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sthetic economy is the aesthetic production and aesthetic consumption revolution produced by the prominence of aesthetic demand at the consumer end. As a new economic form, aesthetic economy is a new production function established by the supply side around the cre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aesthetic value, and it is a systematic re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factors, production structures and production methods with aesthetic production factors as the core of aesthetic capital, aesthetic design and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the face of the sweeping aesthetic economy, we urgently need a new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that are taking place and will occur. As an exploratory study, this book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analyze and define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core category, industrial for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aesthetic econom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f aesthetic economy.(AI翻译)
邱晔:(著)
邱晔,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经济理论及相关应用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美学经济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体验化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等课题。其撰写的多篇政府咨询报告获国家级省部级政府部门采纳和领导批示。
方世荣:《行销学》,三民书局出版社2003年版。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黄有光:《快乐与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西建:《消费时代审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凌继尧、张晓刚:《经济审美化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刘惠媛:《世界顶尖博物馆的美学经济》,原点出版社2009年版。
刘维公:《风格竞争力》,天下杂志出版社2007年版。
刘维公:《风格社会》,天下杂志出版社2006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彭剑锋:《苹果:贩卖高科技的美学体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施百俊:《美学经济密码》,台湾商周出版社2009年版。
宋奕勤、陈时、蒋樱、邱裕:《艺术设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詹伟雄:《美学的经济——台湾社会变迁的60个微型观察》,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张法:《文艺学·艺术学·美学:体系构架与关键语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冲击》,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诺德·伯林特:《环境美学》,张敏、周雨译,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奥利维耶·阿苏利:《审美资本主义:品味的工业化》,黄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夏业良、鲁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美]保罗·福赛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梁丽真、乐涛、石涛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年版。
[美]贝恩特·施密特、亚历克斯·西蒙森:《视觉与感受:营销美学》,曹嵘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德]鲍姆嘉通:《美学》,简明、王旭晓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德]鲍姆嘉通:《诗的哲学默想录》,王旭晓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Bernd H.Schmitt:《体验营销》,刘银娜、高靖、梁丽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美]C.K.普拉哈拉德、文卡特·拉马斯瓦米:《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王永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周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丹·希尔:《购买的真相》,尹鸿雁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
[美]戴维·N.维尔:《经济增长》,王劲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Donald A.Norman:《情感化设计》,付秋芳、程进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英]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郜元宝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卢泰宏、高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美]弗吉尼亚·波斯特莱尔:《美学的经济Ⅱ:美国社会变迁的32个微型观察》,马林梅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德]格诺特·波默:《气氛美学》,贾红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赫伯特·A.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杨砾译,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叶齐茂、倪晓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美]John Edson:《苹果的产品设计之道:创建优秀产品、服务和用户体验的七个原则》,黄喆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张新木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Karl T.Ulrich、Steven D.Eppinger:《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詹涵菁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韩]金宣我:《美学经济力》,博硕文化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美]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司徒爱勤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日]利光功:《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摇篮》,刘树信译,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郭熙保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意]罗伯托·维甘提:《第三种创新》,戴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德]马克思:《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林方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丽芳译,中信出版社第2014年版。
