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版。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阎青青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沈立人:《中国弱势群体》,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年版。
薛晓明:《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学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周庆刚、董淑芬、李娟:《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和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刘润葵:《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胡伟略:《人口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竞能:《现阶段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1999年版。
冯立天主编:《中国人口生活质量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潘治富主编:《中国人口·贵州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
吕左:《中国人口·贵州分册》,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杨斌:《贵州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杨斌:《红灯·警钟——贵州人口增长的错位》,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杨军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贵州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军昌:《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赵莉红、罗学刚主编:《农村社会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穆怀中:《国民财富与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经济蓝皮书·2007·贵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贵州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贵州省地表自然形态信息数据量测研究》,贵州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贵州历代自然灾害年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龚晓宽主编:《贵州经济社会发展60年研究:1949—200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王米渠、王颖冰:《男女心理差异》,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毕世杰主编:《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张和清、向荣、高万红:《弱势群体的声音与社会工作介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徐静:《绿色的诱惑——贵州生物资源开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刘继同:《弱势群体与劣势群体:中国社会福利服务对象的政策研究》,载阎青青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占锋:《关注并认真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前线》2001年第5期。
李林:《法制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前线》2001年第5期。
杨团:《弱势群体及其保护性社会政策》,《前线》2001年第5期。
宋希仁:《保护弱势群体是“德治”的应有之义》,《前线》2001年第5期。
昝剑森、程新征:《略论改革中的“弱势群体”》,载阎青青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志伟:《关注“弱势群体”》,《文汇报》2002年3月29日。
方浩:《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1期。
吴锡标:《基于边缘化理论的思考——浙西南地区城市化的现状与发展道路》,《学术界》2005年第4期。
曹钰:《移民边缘化风险及其对策研究——以失地农民为例》,《经济论坛》2008年第20期。
唐贵伍、康正晓、蔡翔:《反边缘化理论研究的述评》,《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6期。
辰目:《论“边缘化”》,《出版发行研究》2004年第11期。
戚攻:《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何苏平:《对我国弱势群体现状的探讨》,载阎青青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研究》,载阎青青主编《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残联发展部:《我国残疾人的婚姻家庭状况》,《中国残疾人》1989年第4期。
郭彩霞:《反全球化运动的理论基础》,《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陈建军、姚先国:《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一个关于“中心—边缘”理论和“极化—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5期。
宋林飞:《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反边缘化理论与实践》,《学海》2004年第5期。
孙世芳:《求同存异:一部系统研究失地农民问题的力作》,《经济论坛》2008年第6期。
文锦菊:《关于农民政治生活边缘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闫文秀:《流动民工的边缘化问题综述》,《求实》2005年第2期。
林翰、邓晰隆、叶子荣:《感知差异: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一个新视角》,《农村经济》2007年第5期。
施颖:《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研究》,《理论观察》2007年第5期。
陈娟:《农民工边缘化问题的感知差异模型》,《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陈全玉、周孟琼:《让外籍农民工不再“边缘化”》,《三农研究》2008年第5期。
吴军:《农民工职业角色边缘化问题浅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
宋丹丹:《城市边缘群体心理特征及问题对策》,《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8期。
唐红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吴云:《论农村音乐教育边缘化现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陈志辉:《旅行社“边缘化”问题探析》,《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石高来:《重新认识文学“边缘化”问题》,《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黄天骥:《解放思想 继续开拓——兼谈“边缘化”问题》,《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
肖大成:《论图书馆学的边缘化趋势》,《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
慈勤英:《研究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要有性别视角》,《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陈友华:《仅仅性别偏好不足以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中国婚姻挤压研究与前景展望》,《人口研究》2002年第3期。
邓国胜:《中国生育率下降的代价:婚姻拥挤》,《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杜泳:《1995年全国有795万30—44岁大龄未婚人口》,《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3期。
顾宝昌、罗伊:《中国大陆、台湾省和韩国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分析》,《人口研究》1996年第5期。
顾海凇:《“黔军”跃出千山来——贵州劳务输出的昨天和今天》,《当代贵州》2006年16期。
高凌:《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分析》,《人口研究》1993年第1期。
郭传杰:《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求是》1997年第9期。
郭志刚、邓国胜:《中国婚姻拥挤研究》,《市场与人口分析》2000年第3期。
郭志刚、邓国胜:《婚姻市场理论研究——兼论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婚姻市场》,《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3期。
郭玲燕:《出生性别比不平衡的根源探究》,《社科纵横》2008年6月。
郭磊:《婚姻的经济学分析》,《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6期。
韩芳:《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的调查与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4期。
