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林贝赫:《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蒙古文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巴莫曲布嫫:《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毕雪飞:《日本七夕传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泳超:《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陈勤建:《中国民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陈连山:《〈山海经〉学术史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陈连山:《游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岗龙:《蒙古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岗龙:《蟒古思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建宪:《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陈建宪:《神祇与英雄——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程蔷:《中国识宝传说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程蔷:《骊龙之珠的诱惑:民间叙事宝物主题探索》,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董晓萍、[美]欧达伟:《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刁统菊:《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高莉芬:《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州岛的神圣叙事》,里仁书局2008年版。
顾颉刚、钟敬文等:《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郭玉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戏剧传播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年版。
郭泮溪:《民间游戏与竞技》,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户晓辉:《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黄旭涛:《民间小戏表演传统的田野考察——以祁太秧歌为个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
黄清喜:《石邮傩的生活世界——基于宗族与历史的双重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黄景春:《中国宗教性随葬文书研究——以买地券、镇墓文、衣物疏为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贾芝:《播谷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构: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金泽:《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罗永麟:《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兼论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的关系》,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李然:《山东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李岳南:《民间戏曲歌谣散论》,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版。
李世瑜:《现代华北秘密宗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刘守华:《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的演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刘惠萍:《神话与图像——日月神话之研究》,文津出版社2011年版。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锡诚:《双重的文学:民间文学+作家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刘晓峰:《东亚的时间——岁时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吕微:《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继富:《中国民间游戏总汇》,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李扬:《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那木吉拉:《狼图腾:阿尔泰兽祖神话探源》,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纳钦:《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公主传说与珠腊沁村信仰民俗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孟慧英:《活态神话——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修订版),学苑出版社2018年版。
祁连休:《智谋与妙趣——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仁钦道尔吉:《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邵凤丽:《朱子〈家礼〉与传统社会民间祭祖礼仪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天鹰:《论歌谣的手法及其体例》,文化生活出版社1954年版。
天鹰:《1958年中国民歌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吴晓东:《〈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王宪昭、郭翠潇、屈永仙:《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性问题探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娟:《中国古代歌谣:整理与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闻一多:《神话与诗》,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吴乔:《宇宙观与生活世界——花腰傣的亲属制度、信仰体系和口头传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许钰:《口承故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巫瑞书:《孟姜女传说与湖湘文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万建中:《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吴效群:《妙峰山:北京民间社会的历史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徐霄鹰:《歌唱与敬神——村镇视野中的客家妇女生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4年版。
岳永逸:《都市中国的乡土音声:民俗、曲艺与心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
杨利慧等:《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以四个汉族社区为个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杨利慧、张成福编著:《中国神话母题索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版。
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旭东:《当代北京评书书场研究》,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
尹虎彬:《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叶涛:《泰山香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叶舒宪:《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袁学骏:《耿村民间文学论稿》,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朱自清:《中国歌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钟敬文:《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
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学研究所1928年版。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福岩:《民间故事的伦理思想研究:以耿村故事文本为对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祝鹏程:《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祝秀丽:《村落故事讲述活动研究:以辽宁省辽中县徐家屯村为个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岳麓书社2011年版。
[俄]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丹]易德波:《扬州评话探讨》,米锋、易德波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张举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美]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扬译,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20世纪初期~1949年华北地区的民间文献及其思想观念研究》,董晓萍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国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李扬、王珏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洪长泰:《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董晓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美]太史文:《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侯旭东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美]李·哈林编:《民俗学的宏大理论》,程鹏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版。
[日]后藤兴善:《民俗学入门》,王汝澜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日]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族与戏剧》,钱杭、任余白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日]井口淳子:《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林琦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瑞士]麦克斯·吕蒂:《欧洲民间童话:形式与本质》,户晓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英]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Ho Ting-jui,,Taipei: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1971.