[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生命的心流》,陈秀娟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加]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方骏、王秀丽、罗天佑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美]乔治·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赋魅于一个祛魅的世界:消费圣殿的传承与变迁》,罗建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美]Ray Kurzweil:《奇点临近》,董振华、李庆成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桑德拉·奥利弗:《企业传播原则、方法与战略》,谢新洲、王金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斯科特·拉什、西莉亚·卢瑞:《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要新乐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版。
[英]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商正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波兰]塔塔尔凯维奇:《西方六大美学观念史》,刘文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美]唐纳德·R.莱曼、拉塞尔·S.温纳:《产品管理》,汪涛译,北京大学2006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付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注意力经济》,谢波峰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美]维吉妮亚·帕斯楚:《风格美感经济学》,阎蕙群、陈俐雯译,商智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德]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商品美学批判》,董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英]希克斯:《价值与资本》,薛蕃康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朱锷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翰·布鲁克斯:《商业冒险: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李晟、陈然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美]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叶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泽格蒙特·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日]增田宗昭:《风格是一种商机》,邱香凝译,远见天下文化出版社2018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版。
[美]詹姆斯·K.加尔布雷斯、小威廉·戴瑞提:《宏观经济学》,孙鸿敞、刘建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詹姆士·特里林:《装饰艺术的语言》,何曲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6年版。
蔡侊勋、叶焜煌:《体验行销与感知力对品牌形象、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影响:以数位相机为例》,《行销评论》2012年第2期。
陈伯海:《美在“天人合一”——审美价值论》,《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陈惠雄:《“快乐”的概念演绎与度量理论》,《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兴起》,《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2期。
成升魁、徐增让、李琛、吴月湖:《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旅游学刊》2005年第5期。
[澳]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潘飞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东南学术》2011年第2期。
费多益:《情绪的内在经验与情境重构——基于心灵哲学的视角》,《哲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科学社会战线》2009年第9期。
高建平:《从“什么是艺术”引入的思考》,《文史知识》2015年第9期。
[德]甘诺特·波梅:《气氛——作为一种新美学的核心概念》,杨震译,《艺术设计研究》2014第1期。
郭焕成:《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年第1期。
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胡彬:《创意产业价值创造的内在机理与政策导向》,《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胡荣、陈斯诗:《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与社会阶层建构》,《社会科学研究》2008第6期。
胡晓鹏:《基于资本属性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2期。
黄敏学、周学春、王长征:《顾客越专业就越不忠诚吗——基于基金投资者顾客专业度悖论的实证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4年第1期。
黄群慧:《“新常态”、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增长新动力》,《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0期。
黄群慧、贺俊:《未来3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8期。
黄颖捷:《美学经济时代欧洲品牌形象塑造与流行策略理念探讨》,2005年(http://tw.myblog.yahoo.com/jw!K1Ve4lWbHhDBgj7T12SCAQ9R/article?mid=246&prev=620&l=f&fid=20)。
黄子岚、张卫东:《神经美学:探索审美与大脑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5期。
[法]J.-M.费里:《现代化与协商一致》,江小平译,宋经武校,《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蒋廉雄、冯睿、朱辉煌、周懿瑾:《利用产品塑造品牌:品牌的产品意义及其理论发展》,《管理世界》2012年第5期。
金细簪、虞晓芬:《休闲度假旅游地产的崛起与需求特点》,《经济论坛》2008年第2期。
金元浦:《别了,蛋糕上的酥皮——寻找当下审美性、文学性变革问题的答案》,《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金元浦:《文化产业与体验经济》,《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第1期。
金元浦:《新技术革命与文化产业》,《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21期。
景娟娟:《国外沉浸体验研究述评》,《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第3期。
[美]Keith Goffin,Fred Lemke:《发现客户的隐性需求》,《欧洲商业论坛》2004年夏季号,陈伟编译。
赖孟玲、黄世辉、李传房:《台湾创意生活产业推动与操作研究》,《设计研究》2005年第5期。
李东进、李研、武瑞娟:《产品设计领域的消费者审美体验》,《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2期。
