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编著:《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
陈美学编:《汤显祖研究文献目录》,学生书局1996年版。
陈沂:《拘虚集》,约园刊本。
陈士强编:《大藏经总目提要·经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达观:《紫柏老人集》,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8年版。
《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董康编:《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明文书局1980年版。
傅惜华编:《明代传奇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傅惜华编:《明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傅惜华编:《元人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傅乐淑:《元宫词百章笺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古本戏曲丛刊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郭英德编著:《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憨山大师:《憨山老人梦游集》(上、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所编:《大正新修大藏经》,河北金智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5年版。
胡道静等选辑:《道藏要籍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胡道静等主编:《藏外道书》,巴蜀书社1994年版。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康海:《曲海总目提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蓝吉富主编:《大藏经补编》,华宇出版社1986年版。
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文殊文化有限公司1989年版。
李叔还编纂:《道教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李修生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毛晋编:《六十种曲》,中华书局1959年版。
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版。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祁彪佳:《祁彪佳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千家诗》,张立敏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
沈璟:《沈璟集》,徐朔方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沈泰编:《盛明杂剧》,民国十四年董氏诵芬室刻本。
释觉岸、释幻轮:《释氏稽古略·释氏稽古略续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版。
四部禁毁书丛刊编委会编:《四部禁毁书丛刊》,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汤显祖:《南柯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汤显祖:《牡丹亭》,吴书荫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汤显祖:《牡丹亭》,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汤显祖:《汤显祖全集》,徐朔方笺校,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汤显祖:《汤显祖诗文集》,徐朔方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汤显祖:《汤显祖戏曲集》,钱南扬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汤显祖:《玉茗堂四种曲》,臧懋循改定,清乾隆二十六年书业堂重修本。
万斯同等:《明史》(《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王鸿绪:《明史稿》,文海出版社1962年版。
王季烈编:《孤本元明杂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
王秋桂主编:《善本戏曲丛刊》(1—6辑),学生书局1984—1987年影印版。
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文渊阁四库全书》(光盘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版。
吴梅编:《奢摩他室曲丛》,商务印书馆影印排印本1928年版。
谢伯阳编:《全明散曲》,齐鲁书社1994年版。
徐扶明编著:《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查继佐:《罪惟录》,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张奉书:《道光新都县志》,道光二十四年尊经阁版。
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张君房编:《云笈七籖》,中华书局2003年版。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赵景深、张增元编:《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
庄陔兰等纂:《民国重修莒志》,影印民国二十五年莒县新成印务局铅印本。
庄一拂编:《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主编:《中华大藏经》,中华书局1997年版。
祩宏:《莲池大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朱有燉:《诚斋乐府》,翁敏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紫柏大师:《紫柏老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日]八木泽元:《明代剧作家研究》,罗锦堂译,中新书局1977年版。
[德]鲍姆嘉滕:《美学》,简明、王旭晓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陈柏泉主编:《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陈桓:《明季滇黔佛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陈永革:《明代佛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陈与郊:《隅园集》,明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元年,赐绯堂刻本。
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中华书局2006年版。
都穆:《都公谈纂》,清抄本。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樊树志:《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龚国光:《江西戏曲文化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郭朋:《明清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郭朋:《宋元佛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郭英德:《世俗的祭礼——中国戏曲的宗教精神》,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韩非子:《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华玮、王瑷玲主编:《明清戏曲国际讨论会论文集》,达雯印刷有限公司1998年版。
[日]荒木见悟:《佛教与儒教》,杜勤等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皇甫录:《皇明纪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黄文锡、吴凤雏:《汤显祖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
