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ified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discipline that was created and fruitful in the 20th century. A large number of simple documents discovered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have made up for the lack and lack of traditional documents, corrected the miserability or misappropriation of traditional documents, and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history, legal history, economic history, military history, linguistics, philology, philosophy, medicine, geography and even astronomy, and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disciplines in China. This book comprehensively displays the overview of the simple books and books unearthed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including the location, quantity, shape, main content, etc., and analyzes the various laws contained in the simple book itself, including the law of material application, the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words, the law of symbol application, the law of the form of compilation, the law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lassics and documents, the basic common sense of collection protection, etc., as well as the tortuous course of simple research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especially since 1949, the achievements, the confrontation of various views, representative figures, etc.(AI翻译)
李均明(著): 暂无简介
刘国忠(著): 暂无简介
刘光胜(著): 暂无简介
邬文玲(著): 暂无简介
Kidder Smith,“Sina Tan and the Invention of Daoism,‘Legalism’,et cetra,” 62,no.1(2003).
Mark Sikszentmihalyi and Michael Nylan,“Constructing Lineages and Inventing Traditions through Exemplary Figures in Early China,”'LXXXIX(2003).
Sarah Queen,“Inventories of the Past:Rethinking the ‘School’ Affiliation of the Huainanzi,”Third series,14.1(2001).
艾兰、邢文主编:《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阜阳博物馆、阜阳县文化局:《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安阳市博物馆:《安阳铁西刘家庄南殷代墓葬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86年第3期。
蔡运章:《洛阳北窑西周墓墨书文字略论》,《文物》1994年第7期。
曹峰:《〈恒先〉研究综述——兼论〈恒先〉今后研究的方法》,《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4期。
曹峰:《上博楚简思想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曹建敦:《读上博藏楚竹书〈内丰〉篇杂记》,孔子2000网,2005年2月25日。
晁福林:《论古史重构》,《史学集刊》2009年第4期。
晁福林:《论老子思想的历史发展》,《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陈淳:《中国国家起源研究的思考》,《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
陈东:《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02年第2期。
陈福滨:《本世纪出土思想文献与中国古典哲学研究论文集》(上、下册),辅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鼓应:《〈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又《东方文化》1999年第5期。
陈嘉凌:《〈昔者君老〉译释》,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国楚竹书(二)读本》,(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拼合与编连问题小议》,《文物》2003年第5期。
陈剑:《谈谈〈上博(五)〉的竹简分篇、拼合与编联问题》,简帛网,2006年2月19日。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陈来:《郭店简可称“荆门礼记”》,《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3日。
陈来:《竹帛〈五行〉篇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兼论郭店楚简〈五行〉篇出土的历史意义》,《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陈良武:《出土文献与〈荀子·成相篇〉》,《长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陈梦家:《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梦家:《由实物所见汉代简册制度》,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又收入氏著《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松长:《帛书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松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桐生:《从出土文献看七十子后学在先秦散文史上的地位》,《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伟:《关于郭店楚简〈六德〉诸篇编联的调整》,《江汉考古》2000年第1期。
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陈伟:《文本复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陈燮君:《战国楚竹书的文化震撼》,《解放日报》2001年12月14日。
陈志达:《商代玉石文字》,《华夏考古》1991年第2期。
成家彻郎撰:《睡虎地秦简〈日书·玄戈〉》,王维坤译,《文博》1991年第3期。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程毅中:《再论敦煌俗赋的渊源》,郝春文主编《敦煌文献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程元敏:《〈礼记·中庸、坊记、缁衣〉非出于〈子思子〉考》,《张以仁先生七十秩寿庆论文集》上册,(台北)学生书局1999年版。
池田知久:《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曹峰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池田知久:《郭店楚简〈五行〉研究》,《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池田知久:《尚处形成阶段的〈老子〉最古文本》,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初师宾:《简牍学百年的思考》,《简牍学研究》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初世宾:《简牍研究与考古学方法之运用》,第一届简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1999年。
邓文宽:《天水放马滩秦简〈月建〉应名〈建除〉》,《文物》1990年第9期。
丁四新:《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至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007年版。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丁原植:《楚简儒家性情说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书四种释析》,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儒家者言〉释文》,《文物》1981年第8期。
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定县40号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
董珊:《读上博藏战国楚竹书(四)杂记》,简帛研究网,2005年2月20日。
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开明书店1933年版。
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房振三:《上博馆藏楚竹书(四)释字二则》,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3日。
冯国超:《郭店楚墓竹简研究述评》(下),《哲学研究》2001年第4辑。
冯胜君:《从出土文献谈先秦两汉古书的体例(文本书写篇)》,《文史》2004年第4辑。
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线装书局2007年版。
伏俊琏:《从新出土的〈神乌赋〉看民间故事赋的产生、特征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伏俊琏:《战国早期的志怪小说》,《光明日报》2005年8月26日。
福田哲之:《上博楚简〈内礼〉的文献性质》,《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福田哲之:《上博四〈内丰〉附简、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第十六简的归属问题》,简帛网,2006年3月7日。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仓颉篇〉》,《文物》1983年第2期。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诗经〉》,《文物》1984年第8期。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3年第2期。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楚辞〉》,《中国韵文学刊》1987年第1期。
阜阳汉简整理组:《阜阳汉简〈万物〉》,《文物》1988年第4期。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武王践阼〉校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8年12月30日。
甘凤、王进锋、余佳翻译整理:《“中”是什么?》,《光明日报》2010年7月12日。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旱滩坡汉墓发掘简报——出土大批医药简牍》,《文物》1973年第12期。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编:《武威汉代医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天水放马滩秦简》,中华书局2009年版。
高兵:《从〈睡虎地秦简〉看秦国的婚姻伦理观念》,《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高大伦:《汗简、汗青、杀青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高大伦:《简册制度中几个问题的考辨》,《文献》1987年第4期。
高婧聪:《从上博简〈竞建内之〉所引商史事看经学在战国时期的传承》,《管子学刊》2010年第1期。
葛瑞汉著:《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张海燕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工藤元男:《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日书〉和道教的习俗》,《东方宗教》第76号,1990年。
谷中信一:《从郭店〈老子〉看今本〈老子〉的完成》,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顾颉刚:《从〈吕氏春秋〉推测〈老子〉之成书年代》,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顾史考:《郭店楚简先秦儒书宏微观》,台湾学生书局2006年版。
郭沂:《从郭店楚简〈老子〉看老子其人其书》,《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郭梨华:《〈亘先〉及战国道家哲学论题探究》,《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2期。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齐勇:《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郭齐勇:《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郭齐勇:《儒学与儒学史新论》,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版。
郭少峰、浦峰:《北大藏竹书现最完整〈老子〉》,《新京报》2009年11月6日。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大通上孙家寨汉简整理小组:《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一一五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2期。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儒家者言〉释文》,《文物》1981年第8期。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古文字研究室编:《中国文字》,(台北)艺文印书馆1998年版。
韩英:《〈昔者君老〉与〈内礼〉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
韩自强、韩朝:《阜阳出土的〈庄子·杂篇〉汉简》,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8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章题、〈春秋事语〉章题及相关竹简》,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何琳仪:《郭店竹简选释》,《文物研究》总第12辑,黄山书社1999年版。
何琳仪:《信阳竹书与〈墨子〉佚文》,《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版。
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版。
何双全:《简牍》,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何双全:《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
何有祖:《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2期。
何远景:《鱼尾的起源》,《文献》1999年第4期。
何直刚:《〈儒家者言〉略说》,《文物》1981年第8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文物》1995年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文物》1995年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文物》1995年第1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的整理及其意义》,《文物》2001年第5期。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信阳楚墓出土文物图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我国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信阳长台关发掘一座战国大墓》,《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9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3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995年郑州小双桥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河南文物考古所:《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贺润坤:《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国的六畜饲养业》,《文博》1989年第6期。
贺润坤:《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国的农业水利等有关情况》,《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
贺润坤:《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民间的灾变与救灾》,《江汉考古》1994年第2期。
贺润坤:《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秦人的衣食状况》,《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
贺润坤:《中国最早的相马法——云梦秦简〈日书·马〉篇》,《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后德俊:《古代饱水竹简出土时的处理与保护》,《江汉考古》1982年第1期。
胡承珙:《毛诗后笺》(卷二十三),黄山书社1999年版。
胡东波等:《长沙走马楼出土饱水竹简的防腐保存》,《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2期。
胡平生、韩自强:《〈万物〉略说》,《文物》1988年第4期。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简论》,《文物》1984年第8期。
胡平生、韩自强:《阜阳汉简诗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胡平生、韩自强:《〈仓颉篇〉的初步研究》,《文物》1983年第2期。
胡平生、李天虹:《长江流域出土简牍与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胡平生:《〈阜阳汉简·诗经〉简册形制及书写格式之蠡测》,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袁行霈主编《国学研究》第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文辉:《马王堆〈太一出行图〉与秦简〈日书·出邦门〉》,《江汉考古》1997年第3期。
湖北省博物馆实验室:《古代竹简的脱水处理——关于用乙醇—乙醚法脱水处理古代竹简的试验及应用》,《考古》1976年第4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县文物保护管理研究所:《湖南慈利县石板村战国墓》,《考古学报》1995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南慈利县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10期。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黄开国:《论儒家的孝道学派——兼论儒家孝道派与孝治派的区别》,《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黄人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研究》,(台中)高文出版社2002年版。
黄盛璋:《简牍以长短别尊卑考》,《东南日报》(上海)1948年4月7日。
黄钊:《竹简〈老子〉应为稷下道家传本的摘抄本》,《中州学刊》2000年第1期。
季旭升:《诗经古义新证》,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江林昌:《清华〈保训〉篇“中”的观念》,《光明日报》2009年8月3日。
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中册),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姜广辉:《“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光明日报》2009年6月8日。
姜广辉:《〈保训〉十疑》,《光明日报》2009年5月4日。
姜广辉:《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姜广辉:《上博藏简〈容成氏〉的思想史意义》,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9日。
蒋诗堂:《战国文字域别特点考察的原则之探讨》,《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金春峰:《〈周易〉经传与郭店楚简思想新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版。
金履祥:《尚书表注》(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
金荣权:《百年宋玉研究综论》,《江汉论坛》2009年第2期。
荆门郭店楚简研究(国际)中心编:《古墓新知——纪念郭店楚简出土十周年论文专辑》,(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文物》1997年第7期。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井上亘:《〈内丰〉篇与〈昔者君老〉篇的编联问题》,简帛研究网,2005年10月16日。
匡亚明:《孔子评传》,齐鲁书社1985年版。
李存山:《从郭店楚简看早期道儒关系》,《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存山:《反思经史关系:从“启攻益”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李存山:《郭店楚简研究散论》,《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
李存山:《“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复议》,《中国思想史通讯》2006年第1辑。又见郭齐勇主编《儒家文化研究》第1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李存山:《先秦儒家的政治伦理教科书——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4期。
李建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1年第1期。
李景林:《从郭店简看思孟学派的性与天道论》,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李均明:《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偶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编《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
李均明:《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李均明:《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
