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e the Qing Dynasty, the forestry economy in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in the southeast region of Guizhou Province has risen, a large number of civil contracts have been concluded, and the contract environment has basically formed, which has laid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contract society" law. The coexistence of the country's "legal field", "contract field" and "covenant law field" constitutes the legal order in this region, and because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symbiosis and survival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this legal order can be called the "national legal order". In these ethnic villages in history, there has never been an order constructed purely by state law, but a "mixed law" order formed by combining state law and folk law, that is, state law, village law, and folk practice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normative system of village society, and its important embodiment is the existence, conne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covenants", "township conventions", "prohibitions", "conventions" and "contracts" repeatedly mentioned in this book, making the Qingshui River basin a typical "covenant" society.(AI翻译)
徐晓光:(著)
男,1958年生于辽宁省盘锦市。法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江苏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贵州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核心专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201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11&ZD096)。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有十余项成果在贵州省、司法部、国家民委科研成果评奖中获一、二等奖。
谢晖:(著)
1964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法学学士、哲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发表个人学术、文学作品25部,发表学术论文210篇,学术随笔和散文220篇。主编“法理文库”“公法研究”“民间法文丛”“法意文丛”以及《民间法》《法律方法》等学术丛书和刊物,组织和主持系列学术会议“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全国法律方法论坛”等学术活动。主持2016年国家重大招标项目“民间规范与地方立法研究”,担任首席专家。
一 主要论著
(一)国内
1.《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8.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9.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王铭铭、王斯福主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梁治平:《清代习惯法:国家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王亚新、梁治平编:《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6.黄宗智:《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7.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18.谢晖:《法学范畴的矛盾思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谢晖:《大、小传统的沟通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0.石开忠:《侗款组织及其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1.吴大旬:《清朝治理侗族地区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2.邓敏文、吴浩:《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罗廷华、王胜先:《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王宗勋主编:《乡土锦屏》,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天柱县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编委会:《天柱县政协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杨汉基等编:《侗族谚语》,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7.贵州省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1—3),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010年版。
28.张子刚:《从江民族文化见闻录》(内部资料),2010年。
29.石佳能:《侗族文化研究笔记》,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30.石干成:《和谐的密码——侗族大歌的文化人类学诠释》,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31.王海龙、何勇:《文化人类学历史导引》,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32.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3.吴大华主编:《民族法学评论》(第2卷),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34.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35.傅安辉:《侗族民间文学》,远方出版社2009年版。
36.傅安辉、余达忠:《九寨民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7.贵州省文化厅编:《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侗族鼓楼》,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8.杨国章:《原始文化与语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39.石干成:《走进肇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40.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1.范生姣、麻勇恒:《苗族侗族文化概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陆景川编:《九寨风情》,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3.张世珊、杨昌嗣编著:《侗族文化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4.陈顾远:《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5.阿风:《明清时代妇女的地位与权利——以明清契约文书、诉讼档案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6.孟昭华等编著:《中国婚姻与婚姻管理史》,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47.张中行:《关于妇女》,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
48.杨怀英、赵勇山:《滇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婚姻家庭制度与法的研究》,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49.莫金山:《瑶族石牌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50.黄海:《瑶麓婚碑的变迁》,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51.姚奉彪编:《杨昌嗣文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52.杨昌儒、孙兆霞、金燕:《贵州民族关系的建构》,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3.石开忠:《鉴村侗族计划生育的社会机制及方法》,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54.王胜先:《侗族文化与习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6.张世珊、杨昌嗣编:《侗族文化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7.洗光位:《侗族通览》,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8.粟永华、吴浩:《侗族文坛记事》,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9.杨权、郑国乔、龙耀宏:《侗族》,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60.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62.杨国仁、吴定国:《侗族祖先从哪里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3.黄才贵:《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4.徐晓光:《原生的法——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法人类学调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徐晓光:《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66.徐晓光:《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徐晓光:《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8.徐晓光:《款约法——黔东南侗族习惯法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9.徐晓光:《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规则的民族生态学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
