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ty, this book comprehensively uses the knowledge of philosophy, sociology,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science, cultural studies, literature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s the study of literary theory with the study of literary theorists, breaks the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on theory and theory, and aims to put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ist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onsumption, media, culture, etc., and deeply explore and analyze how these complex factors shape and construct the identity of literary theorists. It also changed literary theory.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literary commentators should not only adhere to the fine character of Chinese traditional knowledge members who bear morality and care for society, but also go beyond the elite identity of the original enlighteners,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e down-to-earth, and assume their due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AI翻译)
李旭:(著)
李旭,女,湖南衡阳人,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四项,省部级课题十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完成专著一部。
一 中文著作类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张世英:《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倪梁康:《自识与反思》,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段德智:《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之超越》,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李幼蒸:《结构与意义——人文科学跨学科认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陈来:《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2]冯友兰:《冯友兰选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4]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
[16]陶东风、和磊:《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高建平:《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五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0]胡治洪:《现代思想衡虑下的启蒙理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2]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23]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4]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5]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陈力丹、易正林编著:《传播学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8]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发展史——汉语网络文学调查纪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29]何坦野:《超文本写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
[30]周蔚华等:《数字传播与出版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1]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蒋建国:《消费文化传播与媒体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5]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36]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37]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2]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王增进:《后现代与知识分子社会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4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编著:《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1》,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46]孙绍谊、郑涵主编:《新媒体与文化转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47]阎景娟:《文学经典论争在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8]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编:《人道主义、人性论异化问题研究专辑(1978.12—1983.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3年版。
[49]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编:《异化与人:国内哲学界五年来关于异化、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论争》,辽宁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1982年版。
[50]赵林、赵守成主编:《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许纪霖:《启蒙如何起死回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尹世杰:《消费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赵吉林:《中国消费文化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中国消费文化调查报告》,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55]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58]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二 中文译著类
[1][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2][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杨武能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8][法]笛卡尔:《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9][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翻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2][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翻译,熊伟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14][奥地利]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符传孝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15][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6][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7][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杜小真编译:《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19][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2][英]Jorge Larrain:《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3][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5][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27][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8][英]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杨正润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郭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1][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2][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英]Saiah Berlin:《自由四论》,陈晓林译,台北联经出版实业公司1986年版。
[34][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周纪荣、周琪校,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5][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德]马克斯·韦伯:《伦理之业:马克斯·韦伯的两篇哲学演讲》,王蓉芬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意]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0][美]艾尔文·古德纳:《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顾晓辉、蔡嵘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1][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4][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5][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47][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治》,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8][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0][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版。
[52][加拿大]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56][加拿大]罗伯特·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7][美]约瑟夫·奈:《权力大未来》,王吉美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58][加拿大]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0][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61][加拿大]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法]阿芒·马特拉、米歇尔·马特拉:《传播学简史》,孙五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64][法]勒内·于格:《图像的威力》,钱凤根译,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65][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6][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67][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汉斯·哈克:《自由交流》,桂裕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71][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2][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炎、张焱、潘琪译,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7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4][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5][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6][美]克莱·舍基:《未来是湿的》,胡泳、沈满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7][加拿大]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8][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美]Thomas E.Wartenberg 编著:《什么是艺术》,李奉栖、张云、胥全文、吴瑜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李伟、郭东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83][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84][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8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吴松林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87][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杨德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美]拉塞尔·雅各比:《最后的知识分子》,洪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9][美]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许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杜2000年版。
[9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93][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4][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9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96][美]拉尔夫·科恩:《文学理论的未来》,程锡麟等译,万千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98][英]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向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李平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
[100][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欣展校,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01][美]韦勒克、沃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102][俄]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03]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04][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5][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6][美]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7][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8][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三 英文著作及文章
[1]Richard Jenkins,Social Identity,London:Routledge,1996.
[2]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1-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3]Reviewed Work(s):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by Stuart Hall; Paul Du Gay,by Jessica Jacobson,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8,No.1.(Mar.,1997).
[4]Stuart Hall,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Edited by David Held,Don Hubert,Kenneth Thompson,Modernity: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ies,Published by Blackwell,1996.
[5]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s Publishers,New Jersey,2000.
[6]Lawrence Grossberg,Cary Nelson,Paula A.Treichler,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1992.
[7]In Carl Bybee,Can democracy survive in the post-factual age?A return to the Lippmann-Dewey debate about the politics of news,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Spring 1999,Vol.1.
[8]Nelson,Ted H.Literary Mechines.Sworthmore,Pa.:Self-published,1981.Quoted from hypertext 2.0:the Convergence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and Technology by George P.Landow.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
[9]Simpson,John,and Edmund Weiner,eds.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al Series(Volume 2).Clarendon Press,1993.
[10]Taylor,Charles,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4.
[11]Denis Mcquail,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 Publications,1994.
[12]Arjun Appadurai,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13]Samuel P.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published by Penguin Books,1997.
[14]S.N.Eisenstadt,Multiple Modernities,Daedalus,Vol.129,No.1,Winter 2000.
[15]Spivak,GC.A critique of postcolonial Reason 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6]Eagleton T.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1983.
[17]Stuart Hall,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Edited by Jonathan Rutherford,Identity:Community,Culture and Difference,Published by Lawrence & Wishart,London,United Kingdom,1990.