李莉:《清华大学今天宣布发现失传2000年〈尚书〉竹简》,《北京晚报》2009年4月25日。
李零:《从简帛发现看古书的体例和分类》,《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李零:《马王堆房中术研究》,《文史》第35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李零:《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简性质小议》,《考古》1983年第6期。
李零:《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李零:《说清华楚简〈保训〉篇的“中”字》,《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20日。
李零:《寻找回来的世界——简帛古书的发现与中国学术史的改写》,《书城》2003年第2期。
李锐:《“重文”分析法评析》,《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李锐:《论上博简〈鬼神之明〉篇的学派性质——兼说对文献学派属性判定的误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1987年版。
李若晖:《〈神乌傅〉与〈离骚传〉》,《国学研究》第十七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守奎等:《上海博物馆藏战国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李松儒:《香港中文大学藏战国简的归属》(之一),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0年6月7日。
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简字迹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6年。
李天虹:《郭店楚简与传世文献互征七则》,《江汉考古》2000年第3期。
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
李学勤、林庆彰:《新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重构》,(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2007年版。
李学勤、裘锡圭:《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文学遗产》2000年第3期。
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李学勤:《〈唐勒〉、〈小言赋〉和〈易传〉》,《齐鲁学刊》1990年第4期。
李学勤:《〈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孙子学刊》1992年第4期。
李学勤:《包山楚简文字编·序言》,张守中撰集《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初识清华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
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李学勤:《放马滩简中的志怪故事》,《文物》1990年第4期。
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简帛书籍的发现及其影响》,《文物》1999年第10期。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荆门郭店楚简所见关尹遗说》,《中国文物报》1998年4月29日。
李学勤:《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文物》2009年第6期。
李学勤:《秦简的古文字学考察》,《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李学勤:《清代学术的几个问题》,《中国学术》第6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李学勤:《清华简〈(耆)夜〉》,《光明日报》2009年8月3日。
李学勤:《清华简〈保训〉释读补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5期。
李学勤:《清华简九篇综述》,《文物》2010年第5期。
李学勤:《清华简整理工作的第一年》,《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李学勤:《试释楚简〈鲍叔牙与隰朋之谏〉》,《文物》2006年第9期。
李学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姜广辉主编《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学勤:《信阳楚墓中发现最早的战国竹书》,《光明日报》1957年11月27日。
李学勤:《长台关竹简中的〈墨子〉佚篇》,《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版。
李学勤:《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5年版。
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李裕民:《郭店楚墓的年代与墓主新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李运富:《楚国简帛文字资料综述》,《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3期。
李运富:《战国文字“地域特点”质疑》,《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又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李振宏:《论“先秦学术体系”的汉代生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连云港市博物馆:《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神乌赋》,《文物》1996年第8期。
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版。
梁思永:《小屯龙山与仰韶》,《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梁松涛、赵艳平:《浅析我国出土文献数据库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年第4期。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梁涛主编:《中国思想史前言——经典、诠释、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梁韦弦:《郭店简、上博简中的禅让学说与中国古史上的禅让制》,《史学集刊》2006年第3期。
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版。
廖名春:《〈庄子·盗跖篇〉探源》,《文史》第45辑,中华书局1998年版。
廖名春:《〈缁衣〉作者新论》,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编《儒家思想学派论集》,齐鲁书社2008年版。
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
廖名春:《出土简帛丛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廖名春:《出土文献与先秦文学史的重写》,《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廖名春:《从郭店楚简和马王堆帛书论“晚书”的真伪》,《北方论丛》2001年第1期。
廖名春:《从唐勒赋的出土论宋玉散体赋的真伪》,《求索》1991年第4期。
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廖名春:《试论帛书〈衷〉的篇名和字数》,《周易研究》2002年第5期。
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廖名春:《新出楚简试论》,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廖名春主编:《清华简帛研究》第1辑,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0年。
廖名春主编:《新出楚简与儒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2002年。
林剑鸣:《〈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文博》1992年第3期。
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林剑鸣:《简牍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林清源:《简牍帛书标题格式研究》,(台北)艺文印书馆2004年版。
林素清:《上博四〈内礼〉篇重探》,《简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林素清:《释“匮”——兼及〈内丰〉新释与重编》,《庆祝钱存训教授九五华诞学术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南山论学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林素英:《从郭店楚简探究其伦常观念》,(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林沄:《古代的简牍》,《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1期。
林沄:《小屯南地发掘与殷墟甲骨断代》,《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林沄:《真该走出疑古时代吗?——对当前中国古典学取向的看法》,《林沄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刘成群:《清华简〈乐诗〉与“西伯戡黎”再探讨》,《史林》2009年第4期。
刘成群:《清华简乐诗与“西伯戡黎”再探讨》,《史林》2009年第4期。
刘大白:《宋玉赋辨伪》,《小说月报》第17卷号外《中国文学研究》1927年6月。
刘大钧:《简帛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刘凤山:《隶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光胜:《〈保训〉之“中”何解——兼谈清华简〈保训〉与〈易经〉形成》,《光明日报》2009年5月18日。
刘光胜:《帛书〈易传〉成书问题新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刘光胜:《上博简〈曹沫之阵〉研究》,《管子学刊》2007年第1期。
刘光胜:《由清华简谈文王、周公的两个问题》,《东岳论丛》2010年第5期。
刘国忠、陈颖飞:《清华简〈保训〉座谈会纪要》,《光明日报》2009年6月29日。
刘国忠:《古代帛书》,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刘国忠:《清华简保护及研究情况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9期。
刘国忠:《周文王称王史事辨》,《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刘国忠:《清华简〈保训〉与周文王事商》,《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刘洪:《从东海尹湾汉墓新出土简牍看我国古代书籍制度》,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刘娇:《从相关出土材料看晏子书的流传》,《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
刘金华:《〈日书·相宅〉辨析》,《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刘金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补释》,《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刘乐贤:《〈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8期。
刘乐贤:《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江汉考古》2001年第4期。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诘咎篇〉研究》,《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内容、性质及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1期。
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文物》1994年第10期。
刘书惠:《部分出土文献中的神话传说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刘信芳:《〈日书〉驱鬼术发微》,《文博》1996年第4期。
刘信芳:《〈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质疑》,《文物》1990年第9期。
刘一曼:《试论殷墟甲骨书辞》,《考古》1991年第6期。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钊:《秦简中的鬼怪》,《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3期。
刘祖信:《郭店一号墓概述》,艾兰、魏克彬主编,邢文编译《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龙永芳:《关于郭店楚简〈语丛三〉分篇与重新编连的思考》,《古墓新知》,(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陆锡兴:《隶变是一个文字发展阶段》,《历史教学》1992年第9期。
路洪昌:《战国中山国若干历史问题考辨》,《河北学刊》1987年第6期。
罗炽:《〈太一生水〉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罗曦芸、陈大勇:《饱水文物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年第5期。
吕亚虎:《出土简帛资料所见出行巫术浅析》,《江汉论坛》2007年第11期。
马承源:《战国楚竹书的发现保护和整理》,《中国文物报》2001年12月26日。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08年版。
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马楠:《清华简〈夜〉礼制小札》,《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马先醒:《笔削与汗青》,《简牍学报》1980年第7期。
马先醒:《简牍制度之有无及其时代问题——附商王国维著〈简牍检署考〉》,《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1号,1993年。
孟蓬生:《上博竹书〈二〉字词剳记》,简帛研究网,2003年1月14日。
聂中庆:《郭店楚简〈老子〉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宁江英:《秦及汉初家庭结构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宁镇疆:《八角廊汉简〈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相关章次疏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5期。
庞朴:《〈太一生水〉说》,姜广辉主编《中国哲学》第21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庞朴:《郭店楚简与早期儒学》,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庞朴:《儒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彭邦本:《楚简〈唐虞之道〉与古代禅让传说》,《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彭浩:《郭店一号墓的年代与简本〈老子〉的结构》,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彭浩:《中国最早的数学著作〈算数书〉》,《文物》2000年第9期。
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彭浩:《张家山汉简〈引书〉初探》,《文物》1990年第10期。
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概述》,(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版。
骈宇骞、段书安:《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骈宇骞:《出土简帛书籍分类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2、4期,2006年第1—3期。
骈宇骞:《出土简帛书籍题记述略》,《文史》2003年第4辑。
骈宇骞:《对〈晏子春秋〉的再认识——兼谈古书的形成与发展》,《管子学刊》1990年第1期。
骈宇骞:《晏子春秋校释》,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蒲慕州:《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4分册,1993年。
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钱存训:《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浅野裕一:《古代思想史と郭店楚简》,(东京)汲古书院2005年版。
浅野裕一:《古代中国の文明观:儒家·墨家·道家の论争》,(东京)岩波书店2005年版。
浅野裕一:《战国楚简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刘万云执笔):《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文物》1981年第2期。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保训〉释文》,《文物》2009年第6期。
裘锡圭:《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三则》,《上海博物馆集刊》第9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后收入《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
裘锡圭:《郭店〈老子〉简初探》,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裘锡圭:《马王堆三号汉墓“养生方”简文释读琐议》,《湖南考古辑刊》第4辑,1987年。
裘锡圭:《啬夫初探》,《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裘锡圭:《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裘锡圭:《〈神乌赋〉初探》,《文物》1997年第1期。
曲德来:《由〈神乌赋〉论及有关文学史的几个问题》,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编《文学前沿》第2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曲德来:《重视利用出土文献 推进古代文学研究》,《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
饶宗颐:《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建初四年“序宁病简”与“包山简”——论战国、秦、汉解疾祷词之诸神与古史人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华夏文明与传世藏书——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饶宗颐:《缁衣零简》,《学术集林》卷九,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任继愈:《先秦哲学无“六家”——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文汇报》1963年5月21日。
商承祚:《战国楚竹简汇编》,齐鲁书社1995年版。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第2版),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沈建华:《清华楚简“武王八年伐”刍议》,《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沈建华:《释〈保训〉简“测阴阳之物”》,《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沈颂金:《出土简帛与文学史研究》,《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沈颂金:《二十世纪简帛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沈文倬:《汉简〈服传〉考》,《文史》第24、25辑,中华书局1985年版。
师安衷:《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发现》,王斌主编《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时代(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
施谢捷:《简帛文字考释札记》,李学勤等主编《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石雪万:《尹湾竹木简缀述》,《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史善刚、董延寿:《王家台秦简〈易〉卦非“殷易”亦非〈归藏〉》,《哲学研究》2010年第3期。
史树青:《信阳长台关出土竹书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宋迎春:《阜阳汉简发现、整理与研究综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苏德恺:《司马谈所创造的“六家”概念》,刘梦溪主编《中国文化》第七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孙次舟:《跋古史辨第四册并论老子之有无》,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孙飞燕:《〈蟋蟀〉试读》,《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孙占宇:《简帛日书所见早期数术考述》,《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谭宝刚:《〈太一生水〉乃老聃遗著》,荆门郭店楚简研究中心编《古墓新知》,(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谭宝刚:《再论〈太一生水〉乃老聃遗著》,《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谭步云:《出土文献所见古汉语标点符号探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谭家健:《〈唐勒赋〉残篇考释及其它》,《文学遗产》1990年第2期。
谭家健:《新近发现的先秦佚书之文学价值》,《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汤漳平:《〈古文苑〉中的宋玉赋真伪辨》,《江海学刊》1989年第6期。
唐兰等:《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1974年第9期。
滕昭宗:《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文物》1996年第8期。
仝冠军:《论简牍不晚于甲骨出现》,《出版发行研究》2003年第2期。
涂宗流、刘祖信:《郭店楚简先秦儒家佚书校释》,(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涂宗流:《郭店楚简平议》,(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构与性质——兼论其与通行本〈老子〉的关系》,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王博:《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王葆玹:《郭店楚简的时代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葆玹:《试论郭店楚简各篇的撰写时代及其背景——兼论郭店及包山楚简的时代问题》,《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四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王国维著,胡平生、马月华校注:《简牍检署考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王辉:《王家台秦简〈归藏〉校释(28则)》,《江汉考古》2003年第1期。
