《标点善本题跋集录》,台北“中央图书馆”1992年版。
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齐鲁书社1988年版。
陈伯海、李定广:《唐代总集纂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刘声木:《桐城文学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张寅彭:《新订清人诗学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版。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郑方坤:《本朝名家诗钞小传》,台湾广文书局1971年影印本。
唐鉴:《清学案小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版。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冒志成:《如皋冒氏宗谱》,如皋县编史修志办公室1984年油印本。
马其昶:《桐城耆旧传》,黄山书社2013年版。
钱仪吉等辑:《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王建生:《随园诗话中清代人物索引》,台湾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王士禛:《王士祯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版。
沈津:《翁方纲年谱》,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年版。
严荣:《述庵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李金松:《洪亮吉年谱》,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许隽超:《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范摅:《云溪友议》,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刘永翔:《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王楙:《野客丛书》,中华书局1992年版。
袁文:《瓮牖闲评》,中华书局2007年版。
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
杨慎:《丹铅杂录》,国学基本丛书本。
赵宧光:《寒山帚谈》,崇祯刻本。
陈继儒:《小窗幽记》,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叶抱崧:《说叩》,张潮辑《昭代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尤侗:《西堂杂俎》,康熙刊本。
王士禛:《池北偶谈》,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齐鲁书社2007年版。
王士禛:《皇华纪闻》,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
王士禛:《分甘余话》,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
尤珍:《介峰札记》,康熙刊本《沧湄诗稿》附。
黄之隽:《詹言》,张潮辑:《昭代丛书》己集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吴敬梓:《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王应奎:《柳南随笔》,中华书局1983年版。
姚范:《援鹑堂笔记》,道光刊本。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章学诚:《丙辰劄记》,中华书局1986年版。
阮葵生:《茶余客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翁方纲:《苏斋笔记》,《复初斋文稿》,《清代稿本百种汇刊》,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
翁方纲:《苏斋笔记》,宣统二年北洋官报印书局印本。
陆凤藻:《小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赵翼:《簷曝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诸联:《明斋小识》,嘉庆十九年刊本。
法式善:《陶庐杂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沈起元:《敬亭文稿》,《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袁守定:《佔毕丛谈》卷五,光绪刊本。
缪曰藻:《寓意录》,道光二十年上海徐氏寒木春华馆刊本。
阮亨:《瀛舟笔谈》,嘉庆二十五年刊本。
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刘沅:《拾余四种》,道光二十五年刊本。
姚莹:《识小录》,黄山书社1991年版。
梁章钜:《退庵金石书画跋》,道光二十五年刊本。
福格:《听雨丛谈》,中华书局1984年版。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巴蜀书社1987年版。
李兆元:《十二笔舫斋杂录》,道光二年刊本。
诞叟:《梼杌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李元复:《常谈丛录》,敦本堂刊巾箱本。
王偁:《瓣香杂记》,道光十四年刊本。
许善长:《谈麈》,光绪四年碧声吟馆刊本。
佚名:《指严笔记》,《康雍乾间文字之狱》,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方濬师:《蕉轩续录》,《晚清四部丛刊》影印本。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嵩儒:《掌固零拾》,彝宝斋印书局铅印本。
何刚德:《春明梦录》,民国十一年刊本。
文廷式:《纯常子枝语》,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版。
甘熙:《白下琐言》,光绪十六年甘氏重刊本。
谭献:《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佚名撰:《杂录》,苏州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
金武祥:《粟香随笔》,光绪十三年广州刊袖珍本。
王守恂:《仁安笔记》,民国十年刊全集本。
陈作霖:《秉烛里谈》,《金陵琐志九种》,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孙静安:《栖霞阁野乘》,《清代野史》第七辑,巴蜀书社1988年版。
刘声木:《苌楚斋随笔》,中华书局1998年版。
林传甲:《筹笔轩读书日记》,民国三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汪康年:《汪穰卿笔记》,《近代稗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广忠译注:《淮南子》,中华书局2012年版。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徐敏译注:《圆觉经》,赖永海主编:《佛教十三经》,中华书局2010年版。
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79—1996年版。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弘历:《日知荟说》,台湾广文书局1977年影印本。
廉泉辑:《惜抱轩语》,余祖坤编《历代文话续编》,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朱一新:《无邪堂问答》,光绪二十一年广雅书局刊本。
倪璠:《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翁方纲:《杜诗附记》,《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元稹:《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李宪乔:《韩诗读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藏嘉庆十八年抄本。
张采田:《玉谿生年谱会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司马光:《传家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邵雍:《击壤集》,台湾广文书局1987年影印本。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曾枣庄主编:《苏诗汇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郑永晓编:《黄庭坚全集》,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夏承焘校辑:《白石诗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辛更儒笺校:《刘克庄集笺校》,中华书局2011年版。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戴昺:《东野农歌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方回:《桐江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王礼:《麟原后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复:《潏水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危素:《危太仆文集》,嘉业堂丛书本。