[18]Benedict Anderson,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2006.
四 主要论文
[1]莫伟民:《主体的真相——福柯与主体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2]杨大春:《别一种主体——论福柯晚期思想的旨意》,《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童庆炳:《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6期。
[4]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5]钱中文:《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审美反映的创造性本质》,《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4期。
[6]钱中文:《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
[7]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4期。
[8]王元骧:《艺术的认识性与审美性》,《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3期。
[9]单晓曦:《“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与童庆炳先生商榷》,《文艺争鸣》2003年第1期。
[10]董学文、李志宏:《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1]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2]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1期。
[13]马驰:《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14]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15]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读书》1995年第2—3期连载。
[16]刘再复、黄平:《回望八十年代——刘再复教授访谈录》,《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5期。
[17]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
[18]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续》,《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
[19]孙绍振:《论实践主体性、精神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文学评论》1957年第1期。
[20]何西来:《对于当前我国文艺理论发展态势的几点认识》,《文艺争鸣》1986年第4期。
[21]王若水:《现实主义和反映论问题》,《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
[22]陈涌:《文艺学方法论问题》,《红旗》1986年第8期。
[23]程代熙:《对一种文学主体性理论的评述》,《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年创刊号。
[24]陆贵山:《“文学主体性”理论与审美乌托邦》,《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第2期。
[25]陆贵山:《对“文学主体性”理论的综合分析》,《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4期。
[26]陆贵山:《文学·审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6年第2辑。
[27]冯宪光:《艺术反映论的主体观念》,《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28]朱立元:《对反映论艺术观的历史反思》,《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
[29]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30]张法、张颐武、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文艺争鸣》1994年第2期。
[31]杜维明:《超越启蒙心态》,《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2]李明伟、陈力丹:《教授走进直播间的学理追问》,《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33]陈平原:《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社会科学论坛》2002年第5期。
[34]陈丹青:《也谈学者上电视》,《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19期。
[35]郑也夫:《学者与电视》,《南方周末》1997年1月24日。
[36]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37][法]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第5期。
[38][美]马克·利维:《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木雨摘译,《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1期。
[39]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40]易雯:《网络传播公共领域的建构——新浪和搜狐TOP50博客内容分析》,《青年记者》2009年第35期。
[41]袁靖华:《微博的现实与理想——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2]朱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公共领域与批判性知识分子》,李卉译,张春美校,《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4][美]文森特·里奇:《理论、文学及当今的文学研究——文森特·里奇访谈录》,郝桂莲、赵丽华译,程锡麟校,《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2期。
[45][美]J.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未来》,刘蓓、刘华文译,《东方丛刊》2006年第1期。
[46]党圣元:《拓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47]董学文:《文学理论研究“西马化”模式的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48]董学文:《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进程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49]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50]童庆炳:《“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的新构想》,《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2]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3]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讨论——兼及当前文艺学的变革与出路》,《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54]赵勇:《谁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怎样做“文化研究”?——与陶东风教授商榷》,《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55]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56]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57]曹顺庆、罗俊容:《中国文论话语》,《世界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58]曹顺庆、邱明丰:《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三条路径》,《思想战线》2009年第6期。
[59]曹顺庆、王庆:《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重建》,《文史哲》2008年第5期。
[60]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
[61]蒋寅:《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62]高小康:《“失语症”与文化研究中的问题》,《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
[63]高楠:《中国文艺学的转换之根及其话语现实》,《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
[64]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5]周宪:《“合法化”论争与认同焦虑——以文论“失语症”和新诗“西化”说为个案》,《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66]陈雪虎:《1996年以来“古文论的现代转换”讨论综述》,《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67]曹顺庆、李思屈:《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
[68]王先霈:《三十年来文艺学家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69]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70]蒋寅:《如何面对古典诗学的遗产》,《粤海风》2002年第1期。
[71]朱立元:《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72]赵稀方:《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3]张京媛:《彼与此——评介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
[74]刘禾:《黑色的雅典——最近关于西方文明起源的论争》,《读书》1992年第10期。
[75]《读书》编辑室:《边缘·中心·东方·西方》,《读书》1994年第1期。
[76]章辉:《论中国后殖民批评问题》,《学术研究》2010年第1期。
[77]罗岗、杨念群、戴锦华等:《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与现实关注》,《天涯》2010年第5期。
[78]陈来:《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4年8月11日第16版。
[79]赵汀阳:《天下体系的一个简要表述》,《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0期。
[80]杨义:《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81]杨义:《文学研究走进二十一世纪》,《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五 主要网站
[1]http://epub.cnki.net
[2]http://news.ifeng.com
[3]http://blog.sina.com.cn
[4]http://www.stats.gov.cn
[5]http://www.douban.com
[6]http://www.guancha.cn
[7]http://www.isc.org.cn
[8]http://baike.baidu.com
[9]http://www.sootoo.com
[10]http://news.sina.com.cn
[11]http://www.zhihu.com
[12]http://www.china.com.cn
[13]http://cul.china.com.cn
[14]http://media.iresearch.cn
[15]http://www.xj.xinhuanet.com
[16]http://cpc.people.com.cn
[17]http://www.aisixiang.com
[18]http://www.hypergene.net
置顶
版权所有: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