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北京大学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0年。
王鹏程:《“清华简”武王所戡之“黎”应为“黎阳”》,《史林》2009年第4期。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王青:《古代“语”文体的起源与发展——上博简〈曹沫之陈〉篇题的启示》,《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永平:《郭店楚简研究综述》,《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王志平:《〈孔子家语〉札记》,《学术集林》卷九,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王中江:《〈恒先〉的宇宙观及人间观的构造》,《文史哲》2008年第2期。
王子今:《简牍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秦楚行忌比较》,《秦文化论丛》第2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子今:《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秦楚交通状况》,台湾《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1号,1993年。
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贰),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魏启鹏:《〈太一生水〉札记》,《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1期。
魏启鹏:《简帛文献〈五行〉笺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
魏启鹏:《释〈六德〉“为父继君”——兼答彭林先生》,《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2期。
魏宜辉:《读上博楚简四札记》,简帛研究网,2005年3月10日。
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安徽省阜阳博物馆、阜阳汉墓竹简整理组:《阜阳汉简简介》,《文物》1983年第2期。
吴白匋:《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文物》1978年第2期。
吴九龙、毕宝启:《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文物》1974年第2期。
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吴荣曾:《读帛书本〈春秋事语〉》,《文物》1998年第2期。
吴小强:《〈日书〉与秦社会风俗》,《文博》1990年第2期。
吴小强:《论秦人宗教思维特征——云梦秦简〈日书〉的宗教学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
吴小强:《试论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观念》,《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武汉大学:《新出楚简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6年。
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西安半坡村博物馆等著:《姜寨》,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萧汉明:《〈太一生水〉的宇宙论与学派属性》,《学术月刊》2001年第12期。
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
邢文:《帛书周易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邢义田:《汉代书佐、文书用语“它如某某”及“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简册档案的构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第七十本第三分——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七十周年纪念专号,1999年。
徐庆文:《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研究座谈会述要》,庞朴主编《儒林》第2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少华:《郭店一号楚墓年代析论》,《江汉考古》2005年第1期。
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版。
许抗生:《初读郭店竹简〈老子〉》,《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严灵峰:《有关帛书易传的几个问题》,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严一萍:《帛书竹简》,(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版。
晏昌贵:《楚秦〈日书〉所见的居住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
扬之水:《〈神乌赋〉试论》,《中国文化》1996年第2期。
杨朝明、宋立林等:《新出简帛文献注释论说》,台湾书房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杨朝明:《〈逸周书〉所见灭商之前的周公》,《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杨朝明:《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
杨朝明:《孔子家语通解》,(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杨朝明:《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齐鲁书社2002年版。
杨朝明:《上博竹书〈从政〉篇与〈子思子〉》,《孔子研究》2005年第2期。
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七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杨儒宾:《子思学派试探》,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永俊:《论尧舜禹禅让的政治原则与历史形态》,《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杨泽生:《长台关竹书的学派性质新探》,《文史》2001年第4辑。
叶国良:《郭店儒家著作的学术谱系问题》,《中国哲学》第24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殷伟仁:《从出土简牍看篆隶关系》,《历史教学》1992年第9期。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线装本,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贰),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膑兵法(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孙子兵法(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文物》1985年第4期。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王兵〉篇释文》,《文物》1976年第12期。
尹湾汉墓简牍整理小组:《尹湾汉墓简牍概述》,《文物》1996年第8期。
游顺钊:《古汉字书写纵向成因——六书以外的一个探讨》,《中国语文》1992年第5期。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俞志慧:《语:一种古老的文类——以言类之语为例》,《文史哲》2007年第1期。
袁梅:《宋玉辞赋今读》,齐鲁书社1986年版。
张春龙:《慈利楚简概述》,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张光裕主编:《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2003年。
张继海:《淮南王作〈离骚传〉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6期。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张金萍、奚三彩:《饱水竹简变色原因的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第4期。
张立行:《战国竹简露真容》,《文汇报》1999年1月5日。
张立文:《〈周易〉帛书浅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
张守忠:《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释文及校注》,《文物》2001年第5期。
张显成:《简帛标题初探》,谢维扬、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显成:《简帛语言文字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
张显成:《简帛文献学通论》,中华书局2004年版。
张心澂:《伪书通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中华书局1984年版。
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
赵炳清:《〈昔者君老〉与楚国的太子教育》,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30日。
赵婀娜:《清华简研究有重大发现〈尚书〉失传两千多年后现身》,《人民日报》2009年4月27日。
赵奉蓉:《博闻强识、娴于治乱的辅国重臣——〈逸周书〉中的周公形象》,《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赵建伟:《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疏证》,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赵平安:《隶变纵横谈》,《历史教学》1992年第9期。
赵浴沛:《睡虎地秦墓简牍所见秦社会婚姻家庭诸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郑刚:《论睡虎地秦简日书的结构特征》,《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郑良树:《续伪书通考》,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郑良树:《竹简帛书与校雠学、辨伪学》,《古文字研究》第10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郑林庆:《竹简类文物摄影的探索与创新——以清华简拍摄为例》,《装饰》2009年第6期。
郑有国:《中国简牍学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郑重:《“上博”看楚简》,《文汇报》1999年1月14日。
中国文物研究所:《醇—醚连浸乳香胶渗透加固处理出土饱水竹简》,《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第3期。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一篇浸透着奴隶主思想的反面教材——谈信阳长台关出土的竹书》,《文物参考资料》1976年第6期。
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研究室楚简整理小组:《战国楚简概述》,《中山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周宝宏:《汉简〈神乌赋〉整理和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周凤五:《楚简文字的书法史意义》,《古文字与商周文明——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文字学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2年。
周凤五:《郭店楚简〈忠信之道〉考释》,《中国文字》(台北)1998年第24期。
周凤五:《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新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北)第70本第3分册,1999年。
周凤五:《郭店竹简的形式特征及其分类意义》,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周淑萍:《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史研究》,《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朱碧莲:《唐勒残简作者考》,《中州学刊》1992年第1期。
朱伯崑:《帛书本〈系辞〉文读后》,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朱国炤:《上孙家寨木简初探》,《文物》1981年第2期。
朱心怡:《天之道与人之道》,(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版。
朱渊清:《阜阳双古堆1号木牍札记二则》,《齐鲁学刊》2002年第4期。
朱渊清:《马承源先生谈上博简》,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编《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2002年版。
朱渊清:《再现的文明——中国出土文献与传统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子居:《清华简〈保训〉解析》,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7月8日。
《西汉竹书中发现中国最早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日书》研读班:《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编《秦文化论丛》(第1集),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睡虎地秦简校注》,《简牍学报》1981年第10期。
《文物》月刊编辑部:《关于凤凰山168号汉墓座谈纪要》,《文物》1975年第9期。
August Conrady,-. 1 vol. Stockholm(Generalstabens litografiska anstalt),1920.(孔好古:《斯文赫定在楼兰发现的汉文写本及零星物品》,1920年。)
Aurel Stein,,. 2 vols. Oxford,1907.
Edouard Chavannes,“Chinese Documents from the Sites of Dandan-Uiliq,Niya and Endere”,Appendix A,Part II,,Les documents sur bois de Niya,1907.(沙畹:《丹丹乌里克、尼雅、安迪尔发现的汉文文书》,《古代和阗》,1907年。)
Edouard Chavannes, . Oxford,1913.(沙畹:《斯坦因在土耳其斯坦沙漠发现的汉文文书》,1913年。)
Henri Maspero,. 1 vol. British Museum,London,1953.(马伯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汉文文书》,1953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物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3期。
安作璋、陈乃华:《秦汉官吏法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版。
安作璋:《汉代官吏的任用和考核制度》,《东岳论丛》1981年第3期。
白建钢:《汉代军法内容新探》,《青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
包山墓地竹简整理小组:《包山2号墓竹简概述》,《文物》1988年第5期。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
卜宪群:《西汉东海郡吏员设置考述》,《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卜宪群、蔡万进:《天长纪庄木牍及其价值》,《光明日报》2007年6月15日。
蔡葵:《试论秦汉时期的生产奴隶》,《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蔡万进:《新世纪初我国简牍重要发现概述》,《简帛研究二○○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蔡万进:《尹湾汉简〈元延二年日记〉所反映的汉代吏休制度》,《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蔡万进:《尹湾汉墓简牍论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蔡万进:《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旅宁:《秦律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曹旅宁:《张家山247号墓汉律制作时代新考》,《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曹旅宁:《张家山汉简〈史律〉考》,《张家山汉律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曹砚农、宋少华、邱东联:《万余枚西汉简牍惊现长沙走马楼》,《中国文物报》2004年2月18日。
曹砚农:《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看吴国在长沙郡的国家“营田”》,《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长江流域第二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6期。
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组:《2003年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重大考古发现》,《出土文献研究》第7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5期。
长沙市文物工作队、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嘉禾吏民田家莂》,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一)、(二)、(三),文物出版社2003、2007、2008年版。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编:《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东牌楼7号(J7)古井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12期。
晁福林:《战国授田制简论》,《中国历史文物》1999年第1期。
陈公柔、徐苹芳:《大湾出土的西汉田卒簿籍》,《考古》1963年第3期。
陈公柔、徐苹芳:《瓦因托尼出土廪食简的整理与研究》,《文史》第13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陈絜:《里耶“户籍简”与战国末期的基层社会》,《历史研究》2009年第5期。
陈连庆:《秦代的奴隶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5期。
陈梦家:《汉简所见太守、都尉二府属吏》,《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梦家:《汉代烽燧制度》,《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梦家:《西汉施行诏书目录》,《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版。
陈乃华:《从汉简看汉朝对地方基层官吏的管理》,《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陈乃华:《秦汉族刑考》,《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陈槃:《汉晋遗简识小七种》(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六十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5年。
陈平、王勤金:《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初考》,《文物》1987年第1期。
陈爽:《走马楼吴简所见奴婢户籍及相关问题》,《吴简研究》第1辑,崇文书局2004年版。
陈松长:《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年版。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略说》,《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中的行书律令初论》,《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陈松长:《岳麓书院所藏秦简综述》,《文物》2009年第3期。
陈伟:《包山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伟等:《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伟武:《简帛所见军法辑证》,《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陈文豪:《大司农延与“大司农罪人入钱赎品”》,《简牍学报》1992年第14期。
陈晓枫:《两汉“鞫狱”正释》,《法学评论》1987年第5期。
陈玉璟:《〈秦律〉中“隶臣妾”性质再探》,《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陈玉璟:《秦汉“徒”为奴隶说质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
陈雍:《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先令券书〉补释》,《文物》1988年第10期。
陈跃均、张绪球:《江陵马砖1号墓出土的战国丝织品》,《文物》1982年第10期。
陈跃钧、阎频:《江陵张家山汉墓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1985年第12期。
陈振裕:《从凤凰山简牍看文景时期的农业生产》,《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88年版。
初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从希斌:《“汉科”质疑》,《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崔曙庭:《汉代更赋辨析》,《中国历史文献研究集刊》第2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崔永东:《简帛文献与古代法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崔永东:《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大谷光瑞:《西域考古图谱》,国华社1915年版。
大庭脩:《关于居延出土的诏书册与诏书断简》,《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论丛》第五十二号,1961年。后又收入氏著《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大庭脩:《律令法体系的变迁》,《泊园》13,1974年。后收入氏著《秦汉法制史の研究》,创文社1982年版。
大庭脩:《秦汉法制史の研究》,创文社1982年版。
大庭脩:《云梦出土诸竹书秦律研究》,《关西大学文学论集》27—1。后收入氏著《秦汉法制史の研究》,创文社1982年版。
大庭脩:《秦汉法制史研究》,林剑鸣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大庭脩:《汉简研究》,徐世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丁相顺、霍存福:《“失期,法皆斩吗?”》,《政法丛刊》1991年第2期。
敦煌市博物馆:《敦煌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所获简牍释文》,《文物》1991年第9期。
鄂城县博物馆:《湖北鄂城四座吴墓发掘报告》,《考古》1982年第3期。
凤凰山167号汉墓发掘整理小组:《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0期。