戴良:《九灵山房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李梦阳:《空同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九思:《重刻渼陂王太史先生全集》,崇祯十三年刊本。
屠隆:《鸿苞集》,万历四十八年刊本。
屠隆:《白榆集》,《屠隆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王廷相:《王氏家藏集》,明刊本。
王世懋:《王奉常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
李维桢:《大沁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
李贽:《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焦竑:《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
冯琦:《宗伯集》,万历刊本。
钱伯城:《袁宏道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袁中道:《珂雪斋文集》,中国文学珍本丛书本。
陈子龙:《陈忠裕公全集》,嘉庆八年簳山草堂刊本。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冯班:《钝吟文稿》,康熙刊本。
龚鼎孳:《定山堂诗集》,光绪九年龚彦绪刊本。
孙廷铨:《沚亭文集》,康熙刊本。
钱澄之:《田间文集》,黄山书社1998年版。
盛符升:《诚斋诗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盛氏十贤祠抄本。
陈宏谋:《培远堂文集·培远堂偶存稿》,临桂陈氏培远堂刊本。
程康庄:《程昆仑先生诗文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版。
徐增:《九诰堂全集》,湖北省图书馆藏清钞本。
叶燮:《已畦集》,二弃草堂刊本。
魏际瑞:《魏伯子文集》,道光二十五年谢若庭绂园书塾重刊宁都三魏文集本。
魏礼:《魏季子文集》,道光二十五年谢若庭绂园书塾重刊宁都三魏文集本。
汪士:《秋泉居士集》,《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胡道南:《风满楼诗稿》,乾隆刊本。
孙洤:《担峰诗》,康熙刊本。
谢良琦:《醉白堂文集》,道光刊本。
袁世硕主编:《王士禛全集》,齐鲁书社2007年版。
萧正模:《后知堂文集》,康熙五十六年刊本。
朱彝尊:《曝书亭集》,康熙刊本。
梅庚:《漫与集》,《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田茂遇:《水西近咏》,《四库未收书辑刊》影印本。
唐孙华:《东江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影印康熙刊本。
林凤岗:《石岳文寄》,《清代稿钞本》影印本。
潘耒:《遂初堂集》,康熙刊本。
孔尚任、刘廷玑:《长留集》,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本。
袁启旭:《中江纪年诗集》,光绪十七年紫兰书屋重刊本。
戴名世:《戴名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缪沅:《余园诗钞》,乾隆间葆素堂刊本。
卫既齐:《廉立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查嗣瑮:《查浦诗钞》,乾隆刊本。
胡安世:《秀岩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本。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康熙刊本。
尤珍:《沧湄诗稿》,康熙刊本。
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潘务正、李言编校:《沈德潜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薛雪:《抱珠轩诗存》,乾隆刊本。
吴孟复辑:《刘大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王奂曾:《旭华堂文集》,乾隆十六年刊本。
嵇璜:《锡庆堂诗集》,嵇储申、嵇臻主编:《无锡嵇氏传芳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许廷:《竹素园诗钞》,《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沈心:《房仲诗选》,民国八年上海西泠印社刊本。
钱陈群:《香树斋文集》,光绪十六年刊本。
钱载:《萚石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李馥:《居业堂诗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屈复:《弱水集》,乾隆七年刊本。
邱赓熙:《箬帽山人诗草》,乾隆四年刊本。
丘赓熙:《游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稿本。
黄子云:《长吟阁诗集》,乾隆刊本。
孙致中等编校:《纪晓岚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盛锦:《青嵝遗稿》,乾隆二十六年刊本。
郑方坤:《蔗尾诗集》,乾隆元年刊本。
李重华:《贞一斋集》,乾隆十一年刊本。
乔亿:《剑溪文略》,乾隆刊本。
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程晋芳:《勉行堂诗文集》,黄山书社2012年版。
田同之:《砚思集》,田氏丛书本。
黄任:《黄任集》,方志出版社2011年版。
卞孝萱编:《郑板桥全集》,齐鲁书社1985年版。
张廷璐:《咏花轩诗集》,乾隆刊本。
王文治:《王文治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陈祖范:《陈司业集》,乾隆二十九年日华堂刊本。
李惇:《淀湖漫稿》,乾隆三十年玉峰粲花斋刊本。
彭端淑:《白鹤堂文稿》,同治六年丹林彭效宗重刊本。
刘崇德主编:《边连宝集》,中华书局2007年版。
边中宝:《竹岩诗草》,乾隆四十年刊本。
宁楷:《修洁堂集略》,嘉庆八年刊本。
沈廷芳:《拙隐斋集》,乾隆二十二年则经堂刊本。
戴震:《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戴震:《戴震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恒仁:《月山诗集》,艺海珠尘本。
朱珪:《知足斋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姚鼐:《惜抱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姚永朴:《惜抱轩诗集训纂》,黄山书社2001年版。
姚鼐:《惜抱先生尺牍》,宣统元年小万柳堂重刊本。
姚鼐:《惜抱轩时文》,光绪二年刊本。
弘历:《御制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弘历:《御制文余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弘历:《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胡稚威:《石笥山房集》,咸丰二年重刊本。
陈文和主编:《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吴镇:《松花庵全集》,乾隆刊本。
陈文和主编:《嘉定王鸣盛全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
王昶:《春融堂集》,嘉庆十二年塾南书舍刊本。
吴省钦:《白华前稿》,乾隆四十八年刊本。
金甡:《今雨堂诗墨》,乾隆三十四年家刊本。
顾诒禄:《吹万阁文钞》,乾隆刊本。
徐长发:《寒玉山房诗》,乾隆六十年刊本。
张云璈:《简松草堂文集》,燕京大学图书馆1941年影印本。
郭家驹:《立斋遗诗》,宣统三年舫楼活字印本。
管世铭:《韫山堂文集》,光绪二十年吴炳重刊本。
曹光甫校点:《赵翼全集》,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阮葵生:《阮葵生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李怀民:《石桐先生诗钞》,乾隆刊本。
李秉礼:《韦庐诗集》,嘉庆三年家刊本。
单烺:《大昆嵛山人稿》,嘉庆三年单可基揭阳官舍刻本。
邵海清、李梦生:《忠雅堂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蒋士铨:《红雪楼九种曲》,台湾艺文印书馆1971年影印本。
黄景仁:《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赵怀玉:《亦有生斋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洪亮吉:《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李銮宣:《坚白石斋诗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章学诚:《文史通义》,仓修良新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叶长青:《文史通义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惠栋:《松崖文钞》,漆永祥编:《东吴三惠诗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2006年版。
朱景英:《畲经堂诗文集》,乾隆刊本。
翁方纲:《复初斋诗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翁方纲:《复初斋文稿》,《清代稿本百种汇刊》67,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李文藻:《南涧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杨瑛昶:《不易居诗钞》,乾隆五十八年勿幕轩刊本。