70.吴大华等:《侗族习惯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1.吴大华:《民族法律文化散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72.吴沛林:《清代县域民事纠纷与法律秩序考察》,中华书局2013年版。
73.罗康智、罗康隆:《传统文化中的生计策略——以侗族为例案》,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74.谢晖、陈金钊主编:《民间法》(1—9),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2011年。
75.黔东南州文化研究所编:《苗侗论坛》(1—46),1988—2002年。
76.杨鬃、王良范主编:《苗侗论坛》(47—50),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7.徐晓光:《黔湘桂边区山地民族习惯法的民间文学表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二)国外
1.[美]E.A.霍贝尔:《初民的法律——法的动态比较研究》,周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3年版。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5.[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吕叔湘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6.[芬]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简史》,刘小幸、李彬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美]尤金·N.科恩、爱德华·埃姆斯:《文化人类学基础》,李富强编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8.[英]罗素:《婚姻革命》,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9.[美]D.W.赫尔:《人口社会学》,黄昭文、严苏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2.[英]罗素:《婚姻革命》,荆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3.[日]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日]寺田浩明:《权利与冤抑——寺田浩明中国法史论集》,王亚新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梁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二 基础资料
1.“国学基本丛书”,钱玄、钱兴奇等译注:《礼记》(下),岳麓书社2001年版。
2.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岳麓书社1988年版。
3.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选编·侗族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贵州编辑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贵州省档案馆编:《清代前期苗族起义档案史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6.锦屏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姚炽昌选辑点校:《锦屏碑文选辑》(内部资料),1997年。
7.张子刚编撰:《从江石刻资料选编》,政协从江县文史学习委员会、从江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变编印:《从江文史资料》(第1—7集),从江县教育印刷厂2007年印。
8.张子刚收集整理:《从江古今乡从江历代告示实录》,中国科技出版社2013年版。
9.吴江编:《侗族部分地区碑文选辑》,黎平县志办公室印制1989年版。
10.张应强、王宗勋编:《清水江文书》(第1、2、3辑,共33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2011年版。
11.唐立、杨有庚、武内房司编:《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2003年版。
12.(清)魏源:《西南夷改流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
13.(清)徐家干,吴一文校注:《苗疆见闻录》,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清)爱必达:《黔南识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5.姜玉笙:《三江县志》(1946年作),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翻印2002年版。
16.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黔东南志编委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林业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版。
18.地方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刘毓荣主编:《锦屏县林业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贵州省天柱县志编辑委员会:《天柱县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21.贵州省天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印:《天柱县旧志汇编》(内部资料)。
22.贵州省锦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锦屏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贵州省锦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锦屏县志(1991—2009)》(上、下册),方志出版社2011年版。
24.贵州省三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穗县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5.贵州省黎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黎平县志》,巴蜀书社1989年版。
26.贵州省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榕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贵州省从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从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广西三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9.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30.湖南省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31.湖南省洪江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洪江市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32.湖南省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
33.湖南省黔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阳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34.湖南省绥宁县文物局、文化馆编:《绥宁文物志》(内部资料),1987年。
35.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史志办公室编:《黔西南布依族清代乡规民约碑文选》(内部资料)。
36.云南民族古籍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黄钰点辑:《瑶族石刻录》,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37.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38.张浩良编:《绿色史料札记——巴山林木碑碣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9.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侗族大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40.贵州省志民族志编委会编:《民族志资料汇编》(第三集·侗族)(内部资料),1988年。
41.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42.政协黔东南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组:《黔东南文史资料》(1—12辑),1983—1995年。
43.三江侗族自治县古籍整理办公室编:《侗族款词耶歌酒歌·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分卷),三江侗族自治县资料集(二),1987年。
44.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三)(内部资料),1985年。
45.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七)(内部资料),1990年。
46.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之八)(内部资料),1990年。
47.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之九)(内部资料),1991年。
三 论文
1.杨昌嗣:《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及其特点》,《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2.吴浩:《款坪、埋岩、石碑的共同化特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3.严昌洪:《侗族鼓楼的起源与功用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4.杨运干、梁自顺:《会同历史上的款组织》,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册),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5.傅安辉:《九寨侗族传统社会规范述略》,陆景川编:《九寨风情》,华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石开忠:《千三款地区侗族命名制初探》,贵州民族学院历史系编:《贵州民族论丛》,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石开忠:《试论侗族的来源和形成》,《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