冨谷至:《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柴生芳、朱恒晔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冨谷至:《秦汉二十等爵制和刑罚的减免》,胡平生、陈青译,《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傅举有:《从奴婢不入户籍谈到汉代的人口数》,《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
傅举有:《论汉代“民赀”的登记及有关问题——兼答杨作龙同志》,《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傅荣珂:《睡虎地秦简刑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
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文物》1978年第1期。收入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合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敦煌县文化馆:《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0期。收入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合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9期。
甘肃省文物局编,岳邦湖、钟圣祖:《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考察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32开平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甲渠候官、甲渠塞第四隧》(8开精装本),中华书局1994年版。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水市北道区文化馆:《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秦汉墓群的发掘》,《文物》1982年第2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内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0年第5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永昌水泉子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吴礽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高恒:《秦汉简牍中法制文书辑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高恒:《秦律中“隶臣妾”问题的探讨——兼批四人帮的法家“爱人民”的谬论》,《文物》1977年第7期。
高恒:《秦律中的刑徒及其刑期问题》,《法学研究》1983年第6期。
高敏、刘汉东:《秦简“隶臣妾”确为奴隶说》,《学术月刊》1984年第9期。
高敏:《〈吏民田家莂〉中所见“馀力田”、“常限田”等名称的涵义试析》,《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高敏:《〈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诸律的制作年代试探——读张家山汉简札记四》,《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高敏:《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状况看吏役制的形成与演变》,《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高敏:《从出土〈秦律〉看秦的奴隶制残余》,《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高敏:《从云梦秦简看秦的赐爵制度》,《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高敏:《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土地制度——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高敏:《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高敏:《关于〈秦律〉中的“隶臣妾”问题质疑——读〈云梦秦简〉札记兼与高恒同志商榷》,《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高敏:《关于汉代有“户赋”,“质钱”及各种矿产税的新证——读〈张家山汉墓竹简〉》,《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
高敏:《关于秦时服役者年龄问题的探讨》,《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高敏:《论〈秦律〉中的“啬夫”一官》,《睡虎地秦简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版。
高敏:《论商鞅赐爵制度的历史演变》,《文史哲》1978年第1期。
高敏:《论西汉前期刍、稾税制度的变化发展——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二》,《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高敏:《秦汉的户籍制度》,《求索》1987年第1期。
高敏:《秦汉赋税制度考释》,《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高敏:《试论汉代“吏”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演变》,《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高敏:《试论商鞅的赐爵制度》,《郑州大学学报》1977年第3期。
高敏:《吴简所见孙权时期户等制度的探讨》,《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高敏:《吴简中所见“丁中老小”之制》,《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高敏:《西汉前期的“傅年”探讨——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之六》,《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高敏:《有秩非啬夫辨》,《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高敏:《长沙走马楼吴简中所见“调”的含义——兼与王素同志商榷》,《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高荣、张荣芳:《汉简所见的“候史”》,《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高尚志:《秦简律文中的“受田”》,《秦汉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耿虎、杨际平:《如淳“更三品”说驳议》,《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宫宅潔:《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解题》,《东方学报》第76册,2004年。
宫长为、宋敏:《“隶臣妾”是秦的官奴隶》,《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1期。
广濑薰雄:《张家山汉简所谓〈史律〉中有关践更之规定的探讨》,《人文论丛》(2004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9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联合考古队:《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3期。
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郭伟民:《虎溪山一号汉墓葬制及出土竹简的初步研究》,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大通上孙家寨汉简整理小组:《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文物》1981年第2期。
国家文物局主编:《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江西南昌火车站东晋雷焯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
韩连琪:《汉代的田租口赋和徭役》,《文史哲》1956年第7期。
韩树峰:《论吴简所见的州郡县吏》,《吴简研究》第2辑,崇文书局2006年版。
韩树峰:《耐刑、徒刑关系考》,《史学月刊》2007年第2期。
韩树峰:《秦汉律令中的完刑》,《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4期。
韩树峰:《秦汉徒刑散论》,《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韩树峰:《走马楼吴简中的“真吏”与“给吏”》,《吴简研究》第2辑,崇文书局2006年版。
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何双全:《敦煌新出简牍辑录》,《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何双全:《敦煌悬泉汉简释文修订》,《文物》2000年第12期。
何双全:《汉代西北驿道与传置——甲渠候官悬泉汉简〈传置道里簿〉考述》,《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第1期。
何双全:《汉与楼兰(鄯善)、车师(姑师)交涉史新证——悬泉汉简所见西域关系史之二》,《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4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2年版。
何双全:《居延汉简研究》,《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2号,(台北)兰台出版社1996年版。
何双全:《论西汉敦煌玉门关的三次变迁》,《简牍学研究》第3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文物》1982年第2期。
何双全:《西汉与乌孙交涉史新证——悬泉汉简所见西域关系史之一》,《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4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2年版。
何双全:《新出土元始五年〈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考述》,《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3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1年版。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信阳楚墓图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信阳长台关七号楚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3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新蔡葛陵楚墓》,河南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新蔡平夜君成墓的发掘》,《文物》2002年第8期。
弘一:《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简牍初探》,《文物》1974年第6期。
侯旭东:《传舍使用与汉帝国的日常统治》,《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所见“乡”与“乡吏”》,《吴简研究》第1辑,崇文书局2006年版。
侯旭东:《长沙走马楼吴简·竹简(贰)“吏民人名年纪口食簿”复原的初步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
胡大贵:《汉代更赋考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胡大贵:《商鞅制爵二十级献疑》,《史学集刊》1985年第1期。
胡澱成:《四川青川秦墓为田律木牍考释》,《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胡平生:《〈嘉禾吏民田家莂〉研究》,《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胡平生:《居延汉简中的“功”与“劳”》,《胡平生简牍文物论集》,(台北)兰台出版社2000年版。
胡平生:《青川秦墓木牍“为田律”所反映的田亩制度》,《文史》第19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胡平生:《里耶秦简8—455号木方性质刍议》,《简帛》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胡银康:《萧何作律九章质疑》,《学术月刊》1984年第7期。
湖北荆州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湖北省博物馆编:《随县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湖北省江陵县文物局、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岳山秦汉墓》,《考古学报》2000年第4期。
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著:《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编:《荆州高台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简牍》,中华书局2001年版。
湖北省荆州市周梁玉桥遗址博物馆编:《关沮秦汉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第6期。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中华书局2000年版。
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望山楚简》,中华书局1995年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编:《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文物局:《随州市孔家坡墓地M8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9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枣阳市九连墩楚墓》,《考古》2003年第7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江陵九店东周墓》,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湖北省孝感地区文物考古训练班:《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座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6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楚墓》,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72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下),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砂子塘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63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出土三座大型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杨家湾M006号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12期。
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郴州市文物处:《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郴州市文物处:《湖南郴州苏仙桥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集刊》第8集,岳麓书社2009年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利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战国墓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9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市文物处、沅陵县博物馆:《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处、龙山县文物管理所:《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南张家界古人堤简牍释文与简注》,《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南张家界古人堤遗址与出土简牍概述》,《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2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发掘报告》,岳麓书社2006年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湘西里耶秦代简牍选释》,《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1期。
黄今言:《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赋税征课制度》,《史学集刊》2007年第2期。
黄今言:《论两汉的赋敛制度及其演变》,《秦汉史论丛》第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黄今言:《秦代租赋徭役制度研究》,《江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3期。
黄盛璋:《江陵凤凰山汉墓简牍及其在历史地理研究上的价值》,《文物》1974年第6期。
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版。
黄展岳:《先秦秦汉考古论丛》,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黄展岳:《云梦秦律简论》,《考古学报》1980年第1期。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赴纪南城开门办学小分队:《凤凰山167号汉墓遣册考释》,《文物》1976年第10期。
纪南城凤凰山168号汉墓发掘整理组:《湖北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9期。
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玉门花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合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贾丽英:《汉代“名田宅制”与“田宅逾制”论说》,《史学月刊》2007年第1期。
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南昌晋墓》,《考古》1974年第7期。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江西南昌东吴高荣墓的发掘》,《考古》1980年第3期。
蒋福亚:《也谈〈嘉禾吏民田家莂〉中“二年常限”田的涵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金秉骏:《试论尹湾汉牍中的太守府属吏组织——兼论汉代太守府属吏组织的变化及其性质》,《秦汉史论丛》第8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金立:《江陵凤凰山八号汉墓竹简试释》,《文物》1976年第6期。
荆沙铁路考古队:《江陵秦家嘴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2期。
荆沙铁路考古队:《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5期。
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谢家桥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4期。
荆州博物馆杨开勇、朱江松:《湖北荆州纪南松柏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4期。
荆州博物馆:《湖北江陵县藤店1号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9期。
荆州博物馆:《江陵高台18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8期。
荆州博物馆:《江陵马山砖瓦厂1号楚墓出土大批战国时期丝织品》,《文物》1982年第10期。
荆州博物馆:《江陵王家台15号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
荆州博物馆:《江陵杨家山135号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8期。
荆州博物馆:《江陵张家山三座汉墓出土大批竹简》,《文物》1985年第1期。
堀毅:《秦汉法制史论考》,萧红燕等译,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孔庆明:《秦汉法律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劳榦:《从汉简中的啬夫、令史、候史和士吏论汉代郡县吏的职务和地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第1分册《故院长钱思亮先生纪念论文集》,1984年。
劳榦:《汉代的县制》,《“中央研究院”院刊》第1辑《庆祝朱家骅先生六十岁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1954年。
劳榦:《汉代郡制及其对于简牍的参证》,《傅故校长斯年先生纪念论文集》,台湾大学,1952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1944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四川南溪石印本,194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1949年。
劳榦:《居延汉简——考释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年。
劳榦:《居延汉简——图版之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十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年。
黎虎:《“吏户”献疑——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黎虎:《说“军吏”——从长沙走马楼吴简谈起》,《文史哲》2005年第2期。
黎明钊:《汉代亭长与盗贼》,《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2期。
黎明钊:《里耶秦简:户籍档案的探讨》,《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2期。
黎明钊:《秦代什伍连坐制度的渊源问题》,《大陆杂志》第七十九卷,1989年第4期。
黎石生:《长沙走马楼简牍所见户籍检核制度及其相关问题》,《东南文化》2002年第9期。
李炳泉:《两汉戊己校尉建制考》,《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
李光谟编:《李济与清华》,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李恒全、朱德贵:《对战国田税征收方式的一种新解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李恒全:《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以亩计征的田税征收方式——兼与臧知非先生商榷》,《江海学刊》2007年第6期。
李恒全:《汉代田税百亩征收说确难成立——与臧知非先生再商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李恒全:《汉代限田制说》,《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李恒全:《也谈西汉田税的征收方式问题——与臧知非先生商榷》,《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李洪甫:《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汉代简牍》,《考古》1982年第5期。