杭世骏:《道古堂文集》,光绪十四年刊全集本。
朱仕琇:《梅崖居士外集》,乾隆四十七年刊本。
孔宪彝:《韩斋集》,《清代稿钞本》影印本。
孔宪彝:《对岳楼诗续录》,咸丰刊本。
骆绮兰:《听秋轩诗集》,乾隆六十年金陵龚氏刊本。
张学苏:《寄岳云斋诗帖详注》,嘉庆十六年刊本。
史震林:《华阳散稿》,乾隆三十二年松槐书屋刊本。
吴荣光:《石云山人诗集》,《清代稿钞本》影印本。
鹿林松:《雪樵诗集》,清刊本。
唐仲冕:《陶山诗录》,嘉庆十六年刊本。
朱彬:《游道堂集》,光绪刊本。
王芑孙:《惕甫未定稿》,《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焦循:《焦循诗文集》,广陵书社2009年版。
王炘:《吴淞草堂诗稿》,乾隆六十年刊本。
李调元:《童山诗集》,嘉庆李氏万卷楼刊本。
施朝干:《正声集》,嘉庆五年刊本。
鳌图:《彭门诗草》,嘉庆刊本。
张问陶:《船山诗草》,中华书局1986年版。
孙原湘:《天真阁集》,嘉庆刊本。
祝德麟:《悦亲楼诗集》,嘉庆二年刊本。
陈庆镛:《籀经堂类稿》,光绪九年刊本。
秦瀛:《小岘山人文集》,嘉庆刊本。
阮元:《揅经室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吴抡、吴敬恒:《有正味斋试帖详注》,嘉庆八年刊本。
吴本锡:《寄云楼诗集》,嘉庆二十五年刊本。
朱桂:《岩客吟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清青丝栏抄本。
任兆麟:《有竹居集》,嘉庆二十四年两广节署刊本。
席佩兰:《长真阁集》,嘉庆刊本。
王元文:《北溪诗集》,嘉庆十七年王氏随善斋刊本。
乐钧:《青芝山馆诗集》,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吴锡麒:《有正味斋文集》,嘉庆十三年刊全集本。
王玮庆:《蕅唐诗集》,嘉庆刊本。
陈用光:《太乙舟文集》,道光二十三年重刊本。
漆子扬:《邢澍诗文校释》,甘肃文化出版社2011年版。
张晋:《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六十首》,嘉庆十七年刊本。
董在琴、魏晓红编:《张晋诗集》,三晋出版社2012年版。
法式善:《法式善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蒋浩:《思无邪斋诗钞》,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漆永祥辑:《江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顾禄:《颐素堂诗钞》,道光刊本。
朱珔:《小万卷斋文稿》,光绪十一年嘉树山房刊本。
周镐:《犊山类稿》,嘉庆二十二年启秀堂刊本。
韩梦周:《理堂文集》,道光三年刊本。
李兆洛:《养一斋文集》,道光二十三年刊本。
刘鸿翱:《绿野斋前后合集》,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团维墉:《小画山房诗钞》,嘉庆十二年刊本。
陶澍:《陶澍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
赵莲城:《豹隐堂集》,光绪间杏花村舍刊本。
彭维新:《墨香阁集》,岳麓书社2010年版。
舒位:《瓶水斋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范恒泰:《燕川集》,嘉庆十四年重刊本。
高澍然:《抑快轩文集》,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
杨安利点校:《周衣德集》,黄山书社2009年版。
梅曾亮:《柏枧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李振钧:《味灯听叶庐诗草》,光绪十五年刊本。
姚福均:《补篱遗稿》,光绪三十年活字印本。
陈文述:《颐道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梁德绳:《古春轩诗集》,道光二十九年刊本。
徐继畲:《松龛全集》,山右丛书本。
姚莹:《东溟文集》,同治六年姚浚昌重刊本。
汪缙:《汪子文录》,道光三年张杓刻本。
汪嫈:《雅安书屋文集》,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李祖陶:《迈堂文略》,同治七年刊本。
余集:《秋室学古录》,《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李亚烈、李猛烈编:《雪鸿堂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李锡麟:《鹤栖堂诗集》,三晋出版社2011年版。
梁章钜:《退庵诗存》,《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方东树:《仪卫轩文集》,同治七年刊本。
潘德舆:《潘德舆家书与日记》,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
洪占铨:《小容斋诗钞》,嘉庆二十三年陶澍刊本。
宋翔凤:《洞箫楼诗纪》,道光刊本。
张际亮:《张亨甫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影印本。
张际亮:《思伯子堂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梁昌圣:《碧霞书屋诗钞》,香港中国艺术家出版社2008年版。
金兆燕:《国子先生全集》,道光十六年赠云轩刊本。
黄臣燮:《平泉诗稿》,道光十四年刊本。
尚镕:《持雅堂文集》,道光刊持雅堂全集本。
姚椿:《晚学斋文集》,道光二十年刊本。
汪为霖:《小山泉阁诗存》,道光二十年如皋汪氏文园重刊本。
吴德旋:《初月楼文续钞》,道光二年花雨楼刊本。
何承燕:《春巢诗钞》,清刊本。
周寅清:《典三賸稿》,咸丰七年刊本。
方宗诚:《柏堂集次编》,光绪六年刊本。
柳商贤:《莲庵诗钞》,光绪十五年刊本。
毕宝魁:《九梅村诗集校注》,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
郑献甫:《补学轩文集》,咸丰十一年刊本。
夏炘:《景紫堂文集》,咸丰五年刊本。
钱泰吉:《甘泉乡人稿》,同治十一年刊本。
金永爵:《邵亭诗稿》,同治六年活字印本。
马鲁:《南苑一知集》,同治十二年敦伦堂刊马氏丛刻本。
包世臣:《艺舟双楫》,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台湾世界书局1965年版。
萧穆:《敬孚类稿》,黄山书社1992年版。
张金镛:《躬厚堂集》,清刊本。
王必达:《养拙斋集》,光绪十六年刊本。
范当世:《范伯子诗文选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李宣龚:《李宣龚诗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周曰蕙:《树香阁遗集》,咸丰二年刊本。
张赓谟:《菉园诗草》,文清阁编:《稀见清人别集百种》,燕山出版社影印本。
吴仰贤:《小匏庵诗存》,光绪刊本。
吴汝纶:《吴汝纶全集》,黄山书社2001年版。
包兰瑛:《锦霞阁诗词集》,宣统刊本。
黄瑞辑:《三台名媛诗辑》,光绪元年周氏刊本。
吴清蕙:《写韵楼吟草》,光绪十七年彭氏活字印本。
陈作霖:《可园诗存》,宣统元年刊本。
沈韵兰:《倚梅阁诗集》,宣统元年活字印本。
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程含章:《程月川先生遗集》,民国三年刊本。
张其昀:《张其昀先生文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8年版。
沈德潜辑:《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
吴淇辑:《六朝选诗定论》,广陵书社2009年版。
殷璠辑:《河岳英灵集》,《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79年版。
吴景华辑:《全唐诗钞》,乾隆刊本。
王士禛辑:《十种唐诗选》,康熙刊本。
毛奇龄辑:《唐七律选》,康熙四十一年刊本。
杜诏辑:《中晚唐诗叩弹集》,康熙刊本。
毛张健辑:《试体唐诗》,乾隆二十二年刊本。
臧岳辑:《应试唐诗类释》,康熙五十四年刊本。
王锡侯辑:《唐诗试帖详解》,九经堂刊本。
陶煊辑:《唐五言六韵分类排律选》,康熙五十五年刊本。
薛雪辑:《唐人小律花雨集》,乾隆十一年薛氏扫叶庄刊本。
吴瑞荣辑:《唐诗笺要》,乾隆二十三年刊本。
朱琰辑:《唐试律笺》,乾隆刊本。
陶元藻辑:《唐诗向荣集》,衡河草堂木活字印本。
乔亿辑:《大历诗略》,乾隆三十六年居安乐玩之堂刊本。
李怀民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咸丰四年赵子绳刊本。
李调元辑:《全五代诗》,巴蜀书社1991年版。
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嘉庆五年刊本。
李庆甲辑:《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弘历定:《御选唐宋诗醇》,光绪十八年益元书局重刊本。
陈明善辑:《唐八家诗钞》,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翁方纲辑:《七言律诗钞》,乾隆四十六年刊本。
姚鼐辑:《今体诗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赵彦博辑:《今体诗钞注略》,同治刊本。
顾嗣立辑:《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版。
顾奎光辑:《元诗选》,乾隆十六年无锡顾氏刊本。
沈德潜、周准辑:《明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汪端辑:《明三十家诗选》,同治十二年蕴兰吟馆重刊本。
魏裔介辑:《溯洄集》,顺治刊本。
陈允衡辑:《诗慰初集》,康熙刊本。
宋荦辑:《吴风》,《历代地方诗歌总集汇编》影印本。
曾灿辑:《过日集》,康熙六松草堂刊本。