8.石开忠:《侗族习惯法的文本及其内容、语言特点》,《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9.向零:《从江九洞侗族社会组织与习惯法》,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三)(内部资料),1990年。
10.夏新华、王奇才:《论湖南靖州的“合款”——兼论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吴大华、徐晓光主编:《民族法学评论》(第2卷),华夏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1.向零:《六洞侗族社会组织调查——一个古代军事联盟组织的遗迹》,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八)(内部资料),1990年。
12.向零:《高增与“二千九”的社会组织》,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会编:《贵州民族调查》(九)(内部资料),1990年。
13.向零:《洞款乡规及其演变——对侗族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及其演变的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14.林河:《从楚简考证侗族与楚、苗之间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15.雷广正、李知仁:《侗族地区“洞”“款”组织的特征和作用》,《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16.周勇:《侗族村落法初探》,《民族研究》1994年第6期。
17.何其鑫、杨音南:《侗族习惯法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8.吴大华:《论民族习惯法的渊源、价值与传承——以苗族、侗族习惯法为中心》,《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19.吴正辉:《侗族萨神系崇拜及其文化意义》,《苗侗文坛》1990年第2期。
20.张民:《从“祭祖歌”探讨侗族的迁徙》,《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
21.潘年英:《浅谈侗族与汉族及周边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苗侗文坛》1995年总第26期。
22.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23.白正骝:《款约与广西近代侗族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增刊。
24.吴文志:《侗族“月也”文化刍议》,《苗侗文坛》2002年第1—2期。
25.杨昌嗣:《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及其特点》,《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26.吴治德:《侗款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27.杨进铨:《侗寨的民间自治》,《黔东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28.姜大仁:《侗族政治遗产资源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9.曹端波、稂丽萍:《侗款与侗族的家族组织》,《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30.蔡绍刚、蒋飞、朱千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价值与可能性》,《法律适用》2008年第5期。
31.陈淑文:《社会习俗与法律的价值选择》,《沧桑》2008年第1期。
32.石佳能:《侗族补拉文化层面观》,《怀化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
33.余达忠:《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2期。
34.钟立跃、瞿州莲:《侗族传统社区组织变迁分析——以湖南通道阳烂村为例》,《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5.郭宇宽:《大山深处的民间社会——对黔东南侗乡自治传统和寨老制度的田野考察》,《南风窗》2004年第1期。
36.周世中、郭福良:《黔桂侗族习惯法变迁——以约法款为例》,《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
37.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外部控制诸方式》,《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38.王连保:《我国乡村法律秩序的文化视角解读》,《煤炭高等教育》2007年第1期。
39.刘宗碧:《从江占里侗族生育习俗的文化价值理念及其与汉族的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0.潘志成:《从江县占里侗寨当代婚育习惯法考察》,《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41.杨军昌:《侗寨占里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绩效与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42.徐晓光:《鼓楼——侗族习惯法订立与实施的文化场域》,《政法论丛》2009年第1期。
43.徐晓光:《“石头法”的嬗变——黔湘桂侗族地区从“款石”“法岩”到“石碑法”的立法活动》,《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44.徐晓光:《读乐记、品侗歌——和谐语境下的侗族习惯法社会功能解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年第2期。
45.徐晓光:《黔东南侗族传统林业生计及其习惯法规范》,《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2期。
46.徐晓光:《款词与讲款——兼论黔湘桂边区侗族社会的口头“普法”形式》,《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7.徐晓光:《草根规则与生育观念:生态与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地区生育规则——以贵州省从江县侗族村落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48.徐晓光:《“圣牯”与“牛籍”——侗族斗牛活动中的仪式与习惯法规则》,《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3期。
49.杨和能、杨高策:《侗族婚姻习惯法在司法中的适用研究——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和林溪乡为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
50.周世中、杨和能:《侗族习惯法在解决林业纠纷中的功能及路径选择——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权改革为例》,《民族论坛》2011年第8期。
51.刘琳、张中华:《广西三江侗款的传承及其现实影响》,《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52.蒋明湄:《社会契约与国家法律在现代乡村社会中的实践方式——对三江侗族自治县多元文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53.周世中、杨和能、杨高策:《尊重民族习惯法建构国家法与侗族婚姻习惯法适用良好互动的思考——来自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乡和林溪乡的调查报告》,《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54.李远龙、郑海山:《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款约习惯法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年第2期。
55.杨志强:《“国家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地域与民族社会——“古苗疆走廊”为中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56.曹端波:《明代“苗疆走廊”的形成与贵州建省》,《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四 学位论文
1.刘琳:《侗族侗款的遗存、传承与时代性发展——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侗款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王玲:《民族村寨的传统管理方式与现代村民自治的整合——贵州省黎平县九龙侗族大寨的个案调查》,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05年。
3.李志英:《黔东南南侗地区侗族村寨聚落形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海力波:《族传统婚恋习俗研究——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粟丹:《侗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以款约为中心》,博士后出站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
6.郭靖:《侗族刑事习惯法若干问题研究——以黔湘桂边区侗族社会为视角》,硕士学位论文,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7.龙宪华:《清代清水江下游苗疆地区法律文书研究(1693—1911)》,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沈洁:《社会结构与人口发展——基于侗族村寨占里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分析——以贵州、广西为重点》,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4年。
10.敖曼:《计划生育“天下第一村”——探析占里侗寨数百年人口、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因》,硕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五 网上资料
1.“注溪十八寨联款”,天柱县宣传部(http://www.gz.xinhuanet.com)。
2.张应强:《木文明与社会发展:木材与清水江下游区域文化的型构》(http://woodculture-cn.woodlab.org/thread.cfm?Therad=5203)。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