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华书局1962年版。
李解民:《东海郡下辖长吏名籍》,《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解民:《扬州仪征胥浦简书新考》,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李京华:《汉代的铁钩镶与铁钺戟》,《文物》1965年第2期。
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李均明、林梅村:《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李均明、刘军:《简牍文书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均明、刘军:《武威旱滩坡出土汉简考述——兼论“挈令”》,《文物》1993年第10期。
李均明:《初学录》,(台北)兰台出版社1999年版。
李均明:《古代简牍》,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李均明:《汉代甲渠候官规模考》,氏著《初学录》,(台北)兰台出版社1999年版。
李均明:《汉简所反映的关津制度》,《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
李均明:《简牍缺口与印信》,《中国文物报》1996年6月23日。
李均明:《简牍所反映的汉代诉讼关系》,《文史》2002年第3期。
李均明:《居延汉简诉讼文书二种》,《中国法律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李均明:《居延汉简债务文书述略》,《文物》1986年第11期。
李均明:《居延新简的法制史料》,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东西学术研究所纪要》24,1991年。
李均明:《秦汉简牍文书分类辑解》,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初探》,《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二十等爵制》,《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2期。
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适用刑罚原则》,《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李均明:《张家山汉简所见规范人口管理的法律》,《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李力:《“隶臣妾”身份问题研究的回顾及其评述》,氏著《“隶臣妾”身份再研究》第二章,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李力:《“隶臣妾”身份再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李力:《关于〈二年律令〉题名之再研究》,《简帛研究二○○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力:《亦谈“隶臣妾”与秦代的刑罚制度》,《法学研究》1984年第3期。
李力:《张家山247号墓汉简法律文献研究及其述评》(1985.1—2008.12),东京外国语大学AA(亚美)言语文化研究所,2009年。
李零:《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简性质小议》,《考古》1983年第6期。
李卿:《〈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性质与内容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李天虹:《居延汉简簿籍分类研究》,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学勤:《初读里耶秦简》,《文物》2003年第1期。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版。
李学勤:《论张家山247号墓汉律竹简》,《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学勤:《青川郝家坪木牍研究》,《文物》1982年第10期。
李学勤:《谈“张掖都尉棨信”》,《文物》1978年第1期。
李学勤:《张家山汉简研究的几个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李迎春:《20世纪以来秦汉郡县属吏研究综述》,《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李裕民:《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奴隶制》,《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牍文字简考》,《文物》1982年第1期。
李振宏:《萧何“作九章律”说质疑》,《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栗劲、霍存福:《试论秦的徒刑是无期刑——兼论汉初有期徒刑的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连云港市博物馆、东海县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中国文物研究所:《尹湾汉墓简牍》,中华书局1997年版。
连云港市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等:《尹湾汉墓简牍初探》,《文物》1996年第10期。
连云港市博物馆:《江苏东海县尹湾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8期。
梁柱、刘信芳:《云梦龙岗秦简》,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廖伯源:《汉初县吏之秩阶及其任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3期。
廖伯源:《简牍与制度——尹湾汉墓简牍官文书考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版。后收入“简帛研究丛书”,其增订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廖伯源:《秦汉史论丛》,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林剑鸣:《“隶臣妾”辨》,《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2期。
林剑鸣:《“隶臣妾”并非奴隶》,《历史论丛》第3集,齐鲁书社1983年版。
林剑鸣:《秦代官、爵制度变化的奥秘》,《光明日报》1983年5月25日第3版。
林剑鸣:《三辨“隶臣妾”——兼论历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学术月刊》1985年第9期。
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刘海年:《关于中国岁刑的起源——兼谈秦刑徒的刑期和隶臣妾的身份》(上、下),《法学研究》1985年第5、6期。后收入氏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年:《秦的诉讼制度》,《中国法学》1985年第1、3、4期,1986年第2、3、6期,1987年第1期。后收入氏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年:《秦的现场勘查与法医检验的规定》,《中国警察制度简论》,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后收入氏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年:《秦汉诉讼中的“爰书”》,《法学研究》1980年第1期。后收入氏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年:《秦律刑罚的适用原则》,《法学研究》1983年第1、2期。后收入氏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年:《秦律刑罚考析》,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后收入氏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海年:《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汉东:《再说秦简“隶臣妾”确为奴隶说》,《中州学刊》1987年第2期。
刘欢:《关于〈二年律令〉颁行年代的探析》,《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2期。
刘家贵:《战国时期土地国有制的瓦解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4期。
刘乐贤:《印台汉简〈日书〉初探》,《文物》2009年第10期。
刘敏:《承袭与变异:秦汉封爵的原则和作用》,《南开学报》2002年第3期。
刘敏:《秦汉户籍中的“宗室属籍”》,《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
刘敏:《秦汉时期的“赐民爵”及“小爵”》,《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刘敏:《张家山汉简“小爵”臆释》,《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刘绍刚、郑同修:《日照海曲简〈汉武帝后元二年视日〉研究》,《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刘涛:《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所见书体及书法史料价值》,《文物》2005年第12期。
刘欣宁:《由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论汉初的继承制度》,“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2007年。
刘信芳:《包山楚简司法术语考释》,《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刘泽华:《论战国时期“授田”制下的“公民”》,《南开大学学报》1978年第2期。
柳春藩:《论汉代“公田”的“假税”》,《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鲁惟一:《汉代行政记录》,于振波、车今花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鸿瑛主编:《简牍文书法制研究》,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京都)东山学社印行,1914年。中华书局影印本,1993年。
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组:《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马先醒:《汉居延都尉与其四塞》,《汉居延志长编》,“国立编译馆”2001年版。
马先醒等:《居延汉简新编》,《简牍学报》1981年第9期。
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1997年版。
马怡:《汉代的诸赋与军费》,《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马作武、蒋鸿雁:《汉“科”为法律形式说质疑》,《法学评论》1990年第4期。
孟彦弘:《〈吏民田家莂〉所录田地与汉晋间的民屯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2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孟彦弘:《从“具律”到“名例律”——秦汉法典体系演变之一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刊》第4集,2005年。
孟彦弘:《秦汉法律体系的演变》,《历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孟彦弘:《吴简所见“事”义臆说》,《吴简研究》第1辑,崇文书局2004年版。
闵庚尧:《中国古代公文简史》,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南玉泉:《论秦汉的律与令》,《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南玉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刑罚原则》,《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
籾山明:《爰书新探——兼论汉代诉讼》,《简帛研究译丛》第1辑,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籾山明:《秦汉刑罚史的研究现状——以刑期的争论为中心》,《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籾山明:《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研究》,李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潘策:《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的土地制度》,《历史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2期。
彭浩:《〈津关令〉的颁行年代与文书格式》,《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彭浩:《江陵马砖1号墓所见葬俗述略》,《文物》1982年第10期。
彭年:《对西汉收孥法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的商榷》,《社会科学研究》1987年第1期。
骈宇骞、段书安编著:《二十世纪出土简帛综述》,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骈宇骞:《简帛文献概述》,(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钱存训:《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印刷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钱大群:《谈“隶臣妾”与秦代的刑罚制度》,《法学研究》1983年第5期。
钱剑夫:《秦汉啬夫考》,《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
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青海大通上孙家寨115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2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上孙家寨汉晋墓》,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邱东联:《长沙走马楼佃田租税简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1998年第4期。
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
裘锡圭:《啬夫初探》,《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
裘锡圭:《鋞与桯》,《文物》1987年第9期。
饶宗颐:《战国楚简笺证》,上海出版社1957年版。
容庚编著:《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森鹿三:《关于啬夫王光》,《东洋史研究》第12卷第3号。
森鹿三:《居延汉简集成——特别是关于第二亭食簿》,《东方学报》二十九,1959年。
森鹿三:《居延汉简——特别是地湾出土的简》,《史林》第44卷第3号,1961年。
森鹿三:《关于令史弘的文书》,姜镇庆译,《简牍研究译丛》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陕西历史博物馆:《寻觅散落的瑰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文物精粹》,三秦出版社2001年版。
商承祚:《信阳出土楚竹简摹本》(晒蓝本),1959年。
沈长云:《从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论及战国时期的爰田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施伟青:《“隶臣妾”的身份复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3期。
史树青:《长沙仰天湖楚简研究》,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
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8开线装本),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
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32开平装本),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睡虎地秦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8开精装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82年第1期。
宋杰:《汉代官吏的休假制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宋敏:《云梦秦简——奴隶制社会的新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苏诚鉴:《“名田宅”、“专地盗土”与“分田劫假”——战国秦汉三百六十年间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
苏诚鉴:《秦“隶臣妾”为官奴隶说——兼论我国历史上“岁刑”制度的起源》,《江淮论坛》1982年第1期。
随县擂鼓墩1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7期。
孙筱:《秦汉户籍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孙家洲主编:《秦汉法律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仲奎:《“隶臣妾”与“公人”》,《文史哲》1988年第6期。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牍整理小组编:《居延汉简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8年。
谭卫元:《从张家山汉简〈具律〉看汉初“爵论”制度》,《江汉考古》2004年第1期。
汤其领:《尹湾汉墓简牍有关郡县侯国吏制的几个问题》,《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唐赞功:《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历史研究》1977年第5期。
唐赞功:《云梦秦简官私奴隶问题试探》,《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3期。
唐赞功:《云梦秦简所涉及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初探》,《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
陶安:《法典与法律之间》,《法制史研究》2004年第5期。
陶安あんど:《法典编纂史再考——汉篇:再び文献史料を中心据え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40册,2002年。
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
田泽滨:《汉代的“更赋”、“赀算”与“户赋”》,《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6期。
仝晰纲:《秦汉乡官里吏考》,《山东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
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汪小烜:《走马楼吴简户籍初论》,《吴简研究》第1辑,崇文书局2004年版。
王爱清:《关于秦汉里与里吏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4期。
王恩田:《临沂竹书〈田法〉与爰田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王国维:《简牍检署考》,《王国维遗书》第九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王利:《西汉西北边郡官厅会计研究》,《国际简牍学会会刊》第4号,(台北)兰台出版社2002年版。
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王宁:《也谈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颁行年代》,《鲁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王树金:《〈二年律令〉法律内容制定年代考——兼谈“二年”的时间问题》,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24日。
王素:《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选释》,《文物》2005年第12期。
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文物》1999年第5期。
王素:《吴简所见“调”应是“户调”》,《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王伟:《论汉律》,《历史研究》2007年第3期。
王新帮:《论秦汉的吏役制》,《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王彦辉:《〈二年律令·户律〉与高祖五年诏书的关系》,《湖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
王彦辉:《汉代豪民与乡里政权》,《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王彦辉:《论张家山汉简中的军功名田宅制度》,《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王彦辉:《田啬夫、田典考释——对秦及汉初设置两套基层管理机构的一点思考》,《东北师大学报》2010年第2期。
王占通、栗劲:《“隶臣妾”是带有奴隶残余属性的刑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2期。
王占通:《秦代肉刑耐刑可作主刑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3期。
王之厚:《山东省博物馆藏封泥零拾》,《文物》1990年第10期。
王子今、申秦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武都汉简》,《文物》2003年第4期。
王子今:《试释走马楼〈嘉禾吏民田家莂〉“余力田”与“余力火种田”》,《吴简研究》第1辑,崇文书局2004年版。
王子今:《走马楼简牍所见“吏”在城乡联系中的特殊作用》,《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霞:《试论秦汉简牍中奴婢的户籍问题》,《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吴昌廉:《居延汉简所见簿籍述略》,《简牍学报》1980年第7期。
吴大林、尹必兰:《西汉东海郡各县、邑、侯国及乡官设置》,《东南文化》1997年第4期。
吴福助:《睡虎地秦简论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吴礽骧:《汉代烽火制度探索》,《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吴礽骧:《河西汉代驿道与沿线古城小考》,《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吴荣曾:《汉代的亭与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吴荣曾:《汉简中所见的刑徒制》,《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吴荣曾:《孙吴佃田初探》,《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吴荣曾:《战国授田制研究》,《思想战线》1989年第3期。
吴树平:《秦汉文献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版。
吴忠匡:《〈汉军法〉辑补》,《中华文史论丛》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荆州博物馆、早稻田大学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所彭浩、陈伟、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武昌任家湾六朝时期墓葬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