陶煊、张灿辑:《国朝诗的》,康熙六十年刊本。
徐璈辑:《桐旧集》,民国十六年影印本。
汪观辑:《清诗大雅》,康熙刊本。
沈德潜辑:《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姚集芝辑:《馆律萃珍》,清刊本。
袁枚辑:《随园女弟子诗选》,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
翁方纲辑:《七言诗歌行钞》,苏斋丛书本。
任兆麟辑:《吴中女士诗钞》,乾隆五十四年刊本。
李怀民辑:《后四灵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藏吴瀛抄本。
顾宗泰辑:《停云集》,乾隆三十四年刊本。
彭启丰辑:《八家诗钞》,乾隆刊本。
彭元瑞编:《试帖诗集》,乾隆六十年刊本。
吴翌凤辑:《国朝诗》,嘉庆刊本。
王昶辑:《湖海诗传》,《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王赓言辑:《东武诗存》,嘉庆二十五年化香阁刊本。
麓峰居士辑评:《试帖仙样集裁诗十法》咸丰六年刊本。
陶樑辑:《国朝畿辅诗传》,《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孙雄辑:《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影印本。
徐世昌辑:《晚晴簃诗汇》,民国十八年退耕堂刊本。
真德秀辑:《文章正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归有光辑:《文章指南》,台湾广文书局1972年影印本。
黄宗羲辑:《明文海》,中华书局1987年版。
姚鼐辑:《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查世佑辑:《查氏文钞》,徐雁平、张剑编:《清代家集丛刊》影印本。
吴鼒辑:《八家四六文钞》,嘉庆三年刊本。
赵维烈辑:《历代赋钞》,康熙刊本。
沈钧德辑:《历代赋钞》,乾隆三十年刊巾箱本。
纪昀评:《纪晓岚评注文心雕龙》,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影印本。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李壮鹰:《诗式校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
张伯伟:《隋唐五代诗格校考》,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沈德潜:《杜诗偶评》,赋闲草堂刊本。
纪昀:《玉溪生诗说》,槐庐丛书三编本。
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许:《彦周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吴沆:《环溪诗话》,学海类编本。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葛立方:《韵语阳秋》,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严羽:《沧浪诗话》,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杨载:《诗法家数》,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陈应行:《吟窗杂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
李东阳:《麓堂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徐祯卿:《谈艺录》,何文焕辑《历代诗话》。
杨慎:《升庵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
王世贞:《艺苑卮言》,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
谢臻:《四溟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叶生、汪淇:《诗体明辩笺评》顺治十五年刊本。
贺贻孙:《诗筏》,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曹辑:《吕晚村先生论文汇钞》,俞国林编:《吕留良全集》,中华书局2015年版。
毛先舒:《诗辩坻》,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王士禛:《渔洋诗话》,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张宗柟辑:《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郎廷槐记:《师友诗传录》,丁福保辑《清诗话》。
刘大勤记:《师友诗传续录》,丁福保辑《清诗话》。
何世璂述:《然灯纪闻》,丁福保辑《清诗话》。
叶燮:《原诗》,丁福保辑《清诗话》。
蒋寅:《原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戴鸿森:《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毛奇龄:《西河诗话》,乾隆间萧山毛氏书留草堂刊西河全集本。
姚祖恩编:《静志居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宋荦:《漫堂说诗》,丁福保辑:《清诗话》。
费经虞辑:《雅伦》,康熙四十九年刊本。
赵执信:《谈龙录》,丁福保辑:《清诗话》。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乾隆四十二年张氏涉园观乐堂刊本。
方世举:《丛兰诗话》,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刘大櫆:《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沈德潜:《说诗晬语》,潘务正、李言编校:《沈德潜诗文集》。
苏文擢:《说诗晬语诠评》,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修订版。
王宏林:《说诗晬语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薛雪:《一瓢诗话》,丁福保辑:《清诗话》。
黄子云:《野鸿诗的》,丁福保辑:《清诗话》。
吴雷发撰:《说诗菅蒯》,丁福保辑:《清诗话》。
田同之:《西圃诗说》,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丁福保辑:《清诗话》。
方贞观:《方南堂先生辍锻录》,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查为仁:《莲坡诗话》,丁福保辑:《清诗话》。
边连宝:《病余长语》,齐鲁书社2013年版。
边连宝:《病余长语》,天津图书馆藏钞本。
马位:《秋窗随笔》,丁福保辑:《清诗话》。
乔亿:《剑溪说诗》,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顾龙振辑:《诗学指南》,乾隆间敦本堂刊本。
蔡钧辑:《诗法指南》,乾隆二十三年匠门书屋刊本。
杨际昌:《国朝诗话》,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秦朝:《消寒诗话》,丁福保辑:《清诗话》。
廖景文:《罨画楼诗话》,乾隆三十六年刊清绮堂全集本。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徐文弼辑:《汇纂诗法度针》,乾隆间聚盛堂刊本。
赵文哲:《媕雅堂诗话》,张寅彭主编:《清诗话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翁方纲:《石洲诗话》,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翁方纲:《五言诗平仄举隅》,丁福保辑:《清诗话》。
翁方纲:《七言诗三昧举隅》,丁福保辑:《清诗话》。
翁方纲:《咏物七言律诗偶记》,嘉庆十一年刊本。
翁方纲:《王文简古诗平仄论》,丁福保辑:《清诗话》。
翁方纲:《论诗》,湖北省图书馆藏清影钞本。
袁枚:《随园诗话》,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詹杭伦、沈时蓉:《雨村诗话校证》,巴蜀书社2006年版。
李怀民:《紫荆书屋诗话》,《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影印本。
李宪乔:《凝寒阁诗话》,《山东文献集成》第三辑影印本。
李宪乔:《偶论四名家诗》,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青丝栏笺稿钞本。
黄立世:《柱山诗话》,山东省博物馆藏高氏辨泂居辑钞《齐鲁遗书》。
崔迈:《尚友堂说诗》,《崔东壁先生遗书》附录,民国二十五年亚东图书馆排印本。
周维德辑:《蒲褐山房诗话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陶元藻:《全浙诗话》,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陶元藻:《凫亭诗话》,嘉庆元年刊本。
陆元:《青芙蓉阁诗话》,囯家图书馆藏清稿本。
周春:《耄余诗话》,国家图书馆藏葛继常钞本。
吴文溥:《南野堂笔记》,嘉庆刊本。
方薰:《山静居诗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与《山静居画论》合订陆杏孙抄本。
方薰:《静居绪言》,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朱琰辑:《诗触》,嘉庆三年重刊本。
洪亮吉:《北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洪亮吉:《北江诗话》,粤雅堂丛书本。
法式善:《梧门诗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钞本。