胡承武:《“包二奶”现象的刑法学思考》,《经营管理者》2008年第9期。
黄娅等:《从经济学的角度浅析贵州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8期。
蒋远胜、张世贵、申志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和效果的调查与评价——基于四川、重庆、贵州和河南15个试点县的分析》,《乡镇经济》2008年第10期。
李树茁:《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与女孩生存:公共政策的取向与选择》,《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李树茁、姜全保、伊莎贝尔·阿塔尼、费尔德曼:《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婚姻挤压——初婚与再婚市场的综合分析》,《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4期。
李树茁、Monica Das Gupta:《性别歧视和婚姻挤压:中国、韩国和印度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6期。
李南、图杰普卡、费尔德曼:《高出生性别比及其婚姻后果》,《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1期。
李伯华:《中国出生性别比的近期趋势——从医院记录获得的证据》,《人口研究》1994年第4期。
陆幸生:《苦婚:探访“二奶村”》,《乡镇论坛》2005年第2期。
刘爽:《男多女少无助于妇女地位的提高》,《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刘彦芳、颜虹、王全丽:《1996—2005年我国46县农村婴幼儿性别比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刘从龙:《发展以自我保障为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口研究》1996年第6期。
刘文国:《威宁县计划生育失控3年多生3万人》,《内参选编》2003年第40期。
马瀛通:《人口性别比与出生性别比新论》,《人口与经济》1994年第1期。
马瀛通:《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与从严控制人口的误导与失误》,中国人口信息网,2006年5月11日。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冷眸:《再论出生性别比若干问题》,《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5期。
穆光宗:《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人口与经济》1995年第1期。
穆光宗:《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新发现和新对策:以湖北为例》,《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苗翠环、李龙海:《做“二奶”的婚姻观:现代中国转型期女性价值观的迷失》,《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
聂坚、孙克:《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发展趋势的分形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第5期。
倪晓峰:《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南方人口》2008年第1期。
裴奇、武晶晶:《“小姐”一词的嬗变及原因》,《安徽文学》2007年第4期。
卜卫:《单身汉(光棍)问题还是女童人权问题——高出生性别比报道的社会性别分析》,《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
乔晓春:《中国出生性别比研究中的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乔晓春:《对中国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分析与思考》,《人口与经济》1992年第2期。
乔晓春:《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与出生性别比》,《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1期。
亓昕:《1995年我国人口的婚姻和家庭状况》,《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5期。
《人口研究》编辑部:《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从存疑到求解》,《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任强、郑维东:《我国婚姻市场挤压的决定因素》,《人口学刊》1998年第5期。
施中传:《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孙学礼、秦世凯:《出生漏报的症结及建议采取的措施》,《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孙红、桂江丰:《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原因的“再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年第5期。
涂平:《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问题探讨》,《人口研究》1993年第1期。
王宗萍:《高度集中的婚姻挤压最令人担忧》,《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王新云、隋焕丽:《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再解读》,《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下)。
王磊、姜辑莹:《出生性别比异常的社会学分析》,《学理论》2008年第6期。
王秀玲:《论婚姻社会功能的嬗变及其价值回归》,《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巍:《传统婚姻功能弱化的表现、原因及评价》,《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吴晓林、彭忠益:《农村“五保”养老问题的研究综述》,《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2期。
徐毅、郭维明:《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1991年第5期。
原新:《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是多因素综合之结果》,《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原新、康建英、朱雅丽:《女性赤字将成为长期困扰我国社会和谐的一大难题》,《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叶文振、林擎国:《中国大龄未婚人口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4期。
于弘文:《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是统计失实还是事实偏高》,《人口研究》2003年第5期。
杨菊华:《出生人口性别比与和谐社会建设:一个定性和定量分析》,《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
杨志英:《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人口研究》1996年第6期。
杨锦福:《贵州劳务输出20年》,《当代贵州》2007年第10期。
杨军昌、王希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第4期。
杨斌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计生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余庆模式”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杨斌等:《余庆县积极探索农村计生养老保障新模式》,《决策参考》2003年第5期。
周长洪:《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的技术与政策因素分析》,《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周丽苹:《解决出生性别比升高要有新的思路》,《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周丽娜:《婚姻性别比失调的男性选择》,《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2月上期。
张海峰、白永平:《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动态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第6期。
张丽萍:《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回顾》,《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5期。
张倩:《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发展探析》,《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1期。
张羽琼:《论贵州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曾毅、顾宝昌、涂平、徐毅、李伯华、李涌平:《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及其后果分析》,《人口与经济》1993年第1期。
朱婷:《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农村养老的影响》,《西北人口》2008年第3期。
正权、赖榆:《来自一个公社的信息——贵州省农村妇女外流及被拐卖情况调查》,《现代法学》198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