武威博物馆:《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93年第10期。
武威博物馆:《武威新出土王杖诏令册》,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合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西岛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肖灿、朱汉民:《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肖永明:《读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札记》,《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册),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谢桂华:《汉简所见律令拾遗》,《纪年林剑鸣教授史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谢桂华:《居延汉简的断简缀合和册书复原》,《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谢桂华:《新、旧居延汉简册书复原举隅》,《秦汉史论丛》第5辑,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谢桂华:《新旧居延汉简册书复原举隅(续)》,《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谢桂华:《尹湾汉墓简牍和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文物》1997年第1期。
谢桂华:《尹湾汉墓所见东海郡行政文书考述(上)》,《尹湾汉墓简牍综论》,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巴楚县脱库孜沙来古城发现的古代木简带文字纸片等文物》,《文物》1959年第7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邢义田:《从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重论秦汉的刑期问题》,《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邢义田:《汉代边塞军队的给假、休沐与功劳制——读〈居延新简〉札记之二》,《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邢义田:《汉长安未央宫前殿遗址出土木简的性质》,《大陆杂志》第100卷第6期,2000年。
邢义田:《秦汉的律令学》,《秦汉史论稿》,东大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邢义田:《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读记》,《燕京学报》2003年第15期。
熊北生:《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简牍的清理与编联》,《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熊铁基、王瑞明:《秦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
徐富昌:《睡虎地秦简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徐世虹:《对汉代民法渊源的新认识》,《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徐世虹:《汉代法律载体考述》,《中国法制史考证》甲编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世虹:《汉代民事诉讼程序考述》,《政法论坛》2001年第6期。
徐世虹:《汉劾制管窥》,《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徐世虹:《汉简所见劳役刑名考释》,《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1辑,巴蜀书社1999年版。
徐世虹:《汉简与汉代法制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徐世虹:《汉令甲、令乙、令丙辨正》,《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徐世虹:《近年来〈二年律令〉与秦汉法律体系研究述评》,《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3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世虹:《九章律再认识》,《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徐世虹:《居延新简汉律佚文考》,《政法论坛》1992年第3期。
徐世虹:《说正律与旁章》,《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闫桂梅:《近五十年来秦汉土地制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第7期。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阎晓军:《出土文献与古代司法检验史研究》,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阎晓军:《秦汉时期的诉讼审判制度》,《秦文化论丛》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扬州市博物馆:《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文物》1987年第1期。
扬州市博物馆、邗江县图书馆:《江苏邗江胡场5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杨际平:《凤凰山十号汉墓据“算”派役文书研究》,《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
杨际平:《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研究——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1期。
杨际平:《西汉“民爵、吏爵界限森严不可逾越”说质疑》,《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杨际平:《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的“调”——兼谈户调制的起源》,《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杨际平:《再论汉无民爵吏爵之分——答朱绍侯同志》,《厦门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杨建:《西汉初期津关制度研究》(附《津关令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杨剑虹:《“隶臣妾”简论》,《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杨巨中:《从云梦秦简看秦的生产关系》,《人文杂志》专刊《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
杨开勇:《谢家桥1号汉墓》,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杨宽:《释青川秦牍的田亩制度》,《文物》1982年第7期。
杨宽:《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上海博物馆集刊》1983年第2期。
杨眉:《秦汉爵制问题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1期。
杨启乾:《常德市德山夕阳坡二号楚墓竹简初探》,《求索》1987年增刊《楚史与楚文化研究》。
杨升南:《云梦秦简中“隶臣妾”的身份和战国时秦国的社会性质》,《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杨一凡总主编:《中国法制史考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一民:《战国秦汉时期爵制和编户民称谓的演变》,《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
杨以平、乔国荣:《天长西汉木牍述略》,《简帛研究二○○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振红、徐歆毅:《改革开放以来的秦汉史研究》,《文史哲》2010年第1期。
杨振红:《出土简牍与秦汉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4期。
杨振红:《从新出简牍看秦汉时期的田租征收》,《简帛》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杨振红:《从张家山汉简看秦汉时期的市租》,井上徹、杨振红编《中日学者论中国古代城市社会》,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杨振红:《龙岗秦简诸“田”、“租”简释义补正——结合张家山汉简看名田制的土地管理和田租征收》,《简帛研究二○○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振红:《秦汉“名田宅制”说》,《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杨振红:《秦汉简中的“冗”、“更”与供役方式——从〈二年律令·史律〉谈起》,《简帛研究二○○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杨振红:《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二年律令〉二十七种律均属九章》,《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杨振红:《徭、戍为秦汉正卒基本义务说——更卒之役不是“徭”》,《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杨作龙:《汉代奴婢户籍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
影山辉国:《关于汉代的避讳》,《简帛研究二○○二、二○○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永田英正:《汉简的古文书学研究》,《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永田英正:《试论居延汉简所见的候官——已破城子出土的“诣官簿”为中心》,《史林》第56卷第5号,1973年。
永田英正著:《居延汉简研究》,张学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于豪亮:《秦简中的奴隶》,《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又收入《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于豪亮:《释青川秦墓木牍》,《文物》1982年第2期。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于豪亮:《云梦秦简所见职官述略》,《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于琨奇:《更三品新探》,《中国社会经济研究》1988年第2期。
于琨奇:《秦汉“户赋”“军赋”考》,《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
于琨奇:《尹湾汉墓简牍与西汉地方官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于振波:《“算”与“事”——走马楼户籍简所反映的算赋和徭役》,《汉学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
于振波:《从简牍看汉代的户赋与刍稾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2期。
于振波:《东海郡吏员构成与两汉文吏——以尹湾汉简为中心》,简帛网,2007年10月13日。
于振波:《汉代官吏的考课时间和方式》,《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于振波:《简牍所见秦名田制蠡测》,《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于振波:《居延汉简中的隧长与候长》,《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于振波:《秦律令中的“新黔首”与“新地吏”》,《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卿”》,《文物》2004年第8期。
于振波:《张家山汉简中的名田制及其在汉代的实施情况》,《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所见佃田制度考略》,《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所见户与里的规模》,《江汉据考古》2009年第1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中的限米与屯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于振波;《走马楼吴简中的“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余行迈:《汉代的乡亭部吏考略》,《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1期。
俞伟超:《古代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一)》,《文物》1981年第5期。
袁林:《战国授田制试论》,《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
袁延胜:《论东汉的户籍问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
袁延胜:《天长纪庄木牍〈算簿〉与汉代算赋问题》,《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
岳庆平:《汉代“赋额”初探》,《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
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臧知非:《从〈吏民田家莂〉看汉代田税的征收方式》,《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臧知非:《从张家山汉简看“月为更卒”的理解问题》,《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臧知非:《汉代更赋辨误——兼谈“戍边三日”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臧知非:《汉代田税“以顷计征”新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臧知非:《汉代田税征收方式与农民田税负担新探》,《史学月刊》1997年第2期。
臧知非:《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臧知非:《龙岗秦简“行田”解——兼谈龙岗秦简所反映的田制问题》,雷依群、徐卫民主编《秦汉研究》第1辑,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
臧知非:《秦汉“傅籍”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为中心》,《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臧知非:《西汉授田制度与田税征收方式新论》,《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臧知非:《尹湾汉墓简牍“提封”释义——兼谈汉代土地统计方法问题》,《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臧知非:《张家山汉简所见西汉矿业税收制度释析——兼谈西汉前期“弛山泽之禁”及商人兼并农民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3期。
曾加:《张家山汉简法律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张伯元:《出土法律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张昌平:《随州孔家坡墓地出土简牍概述》,《古代文明通讯》2000年第6期。此文亦收入艾兰、邢文等编《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张传汉:《略论秦代隶臣妾的身份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张春龙、龙京沙:《湘西里耶秦简8—455号》,《简帛》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张春龙:《沅陵虎溪山汉简选》,《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张存良、吴荭:《水泉子汉简初识》,《文物》2009年第10期。
张存良:《水泉子七言本〈仓颉篇〉蠡测》,《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张德芳:《悬泉汉简羌族资料辑考》,《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德芳:《悬泉汉简中的“传信简”考述》,《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张德芳:《悬泉汉简中的“悬泉置”》,《简帛研究二○○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德芳:《悬泉汉简中若干“时称”问题的考察》,《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张德芳:《悬泉汉简中若干纪年问题考证》,《简牍学研究》第4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张凤:《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上海有正书局1931年版。
张功:《秦汉犯罪控制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功:《秦汉逃亡犯罪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鹤泉:《〈二年律令〉所见二十等爵对西汉国家统治秩序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张鹤泉:《略论汉代的弛刑徒》,《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文物》1985年第1期。
张建国:《帝制时代的中国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张建国:《汉简〈奏谳书〉和秦汉刑事诉讼程序初探》,《中外法学》1997年第2期。
张建国:《居延新简“粟君债寇恩”民事诉讼个案研究》,《中外法学》1996年第5期。
张建国:《科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张建国:《论西汉初期的赎》,《政法论坛》2002年第5期。
张建国:《试析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萧何的关系》,《法学研究》1996年第1期。
张建国:《叔孙通定〈傍章〉质疑——兼论张家山汉简所载律篇名》,《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此文后收入氏著《帝制时代的中国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张建国:《西汉刑制改革新探》,《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张建国:《中国律令法体系概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张颉慧:《张家山汉简中“隶臣妾”身份探讨》,《中原文物》2004年第1期。
张金光:《从银雀山竹书〈田法〉等篇中看国家授田制》,《管子学刊》1990年第4期。
张金光:《关于秦刑徒的几个问题》,《中华文史论丛》1985年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教材——睡虎地秦简为学吏教材说》,《文史哲》2003年第6期。
张金光:《论秦汉的学吏制度》,《文史哲》1984年第1期。
张金光:《论秦徭役制中的几个法定概念》,《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张金光:《论青川秦牍中的“为田”制度》,《文史哲》1985年第6期。
张金光:《普遍授田制的终结与私有地权的形成——张家山汉简与秦简比较研究之一》,《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
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张金光:《秦自商鞅变法的租赋徭役制度研究》,《文史哲》1983年第1期。
张金光:《试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
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校补》,《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1期。
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人名综述(二)——以少数民族人名为中心的考察》,《西域研究》2006年第4期。
张俊民:《敦煌悬泉汉简所见人名综述(三)——以敦煌郡太守人名为中心的考察》,《简帛研究二○○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张俊民:《敦煌悬泉置探方T0309出土简牍概述》,《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
张俊民:《悬泉置元康四年正月尽十二月丁卯鸡出入簿辨析》,《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张铭新:《关于〈秦律〉中的“居”》,《考古》1981年第1期。
张荣强:《〈二年律令〉与汉代课役身分》,《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张荣强:《湖南里耶所出“秦代迁陵县南阳里户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张荣强:《说孙吴户籍简中的“事”》,《吴简研究》第1辑,崇文书局2004年版。
张荣强:《孙吴简中的户籍文书》,《历史研究》2006年第4期。
张荣强:《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二年常限”解》,《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张荣强:《长沙东牌楼东汉“户籍简”补说》,《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
张荣强:《走马楼户籍简中的“中”自注记》,《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5期。
张学正:《甘谷汉简考释》,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合编《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张忠炜:《〈汉官休假杂考〉补遗》,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张忠炜:《〈二年律令〉年代问题研究》,《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张忠炜:《〈居延新简〉“购赏科条”册书复原及相关问题之研究:以〈额济纳汉简〉“购赏科别为切入点”》,《文史哲》2007年第6期。
赵平安:《隶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吴兴钱山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郑实:《啬夫考——读云梦秦简札记》,《文物》1978年第2期。
郑有国:《简牍学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郑忠华:《印台墓地出土大批西汉简牍》,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编:《武威汉简》,文物出版社1964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编》,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室:《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释文》,《考古》1960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编:《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汉长安城未央宫——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8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西域考古图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文物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悬泉月令诏条》,中华书局2001年版。