张寅彭、强迪艺:《梧门诗话合校》,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法式善:《八旗诗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梧门诗话》抄本附。
盛大士:《竹间诗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盛琪批稿本。
史承谦:《青梅轩诗话》,乾隆六十年刊本《史位存杂著六种》。
郭麐:《灵芬馆诗话》,嘉庆十二年家刊灵芬馆全集本。
郭麐:《樗园消夏录》,嘉庆间家刊灵芬馆全集本。
潘焕龙:《卧园诗话》,高洪钧编《明清遗书五种》,北京图书馆2006年版。
王景祺:《牧坡诗话》,山东大学图书馆藏乌丝栏清钞本。
俞俨:《生香诗话》,道光七年自刊生香花蕴合集本。
钱泳:《履园谭诗》,丁福保辑:《清诗话》
袁洁:《蠡庄诗话》,嘉庆二十五年刊本。
崔旭:《念堂诗话》,民国二十二年崔氏海云书屋刊本。
邓枝麟:《海粟诗话》,清刊巾箱本。
延君寿:《老生常谈》,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黄培芳:《香石诗话》,嘉庆十六年刊黄氏家集本。
黄培芳:《香石诗话》,《黄培芳诗话三种》,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黄培芳:《粤岳草堂诗话》,《黄培芳诗话三种》。
余成教:《石园诗话》,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吕善报:《六红诗话》,道光二十四年刊本。
梁邦俊:《小厓说诗》,道光二十八年刊本。
梁章钜:《退庵随笔》,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梁章钜辑:《试律丛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谢堃:《春草堂诗话》,道光刊本。
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马星翼:《东泉诗话》,道光刊本。
马桐芳:《憨斋诗话》,道光十二年饮和堂刊本。
张维屏:《艺谈录》,咸丰间沈世良、倪鸿刊本。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树滋:《石樵诗话》,道光五年李氏湖湘采珍山馆刊巾箱本。
翁昱:《试律须知》,道光二十八年黄秩模刊逊敏堂丛书本。
陈仅:《竹林答问》,周维德校注《诗问四种》,齐鲁书社1985年版。
梁九图:《十二石山斋诗话》,道光间梁氏十二石山斋刊本。
潘清撰:《挹翠楼诗话》,同治二年自刊巾箱本。
李长荣:《茅洲诗话》,光绪三年重刊本。
何曰愈:《退庵诗话》,光绪九年刊本。
王宝书:《味灯诗话》,《云南丛书》,中华书局2009年影印本。
林寿图:《榕阴谈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钞本。
周树模:《沈观斋诗稿》,民国二十二年影印周氏钞本。
陈来泰:《寿松堂诗话》,咸丰四年刊本。
林联桂:《见星庐馆阁诗话》,道光三年与赋话、词稿合刊本。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林昌彝:《海天琴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林昌彝:《海天琴思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康发祥:《伯山诗话》,咸丰间刊本。
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许印芳:《诗法萃编》,《云南丛书》初编本。
于祉:《澹园诗话》,咸丰刊本。
王气中:《艺概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刘熙载:《艺概·诗概》,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胡曦:《湛此心斋诗话》,兴宁先贤丛书影印守先阁藏传钞本。
张清标:《楚天樵话》,光绪十八年汉川甑山书院刊本。
朱庭珍:《筱园诗话》,郭绍虞辑《清诗话续编》。
吴仰贤:《小匏庵诗话》,光绪八年刊本。
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衍:《石遗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振锽:《星影楼壬辰以前存稿》,光绪十八年刊本。
钱振锽:《快雪轩诗话》,光绪十八年木活字本《快雪轩文集》附。
周实:《无尽庵诗话》,民国元年上海国光印刷所铅印本。
龙汇川:《汇川诗话》,民国二十三年龙氏家塾石印本。
杨香池:《偷闲庐诗话》,张寅彭主编:《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王礼培:《小招隐馆谈艺录》,民国二十六年湖南船山学社排印本。
俞大纲:《寥音阁诗话》,《俞大纲全集》,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7年版。
陈伯海编:《历代唐诗评论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钱仲联、王蘧常编:《万首论诗绝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戏剧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36年版。
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10年版。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缪钺:《缪钺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止峻:《史事丛谈》,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张舜徽:《学林脞录》,《爱晚庐随笔》,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李详:《李审言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徐亮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黄裳:《翠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黄裳:《前尘梦影新录》,齐鲁书社1989年版。
尚小明:《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欧立德:《皇帝亦凡人:乾隆·世界史中的满洲皇帝》,台湾八旗文化2015年版。
高王凌:《乾隆十三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清史论集》第十三辑,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清史译丛》第4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亦园审订:《观念史大辞典》,台湾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版。
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观念的历险》,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爱德华·扬格:《试论独创性作品——致〈查理士·格兰狄逊爵士〉作者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J.C.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丹纳:《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德里达:《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松下忠:《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陈德文编译:《永井荷风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蕴》,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曹顺庆编:《中西比较美学文学论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黄保真、蔡钟翔、成复旺:《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徐英:《诗法通微》,黄山书社2011年版。
朱光潜:《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增订本。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周勋初:《文史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余历雄编:《师门问学录》,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吴文治:《吴文治文存》,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
张健:《诗话与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张健:《诗话与诗评》,台湾文津出版社2006年版。
张健:《中国文学批评》,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年版。
龚显宗:《诗话初探》,台湾凤凰城图书公司1984年版。
杨松年:《中国文学评论史编写问题论析》,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
张廷银:《族谱所见文学批评资料整理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龚鹏程:《文化·文学与美学》,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8年版。