Richard Bauma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安德明、杨利慧:《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成就、困境与挑战》,《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
安德明:《如何提高人生礼仪研究的实效性》,《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
巴莫曲布嫫:《“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下)——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民族艺术》2004年第1期。
朝戈金:《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朝戈金:《口头诗学》,《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
朝戈金:《“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朝戈金:《〈西北民族研究〉与民俗学学科建设》,《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
陈连山:《中国民俗学未来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陈连山:《重新审视五四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命运——以20世纪对于传统节日的批判为例》,《民俗研究》2012年第1期。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发生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陈泳超:《地方传说的生命树:以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身世传说为例》,《民族艺术》2014年第6期。
陈泳超:《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从情节增加引起的主题变化》,《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陈泳超:《对一个民间神明兴废史的田野知识考古——论民俗精英的动态联合》,《民俗研究》2014年第6期。
陈建宪:《中国天鹅仙女故事类型》,《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2期。
刁统菊:《〈民俗研究〉30年发展及存在问题分析》,《民俗研究》2016年第1期。
段宝林:《论民间文学的立体性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85年第5期。
冯文开:《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搜集整理与出版》,《中国出版》2015年第22期。
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民俗研究》2017年第1期。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民俗研究》2008年第3期。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郝苏民:《西蒙古民间故事〈骑黑牛的少年传〉与敦煌变文卷〈孔子项诧相问书〉及其藏文写卷》,《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黄旭涛:《民间小戏中的口头诗学——以祁太秧歌为个案》,《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
户晓辉:《民俗与生活世界》,《文化遗产》2008年第1期。
户晓辉:《人是目的:实践民俗学的伦理原则》,《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
户晓辉:《民间文学:转向文本实践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
贺少雅:《当代成人礼俗的类型、源流与发展》,《文化遗产》2018年第4期。
贾芝:《我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新文学史料》2010年第1期。
江帆:《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活动为对象》,《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吕微:《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吕微:《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民俗学的知识谱系与概念间逻辑》,《民俗研究》2018年第6期。
林继富:《漫谈人生礼仪研究的复杂性》,《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
林继富:《跨族际的故事比较——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
刘宗迪:《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刘宗迪:《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刘守华:《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整理的〈牛郞织女〉和李岳南同志的评论谈起》,《民间文学》1956年第11期。
刘守华:《纵横交错的文化交流网络中的〈召树屯〉》,《民族文学研究》1990年第1期。
刘守华:《文化背景与故事传承——对32位民间故事讲述家的综合考察》,《民族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
刘锡诚:《整体研究要义》,《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第1期。
刘锡诚等:《民间文学学术史百年回顾》,《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5期。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形态结构分析》,《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刘魁立:《论中国螺女型故事的历史发展进程》,《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刘魁立:《民间叙事机理谫论》,《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刘魁立:《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历史、视角与方法简谈》,《民族艺术》2017年第1期。
刘铁梁:《民俗志研究方式与问题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思想发展的道路》,《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刘铁梁:《感受生活的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
刘晓春:《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民俗研究》2009年第2期。
刘晓春:《资料、阐释与实践——从学术史看当前中国民俗学的危机》,《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
刘晓峰:《论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的内在节奏特征》,《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刘晓峰:《日本冬至考——兼论中国古代天命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鹿忆鹿:《傻女婿的傻样———兼论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家族关系》,《民俗研究》2015年第4期。
毛星:《民间文学及其发展简论》,《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1期。
毛巧晖:《新秧歌运动的民间性解析》,《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毛巧晖:《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拟与消解——1949—1966年“搜集与整理”问题的再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
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节庆文化的建构——基于广西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的考察》,《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马昌仪:《中国鼠婚故事类型研究》,《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
彭牧:《从信仰到信: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与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
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施爱东:《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
邵凤丽:《岁时祭祖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以浙南S村春祭为例》,《社会治理》2016年第1期。
孙英芳:《山西“过三十六”习俗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社会治理》2019年第2期。
陶阳:《〈民间文学论坛〉的创刊及其成长》,《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5期。
陶冶(叶涛):《浅议民俗旅游的宣传》,《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陶思炎:《民间小戏略论》,《民俗研究》1992年第1期。
陶立璠:《年中行事与农耕礼仪的变迁——中日农耕民俗文化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田兆元:《民俗学的学科属性与当代转型》,《文化遗产》2014年第6期。