李飞、陈浩、曹鸿星、马宝龙:《中国百货商店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基于北京当代商城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2期。
李海舰:《产品的革命:产品是什么》,《经济学家茶座》2005年第3期。
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版。
李科、徐龙炳:《资本结构、行业竞争与外部治理环境》,《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李仁芳:《创意产业需从美学链接到经济》,《商业周刊》(台湾版)2005年第896期。
李仁芳:《生活美学创意产业》(www.cca.gov.tw/case)。
李瑞娥、贾崇吉:《资本范畴的拓展与西部资本利用》,《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李文明、吕福玉:《网络时代的审美文化与审美产业——以审美经济学为视角》,《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期。
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管理世界》2005年第1期。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哲学研究》1956年第5期。
厉无畏:《论文化资本在创意产业中的作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廉华亭:《经济美学的新探索——评〈审美经济〉》,《东岳论丛》1990年第1期。
廖世义、黄钰婷、谭子文:《行销管理美学要素之初探》,《行销评论》2009年第3期。
林荣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从感性科技、人性设计与文化创意谈起》,《人文与社会科学简讯》2009年第1期。
林荣泰:《从服务创新思维探讨感质体验设计》,《设计学研究》2011年特刊。
凌继尧、季欣:《审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刘成纪:《从中原到中国:中国文化的农耕本性》,《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刘凤军、雷丙寅、王艳霞:《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及营销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8期。
刘键、戴俭:《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17年第5期。
刘小新:《美学经济与创意产业:台湾观点述评》,《亚太经济》2010年第5期。
刘新荣:《文化个性与企业价值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刘悦笛:《“生活美学”的兴起与康德美学的黄昏》,《文艺争鸣》2010年第5期。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柳冠中:《急需重新理解“工业设计”的“源”与“元”——由“产业链”引发的思考》,《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
龙迪勇:《寻找失去的时间——试论叙事的本质》,《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
娄永琪:《设计的疆域拓展与范式转型》,《时代建筑》2017年第1期。
罗仕鉴、朱上上:《用户的产品造型风格感性认知研究》,《包装工程》2005年第3期。
罗仲伟、任国良、焦豪、蔡宏波、许扬帆:《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14年第8期。
彭修艮:《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科学》,《江汉论坛》1987年第9期。
史丹:《绿色发展与全球工业化的新阶段:中国的进展与比较》,《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10期。
[日]狩野纪昭:《在全球化中创造魅力质量》,《中国质量》2002年第9期。
唐茂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新动向》,《经济界》,2011年第3期。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汪正龙:《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对马克思、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关系的一个考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王新新、李震:《客观标准还是主观评价?消费者体验质量测量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1期。
王一川:《体验与生成——西方体验美学论体验的意义》,《文艺研究》1988年第3期。
吴琼:《把文本引向现实需要话语转换》,《社会科学报》2016年第1524期。
向勇:《文化产品的价值转换与一源多用——兼评电视综艺节目抢拍电影版现象》,《影博·影响》(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3期。
徐光辉:《从“价值创造”开始——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管理世界》2011年第11期。
薛富兴:《艾伦·卡尔松论人文环境的功能之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叶浩生:《有关具身认知思潮的理论心理学思考》,《心理学报》2011年第5期。
余开亮:《从偶像崇拜透视青年文化消费》,《青年研究》2001年第11期。
余敏:《时尚的美学分析》,《美与时代(上)》2010年第3期。
詹玲:《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农业经济》2008年第10期。
张道一:《设计艺术教育——世纪之交设计艺术思考之六》,《设计艺术》2000年第4期。
张法:《政治美学:历史源流与当代理路》,《文艺争鸣》2017年第4期。
张建华、程文:《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
张培英:《经济与审美的互动及人的全面发展》,《光明日报》2004年4月19日。
张鹏程、卢家楣:《体验概念的界定与辨析》,《心理学探新》2012年第6期。
张宇、张涵:《经济学和美学在新世纪的崇高使命:由现代哲学史上一个富有活力的哲学命题谈起》,《哲学研究》2000年第6期。
张宇、张坤:《大审美经济正悄然崛起》,《光明日报》2005年5月10日。
张宇、张坤:《大审美经济催育人类文明新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张泽鸿:《草原景观及其欣赏经验:一种环境美学的考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张占耕:《休闲农业的对象、本质和特征》,《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3期。
赵占波、涂荣庭:《产品属性测量中的二维结构:一项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09年第6期。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钟科、王海忠:《品牌拉伸效应:标识形状对产品时间属性评估和品牌评价的影响》,《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第1期。
朱世平:《体验营销及其模型构造》,《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5期。
左晓斯:《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乡村旅游》,《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Aaker,David A.,,New York:Free Press,1991.
Anderson,E.W.,Sullivan M.W.,“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for Firms”,,Vol.12,No.2,1993.
Anderson,T.L.,Grunert C.,Katz,A.,Lovascio,S.,“Aesthetic Capital:A Research Review on Beauty Perks and Penalties”,,Vol.4,No.8,2010.
Batra,R.,Ahtola O.T.,“Measuring the Hedonicand Utilitarian Sources of Consumer Attitudes.Marketing Letters”,Marketing Letters,Vol.2,No.2,1991.
Becker,G.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Bloch,Peter H.,“Seeking the Ideal Form:Product Design and Consumer Response.”,Vol.59,No.3,1995.