黄维梁:《中国诗学纵横论》,台湾洪范书店1977年版。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江弱水:《诗的八堂课》,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岳麓书社1984年版。
戴文和:《“唐诗”“宋诗”之争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
周裕锴:《法眼与诗心——宋代佛禅语境下的诗学话语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陈斐:《南宋唐诗选本与诗学考论》,大象出版社2013年版。
丁放、朱欣欣:《元明清诗歌批评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文新:《明代诗学》,湖南出版社2000年版。
廖可斌:《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陈国球:《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蔡瑜:《高棅诗学研究》,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0年版。
郑利华:《前后七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李思涯:《胡应麟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严明:《中国诗学与明清诗话》,台湾文津出版社2003年版。
李圣华:《冷斋明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齐鲁书社1986年版。
钱仲联:《梦苕庵论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魏中林整理:《钱仲联讲清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吉川幸次郎:《清雍乾诗说》,《吉川幸次郎遗稿集》第3卷,日本筑摩书房1995年版。
吴宏一:《清代诗学初探》,台湾牧童出版社1977年版。
王英志:《清人诗论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严迪昌:《清诗史》,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吴宏一:《清代文学批评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吴淑钿:《近代宋诗派诗论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吴孟复:《桐城文派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赵建章:《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贺严:《清代唐诗选本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王志民主编:《清诗与传统》,齐鲁书社2008年版。
韩胜:《清代唐诗选本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兵:《清人选清诗与清代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顺贵:《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燕瑾、吕薇芬主编:《清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陈伟文:《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黄景进:《王渔洋诗论之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版。
徐文博、石钟扬:《戴名世论稿》,黄山书社1985年版。
葛惠玮:《〈原诗〉与〈一瓢诗话〉之比较研究》,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胡幼峰:《沈德潜诗论探析》,台湾学海出版社1986年版。
王宏林:《沈德潜诗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陈岸峰:《沈德潜诗学研究》,齐鲁书社2011年版。
顾远芗:《随园诗说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杜松柏:《袁枚》,台湾“国家出版社”1982年版。
胡明:《袁枚诗学述论》,黄山书社1986年版。
司仲敖:《随园及其性灵诗说之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
简有仪:《袁枚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版。
王建生:《袁枚的文学批评》,台湾圣环图书公司2001年版。
石玲:《袁枚诗论》,齐鲁书社2003年版。
王英志:《袁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J.D.Schmidt,,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王建生:《赵瓯北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周明仪:《赵瓯北诗及其诗学研究》,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宋如珊:《翁方纲诗学之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曾守正:《权力、知识与批评史图像》,台湾学生书局2008年版。
龚诗尧:《〈四库全书总目〉之文学批评研究》,台湾花木兰出版社2005年版。
杨子彦:《纪昀文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王达敏:《姚鼐与乾嘉学派》,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简有仪:《蒋士铨及其诗文研究》,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徐国华:《蒋士铨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蒋士铨研究资料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赖安海:《李调元文化研究述论》,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程日同:《盛世的变徵与正声——清代诗人钱载研究》,岳麓书社2014年版。
蒋寅:《大历诗人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蒋寅:《学术的年轮》,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清代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蒋寅:《清诗话考》,中华书局2007年增订版。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9年增订版。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凤凰出版社2013年增订版。
李丰楙:《翁方纲及其诗论》,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1978年。
吴瑞泉:《沈德潜及其格调说》,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东吴大学,1980年。
林秀蓉:《沈德潜及其弟子诗论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高雄师范学院,1986年。
查清华:《明格调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1999年。
杨桂芬:《纪昀诗学理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中山大学,2002年。
王镱容:《传播·声誉·性别——以袁枚〈随园诗话〉为中心的文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暨南大学,2002年。
林纯祯:《袁枚诗中“趣”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彰化师范大学,2003年。
刘奕:《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邱怡瑄:《纪昀的试律诗学》,硕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2009年。
徐羡秋:《纪昀评点诗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9年。
陈小凤:《沈德潜〈七子诗选〉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李铮:《赵翼性灵诗论探究》,硕士学位论文,宁夏大学,2012年。
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文学杂志》1937年1卷4期。
全增佑:《清代幕僚制度论》,《思想与时代》第31、32期,1944年版。
郭绍虞:《肌理说》,《国文月刊》第43、44期合刊,1946年6月版。
汪辟疆:《论高密诗派》,《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
郭绍虞:《试测沧浪诗话的本来面貌》,《艺林丛录》第五编,香港商务印书馆1964年12月版。
刘若愚:《清代诗说论要》,《香港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1辑,香港大学1964年版。
松村昂:《〈随园诗话〉的世界》,《中国文学报》第22册,1968年4月版。