黄兆汉:《道教与文学》,学生书局1994年版。
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黄芝冈:《汤显祖编年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黄宗羲:《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侯传文:《佛教的文学性解读》,中华书局2004年版。
侯外庐:《论汤显祖剧作四种》,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江灿腾:《晚明佛教改革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汤显祖研究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华书局1982年版。
李渔:《闲情偶寄》,中华书局2014年版。
李真瑜:《明代宫廷戏剧史》,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版。
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刘桢:《中国目连文化》,巴蜀书社1997年版。
凌翼云:《目连戏与佛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卢前:《明清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罗锦堂:《明代剧作家考略》,龙门书局1966年版。
[德]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马晓宏:《天·神·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神运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孟祥荣:《真趣与性灵——三袁与公安派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美] N.沃尔斯托夫:《艺术与宗教》,沈建平等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南怀瑾:《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
倪彩霞:《道教仪式与戏剧表演形态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聂付生:《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版。
聂石樵主编:《古代文学中人物形象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宁宗一等:《明代戏剧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祁彪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黄裳校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上海书店1996年版。
[德]乔·威·弗·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容志毅:《中国炼丹术考略》,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邵曾祺:《元明北杂剧考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美]M.E.斯皮罗:《文化与人性》,徐俊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中华书局1965年版。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
[罗]泰纳谢·亚:《文化与宗教》,张伟达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日]田仲一成:《中国的宗教与戏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岗:《浪漫情感与宗教精神——晚明文学与文学思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吴梅:《吴梅全集》,王卫民编校,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无名氏:《如梦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徐朔方:《论汤显祖及其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徐朔方:《汤显祖年谱》[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徐朔方:《汤显祖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徐子方:《明杂剧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徐兆仁:《仙道正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姚品文:《宁王朱权》,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光文、甘绍成:《青词碧箫:道教文学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杨建波:《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
杨立志:《武当文化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荷]伊维德:《朱有燉的杂剧》,张慧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英]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等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詹石窗:《道教与戏剧》,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庚、郭汉成:《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张三丰:《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中西书局1934年版。
赵景深:《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中华书局1987年版。
赵景深:《读曲小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赵士林:《心学与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赵轶峰:《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郑传寅:《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郑培凯:《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研究》,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周齐:《明代佛教与政治文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周育德:《汤显祖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周育德:《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周育德、邹元江主编:《汤显祖新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万曙:《沈璟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卓人月:《古今词统》,明崇祯刻本。
曾永义:《明杂剧概论》,学海出版社1979年版。
曾永义:《俗文学概论》,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邹元江:《汤显祖的情与梦》,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左东岭:《明代心学与诗学》,学苑出版社1997年版。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日]长松纯子:《明代内府本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9年。
陈文华:《江西新建明朱权墓发掘》,《考古》1962年第4期。
陈永革:《晚明佛学的复兴与困境》,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1997年。
陈玉女:《明代瑜伽教僧的专职化及其经忏活动》,《新世纪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程芸:《20世纪后半叶汤显祖、沈璟研究述评》,《戏曲研究》第58辑。