Böhme,G.,“Atmosphere as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a New Aesthetics”,,Vol.36,No.1,1993.
Böhme,G.,“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the Aesthetic Economy”,,Vol.73,No.3,2003.
Brush,C.G.,“From Initial Idea to Unique Advantage:The Entrepreneurial Challenge of Constructing a Resource Base”,,Vol.15,No.1,2001.
Campbell,C.“The Romantic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Modern Consumeri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7.
Cardozo,R.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Customer Effort,Expectation,and Satisfaction”,,Vol.2,No.3,1965.
Charters,S.,“Aesthetic Products and Aesthetic Consumption:A Review”,,Vol.9,No.3,2006.
Chaudhuri,A.,Holbrook,M.B.,“The Chain of Effects from Brand Trust and Brand Affect to Brand Performance:The role of brand loyalty”,,Vol.65,No.2,2001.
Cremer,H.,Thisse,J.F.,“Location Models of Horizontal Differentiation:a Special Case of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Models”,,Vol.39,No.4,1991.
Csikszentmihalyi,M.,“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Vol.43,No.12,1997.
Desmet P.M.A.,,Delft: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
Dickie,G.L.,“Art and Value”,,Vol.40,No.2,2000.
Diener,E.,Lucas,R.E.,“Subjective Emotional Well-being”,In M.Lewis & J.M.Haviland-Jones(Eds)..2 ed,New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0.
Dobers P.,Strannegård L.,“Design,lifestyles and sustainability.Aesthetic consumption in a world of abundance”,,Vol.14,No.5,2005.
Dreyfuss,H.,Designing for People,Paragrphic Books,New York,1967.
Dyer,W.G.,Wilkins,A.L.“Better Stories,not Better Constructs,to Generate Better Theory:A Rejoinder to Eisenhardt”,,Vol.16,No.3,1991.
Eisenhart,K.M.,“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Vol.14,No.4,1989.
Eisenhardt,K.M.,Graebner,M.E.,“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Vol.50,No.1,2007.
Elson,M.,Breuer,J.,Ivory,J.D.,and Quandt,T.,“More than Stories with Buttons:Narrative,Mechanics,and Context as Determinants of Player Experience in Digital Games.”,Vol.64,No.3,2014.
Entwistle,Joanne,“The Aesthetic Economy the Production of Value in the Field of Fashion Modelling”,,Vol.2,No.3,2002.
Entwistle,Joanne,,New York:Bloomsbury,2009.
Featherstone M.,.Sage:London,1991.
Gay,P.D.,,SAGE Publications Ltd,1997.
Godbey,G.,,Venture Publishing Inc.,1994.
Gronholdt,L.,Martensen A.,Kristensen K.,“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Cross-industry Differences”,,Vol.11,No.4,2000.
Gutman,J.,Mills,M.K.,“Fashion Life Style,Self-concept,Shopping Orientation and Store Patronage:an Integrative Analysis”,,Vol.58,No.2,1982.
Hamermesh,D.S.,Biddle,J.E.,“Beauty and the Labor Market”,,Vol.84,No.5,1994.
Hirschman,E.C.,Holbrook,M.B.,“Hedonic Consumption:Emerging Concepts,Methods and Propositions”,,Vol.46,No.3,1982.
Hoch,S.J.,Ha,Y.W.,“The Aesthetic Economy the Production of Value in the Field of Fashion Modelling”,,Vol.2,No.3,2002.
Holbrook,M.B.,“The Millennial Consumer in the Texts of Our Times:Experience and Entertainment”,,Vol.20,No.2,2000.
Holbrook,M.B.,Hirschman,E.C.,“The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onsumption:Consumer Fantasies,Feelings,and Fun”,,Vol.9,No.2,1982.
Hoyer,W.D.,Stokburger-Sauer,N.E.,“The Role of Aesthetic Taste in Consumer Behavior”,,Vol.40,No.1,2012.
Hsu,S.H.,Wen,M.H.,Wu,M.C,“Exploring User Experiences as Predictors of Morphing Addiction”,,Vol.53,No.3,2009.
Ikram,D.,Fatih,G.,“Relationships Among Utilitarian and Hedonic Values,Brand Affect and Brand Trust in the Smartphone Industry”,,Vol.6,No.2,2014.