今井清:《关于〈全五代诗〉》,《东方学报》第41册,1970年版。
吴宏一:《沈德潜的格调说》,《幼狮月刊》第44卷3期,1976年版。
河田悌一:《清代学术的一个侧面——朱筠、邵晋涵、洪亮吉及章学诚》,《东方学》第57辑,1979年1月版。
松村昂:《沈德潜与〈清诗别裁集〉》,《名古屋大学教养部纪要》第23辑,1979年版。
刘乾:《高密诗派抄本〈晋唐六家五言诗选〉》,《文物》1981年第10期。
张隆溪:《诗无达诂》,《文艺研究》1983年第4期。
廖栋梁:《六朝诗评中的形象批评》,《文学评论》第8期,1984年版。
李锐清:《沈德潜“格调说”的来源及理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16期,1985年版。
梅运生:《古文和诗歌的会通与分野——桐城派谭艺经验之新检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詹福瑞:《中国古代咏物诗说的理论探索》,《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隽雪艳:《〈玉台新咏考异〉为纪昀所作》,《文史》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王镇远:《纪昀文学思想初探》,《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胡幼峰:《试论〈唐诗别裁集〉编选之得失》,《古典文学》第十集,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关道雄:《纪昀的宋诗优劣说——兼及他的论诗主张》,《文学遗产增刊》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91年版。
张志远:《薛雪生平小考》,《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钱仲联、严明:《袁枚新论》,《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郭隽杰:《〈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王镇远:《论翁方纲的肌理说》,《文学遗产》增刊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97年版。
陈新璋:《论沈德潜在唐诗学上的建树》,《华南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严明:《清诗特色形成的关键——论康、乾时期的诗风转变》,《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吴承学:《论〈四库全书总目〉在诗文评研究史上的贡献》,《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王友胜:《论纪昀的苏诗评点》,《中国韵文学刊》1999年第2期。
张灵聪:《清前中期的时代与文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王英志:《随园女弟子考述》,《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简锦松:《李梦阳诗论之“格调”新解》,《古典文学》第十五辑,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版。
张简坤明:《再论“性灵”一词的涵义——“袁枚性灵诗论”为例》,《清代学术论丛》第六辑,台湾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丁履:《赵翼的文学思想》,《清代学术论丛》第六辑,台湾文津出版社2001年版。
王英志:《袁枚与沈德潜交游考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
薛亚军:《清人选评笺注唐人试帖》,《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2期。
钟慧玲:《陈文述与碧城仙馆女弟子的文学活动》,《东海中文学报》第13期,2001年7月版。
周明秀:《论桐城派诗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形成过程》,《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陈宇俊、马亚中:《试论戴名世对桐城诗派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刘汉忠:《“高密诗派”传衍广西考述》,《广西地方志》2003年第4期。
陈平原:《文派、文选与讲学》,《学术界》2003年第5期。
张宏生:《佛禅思维方式与唐代咏物诗举隅》,《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陈国球:《明清“格调”诗说研究知见目录》,《中国诗学》第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卢坡:《姚范年谱简编》,《古籍研究》第59卷,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傅刚:《“文史”与“诗文评”——论文学批评的分类》,《新史学》第1辑,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傅刚:《〈玉台新咏〉版本补录》,《文史》2004年第3辑。
查清华:《格调论的思维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6期。
王恒柱:《从〈偶论四名家诗〉看清高密诗派对王士禛的评价》,《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廖宏昌:《沈德潜诗学体系建立的思维理路》,《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李建昆:《试论李怀民〈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东海中文学报》第17期,2005年7月。
包云志:《刘墉、周永年、吴大澂、叶昌炽未刊信札四通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查清华:《中国诗学的“格”论》,《人文杂志》2006年第3期。
廖宏昌:《〈文心雕龙〉纪评的折中思维与接受》,《文史哲》2006年第6期。
张然:《说“伧”气——从一个角度谈翁方纲的诗论与创作》,《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廖宏昌:《清代宋诗之争的另一种类型:西昆、江西之争与纪昀的思维》,《文与哲》9,2006年版。
贺严:《御选唐诗与清代文治》,《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闵定庆:《选本与文学权力意志的外化——试论沈德潜诗歌选本批评的“正典”意识》,《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王炜:《格调对神韵的兼容——从〈国朝诗别裁集〉选王士禛诗看沈德潜的“格调说”》,《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方盛良:《清代士商互动之文化原生态个案考论——厉鹗与“小玲珑山馆”》,《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石旻:《阻隔的一时双璧——关于〈随园诗话〉忽略清溪吟社之分析》,《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陈志扬:《清代对试律诗艺的探索》,《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
邱美琼:《由求同到证异:翁方纲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王鹏凯、黄琼谊:《廿一世纪以来纪昀文学与文论研究的现况与趋势》,《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第66期,2007年3月版。
周中明:《姚鼐对人生道路的重大抉择——姚鼐中年主动辞官的原因辨析》,《古籍研究》2007年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曹虹:《帝王训饬与文统理念——清代文学生态研究之一》,《古典文献研究》第10辑,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王英志:《袁枚题〈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二跋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1期。
潘中华:《从诗文看钱载与翁方纲交往》,《新美术》2008年第1期。
陈伯海:《清人选唐试帖诗概说》,《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5期。
郑幸:《袁枚佚札四通考述——兼及袁枚、杨芳灿交游考》,《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傅刚:《略论纪昀的〈玉台新咏〉研究》,《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2008年10月版。
王英志:《手抄本〈袁枚日记〉(一)》,《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1期。
杨有山:《性灵诗派源头考辨》,《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2期。
张宗霞:《论方贞观〈辍锻录〉的诗论倾向》,《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周怀文:《桐城文学津梁——姚范》,《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