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龙岗秦简》,中华书局2001年版。
中田薰:《中国律令法系的发展补考》,《法制史研究》第3号,1953年。此文后收入氏著《法制史论集》第4卷,岩波书店1964年版。
周波:《从三种律文的颁行年代谈〈二年律令〉的“二年”问题》,简帛研究网,2005年5月9日。
周振鹤:《〈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周振鹤:《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实例——读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学术月刊》1997年第5期。
朱大昀:《有关“啬夫”的一些问题》,《秦汉史论丛》第2辑,1983年。
朱德贵:《张家山汉简与汉代户赋制度新探》,《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朱德贵:《从〈二年律令〉看汉代“户赋”和“以赀征赋”》,《晋阳学刊》2007年第5期。
朱国炤:《上孙家寨木简初探》,《文物》1981年第2期。
朱汉民、肖灿:《从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看周秦之际的几何学成就》,《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朱红林:《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国家授田制度的几个特点》,《江汉考古》2004年第3期。
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朱江松:《罕见的松柏汉代木牍》,荆州博物馆编著《荆州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朱绍侯:《〈秦汉时期的“赐民爵”及“小爵”〉读后——兼论汉代爵制与妇女的关系》,《史学月刊》2009年第11期。
朱绍侯:《〈奏谳书〉新郪信案例爵制释疑》,《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
朱绍侯:《从〈二年律令〉看汉初二十级军功爵的价值——〈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四》,《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朱绍侯:《从〈二年律令〉看与军功爵制有关的三个问题——〈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三》,《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朱绍侯:《从〈奏谳书〉看汉初军功爵制的几个问题》,《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朱绍侯:《从三组汉简看军功爵制的演变》,《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朱绍侯:《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朱绍侯:《军功爵制在西汉的变化》,《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
朱绍侯:《论汉初的名田(受田)制及其破坏》,《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朱绍侯:《吕后二年赐田宅制度试探——〈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二》,《史学月刊》2002年第12期。
朱绍侯:《秦汉的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朱绍侯:《西汉初年军功爵制的等级划分——〈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一》,《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朱绍侯:《再谈汉代的民爵与吏爵问题——兼答杨际平同志》,《河南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朱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通论),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祝瑞开:《汉代的公田和假税——附说秦的“受田”和“租”“赋”》,《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祝中熹:《青川秦牍田制考辨》,《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滋贺秀三:《关于汉唐间法典的二三考证》,《东方学》第17期。
滋贺秀三:《西汉文帝の刑法改革と曹魏新律十八篇篇目考》,《国家学会杂志》第69卷第7、8号,1955年。中译本见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8卷《法律制度》,姚荣涛、徐世虹译,中华书局1992年版。
滋贺秀三:《中国法制史论集——法典と刑罚》,创文社2003年版。
邹水杰:《简牍所见秦汉县属吏设置及演变》,《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邹水杰:《两汉县行政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艾兰、邢文编:《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安志敏、陈公柔:《长沙战国缯书及其有关问题》,《文物》1963年第9期。
巴纳:《对一部中文书——楚帛书进行释读、翻译和考证之前的科学鉴定》(英文),坎培拉,1971年。
白光琦:《帛书〈五星占〉的价值及编制时代》,《殷都学刊》1997年第3期。
白於蓝:《拾遗录——出土文献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编:《古简新知——西汉竹书〈老子〉与道家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蔡季襄:《晚周缯书考证》(附摹本),1944年石印本,中西书局2013年版。
曹峰:《“色”与“礼”的关系——〈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孟子·告子下〉之比较》,《孔子研究》2006年第6期。
曹峰:《〈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曹峰:《〈三德〉与〈黄帝四经〉对比研究》,《江汉论坛》2006年第11期。
曹峰:《近年出土黄老思想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曹峰:《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所见几个重要概念的研究》,《简帛研究二〇〇二、二〇〇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曹锦炎:《楚帛书〈月令〉篇考释》,《江汉考古》,1985年。
曹学群:《〈地形图〉与秦代新道》,收入《考古耕耘录》,岳麓书社1999年版。
曹学群:《关于马王堆古地图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考古》1994年第4期。
曹学群:《论马王堆古地图的绘制年代》,《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曹学群:《马王堆汉墓〈丧服图〉简论》,《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1994年。
车新亭:《〈战国纵横家书〉与苏秦史料辨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陈邦怀:《战国楚帛书文字考证》,《古文字研究》第5辑,1981年。
陈鼓应:《关于〈黄老帛书〉四篇成书年代等问题的研究》,《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陈鼓应注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释》,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陈剑:《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释文校读札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陈剑:《试说战国文字中写法特殊的“亢”和从“亢”诸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来:《“慎独”与帛书〈五行〉思想》,《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陈来:《帛书易传与先秦儒家易学之分派》,《孔子研究》1999年第4期。
陈来:《马王堆帛书〈易传〉的政治思想——以〈缪和〉〈昭力〉二篇之义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陈来:《马王堆帛书易传与孔门易学》,《国学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来:《竹帛五行篇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陈梦家:《战国楚帛书考》,《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陈槃:《先秦两汉帛书考》,附录《长沙楚墓绢质采绘照片小记》(附摹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1953年。
陈奇猷:《马王堆汉墓帛书慧星图试释》,《上海博物馆集刊》第3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陈斯鹏:《楚帛书甲篇的神话构成、性质及其神学意义》,《文史哲》2006年第6期。
陈斯鹏:《战国楚帛书甲篇新释》,《古文字研究》26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
陈松长:《帛书〈出行占〉中的几个时称概念考略》,《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陈松长:《帛书〈天文气象杂占〉释文订补》,《出土文献研究》第6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陈松长:《帛书〈刑德〉丙篇试探》,《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松长:《帛书〈刑德〉略说》,《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陈松长:《帛书〈刑德〉乙篇释文订补》,《简牍学研究》第2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陈松长:《帛书〈刑德〉乙篇释文校读》,《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陈松长:《帛书〈阴阳五行〉与秦简〈日书〉》,《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陈松长:《帛书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陈松长:《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陈松长:《简帛研究文稿》,线装书局2008年版。
陈松长:《马王堆帛书“物则有形”图初探》,《文物》2006年第6期。
陈松长:《马王堆帛书〈刑德〉甲、乙本的比较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
陈松长:《马王堆帛书〈刑德〉研究论稿》,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祇图”辨正》,《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
陈松长:《马王堆汉墓帛画“太一将行图”浅论》,《美术史论》1992年第3期。
陈松长《帛书“九主图残片”略考》,《文物》2007年第4期。
陈松长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释文再补》,《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陈媛媛:《〈楚帛书·乙篇〉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程少轩:《马王堆汉墓〈丧服图〉新探》,《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池田知久著:《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王启发译,线装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池田知久著:《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曹峰译,中华书局2006年版。
崔永东:《帛书〈黄帝四经〉中的刑法思想》,《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
丁四新:《本体之道的论说——论帛书〈道原〉的哲学思想》,《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2期,岳麓书社2005年版。
丁四新:《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丁四新:《周易溯源与早期易学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董楚平:《楚帛书〈创世篇〉释文释义》,《古文字研究》24辑,中华书局2002年版。
董珊:《简帛文献考释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
董作宾:《论长沙出土之缯书》,《大陆杂志》第10卷第6期,1955年3月。
冯时:《楚帛书研究三题》,《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傅举有:《关于〈驻军图〉绘制的年代问题》,《考古》1981年第2期。
傅举有:《有关马王堆古地图的几个问题》,《文物》1982年第2期。
傅举有、陈松长:《马王堆汉墓文物》,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巴蜀书社1995年版。
高亨、董治安:《〈十大经〉初论》,《历史研究》1975年第1期。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
高明:《楚缯书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2辑,1985年。
高正:《帛书“十四经”正名》,《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葛荣晋:《试论〈黄老帛书〉的“道”和“无为”思想》,《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3期。
顾铁符:《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夕阳刍稾》,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版。
顾铁符:《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内容简述》,《文物》1978年第2期。
广濑薰雄:《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整理琐记(三题)》,《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郭沫若:《关于晚周帛书的考察》,《人民文学》1953年第11期。
郭永秉:《古文字与古文献论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西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释文》,《中国文物》1979年第1期。
韩建平:《马王堆古脉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韩仲民:《帛易说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韩仲民:《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
何介钧、张维明:《马王堆汉墓》,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何琳仪:《长沙帛书通释》,《江汉考古》1986年第1、2期。
何琳仪:《长沙帛书通释校补》,《江汉考古》1989年第4期。
何幼琦:《试论〈五星占〉的时代和内容》,《学术研究》1979年第1期。
何宗禹:《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有关的问题再探》,《中华医史杂志》1984年第3期。
胡家聪:《易传〈系辞〉思想与道家黄老思想之学相通》,《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胡平生:《马王堆帛书〈丧制图〉所记丧服制度考论》,《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04年第1期。
胡文辉:《马王堆〈太一出行图〉与秦简〈日书·出邦门〉》,《江汉考古》1997年第3期。
胡文辉:《马王堆〈刑德〉乙篇研究》,《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胡翔骅:《帛书〈却谷食气〉义证》,《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子弹库战国木椁墓》,《文物》1974年第2期。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第一卷: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二、三号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编辑委员会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出版社1972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编:《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1992年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湖南省博物馆主编:《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湖南中医学院科研处编:《中华全国首届马王堆医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集》,1990年。
黄朴民:《战国黄老学派及其军事思想》,《管子学刊》1994年第4期。
黄文杰:《马王堆帛书〈刑德〉乙本文字释读商榷》,《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江林昌:《子弹库楚帛书“推步规天”与古代宇宙观》,《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金春峰:《帛书〈系辞〉反映的时代与文化》,《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
金祥恒:《楚缯书“”解》,《中国文字》第28册,1968年。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荆雨:《试析帛书〈黄帝四经〉“道生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
李存山:《〈老子〉简帛本与传世本关系的几个“模型”》,《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3期。
李定生:《帛书〈系辞传〉与〈文子〉》,《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李家浩:《论太一避兵图》,《国学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李建军:《帛书〈春秋事语〉考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5期。
李建毛:《马王堆汉墓“神祇图”与原始护身符》,《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李景林:《帛书〈五行〉慎独说小议》,《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李零:《“兵避太岁”戈和马王堆帛书〈避兵图〉》,《中国方术考》,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补正》,《古文字研究》第20辑,中华书局2000年版。
李零:《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中华书局1985年版。
李零:《楚帛书的再认识》,《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零:《楚帛书研究(十一种)》,中西书局2013年版。
李零:《楚帛书与日书:古日者之说》,《中国方术考》,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李零:《楚帛书与式图》,《江汉考古》1991年第1期。
李零:《读几种出土发现的选择类古书》,《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零:《马王堆房中术研究》,《文史》第35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李零:《马王堆汉墓“神祇图”应属避兵图》,《考古》1991年第10期。
李零:《中国方术考》,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李零:《子弹库帛书》,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
李锐:《帛书〈易传〉学派属性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3期。
李锐:《人物、文本、年代:出土文献与先秦古书年代学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李尚信:《帛书〈周易〉卦序与宇宙论》,《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1期。
李学勤:《“兵避太岁”戈新证》,《江汉考古》1991年第2期。
李学勤:《〈称〉篇与〈周祝〉》,《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春秋事语〉与〈左传〉的传流》,《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引书〉与〈导引图〉》,《文物天地》1991年第2期。
李学勤:《申论〈老子〉的年代》,《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帛书〈道原〉研究》,《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帛书〈要〉篇及其学术史意义》,《中国史学》第4卷,1994年。
李学勤:《补论战国题铭的一些问题》,《文物》1960年第7期。
李学勤:《长沙楚帛书通论》,《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学勤:《长沙子弹库第二帛书探要》,《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
李学勤:《楚帛书中的天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楚帛书中的古史观与宇宙论》,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再论帛书十二神》,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从〈要〉篇看孔子与〈易〉》,《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对古书的反思》,《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学勤:《范蠡思想与帛书〈黄帝书〉》,《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85年版。
李学勤:《记在美国举行的马王堆帛书工作会议》,《文物》1979年第11期。
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李学勤:《论帛书白虹及〈燕丹子〉》,《河北学刊》1989年第5期。
李学勤:《马王堆帛书〈刑德〉中的军吏》,《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马王堆帛书与〈鹖冠子〉》,《江汉考古》1983年第2期。
李学勤:《试论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残片》,《文物》1992年第11期。
李学勤:《试论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文物》1974年第11期。