Joy,A.,Sherry,J.F.,“Speaking of Art as Embodied Imagination:A Multisenso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Aesthetic Experience”,,Vol.30,No.2,2003.
Kahneman,D.,Wakker,P.,Sarin,R.,“Back to Bentham?Explorations of Experienced Utility”,,Vol.112,No.2,1997.
Kano,N.,“Attractive Quality and Must-be Quality”,,Vol.14,No.2,1984.
Keller,K.L.,“Build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Creating Brand Resonance Requires Carefully Sequenced Brand-building Efforts”,,Vol.10,No.2,2001.
Kerin R.A.,Jain A.,Howard D.J.,“Store Shopping Experience and Consumer Price-quality-value Perceptions”,,Vol.68,No.4,1992.
Kogut B.“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Sloan Management Review,Vol.26,No.4,1985.
Kotler,P.,Keller K.L.,,14th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Inc.,2012.
Krishna,A.,“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Sensory Marketing:Engaging the Senses to Affect Perception,Judgment and Behavior”,,Vol.22,No.3,2012.
Lagier,J.,Godey,B.A.,“Scale for Measuring Aesthetic Style in the Field of Luxury and Art Products”,,Vol.9,No.2,2007.
Lash S.,Urry J.,,London:Sage,1994.
Leder,H.,Belke,B.,Oeberst,A.,Augustin,D.,“A Model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Aesthetic Judgments”,,Vol.95,No.4,2004.
Maghnati,F.,Ling K.C,“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ential Value and Usage Attitude towards Mobile Apps among the Smartphone Users”,,Vol.8,No.4,2013.
Mano,H.,Oliver R.L.,“Assessing the Dimensional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umption Experience:Evaluation,Feeling,and Satisfaction”,,Vol.20,No.3,1993.
Mathwick,C.,“Experiential Value:Conceptualization,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in the Catalog and Internet Shopping Environment”,,Vol.77,No.1,2001.
Matzler,K.,Grabner-Kräuter,S.,Bidmon,S.,“The Value-brand Trust-brand Loyalty Chain:An Analysis of some Moderating Variables”,,Vol.23,No.1,2006.
Mugge,R.,Schoormans,J.P.L.,Schifferstein,H.N.J.,“Emotional Bonding with Personalised Products”,,Vol.20,No.5,2009.
Mugge,R.,Schifferstein H.N.J.,Schoormans J.P.L.,“Product Attachment and Satisfaction:Understanding Consumers' Post-purchase Behavior”,,Vol.27,No.3,2010.
Norris,R.T.,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1941.
Ok,C.,Choi,Y.G.,Hyun,S.S.,“Roles of Brand Value Percep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Credibility and Brand Prestige”,,2011.
Oliver,R.L.,“Cognitive Model of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Vol.17,No.4,1980.
Oliver,R.L.,“Whence consumer loyalty?”,Vol.34,No.1,2000.
O'Shaughnessy,J.A.,“Return to Reason in Consumer Behavior:An Hermeneutical Approach”,,Vol.12,No.3,1985.
Pine,B.J.,Gilmore,J.H.,“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Vol.7,No.6,(July/August)1998.
Ryu,K.,Han,H.,Jang,S.,“Relationships among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Values,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the Fast-casual Restaurant Industry”,,Vol.22,No.3,2010.
Sao-Wen Cheng,“Cultural Goods Production,Cultural Capital Formation and the Provision of Cultural Services”,,2005.
Schmitt,B.and Simonson,A.,,New York:Free Press,1997.
Schmitt,B.,“Experiential Marketing.”,Vol.15,No.1,1999.
Stigler,G.J.,Becker,G.S.,“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Vol.67,No.2,1977.
Voss,K.E.,Grohmann S.B.,“Measuring the Hedonic and Utilitarian Dimensions of Consumer Attitude.”,Vol.40,No.3,2003.
Wanger,J.,,Morris B.(ed.):Consumer Valu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nd Research,New York:Routledge,1999.
Waterson,M.,“Models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Vol.41,No.1,1989.
Willits,F.K.and Luloff,A.E.,“Urban Residents' Views of Rurality and Contacts with Rural Places.”,Vol.60,No.3,1995.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