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价值的认定与把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万建中、李琼:《20世纪民间故事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情节》,《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第2期。
乌丙安:《致“民俗学基础理论研讨会”的公开信》,《民俗研究》1991年第4期。
乌丙安:《满族神话探索——天地层·地震鱼·世界树》,《满族研究》1985年第1期。
乌丙安:《萨满教的亡灵世界——亡灵观及其传说》,《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2期。
巫瑞书:《略谈民间故事讲述家》,《民间文学》1985年第7期。
王娟:《“歌”、“谣”、“诵”小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王杰文:《“实践民俗学”的“实践论”批评》,《民俗研究》2018年第3期。
王霄冰:《国家祀典类遗产的当代传承——以中日韩近代以来的祭孔实践为例》,《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王霄冰、林海聪:《妈祖:从民间信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2013年第6期。
王霄冰:《民俗关系:定义民俗与民俗学的新路径》,《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
王丹:《语言文字类民间游戏的教育功能研究》,《民俗研究》2018年第4期。
吴真:《敦煌孟姜女变文与招魂祭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吴真:《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许钰:《关于民间文学范围的思考》,《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5期。
萧放:《“老人”制度与基层社会治理——从〈教民榜文〉看明代的乡治方略》,《社会治理》2015年第3期。
萧放、邵凤丽:《祖先祭祀与乡土文化传承——以浙江松阳江南叶氏祭祖为例》,《社会治理》2018年第4期。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宣炳善:《春节与端午节的节日信仰及其类型》,《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第3期。
徐赣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徐赣丽:《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袁珂:《再论广义神话》,《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3期。
杨利慧:《民俗生命的循环:神话与神话主义的互动》,《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
杨利慧:《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杨利慧:《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叶涛:《关于泰山石敢当研究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东岳论丛》2003年第3期。
叶涛:《城市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断想——以济南和青州为例》,《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叶舒宪:《第四重证据:比较图像学的视觉说服力》,《文学评论》2006年第5期。
叶舒宪:《论四重证据法的证据间性——以西汉窦氏墓玉组佩神话图像解读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岳永逸:《城墙内外:曲艺的都市化与都市化曲艺》,《思想战线》2013年第1期。
阎云翔:《纳西族汉族龙故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尹虎彬:《从“科学的民俗研究”到“实践的民俗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钟敬文:《70年学术经历纪程——〈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论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钟敬文:《略谈民间故事》,《民间文学》1955年第10期。
钟敬文:《中日民间故事比较泛说》,《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3期。
钟敬文:《谈谈民俗学的理论引进工作》,《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钟敬文:《五四运动以来民间语言研究的传统与新时期语言民俗学的开拓》,《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张紫晨:《关于民间故事讲述家的传承活动》,《民间文学》1986年第2期。
张建军、李扬:《都市传说》,《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3期。
张志娟:《论传说中的“离散情节”》,《民族文学研究》2013年第5期。
张举文:《重认“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张士闪:《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民俗研究》2016年第6期。
张士闪:《灵的皈依与身的证验——河北永年县故城村梅花拳调查》,《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张士闪:《民间武术的“礼治”传统及神圣运作——冀南广宗乡村地区梅花拳文场考察》,《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
祝鹏程:《托名传言:网络代言体的兴起与新箭垛式人物的建构》,《民族艺术》2017年第4期。
祝鹏程:《表演理论视角下的郭德纲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民俗研究》2011年第1期。
祝鹏程:《民俗旅游影响下的传统饮食变迁:前台与后台的视角——以京东高碑店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
祝秀丽:《“猴娃娘”的象征:以民俗学和心理学的方法》,《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祝秀丽:《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率》,《民俗研究》2005年第3期。
周福岩:《方言、二人转与东北地域文化问题》,《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周福岩:《日常生活的民俗形式》,《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周星:《“现代成人礼”在中国》,《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
周星:《民俗主义、学科反思与民俗学的实践性》,《民俗研究》2016年第3期。
周星:《旅游场景与民俗文化》,《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
郑土有:《中国螺女型故事与仙妻情节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
[德]沃尔夫冈·卡舒巴:《民俗学在今天应该意味着什么?——欧洲经验与视角》,彭牧译,《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
[美]马克·本德尔:《怎样看〈梅葛〉:“以传统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学文本》,付卫译,《民俗研究》2002年第4期。
[美]阿兰·邓迪斯:《21世纪的民俗学》,王曼利译,《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
[美]丹·本-阿默思:《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贾琛译,《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3期。
[美]陶乐茜·诺伊斯:《民俗的社会基础》,王艺璇等译,《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6期。
[日]福田亚细男、菅丰、塚原伸治:《民俗学的实践问题》,彭伟文译,《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第3期。
毕旭玲:《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陈祖英:《20世纪中国民间传说研究史》,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
程鹏:《遗产旅游中的民俗叙事研究——以泰山遗产旅游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高健:《表述神话——佤族司岗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5年。
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贾秀海:《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康丽:《中国巧女故事叙事形态研究——兼论故事中的民间女性观念》,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雷伟平:《上海三官神话信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武宇嫦:《礼与俗的演绎——民俗学视野下的〈礼记〉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余红艳:《景观生产与景观叙事——以“白蛇传”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游红霞:《民俗学视域下的朝圣旅游研究——以普陀山观音圣地为中心的考察》,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于凤贵:《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与社会组织的重构——现代旅游的民俗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4年。
张多:《哈尼人的神话世界——以母题的生活实践为中心的民族志》,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