李学勤:《谈祝融八姓》,收入《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李学勤:《严遵〈指归〉考辨》,《历史文献研究》新6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李学勤:《古文献丛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李学勤:《再论楚帛书十二神》,《湖南考古辑刊》第4集,1987年。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长春出版社1992年版。
李学勤:《周易溯源》,巴蜀书社2006年版。
连劭名:《帛书〈伊尹·九主〉与古代思想》,《文献》1993年第3期。
连劭名:《长沙楚帛书与卦气说》,《考古》1990年第9期。
连劭名:《长沙楚帛书与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文物》1991年第2期。
连劭名:《江陵张家山汉简〈引书〉述略》,《文献》1991年第4期。
连劭名:《马王堆帛画〈太一避兵图〉与南方楚墓中的镇墓神》,《南方文物》1997年第2期。
连劭名:《马王堆帛书〈系辞〉研究》,《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
廖名春:《〈周易〉经传与易学史新论》,齐鲁书社2001年版。
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廖名春:《帛书〈缪和〉、〈昭力〉简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廖名春:《帛书〈易传〉初探》,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版。
廖名春:《帛书导引图题记“满欮考”》,《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廖名春:《出土简帛丛考》,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廖名春:《论帛书〈系辞〉的学派性质》,《哲学研究》1993年第7期。
林忠军:《从帛书〈易传〉看孔子易学解释及其转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刘彬:《帛书〈要〉篇校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刘彬:《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刘彬、孙航、宋立林:《帛书〈易传〉新释暨孔子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刘波:《〈楚帛书·甲篇〉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刘大钧:《帛书〈易传〉中的象数易学思想》,《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刘大钧:《再读帛书〈缪和〉篇》,《周易研究》2007年第5期。
刘光胜:《帛书〈易传〉成书问题新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刘国忠:《马王堆帛书〈刑德〉乙篇再探》,“第二届中国古典文学国际研讨会——纪念闻一多先生百周年诞辰”论文,1999年。
刘娇:《读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札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刘娇:《根据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的图像资料校读相关传世古书札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刘乐贤:《马王堆汉墓星占书初探》,《华学》第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刘乐贤:《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信芳:《子弹库楚墓出土文献研究》,(台)艺文印书馆2002年版。
刘玉堂、刘金华:《马王堆帛书〈式法〉“徙”、“式图”篇讲疏》,《江汉论坛》2002年第4期。
刘钊:《书馨集——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刘钊:《书馨集续编——出土文献与古文字论丛》,中西书局2018年版。
龙建春:《春秋事语札论》,《台州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马继兴:《帛书〈脉法〉初探》,《河南考古辑刊》第3集,岳麓书社1986年版。
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马克·卡林诺夫斯基:《马王堆帛书〈刑德〉试探》,《华学》第1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图的整理》,《文物》1975年第2期。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叁)》,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式法〉释文摘要》,《文物》2000年第7期。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五星占〉释文》,《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释文》,《文物》1977年第8期。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文物》1976年第1期。
马王堆医书研究组编:《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1辑,湖南中医学院学报编辑出版,1980年。
马王堆医书研究组编:《马王堆医书研究专刊》第2辑,湖南中医学院学报编辑出版,1981年。
马雍:《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各篇的年代和历史背景》,《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毛良:《〈足臂十一脉灸经〉的“脉”是“经筋”吗?》,《中华医史杂志》1985年第4期。
毛良:《古医书〈脉法〉诠释》,《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0卷。
名和敏光、广濑熏雄:《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五行〉甲篇整体结构的复原》,《出土文献》第15辑,中西书局2016年版。
聂庆中:《〈老子〉楚简本、帛书本、通行本比较研究》,《殷都学刊》2003年第2期。
宁镇疆:《从简本看今本〈老子〉的形成——兼论帛书本在〈老子〉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地位》,《中州学刊》2001年第4期。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1980年版。
庞朴:《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
彭浩:《〈导引图〉与〈引书〉》,《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1992年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彭浩:《马王堆汉墓帛书〈却谷食气〉篇校读》,《出土文献研究》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彭浩:《张家山汉简〈引书〉初探》,《文物》1990年第10期。
骈宇骞:《帛书〈春秋事语〉与〈管子〉》,《文献》1992年第2期。
邱锡昉:《〈老子〉在战国时可能只有一种道家传本》,《文物》1976年第11期。
裘锡圭:《帛书〈春秋事语〉校读》,《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04年第1期。
裘锡圭:《读〈战国纵横家书〉释文注释札记》,《文史》第36辑,1992年。
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乙本前后佚书与“道法家”》,《中国哲学》第9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裘锡圭:《马王堆帛书〈式法·刑日〉式图初探》,《新出简帛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裘锡圭:《裘锡圭学术文集》(全6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简帛集成》(全7册),中华书局2014年版。
饶宗颐:《〈敦煌俗字研究导论〉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
饶宗颐:《长沙子弹库残帛文字小记》,《文物》1992年第11期。
饶宗颐:《楚帛书天象再议》,《中国文化》第3期,1990年。
饶宗颐:《楚帛书与〈道原篇〉》,《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饶宗颐:《马王堆〈刑德〉乙本九宫图诸神释——兼论出土文献中的颛顼与摄提》,《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饶宗颐:《马王堆〈刑德〉乙本九宫图诸神释——兼论出土文献中的颛顼与摄提》,《江汉考古》1993年第1期。
饶宗颐:《马王堆医书所见陵阳子明经佚说》,《文史》第20辑,1983年。
饶宗颐:《图诗与辞赋——马王堆新出〈太一将行图〉私见》,《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饶宗颐:《殷代易卦及有关占卜诸问题》,《文史》第20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饶宗颐、曾宪通:《楚帛书》,香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饶宗颐、曾宪通:《楚地出土文献三种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
商承祚:《战国楚帛书述略》,《文物》1964年第9期。
商志:《记商承祚教授藏长沙子弹库楚国残帛书》,《文物》1992年第11期。
商志:《商承祚教授藏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残片》,《文物天地》1992年第6期。
沈寿:《西汉帛画〈导引图〉解析》,《文物》1980年第9期。
施谢捷:《简帛文字考释札记》,《简帛研究》第3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施谢捷:《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注释商榷》,《文史》第39辑,中华书局1994年版。
史常永:《马王堆汉墓医书考释》,《中华医史杂志》1993年第3期。
宋立林:《缪和、昭力与孔子易教》,《周易研究》2010年第6期。
谭其骧:《二千一百多年前的一幅地图》,《文物》1975年第1期。
谭其骧:《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图所说明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文物》1975年第6期。
唐兰:《〈黄帝四经〉初探》,《文物》1974年第10期。
唐兰:《马王堆帛书〈却谷食气篇〉考》,《文物》1975年第6期。
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唐兰:《试论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唐兰:《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长沙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唐兰等:《座谈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文物》1974年第9期。
王葆玹:《从马王堆帛书看〈系辞〉与老子学派的关系》,《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王博:《〈黄帝四经〉和〈管子〉四篇》,《道家文化研究》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王博:《论〈黄帝四经〉产生的地域》,《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王化平:《帛书〈易传〉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
王莉:《〈春秋事语〉研究二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
王莉:《帛书〈春秋事语〉校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胜利:《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的彗星图占新考》,《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王树金:《马王堆汉墓帛书〈天文气象杂占〉研究三十年》,《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4辑,岳麓书社2007年版。
王泽文:《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前十四章结构时序考辨》,《管子学刊》1995年第2期。
王志平:《楚帛书月名新探》,收入《华学》第3辑,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版。
王子今:《马王堆汉墓古地图交通史料研究》,《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
魏启鹏:《〈黄帝四经〉思想探原》,《中国哲学》1980年第4期。
魏启鹏:《帛书〈却谷食气〉研究》,《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魏启鹏:《帛书〈天文气象杂占〉的性质和纂辑年代》,《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德行〉校释》,巴蜀书社1990年版。
魏启鹏:《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书〉笺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
魏启鹏:《前黄老形名之学的珍贵佚篇——读马王堆汉墓帛书〈伊尹·九主〉》,《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贰)》,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魏启鹏、胡翔骅:《马王堆汉墓医书校释(壹)》,成都出版社1992年版。
邬可晶:《读马王堆帛书〈刑德〉〈天文气象杂占〉琐记》,《出土文献研究》第15辑,中西书局2016年版。
吴光:《关于黄老哲学的性质问题》,《学术月刊》1984年第8期。
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吴九龙:《简牍帛书中的“夭”字》,《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吴荣曾:《读帛书本〈春秋事语〉》,《文物》1998年第2期。
吴振武:《楚帛书“步”解》,《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席泽宗:《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星占〉》,《中国古代天文文物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席泽宗:《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彗星图》,《文物》1978年第2期。
肖攀:《楚帛书丙篇及残片集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谢成侠:《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1977年第8期。
邢文:《〈尧典〉星象、历法与帛书〈四时〉》,《华学》第3辑,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版。
邢文:《帛书周易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邢文:《楚简〈五行〉试论》,《文物》1998年第10期。
邢义田:《论马王堆汉墓“驻军图”应正名为“箭道封域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熊传薪:《关于〈驻军图〉中的有关问题及其绘制年代》,《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徐苹芳:《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城邑图”及其有关问题》,《简帛研究》第1辑,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徐仁甫:《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和〈左传〉的事、语对比研究——谈〈左传〉的成书时代和作者》,《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4期。
徐少华:《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徐勇:《〈春秋事语·韩、魏章〉考辨》,《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徐在国:《楚帛书诂林》,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徐在国等:《楚帛书“倾”字补说》,《语言科学》2018年第3期。
许抗生:《帛书老子注释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许抗生:《略谈帛书〈老子〉与帛书〈易传·系辞〉》,《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严一萍:《楚缯书新考》,《中国文字》第26、27、28册,1967年、1968年。
杨宽:《马王堆帛书〈战国策〉的史料价值》,《文物》1975年第2期。
杨宽:《楚帛书的四季神像及其创世神话》,《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杨琳:《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2期。
杨泽生:《楚帛书从“之”从“止”之字考释》,《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叶山:《对汉代马王堆黄老帛书的几点看法》,《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伊世同、何琳仪:《平星考——楚帛书残片与长周期变星》,《文物》1994年第6期。
尹振环:《帛书老子与老子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于豪亮:《帛书〈周易〉》,《文物》1984年第3期。
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
于豪亮:《马王堆帛书〈周易〉释文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余敦康:《帛书“易有大恒”的文化意蕴》,《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余明光:《帛书〈伊尹·九主〉与黄老之学》,《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袁青:《20世纪以来黄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史学月刊》2018年第1期。
曾鸣:《关于帛书〈战国策〉中苏秦书信若干年代问题的商榷》,《文物》1975年第8期。
曾宪通:《长沙楚帛书文字编》,中华书局1993年版。
曾宪通:《曾宪通自选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詹立波:《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守备图探讨》,《文物》1976年第1期。
张岱年:《初观帛书〈系辞〉》,《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引书〉释文》,《文物》1990年第10期。
张立文:《帛书周易注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张松如:《老子校读》(一)(二),《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1、2期,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张显成:《〈马王堆古医书考释〉补正》,《湖南省博物馆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张显成:《简帛药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修桂:《马王堆〈驻军图〉主区范围辨析与论证》,《历史地理研究》(一),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修桂:《马王堆出土“地形图”的若干历史地理问题探讨》,《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经传校读》,中华书局2008年版。
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
赵吉惠:《关于“黄老之学”、〈黄帝四经〉产生时代考证》,《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赵建伟:《出土简帛〈周易〉疏证》,(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赵逵夫:《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发微》,《文献》1989年第4期。
赵逵夫:《马王堆汉墓出土〈相马经·大光破章故训传〉发微》,《江汉考古》1989年第3期。
赵逵夫:《藻辞喻谲、意蕴宏深——从帛书〈相马经·大光破章〉看屈赋比喻象征手法的形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郑刚:《楚帛书中的星岁纪年和岁星占》,《简帛研究》第2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郑杰文:《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管子学刊》1996年第3期。
郑良树:《从帛书老子论严遵道德指归之真伪》,《古文字学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郑良树:《竹简帛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南省博物馆写作小组:《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75年第1期。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出土文献研究》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
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研究》第8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钟肇鹏:《黄老帛书的哲学思想》,《文物》1978年第2期。
周波:《〈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整理札记(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周波:《〈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整理札记(一)》,《古文字研究》第30辑,中华书局2014年版。
周桂钿:《道家新成员考辨——兼论〈易·系辞〉不是道家著作》,《周易研究》1993年第1期。
周立升:《帛〈易〉六十四卦刍议》,《文史哲》1986年第4期。
周世荣:《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看五禽戏》,《五禽戏》,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年版。
周世荣:《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城邑要塞调查记》,《文物天地》1986年第6期。
周世荣:《马王堆汉墓的“神祇图”帛画》,《考古》1990年第10期。
周世荣:《马王堆汉墓中的人物图象及其民族特点初探》,《文物研究》第2期,黄山书社1986年版。
周世荣:《马王堆三号汉墓地形图古城邑的调查》,《湖南考古辑刊》第2集,岳麓书社1984年版。
周一谋、萧佐桃主编:《马王堆医书考注》,天津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周一谋等:《马王堆医学文化》,文汇出版社1994年版。
朱伯崑:《帛书易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1995年。
朱德熙:《长沙帛书考释》(五篇),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6届年会论文,1986年,另收于《古文字研究》第19辑。
朱桂昌:《关于帛书驻军图的几个问题》,《考古》1979年第6期。
朱越利:《马王堆帛书房中术产生的背景》,《中国医史杂志》1998年第1期。
朱越利:《马王堆帛书房中术的理论依据》,《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3期。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