李永贤、吕会玲:《赵翼、袁枚诗学观异同初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张然:《肌理说:中才诗人的学诗指南》,《文学评论》2009年第4期。
卢坡:《钱锺书“桐城亦有诗派”续说》,《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贺国强、魏中林:《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
李德伟:《论袁枚〈随园女弟子诗选〉呈现之诗学观及其在清代文学史上之意义》,《东华汉学》第10期,2009年12月版。
郑利华:《前七子诗论中情理说特征及其文学指向》,王瑷玲主编:《明清文学与思想中之情、理、欲——文学篇》,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9年版。
胡可先:《汪辟疆〈苏诗选评笺释〉批语辑录》,《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程日同:《钱载诗学是“肌理说”的一个当世渊源》,《河北学刊》2010年第7期。
莫崇毅:《翁方纲诗学体系再认识》,《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0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唐芸芸:《逆笔:翁方纲论黄庭坚学杜》,《云梦学刊》2011年第1期。
段宗社:《论沈德潜的诗歌批评模式》,《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戎霞、梁扬:《论汪为霖与广西高密诗派的关系》,《阅读与写作》2011年第10期。
邹鹏:《“性灵派”谱系的理论缺陷及就宗派立论的误区》,《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11期。
盛宁:《对“现代主义”在中国影响的再思考》,《文学评论》2012年第1期。
邬国平:《赵执信〈谈龙录〉与康雍乾诗风转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李福标:《〈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李宪乔批校在粤地的流传》,《文献》2012年第2期。
刘欢萍:《吴锡麒诗论与浙派诗学思想的深化与新变》,《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单重阳:《谈艺不讥明七子——姚鼐诗法论初探》,《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唐芸芸:《复初斋试诗·赋得春从何处来小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6期。
黄裳:《来燕榭读书丛札》(续),《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2月12日。
黄爱平:《宋诗话中“格”的复杂意蕴及其诗学意义》,《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范建明:《论沈德潜早年的论诗绝句及其诗学意义》,《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郭康松、郗韬:《论乾嘉学人诗:以翁方纲诗为中心》,《中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丁俊丽:《李宪乔评点韩愈诗歌之成就新论》,《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李圣华:《王渔洋的佛门交游及其禅宗思想——厘清渔洋“诗”“禅”关系之公案的必要阐释》,《中国诗学》第17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高评:《翁方纲〈石洲诗话〉论宋诗宋调——以苏轼、黄庭坚诗为核心》,《文与哲》第22期,2013年版。
黄一农:《袁枚〈随园诗话〉编刻与版本考》,《台大文史哲学报》第79期,2013年版。
潘中华、杨年丰:《钱载批点翁方纲诗整理》,《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6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奕:《生成情境与诗学意涵——以沈德潜“温柔敦厚”说为核心的考察》,《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2期。
孙纪文、葛亚敏:《沈德潜诗学思想的调和意味与文化内涵》,《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江小角、王佳佳:《刘大櫆对清代徽州教育的贡献及影响》,《安徽史学》2014年第3期。
梁结玲:《士子游幕与乾嘉文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彭国忠:《〈唐人试律说〉:纪昀的试律诗学建构》,《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5期。
王宏林:《〈雨村诗话〉并称群体及其对乾嘉诗史的建构》,《四川省第二届李调元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四川省民俗学会秘书处编,2014年9月版。
江庆柏:《〈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
唐芸芸:《未刊稿〈石洲诗话〉卷十与翁方纲“肌理”说的完成》,《中国诗学》第1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龙野:《〈石洲诗话〉卷十手稿的内容与价值》,《中国诗学》第18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范建明:《清代诗人施兰垞及其文学活动考论——兼谈袁枚〈答沈大宗伯论诗书〉的写作时间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李金松:《诗人之诗、才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划分及其诗学意义》,《文学遗产》2015年第1期。
张然:《“盛世”情节:肌理说的生成背景》,《嘉应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唐芸芸:《试帖诗与翁方纲诗学观》,《井冈山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刘鹏:《清藏书家袁廷梼生平发覆——一个苏州家族的兴衰》,《天一阁文丛》第12辑,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曾贤兆:《论沈德潜的宋诗观及其对叶燮诗学的接受》,《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孙利政:《钱大昕集外诗文新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程日同:《钱载与翁方纲后期关系考论》,《文学遗产》2016年第5期。
杨曦:《南京图书馆藏〈方南堂先生手批杜诗〉考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唐芸芸:《翁方纲“正面实作”诗学观研究》,《中国诗学》第2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
张易和:《孤本〈耕读堂集〉的多维观照》,《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蒋寅:《作为批评家的严羽》,《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蒋寅:《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蒋寅:《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理解》,《山西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蒋寅:《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内涵增值过程》,《中国学术》2002年第3期,商务印书馆2002年11月版。
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蒋寅:《在传统的阐释与重构中展开》,《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蒋寅:《清诗话的写作方式及社会功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蒋寅:《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蒋寅:《冯班与清代乐府观念的转向》,《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
蒋寅:《贾岛与中晚唐诗歌的意象化进程》,《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
蒋寅:《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定势》,《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蒋寅:《杜甫是伟大诗人吗?——历代贬杜论的谱系》,《国学学刊》2009年第3期。
蒋寅:《王渔洋“神韵”的审美内涵和艺术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蒋寅:《家数·名家·大家——有关古代诗歌品第的一个考察》,《东华汉学》15辑,2012年版。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政大中文学报》第18期,2012年版。
蒋寅:《乾嘉之际诗歌自我表现观念的极端化倾向——以张问陶的诗论为中心》,《复旦学报》2014年第1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