程芸:《“道学”与汤显祖的文体选择》,《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程芸:《关于汤显祖研究的“对话批评”》,《戏曲艺术》2001年第2期。
程芸:《〈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因缘》,《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程芸:《汤显祖与明清词坛》,《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程芸:《也谈汤显祖戏曲与昆腔的关系》,《文艺研究》2002年第1期。
程芸:《有无之际——“汤沈之争”与晚明戏曲主潮刍议》,《戏剧》2001年第4期。
崔洛明:《汤显祖的江西意识及其吴文人的矛盾》,《戏剧艺术》2001年第1期。
都兴智:《金代皇帝的“春水秋山”》,《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高志忠:《明代宦官演戏剧目暨内府本作者考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苟波:《“神仙道化剧”中的仙踪道影》,《道教研究》1998年第4期。
何坤翁:《读序一得——明初书籍刊刻小识》,《学术交流》2006年第8期。
何孝荣:《明代南京寺院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1998年。
黄天冀:《戏曲史上的“汤沈之争”》,《学术研究》1980年第6期。
黄仕忠:《明代戏曲的发展和汤沈之争》,《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
黄文实:《〈太和正音谱〉曲论部分与曲谱非作于同时》,《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
蒋海怒:《晚明民间道教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4年。
赖慧玲:《明传奇中宗教角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东海大学,1999年。
李菁博、许兴、程炜:《花神文化与花朝节传统的兴衰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李艳:《明清道教与戏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4年。
李宗为:《〈南柯太守传〉的题材来源与主题思想——与路工同志商榷》,《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林智莉:《明代宗教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台湾政治大学,2006年。
廖奔:《万历剧坛三家论——徐渭、汤显祖、沈璟》,《河北学刊》1995年第1期。
刘淑丽:《元杂剧宗教精神的阐释与消解》,《艺术百家》2001年第3期。
刘易:《屠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洛地:《〈太和正音谱)写作年代质疑》,《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美]麦卡琳:《北杂剧中的鬼魂形象》,博士学位论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98年。
毛小雨:《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剧”论稿》,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聂付生:《晚明文化传播与晚明文人研究》,博士后报告,复旦大学,2003年。
邵曾祺:《论吴江派和汤沈之争》,《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2辑。
沈敏:《明代“神仙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史延:《明代戏曲史上的一场儒法斗争》,《文艺研究》1976年第1期。
孙悟湖:《元代宗教文化的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魏佐国:《朱权崇道刍议》,《南方文物》2005年第4期。
吴新苗:《屠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夏写时:《朱权评传》,《戏剧艺术》1988年第1期。
徐朔方:《〈牡丹亭〉和昆腔》,《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杨毅:《宗教与戏剧的文化交融——元杂剧宗教精神的全面解读》,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杨忠:《汤显祖心目中的情与理——汤氏“以情抗理”说辩证》,《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3期。
姚品文:《〈太和正音谱〉写作年代及“影写洪武刻本”问题》,《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
姚品文:《学者朱权——纪念朱权诞辰630周年逝世560周年》,《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叶明花、蒋力生:《朱权〈救命索〉内丹思想初探》,《中国道教》2010年第4期。
詹石窗:《元代道教戏剧的象征性》,《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1期。
张彬:《晚明佛教伦理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01年。
张影、韦春喜:《论明教坊与内府编演本杂剧》,《戏剧文学》2006年第4期。
张玉芹:《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戏剧的影响》,《东岳论坛》1995年第4期。
赵素文:《〈鱼儿佛〉杂剧改编者寓山居士为祁彪佳考辨》,《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4月。
赵伟:《狂禅思潮与晚明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4年。
赵晓红:《朱有燉生平正误》,《文学遗产》2005年第1期。
郑莉、邹代兰:《浅谈明宫廷演剧机构——钟鼓司和教坊司》,《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
郑传寅:《古代戏曲中的宗教剧及其特点》,《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4期。
郑传寅:《〈牡丹亭〉与宗教智慧》,《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郑传寅:《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宗教与戏曲的深层结构》,《戏曲艺术》2004年第4期。
郑传寅:《人生如梦:戏曲与梦幻的勾连》,《戏剧文学》1990年第1期。
郑传寅:《人欲横流:戏曲与宗教的悖逆》(上、下),《四川戏剧》1990年第3、4期。
郑传寅:《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古典戏曲的影响》,《戏曲艺术》2003年第4期。
郑传寅:《形神二元论与古典戏曲的传神特点》,《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郑传寅:《以梦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戏曲研究》2004年第2期。
朱万曙:《论朱权的戏曲创作与理论贡献》,《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曾召南:《试论明宁献王朱权的道教思想》,《道教研究》1998年第4期。
邹元江:《简析徐良傅对汤显祖思想的重要影响》,《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邹元江:《明清思想启蒙的两难抉择——以汤显祖为研究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邹元江:《汤显祖的“意识境界”刍议》,《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邹元江:《汤显祖灵根睿源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邹元江:《汤显祖情至论对儒家思想的扬弃》,《东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邹元江:《汤显祖以情抗“理”是宋明理学之“理”吗?——达观“接引”汤显祖的一段公案刍议》,《中州学刊》2002年第2期。
邹元江:《我们该如何纪念汤显祖?——汤显祖诞辰450周年与徐朔方教授对话》,《戏剧艺术》2000年第3期。
左东岭:《阳明心学与汤显祖的言情说》,《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